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公德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96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社会公德建设
分类号: D648.3
页数: 6
页码: 1234-123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慈溪市庵东镇志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公德建设,1949年6月开始,区委组建地方人民政权,开展大规模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等一系列运动,在运动中结合思想道德教育,以荡涤旧社会遗留的污泥浊水,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统一精神意志。
关键词: 庵东镇 社会公德 建设

内容

1949年6月开始,区委组建地方人民政权,开展大规模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等一系列运动,在运动中结合思想道德教育,以荡涤旧社会遗留的污泥浊水,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统一精神意志。
  195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区委发动群众学习宣传,开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废止包办、买卖婚姻以及其他旧婚姻等陋习行动,教育群众树立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新时代道德观念。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扫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诸如卖淫嫖娼、设庄赌博、黑社会等严重毒化社会环境和人们身心健康的社会痼疾,扫清妨碍社会文明进步的障碍。新中国成立后2年时间内,境域基本铲除匪患、黄、赌、毒、黑等旧社会毒瘤,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和净化。
  1950年5月至1952年2月,区委(盐区工委)组织开展党内整风运动,结合“三反”运动,对党员、干部普遍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教育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政治方向,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廉洁朴素、务实的作风。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盐区工委组织开展反美宣传教育,肃清帝国主义长期在中国人民中所传播的奴化买办思想以及封建思想残余。各单位修订爱国公约,增产节约,捐钱捐物,拥军优属,踊跃支前,并把具体增产捐献计划列为公约的重要内容,扫除百余年来帝国主义压迫下形成的民族自卑心理。庵东盐区人民为朝鲜前线捐款13.3亿元(旧人民币),194名青年参军,其中45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朝鲜国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1951年夏秋至1952年冬,盐区工委组织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宣传活动。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学生结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实际,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立场、观点、方法改造旧思想,批判、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旧思想、旧观念。
  1951年末至1952年10月,人民政府机关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经济领域“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三反”“五反”运动,以此教育和挽救干部,并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打下坚实基础。
  1956年至1960年代中期,在铲除封建思想、道德观念的经济基础后,区委把树立集体主义道德观念和基本原则放在道德领域的首要地位。提倡和推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强调“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英雄人物、先进典型;重视建立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树立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思想;确立积极向上的革命人生观和培养文明进步的社会公德。学校教育中开展学习刘胡兰、董存瑞、王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1963年3月,区委根据上级党委部署,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中强调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手抓社会主义教育,一手抓生产;干部自觉反省自己,“普遍洗一次澡”,放下包袱、积极工作;组织贫下中农,努力搞好生产,大力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强调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月,区委号召全区人民,开展学习雷锋同志活动: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秀品德”“勤奋好学的革命精神”。受雷锋精神感召,在全区形成以助人为乐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此后,学习雷锋成为历久不衰的常年活动(197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爱憎分明”阶级立场;198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199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2000年后,强调学习雷锋的“爱心、敬业、诚信和创新”精神)。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王进喜和焦裕禄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改造活动。
  1974年11月,东一人民公社第八生产大队62名未婚女青年向全县青年发出“破旧立新、结婚不讨彩礼”的倡议,带动全县数千名青年退还彩礼、婚事简办,成为县破旧立新的典范。
  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一些人观念上形成功利实效价值标准,道德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道德主体由一元到多元,一些地方赌博、色情、封建迷信死灰复燃,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混淆等现象。1981年起,中共区、公社、乡(镇)党委重点开展思想道德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1981年3月,区委号召全区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广泛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
  1983年,全区乡镇范围开展检查和清理各种精神污染源活动。
  1985年,中共庵东镇委(以下简称镇委)、镇人民政府制订精神文明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年末对各村和单位进行考核评比。
  1987年开始,全区开展刹赌博、封建迷信、婚嫁丧葬大操大办3股歪风活动,社会风气得到改善。
  1989年4月,庵东中学高三学生陈剑能跳入江河救起落水孕妇,荣获省见义勇为先进人物称号。
  1990年11月,评选出庵东镇精神文明建设十件新事。
  1994年1~2月,镇委开展以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过文明、节俭、科学、祥和的春节。
