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98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249.275.5
页数: 28
页码: 1356-13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庵东镇志的文化体育的群众文化,旧时,盐区劳动群众,由于贫困的经济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制约,少有精力顾及精神文化享受,只能在节日或有闲暇时,以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出现,日积月累,形成盐区独特的群众文化活动。
关键词: 庵东镇 文化 群众文化

内容

旧时,盐区劳动群众,由于贫困的经济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制约,少有精力顾及精神文化享受,只能在节日或有闲暇时,以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出现,日积月累,形成盐区独特的群众文化活动。民国26年(1937)底,余姚盐场公署与战时食盐运销处联合组建抗日星星剧社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负责人潘仁东。还有盐业小学师生剧团和其他一些业余剧团,参加者多系店员、工人和师生中的戏剧爱好者,惜无详细文字记载。民国37年(1948)5月,成立庵东盐区各界业余联谊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日趋活跃,文体场馆加快建设,演艺团队建立,文化人才辈出,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活动成果不断呈现。
  第一节 机构场馆
  区文化站(馆)
  1951年5月4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批准建庵东盐区文化馆,按乙等馆配备干部5人,另配工友,1人,由省文教厅委派管凤祖任副馆长。1953年3月26日,由省文化局将其定为丁级馆。1953年10月,改为盐区文化站,编制减为2人。1956年4月7日浙江省人民委员会人事局、文化局联合通知:庵东文化站自5月起改为庵东区文化馆,,编制2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馆曾一度停止活动,1975年5月恢复,时名庵东区文化站,至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时终止。历任站(馆)长(负责人):管凤祖、戚天助(晓漾)、陈国军、张光明、励冠军。
  1951年6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专员公署、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批准在庵东文化馆内建收音站,配收音员1人,由省拨发“长江牌”直流收音机1架,收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气象消息等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参阅,组织有关干部收听各种讲座。
  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1970~1980年代,境域各人民公社相继建立文化站。随后部分建成文化中心。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各乡(镇)文化站撤销,新组建庵东镇文化站,文化站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1993年,浙江省文化厅组织全省文化站考评,镇文化站被评为省一级文化站。1998年2月,镇人民政府引资在庵北畈村兴建“庵东文化娱乐中心”,内设多功能活动楼、舞厅、游泳馆等,次年建成。
  2009年,镇文化站成为浙江省特级综合文化站。
  2010年,建镇文化体育中心(馆)。内设文化礼堂(剧场)、图书馆、“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庵东盐场简史馆、培训中心、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健身房、舞蹈房等,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设施齐全。
  2013年11月,成立庵东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尝试以公司化的运营方式管理文体中心(馆)。公司成立以后,以面向社会、服务民众为宗旨,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发展方向,为运动健身、文化娱乐、竞赛活动、技能培训等提供全方位服务。2014~2016年,业务收入133.08万元。
