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99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G122
页数: 3
页码: 1393-13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庵东镇志的文化体育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域虽少历史悠久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独特的盐业文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 庵东镇 文物 文化遗产

内容

境域虽少历史悠久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独特的盐业文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现有市级文物保护点2处:江南盐仓、余姚秤放局旧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件:《庵东晒盐技艺》《细十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件:《庵东晒盐技艺》。有众多经岁月凝聚而成的传说、故事、技艺等历史文化积淀在民间流传,尚待进一步挖掘整理。
  第一节 文物
  境域有市级第三批次文物保护点2处:
  江南盐仓。类型属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建筑,时代属民国,地点在江南村。业余文物保护员(志愿者)冯天康,系江南村第二村民小组组长。
  余姚秤放局旧址。类型属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建筑,时代属民国,地点在元祥村,宝兴弄南段西侧。业余文物保护员(志愿者)孙广庆,系退休干部,住元祥居委。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境域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件;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件
  庵东晒盐技艺
  庵东晒盐始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利用泥涂白地,在涨潮时吸储含盐分的海水,取盐泥堆成坨头,经稻草过滤形成淋卤,,将卤水倒入四周有木楞条的杉木板上,利用阳光进行晒制,所产之盐称“板盐”。1952年后,局部改板晒为滩晒,即将盐田平整后,直接将海水引入盐田,利用阳光晒制成盐。2001年,结束产盐历史,但仍有一些老盐民能完整操作多种制盐工艺。2009年,列入市第二批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类型属民国手工技艺;项目编号09-099-0282-18-03。同年,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承基地:庵东“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传承人:沈文海。
  细十番
  为市第一批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类别属民间音乐;项目编号02-3;单位:江南村;传承人:应惠涨等8人。
  十番,原名十不闲,又名十样锦。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增丝弦类乐器,遂有粗、细之分。细十番亦称文场,俗称细吹(音cì)细敲,江南村十番队表演形式纯属文场。其演奏乐器有扬琴、琵琶(坐姿演奏时用扬琴,行姿演奏时用琵琶)、板胡、越胡、二胡、笛、中阮、三弦、击木、月琴等十余种;演奏的曲调有《大溪班》《柳青娘》《醉步登楼》等十余种。
  细十番的演奏悦耳动听,虽无暴风骤雨、狂涛巨浪般的激情,却有山美水秀、清风丽日的温馨。演奏的形式分坐姿和行姿两种。坐姿即坐着演奏,一般在结婚、祝寿、乔迁等喜庆场合使用;行姿即边走边奏,适用于传统节日、大型庙会等巡游队伍。每当串街过巷巡游演出时,挨家挨户都会打开窗户或赶赴道旁观看演出盛况,更愿闻听那暗香浮动的音乐,此情此景常令演奏人员精神倍增。
  江南村细十番演奏队有8位老人组成,均已年过花甲。相传,清末,庵东镇上来了3位外籍人士(姓名无从查考)精通器、乐,一有闲暇就拉胡琴、弹琵琶,悠闲自得,初时好奇者围而观之,继而有人拜其为师,第一位正式学生(第一代传人)叫陈友香,陈友香又传予第二代(应惠涨的父亲等),应惠涨是其第三代传人。应惠涨生于1950年,1962年始从此艺,自其25岁起就与新建村陈顺康(曾为慈溪越剧团后场主胡)等7位伙伴组成细十番演奏队,每人分操一种乐器,8位老友虽各从事不同行业,但每逢周六必相聚练习,切磋技艺,还邀请专业剧团演奏师点拨,经长期探索,技艺不断长进,久而久之遂有声望。江南村细十番演奏队活跃于乡亲婚、寿、乔迁庆典上,展示于演唱舞台上,镇全民运动会、镇文化艺术节上有他们的演奏,代表庵东镇出席市第一届艺术节。
  2007年,对境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收集整理民间故事(9则):《庵东的来历》《小上海之缘由》《庵东海塘史话》《“七二三”暴动》《陈云庵东之行》《割洋尾巴斗争》《海盐的发现》《盐的传说》《万嵩庵》;民间传说(4则):《庵东地名浅说》《庵东方位的“上”与“下”》《人和街》《包公寺》;民间歌谣(10首):《晒盐佬》《盐民小叹》《白头灶户低草房》《盐民饿道旁》《姚北大户》《天上有颗扫帚星》《盐民协会(五更调)》《风潮哗啦啦》《倒六灶》《余姚有个劳乃心》;制盐工艺(3件):《煮盐》《板晒》《滩晒》;生产应用技术(4件):《用弓测量地亩》《掘湾算土方》《打平水》《气象警示器(烁烁灯)制作》;生产生活器具物件及制作(8件):《火镰刀》《盐板制作》《泥钩扁担制作》《拉钓制作》《下菜蔚网安装》《牛车制作》《枝条架制作》《海产品腌制》;传统体育竞技(5项):《龙舟赛及龙舟制作》《拜礼拜》《挂肉芯(身)墩》《走“米”字棋(俗称粪缸棋)》《串线绷》;民间音乐、舞蹈、曲艺(10件):《抬石号子》《探水号子》《打夯号子》《挖花(搓麻将花牌歌词)》《细十番》《莲湘》《越剧》《雀咚咚》《说书》《剪纸》;谚语(7篇,80则):《时令节气(7则)》《气象(19则)》《农耕谚语(11则)》《靠海谚语(7则)》《生肖谚语(12则)》《为人处事(14则)》《哲理(10则)》;传统医学验方(3份):《刮痧挑痧》《艾叶灸咳嗽胃肚痛》《茅草根治鼻血》;民间习俗40件:《做船福》《动土》《拆屋填地基祭祀》《上梁(上梁歌)》《祭祀饮食》《待客饮食》《节庆饮食》《祭祀穿着打扮》《婚庆穿着打扮》《晚辈孝敬长辈礼品》《求子》《催生》《报生》《送生姆羹》《满月》《婴儿取名》《做媒》《过帖》《过礼(发聘礼)》《拜堂唱花烛赞词》《闹洞房(吵房)》《送鞋》《回门(新娘婚后第一次回娘家)》《送夏衣》《送终》《报死讯》《守灵堂》《入殓》《出丧》《浇杠歌》《做七》《百日》《周年》《满百》《过年》《清明羹饭》《端午》《七月半》《重阳节》《冬至节》;历史知识(5件):《庵东的“六仓”“七区”位界》《小宝塔》《盐民协会》《盐区政工队》《车业工会》。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庵东镇志 下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