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编 党派群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897
颗粒名称: 第十七编 党派群团
分类号: D665
页数: 127
页码: 947-1073
摘要: 本文记述慈溪市庵东镇党派群团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庵东地方组织、群众团体。
关键词: 慈溪市 庵东镇 党派群团

内容

民国15年(1926)庵东盐区成立慈溪市现境内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坎镇支部。庵东盐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斗争,直至解放(详见第十一编《革命斗争》)。1949年解放后,建立中共庵东区委员会,辖各乡及场务所党组织。1950年,建立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直属中共宁波地委领导。1951年,建立中共庵东(市镇)工作委员会。1955年,各乡陆续建立中共支部委员会。1956年,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庵东区工作委员会,隶属中共慈溪县委领导。1958年,建立中共光明(后改称庵东)人民公社委员会,各乡(镇)(后改为大队、管理区)组建中共总支部委员会。1961年,恢复中共庵东区委员会,所辖各人民公社设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共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逐渐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1970年,各人民公社党组织恢复。1980年代,中共各人民公社委员会改为中共乡(镇)委员会。1992年,撤销中共庵东区委员会和所辖各乡委员会,扩建中共庵东镇委员会。2017年末,中共庵东镇委员会下辖1个企业党工委、26个总支部、187个党支部,有正式党员3882名。
  民国期间,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曾在境域建立组织。
  民国15年(1926)成立的庵东(余姚)盐场牛车板户公会是境域较早的群团组织,民国16年成立的庵东盐民协会是解放前境域规模最大的群众团体。另外,还有一些与盐业相关的行业工会和庵东镇商会。解放后,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为主,群团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各自章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庵东地方组织
  民国14年(1925)5月,中共杭州支部派党员岑鹿寿到庵东,以余姚盐场玉顺廒司事身份,深入了解盐场情况,与盐民交朋友,宣传革命道理,发掘和培养积极分子,积极为盐区建党作准备。民国15年5月,岑鹿寿培养和发展了东二区盐民马家生和应德和入党,在相公殿成立中共坎镇支部,岑鹿寿任支部书记,隶属中共宁波地委,是为庵东历史上第一个中共支部,也是慈溪市现境内第一个中共支部。坎镇支部成立后,发动盐民支援北伐战争,成立盐民纠察队,与盐霸作斗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岑鹿寿离开盐场,后又遭中国国民党省政府通缉。
  民国27年(1938)3月,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派王文祥到余姚县重建党组织,恢复一度失去联系的余姚县历山人陈小平的组织关系。尔后,陈小平在长河市、相公殿、逍路头、庵东盐场等地发展党员,重建党的组织。
  民国28年(1939)5月,由中共余姚县委组建的盐区工作委员会成立,马青任中共盐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同年9月改称中共盐区区委,薛诚任书记,隶属中共余姚中心县委,建有崇德乡、潘家舍头、潭海乡、赵家舍头、东三乡、福寿乡、庵东镇7个中共支部。民国29年秋,中国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余姚战时政工队副队长郭静唐被捕。中共余姚中心县委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于次年3月实行特派员制。中共盐区区委停止公开活动,所辖支部改为单线联系。
  民国32年(1943)起,在中共浙东区委成立后,盐区党组织陆续结束特派员制单线联系状态,庵东以西地区党组织从同年1月起由中共中和(周巷)区委领导,庵东及其以东地区党组织由姚海办事处主任薛诚负责联系。党组织团结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广大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组织抗日团体,开办乡村民众夜校、读书会、妇女识字班等,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和抗日救亡活动。中共余上县委与地方士绅、部分中国国民党余姚县上层人士及各界进步人士保持联系,对国民党部队开展联合抗战的宣传鼓动,争取土匪投诚起义,积极构建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民国32年春,庵东吴阿尧部帮会武装携械投诚,加入抗日行列。
  民国34年(1945)1月,中共三北地委城工委派沈一民到盐区,分别与崇德乡、福寿乡、东三乡党支部接上联系,重新建立中共盐区工委,沈一民任工委书记。同年8月抗战胜利,中共四明地委建立中共盐区工作委员会。9月,中共三北中心县委决定将中共盐区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庵东特区委员会,并将原由周巷区委领导的大牌头、垫桥路、赵家舍头、段头湾支部和城工委联系的崇德乡、福寿乡、东三乡支部划归庵东特区区委领导。10月,庵东特区区委改为特派员制。
  民国34年(1945)10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民国34年10月至民国35年11月,中共三北中心县委派沈忠兴担任庵东盐区党的特派员,联系党员秘密开展工作,同年秋,因身份暴露而调离盐区。民国36年春,中共余上县副特派员寿静涛来庵东担任联络工作,发展抗战时期鲁院(浙东干校)队员韩宝镜入党。
  民国37年(1948)春,中共余上县工委组建周巷区(三区)工委,辖周巷、浒山、庵东三区,民国38年5月结束工作。民国37年末,中共四明工委派陈平开展余上县四区(庵东及浒山部分地区)党组织筹建工作,民国38年3月,四区党组织正式成立,隶属余上县办事处,办公地点先后在天元、高王等地,6月迁入庵东。
  第一节 庵东区、镇及所辖党组织
  中共庵东区(盐区工作)委员会
  1949年5月24日庵东解放后,设中共庵东区委员会,1949年6月至1950年6月,设副书记1名(主持工作),委员2名,隶属中共余姚县委领导。区委机关内设6个党支部。下辖境域各乡(镇)和盐区场务所党组织,有党员63名,其中农村党员3名。
  1950年6月,改中共庵东区委员会为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为特区(县级)组织,隶属中共宁波地委领导。1950年6月至1953年2月,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区盐务分局三套机构实行一元化领导,由区工委书记兼任区人民政府区长和盐务分局局长。1953年5月,撤销特区建置,复为中共余姚县委管辖的区级组织。1954年4月,再次从余姚县划出,复属中共宁波地委领导。
  1950年6月至1955年5月,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设区委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3名。工委机构设纪律检查委员会、秘书室、组织部(科)、宣传部(科)、民运部(科)、文卫科、计划科、公安科、生产科、人事科、会计科、妇联会、团工委、盐农协会、总工会等工作部门。1955年5月,经浙江省宁波专区编委批准,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设第一书记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委员5名。内设机构有秘书室(4名),组织科(4名),宣传科(3名),互助合作科(9名),财政贸易科(4名),群团组织(4名,其中青年团2名,妇联2名);区工委编制31名。
  1956年6月,撤销庵东特区建制,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庵东区工作委员会,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若干名,归属中共慈溪县委员会领导。1956年6月,全区有党员361名。1958年9月,建立中共光明(后改称庵东)人民公社委员会,设书记1名,副书记1~4名,委员若干名。
  1961年9月,中共庵东人民公社委员会改名为中共庵东区委员会,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若干名。
  1970年5月,建立中共庵东长河地区核心小组,设组长1名,组员2名。
  1971年1月,建立中共庵东区核心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组员3名。
  1971年12月,恢复中共庵东区委员会,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2名。下设组织、宣传、纪检、人民武装、经管、妇联、团委、秘书等专职干部。1981年5月后,中共庵东区委员会机构设置为:书记1名,副书记3名,委员5名。下设组织、宣传、纪检、人民武装、公安、经管、妇联、团委、秘书等专职干部。下属各人民公社党委均设置书记1名,副书记2名(分管党群、行政),下设组织、宣传、纪检、人民武装、治安、妇联、团委、文书等岗位。
  1992年5月前,中共庵东区委员会机构设置为:书记1名,副书记2名,委员3名。下设组织、纪检、宣传、人民武装、经管、团委、妇联、秘书、民政、司法等专职干部。
  1992年5月,中共庵东区委员会撤销。
  中共庵东区辖乡(镇)组织
  1951年12月19日建立中共庵东(市镇)工作委员会,受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领导,工作区域为庵东,乡和庵东镇。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3名。1954年,庵东乡并入庵东镇后,工作区域为庵东镇。
  1955年4~7月,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和西三乡陆续建立中共支部委员会,受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领导。设书记1名(或副书记1名主持工作),后配副书记1~2名。1958年7月,各乡支部改建为总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若干名。1958年9~10月,庵东(市镇)工作委员会和各乡总支部改名为大队(后改为管理区)总支部,受中共光明(后改称庵东)人民公社委员会领导。设书记1名、副书记1~3名,委员若干名。
  1961年9~11月,各管理区建立中共人民公社委员会,受中共庵东区委员会领导。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2名,下设组织、宣传、人民武装、妇联、团委、文书等岗位。
  1970年2~6月,建立各中共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或组员2名。同年7~10月,恢复各人民公社党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4~8名,下设组织、宣传、纪检、人民武装、妇联、团委等岗位。
  1981年1月,中共庵东人民公社委员会改建为中共庵东镇委员会,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配组织、纪检、宣传、人民武装委员共4名。
  1983年7~9月,七塘以北各中共人民公社委员会改建为中共乡委员会,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委员1~2名。下设组织、宣传、纪检、人民武装、治安、团委、妇联、文书等岗位。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中共庵东区委员会撤销,原所辖中共东一乡、东二乡、东三乡、西一乡、西二乡、西三乡委员会同时撤销。中共东一乡、西一乡、西二乡委员会所辖党组织和党员并入庵东镇,中共东二乡委员会所辖党组织和党员并入崇寿镇,中共东三乡委员会所辖党组织和党员并入新浦镇,中共西三乡委员会所辖党组织和党员并入小安乡。
  1992年后中共庵东镇委员会
  1992年5月扩镇后,中共庵东镇委员会设书记1名,主持全面工作;副书记2名,其中1人兼任镇长,主持人民政府工作,另外1人分管党群工作;配组织、纪检、宣传统战、人民武装委员各1名。1995年10月,增设1名委员,由辖区公安派出所长兼任。1997年7月,增设1名副书记分管政法工作。
  2010年4月,庵东镇由宁波杭州湾新区委托管理,中共庵东镇委员会归隶中共宁波市委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工作委员会领导。2010年10月,宁波杭州湾新区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镇党委又增设2名委员,分别分管城建工作和镇便民服务中心。
  2011年11月,行政区划调整后,镇党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4名(分管行政、党群、政法、建设线),委员6名(分管组织、纪检、宣传统战、人民武装、公安派出所、便民服务中心)。
  2016年10月,镇党委换届选举时,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分管行政、党群),委员6名(分管组织、纪检、宣传统战、政法、建设线)。11月后,增设4名委员,分别由镇人民武装部长、辖区公安派出所长和挂职干部兼任。
  2017年末,中共庵东镇委员会下辖1个企业党工委、26个党总支部(其中行政村23个),有党支部187个(其中企业42个、事业单位14个、机关9个、其他122个),党员总数3930名(其中正式党员3882名)。
  中共庵东镇辖办事处组织
  1992年5月扩镇以后,庵东镇辖区管理范围大幅度增加。1994年3月,镇人民政府机关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实行“一办三线四片”的管理和工作机制(一办即综合办;三线即农村线,工业线,财政、城建、三产开发线;四片即东一片办事处、西一片办事处、西二片办事处、庵东片办事处)。中共庵东镇委员会设立东一片、西一片、西二片、庵东片办事处总支部委员会,分别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1名;主要职责为完成中共庵东镇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受镇党委委托,负责所辖支部党的建设。2000年8月,各片办事处党总支部随办事处同时撤销。
  中共村级组织
  解放后,随着中共庵东(市镇)工作委员会和各乡支部的建立,所辖区域陆续建立分支部。
  1958年7月,中共各乡支部改建为总支部,各行政村陆续建立党支部,设书记1名,委员若干名。
  1961年后,随着农村行政体制的改变,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建立党支部,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若干名。
  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人民公社改称为乡党委,原生产大队党支部改称为村党支部,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若干名。
  2000年11月~2001年2月,镇域行政村撤并,各行政村建立中共村总支部,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若干名。村总支部下设若干个党支部。
  2003年5月,马中村党总支部与宁波耐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部合并,设立中共马中村党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4名。下设农村和企业两个党总支部。2004年后村企分离,马中村恢复为党总支部。
  2004年4月,新东、新舟、马中、兴陆村党总支部委托中共慈溪经济开发区(后改为宁波杭州湾新区)工作委员会管理。
  2010年4月,由慈溪市委托新区管理的周巷镇路湾、西三村党总支部,再经新区委托中共庵东镇委员会管理。10月,新东、新舟、马中、兴陆村党总支部回归中共庵东镇委员会管理,新浦镇马潭路、下一灶、浦东村党总支部,崇寿镇富北、海南、三洋村党总支部,由慈溪委托新区、新区再委托中共庵东镇委员会管理。
  2011年11月,随着行政区划调整,新浦镇马潭路、下一灶、浦东村党总支部,崇寿镇富北、海南、三洋村党总支部,周巷镇路湾、西三村党总支部,划归中共庵东镇委员会领导。至2017年末,各行政村中共党组织未变。
  第二节 党员大会和代表大会
  中共庵东人民公社(区级大公社)代表大会
  中共庵东人民公社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9年11月7日召开。应到代表90名,实到代表71名。列席代表26名。大会总结并通过公社化运动以来工作报告,讨论通过庵东人民公社1959年全面发展规划和庵东人民公社试行章程,选举人民公社党委会委员19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3名,常委3名。同时选举产生监察委员会书记1名,委员4名。
  中共庵东区辖各乡(镇)(人民公社)代表(党员)大会
  中共东一乡(人民公社)历次代表(党员)大会
  中共东一人民公社第一次党员大会 1961年11月20日在公社会议室举行,应到党员80名,实到党员80名。听取东一人民公社筹委会工作报告,由主席团提名选举产生中共东一人民公社第一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对贯彻中央“十二条”落实大包干工作作总结报告。
  中共东一人民公社第二次党员大会 1970年9月26日在公社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75名,实到党员173名。讨论和审议中共东一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一人民公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通过党员大会决议。
  中共东一人民公社第三次党员大会 1981年1月21日在公社会堂举行,应到党员284名,实到党员237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一人民公社第三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中共东一乡第四次党员大会 1984年4月15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290名,实到党员235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一乡第四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六次党代会代表2名。
  中共东一乡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7年5月3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04名,实到代表100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一乡第五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中共东一乡第六次代表大会 1990年3月15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70名,实到代表68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一乡第六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2名。
  中共东二乡(人民公社)历次代表(党员)大会
  中共东二人民公社第一次党员大会 1961年10月4日在公社会堂举行,应到党员66名,实到党员66名。听取总结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二人民公社委员会委员4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中共东二人民公社第二次党员大会 1970年8月20日在公社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43名,实到党员139名。听取和审议中共东二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二人民公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中共东二人民公社第三次党员大会 1981年5月27日在公社会堂举行,应到党员209名,实到党员206名。听取和讨论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二人民公社第三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通过东二人民公社党委工作报告决议。
  中共东二乡第四次党员大会 1984年4月15日在乡会堂举行,应到党员217名,实到党员182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二乡第四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六次党代会代表3名。
  中共东二乡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7年5月2日在乡会堂举行,应到代表93名,实到代表84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二乡第五届委员会委员4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七次党代会代表1名。