  2016年12月9日,成立宁波市文化馆杭州湾新区分馆,在庵东镇文体中心(馆)举行授牌仪式。
  村级文化场所
  村级文化场所是非政府部门设置而以村为单位自建的综合性活动场所。无专职文化干部(多由村团支部兼管),是乡(镇)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台柱子”虽非一级文化事业机构,但在实际上对全村文化活动负有组织功能。不同时期有,“大队俱乐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青年之家”“村俱乐部”“青年民兵之家”等多种称谓的变更。
  1952年7~9月,西二乡各村建立的盐民俱乐部是慈溪现境最早的村级文化场所。后村级俱乐部建设不断巩固发展,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由单一的配合政治宣传发展为体育竞赛、剧团演出、文艺比赛、板报展览等多项活动的组合。许多村俱乐部逐年添置诸如篮球、乒乓球、图书、乐器等文化体育设施,逢年过节举办各类自娱自乐的演出活动。
  1959年,庵东人民公社有生产队俱乐部18个、文化货廊222处(选择某几家小店,订阅几种报纸、备若干本图书,供附近社员闲时阅读,时称文化货廊)、图书阅览室9个、书店1家、业余剧团9个、创作组2个、宣传队(说唱队)40个、展览馆38个、幻灯放映组4个、读报组104个。
  1964年1月21日庵东镇成立城镇俱乐部委员会,统一领导集镇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加强对各基层俱,乐部的联系和指导。委员会由13人组成,主任委员徐金龙。
  2005年,有室内文化活动场地80平方米以上的村8个,建筑面积17140平方米,文体设备资产总值61.2万元。其中:排练厅(室)850平方米,书画室60平方米,电化教学培训室49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25190平方米。
  2008年,9个行政村建村落文化宫,其中有浙江省村落文化宫1个:振东村村落文化宫。宁波市级村落文化宫8个:振东村、宏兴村、富民村、江南村、海星村、虹桥村、桥南村、珠江村村落文化宫。宁波市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2个:宏兴村、振东村。慈溪市级样板村落文化宫7个:振东村、宏兴村、富民村、海星村、虹桥村、桥南村、珠江村村落文化宫。慈溪市级示范村落文化宫2个:江南村、华兴村村落文化宫。总占地面积9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活动设施有图书室、教育培训教室和书画室等。
  2011年,各行政村建有图书阅览室22个,老年活动室23个。
  2014年开始,创建文化礼堂。2016年,有8个村建成文化礼堂,占地面积8880平方米,建筑面积4893平方米,投入创建资金903万元。
  2016年,各行政村建有图书馆(室)22个,面积1416平方米,藏书109380册;老年活动室23个,面积5602平方米。
  振东村村落文化宫
  2003年建
  造,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拥有7室2场1园。7室:多功能教室,面积280平方米,可容150人开展舞蹈排练、知识普及、室内文娱活动;培训教室,面积100平方米,课桌椅配套,用于乐理讲座、合唱及文艺知识培训;图书阅览室,面积140平方米,拥有各类图书3000余册,订阅报纸杂志30余种;书画创作室,面积70平方米,文房四宝齐全;棋牌室,面积70平方米,配象棋、军棋、弹子棋、围棋等各类棋弈及设施;文体活动室,面积200平方米,乒乓球、台球等活动设施配套;健身室,面积70余平方米,配有跑步机、按摩椅等室内健身设施。2场:灯光篮球场;灯光网球场。1园:振东公园,面积10000平方米,绿树成荫、各色鲜花错时盛开,亭台、假山,小桥流水,15套健身器材供晨、晚锻炼健身。2005年,成为市第二批村落文化宫样板村,市村落文化宫建设现场会在该村召开。2008年,创建为浙江省级村落文化宫。
  宏兴村文化礼堂 2016年5月新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投入资金200万元。分二层布展,一层为展示厅、大厅、会议室;二层为多功能厅。展示主题:村史村情、发展成就、尚德励志、民风民俗、文化艺术。自2016年5月投用至2017年4月,举办文艺演出活动2场(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演出、迎中秋戏曲演出),观众500余人次;文化礼堂文艺队参加宁波市第三届文化礼堂文艺团队才艺大赛;为村民提供12场次婚庆活动场所。2016年1月,获2016年度宁波市第二届文化礼堂“十佳文艺团队”;2016年11月,获宁波市第三届农村文化礼堂文艺团队才艺大赛铜奖。
