融资百家记者VS大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155
颗粒名称: 融资百家记者VS大桥
分类号: I253.3
页数: 5
页码: 100-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3年6月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奠基仪式和建成后的特点。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全长36公里的跨海大桥,连接浙江省嘉兴市和宁波市,是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江省东北部的城市快速路重要构成部分。
关键词: 跨海大桥 纪实 杭州湾

内容

让我们的目光再次回到令人振奋的2003年6月8日。
  这段日子,是大桥举世瞩目的日子,也是中外记者们最忙碌的日子——要知道,这座全长36公里的大桥,建成以后,它将超过美国切萨皮克海湾的跨海大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许多报刊及网络纷纷辟出大幅版面,报道这世界第一桥。
  6月7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奠基新闻发布会在宁波新兴大酒店举行,总指挥王勇成了众多记者的聚焦点。
  第一个发言的是来自日本共同社的记者,他对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第一”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在日本,明石跨海大桥也称是世界第一,那么,杭州湾跨海大桥与日本明石大桥的第一之争究竟如何解说呢?
  王勇笑吟吟地回答: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第一与日本明石跨海大桥的第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日本明石大桥是一座十分美丽的跨海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不同的是,明石大桥属于单跨大桥,它的单跨长度为世界之最,达到1991米,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第一是长度第一,它将是目前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梁。
  ——总指挥这个很有策略的回答让远道赶来的日本记者十分满意,他心平气和地坐了下来。
  紧接着的《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颇有深度:
  与上世纪世界上其他著名的跨海大桥相比,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先进性表现在哪里?
  王勇回答:
  主要体现在:一、设计使用寿命为一百年,据我们了解,这在英美等国也是罕见的;二、大桥结构设计与景观设计同步,而国外基本上是先结构设计再景观设计;三、在施工工艺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梁上架梁最重达1430多吨,是世界上最重最长的预制件;四、在管理上,从施工到运行的一百年间,将以数字化方式监控大桥质量及运行,这是它的先进之处。
  ——随着这个重要问题的专业性回答,会场上响起一片刷刷刷的笔记声。
  后面的提问越来越活泼了,许多记者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总体设计理念表示了强烈的兴趣,总指挥的回答也越来越放松。
  记者:为什么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长桥卧波”的设计理念?
  王勇: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设计,我们首先采取了浙江、上海、江苏的吴越文化观念。在桥型上,设计者采用了西湖苏堤的形态,集交通、观光于一体。为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长桥卧波”的设计将大桥平面勾勒成S形曲线,优美、活泼的桥型让司机和乘客在行车、坐车时产生愉悦心理。这也是一种科学的要求,直段不能太长,否则司机会产生视觉疲劳,容易出事故。其次,通航孔桥的桥轴线应与航道的主流正交,以减少建桥对水流的影响,保证船舶的安全。
  记者:据说杭州湾跨海大桥中段设有海中平台,这座平台有挡潮的危险吗?
  王勇:我们在离南岸14公里处的一个本来就有沉积的淤滩上建一个像东海石油平台一样的海中平台,施工时,作为南北接点,便于物流。施工结束后,平台将成为集救援、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桥中转运站。这个平台将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平台上还建观光塔,风和日丽时,南可望慈溪庵东水路湾村的桥墩,北眺海盐郑家埭。由于平台是由许多桩基支撑的,下面过水,所以这个平台与潮流无关。
  记者:看过《真实的谎言》的观众一定记得影片里车子从跨海大桥翻到海里的惊险镜头。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那么今后大桥上发生恶性交通事故该怎么处理?桥上的车子会像电影里那样翻到海里吗?
  王勇:在大桥的设计中,虽然是双向六车道,但每面都保留了一个3米宽的紧急停车带车子发生故障后可以紧急靠边停泊。在桥上每隔5公里还设有一个,掉头区,平时不开放,发生特大交通事故的时候才启用。此外,在大桥中央的海中平台,除了紧急救助等功能外,还想开辟直升机紧急起降点,以备紧急情况使用。
  ……
  同时,记者们也问了不少敏感的问题。
  大桥投资是否还会再增加?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前段日子媒体中出现的大桥总投资的数据有四个:最早的64亿,2002年初的87亿,2002年10月的107亿,而现在公布的是118亿。大桥的建设周期是五年,这是个不短的时间,大桥的资金还会再增加吗?
  绍兴的杭州湾通道是否对大桥的车流量有影响?
  ——这始终是新闻记者们热衷报道的问题。我们在上文已经说到“两桥之争,”我们在后面将再次提及这个问题。
  嘉兴港是否会被宁波、上海完全“湮没”?
  ——当然,这个问题是由嘉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洪涛回答的。
  作为嘉兴市的领导层,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对记者们肯定更有说服力。
  王洪涛显然有备而来,回答起来胸有成竹:
  嘉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港口能取代上海或者宁波港,同样,嘉兴港的作用也不可能被两个港口所取代。嘉兴人很清楚嘉兴港只能是上海或宁波港的配套港。在大桥建成以后,嘉兴的地位将更加特殊,成为浙江新的交通枢纽。嘉兴港将向宁波或上海输送集装箱货源,哪里运价低,线路短,货物就往哪个港口流送。由于嘉兴内河水网发达,目前内河集装箱运输十分红火,运送量从原先的几百标箱飙升到现在的6000多标箱。如果不计较时间,内河集装箱运输将是最便宜和最适合嘉兴港大力发展的。
  几乎与此同时,作为大桥初步设计的总体设计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的设计负责人王仁贵教授也成了媒体采访的热门人物。
  怎样抵挡会喷火的海底沼气?
  龙卷风会影响大桥施工吗?
  大桥会不会破坏钱江潮?
  为什么不建海底隧道?
  桥墩能承受多大撞击?
  大桥遇袭如何护身?
  大桥施工会不会影响海洋生态?
  ……
  面对暴风雨般的提问,一向老成稳重的王仁贵笑呵呵地一一作答。
  我们也许还记得,当初,就是他,不敢将设计好的方案公布于众,还是总指挥王勇一再做工作,他才忐忑不安地拿出来。
  想不到就此一鸣惊人了呢!
  更想不到因此拿下了这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项目!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机遇吧。时至今日,王仁贵想起来还有点恍如梦中。
  当然,在所有的新闻媒体的提问中,最尖锐、最热闹、最集中的是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资金来源。
  不错,这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但是我们已经有很多的世界第一了:已经在建的上海环球金融大厦是世界第一高楼,已经在运营的上海磁悬浮高速列车是世界第一辆磁悬浮列车。
  所不同的是融资渠道。
  第一高楼资金来自日方投资。
  上海的磁悬浮列车资金来自八个国有大企业集团的共同投资。
  而杭州湾跨海大桥则由很多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在118亿元的总投资额中,民营资本占到了50%以上,这50%资金由十七家民营企业组成
  的六个投资公司投入。
  这是民营资本参与的中国第一个最大的基础性项目。
  它是新形势下一种新的经济合作模式的探索,无论是政府,无论是民营企业家,无论是媒体,大家都在摸着石子过河。
  许多故事也由此产生。

知识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经过,分为:十年论剑、艰难的破冰之旅、谁能动大桥的奶酪等章节,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史志性——“世界第一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不能断定它“后无来者”但可以骄傲地说它“前无古人”。前无古人的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何等的珍贵。其珍,贵之所在,更在于这是两位作家书写的史志,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观念冲突的活化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