  1996年3~4月,镇委、镇人民政府利用黑板报、宣传车、晚呼队(利用晚上业余时间组织人员呼口号宣传)等,开展反对封建迷信、推进殡葬改革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乱葬乱埋乱建坟墓现象得到遏制。
  1997年3月下旬,镇委、镇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禁毒禁赌和专项治理宣传活动。召开动员会、座谈会93次,参加人数549人。同时结合开展反对封建迷信,制止非法建寺观教堂、滥建坟墓等专项治理活动。
  1998年,镇委开展以“讲文明、讲科学、讲法制、反对封建迷信、反对聚众赌博、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共青团和青少年组织中,通过“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和“手拉手”等活动,弘扬互相关心、助人为乐的精神。
  海边村钱国钿,自1998年后无偿献血10多年,累计献血168次,计12.86万毫升,位居宁波市之首,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等。
  2000年3月,镇委组织开展以“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为内容的禁毒宣传教育和“讲文明、树新风、美家园”活动。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指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此后,镇委根据上级党委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2003年9月20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将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镇委在每年此,日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活动。
  2005年,镇委、镇人民政府制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奖励政策,对精神文明教育阵地建设、农村企业文化建设、文明村(单位)创建、文体人才的培养扶持等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
  2006年3月,镇委作出关于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内容为“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007年,以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9月20日)为契机,镇委制订活动方案,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宣传公民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市民文明守则、市民行为规范。在主要道路、道口悬挂公民道德宣传横幅28幅,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印制公民道德宣传手册1.2万份。以村民学校、企业党校等阵地开展“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身边的好榜样”“文明创建大家谈”等系列活动,开展自编自演和集中汇演等文艺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业务咨询、义务疗诊、电器修理等便民活动,组织基层党团员、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骨干,开展注重文明礼仪、展现良好形象的培训活动,推出“乡风文明百村行”主题活动。是年,中共庵东镇委被评为宁波市先进党组织。
  2008年11月,镇委、镇人民政府举行建镇80周年庆祝活动,举行“骄傲庵东‘十人十事’”评选活动,投票产生庵东镇“十人十事”。
  附:庵东“十人十事”
  “十人”:
  盐文化的典型代表丁长和、教子有方的王悦海、军政双全的好干部应钧、乐善好施的创业者应永军、优秀计生干部陈阿调、高漏改地漏的革新者苗杏龙、妇产科专家金志军、农民歌手金星初、慈善之星章德均、奥运会铜牌得主韩雅琴。
  “十事”:
  一、民国17年(1928),庵东建镇。
  二、自1734年筑四塘至2004年围筑十一塘,庵东人民历时270)年,围筑八道御潮海塘,境域由四塘向北推进至十一塘,最长距离约14.5千米。
  三、民国29~30年(1940~1941),日本侵略军封锁镇海海口,沪甬航线停航,通往上海的物资大部由庵东海口转运,时庵东商贾趋之若鹜,客栈、商店、银行等服务业较之前更加兴旺,出现短暂的繁荣,人称“小上海”。
  四、民国35~37年(1946~1948),由盐工福利费支出,境域兴办17所盐工子弟学校,对盐工子弟实施免费教育。
  五、民国34年(1945)8月20日,成立中共庵东特区政府,是慈溪现境域第一个红色政权,史称“庵东第一次解放”。至10月初,根据地党、政、军奉命北撤,红色政权施政48天后解散。
  六、盐田改农田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庵东人民于1965年开始,至2001年结束,通过37年的艰苦奋斗,将全部盐荒咸碱地改造成鱼塘、沃田。七、1986年初,境域建成由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资助的“WFP-2700”(即万亩鱼塘)项目,为当时县内最大淡水鱼养殖基地。八、1994年,为纪念1924年7月23日庵东万名盐工反对苛政斗争七十周年,建成“庵东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
  九、2007年7月,庵东工业园区建立,占地2000亩,接纳67家工业企业。
  十、2008年5月1日晚11时58分,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南桥址坐落于庵东镇虹桥村。
  2010年,镇委创建庵东社区教育中心和宏兴村、江南村、海星村等4个年度市民素质工程点,提升公民道德素养。通过“感动慈溪十佳人物评选”活动和镇“十佳工人”等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引导广大群众学习典型,争当先进。在各村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道德标兵”“争先创优先进系列”评选活动,加强对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力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活动。宏兴村扎实推进“春泥计划”各项工作,开办家长学校、实施母亲素养工程、开展老小结对活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被评为宁波市“春泥计划”示范村、宁波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2011年,镇委开展倡导文明礼仪、提升道德素质的环境营造活动。建成公民道德实践点2个,市民素质工程点8个。其中“庵东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被评为公民道德实践示范点;“庵东社区教育中心”被评为市民素质工程示范点。“心系贫困学子,情牵教育事业”的爱心企业家章德均,入选市“感动慈溪百名年度人物”。有9个村开展了“春泥计划”实施工程,各村借助暑期活动班等平台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次年,开展创建“无邪教镇”和“无邪教村(社区)”活动。在全镇形成“反邪教、树新风”“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氛围。同年,镇文化体育中心组织开展千场戏曲、百部电影进农村活动,在丰富文化娱乐生活中陶冶群众思想情操、提升道德素质。
  2014年,镇人民政府成立“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制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此后,在全镇开展法制教育培训、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法律进校园、法律进企业活动。海星、桥南、新舟、富北村设立法治文化公园(长廊),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
  2015年,镇委、镇人民政府发出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制订修订工作的通知,各村、社区先后贯彻、落实,张贴公布、晓之于民。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庵东镇志 下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