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编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821
颗粒名称: 第十三编 工业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87
页码: 762-848
摘要: 本编记述了自明清至2016年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业 经济 庵东镇

内容

因本志单设《庵东盐场》编,故本编所记系盐业及盐化工业以外的工业企业。然而,1980年代前,境域企业多与盐相关。国有企业浙东化工一厂,初始时期的主要原料是盐副产品苦卤,主要产品是盐化产品,后因盐改农,苦卤断(减)流逐渐转其他化工方向发展;盐业机械厂是专门为制盐服务的企业。手工业各“作”均呈盐特色,有专制盐具的督耙师傅、土埭匠。乡镇(社队)企业多由从烧苦卤的小厂,发展起来。境域曾有地方国有企业4家,是当时县内国有企业分布(除县城浒山镇外)最多的集镇。
  清、民国时期,有为盐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服务的手工作坊和以土纺土织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最早的当属1840年代永康铁匠夏熔大开设的铁店;境域第一家由非庵东籍人士投资兴办的工业企业是利源卤冰厂;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当数泉源慎酿造厂。解放后,政府组织个体手工业者联合经营或成立行业公(工)会,发展工业生产。1956年,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个体手工业者组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大部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纳入人民公社。
  1960~1970年代,兴办社队集体企业。1970~1980年代,建成区针织、沙发业兴盛,被誉为“针织之乡”“沙发之乡”;七塘以北以盐副产品——苦卤为原料之一的菱镁纤维瓦制造业兴隆。1991年,庵东区有乡(镇)、村办集体企业161家,从业人数5736人,总产值15015.60万元,销售9651.03万元,利润537.80万元。1993年开始,相继进行经营体制改革和产权体制改革。21世纪初,形成针织机械制造、高低压输变电设备制造、机械轴承制造、塑料电器制造、建设工程制作安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金属制品制造7个主要门类。2010年代,形成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塑料制品制造、家用电力器具制造、金属制品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器件制造、轴承制造、钢结构制作安装8个主要门类。2016年,境域有工业企业686家,从业人数26581人,总产值116.34亿元,销售112.21亿元,利润5.59亿元。
  2000年,开始建设镇工业园区,占地147公顷。2016年,入驻企业93家,总产值45.70亿元,占镇统计范围企业总量的57.5%。
  1972年,庵东木器社(列名庵东地毯厂)生产的“白玉兰”地毯首次试销香港,是全县手工业系统最早的外贸产品。历年主要出口产品有羊毛地毯、草帽、针织服装、碳钢轴承、家用电器等。2016年,外贸产品生产企业45家,出口销售额12.43亿元。
  1990年,省人民政府认定庵东镇为浙江省重点工业卫星镇。
  第一章 手工业
  清、民国时期,境域有为盐(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服务的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1953~1957年,完成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后,纳入人民公社办集体企业和二轻工业企业。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诸如塑料、有色金属等工业行业的发展,其产品逐渐替代手工制品,传统意义上的手工业淡出,某些工匠已无踪影可觅。但认真细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各行各业从业者楷模。
  第一节 手工业发展
  庵东先民多来自外地拓荒者,手工业者自然亦多来自外地谋生者,如铁匠多来自永康。从事理发业者则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本地土生土长,拜师学艺者;二是因庵东海路畅通,有来自杭州湾北岸的少数从业者;三是来自天台的谋生者,人数以其为最多。