  中共东二乡第六次代表大会 1990年3月7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70名,实到65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二乡第六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3名。通过第六次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的决议,通过《乡(镇)党委议事规则(试行)》的决议。
  中共东三乡(人民公社)历次代表(党员)大会
  中共东三人民公社第一次党员大会 1961年9月2日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65名,实到党员65名。党委作目前形势和今后任务的报告,选举中共东三人民公社第一届委员会委员4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中共东三人民公社第二次党员大会 1970年10月11日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22名,实到党员120名。听取和审议中共东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三人民公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中共东三人民公社第三次党员大会 1981年3月11日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70名,实到党员165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三人民公社第三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中共东三乡第四次党员大会 1984年4月14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68名,实到149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三乡第四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选举出席县第六次党代会代表2名。
  中共东三乡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7年4月4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66名,实到代表60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三乡第五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七次党代会代表2名。
  中共东三乡第六次党员大会 1990年3月16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93名,实到党员169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东三乡第六届委员会委员3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中共西一乡(人民公社)历次代表(党员)大会
  中共西一人民公社第一次党员大会 1961年11月20日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27名,实到代表126名。听取和审议人民公社党委所作的形势任务报告,选举中共西一人民公社第一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中共西一人民公社第二次党员大会 1970年9月28日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224名,实到党员220名。听取和审议中共西一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一人民公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
  中共西一人民公社第三次党员大会 1981年1月20日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297名,实到党员222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一人民公社第三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中共西一乡第四次党员大会 1984年4月13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302名,实到代表232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一乡第四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六次党代会代表2名。
  中共西一乡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7年5月3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12名,实到代表110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一乡第五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七次党代会代表2名。
  中共西一乡第六次代表大会 1990年3月19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76名,实到代表76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一乡第六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通过《乡(镇)党委议事规则(试行)》的决议,通过中共西一乡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常任制的决议。选举出席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3名。
  中共西二乡(人民公社)历次代表(党员)大会
  中共西二人民公社第一次党员大会 1961年9月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12名,实到党员110名。听取党委的工作报告,贯彻撤销全区大人民公社,成立西二人民公社的决定。选举中共西二人民公社第一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中共西二人民公社第二次党员大会 1970年7月18日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34名,实到党员131名。听取中共西二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工作报告,听取撤销庵长大区、恢复人民公社党委的情况报告,选举中共西二人民公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中共西二人民公社第三次党员大会 1980年1月2日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86名,实到党员186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二人民公社第三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根据新党章规定,本次选举进行差额选举,西二人民公社作为选举的试点人民公社。
  中共西二乡第四次党员大会 1983年7月14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204名,实到党员184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听取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设的报告,选举中共西二乡第四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六次党代会代表。
  中共西二乡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6年12月22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94名,实到代表90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二乡第五届委员会委员4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七次党代会代表2名。
  中共西二乡第六次代表大会 1990年3月17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80名,实到代表80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二乡第六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3名。
  中共西三乡(人民公社)历次代表(党员)大会
  中共西三人民公社第一次党员大会 1962年1月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78名,实到党员76名。听取党委总结任务报告。选举中共西三人民公社第一届委员会委员4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中共西三人民公社第二次党员大会 1970年8月10日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73名,实到党员173名。听取中共西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三人民公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8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中共西三人民公社第三次党员大会 1981年1月4日在公社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69名,实到党员169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三人民公社第三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中共西三乡第四次党员大会 1984年4月13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96名,实到党员168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三乡第四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六次党代会代表2名。
  中共西三乡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7年5月3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77名,实到代表68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三乡第五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中共西三乡第六次代表大会 1990年3月16日在乡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53名,实到代表53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西三乡第六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3名。
  中共庵东镇(人民公社)历次代表(党员)大会
  中共庵东人民公社第一次代表大会 1961年11月在庵东航运站会堂举行,应到代表83名,实到代表78名。听取工作总结报告并作出决议,选举中共庵东人民公社第一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中共庵东人民公社第二次党员大会 1970年10月25日在庵东航运站会堂举行,应到党员151名,出席132名。听取中共庵东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工作报告并通过决议,选举中共庵东人民公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0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中共庵东镇第三次党员大会 1981年1月20日在镇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243名,出席会议192名。听取上届党委作的十年来的工作总结,选举中共庵东镇第三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
  中共庵东镇第四次党员大会 1984年4月13日在镇大会堂举行,应到党员285名,实到党员244人。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庵东镇第四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六次党代会代表2名。
  中共庵东镇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7年5月2日在镇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26名,实到代表114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庵东镇第五届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出席县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中共庵东镇第六次代表大会 1990年3月15日在镇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89名,实到代表86名。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根据党章和省委(1989)26号文件精神,经到会代表充分酝酿讨论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分组推荐候选人,差额选举办法,产生中共庵东镇第六届委员会委员5名,选举出席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5名。同日举行镇第六届党委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直接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通过关于执行市委《乡(镇)党委议事规则(试行)》的决议,通过关于中共庵东镇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常任制的决议。
  1992年后中共庵东镇代表大会
  中共庵东镇第七次代表大会 1992年12月28日至29日在镇人民政府北三楼会堂举行,应到代表200名,实到代表192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解放思想换脑筋,奋力拼搏上台阶,为加快我镇经济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庵东镇第七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选举出席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15名。
  中共庵东镇第八次代表大会 1996年1月9日至10日在镇人民政府北三楼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46名,实到142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承前启后,夯实基础,继往开来创辉煌,为本世纪末建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庵东镇第八届委员会委员8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选举出席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16名。
  中共庵东镇第九次代表大会 1999年1月9日在镇人民政府北三楼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43名,实到代表135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励精图治,开拓务实,为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而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庵东镇第九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3名;选举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中共庵东镇第十次代表大会 2002年1月8日在镇人民政府北三楼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36名,实到代表129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求实创新,与时俱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重镇而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庵东镇第十届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3名;选举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中共庵东镇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06年9月6日在镇人民政府北三楼会堂举行,应到代表93名,实到93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融入大都市,跻身经济圈,为打造慈溪北片区居民休闲中心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庵东镇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6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审议通过《关于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决议》和《镇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若干意见》。
  中共庵东镇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2006年12月30日在镇人民政府北三楼会堂举行,应到代表93名,实到86名。选举出席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11名。
  中共庵东镇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2008年12月28日在镇人民政府北三楼会堂举行,应到代表94名,实到94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推动经济保稳促调,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慈溪北部居住休闲中心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审议通过《村级振兴工程》的决议。
  中共庵东镇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2009年12月26日在镇人民政府北三楼会堂举行,应到代表92名,实到92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顺势而为,克难求进,努力推动庵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
  中共庵东镇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2010年12月25日在镇人民政府北三楼会堂举行,应到代表92名,实到92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创新,为建设一流强镇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
  中共庵东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11年9月28日在镇人民政府北三楼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09名,实到104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增进新融合,争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新庵东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庵东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8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健全中共庵东镇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决定》。