  浦东村文化礼堂 2016年创建,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8平方米,投入资金103万元。设置6个板块。一是村史廊:介绍村历史变迁、地域变更等基本情况;二是发展廊:介绍村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三是民风廊:介绍村域传统节庆形式、民风民俗;四是慈孝廊:以本村张亚能老人(82岁)一家爱幼敬祖等实例,弘扬慈孝精神;五是艺术廊:展示本村文化团队活动,充实正能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六是励志廊:以本村志愿者活动实例和村规民约,激励村民团结进取,奋发向上。
  富北村文化礼堂 2014年创建,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投入资金50万元。设施布局:“堂”:面积220平方米,集讲堂、学堂、礼堂、会堂于一体,供各类会议、庆典活动、礼仪活动、教育培训活动使用。室内文体活动场所:面积180平方米,供小型室内文体活动使用。文化长廊:长60米,设置展板34块,图(照)片配文字说明,以真人真事展示村情村史、乡风民俗、善行义举、发展成就。“大风车”模型:盐业生产中曾经使用的大风车模型树立于村口,以传承盐文化精神。
  新东村文化礼堂 2015年5月创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投入资金50万元。展示主题:盐文化。场地设施:建有文化礼堂、文化讲堂、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体育场。展陈载体:建有“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窗”。展示新东村的历史沿革、乡风民
  俗、荣誉榜和村内好婆婆、好媳妇的事迹。
  新舟村文化礼堂 2016年创建,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建筑面积445平方米,投入资金70万元。展示主题:新舟村节庆文化、传统习俗和传统礼仪、文化体育活动、村民议事规则。主要设施:“农家书屋”“乡风文明馆”“文化礼堂”“文化讲堂”“老年活动室”,另有体育活动设施和健身公园。主要活动有各类讲座、培训,乡风礼仪传承和承办文体活动。
  新建村文化礼堂 2016年创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投入资金150万元。展示主题:村域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成果相结合。主要设施:“文化讲堂,”面积60平方米,集政策宣讲、主题教育、技能培训、交流座谈功能于一体。“文化礼堂”,面积280平方米,能容纳100余人进行庆典和会议,置有舞台、灯光、音响、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老年活动室”,面积80平方米,置有电视机和棋球等活动设施。“农家书屋”与村图书馆配套建设,订阅报纸,杂志、添置阅览设施。“乡风文明馆”,展示面积400平方米,展示内容:村情村史、民俗民风、尚德立志、善行义举、发展成就。室外有灯光篮球场、休闲健身广场等配套设施。主要活动:庆“三八”妇女节,进行新形势下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宣讲培训,表彰新建村环境舒怡家庭;端午节组织包粽子活动;5月29日计生协会日邀请镇计生办领导进行妇女生殖、避孕节育知识讲座、组织慰问失独家庭和困难儿,童;“七一”组织党课教育;暑期开办假日学校,利用“文化讲堂”“农家书屋”组织青少年假期道德教育、法制培训、才艺比赛和亲子葡萄采摘活动;2017年春节期间,邀请奉化市红楼越剧团演出,时间7天。
  海星村文化礼堂 2015年创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投入资金250万元。展示主题:盐文化。主要设施:三北讲堂,面积50平方米,配置多媒体、投影仪等设施。村史、民俗展厅,分三个展区:一是村史民俗沙盘展示区,采用触控沙盘加图文写真方法,配以语言讲解,全面介绍盐业历史和晒盐工艺流程;二是民风民俗区,介绍海星村的民风民俗;三是村史村情展示厅。设置40块展板和近百件实物,展示海星村历史沿革、村民姓氏世系、荣誉榜、贡献榜、寿星榜、学子榜、传统文化活动、传统岁时习俗及自清咸丰以来的大事记载。礼堂:面积200平方米,供会议、专题讲座、文艺表演活动。科普阅览室:感受电子书籍阅读的神奇。2016年,获宁波市十佳农村文化礼堂称号。
  桥南村文化礼堂 2016年创建,占地面积523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投入资金30万元。展示主题: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制盐文化三大文化场景展示,并以沙盘塑造对未来的憧憬。主要设施:展示沙盘、展板、电视机、电脑、投影仪等。
  第二节 文化团队
  业余剧团、团体
  业余剧团是群众(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和建立的艺术团体,其特点是:坚持业余练、演,不计报酬,自娱自乐;多为乡、村扶持创办,经费自行筹集;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剧种主要为越剧、绍剧、姚剧,也有甬剧、京剧、话剧。
  1953年,组织和平剧团。1956年,组织庵东镇工人业余剧团。