  1840年代,永康铁匠夏熔大来庵东开铁店;清光绪六年(1880)陶阿宏开专制(售)木制盐具的耙戽店;光绪十二年,任友方、任友泉兄弟俩开箍桶店,;1930年代,胡大康师承余姚城“鸿雪轩”照相馆叶梦天,满师后,来人和中街张阿轩家开大康照相馆,后购置店屋于西街;民国27年(1938)潘成泰设刻字摊于万嵩庵前,后购置西街店屋;民国29年,亨得利钟表修理店开业,。这些店铺均以前店后坊式经营,内为制作工坊,外作销售店面,自产自销、时产时销。
  晚清、民国初,手工业工人主要受制于作坊及作头(即工头、领班)。作头一般供奉鲁班为祖师爷(木匠外的泥、石、竹等行也同样尊鲁班为祖师爷)。为保护自身利益,利用在鲁班殿集会祭祀鲁班之机,由当地较有名望的作头出面,自发成立比较松散的“同行”组织,缴些“同行费”即可加入。参加者大都系作头,一些未加入“同行”的作头,不能在本地揽活,不能“插扫帚”(抢东家),工钱应按“同行”决议标准收取。民国24年(1935),手工业开始组织职业工会,木作、石作、篾作、泥水作、成衣作、鞋革作各业均有职业工会。
  新中国成立初,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统管手工业,人民政府采取扶持手工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引导手工业者联合起来,发展生产。时联合的形式有两大类:一是私、私联营的手工业作坊;二是名目繁多的手工业专业或多业的公(工)会。1950年末,成立庵东盐区手工业联合会(时称“百作联合会”)。1951年3月7日,成立庵东盐区箍桶业职业工会,参加成员49人。1951年5月25日,成立庵东盐区理发业同业公会,成员59人,主任:陈志元。1951年11月13日成立裁缝第一生产组,参加成员4人,有缝纫机2部,原手工裁缝日间照常营业,晚,间学习缝纫技术,地址:人和中街(伟丰烟号隔壁),负责人:沈行朝。1951年12月16日改为庵东盐区成衣业合作生产组,成员6人,缝纫机4部。1951年,16名木匠自发组,织木业生产小组;1952年1月,人数增至24人;1952年4月,经批准为木器生产小组;1953年10月,经整顿后建立庵东镇木业生产合作社,有社员32人,理事会主任:周忠水。1952年3月,成立庵东铁业生产合作小组;1954年6月,成立东三铁器生产组,二组共有12人;1954年9月24日,制定二组合并建社方案;1954年9月27日,庵东镇人民政府同意二组合并建立庵东镇铁器生产合作社。
  1955年2月,成立庵东盐区城镇改造五人小组及办公室,后又抽调5人,成立手工业工作组。由于有上述各业公(工)会、联合生产组的基础,在短短三五天内就以此为基础,完成了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任务。联合后的手工业组织,得到人民政府和(商业)供销合作社的支持和指导。广开生产门路、交流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统一收费标准。改善工农关系,手工业内部的劳资、师徒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1956年,庵东划归慈溪县,由慈溪县手工业科管理。
  1958年,建立光明人民公社,“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村手工业纳入人民公社范畴,手工业者成为人民公社社员,因其身怀独门技艺,大部分成为社队企业的技术中坚和骨干。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归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各管理区普建竹、木两社,负责盐(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必需品的制作和维修。
  1962年8月14日建立庵东区手工业办事处。“文化大革命”开始,机构曾一度瘫痪。1972年,重建庵东,区手工业办事处。1981年,县手工业管理局更名为县第二轻工业局。11月28日,庵东区手工业办事处更名为庵东区二轻工业办事处。自此,“手工业”改称“二轻工业”。
  1984年,农村手工业企业归口乡镇企业管理局领导管理。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手工业各作亦随之兴衰。1953年,庵东盐区工委作专题调查,认为铁、木、竹等三作可予发展,铜、锡作不宜发展。随着有色金属、塑料等工业的兴起,其价廉物美的机制产品替代手工制品,相关工匠多数改行,少有继承者,有些手工技艺濒临失传。木匠,在建房时用工减少,仅在屋面安装桁条、椽子时用木工,其他门窗多用铝合金、塑钢替代,木匠多转家居、店铺装潢,不过“小木”师傅工艺又有重新复苏之兆。因家具经简单的竹木制品转向具有现代气息的实木后,部分富裕家庭制作诸如“八仙桌”“太师椅”之类的仿古家具,而做一张八仙桌、两把太师椅得用数十工。泥水匠多由机器替代手工操作,用工量减少;早年建房墙基多用石料夯实,如今多采用框架结构,石匠在建房时已无用武之地;竹器用品需求大幅下降。2010年代,七二三大街只有一名篾匠,行小竹器编制兼营山货销售;人和老街仅能觅见一老铜匠,作小件生产、生活用品修补;振东村尚有一陆姓补缸匠人,年逾六十,叹后继无人。督耙师傅、土埭匠随盐田消失不见踪影;(生铁)补钁匠人早已无可觅。
  利源卤冰厂