  中共庵东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2013年1月6日在镇文体中心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07名,实到102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坚持发展主旋律,推进环境大提升,为全面建设秀美和谐新庵东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述职述廉并接受民主评议。
  中共庵东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2014年1月6日在镇文体中心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07名,实到102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秀美和谐新家园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述职述廉并接受民主评议。
  中共庵东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2015年1月17日在镇文体中心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07名,实到100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担当有为,实干为民,为加快建设秀美和谐新家园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述职述廉并接受民主评议。
  中共庵东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2016年1月28日在镇文体中心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05名,实到95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只争朝夕,聚焦突破,努力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述职述廉并接受民主评议。
  中共庵东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16年10月27日在镇文体中心大会堂举行,应到代表109名,实到109名。听取、审议和通过题为《勇于担当有作为,干在实处谋新篇,为建设桥南明珠美丽庵东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庵东镇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9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选举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审议和通过中共庵东镇第十三届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镇党委班子自身建设的决定》和《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质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庵东区(镇)出席中共慈溪县(市)历次代表大会代表
  1956年,撤销庵东盐区,划归慈溪县后,庵东区开始选举产生出席中共慈溪县代表大会代表,至2010年宁波杭州湾新区成立后,中共庵东镇委及下属组织和党员,全部由中共宁波杭州湾新区党工委管辖和领导,不再产生出席慈溪市党代会代表。
  中共慈溪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12月)
  袁可灿 王明山 杨志明 李振山 林 均 张佐庭 姚金炎 孙宗凯
  奕源照 陈金棠 应岳泰 沈菊根 胡森章 皋九皋 王志康 屠光福
  朱纪元 荣蟠彬 陈仁裕 冯顺张 金生才 高潘炎 张长泰 章定鉴
  于学诚 马永钊 丁炳轩
  中共慈溪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1963年1月)
  冯顺张 皋九皋 张佐庭 应传淼 林 均 陈金棠 陈斌忠 冯尧连
  沈杏菊 陈正安 陈仁裕 李寿林 施文荣 丁炳轩 高仁昌 王秀美
  丁长和 沈菊根 杨志明 俞均宝 沈阿桂 王志康 李永年 金生钊
  金大德 沈华明 袁可灿 卢守鸿 王长明 周根土 李振山 陈勇
  中共慈溪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1970年10 月)
  丁长铨 傅月娥 张生惠 冯长宝 陈光煜 钟水和 劳巨龙 王雅书
  金大德 沈百林 张良华 金生钊 林 均 袁可灿 王尧林 丁炳轩
  阮雅琴 陈永贵 姚尧宏 沈如丰 张裕良 陈爱调 袁可尧 邹尧森
  沈如兴 应炳根 陈志能 王仁花 沈性维 平张富 蔡逢良 章定鉴
  施能明 王宝康 章定明 张长泰 丁春根 章纪元 赏国明 高云章
  王秀美 杨志明 周根土 符惠林 冯顺张 俞春荣 张昌耀
  中共慈溪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12月)
  丁长铨 许信钿 金生钊 周书琴 张金钊 单长春 蒋时强 应岳泰
  沈彩娟 章启连 张定山 金书泉 陈金棠 陈岳梅 王爱凤 丁春根
  章纪元 陈尧煊 王秀美 沈性维 王权 王仁花 杨忠林 陈秋菊
  陆定法 王春梅 朱瑞芳 马光初 杨林焕 陈调忠 姚文金 王渭坤
  袁可水 章定鉴 章定明 王宝金 谢秀琴 夏登佳 张长泰 张志永
  沈仁焕 封登惠 许银法 符信友 诸志康 付风刚 俞雪儿 王尧林
  袁义远 金大德 张仁裕 林均 陈月祥 胡绮霞
  中共慈溪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4 月)
  岑祥先 陆家成 童秋水 袁继宗 邵鹿年 施森章 芦守鸿 杨忠根
  陈杏照 赵建武 高云章 潘元臻 陈申康 王惠炎 马光初 袁可尧
  周惠祥 孙纪良 姚菊仙 王仁花 邹尧森 霍成木 张良华 邹荣祥
  屠光煜 苗登潮 陈月娣 章凤英 丁秀英 苗渭江
  中共慈溪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5月)
  孙纪良 陈阿调 高云章 潘元臻 张建华 王惠炎 马长明 章启愚
  周锡培 袁可尧 陈月娣 马光初 王仁花 蒋洪林 杨杏娣 杨林焕
  李长渭 周惠祥 陈雅环 苗登潮 王秀美 谢正舵 苗渭江
  中共慈溪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5月)
  李森龙 王仁花 姚金康 蒋洪林 王仁高 王林岳 杨林焕 陈员庆
  陈月冲 周锡培 章启愚 许信钿 马长明 励中柱 陈月娣 许裕张
  朱凤翔 朱恩华 章凤英 苗登潮 潘正利 丁秀英 谢正舵 严邦大
  王秋娣 潘元臻 许炳元
  中共慈溪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1993年2月)
  沈伟军 周锡培 施森章 顾乃儿 郁岳宝 许炳元 张海平 王仁花
  冯才焕 陈杏惠 陈月素 陈凤英 应张海 许裕张 屠世保
  中共慈溪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1998年1月)
  应娟娟 皇甫伟国 许裕张 袁义远 屠登富 朱炳荣 周立平 许雪芬
  应维源 陈杏惠
  屠世保 冯才焕 丁银坚 冯玉芬 陈杏永
  中共慈溪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11月)
  王钊根 冯天祥 应建勇 沈金示 张建忠 胡惠群 马雄壮 王秀芬
  许裕张 余聪年 胡建共 施月飞 屠世保
  中共慈溪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2007年1月)
  史建范 高文武 马雄壮 王秀芬 王钊根 冯才焕 许建明 陈焕军
  娄玉宝 施月飞 屠士苗 沈忠威 沈彩娣 沈祖苗 屠世林
  庵东区(镇)出席中共宁波市(地区)代表大会代表
  中共宁波地委第二次代表会议代表(1950年2月)
  季玉君
  中共宁波地委第三次代表会议代表(1950年9月)
  张振世
  中共宁波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1971年2月)
  高成裕 张长泰 王尧林 陈志昌 邹尧森 沈性维 张生惠 王宝康
  姚尧宏 王秀美 金生钊
  中共宁波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5月)
  孙纪良 张良华 邹荣祥 陈月娣
  中共宁波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1989年5月)
  许信钿 应娟娟 陈月娣
  中共宁波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1994年4 月)
  施森章 陈阿调
  中共宁波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3月)
  皇甫伟国 丁银坚
  中共宁波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2 月)
  胡惠群
  中共宁波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2007年1月)
  陈志校
  中共宁波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2012年2 月)
  方 健 王秀芬
  中共宁波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2 月)
  袁素聪 沈茂如
  第三节 组织工作
  民国29年(1940)初,中共余姚中心县委在庵东盐场举办第一期妇女党员训练班,参加女党员10余人,由县委书记朱学勉主持和讲课。 同年9月,又在庵东盐场举办第二期妇女党员训练班。
  1949年5月至年末,庵东区有党员63人,其中农村党员3人。此后吸收在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入党。 1953年下半年,农村全面整党,对党员逐个鉴定。1954年12月,中共庵东镇工委通过决议,建立健全党委集体领导制,要求各部门加强自身学习,建立经常会议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检查工作。1954年以后,重点发展在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入党。1957年,县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并停办农村预备党员转正手续。
  1959年,庵东人民公社开展以插红旗、立标兵为主要内容的“比学赶帮”运动,获得全省盐业竞赛红旗——岱山红旗,在
  “百日大战”中被评为全省红旗公社,受到轻工业部的奖励。1965年,在“四清”运动中发展一批党员,使全镇农村每个生产队有党员或党小组,壮大农村党组织力量。“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组织曾一度停止活动。1970年,恢复党员组织生活。1974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突击发展党员,1975年8月以后,逐个甄别。
  1980年起,重视从知识分子、青年、妇女中发展党员。1986年,中共庵东区委在农村开展整党建党工作,对农村党支部(包括企业)进行整顿,一些年轻党员充实到支部领导班子,吸收一批年轻知识分子入党,使党员的年龄、文化、知识结构得到改善。是年,全区农村党支部共105个,有中共党员1525名,其中正式党员1480名、预备党员45名、女性党员162名。通过整顿,进行组织处理,党员中予以登记1437名,缓登记一年12名、不予登记5名、劝退除名5名。
  1983年,开始组织全区离退休干部进行学习、活动,并开展教育和管理。建立庵东区老干部活动室。1986年10月,中共东一乡委员会对曾任职村党支部书记、生产大队长、村长、协会主任和乡长、乡党总支副书记、人民公社副主任、水利委员、妇女主任的农村老干部以及县级以上劳动模范,实施定期补助生活费的政策。1989年10月,中共西二乡委员会率先在全市实施村党支部书记工资乡统一支付,次年又对曾任职村书记和社长(生产大队长)的农村老干部和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发放定期生活补助。1991年8月,中共东三乡委员会对1950~1960年代村级主要干部及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实施定期生活补助政策。此后,庵东镇也出台农村老干部、老党员生活定补政策。1992年扩镇后,补助对象扩大到全体农村老干部和老党员,且补助标准随着镇财政实力的增强而逐渐提高。
  1989年5月,中共庵东区委出台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意见,严格遵循“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统一思想、组建班子,对党员进行教育考评,核实处置。1990年4月,为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进一步落实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中共庵东区委在党员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周。活动分宣传发动,统一认识;联系实际,落实目标,作出贡献,以雷锋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和评比交流,总结提高等三个阶段。
  1992年,中共庵东镇委在全镇党员中开展以实际行动向党的“十四大”献礼活动。召开全镇党员献礼活动大会,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学习讨论,表态度订计划并在党员活动室上墙,开展“献礼”演讲比赛、征文、演唱会等活动,全镇形成“学先进、讲奉献、作贡献、献厚礼”的氛围。7月1日、8月1日2次组织全镇党员为民服务活动,各支部3次组织党员义务劳动,并开展为振兴庵东经济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1992年5月后,组建中共庵东镇委党校,由镇党委书记任校长,党群副书记任常务副校长,宣传、组织、团委、妇联等分管领导为校务委员会成员。党校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建党对象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
  1997年2月15日,镇机关干部许文东赴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任职,担任县长助理,为期3年,为市首批援疆干部。7月3日,中共庵东镇委发文表彰“十个坚强战斗堡垒”和“十个优秀村干部”,授予宁波耐吉集团有限公司、庵北畈村、庵东中学、傅马村、高王路村、车站村、下胡家路村、宁波三北轴承厂、庵东镇中心小学、庵东国税所等10个党支部为“十个坚强战斗堡垒”称号;授予冯才焕(高王路村)、陈杏永(傅马村)、应祖芳(庵北畈村)、章春渭(九塘村)、马志先(天灯村)、陈杏渭(街东村)、丁忠根(张家路村)、冯静南(镇南村)、王登泉(水路湾村)、许菊英(爱伯村)等为“十个优秀村干部”称号。
  1998年6月8日,镇人民政府镇长劳可军赴西藏比如县援藏任职,担任常务副县长,为期2年。6月30日,中共庵东镇委授予马月堂(五爱江村)、应祖芳(庵北畈村)、冯才焕(高王路村)、沈忠柱(横村)、陈杏永(傅马村)、丁忠根(张家路村)、冯静南(镇南村)、王钊根(下诸家路村)、韩信基(钱江村)、陈秀扬(崔陈路村)等为“十个优秀村干部”称号。6月,下胡家路村党支部因后进支部转化整顿工作成绩突出,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党支部称号。
  1999年6月28日,中共庵东镇委授予宁波耐吉集团有限公司、庵北畈村、车站村、庵东镇中心初级中学、庵东派出所、高王路村、庵东地税所、庵东中学、宁波人和机械有限公司、傅新村等10个党支部为“十个坚强战斗堡垒”称号。
  2000年5月9日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开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中共庵东镇委和市有关部门共抽调机关干部66名,组成16个固本强基工作组,分别进驻庵北畈等16个行政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固本强基工作。6月27日,中共庵东镇委授予许建明(派出所)、王钊根(下诸家路村)、陈志校(耐吉集团)、冯玉芬(掘船村)、应祖芳(庵北畈村)、许裕张(人和公司)、钱国基(街东村)、沈志扬(镇中心初中)、屠士苗(海鹏公司)、潘惠新(镇农业公司)等为“十佳党员”称号。
  2001年,中共庵东镇委党校成为首批市级“基层党校示范点”,2002年成为宁波市级“基层党校示范点”2007年被命名为“浙江省先进示范基层党校”。同时,利用职成校、党员服务中心、远程,教育平台等阵地,落实镇、村干部轮训制,进行“慈溪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学时学分制考核。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优秀年轻干部上挂和下村锻炼任职,实现“一村一大学生”完善后备干部师徒结对制度。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活动,宏兴村党,支部坚持党员干部每月3次学习日,二十几年如一日。
  2002年6月25日,中共庵东镇委授予振东村、宏兴村、海星村、宁波耐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慈溪华联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华星钢结构有限公司、庵东派出所、庵东中学、庵东镇中心初级中学、庵东镇中心小学等10个党支部为“十佳党组织”称号授予王秀芬(宏兴村)、沈金示(新东村)、章德均(兴陆村)、冯才焕(江南村)、王钊根,(珠江村)、屠世保(耐吉集团)、许裕张(人和公司)、屠士苗(海鹏公司)、许建明(派出所)、章仁苗(镇中心初中)等为“十佳党员”称号。7月开始,率先在全市实施村干部跨村任职。当年和次年共有8个村10名村干部跨村担任村书记、副书记或委员。2004年,全镇对91个党支部1521名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合格1500人。2005年,培训党员干部6425人次。是年,推行入党“公示+票决”制。开展“五好”村党组织创建活动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并探索村干部异地任职、村干部任前公示和村企共建等新模式。2005年起,在全镇开展党员星级管理工作,各党支部按照对每位党员进行评议和考核的得分情况确定星级等次。2007年,制定出台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完善村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保障体系。加强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所有3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做到党组织的全覆盖,引进非公企业专业党务工作者。2007年起,建立“充入机制”“岗位内部调整机制”对村党组织和经济合作社成员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增设村党组织和社管委成员候,选人竞选演说、直聘社管委成员等环节,选拔干部,优化配置。创新载体开展“党员人才工程”,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2008年开始,为进一步巩固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民主监督,在全镇推行党员承诺制度。8月,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实行镇党代表任期制、镇党代会年会制、建立健全党代表履行职责的工作制度、加强对党代表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监督、健全镇党委科学决策的有关制度。通过试行,提高党代表素质,增强党代表参与决策、民主监督和密切党群关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至2009年2月,通过党代表考核,步入党代表常任制的常态化轨道。
  2008年12月28日,中共庵东镇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实施“村级振兴工程”决议,就打造“活力、高效、廉洁、和谐”的干部队伍、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工作与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主要举措。
  2009年,市委组织部在庵东镇试点开展党员创业帮扶工程,后在全市推广。是年,中共庵东镇委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之际,授予振东村陈杏惠、冯国庆、沈招顺、张良永,宏兴村陈志田、许志祥、王正钿、许菊英,元祥村胡申章、宋利强、金宏峰、许淑南,富民村王惠钿,新建村金仁初、章启根、陈国挺,江南村冯金娣、张雅儿、应泉忠,海星村张定山、马纪浩、张明松,华兴村屠世军、高戴素、高银欢、阮纪林,虹桥村许真康、潘俞江、丁书苗,桥南村丁秀英、丁永江、袁连芳,珠江村孙森德、王尧焕、丁国校等35户党员家庭“优秀农村共产党员户”称号。
  2006年至2009年,镇属23个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先进党组织”或“五好党组织”,45人被评为市级“优秀党员”或“优秀党务工作者”。2009年,中共庵东镇委被中共宁波市委评为“五好”乡(镇)党委。