  庵东越剧团 1980年6月建立,初时仅演出一些配合宣传活动的小型节目。1981年7月,向社会招收演员,聘请编剧张金海,导演郭文灿,主要演员有小生韩钢花、黄飞英,花旦高芝评、魏亚芬,老生徐玉英、马美依,小花脸俞玉珍,共有演员20余人,团长应建土。
  演出剧目有传统剧《双玉婵》《哑女告状》《百花公主》《屠夫状元》,现代剧《并非冤家》等。
  1981年,参加县调演,现代剧《并非冤家》获创作、演出一等奖;1982年5月,《拆墙记》获宁波市小戏会演创作奖。1982年10月,县文化局召开戏剧作品加工会,讨论修改戚天法、张金海创作的现代越剧《金僮怨》,由庵东越剧团演出,在宁波市戏剧节中获奖。
  剧团在全县及杭州、萧山、绍兴、上虞、嵊县、余姚、镇海、宁波、奉化、宁海、温州等地演出千余场,票房收入10万余元。1985年解散。
  庵东滨海梅兰越剧团 2002年,经市文化体育局批准建立。法人代表:陈梅兴。经济类型:个人独资。核定(演职员)人数:33人。注册资本:10万元。业务范围:戏曲创作和演出,演出剧目百余剧本,配有9个剧本字幕。置有10米×10米活动舞台和一整套乐器、服装、灯光、布景、音响、道具。2012年解散。
  宁波杭州湾新区富元越剧团 2016年8月,经杭州湾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批准建立。法人代表:王夏长。团长:黄依玲。经济类型:股份制。核定(演职员)人数33人。注册资本3万元。业务范围:戏曲创作和演出。演出剧目:10余个剧本,配有4个剧本字幕。至2017年4月,在境域及周边18个单位演出70场次。置有10米×10米活动舞台和一整套乐器、服装、灯光、布景、音响、字幕机等道具。2017年8月,在镇文体中心举办庆祝建团一周年汇报演出。
  三北轻音乐团 1988年成立,由20余名文艺骨干组成,团长金星初。活跃于城乡文艺舞台上,先后到慈溪、余姚两市的41个乡(镇)巡回演出。1990年8月,该乐团为亚运义演,演出所得900余元寄送北京亚运基金会。2010年代初停止活动。
  振东村女子铜管乐队 2001年,投入10余万元组建,是市首支女子铜管乐队,队员均为农村家庭主妇。2002年9月,应邀参加市第二届农民读书月活动,首次在浒山虞波广场亮相,获得成功。2003年,市第六届文化艺术节上演奏《走进新时代》获二等奖。2004年10月,市农民铜管乐队比赛中摘得桂冠。在镇文化艺术节上得一等奖。2005年4月,应邀在浒山新城大道举行的国际竞走挑战赛开幕式上表演。
  庵东夕阳红戏曲队 2007年成立,参加人数40人,大多为退休职工中的文艺爱好者,自娱自乐,每周一次集中镇老年大学排练,周一至周六在振东、宏兴、元祥、富民、兴陆、海星等村巡回活动,并组队参加市、镇组织的相关演唱活动。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呈多元化。镇建文化娱乐中心,村建村落文化宫、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及各类文化阵地,重点企业建职工之家。2004年,组队参加市委宣传部、文体局主办的村落、社区文化月活动。2005年,境域拥有各类文体团队55支,其中11个行政村25支,8家骨干企业10支,11所学校20支。2008年,拥有镇级文艺团队8支,队员250人。有宁波市一村一品项目团队(2个):宏兴村女子腰鼓队、振东村女子铜管乐队。
  2016年,全镇有村级文化队伍34支,738人参加。
  第三节 文化活动
  行礼拜
  行礼拜始于何时,无确切记载。据传是为了纪念抗倭胜利,后来形成了结社的礼拜。民国16年(1927)政府曾下令禁止行礼拜,群众反禁,时有争斗。
  沦陷期间,行礼拜活动,一度停止,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恢复。新中国成立后,虽在春节或其他节庆活动中出现舞龙等活动,以传承古老民间艺术而出现,其宗旨则与前述各异。
  2011年,境域尚有土制布龙13支,旗57面,牌44块,完好保存。
  说书
  境域较长时期有固定的书场2处。一在集镇宝兴后弄西侧文化馆内,一在集镇人和街娄杏元茶室。1960年代,还有获浙江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邻镇老曲艺人陈尧生上演《隋唐演义》连台本。
  庙会
  举办庙会叫“起社”。一般在春、秋两季举办,春季举办的叫“春社”,秋季举办的叫“秋社”亦称“蓝街”。庙会期间,四方民众云集,商贾摊贩、三教九流、红男绿女各任其便。旧,有庵东集镇、相公殿2处庙会,民国26年(1937)左右停止,抗战胜利后恢复了二三年又停办。
  庵东集镇庙会 20世纪初至1930年代有关帝会,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至月半,会期3天。其间邀请外地戏曲班子搭台唱戏等。农历十月初十至廿日举办蓝街,每次赶会人数在6000人左右,办会经费向工商界摊募。
  相公殿庙会 民国10年(1921)左右开办,每年农历三月初五至初七,会期3天。其间也邀请外地戏曲班子搭台唱戏等。赶会者大部分系本区及邻区盐农民,人数在5000人上下。
  戏剧演出
  境域流行的剧种主要有绍剧(绍兴大班)、越剧(的笃班)、姚剧(滩簧),也有甬剧、京剧、话剧。