  厂址在七甲港(今七甲江)畔。是史料记载由非庵东籍人士来庵东投资兴办的第一家企业。老板杨学亿,绍兴人士,原在绍兴经营利隆卤冰厂,因海运困难,主要原料苦卤无法运济而停工。为方便工厂原料,后在庵东盐场七甲港(江)畔搭盖草屋,用小型铁磐继续开工煎制并易名利源卤冰厂。
  该企业1949年12月10日开业,注册资本600万元,以盐副产品苦卤为原料,每天需用苦卤50~100担,卤冰产量2500~4000斤/日。主要用于农业肥料、化学工业原料和制造水作(豆腐)点浆。产品销往金华兰溪一带及上海。
  泉源慎酿造厂
  厂址在人和东街(庵东供销社国新药店地址)。经理:吴顺泰,从业人员15人。主要设备:木榨、蒸馏设备。主要产品:酒、酱油、酱、醋。资本额18000元,全部资产30982元。1955年,产值51392元,利润6852元,其中所得税2330元,股息红利1850元(包括职工福利、奖金)。
  第二节 家庭手工业
  在境域,特别是南部棉区的家庭,有两类手工业较为普遍。棉花土纺织业。清末民国初,境域卖布,家纺户织,售与市铺,不仅销往宁波、绍兴、台州等地,还远销福建、安徽。
  土纺织业以自产棉花为原料,初以双手捻线成锭,后传入单管(纱头纡管)手摇车,再传入多管多线大摇车纺纱。先把棉纱用面糊(本地多用米汁)上浆,并在太阳下架空暴晒干燥,然后用卷纱车将棉纱绕缠在若干经筒(俗称纺纡)和小纡上备用,再将经筒上的棉纱通过牵纱的工具即所谓的“经掰头”来回牵引成经纱,然后将500多根棉纱(织成布宽约1尺8寸)长度无定规,一根根穿过竹筘,再以軠
  车(缠绕经纱的轴架)在原竹筘上把经纱梳理齐直,并将经纱卷在经轴上,再置于织机上前方。如织普通的白布及色、白相间的格子或条纹的平纹布,只要把经纱分成上下两排就可,若要织斜纹、配色或提花则需三排以上的经纱,织布也就比较麻烦。织布时织工躬伏在织机前,双脚在踏板上,上下踩动,使正面的经纱前俯后仰交替张开,协调配合,手中的木梭不停地左右一扔一接,飞快地在经纱中穿往,如此循环,周而复始,同时用木框竹筘把纬线紧密交织在经纱上,渐渐地织成厚实、耐用的农家土布。棉花本色白,织就白坯布,聪明的织女以不同的颜色、线纹间隔织出各色布匹,如丝纡布、芝麻布、派力司、八字泥、斜纹布、一粒椒、方胜、篾爿布..亦有织土毛巾、带等。1970年代前,境域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自用手摇摇车纺纱,自织土布。土纺土织推动与之配套的其他手工业。1952年,境内有轧花加工7户,从业14人,产值129138万元;1953年,9户,18人,产值153520万元;1954年,10户,20人,产值240589万元。
  1970年代,“洋布”(机织布)盛行,土布滞销,木织布机自此鲜见其踪。
  金丝草帽编织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纺土织渐处萧条,宁波江北的法商永兴洋行,乘机通过长河经营草编织的陆志尧,在长河附近乡村,试行放草加工金丝草帽业务,处其北邻的庵东,金丝草帽编织业亦随之兴旺,特别是南片妇女,不分孺幼皆能编织,亦有细心男儿从此业者。据建成区郊不完全统计:1952年,兼职手工编织21人,年收入627万元;1953年,51人,1596万元;1954年,185人,5779万元。
  1970~1990年代,咸草作为盐改农后首选种植的作物在境域推广,以其为主要原料的草编织是境域特别是七塘以北地区主要家庭手工业,几乎遍及每家每户,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中境域西部地区有部分家庭这项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2000年以后,随着咸草种植面积减少和农民就业渠道的增多,咸草编织逐年减少。
  第二章 工业构成
  1958年,大部分手工业社(组)及个体手工业者纳入人民公社成为社办企业。尚有部分城镇手工业社(组),引进简单机械工具完成手工业向集体性质的二轻工业企业转变。陆续新建浙东化工总厂等4家全民所有性质的工业企业。1979年后,社队办企业迅速发展,部门办的工业企业、个体或联户合办等工业企业增加,工业的构成形式趋向多样,规模体量发展迅猛。1990年代,进行乡镇企业产权体制改革,大部分乡镇企业转制为个体私营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至1999年,境域国有企业或停办或转制,庵东国有工业企业的历史结束。
  第一节 国有企业
  1958年,宁波专署决定在庵东建浙东化工总厂,境域始有国有企业。1960年,地方国有庵东电厂筹建处成立,开始建设庵东电厂。1970年10月,开始筹建慈溪农药厂。1972年11月,县革委会将庵东盐业机械厂划归县工业局管理成为国有企业。至此,庵东有4家国有工业企业,成为除县城浒山镇外慈溪县国有工业企业最多的集镇。1969年,庵东电厂停止发电;1998年,慈溪农药厂破产转制;1999年,浙东化工一厂破产转制;1999年,盐业机械厂转制。庵东国有工业企业的历史结束。
  庵东电厂
  厂址:庵余路261~327号。
  经省建设委员会批准,在庵东镇建火力发电厂。1960年5月22日成立“地方国营庵东电厂筹建处”,由中共慈溪县委书记处书记、庵东人民公社委员会书记李金溪兼任主任,慈溪县副县长姚学礼、庵东人民公社副主任荣蟠彬任副主任。