  2010年开始,全面推行镇村班子和镇村干部干事对账制度。把镇委镇人民政府确定的年度主要工作任务、重大项目、重要事项、市对镇(镇对村)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上级布置的阶段性重点工作、自行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和创新性工作、急难险重任务和突发性事件的处置情况、本职岗位工作和其他交办事项等,按照“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分级实施”的原则,建立镇、村逐级对账体系和干事对账档案,作为开展干部选拔任用、交流轮岗、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监督惩处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年6月至2012年,中共庵东镇委从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出发,提出活动主题、设计活动载体,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农村党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与村级振兴工程结合,以“促群众得实惠,促发展更科学,促社会更稳定”为载体,结合“三级联创”活动和“先锋工程”建设,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农房两改”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党员承诺、设岗定责、包片联户等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表率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与促进生产经营和培育文化结合,以“服务发展促转型、服务员工聚人心、服务社会促和谐”为载体,结合“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和争当“四员”先锋工程,开展以“与党同心、与员工贴心、与企业齐心,争当创业先锋、争当和谐使者”为内容的“三心双争”活动。机关党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与中心工作结合,以“服务中心保增长、服务基层保民生、服务大局保稳定”为载体,结合干事对账“干部下基层、服务在一线”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努力推进中心湖改造、七二三大街南延拆迁等重点工作,在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上为其他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起示范带头作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与行业特点结合,以“提高职业素养、服务基层群众”为载体,深入开展符合各自特点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与发挥余热结合,围绕“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目标,以“老同志新形象,老党员新风采,老干部新贡献”为载体,努力成为组织、凝聚、教育老同志的坚强堡垒,主动为庵东各项事业发展献计献策,出谋出力。
  2012年2月至6月,开展以“进企入村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蹲点服务活动。全镇组建15个“进企入村送服务”活动小组,由镇领导班子成员任组长,其他机关干部为成员,每组负责联系服务1~2个村、4~6家企业,共走访64家企业、23个行政村、1000多家农户,实现企业和行政村“两覆盖”。通过送政策、送项目、送科技、送教育、送文化、送健康,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达到转变作风提效能、理顺机制促融合、攻坚克难促发展的目的。是年,推进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实施党组织分类定级管理,加强党代表工作室建设。
  2013年7月至10月,组织参加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突出领导班子重点,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市委“20条措施”和“十项规定”为切入点,把解决“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作为主要任务。坚持学习先行,镇村两级共组织党课25次,开展辅导讲座12次,机关干部参加宁波杭州湾新区组织的专题学习会5次;坚持开门纳谏,机关干部进企入村400余次,走访村、企业、群众代表675人次,收到民主评议表287份,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14条次;坚持边学边改,集中开展干部纪律教育、会员卡专项清退、“三公”(公款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经费专项检查、机关违规用房集中清理等行动。同时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汇总,及时妥善地解决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重要民生问题。镇党委领导班子围绕“四风”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逐一整改落实;顺利完成村级三套班子换届选举;调整完善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着眼破解“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难题,采用单建、联建、挂靠的形式完成党组织全覆盖。是年,在全镇农村党员中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2014年,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要求,中共庵东镇委广泛开展“圆桌夜谈”走访收集到240条次意见建议,梳理提出整改措施,分解责任,逐一整改落实。是年,,开展村干部届后培训,做好换届后村级专职干部的聘用工作,村级党员互助基金实现全覆盖。2015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要求和一系列改进作风的规定,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主题教育,认真查摆和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思想作风问题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增强全镇党员干部建设庵东的信心和合力。加强村干部管理,在宁波市委党校组织集中培训,开设“村干部大讲堂”教育。
  2016年5月开始,在全镇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通过分类组织学习,确保学习全面有效覆盖。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学,”党员干部以大会讲学、网格宣传政策、圆桌夜谈、微型党课、联系工作渗透等不同形式在本级和联系单位上党课,全镇各党组织共计组织党课112场次,其中联村领导及支部书记上党课97场;组织在职党员“精读勤学”,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在职党员按计划逐条逐句通读熟读分发的学习资料和有关规章规定,集中领学与网格通读、分组讨论与交流体会相结合,年轻党员撰写心得体会,老年党员交流学习成果;巧设载体学深学透,各党组织利用固定生活日、网格支部、企业班组会、加班会等各种途径和载体,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同时,开展手抄党章100天、应知应会测试等活动。加强镇机关效能建设,建立急难险重任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干领办、年轻干部赴重点项目锻炼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抓好基层领导建设,强化“锋领前哨”,配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探索村干部包片管线工作模式。
  2017年,中共庵东镇委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突出学习重点、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推动党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搭建“先锋创优”平台、深化“先锋户联”工程、开展“先锋领航”活动,推动党员作用发挥常态化制度化;通过深化推进正风肃纪、深化“五看五查”(理想信念、纪律规矩、工作作风、组织观念和责任担当)、深入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动整改落实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强化党支部主体责任、强化党支部基本建设、强化党员日常管理,推进支部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农村党组织网格化建设,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制度,实现党建网格化服务全覆盖。
  2010~2017年,全镇有18位党员干部被评为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十佳标兵。
  第四节 纪律检查
  1950年,中共庵东盐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倪岐任书记。1951年,经中共宁波地委批准,建立中共庵东盐区工委纪委。倪岐任书记。
  1951~1959年,纪律检查的任务是向党员进行遵守党章、党纪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查处党员丧失立场、道德败坏、贪污公款以及工作中违法乱纪等案件。1951年12月20日盐区各机关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学习,查出贪污分子70名,,贪污总数折合大米56799斤。根据情节,分别判处死缓二年1人,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1人,缓刑一年1人,开除3人,撤职记过4人,开除党籍1人。
  1959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庵东人民公社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监察委员会。1959~1960年,党的纪检工作着重查思想“右倾”、阻碍“大跃进”等案件。由于“左”的影响,一度出现处理扩大化倾向,伤害了一些党员。1961年,对历次政治运动中受过批判和处分的党员、干部甄别复查。是年,庵东人民公社572个农村党员分为六类:一类62人,二类227人,三类239人,四类40人,五类2人,六类2人。1963年对错案作了平反。
  1979年后,纪检工作以加强党风、党性、党纪教育,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为重点。1979~1981年,组织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纠正“文化大革命”和历次运动中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1980年,中共庵东区委对错案复查,对错划右派的20人落实政策。
  1986年进行建党整党教育,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32件,处置一些不合格党员,警告15名,严重警告11名,留党察看3名,撤职6名,开除党籍2名,收缴违法收入9893元。及时清理不合格党员,劝退除名8名。
  1989年5月,中共庵东区委制定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意见,区属单位23个党支部,219名党员参加评议,通过核实处置,受党纪处分2人,留党察看一年1人,除名1人。
  1991年,建立中共庵东区纪工委,冯尧煊任书记。同年庵东镇、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各乡党委均建立纪律检查组,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制定党风责任制及廉政规定,全区查处违纪案件34起,处理违纪党员34人,其中开除党籍2人,留党察看3人,严重警告8人,警告21人。对处分的违纪党员案卷作了全面审查,全区共审查82卷,材料齐全的50件,调处纪检信访案件58件,结案55件。
  1997年,建立村干部谈话制度,采取“请上来、走下去”方法,与村三套班子成员每年的谈话次数不少于2次。
  2003年始,每年年初出台《庵东镇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要点》和《庵东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的责任机制。建立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网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析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党员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和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制度,履行“一岗双责”。
  2004年,中共庵东镇委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活动,开展“十佳人民满意公务员”推选活动和“如何当好一名称职的镇干部”大讨论活动,组织机关民主评议。是年,镇党委实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干部住读、夜学、商议、夜谈、夜访和联系基层、扶贫结对制度;推行以下访、暗访、约访为主要内容的“三访”工作制度。
  2005年,镇实施村级民主议事制度,坚持原则,在村级重大事项的热点、难点处理中增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透明度,稳妥解决各类问题。
  2007年后,通过召开家属座谈会、观看廉政电教片、开展三分钟廉政党课等形式,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廉政勤政”主题教育、“廉内助”评选等活动,推行“四条禁令”(严禁工作日午餐饮酒,严禁网上聊天、玩电脑游戏,严禁在机关或下基层时搓麻将,严禁以各种名义公款度假和违反规定参与公费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和干部下村“五不准”(不准接受宴请,不准收受礼品,不准接受成包卷烟招待,不准报销应由个人或单位承担的有关费用,不准参与村级组织支付费用的休闲娱乐活动)承诺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礼品上交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推进镇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建设,对166项进入镇级招投标平台的工程项目开展全程跟踪监督,交易总金额达8031万元。2008年起每年还组织党员干部就个人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遵守廉洁从政准则等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2011年,开展“肃风肃纪、求实求效”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严格执行“四条禁令”,建立健全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系统,加强村级财务管理。2007~2011年,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8起,共处分党员18人,其中开除党籍6人。
  2012年开始,围绕庵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每年制定《庵东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明确党委书记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职责,党建职责”意识,并坚持述职述廉制度。2015年,开展“清风和韵——我身边的廉政微记录”活动。征集廉政微故事、廉政微图像、廉政微视频等形式的“廉政微记录”作品46件。经评选,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强化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庵东镇机关管理制度汇编》《庵东镇党务、政务督查工作方案》《庵东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方案》《关于严肃村级招投标工作纪律的通知》《庵东镇村级组织外出考察管理办法》等,参与拟定《庵东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并全程参加工程招标、开工监理、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等工作监督,切实保障党委政府各项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检查教育预防,注重源头治本防腐。开辟《纪委提醒您》专栏,建立节前短信提醒机制,警示、提醒党员干部筑牢廉政防线。定期组织镇村干部观看廉政教育片,邀请上级领导和老师上廉政教育课,组织镇村干部参观宁波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展,实地参观黄湖监狱等法纪教育基地和现场观看法院庭审,接受警示教育。至2016年,累计廉政谈话2370余人次,诫勉、警示、约谈干部29人。出台镇、村工作人员影响作风效能行为问责办法,开展“正风肃纪”明查暗访专项检查70次,发通报18次,实名通报4人,口头告诫125人次。查处违法违纪案件23件,处分党员23人,其中开除党籍9人,严重警告或警告14人。
  2017年,继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镇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开展述职述廉述党建;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多层次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组织镇村干部100余人赴镇海廉政教育中心接受教育;组织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镇党委班子下村宣讲换届纪律16批次;全年进行效能检查16批次,发现问题26个,谈话提醒15人次;全年接待初信初访22件、办结率为100%,实现党的十九大期间零上访零越级零进京;开展执纪审查,上报各类问题线索3个,全年共立案3件,办结3件,其中党内严重警告1人,开除党籍2人。
  第五节 宣传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围绕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加强宣传工作。1950年,各乡成立宣传队,向群众宣传土地改革大纲。1951年,进行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的宣传,通过回忆对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952年,举办反动道会门罪证巡回展览,取缔反动道会门。1953年,设立庵东区传授站,组织学生呼喊队、宣传员,到各村宣传党的路线,利用业余剧团等开展广泛宣传。1953年,宣传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宣传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5年,宣传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进行抗御自然灾害和生产自救的宣传教育。1958年,进行社会主义“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教育。
  1958~1960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开展,从报纸、墙报到文艺演出均进行脱离实际的鼓动宣传。直至1961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建设“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宣传上的虚假失实才得以纠正。
  1961年9月,中共庵东区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决纠正“一平二调”错误,彻底退赔的指示,通过十余次算账清查,退赔和兑现平调民房901间,粮食382742斤,盐、农具2534件,劳动力12762工,工具件物1932件,家禽畜287只、农药4901斤,归还自留地1295.43亩,退赔现金87019元等。
  1963年,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1965年2月,中共庵东区委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23条”),部署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9月,中共浙江省委上虞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第二分团“四清”(清政治、清思想、清经济、清组织)工作队进驻庵东区。
