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头脑风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148
颗粒名称: 来一场“头脑风暴”
分类号: I253.3
页数: 8
页码: 063-0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王勇造桥项目立项过程。首先,需要报项目建议书,也称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解决的是“可能性”问题。接着,需要报“工可报告”,解决的是“可行性”问题。然后是“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分别解决技术细节的问题,如打桩、架梁等等。
关键词: 跨海大桥 纪实 杭州湾

内容

人员陆续到位了。王勇信心百倍地带领大家冲锋陷阵。
  然而令王勇没想到的是,刚开展工作,立即一头撞在了南墙上。
  当时,要想让国务院批准立项,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程序性工作要做。
  这是一套很专业很复杂但又很必要的程序。有关人员曾很耐心地将它写下来对我们进行启蒙教育。现摘抄如下:
  第一个环节报项目建议书——有一种叫法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它解决的是“可能性”问题。
  第二个环节是报“工可报告”。它解决的是“可行性”问题。
  第三个环节是“初步设计”。
  第四个环节是“施工图设计”。它解决的是技术细节的问题。如打桩、架梁等等。
  以上的每个环节中又有着若干个子环节,有的得从县、市、省逐级上报,有的还要经过若干个专题的研究论证。
  第一与第二个环节是国家计委和国务院批,第三与第四个环节则是行业主管部门批,大桥属于交通,因此要交通部批。
  在第一与第二个环节报国家计委前,还要经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这道“关”。这个公司级别很高,相当于正部级,实际上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咨询机构。因此,除了向国家计委正式报告外,必须同时请专家验证。国务院开会审批时,这两家单位都得到场。
  当我们在采访中听着这一连串的程序时,都晕了。但是,你必须一步一步耐耐心心地按规定都走下来!你得翻越九十九座大山!
  心急呀!
  而且,更让人焦心的是,这些过程就像是连环套,前面一个没完,后面一个就无法进行,你要凭着前一个批文,才能进行后一个过程。
  要按部就班走完这全过程不知要多少年呢!
  而当时,项目建议书交上去后还没有批下来。
  什么时候能批下来?
  不知道。
  干等着吗?
  机智灵活的王勇决定打个提前量——我们先将第二个“工可”报告做好,如果你第一个“预可”报告批下来了,我第二个“工可”报告立马可以报上去。等第二个报告上报后,立即做第三个等着。
  这就是后来被许多媒体津津乐道的一大创新原则:“适度超前,交叉进行。”
  ——在前期工作中这一原则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它抢回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否则,2003年大,桥开工只怕成了一句空话。
  依照他的思路,“工可”报告做好了。是请设计院的人做的。
  做好了怎么办?放在抽屉里等着吗?
  王勇说:不,我们先将它拿出来听听专家意见吧。开个座谈会,以我们指挥部的名义征求意见。
  有人担心:这个意见是不能当做正式结论上报的,很可能钞票花煞,效果没有。
  王勇反问:你没有开会怎么知道没效果呢?我们怎么能肯定方案就没有问题了呢?
  ——话是这么说,到底有什么问题,他自己也心中无数。他遵循的是他多年来当领导的一个原则: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不是意味着你要从答案开始,让你的部下被动地跟着你走,而是意味着要虚怀若谷。你得承认这样的事实:对这座大桥,你还了解甚少,你应多听听意见,多提出问题来帮助自己掌握情况。
  会议如期召开了。
  请来了十五位专家,那都是些全国桥梁建筑方面的权威人士,交通部的几位总工也被请来了。这些专家后来都成了大桥指挥部专家组成员,成了大桥建设的智囊团。
  没想到,这一开会还真找出大问题来了。
  这个设计有几个大问题呢?
  第一个大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当时中国还没有造这样长的跨海大桥的设备。你造桥要打桩吧?我国现有的打桩船,根本没有办法打你这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桩。即使国务院将立项批下来了,你也没有办法造桥啊!