  工厂总投资130.2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26.71万元,自筹资金3.55万元)。1960年7月12日破土动工,土建由慈溪建筑公司承担,设备安装由省安装公司承担。1961年3月,厂房及主体设备安装基本完成。4月,因国家暂时困难,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停建。1963年10月下旬,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开始续建。改由姚学礼任主任,荣蟠彬任副主任。1964年10月29日建成试运行,11月1日正式发电,到年末发电48万千瓦时。厂长:袁光照。
  该厂占地8490平方米,建筑面积2071平方米,主厂房67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10吨/时锅炉一台,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一套,1800千伏安主变压器一台。
  该厂地处平原缺水地区,遇到干旱,河道干涸影响发电,也由于机组小,煤耗大,1969年8月4日终止发电。1970年,整套发电设备无偿调给象山电厂,是年4月全部拆走。1971年,将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计14.47万元移交给慈溪农药厂。
  慈溪农药厂(慈溪浙东精细化工厂)
  厂址:庵余路261~327号。
  1970年10月筹建,次年5月26日定名为慈溪农药厂。占地面积20921平方米,建筑面积9819平方米,1987年,在册职工250人,固定资产原值143.4万元。
  先期开发产品25%固体二二三乳剂、25%亚胺硫磷乳剂,1974年5月,年产100吨的20%内吸性萎锈灵基乙醇中间体乳剂扩初项目批准,投资98万元;1978年12月,建设40%甲胺磷车间,核定投资23.06万元。
  1985年6月,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停止剧毒农药甲胺磷生产,企业开始转向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同年增挂“慈溪浙东精细化工厂”牌子。1987年7月,从浙江工学院引进巴比妥酸小试技术;10月,建成年产40吨巴比妥酸中间试验车间。
  该厂主要产品有“磺草灵”“苯达松”等除草剂,“巴比妥酸”“吗啉脒胍”“硫二甘醇”“PVC系列内外墙高档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磺草灵”除草剂系国内首家工厂化生产,于1985年4月从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院获得生产技术转让,同年10月通过技术鉴定,系新型传导性深根除草剂。产品主要销往江苏和省内各地,部分出口。1987年,93%磺草灵原粉产量12.88吨,20%磺草灵水剂137.57吨。“聚醋酸乙烯”涂料填补了市内空白。
  1985年,停止剧毒农药生产,转产开发新产品。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大环境影响,企业唯一主体产品“磺草灵”外销严重受挫,致使生产时开时停,职工工资和下岗职工生活费无法支付。1998年11月,该厂账面总资产534.89万元,总负债1117.53万元,负债率高达208.9%,累计亏损挂账998.11万元。1998年12月,慈溪农药厂破产转制。
  历任厂长:王继信、徐定候、俞春荣、赏纪洲、章启愚。
  浙东化工一厂(浙东化工总厂)
  厂址:庵余路435~539号。
  1957年8月2日,宁波专署工业局批准
  在匡堰兴建浙东化工厂,计划投资15万元,1958年4月,又在庵东建总厂,计划投资125万元,共计140万元,这是慈溪县由国家直接投资并按计划组织实施的最早大型建设项目。总厂建成后,原浙东化工厂改称“匡堰分厂”。1958年,东二三合化工厂并入总厂。1959年4月,庵东硫酸厂并入总厂。1960年1月,总厂与分厂分离,庵东厂区改称“浙东化工一厂”。同年下半年,部分车间下放给庵东人民公社办庵东盐化厂。1962年4月,庵东人民公社盐化厂仍回归浙东化工一厂。
  该厂原系盐化企业,产品有氯化钾、溴素、氯化镁、芒硝、烧碱等。1981年,氯化钾产品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后因庵东盐场实施盐改农,卤源减少,向综合化工发展。1970年,开始生产氯乙酸。1974年,年产50吨金属镁和年产150吨氢氧化钾两个项目投产。1979年,在浙江化工研究所帮助下组织生产“1211”灭火剂。几经扩产改造,氢氧化钾生产能力达500吨,“1211”灭火剂年产达400吨,跃居全国第二位。1985年,“1211”灭火剂被评为省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后又开发成功新型阻燃剂“氯烃-70”。1987年,有职工281人,固定资产原值397.70万元,占地4.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产值629.69万元,利润70.71万元。