  1966年8月,区、乡组织干部学习中共中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16条)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宣传学习《毛主席语录》热潮掀起,红色标语遍及城乡,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9月,“红卫兵”大扫“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少数群众被抄家游斗。1968年10月,庵东区部分干部进周巷“斗批改”干校学校劳动,至1970年末干校撤销,返回机关工作。1969年4月10日庵东长河地区革命领导小组在西一人民公社第六生产大队召开5万人参加的庆祝中,共“九大”胜利闭幕大会。
  1979年,中共庵东区委组织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批判“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1982年春,中共庵东区委广泛宣传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商品经济的意义和好处。
  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以后,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形势和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等思想政治教育上。
  1990年2月,一部反映庵东镇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个文明建设发展历史的纪实片——《银滩上的明珠》,通过宁波电视制作中心半个月的紧张拍摄,于月底制作完毕,并发行放映。10月25日市委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35人进驻镇各村和部分企业,帮助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1月11日,宁波市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组一行7人进驻庵东镇镇南村,12月30日离开。
  1991年6月21日,举行建党70周年“党在我心中”歌咏会,22个党支部600多名党员、团员、积极分子登台演唱,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同年7月,举办纪念“七一”画展。1993年5月,中共庵东镇委设置党务公开栏,增强镇、村工作透明度,先后刊出20多期,将党务政务有关情况定期向群众公布。
  1994年7月23日,举行纪念“七二三”盐民暴动70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全镇各界代表千余人参加,并邀请革命前辈沈一民、田井、沈宏康、朱之光、杨明、袁啸吟、顾春林、李金溪、高成裕以及省、宁波市总工会领导出席并题词留念。是日上午,“庵东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举行揭幕仪式,中共慈溪市委副书记张文讲话。是年,“庵东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成为市级和宁波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4年9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根据庵东实际,大讨论围绕五个重点:统一把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标准的思想;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新观念,消除不合时宜的陈腐观念;抓准影响庵东经济加速上台阶的思想和制约因素;树立用活用好政策的思想;明确继续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学习讨论以党委中心组带动机关、各村干部,通过学习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论述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选择一个重点课题、搞好一项调研、提出一份建议、发表一次演讲。以提高党员干部对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认识。
  1995年8月,在全镇党员中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学习活动。以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全体党员及各村(场)支委以上党员干部为主,采取“上一课、学一课、带一课”方法,通过3个月学习讨论,进一步提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关系长远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克服理论无用、急功近利等思想观念,同时,学习做到“三结合”:结合党的基本路线继续教育、当前生产和工作、谋划今后目标和工作思路,做到学习、生产、工作三不误。
  1997年11月,在全镇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活动。重点是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村的领导班子。教育活动围绕“贯彻十五大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题,通过教育活动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建立海涂开发管理经营机制,稳固村级集体经济渠道,并落实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2000年8月,中共庵东镇委开展“迎战新世纪,共创新辉煌”大讨论。以“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外树形象,内聚人心;振奋精神,重振雄风”为主题,紧紧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庵东经济发展。大讨论围绕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抢抓大桥机遇,振兴庵东经济,重塑庵东新形象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进一言,献一计”活动和写一篇调研报告,镇分别设立好意见、好建议奖。大讨论取得一定成效,镇及各级党组织都制订可行的中近期(1~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落实行动。
  2001年,中共庵东镇委深化“迎战新世纪,共创新辉煌”大讨论成果,开展庵东精神提炼活动。经过自下而上层层推荐,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提炼出“艰苦创业、乐于奉献、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庵东精神。
  2002年,由慈溪市和庵东镇60名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分别进驻镇15个行政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2003年3月下旬至4月底,结合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在全镇开展“抢抓发展机遇,再创新的辉煌”大讨论活动。举行《加强机关干部作风,迎接大桥经济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专题辅导讲座;开展“大桥建设在我镇,再创庵东新辉煌”的新点子、新思路、新举措征集活动。是年,中共庵东镇委还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机遇,邀请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庵东,制作拍摄全面介绍庵东的VCD光盘,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弘扬庵东精神,扩大庵东知名度,努力使庵东成为投资热土。
  2004年4月,举办纪念“七二三”盐民暴动80周年活动。活动以弘扬庵东精神,抢抓大桥机遇,发展区域经济,重振庵东雄风为主题。举行“七二三”80周年纪念大会,特邀革命前辈朱之光、田井等参加纪念“七二三”80周年座谈会,举办“大桥跨两岸、南北心相连”联谊活动,举办“腾飞的庵东”大型民间文艺巡游和“我爱庵东”专场文艺晚会,还开展“十佳”藏书家庭评选暨全民读书月活动、书画摄影展、十佳绿化家庭评比,“美丽家园”妇女插花赛、“园丁颂”庆教师节诗歌朗诵会、“百花争艳”庆“六一”文艺会演、“戏迷之友”村落文化礼堂戏曲活动等14项系列文化活动。这是历年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参与面最广、时间最长的展示庵东新风貌文化盛事,庵东文化品位得到提升。纪念活动自4月4日开始至9月底结束,历时半年。
  2005年7~10月,参加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镇机关部门及在镇的市级部门共7个单位、16个党支部、181名党员参加。活动分学习、评议、整改三个阶段,征求群众意见500人次,征集意见、建议155条,其中对领导班子意见56条。2006年1月起,组织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村、企事业45个单位88个党组织,1540名党员参加。集中学习345次,召开各类座谈会114次,广泛开展“走在前列提议献策”活动,共发提议表1506份,征集意见建议357条;上党课22次,开展“建设新农村,党员当先锋”主题讨论活动57次。
  2006年3月,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作专题辅导讲座,镇宣讲团进农村、企业、学校等单位作专题辅导讲座,并组织进行“争做四有公民”的大讨论,举办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千人歌舞”村落文化展演和“八荣八耻”图片展。以“八荣八耻”为新的行为规范,各村、单位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职业规划、学生守则。活动历时3个月,取得阶段性成效。12月,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组建新农村建设宣讲团,开展理论政策宣传,帮助各村制订新农村建设规划,组织开展村企结对、扶贫帮困、共建文明、欢乐农村等多项活动。
  2007年,开展以“改进工作作风,落实科学发展”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年”活动。4月,开展镇领导干部为期一星期的“进百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在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为主题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008年1月,在全镇开展以“高举旗帜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创业实现效益和谐”为主题的党的十七大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召开主题宣教工作会,运用多种载体和手段在村、企业、学校和机关单位开展专题学习和讨论,对不同对象分类施教,通过上微型党课、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紧密联系各村、单位工作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活动历时半年,于6月结束。
  2009年3月,庵东镇被确定为市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镇。镇委以各村、单位领导班子为重点,组织全镇97个党支部1893名党员参加。通过学习,搞好理论学习培训工作,到单位、村进行讲解辅导,组织讨论,提高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通过调研、分析违反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在党内召开民主生活会,作出专题分析检查报告,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规划和科学管理的能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通过整改落实,村、单位班子制定整改方案,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一批体制机制。活动于8月结束,历时半年。
  2010年4月,为巩固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着力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干部队伍推动科学发展的执行力,开展“干部下基层、服务在一线”主题活动,重点开展“蹲点走访,问计于民”专项行动、“上下联动,会战攻坚”专项行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专项行动、“惠民利民,助推发展”专项行动、“固本强基,凝心聚力”专项行动。活动以派驻专题服务组的形式进行,共选派9个专题服务组,进驻9个村,历时3个月,到6月
  底结束。
  2011年,开展“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只争朝夕拼速度、创新突破走前列”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化“干部下基层、服务在一线”基层帮扶活动,开展“协作联动、提速增效”服务型政府建设活动,开展“肃风肃纪、求实求效”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从2月份开始到年末结束。是年,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
  2012年5月,组织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系列活动。通过征文、“核心词”征集、务虚会、座谈会、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在企事业单位、普通群众层面以及老干部、中小学生中开展广泛讨论。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优秀征文2篇、“核心词”8组,推荐1名优秀选手参加以“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为主题的市第五届微型党课比赛。
  2012年11月起,在全镇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千场党课下基层”活动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微型党课比赛;成立镇十八大精神主题宣讲团,深入基层组织广泛宣讲;开辟“解读十八大精神”宣传学习专栏和宣传窗、大型户外公益广告以及电视公益短片等广泛宣传;举办镇村干部培训班和以虚促实主题大讨论,务求学深学透,深入人心,促进实效。活动历时半年,至次年4月结束。
  2013年,切实加强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新建庵东“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庵东盐场简史馆。
  2014年,以深入学习宣传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主线,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工作。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和“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营造宣传氛围;围绕国家卫生镇创建,制定并实施宣传工作方案。是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健康、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激励全镇人民加快建设秀美和谐新庵东。主要活动形式:宣传阐释。发挥新闻媒体传播主渠道,在镇有线电视安排重播版面和时段推出专题专栏;设置大屏幕、专窗专栏、横幅、融入公益广告等方式宣传。学习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到国民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2017年,根据宁波市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实施行动纲要》精神,以镇、村(居)、社区作为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形成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的工作常态。
  2015年,做好国家卫生镇创建宣传工作。在建成区主要道路的墙体进行绘画宣传,在镇农贸市场和七二三广场建设创卫宣传围挡,动员商店在门口LED滚动字幕上添加播放创建国家卫生镇的宣传标语,在主要道路入口和人员聚集场所制作创卫宣传网架,在公交站台设置宣传栏,还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折页、制作专期宣传窗。并利用LED艺术景观信息屏,宣传典型事迹、传递正能量为主旋律,及时发布党委重大活动、政府信息、突发性公共事件预警、公益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三农”等重大新闻信息。
  2016年,围绕“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主题,开展专题学习和专题讨论,组织讲好专题党课,开展党组织、党员先进事迹宣讲活动,党建知识应知应会测试、知识竞赛、手抄党章100天等评选活动。镇委统一制作宣传横幅120条、宣传海报90套、宣传折扇4000份,分发至各个党组织;各党组织布置“两学一做”宣传专栏;镇有线电视滚动播出“两学一做”宣传标语,定时播出千名“好支书”和镇级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是年,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系列活动。
  2017年7月,为不断提高群众对“五水共治”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营造全民治水共建美丽庵东的浓厚氛围,在全镇开展“五水共治”公益宣传“六进”〔进机关、进农村(居委、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进公共场所〕活动。活动于12月结束,历时半年。
  第六节 统战工作
  解放后,中共地方组织广泛团结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1951年7月至1953年3月,庵东盐区人民政府召开七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广泛吸收工人、盐农民、青年学生、妇女、文教界、工商界、医务界和宗教民主人士代表参加。1956年12月,在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教师邹其表当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58年6月和1962年7月,在县第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孟如良当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63年12月,在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应德鑫以侨界主任身份当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前,中共庵东区委加强与各界无党派知名人士的联系,每年召开茶话会、座谈会、通报会等,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城乡建设等大事。
  “文化大革命”期间,统一战线工作基本停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统一战线工作。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建立各级统战工作网络,并积极做好侨务工作。1981年3月县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和1984年7月县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应德鑫两次当选为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93年3月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和1998年3月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王仁栋当选为市政协常委会委员。2003年2月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和2007年2月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应永军当选为市政协常委会委员。