  清末民国初,受上海、宁波都市戏剧的影响,余姚、慈溪一带戏剧已成气候。本地演出团体尚属雏形,大都是请外来剧团演出。各类戏剧演出都有特定的缘由、时间和场地,如农历三月初五至初七的相公殿庙会,农历五月十三至十五的庵东关帝会,以及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冬至等各种节日,才有戏剧演出活动。并各冠以不同的名称。
  抗日战争爆发,受文明戏的影响和抗战宣传的需要,曾掀起群众戏剧活动的高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民国26年(1937)底,抗日星星剧社上演《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活报剧(话剧)和越剧。还有盐业小学师生剧团和工人、店员等组织的其他业余剧团投入抗日救亡宣传。
  民国35年(1946)余姚(庵东)盐场公署在万嵩庵组建工人(职员)俱乐部,也吸收地方文艺爱好者参加,,特邀杭州京剧团琴师指导,每晚练唱京腔,锣鼓场头,排练《空城计》《贺后骂殿》等节目,逢节日必有演出。
  1950年代,为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合作化等政治运动组织宣传演出。大批南下干部从老解放区带来了革命歌曲、“民间小调”“秧歌”等新颖的艺术形式,自编自演配合中心工作的宣传小戏,乡镇机关单位均自筹经费成立业余剧团。时有各类剧团48个,其中由各单位组建的28个,由戏剧爱好者组合的20个。1950年,盐务局剧团配合土地改革,排练大型歌剧《白毛女》,演出于万嵩庵内,连演数日场场爆满,后又巡回于全区7个乡(镇)演出。东一乡第一村业余剧团演出的《千子虎,子》、第七村业余剧团演出的《到底互助好》《欺骗婚姻》分别在1951年、1952年获演出奖,编导沈荣千入省编导班受专门训练。1952~1958年,连续五次组织区业余剧团会演,东二乡业余剧团自编自演的姚剧《倒六灶》,经区、县、地区选拔,参加浙江省文艺会演。和平剧团和工人业余剧团自编自演小戏宣传《婚姻法》,越剧《牛郎织女》《两兄弟》,甬剧《变了》先后获区、县、地区演出奖。
  1960年代初期,各业余剧团、俱乐部采取大戏小戏结合,民间小曲、歌舞、戏剧结合的方式,以自编自演配合中心的宣传小戏为主。民间小曲《十女子小队》获县创作、演出奖,东一人民公社第八生产大队俱乐部演出的姚剧《东海小哨兵》、第六生产大队俱乐部自编自演的越剧《王炳泉家史》、西二人民公社第六生产大队俱乐部的姚剧《红松店》《进城》、西三人民公社的姚剧《母女会》在区、县演出获奖,歌曲《我家住在盐场上》被广为传唱。1962年,西三人民公社第八生产大队俱乐部被评为县先进俱乐部并在该大队召开全县俱乐部活动现场会。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推广“小靳庄经验”和“革命样板戏”的影响下,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取代“俱乐部”。会前会后必有口号式的文艺宣传演出,背诵语录、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演样板戏成时髦,村级宣传队不顾条件排演大型样板戏剧目。此外还自编自演小戏,东一人民公社第八生产大队文艺宣传队以盐业生产为题材的歌舞和越剧《半篮花生》获县演出奖;《数快板》获县创作奖,并在《慈溪文艺》上发表。
  1980年代,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富而思乐、富而喜乐、富而求乐,掀起了创办农村文化中心、青年民兵之家高潮。自1980年庵东镇建立专业越剧团后,各乡村建起不少业余剧团,文化站成立歌咏队、舞蹈队等各类文艺团队,戏曲组(团)自然是最为引人注目不可或缺的队伍。
  进入21世纪后,戏剧演出和戏曲活动更加广泛。2002年,境域成立首家个人独资的越剧演出团体——庵东滨海梅兰越剧团。镇村在重大节日活动中均有戏曲演唱,戏迷在镇“春节团拜会”“千人歌舞乐庵东”广场文艺晚会及镇党代会和人代会上演出,更有戏迷、票友在比赛中获奖。2004年,振东村黄飞英在第二届全国越剧业余演唱大赛浙江赛区“黄龙杯”选拔赛中获金奖,并获“全国十大票友”称号,虹桥村黄依玲、振东居委应爱华获银奖。在“金猴送戏”戏曲大家唱比赛中,应爱华演唱《浪迹天涯》获二等奖。
  2004年,承办宁波市“明珠之约——送戏进农村”巡回演出首演仪式。2006年,组织“千场戏曲进农村”活动,海星、华兴、江南村邀请浙江绍剧团、余姚姚剧团、宁波春蕾越剧团、庵东梅兰越剧团等演出26场。2007年,继续组织“千场戏曲进农村”活动,新建、华兴、江南等村邀请上海德宝越剧团等演出22场。是年,江南、海星、振东等村组织戏迷擂台赛。
  2013年,组建庵东镇戏曲协会,以协会为龙头,组织境域戏曲演出活动。2014年,活动130次,参加活动7215人次。5月,为祝贺镇戏曲协会会员韩钢花荣获长三角越剧票友大赛银奖,由镇戏曲协会与市演出公司联合组织韩钢花汇报演出暨市瓯乐团下乡联合演出。6月15~16日邀请绍兴著名演员培训戏曲骨干。6月17日