  1995年10月18日上午9时50分,主导产品2,4一二氯氟苯车间氯化岗位发生化学爆炸,造成1死3伤惨重事故,直接经济损失46万元,为此连续停产3年,资金枯竭无法复产。另一主要产品“1211”灭火剂受国际环保条约制约,逐年缩产,遵照国际“哈龙”计划,在公安部、省审计厅的监督下,于1997年末全部强制停产拆除,获得的赔偿款用于还债和发放下岗职工工资后所剩无几,企业从此一蹶不振。
  至1998年11月底,亏损额高达984.97万元。1999年,以破产方式转制。历任厂长:夏世平、周光明、傅凤刚、张昌耀、傅凤刚、朱学成、傅凤刚、周锡培、张桂生。
  慈溪盐业机械厂(慈溪高压开关厂、宁波兴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厂址:庵余路375~383号。
  1952年3月,成立庵东铁业生产合作小组。1954年11月26日,成立庵东盐区铁器生产合作社。1956年2月,吸收庵东钉业小组及五金、自行车修理等个体手工业者组建庵东金属生产合作社。1958年5月,更名为庵东铁工厂。1959年11月,与同年新建的庵东机械厂合并,更名为庵东人民公社机械厂。1961年10月,更名为庵东机械厂。1972年11月,县革委会〔1972〕77号文把该厂划归县工业局管理成为国有企业。时职工88人,年产值28.96万元,利润2.1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76万元。1973年8月21日,定名“慈溪盐业机械厂”。
  始以机械维修、生产铁制小盐(农)具及生活用小五金等产品为主。1962年后,逐步向机械制造发展,曾生产过车床、冲床、打稻机、小水泵等。1972年以后,与舟山盐科所、天津轻工学院一起研制生产5马力、12马力压滩机,1987年,产量90台,销往沿海各盐场。
  1983年6月,因压滩机滞销,转产高压电器开关,分立新厂,名曰慈溪高压开关厂(后更名为宁波兴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更名具体时间不详),与原厂实行一厂二牌。同年被机械部、水电部选为“断路器大排气改小排气完善化改造”定点厂。开发生产JYN2-10Ⅰ、Ⅱ型手车式高压开关柜、G-1A(F)防误型固定式高压开关柜、SN10-10Ⅰ、Ⅱ型少油断路器、CD10Ⅰ、Ⅱ型电磁操动机构、PGLⅠ、Ⅱ系列低压配电屏等产品,通过省级鉴定,行销各地。
  1999年11月,宁波兴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与宁波耐吉集团有限公司实行强强联合,职工分流安置。
  历任厂长:卢书近、陈宝连、卢守鸿、王尧林、袁义远、蒋志爱、袁义远(重任)。
  第二节 二轻企业
  1958年,大部分手工业社(组)及个体手工业者纳入人民公社,成为社办企业,尚有部分城镇手工业,后以引进简单机械,完成手工业向二轻工业转变。
  1980年代,境域有二轻系统所属企业7家。
  慈溪县庵东腈纶衫厂 1985年开工生产。主要产品腈纶童装。固定资产原值
  4.80万元,拥有针织横机28台。1985年,总产值56.80万元,净产值20.60万元,针织服装产量8万件。产品销售收入51万元,利税总额8.40万元,年末职工人数74人。厂址:人和街(西街)107号,负责人:钟松桥。
  慈溪皮件二厂 1954年开工生产。主要产品公文包。固定资产原值6.80万元,拥有缝制设备55台。1985年,总产值64.10万元,净产值20.50万元,公文包产量69011个。产品销售收入65.10万元,利税总额8.10万元,年末职工人数79人。厂址:人和街(西街)53号,负责人:徐雪平。
  慈溪县东二木器厂 1956年开工生产。主要产品锯材加工。1985年,锯材产量254立方米,年末生产能力300立方米。年末职工人数4人。厂址:东二乡,负责人:姚金坤。
  慈溪县庵东铝塑品五金厂 1954年开工生产。主要产品铝压铸件。1985年末,占地面积3576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94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50万元。职工人数48人。厂址:直街22号,负责人:王文荣。
  慈溪县庵东五金塑料厂 1954年开工生产。主要产品紧固件。1985年末,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7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0万元。职工人数18人。厂址:直街28号,负责人:郑木火。
  慈溪修船厂 1957年开工生产。主要生产项目农船修理。1985年末,占地面积302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86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4.40万元。职工人数39人。厂址:西一乡,负责人:单纪芳。
  慈溪县庵东五金胶木厂 1956年开工生产。主要产品胶木纽扣。占地面积1121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23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6.10万元。1985年,总产值