  2008年7月,中共庵东镇委建立镇党政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11名镇党政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名党外代表人士(包括非公经济人士、侨胞、留学生、宗教人士和少数民族代表),每年至少开展联系交友活动2次。8月,开展统战知识“六进”工作(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进学校),普及统战知识。
  2012年,开展慈溪市村(社区)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和镇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村创建活动。马潭路、富民、江南、海星、桥南和珠江村创建成为市首批村(社区)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元祥、海南和华兴村创建成为镇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村。是年,成立庵东镇和谐促进联谊会,有5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统战工作对象加入;各行政村建立村和谐促进会民族宗教事务工作委员会。2013年,进一步完善基层统战组织,成立庵东镇归国华侨联合会、庵东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健全组织网络,优化组织设置,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
  2015年以后,推动村级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发挥基层各统战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基层统战工作网络,组织统战人士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努力凝聚各方力量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981~2016年,全区(镇)参加县第二届至十一届的政协委员有92名,其中,无党派及各界人士49名,占总数的53.3%。
  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妇女到庵东与当地汉族居民通婚渐多。2013年,成立庵东镇民族联谊会。至2016年,全镇有少数民族人员共计731人。中共庵东镇委做好少数民族人士工作,依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困难帮扶,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学习和就医等方面的困难。每年春节前夕做好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补助慰问工作,11月份,启动本年度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困难学生、少数民族项目等困难补助申报工作。同时,还为少数民族群众参政议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第二章 群众团体
  民国15年(1926)2月,庵东(余姚)盐场牛车板户(运盐工人)成立板户公会。民国16年3月22日在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卓兰芳、中共余姚支部书记蔡肖鸿、郭静唐(时任中国国民党余,姚县党部常委)等人领导下,庵东盐区举行余姚盐民协会成立大会,公推岑鹿寿、顾小轩、张启才为总会常务委员,岑鹿寿为主任,顾小轩、张启才为副主任,并通过《余姚盐民协会成立宣言》,有会员2万余人,下属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中区等7个分会,人们称“前协会”。26日盐民协会遭庵东商民保卫团反动武装捣毁。4月2日,在余姚、慈溪各地农民武装支,持下,盐民协会粉碎庵东商民保卫团,恢复活动。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浙江省政府通缉岑鹿寿、竺清旦、费德昭、卓兰芳等8人,并组织军、警、土匪两次攻打盐民协会办事处,盐民协会活动被迫终止。民国16年6月,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特派员洪伟来余姚成立盐场七区盐民协会,在庵东中区设立总会,推选陈春茂等7人为常委,聘请陈德成为秘书,群众称之为“灰色协会”。民国18年,余姚县政府在大云、潭海、周朝、马家路等地建立农会。次年,4地农会均接受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有会员1400多人。民国24年11月,县盐业产业工会在庵东成立,会员4994人。余姚沦陷后,工会解体。民国25年,建庵东镇商会。民国29年9月,余姚县商会辖庵东盐商业公会成立,次年4月停止活动。
  民国34年(1945)8月日本投降后,中共地方组织在庵东建立特区政府,成立庵东镇商会,会长孟如良,为特区政府组织成立的商业群众性团体,主要推动抗币在市场上流通,并承担抗币辅币券(5分、1角、2角、5角)的印刷。镇上4家大商店(孟如良的晋康良记布店、黄成美的源记米店、邵志源的泉源慎酱油店、应延庆的协记应顺兴米店)率先使用抗币,以此带动其他商家,使抗币迅速成为特区流通领域的主要货币,对占领金融市场、稳定特区经济发挥积极作用。特区政府北撤后,商会解体。民国34年10月后,中国国民党余姚党部在庵东镇、福寿乡建立农会。余姚县庵东乡农会成立,农会常务理事冯钿梵,设理事7名。农会控制农民运动,征收会费,包办“国大”“立委”选举,组织自卫委员会,训练壮丁(解放后解体)。民国35年,成立庵东地区牛车会,下设6个分会(解放后并入庵东搬运工会)。同年,庵东脚夫职业工会成立(解放后改组建立庵东脚夫业工会,后并入庵东搬运工会)。民国36年,庵东建立商会,解放后解体。
  第一节 工人团体
  组织建设
  1950年,庵东区手工业联合会成立。1951年,海员、店员、教育、手工业、搬运等基层工会成立。1951年下半年,庵东区召开首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参加代表40余人,选举产生庵东区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尚玉榜为主任。1953年末,召开第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王学明任主席。1954年,区医务、金融工会成立。1956年,撤销店员工会,分设商业、供销、粮食等系统工会。1956年末,召开第三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李怀珠任主席。
  1958年,庵东区工人联合会成立,主席谢荣畅。1958年,有会员798人(盐业13人,内河航运7人,供销合作社94人,粮食24人,医务22人,搬运638人)。是年,有基层工会委员会7个,工会专职干部1人,不脱产干部127人,工会小组84个,正副组长106名。
  “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会活动一度停止。1973年9月后,各基层工会相继恢复。
  1994年2月26日庵东镇建立工会工作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
  2000年9月,庵东镇,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56名。大会选举产生庵东镇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9名,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1名。2003年10月,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72名。大会选举产生庵东镇工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9名,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1名。2006年12月,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82名。大会选举产生庵东镇工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9名,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1名。2007~2009年,庵东镇工会连续三年获市总工会“工会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二等奖。2010年10月,庵东镇总工会成立。至2017年末,全镇已有基层工会106家,其中机关工会1家,村联合工会23家,企业单建工会82家,职工总数16236人,其中会员人数15837人(女会员8519人)。全镇创建规范化合格工会74家,创三星级规范化工会13家。
  主要活动
  解放初期,庵东区总工会贯彻“发展生产,劳资两利”工运方针,组织恢复生产,保护工人合法权益,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动员职工制订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款项,支援抗美援朝,协助人民政府在工商界开展“五反”斗争。1957年8月,庵东搬运工会主席、县总工会委员沈世金赴京出席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全国工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1960年代初,工会贯彻“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方针,在发动职工生产的同时,做好对困难职工的经济补助。
  1990年代后,工会以“强基础、抓重点、重服务、办实事”为目标,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加强自身建设。2000年,实施拓展职工素质工程,对职工加强教育培训,开展技能培训和评优活动。至2010年11月,全镇已有85%的基层工会推行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制度,74家基层工会实行“厂务公开”71家基层工会实行劳资恳谈会、厂情通报会、合理化建议奖惩等制度。建立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设立应急周转金,各基层工会建立维权工作站。2007~2010年,镇工会累计慰问困难职工65人次,慰问困难劳模26人次,已有14家企业工会建立职工互助帮扶基金。2012年以后,镇工会开展困难职工帮扶系列活动,至2016年慰问困难职工230人次,金秋助学164人次,困难劳模扶助46人次,爱心助医补助3人次,春节返乡买票送站服务364人次。又有7家企业建立职工帮困扶助基金。2016年还开展微心愿和送清凉活动,共慰问职工近1000人。
  2015年,庵东镇总工会帮助和督促各基层工会签订集体合同205份,覆盖企业205家,涉及职工9135名,有8家企业为599名职工参加住院医疗互助保障。2016年,签订集体合同206份,覆盖企业206家,涉及职工7949名。
  2002年至2017年,每年评选庵东镇“优秀工人”每届评选10人,总评选16届次,,累计表彰“优秀工人”160人。
  第二节 盐(农)民团体
  1951年3月,崇寿乡首建村盐(农)民协会。至1952年,庵东盐区庵东、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乡均成立盐(农)民协会。1954年,成立盐业合作社,各乡盐(农)民协会终止。
  1954年4月2~3日,庵东镇召开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参会代表90余名。大会提出“五大”工作计划。
  1964年6月,建立贫下中农协会。1965年1月,庵东人民公社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2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23条),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9月,协助“四清”(清政治、清思想、清经济、清组织)工作组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县、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建立贫下中农代表大会(简称贫代会),取代各级贫下中农协会组织,把贫下中农作为农村搞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依靠力量。贫代会成为农村“抓革命、促生产”“斗、批、改”运动的骨干力量,并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进驻商店。“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贫代会自行终止。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青年组织建设1950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余姚县工作委员会建立。10月,庵东区始建青年团庵东区工作委员会。
  1954年,成立青年团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次年,庵东盐区共有青年1932人,团员463人。
  1957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庵东区委员会成立,各乡建立共青团总支部委员会。
  1961年,各人民公社建立共青团委员会。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组织兴起,团组织停止活动,境域各中学均建立“红卫兵”组织,取代团组织。
  1970年后,共青团庵东区委员会恢复,各人民公社共青团委员会陆续重建。
  1978年,庵东区共有团员2665名(女1035名),建团委7个,团总支部1个,团支部94个,其中农村支部77个。
  至1992年5月,庵东区辖各乡(镇)分别召开过8~12次团员代表大会。撤区扩镇并乡后,庵东镇共召开团员代表大会6次。
  至2017年,有共青团庵东镇委员会和共青团庵东镇教育系统委员会2个团委,团总支部12个,团支部49个。全镇有14~28周岁青年17230名,有团员2574名,团员入党15名,发展新团员206名,超龄离团79名。
  主要活动
  团组织建立初期,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运动,学文化、学科学,争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56年3月22~24日,庵东镇召开农村党团员积极分子大会,参会代表52名,动员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1958年,共青团东三管理区第五分支部被评为共青团开展“六好团员”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1980年后,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1984年3月1~20日,庵东镇团委举办首届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征文比赛。1986年,镇团委设立团校,开设新闻写作、音乐、美术、财会、法律等课程,后根据团员青年的实际,进行农业机械技术、电脑操作、水产养殖、厨师技能、庭院绿化技术及职业资格认证等培训。
  2001年开始,镇团委每年评选镇“十佳青年”开展青年文明号“阳光窗口”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奉献月活动。培植青年农业示范基,地,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开展“清纯心灵,绿色家园”青少年植绿护绿活动。2002年4月19~28日镇团委举行首届“华联杯”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2004年,镇团委成功承办浙江省暨宁波市第六届青年文化节开幕式。2007年,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共有注册志愿者500多名。至2009年,全镇拥有专业志愿者队伍8支,250余人经常参加各类公益活动。2008年3月,镇团委联合镇妇女联合会开展“呵护绿色家园,共建生态文明,植树护绿”活动。全镇600多名生态建设青年志愿者和巾帼志愿者参加村级道路、公共区块植树护绿,迎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2009年3月,青少年绿色实践基地“绿苑”揭牌。
  2011年,推进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工作,并开展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2013年,成立“创二代”联谊会团组织并经常开展活动。每二年举办青年歌手大奖赛,树立活动品牌,吸引周边乡(镇)青年共同参与。2014年,开展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开展“青春治水,净美新区”为主题的青年治水行动,并组成创国家卫生镇志愿者队伍。2017年,开展“争当河小二,誓夺大禹鼎”剿劣护河志愿者服务,全镇共有200余名青年化身河小二,投身水污染整治活动中。
  一代代团员青年成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并获得各种表彰。1979年,东一人民公社周惠祥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83年,庵东镇庵北畈村陈荣潮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85年,东三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和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队”称号。2006年,振东青年中心被评为宁波市“示范青年中心”。2009年,宏兴村成功创建为宁波市级“青少年生态环保示范村”。2012年至2015年和2017年,庵东镇5次获评宁波市共青团强镇。
  少年儿童组织及活动
  1950年7月,庵东小学建立少年儿童队。各村建立儿童团,在村庄路口站岗放哨,维护社会治安,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帮助村民识字,参加捐飞机大炮活动,支持抗美援朝。1953年8月,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少先队在学校设大队,班级设中队,小组设小队。少先队以“爱国家、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为主题,开展“红领巾活动日”活动。庵东小学率先于1954年初成立少先队大队部,是年庵东区有少先队员1650人。1955年末,庵东区有学龄儿童4727人,入学儿童1733人,少先队员1280人,校外学龄儿童2994人,校内未加入少先队儿童453人,有少先队大队部8个,大队辅导员9人,中队辅导员26人。1956年,东一乡第五村民办小学少先队辅导员王秋香被评为省优秀辅导员。1960年代,开展“学雷锋,见行动”主题活动。1960年,庵东人民公社东二中心幼儿园荣获全国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庵东四队幼儿园荣获省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是年,东一管理区第八生产队胡凤仙获共青团中央、妇联授予的全国儿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被“红小兵”取代。1976年,庵东区有少年儿童12322人,其中“红小兵”4334人;建立“红小兵”单位67个,其中小学60个,中学7个;有辅导员165人,其中校内专职22人,兼职102人,校外41人。
  1978年,恢复少先队组织。
  少先队围绕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为目标,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争创“红花集体、红花少年”“我为家乡的明天描蓝图”等活动。2000年以来,开展“文明礼仪行动”,推进红领巾绿色行动,深化“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实施“手拉手互助行动”将“雏鹰争章活动”推向深入,少先队小社团建设逐步成熟。,2002年,创办庵东镇小童,心诗社,十余年来,共发表儿童诗1000余首,诗社被评为市首届优秀红领巾小社团;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
  全镇少年儿童积极参加市少先队小八仙大会师,展示才能,获得佳绩。在2013年举行的市第16届少先队员小八仙大会师中,镇代表队获得市优秀组织奖,在2015年、2017年举行的市第17、18届少先队小八仙大会师中,镇代表队获得乡(镇)组第6名。
  2015年,各校少先队以开设道德讲堂,开展校主题队会等形式,从“慈孝、诚信、文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是年,东三小学开设“七彩桥”校园电视台,被评为全国优秀百佳校园电视台;次年,荣获省中小学优秀校园电视台。
  2016年,镇教育关工委开展了庵东镇“十佳小孝星”评比活动,沈梦楠等10名学生荣获庵东镇“十佳小孝星”称号。是年,镇内共建有少先队大队部8个,中队196个,共有队员7411人,辅导员197人。
  第四节 妇女团体
  组织建设