  国际上倒是有这个设备,但你是否有条件请进来?比如,请日本人来,造价起码翻3倍以上,你这里若是100个亿,他可能要花300个亿。
  还有,这些日本工人进来了,海关、边防、商检所有涉外单位在你施工期间都得来管着,包括你这个区域,也要按照香港这种“境外”模式来管。而且,这些人进来,统统要外交部批;这些设备进来,统统要海关总署批——他们怕逃税呀!你还得有一大笔钞票押着,你有这个资金让他们长期押死吗?
  第二个问题,是工作日的问题,也叫有效工作日。当时“工可”报告中考虑的是实行海上作业。但是杭州湾风大浪急,台风多,海上作业的话,三百六十五天中只有一百五十天到一百八十天可以施工,也就是说,一年里只有半年时间可以干活。你正干活,混凝土浇了一半,台风来了怎么办?风来了,停工;浪来了,停工。这叫什么施工?这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没有效率可言。五年不可能造好大桥,十年也别想造好。
  第三个问题,工程量那么大,你如何组织管理?标段如何划分?
  第四个问题,你这座桥,到底是要造成什么样的桥?桥的类型很多很多,有悬索桥,有斜拉索桥,还有一种叫连续斜拉索桥,整个36公里全部连续过去。桥型方案有很多,你到底是要什么桥型?桥型的方案定下后,才能决定你怎么个造法。
  王勇越听越坐不住了。原以为最多是对“工可”报告修修补补,没想到听到的却是颠覆性的意见。
  听来听去是“不可行”嘛。怎么办?
  还是请专家们说,请他们放开来说,用中国传统的说法是“集思广益”,用外国时新的说法是来一场“头脑风暴”。
  这一场“头脑风暴”大有成效。智慧的火花在各种碰撞中迸发,几天下来,你一言我一语,想出了许多好主意。
  第一个是“施工决定设计”。
  你这个世界最长大桥的设计,不是哪个设计院的人坐在房间里凭空想象拍脑袋能拍出来的,必须让有经验的施工单位一起参加设计。也就是说,首先要从实践中来!
  第二个是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
  变海为陆,减少海上作业时间。这样一百五十天不就变成三百六十五天了嘛。第三个原则是:陆上要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这三句话是决定性的!
  这三句话后来成了三大原则,彻底颠覆了原来的设计方案。
  但是,且慢,这三句话都是原则性的,都是坐而论道。好是好,实质性的东西还是不知怎么搞呀!
  当时,参加会议的浙江省交通厅老厅长邵尧定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老王,你向全国大的施工单位征求一下方案嘛。
  邵厅长是大桥的顾问,每每有大活动,我们总能在指挥部碰到他。
  他说他这一辈子的理想就是搞一个港(北仑港),一条路(杭甬高速公路),一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三大理想他已经完成了两个,北仑港已经成为全国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杭甬高速公路也正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现在正铆足了劲搞第三个——杭州湾跨海大桥,因此他对大桥的一切都特别上心。
  王勇豁然开朗!
  对呀!我们可以让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联合设计呀。这些活跃在第一线的人不是最有发言权吗?而且,你设计得好,以后就按照你的方案、按照你的施工方法、按照你的工期搞。
  另外,关于桥型,谁说了也不算,来个全国有奖征求方案吧。
  又一场更大的“头脑风暴”开始了!
  这个活动叫做“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组织与桥型优化方案征集活动”。而且要对征集的方案进行评比评奖。
  ——请注意!这里,故意将“施工组织”放在前头,将“桥型优化”放在后头,它要体现要强调的是大家当时还不十分熟悉的“施工决定设计”这一理念。
  这是对中国历来遵循的设计思路的一个重大调整!
  那时,有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一般来说,设计是老大,我怎么设计,你就怎么施工,这个责任是我的,你要在图纸上改一条线也要经过我的同意。这是多年来约定俗成的一种规矩。
  而杭州湾跨海大桥怎么完全将它颠倒过来了呢?