  2.80万元,净产值0.50万元,塑料制品产量2吨,年末生产能力24吨,年末职工人数57人。厂址:元祥路19号,负责人:胡元昌。
  上述7家二轻企业均于1990年代转制,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均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以社会化安置。
  第三节 部门办企业
  1980年代,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各部门兴办企业。1986年工业普查时,境域有各系统所属企业32家,其中:交通系统3家、粮食系统1家、商业系统3家、文化系统4家、民政系统2家、农林系统3家、劳动系统1家、教育系统13家、盐业系统2家。这些企业,在一段时期补充了部门事业经费,为改善部门职工的生活福利发挥了一定作用。
  1990~2000年代,部门办企业或转制,或与部门脱钩,部门派驻企业人员回原单位安置,部门办企业的历史结束。
  第四节 乡镇企业
  1958年,建立光明人民公社时,境域有铁、木、竹、造船、服装5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工人424人,占总劳动力的2.5%。以这些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发展成15家社办厂,职工人数增至949人(新增525人中,来自盐业74人,农业164人,城镇居民199人,半工半农者88人),占总劳动力的6.1%。此乃庵东社队企业的雏形。
  在兴办社队企业初期,由于经济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及人们固有观念的限制,一些人曾将社队企业视为“以钱为纲”“弃农经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载体,在政策上以种种限制。只允许发展社办和社队联办企业;规定社队企业不能影响农业生产并严格控制进厂务工社员人数;强调在社队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和为农业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大工业服务和为出口服务”的“三就四为”方针。社队企业坚持农闲多办,农忙少办,大忙停办。社队企业职工采取农忙务农,农闲做工,既是农民又是企业职工双重身份,农闲时在社队企业做工,同样在生产队记工分,若干年后,社队企业职工才逐渐从务农社员中分离出来。
  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以法规形式,肯定社队企业政治和经济地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迎来社队企业发展的春天。1979年,全区社队办企业94家,职工3813人,总产值706.01万元,销售收入657.72万元,利润114.5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9.48万元。
  1980年,中共慈溪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将“继续发展社队企业,逐步向农工商综合经营方向发展”作为今后一项建设任务。社队企业异军突起,得到长足发展。1983年,全区社队企业141家;职工5934人;总产值3046.18万元,是1979年的4.31倍;销售收入2546.64万元,是1979年的
  3.87倍;利润495.26万元,是1979年的4.32倍;固定资产原值462.13万元,是1979年的2.21倍。
  1983年,农村各种企业发展,远远超出原来“社队企业”概念和范围,且随着人民公社体制为乡(镇)代替,社队企业的“社”已不复存在。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把包括原社队企业在内的各种形式农村企业统称为“乡镇企业”。自此,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986年,境域进行工业普查。全区登记的区办企业6家,乡镇办企业65家,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村办企业5家。
  1990年,庵东区及所辖各乡(镇)的乡镇企业,大致情况如下:
  区办企业4家,以工艺草帽编织、棉纺织品生产为主,职工176人,产值819.22万元,销售收入620.31万元,利润32.7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35.74万元。主要企业有慈溪市联丰工艺编织厂、慈溪市童毯厂。
  庵东镇 以针织、机械为主。出口产品有针织服装、碳钢轴承。有镇办、村办企业14家,职工1729人,产值4148.11万元,销售收入2388.47万元,销售税金150万元,利润158.4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82.04万元。主要企业有慈溪羊毛衫厂、慈溪羊绒衫厂、慈溪县减速机配件厂、宁波市机械进出口公司三北轴承厂、慈溪市沙发软垫厂等。联户、个体企业87家,职工896人,产值1873.98万元,销售644.79万元,利润90.16万元。
