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9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私塾
分类号: G629.299
页数: 1
页码: 12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庵东镇志的教育的私塾,私塾,是清、民国时期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多由家境殷实且重视教育的人家,请有学问者来家训授子弟并附以亲友子弟数人同学;也有掌教人在家或在祠堂坐馆招收学生,向所教学生收取一定数额的束脩(即送给老师的酬金)。
关键词: 庵东镇 教育 私塾

内容

私塾,是清、民国时期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多由家境殷实且重视教育的人家,请有学问者来家训授子弟并附以亲友子弟数人同学;也有掌教人在家或在祠堂坐馆招收学生,向所教学生收取一定数额的束脩(即送给老师的酬金)。亦有当地热心公益人士创设,有设于宗祠、家庙、义庄中,也有单独建塾的。经费主要依靠私人捐助,以学田为基金,学生免费入学,此类称之谓义塾(义学)。民国初,庵东隶云漾乡有遗安义塾。
  私塾,无固定学习年限。设置既没有限制,也没有管理。民国21年(1932)7月,浙江省曾颁布管理私塾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设立私塾:地方偏僻者;四周1里之内无学校者;学童过多,学校不能容纳者;所收学生系年长失学,或者补习性质的。
  随着学校教育的兴起、发展,私塾教育逐渐淘汰,部分私塾先生亦随之转为学校教师。
  境域私塾,无完整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兴办的安澜小学,其前身是私塾,设于万嵩庵西厢房;人和街178弄陆祖表,常年收授10人左右;后街东端设开文家塾,常年收授20余人;西一陈丁裕设家塾,历时32载;娄惠金、陈尧记、应长水等,曾各设私塾;海星村域周裕泉家,除其本人教授外还请赏国祥为塾师;富民村域有2所(陈春来家、娄成湖家);新建村域陈大发,常年授生40~50人;三洋村域五灶路沈家道地许成再私塾,常年收授30人左右。上述私塾办学具体时间及地址均不详。民国17年(1928)下半年,海南村域胡来法家办私塾,由施元同、童文家两先生执教,常年收授20人左右。民国35年秋,原私塾改建为西三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民国37年2月,原私塾改建为义四乡第六保国民学校;民国38年2月,原私塾改建为义四乡第三、七保国民学校。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庵东镇志 下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