  慈溪电视台来庵东拍摄庵东戏迷演出专,场,在“戏韵流芳”栏目播出。7月,组织10,名少儿参加市暑期器乐演奏比赛。8月,15人参加市农业银行杯“戏韵流芳”总结汇报专场演出。9月,举行器乐演奏技术培训,参训30余人;举办迎国庆戏曲票友演唱会,观众600余人。全年组织戏曲沙龙下村演出94场,观众5000余人。2015年,元祥村、兴陆村戏迷走进慈溪电视台“戏韵流芳”栏目演唱,参加宁波杭州湾新区总工会组织的“我要上舞台”首届才艺达人秀宣传片拍摄,参加市老年戏曲大奖赛,获三等奖,组织庵东镇庆祝夕阳红戏曲班成立八周年暨市老年戏曲大奖赛初赛老年票友演唱会;组织庵东镇创建国家卫生镇暨折子戏专场演出。全年组织戏曲沙龙下村演出123场,观众5975人。2016年,走进慈溪电视台“戏韵流芳”栏目演唱5次,常年组织戏曲沙龙下村演出活动。
  歌舞演出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发生变化,群众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表演形式不断拓展。
  1980年代,境域组建乡(镇)歌舞演唱队7个,参加人员81人。1988年,20余名文艺骨干组建三北轻音乐团,足迹遍布城乡。
  1991年6月21日举行建党七十周年“党在我心中”歌咏会。
  1998年,成立舞蹈队,,成员60人(男20女40)常年坚持基本功训练,大型舞蹈节目《万紫千红》在市第六届艺术节《民间艺术表演,》节目汇演中获一等奖,自编自演舞蹈节目《剪春歌》在市创作节目汇演中获金奖,并参加省首届文艺会演获铜奖;2003年11月,《七月的火把节》参加市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一等奖。
  文艺演唱队,一年四季活跃在农村,随时都可在大、中、小型舞台上演出。曾在全国、省、宁波市、市级比赛中获奖30余次。2004年1月,新建村金桑羽在“香溢杯”市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获“十佳青年歌手”称号并获“最佳新人奖”,陈茹、胡乐庆、郭丹获三等奖。
  2005年8月25日,在浒山虞波广场举办“浪花里飞出庵东的歌”广场文艺晚会。机关、村、学校、企业等12个单位表演了歌舞、民乐合奏、音乐快板、音画诗、铜管乐等节目,吸引了数千浒山居民驻足观看。
  2006年,以开展“村落文化活动”为主体,组织“千人歌舞乐庵东”活动。3月8日,举办“千人歌舞乐庵东——村落文化活动”启动仪式。通过村镇联动、村企校联动,发挥村级文化阵地作用。宏兴、振东、江南、海星等村举行广场文艺晚会6场,11支文体团队上台献演戏曲、小品、歌舞、器乐演奏等节目。
  2007年,继续以“千人歌舞乐庵东”为载体,组织春节、“三八”“七一”、国庆等节庆活动。宏兴、虹桥、海星等村组织广场文艺晚会6场,观众万余人;江南、海星、振东等村组织卡拉OK大奖赛;广场健身舞活动队伍壮大。
  在市“农民铜管乐队”比赛中,振东村女子铜管乐队演奏的《红色娘子军连歌》获一等奖;在“你拉我弹”民乐队演奏大赛中,元祥村民乐队演奏《大溪班》获二等奖;在“扭起来”民族民间舞蹈比赛中,宏兴村舞蹈队表演《秧歌扇子舞》获二等奖;在“庆丰收”腰鼓舞锦标赛中,海星村腰鼓队表演《丰收腰鼓》获三等奖;在首届“新慈溪人”文体活动中,华联公司郭丹获三等奖,樊小芹、秦瑞获优秀歌手奖。
  2013年,组建庵东镇音(乐)舞(蹈)协会,以协会为龙头组织群众性的歌舞演练活动。会同镇团委举办首届“华联杯”青年歌手大奖赛。利用文化广场阵地,常年开展交谊舞、佳木斯广场舞、拳、剑、瑜伽等多种形式的音(乐)舞(蹈)活动,镇文体中心每天有500余人次参加舞蹈活动。2014年10月11日举办“创建国家卫生镇暨广场舞展演”,400余名广场舞爱好者参加,吸引观众2000余人。
  2015年,组织广场舞、腰鼓队等成员参加“宁波杭州湾新区国际马拉松赛”大型展演活动。会同镇团委举办“华联杯”青年歌手大奖赛。组织广场舞骨干参加宁波杭
  州湾新区总工会组织的“我要上舞台”首届才艺达人秀宣传片拍摄活动。参加镇第二届篮球协会换届暨庆元旦篮球赛中场休息区间的健美操表演。全年组织文化广场群众性音(乐)舞(蹈)演出活动252场,参加活动10万余人次。
  2016年,组织大型音(乐)舞(蹈)演出活动5次,组织广场舞活动249次。
  节庆文化活动
  镇文化站牵头,会同镇妇联、团委、企业、学校、老年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团体部门,组织节庆文化活动。每逢“三八”节组织妇女文艺骨干为主体的文艺演出活动和家庭才艺比赛;每逢“五一”“五四”节,结合十佳工人、十佳青年表彰,组织全镇性的广场文艺晚会;每逢“六一”、教师节,组织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师生,开展表彰十佳教师、优秀学生和文艺演出活动;每逢重阳节,对老年人群走访慰问,组织老年人喜欢的戏曲演唱、送戏进敬老院等活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春节团拜会或喜迎新春文艺活动。除组织镇域文艺团体演出外,还邀请外地文艺团体来镇文体中心和村演出。
  1984年2月18日,举行元宵灯会,千余群众观灯献艺。