  ——“施工决定设计”,当时,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全国第一家提出这个口号,而现在,它已经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一种理念,全国不少重大工程都开始尝试着这样实施。
  在这场“头脑风暴”中,参加的不仅有专家,更有战斗在第一线的施工单位。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各种各样的方案雪片似的飞来,他们倒不是想得个奖,他们是想在大桥建设中分切一块蛋糕!
  从7月到9月,仅仅三个月时间,最佳方案顺利出台。
  金秋九月,大桥指挥部再次将这些专家请到宁波来,名义上是请大家做评委,实际上是借用专家力量对多种大桥方案再次进行优化选择。
  张蔚文市长、邵占维副市长也都被请来了,端坐在那里听意见。
  最后,中港三航局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联合体夺得第一名。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的方案搞好后不敢拿出来,怕出丑,怕人家笑话。王勇知道后,亲自做他们的工作,鼓动他们将方案拿出来。
  “辛辛苦苦想出来的方案,你不要藏起来,藏起来就不能产生任何效益,等于你没想过。”
  ——王勇的想法是要尽量多地动员人参加,这是质与量的关系,你参赛的人多了,才会产生真正有品位的方案。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还真没想到,就是这个差点被害羞扼杀在摇篮里的方案竟得了第一名呢!
  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的好事!
  获得第二名的是中铁大桥设计院。
  第三名是香港的一家单位。这家单位听说要造杭州湾跨海大桥,跟踪已经好几年了。
  这下,王勇的心安定下来了。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既然三家都认为是好的方案,既然专家们也都认为是好的方案,肯定是好的了。我是外行,我听他们的。
  再一算经济账,也挺划算。如果请人设计少说要花上百万元,而现在只花了30来万元的资金就OK了。这真是四两拨千斤呀!
  一场“头脑风暴”,刮出了一套好的方案,不,是刮出了一个好的理念,更准确地说,这又是一个创新: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史无前例的桥,建造这样的大桥,要尊重科学,依靠专家,广泛论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再做决定。
  以后,在大桥长长的五年建设期内,无数次地刮过这样的“头脑风暴”,创造了一个让大家都能说话的大气候,无数个难题都是在集思广益中得到顺利解决,无数次争执都在畅所欲言中得到化解。
  我们参加过许多次这样的会议。在这些会议中,激烈的争论、合理的冲撞经常发生,有时甚至短兵相接,争得面红耳赤。
  凡是这种场合,王勇总是沉稳地坐着,听,不动声色,不加任何评论,他扮演的是一个苏格拉底式的调停者角色,到了最后,他才做精彩的分析与总结——当然,这发言往往能被争执双方平心静气地接受。
  这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胸怀。他曾经坦诚地说:
  “上级叫我这个人搞大桥,我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不是在技术上,我很清楚,技术上我最外行,别看我搞过许多路、桥的建设,但搞这样世界性大工程绝对是外行。全国好多搞大工程的总指挥都是科班出身,相当懂行,不懂的不太有,数下来,全国可能就数我不懂行。我是小学生在做研究生的事,这是我最大的劣势。但是也可能这就是我最大的优势。我不懂行,就方方面面听嘛,意见很多,我欢迎,说明我考虑得不对,要进一步修改,修改的内容大家也都说了,这就是好事情嘛;听下来的意见不多,也是好事情,说明我原来考虑得就比较完善,过硬嘛。所以说,多听意见不会错。”
  走进指挥部,你会看到迎面墙上镌刻着的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博纳、自信、创新、奋进。”这是大桥精神。“博纳”二字本来是被放在第二位的,王勇坚持将它放到第一位。
  他说,自信不是盲目,自信是在方方面面听取大家的意见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因此,首要的是广泛听取意见。
  这就是他们的理念,根深蒂固!

知识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经过,分为:十年论剑、艰难的破冰之旅、谁能动大桥的奶酪等章节,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史志性——“世界第一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不能断定它“后无来者”但可以骄傲地说它“前无古人”。前无古人的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何等的珍贵。其珍,贵之所在,更在于这是两位作家书写的史志,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观念冲突的活化石。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