  1950年6月,庵东区成立妇女联合会分会,隶属余姚县妇女联合会。1952年4月,庵东盐区召开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工农代表79名,机关代表15名。1954年11月,余姚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庵东区分会改名为浙江省庵东盐区民主妇女联合会。是年,全区成立托儿组36个,托儿站1个,保教人员97人,入托儿童520人,为广大妇女解决后顾之忧。1957年11月,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改名为县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区、乡(镇)亦改之。“文化大革命”初期,妇女组织曾一度停止活动。1970年代初,组织恢复,活动趋向正常。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区妇联随之撤销,原东一、西一、西二乡妇联并入庵东镇妇联。至2017年,镇妇联共召开14次代表大会。
  1950年,村一级一般都建立妇女会组织。全区有妇女22932人,其中6837人参加妇女会、女民兵、姐妹队等组织,都是妇女们的组织形式。1951年,根据村妇女会改为妇女代表会(妇代会)的要求,在庵东盐区部分妇女会工作基础比较好的村建立妇女代表制度,按户数多少,选出代表若干名,大的村再在代表中选出正、副主任;基础较差的村妇女小组长改为代表。1952年,妇女参加互助组,以互助合作为基础选举产生妇女代表,并积极推荐妇女积极分子充实到互助合作组织中去。1955年,整理健全基层妇代会组织,对缺少妇女代表会主任或不起作用的主任、组长加以调整充实,各村召开妇女会,重新划分小组,选出妇代会主任。此后,尽管村级行政区域多有变化,村妇代会组织体制一直未变。2017年,全镇进行村妇代会改建村妇女联合会和企业妇代会换届工作。1月,新建村试点;6月底前,其他村完成改建和企业妇代会换届工作。
  2003年10月,成立女企业家协会庵东联谊小组,成员20人,由境域企业的女性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等组成。
  2017年末,镇妇联下辖村妇女联合会23个,执委成员223人;企业妇代会6个,成员19人。
  主要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庵东区及所辖乡(镇)及村妇代会,组织广大妇女学文化、学知识,参加镇压反革命与土地改革等运动。
  1951年,贯彻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组织妇女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婚不收聘礼,变革旧的婚姻习俗。1953~1955年,随着妇女权益得到保障,政治地位日益提高。全区被选为村级妇女干部143名,其中当上盐业社干部20名,被选为乡(镇)人民代表66名,被选为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或副乡(镇)长7名。年仅23岁的东一乡妇女王雅书,1956年12月任东三乡乡长,成为庵东区第一位担任乡(镇)正职的女领导。1955年、1956年,东二乡励雅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58年,妇女科学种田、科学晒盐在全县开展,励雅琴组织女突击队员搞盐业优质高产试验滩,年产量比一般盐滩高出20%,12月1日,出席全国妇女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0年,励雅琴“十好场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次年,个人获省“三八”红旗手称号;1963年,获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称号。
  1970年代开始,妇女组织的工作重点是开展晚婚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1974年11月,东一人民公社第八生产大队35位未订婚女青年和已订婚的27位女青年向全县发出“破旧立新,结婚不讨彩礼”的倡议,婚事简办,得到广泛响应和好评。1973年,东一人民公社第六生产大队戴秋芬创办永红开关厂,任副厂长、供销员;1979年,更名为东一电器开关厂,生产灭弧片,列入国家计划。1987年3月,省人民政府批准慈溪县电器开关厂厂长戴秋芬为省级女能人,戴秋芬本人任慈溪女企业家协会顾问、省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0年,妇女组织向广大妇女进行“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四自”教育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教育。1982年,东二人民公社化工厂戴定珍家庭获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五好家庭”称号。1984年11月29日,东一乡富强村因创建“五好家庭”工作成绩突出,接受省妇联、宁波市、温州市妇联代表组成的省“五好家庭”质量对口检查组检查。是年,西一乡跃进江村韩雅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女子组赛艇比赛第一名;1988年9月,获第24届(汉城)奥运会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赛艇比赛铜牌,成为宁波市第一个在奥运会获得奖牌的运动员。1987年,对妇女进行“四自、四有”教育和法制教育23期,参训521人,各种实用培训44期,参训人数915人。有2170名妇女参加了创文明、奔小康劳动达标竞赛活动。1989年11月,市“双学双比”协调小组举行首次全市草编比赛,赛速度、比质量,共有37名选手参赛,西二乡王建飞获草帽编织第一名。1989年,下一灶村成央珍,承包152.7亩荒芜海涂种植棉花,3年平均亩产72.4公斤,向国家售棉2.9万公斤,1991年达到棉花亩产超“双百”的优异成绩。1993年后,逐渐从传统棉花种植向现代农业转型,成为调整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工业反哺农业的优秀代表。1998年、2003年,分别当选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在慈溪市境内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议,并连续四年呈送建议。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浙江省劳动模范、宁波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60位为宁波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
  1990年代,在各行各业开展巾帼建功活动,鼓励妇女岗位成才,在社区和村开展“五好家庭”和“好媳妇”评比活动。1994~1997年,掘船村冯玉芬连续4年荣获宁波市“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市水产养殖女状元称号。1995年4月25日,镇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陈阿调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赴北京出席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97年被推选为省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000年以后,全镇各级妇女组织开展文明家庭示范户、绿色示范家庭、庭院整治示范户、最佳人居环境家庭、庭院明星家庭、新村民庭院整治户、十佳好婆媳家庭等特色家庭的评选表彰活动,至2006年11月,境域11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市庭院整治示范村。2005年3月6日镇妇联举办庆祝“三八”“我爱我家”家庭才艺比赛活动,12户家庭施展十八般武艺,,展示绝活,开展评选奖励。6月,庵东镇建立新市民妇女维权站,关注新市民的生存和发展,维护新女性市民的合法权益,为外地来庵东务工、经商、办企业的妇女提供劳动就业技能培训、计划生育和子女就学等服务。
  2007年,镇妇联成立庵东镇女子学校,设在镇职成校。学校不定期开展各类培训讲座,组织举办“三优”知识、子女教育问题、亚健康状况的咨询及板报展览活动。为农村妇女举办农业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150期,参加2782人次,取得绿色证书161人。抓好“母亲素养工程”实施,开展学习型家庭、十大藏书家庭、“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十佳优秀家长和十佳优秀少年儿童的评选活动,发挥文化艺术巾帼志愿队的优势,以振东村女子钢管乐队,宏兴、海星村腰鼓队,元祥村老年健身舞蹈队等为主体的文艺特色队伍,带动和推进村落文化活动蓬勃发展。2008年5月6日,庵东镇妇联被评为省先进妇女组织。是年,实施母亲素养工程。聘请专家和市、镇讲师团成员集中讲座、《父母学堂》光盘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家长培训交流、亲子活动等多种活动方式吸引家长参加,举办学习、培训、交流班134期,参加6005人次,还组织市“十佳母亲”推荐评选活动,镇中心小学潘亚珍榜上有名。2009年,通过镇村联合、村校(园)联合、村村联合、岗村联合,以培训、讲座、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教育。教育内容涉及家庭教育、身心健康、妇女维权、政策法规、生殖健康、社交礼仪、家庭绿化、婚姻家庭、个人修养、创业经验等。共举办培训223期,有12885人次参加。拓展妇女工作新领域,开展“外来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抓好离校返乡未成年人的后续教育,联合教育系统,尝试开设劳动预备教育班1班,学生40人。是年,桥南村妇女陈玉兰,因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孝顺年迈奶奶,照顾重病的公公,在发现自己身患重病时,依然用爱心去温暖呵,护家人,被评为“感动慈溪”年度人物——市十大孝子。2011年2月,荣登中国好人榜;5月,被评为第二届宁波市道德模范。
  2010年,开展“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百年庆典活动。回顾百年历史,畅谈当今妇运,举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婆媳同乐趣味运动,组织纤手巧绣幸福生活——十字绣比赛等活动。实行妇女代表大会常任制。开展代表联系妇女和征集意见建议活动,联系重点妇女和一般妇女330名,收到建议意见50余条。组建女企业家庵东联谊会。树典型岗位成才,促进女性创业创新工程,向市妇联选送华联公司总经理冯炜炜——大学生创业女性典型案例,组织女大学生村官参加慈溪女性发展——女大学生村官论坛会议。
  2011年,以建设“和·美家园”为主题,成立巾帼志愿者植绿护绿队与和谐促进队,发起“服务发展大局、建设和·美家园”倡议,发送倡议书22000份,把46000棵果树苗送进20000余户家庭。深化庭院增绿、美化、特色家庭工作,签订“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为主要内容的“门前三包”责任制,户签订率达100%,评选庭院整治示范户137户,创宁波市绿色家庭特色家庭127户。为全镇打响“土地开发和绿化、美化”两大攻坚战起到了带头作用。组织爱心服务温暖弱势群体,筹集“康乃馨”救助金30471元。2012年,以“三八节”和“5·15”国际家庭日为契机,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参与健康文明的群众文体活动。组织“迎三八、促健康、共建和谐庵东”为主题的千人长跑运动,倡导“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组织爱康协会、老年太极队和村文体工作队伍参加宁波杭州湾新区妇工委组织的“参与发展、共建和谐大型女性风采展现”活动。振东等10余个村成立健康娱乐点,组织广场健身操和戏曲演唱活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邻里关系融洽和谐。开展以“关爱女性健康”为主题的“双丝带”运动(粉红丝带和湛蓝丝带的合称,指全球乳腺癌防治运动和全国妇联倡导的宫颈癌防治运动),预防乳腺癌、宫颈癌的发生。重阳节前,开展庵东镇“十佳孝亲敬老好儿女”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深化巾帼志愿者活动,拥有生态建设、和谐拆迁、爱心帮护、文体艺术、维稳调解等巾帼志愿者队伍84支,队员1627名。有515人参与为余姚灾区灾后恢复捐款63636元。
  2013年,以家庭为立足点,制订创建美丽家庭示范户实施方案,实施家庭绿化美化共创项目新舟等11个村通过项目验收。以妇女学校为阵地,举办各类培训
  130余期,8800余,人次参加。与镇成人学校合作开展妇女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300余名妇女参加中式烹饪师初级(3个班)、育婴师(1个班)、电脑基础培训(2个班)及文化提升学习,增强妇女创业就业能力。2014年,进一步实施庭院绿化美化工程项目,试行美丽庭院示范区块(户)创建活动,通过验收,有振东等15个村19个区块1351户创建成美丽庭院示范区块,有237户创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有23户参与宁波杭州湾新区美丽家庭评选活动。组织参与宁波杭州湾新区妇工委“家规家训、讲我家故事”为主题的征集评选活动,参与省和宁波杭州湾新区妇工委组织的“美丽庭院”摄影比赛。
  2015年,搭建女性创业就业促进平台,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巾帼就业推介会,依托社会力量推进实施女性创业小额贷款,帮助创业女性解决资金难题。鼓励和引导农村妇女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妇字号”农家乐。组织妇女参加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国家卫生镇创建和“五水共治”中发挥巾帼作用。实施阳光工程,拓展共享受惠面,做实妇女的“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妇科病免费检查的健康提升工程,完成受检率达98%的目标。深化妇女权益保障工程,妇女维权热线接入81890服务平台。2016年,引导全镇妇女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年”“城镇建设品质提升年”和“国家卫生镇创建”活动,以“品质幸福、巾帼先行”为主线,进一步提升“洁化、绿化、美化的家庭环境和巾帼志愿服务”两个品牌,推进全镇妇女工作再创新业绩。
  第五节 残疾人团体
  残疾人联合会
  1985年3月,县成立残疾人协会,乡(镇)由民政干部兼管残疾人工作。
  1987年4月,东一乡、东二乡、东三乡、西一乡、西二乡、西三乡先后成立残疾人协会,协会成员由乡长、副乡长、人民武装干部、妇女干部、团干部、村治保干部和残疾人代表组成。1992年12月,庵东镇残疾人联合会(简称残联)成立,选举产生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1名,理事9名。1996年7月,召开镇残联第二届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镇残联主席团,设主席1名,副主席1名,秘书长1名,委员6名。1999年8月,召开第三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主席1名,副主席2名。2002年8月,召开第四届代表大会,到会代表63名,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由理事会负责镇残联日常工作。设理事长1名,理事2名。2007年10月,召开第五届代表大会,到会代表61名,选举产生主席1名,副主席2名。2012年10月,召开第六届代表大会,到会代表93名,选举产生主席1名,副主席2名。2017年11月,召开第七届代表大会,到会代表91名,选举产生主席1名,副主席2名。
  1995年3月以后,镇人民政府配备专职残联干部负责残联工作,各村建立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委会主任兼任组长,对村内的残疾人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给予帮助和关怀。
  2000~2002年,按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和有关加强基层残疾组织建设的决定,11个村(居委)建立残疾人协会,配备助理员,落实办公场所。村残疾人协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1~2名,委员3名。先后建立庵东镇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康复指导小组、扶贫结对组、就业安置组等组织,4家福利企业也成立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全镇基本健全残疾人工作网络组织。
  残联工作
  1992年镇残联成立以后,积极开展“助残日”“一助一”送温暖、“结穷亲”(由企业、机关、个人结亲)等活动。做好残疾人证发放工作,至1996年7月,发证108本。做好残疾人保障金的收缴工作。从1996年第四季度起,为残疾人向各企业收取就业保障金累计达8.5万元。
  1997~1999年,抓好残疾人“健康快乐”活动,选送肢残人、精神病人进行康复治疗。2000年以后,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累计收取保障金21.2万元。开展“送你一条脚、让你站起来”活动,发放残疾车14辆。2006~2007年,建立村(社区)康复服务站9个,康复服务示范站2个。组织残疾人参加市残联举办的第二届美术、书画、摄影作品展评活动和首届残疾人文艺会演。选拔优秀体育爱好者参加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体育比赛,在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有5名残疾人运动员获得3金2银1铜的成绩。2008年,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落实“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程。2013年开始,全面推进“八大阳光助残行动(生活保障、康复、无障碍、托(安)养、助学、就业、安居宜居、文体)”。
  2001年、2006年、2008年,全镇有证残疾人分别有460人、532人、664人。2011年末,全镇有证残疾人1693人,其中多重残疾18人,听力残疾123人,肢体残疾821人,精神残疾187人,视力残疾211人,语言残疾41人,智力残疾292人。2016年末,全镇有证残疾人2276人,其中多重残疾49人,听力残疾312人,肢体残疾970人,精神残疾286人,视力残疾325人,言语残疾49人,智力残疾285人。2017年末,全镇共有残疾人2253人。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积极做好归侨、侨眷工作。海外华侨也纷纷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1959年,印度尼西亚华侨应德茂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出席“国宴”。后回乡探亲,到庵东养老院赠送毛巾200条,袜子200双。1960年代,国内化肥短缺,应德茂和其兄应德源向日本购买化肥100吨,分别赠慈溪县70吨,送庵东30吨,支持家乡农业生产。1958年和11960年,应德茂之兄应德鑫,分别出席在广州、上海召开的全国侨代会,并获国务院嘉奖。1983年,应德鑫当选县侨联副主席。
  1980年,成立庵东镇侨联小组后,结合各阶段工作重点,每年定期举行1~2次联谊座谈活动。改革开放初期,重点是加强与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联系,帮助查找失散亲友线索。1990年7月27日镇人民政府召开外向型经济暨“三胞”联谊会,探讨发展庵东外向型经济问题。10月,6日,中共庵东镇委召开侨眷座谈会,商讨筹集镇教育基金事宜。1990年,庵东镇成立留学生联谊会。
  2006年,庵东镇有归侨侨眷20户、70名。其中振东村15户、47名侨眷,元祥村4户、1名归侨、18名侨眷,江南村1户、4名侨眷。是年,全镇有18人出国留学,分布在8个国家。其中英国6人,美国4人,加拿大和新加坡各2人,德国、法国、乌克兰和日本各1人。
  2013年6月,庵东镇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选举产生主席1名,副主席3名,委员5名。2014年,有庵东籍华侨华人117人,留学人员69人。2016年,有庵东籍华侨华人154人,归侨、留学人员家属600余人。
  第七节 科学技术协会
  1983年3月,庵东镇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成立,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11名,会长1名,副会长2名,秘书长1名,科协会员143名;通过庵东镇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后庵东区各乡相继成立科协。
  1987年9月,庵东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11名,会长1名,秘书长1名,科协会员29名。大会通过庵东区科协章程,筹建棉花、粮食、气象、盐业、养鱼、果树种植等7个专业协会(学组)。区乡科协的主要工作是向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宣传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组织开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教育和培训技术骨干,进行各种科技示范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技术水平。