  2004年,是“七二三盐民暴动”八十周年。4~9月,举办了(14项)系列活动。4月,举行“华联杯”青年歌手大奖赛;6月,举行“大桥跨两岸·南北心相连”慈溪庵东镇和乍浦西塘桥镇联谊活动;9月,纪念“七二三盐民暴动”八十周年暨“腾飞的庵东”大型民间文艺巡游和“大桥托起庵东”颁奖文艺晚会。9月23日举行文艺巡游活动,由镇属11个行政,村、2家企业和老年队等14支民间文艺团队和8家企业的8辆彩车组成。巡游队伍身穿各式相对统一(每支队伍统一)的民间民俗服饰,表演“铜管乐”“伞子舞”“车子灯”“秧歌舞”“碟子舞”“腰鼓”“采棉姑娘”“民间婚娶”“戏剧人物造型”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民间文艺;彩车塑造“围海造田”“出海捕鱼”“盐民暴动”“跨海大桥”等缤纷造型,在仪仗队的引领下,在民族乐队、腰鼓队、铜管乐队和谐优美旋律的簇拥下,高举“弘扬庵东精神、抢抓大桥机遇、发展庵东经济、重振庵东雄风”的巨幅主题标语徐徐前进,进入体育场—通过主席台—镇北路—庵余路—邮电路—七二三大街。宁波市、慈溪市、镇、村领导及曾在庵工作的老领导登上了阅游台,沿途数以万计的群众观看。同日晚,“大桥托起庵东”颁奖文艺晚会在中心小学操场举行,新老庵东(籍)文艺爱好者纷纷登台献艺,高唱《奋进吧·庵东》《走近庵东》《庵东情结》等歌曲,省、市高层次文艺团体被邀演出杂技、相声等精品节目,为晚会增光添彩。是年,系列文化活动参演文艺骨干2000余人,观众近3万人次。
  2005年,村、学校、企业选送11个节目参加“春节团拜会”演出;“庆三八·我爱我家”家庭才艺赛,12个家庭参赛,表演了歌唱、舞蹈、器乐演奏、时装表演、魔术、书画等才艺;“庆五一·迎五四”广场文艺晚会,11个行政村、5家企业、3所学校选送20个独唱、小组唱、大合唱、歌伴舞、舞蹈、相声、武术等节目。
  2008年,举行建镇8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9月,开展以“铭记庵东历程,传承庵东精神”为主题的“骄傲庵东十人十事”评选活动;举行“看魅力庵东历史,展桥南明珠风姿”为主题的“八十年辉煌书画摄影”展。10月,开展“观大桥雄姿,赏庵东海鲜,行在大桥,吃在庵东”为主题的小海鲜休闲美食节系列活动,2000余人次参加;开办“科技联姻,专家引领”为主题的庵东经济发展论坛,邀请专家、学者、知名人士90余人为庵东经济出谋划策。
  2011年,春节团拜会演出节目在内容上注重传统,突出特色,展示庵东经济建设成果。“五一”节、“五四”节,举办“唱响红色旋律,建设一流强镇”红歌会。为庆祝“中国文化遗产日,”创作排练以“晒盐技艺”为题材的《海之歌》,把我镇申报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晒盐技艺用艺术形式展现在舞台上。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创作排练歌舞《超越梦想》,参加市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展演活动,在新浦、崇寿、周巷等地展演;组织4支大合唱队参加宁波杭州湾新区“唱响红歌,永远跟党走”大型合唱歌会。
  企业文化活动
  宁波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重“华联特色”和“行业特性”提炼企业文化用语。创作《华联精神华联魂》《前进吧,华联》2首厂歌成为华联新员工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目。该企业参加市第六届文化艺术节“电力杯”企业歌曲演唱大奖赛获优秀演出奖、创作佳作奖。2002年开始,每年举办“华联星”艺术节。2003年,舞蹈队演出《七月的火把节》在市民族心连心晚会上获一等奖。2004年,第三届艺术节上成立“华联艺术团,”成为该公司在打响产品品牌的同时推出的“文化品牌”。7月,该公司10余名选手参加镇书画摄影大赛,应浩军作品“海龙腾大海”获三等奖。樊小芹、徐润霞在镇商会举办的“我爱庵东·我爱企业”演讲比赛中包揽二个奖项的第一名。年末,该团成员樊小芹获“香溢杯”市十佳青年歌手大奖赛提名奖。
  2004年,宁波人和机械轴承有限公司举办公司成立十周年、“全国减速机行业协会”文艺演出活动;宁波格日电器有限公司举办“新春联欢晚会”“公司成立三周年庆典文艺活动”;宁波万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举办职工文体比赛。
  2005年、2008年,宁波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裕人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创建成为市级文化明珠企业。
  第四节 文化经费
  坚持多渠道筹集文化经费。除乡镇(人民公社)拨补、村级安排部分经费外,坚持以文养文,以工补文,使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财政下拨
  建国初期,乡(镇)人民政府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挤出公用事业经费办文化事业,组建文艺团队。盐政部门资助兴办盐工俱乐部。1970~1980年代,乡(镇)建文化站,文化设施逐渐完善。1992年,撤扩并以后,文体活动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镇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文化事业迅速发展。2009~2010年间,建镇文化体育中心,土建投入1739万元;2011年,镇财政拨补村文体活动经费9.36万元,其中:文化设施补助费6.10万元,文体活动补助费3万元,文体人才培训费0.26万元。
  以文养文
  民国37年(1948)5月,成立庵东盐区各界业余联谊会,其经费来源:基金——向各界劝募;入会费——每人5万元;常会费——每人每季度5万元;特别费——一切业务收入。1953年,组织和平剧团,在演出期间以票房收入作剧团的戏服添置等用,在停演期间则各自回家不计开支。1980年代,庵东越剧团演出千余场,票房收入10万余元以支开销。2002年,办庵东滨海梅兰越剧团,经费自筹自支。19821985年,西二乡、西三乡影剧院经费收入分别达到38133元、29139元,以补文化事业费用。2013年11月,成立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运营方式管理文体中心(馆),为广大群众、文体爱好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2014~2016年,场馆运营收入133.08万元,促进文化事业的再发展。
  以工补文
  1979年12月,建立庵东镇文化站,县文化馆拨发经费25元/月,镇人民政府拨发60元/月。为破解经费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制约,1980年8月,办文化工厂——庵东镇工艺美术厂,以工补文,用文化工厂的上缴利润发展群众文化事业,进行文化设施建设。
  1980年8月29日经县文化局批准,创办工艺美术厂,系镇办集体企业,全县第一家文化企业。厂内的,文化与生产具体业务由文化中心(站)管理。启动资金以个人集资为主,厂房靠租赁解决(后自建),业务,初以油漆、雕刻、制作塑料包装袋、生产塑印油墨,继而生产电表配件,组装电表,后生产保暖杯、台灯、壁灯、节能器、衣架等产品。1983年,实现产值100余万元,利润13.70万元,上缴文化中心2.80万元,加上文化中心会堂收入0.80万元,计3.60万元,相当于县文化部门下拨经费的120倍,县、镇二级拨发款总数的35倍。文化中心(站)依靠该企业兴办事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1988年,东一乡文化工厂,产值2.10万元,用于补文经费0.12万元;东二乡文化工厂,产值9万元,用于补文经费0.40万元;东三乡文化工厂,产值20万元,用于补文经费0.40万元;西二乡文化工厂,产值2.20万元,用于补文经费0.18万元;西三乡文化工厂,产值3.60万元,用于补文经费0.15万元。
  第五节 文化市场管理
  1989年6月20日根据“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建立镇文化市场管理小组,由镇党委宣传委员,任组长,文化站长任副组长,下建文化市场稽查队,由工商、公安、城管、消防、综治办、教办等派员组成。实行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确保健康发展。
  对文化经营户实行年检年审,确认经营资格;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检查,网吧经营加强上网登记;结合禁毒教育,对舞厅等场所进行检查,严防“摇头丸”等毒品进入娱乐场所;结合校园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进行检查,抵制“口袋书”等不良书刊的侵害;结合节日安全检查,对娱乐场所进行火灾隐患排查。使文化市场经营步入安全经营、合法经营,繁荣发展的轨道。
  21世纪初,境域有歌舞厅1家、游泳馆1家、网吧3家、音像经营店6家、书刊销售店6家、印刷厂5家、复印店8家、健身房1家、台球经营店8家、溜冰场1家。2011年,有文化娱乐场所51处,经营用房面积3182平方米,电脑、游戏机等设施1201台,钓鱼机18台。
  2014年,对镇域11家网吧、1家KTV歌厅、1家电玩(电子游戏)城进行每月一次的安全经营状况检查;联同公安、工商、教育部门对1家无证经营网吧现场取缔;组织网吧、KTV管理者安全培训;对7个村的邀请外来戏曲团队演出活动进行事前资格审核,事后验收。
  2015年,连同相关职能部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落实每月一次的文化市场检查制度。组织10家网吧、1家KTV、文体中心各场馆责任人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灭火器操作演练,保障文化市场健康、安全、有序经营。
  2016年,认真做好日常巡查、月度检查、节假日前隐患排查。做好G20杭州峰会期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期间文化市场巡查。全年累计排查文化市场各类隐患71处,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率100%。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庵东镇志 下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