  1992年5月后,庵东镇重新组建科学技术协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秘书长1名。1996年6月12日市第一个农村专业生产协会——庵东镇棉花专业生产协会成立,会员31名,并通过协,会章程。2002年8月,宁波耐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境域第一个企业科协。2000~2011年,镇科协举办各类培训班210期,参训人数8000余人次,赠送各类科普书刊3500余册,发放科技资料32000份,举办科技图板及影视宣传教育165场次,受教育人数12000余人,运用网络科普知识传授24次,受训3000余人。
  2013年7月12日镇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85名。大会听取、审议并通过第三,届科协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镇科协委员会、常委及主席、副主席,任命了秘书长。2014年,镇科协积极参与各村“五水共治”活动,嘉兴市科协和宁波杭州湾新区科协专题调研珠江村的“五水共治”情况,对村边沟、下水道的污水排放,污水处理设施的配置以及村道的环境卫生情况给予高度评价。2015年,结合“秀美和谐新家园建设活动”,振东村与市科协、镇科协共同组织开展“送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群众好评。2014~2016年,镇科协在振东、马潭路、下一灶、富北、三洋、海南、新东、兴陆、新建、虹桥、桥南、珠江村和世纪城社区先后设立15个科普画廊。
  第八节 工商业团体
  组织建设
  1951年1月,成立庵东区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1954年,成立手工业劳动者协会庵东区分会,按行业编成若干小组。1955年,成立庵东盐区手工业劳动者协会,有委员17名,主任张恒安。
  1956年,庵东的私营工商业已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企业改组,工商业户数为42户,从业人员255人,时任庵东区工商联主委孟如良。孟如良在县第一届、第二届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中,被选举为县工商联执委会副主任。1957年,根据“量才录用,辅以适当照顾”的方针,推荐工商业私方人员由人民政府安排在供销合作社、地方国有及公私合营企业中任职。
  1983年12月,成立庵东区员代表会议,代表40名,占会员人数的28.8%。是年,实际验照的个私工商业者262户,达100%,申请入会的139户,占应入会的95.9%。1993年4月,市工商业联合会庵东分会(后改称庵东商会)成立。
  2001年,庵东商会换届。2009年6月,市首个村级商会在庵东镇元祥村成立。2016年末,庵东商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18名、理事15名、正副秘书长各1名。有会员企业106家,产业涉及机械、轴承、高压电器元件、电子、塑胶制品、小家电、针织纺织、钢结构等制造加工业和饭店、宾馆等三产服务业。有98%的镇规模以上企业成为商会成员单位,完成生产总值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95%以上。
  庵东商会是省工商联规范化建设示范商会,宁波市第一批“五有五好”商会、宁波市工商联示范商会和宁波市工商联先进基层商会。
  主要活动
  1951年,庵东区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成立后,随即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的清产核资工作,登记发证的私营工商业计40个行业175户339人,全部资产14.5亿元。1952年,在工商界开展“反行贿、反偷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1954年,手工业劳动者协会庵东区分会成立后,引导手工业者走互助合作道路。至1956年9月,手工业主要行业实行合作化后,召开县第三次手工业劳动者代表会议,决定协会解散。
  1985年,工商联恢复后,为工商企业提供信息,开拓资源,开展对外联系,帮助工商企业改进经营。2001年5月,成立庵东镇人才服务站,收集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帮助企业引进国内外人才,提供咨询、就业服务。是年开始,庵东商会为加强会员企业之间联系,促进行业之间交流和合作,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每年举办一系列培训活动,培养企业专业骨干。2002~2010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西安、兰州、合肥、长沙、沈阳、哈尔滨、杭州、宁波等省内外参加130多场次大中型人才招聘会,设摊为企业引进各类大中专毕业生、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2500名;2001~2010年,为企业大中专毕业生,各类企业骨干首次定职,评审技术员、经济员、会计员、助理工程师、助理经济师、助理会计师、工程师、经济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各类工程技术职称1300人次,其中工程师、经济师等中级职称200余人,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20余人。
  2002年起,庵东商会会员企业向慈善捐款和冠名捐助5000余万元,包括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助残、助学、助困,资助村级慈善基金、老年活动室、村级道路、村落公园建设,增添学校设施等。2003年起,庵东商会每年春节对每个村的2户贫困户上门慰问。2006年4月,庵东商会筹资32万元,参与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并与珠江村、江南村结对。7月,庵东镇敬老院落成,庵东商会和华联、万吉、华表、正良、人和、振兴等会员企业捐赠彩电22台、柜20套、空调21台、饮水机10台、餐桌14张、方桌4张、椅子40把、床26张、被褥60套,还有洗衣机、脱水机、木制沙发、残疾车各1台(套)。2008年起,每年春节期间,商会组织成立工业区留守民工夜巡队,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慈溪日报》《宁波日报》《浙江日报》《光明日报》和慈溪、宁波、浙江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各大网站也相互转载。
  2009年8月,庵东商会成立资金调剂担保团,由9家会长企业共同出资1000万元建立储备基金,为会员企业解决融资周转难题,此举为慈溪市首创。为关爱职工、留住人才,让他们安心企业、扎根庵东、成才成家、安居乐业,为庵东经济发展贡献青春,每年举办企业大龄青年相约联谊系列活动。
  2010年7月,庵东“创二代”联谊会成立,为庵东非公企业接力传承者搭建互动交流提高平台,系全国首创。联谊会探索如何培养青年企业家成长成才、非公企业传承、庵东经济持续发展,被中华全国工商联评为2011年十大亮点工程之一,并在全省、全市专题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和经验交流。庵东商会围绕“创二代”企业家培训工程,举办形式多样讲座、参观联谊活动,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组织企业与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开展技术对接活动,达成合作意向项目9个,引进人才300余名,推荐55名本地大学生就业。2011年5月起,庵东商会联合“创二代”联谊会与宁波大红鹰学院建立校会合作关系,共建培训实践基地,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助推“创二代”成长成才,加快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2011年4月开始,商会每年组织体检直通车为会员企业员工上门体检服务。
  2011年11月,庵东商会举办中小微企业发展论坛,使企业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掌握政府和税务部门新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为中小微企业寻找出路搭建平台。2012年8月,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中小企业景气指数采集与研究基地正式落户庵东商会。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汤为平到庵东商会专程调研“创二代”培育工作;9月,庵东商会在全省工商联商会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后在宁波市工商联商会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2012年,庵东商会与中国民生银行宁波慈溪支行联合推出免抵押、免担保的“小微企业互助合作基金”融资项目,为28家企业得到银行放贷合计4000余万元,缓解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2013年4月,庵东商会在全国工商联商主席宁波调研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同月,庵东商会与哈尔滨工大合作,成功举办项目发布及技术服务对接会;5月起,庵东商会成立转贷互助资金,截至2016年末,累计转贷1140次,涉及转贷资金27.73亿元,有效解决会员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014年5月起,庵东商会企业为支持镇“五水共治”三年出资1038万元。
  2015年2月,庵东商会为春节留守职工送免费电影活动。2016年4月,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会员提高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庵东商会成立品牌指导站,邀请专家老师为企业进行企业商标法、国家行业标准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同年,庵东商会继续参与赈灾济困、捐资助学及其他慈善、光彩事业,回报社会。除春节慰问每村2户特困户外,还走访慰问庵东派出所全体民警和杭州湾跨海大桥消防中队官兵,分别赠送价值1万元的慰问品;向镇教育基金捐助5万元;向振东村癌症患者钱招娣母女俩捐助3万元。
  第九节 关心下一代团体
  组织建设1987年,庵东区及所辖各乡(镇)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领导小组,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党群副书记任主任,分管组织的党委委员和负责老干部工作的干部任副主任,吸收热心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士参加。领导小组成员共83人,其中离休干部10人,退休干部45人,在职干部24人,农村老干部4人。1988年,村(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小组建立,以农村“三老”(老党员、老农会主任、老社主任)为主体,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任主任,协助做好所辖区域的青少年教育和培养工作。1991年10月,区乡(镇)二级关心下一代协会领导小组改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随后村(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小组也改为关工委。
  1993年6月,新建庵东镇关工委,镇委党群副书记任主任,镇人民政府文教卫副镇长、镇委宣传委员、镇机关老干部支部书记任副主任,镇工会、共青团、妇联、司法所、离退休干部代表等任委员。村(居委会)关工委成员也相继调整充实,共有成员157人,其中退休干部1人、退休教师1人、退休职工13人,农村“三老”99人,在职村干部43人。1996年3月,镇关工委进行调整,镇委党群副书记为名誉主任,镇委组织委员任主任,镇机关负责老干部工作的干部和镇机关老干部支部书记任副主任,镇工会、共青团、妇联、司法所、离退休干部、离退休教师、农村老干部代表任委员。1998年,镇委党群副书记再任镇关工委主任。2008年初,镇教办和镇初中、中心小学分别组建关工委,镇教办主任增补为镇关工委副主任。同年,镇关工委发动“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相继建立镇、村(居委会)、学校关爱工作队,随后镇关工委成立讲师团。2008年9月,庵东镇首家企业关工委在宁波华联电子科技公司成立,随后宁波金凤焊割、宁波仁栋变压器、宁波万吉电器、慈溪飞羚电器、慈溪华表机械公司等5家企业也相继成立企业关工委。
  2016年末,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有9支队伍:镇关工委、村(居委会)关工委、学校关工委、企业关工委、校外辅导员、关爱工作队、讲师团、老少志愿者、信息员等。
  主要活动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主要有校外辅导员、讲师团成员利用“清明”“五四”“六一”“七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和国家规定的公祭日对青少年进行“三爱”(爱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从1994年7月23日以后,每年组织全镇小学六年级学生参观“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观看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的视频,使庵东下一代充分感受庵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学生、青年进行法制教育,配合政法部门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2009年由校外辅导员陈其桐撰写的《关于切实关注离校返村少年管理和教育问题》的调研文章被纳入市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提案。
  2008年5月,镇关工委成立由镇关工委成员、校外辅导员、老干部代表、中小学教师、学生代表等50余人组成的老少志愿者服务队。5月10日,主题为“共建绿色家园,共创文明和谐”的志愿者大行动在镇人民政府大院正式启动。每年暑期还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尊老、敬老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同时开展银发助学,每年组织离退休干部、教师等“五老”人员捐款助学。在暑期每年开展听讲座、观看影片、读书和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以雏鹰假日小队为单位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关爱身边的小伙伴”行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送上学习、生活用品。至2016年,全镇23个村全面开展春泥计划暑假活动。
  第十节 老年人团体
  1986年,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庵东区分会建立,庵东区各乡(镇)相应成立老龄工作领导小组。1992年5月,成立镇老龄工作委员会,镇委党群副书记兼任主任,设常务副会长2名,委员6名,负责老龄委日常工作。至2016年末,共换届4次。
  1997年庵东镇创办老年大学,开设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等专题讲座。引导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组建太极拳、腰鼓、戏曲、老年健身舞、象棋、乒乓球等老年兴趣活动队。至2016年末,全镇共有11所老年大学,每月有720余人参加集中学习。
  2004年,扶老镶牙208人,敬老复明16人,爱老助听145人。2011年,镇人民政府发放慰问金20万元,有50%的村对8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免缴医保费,有30%的村对6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减半缴费。
  至2016年末,有村级老年人协会23个,代表1028名,理事136名。有老年活动室23个。
  第十一节 计划生育协会
  1988年12月后,庵东区及各乡(镇)、村先后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区及乡(镇)协会工作由党群副书记兼管,村级协会工作由党支部书记负责,协会会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兼协会副会长,村计生专管员担任协会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1992年5月后,镇计划生育协会召开首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协会理事会成员,镇党群副书记任会长,文卫副镇长任副会长。至2017年,共召开8届计划生育协会代表大会。
  协会成立后协助开展计划生育保险,缓解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后顾之忧,引导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1991年3月,计划生育保险由单一双农独囡户父母养老保险发展为计划生育系列保险。1995年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通过教育和提供生产、生活、生育三方面服务,引导组织群众,尤其是育龄人群,共同创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文明幸福、勤劳致富的小康型新家庭。至2000年,90%以上的农村计生协会会员参与新家庭计划活动。
  1999年5月,市计生协会联合市人民医院、市妇保院、市计生指导站有关专家到钱江村开展医疗服务并慰问计划生育困难户。2000年始,实施计划生育协会项目,通过协会项目示范和带动促进计划生育家庭致富,普及健康教育,是年,镇盐田改农田项目被列为宁波市计划生育协会项目。2002年,全镇建立计生协会组织20个,会员5057人,下设72个会员小组,会员联系育龄妇女7518人,形成村级计生网络组织。其中振东、宏兴、马中、华兴等4村达到示范计生协会标准,元祥等11个村计生协会达到合格协会标准。2003年,镇计生协会创建成为省级示范协会。2006年后,计生协会实施生产合作,带动致富项目,南美白对虾养殖列入生产合作项目之一。2007年,宏兴村计生协会被评为全国先进计划生育基层协会。
  2006~2008年,镇计生协会分别在全国计生协会会员活动日组织开展“关爱女性健康”“生育关怀”和“关爱女孩”等系列活动。2011年,桥南村为首批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同年,该村成为第二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
  2011年,全镇有基层计生协会23个,协会小组91个,协会会员4235人。
  镇村计生协会配合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开展优生优育咨询,避孕药具发放,知情选择指导,生殖健康服务、青春健康教育等活动。在每年的“5·29”活动日期间开展系列活动,弘扬婚育文明,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积极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建设,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深入推进生育关怀行动,设立生育关怀基金,重点帮助计生贫困家庭和计生特殊家庭。2014年开始,实施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组织协会志愿者对全镇失独特殊家庭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精神慰藉。2016年,全镇有基层计生协会41个,新市民分会11个,协会小组91个,协会会员7698人。
  附1: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庵东地方组织
  余姚县党部第八区党部
  民国35年(1946)11月,中国国民党与三民主义青年团合并,成立余姚县党团统一委员会,由王节和、张祥、倪永强、谢显增、阮鸿鉴5人组成,王节和担任中国国民党余姚县党部书记长。民国36年12月至次年2月,党团员重新登记,下设区党部、区分部,庵东设中国国民党第八区党部,有党员18人,王忠藩任区党部书记,应竹安等3人为监委,娄士耕、冯钿宝等担任委员。民国38年5月上旬,余姚解放前夕,王节和等随中国国民党军队逃亡,余姚县党部及其下属组织随之解体。
  三民主义青年团庵东直属分队
  民国35年(1946)5月,三民主义青年团庵东直属分队成立。章德操任区队长,张效年任区分队长。是年,庵东三青团直属庵东警所第三分队,有三青团员4名,隶属余姚分团部领导。民国36年,三民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国民党合并,团员转为党员。民国38年4月,三民主义青年团解体。
  附2:帮会
  早年,清帮由崇寿仁寿庵附近的俞开夫开端,庵东投拜者有周文仙、张成夫等4人,此后陆续有陈恩寿、严关泉、赵祖英等收帮会学生。
  民国27年(1938),汪伪军四十五旅从上海浦东溃窜至庵东,伪大队长张秉文开山门收清帮学生,纠集门徒50余人,扩充地方势力,欺诈钱财。民国28年始,王忠藩等陆续广开山门收帮会学生,冯钿宝最多时收徒达160余人。
  据日伪资料统计,境域内有大小帮会36个,其中26个清帮帮会,10个结拜兄弟帮派,收徒7~36人不等,这些帮会头子在汪伪政权、国民党特务机关、武装匪特组织中充任要职,横行霸道,强奸妇女,残杀无辜。
  1950年,在镇反运动中,一批罪大恶极的帮会头目被法办,帮会组织随之彻底瓦解。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庵东镇志 下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