  东一乡 以电器、建材为主。有乡办、村办企业25家,职工1187人,产值1464.77万元,销售收入1162.52万元,销售税金74万元,利润105.5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68.86万元。主要企业有慈溪市电器开关厂、慈溪市天功童毯厂、慈溪市东一琉璃瓦厂。联户、个体企业52家,职工480人,产值1220.09万元,销售收入883.90万元,利润65.13万元。主要工业门类有电器设备制造和安装、机械配件制造加工、菱镁纤维瓦制作、五金及胶木塑料制品制造等。慈溪电器开关厂是乡内最大乡办企业。
  东二乡 以建材、塑料制品、汽车配件为主。出口产品有手提琴弓、红木工艺品。有乡办、村办企业10家,职工193人,产值291.21万元,销售收入223.20万元,销售税金17万元,利润0.7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6.53万元。主要企业有暖风机厂。联户、个体企业26家,职工156人,产值194.70万元,销售收入146.38万元,利润11.53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暖气阀杆、编织袋、服装、菱苦土瓦等。暖风机厂是乡内最大乡办企业。
  东三乡 以金属制品、工矿配件为主。有乡办、村办企业20家,职工401人,产值1084.46万元,销售收入800.94万元,销售税金35万元,利润53.0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0.15万元。主要企业有农机厂、阀门配件厂、水暖器材厂。联户、个体企业6家,职工25人,产值86.10万元,销售收入47.93万元,利润4.87万元。
  西一乡 以塑料制品、日用电器、建材为主。出口产品有蜂鸣器。有乡办、村办企业24家,职工651人,产值1783.35万元,销售收入1210.20万元,销售税金34万元,利润102.9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46.43万元。主要企业有宁波冰箱配件厂。联户、个体企业34家,职工203人,产值312.26万元,销售收入302.43万元,利润26.89万元。
  西二乡 以建材、针织为主。出口产品有玻璃纤维瓦。有乡办、村办企业22家,职工866人,产值1472.54万元,销售收入797.06万元,销售税金44万元,利润
  19.5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74.86万元。主要企业有华星琉璃制品厂、慈溪绒毯厂、慈溪市菱镁建筑材料厂。联户、个体企业21家,职工102人,产值212.79万元,销售收入73.27万元,利润3.95万元。
  西三乡 以蔬菜加工、电视机配件为主。有乡办、村办企业25家,职工222人,产值423.40万元,销售收入241.70万元,销售税金10万元,利润11.3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9.81万元。主要企业有电子元件厂。个体企业9家,职工62人,产值193.84万元,销售79.62万元,利润6.04万元。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原东一、西一、西二乡并入庵东镇。时有镇办、村办企业125家,职工4954人,产值20140万元,销售收入13155万元,利润92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272万元。联营、个体企业188家,职工1273人,产值5218万元,销售收入3072万元,利润29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06万元。
  1994年,进行乡镇企业产权体制改革。20世纪末,大部分镇村办集体企业转制为个体私营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
  第五节 民营企业
  1980年代,政策允许社会能人个体或联营办企业,个体企业、联营企业遂得到发展。1984年,中共慈溪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放水养鱼、养鸡生蛋、借脑生财、藏富于民”策略,允许乡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竞争发展。
  第三章 工业门类 企业
  解放前,境域工业十分薄弱,仅有几家食品加工及作为盐业辅助行业的手工作坊和土纺织、草编等家庭手工业。解放后,逐步形成化工、机械、建材等门类。1990年代,形成电器、机塑、针织、建材四大门类。2016年形成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制造业、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轴承制造业、钢结构制作安装业8个主要门类。
  第一节 主要门类
  1958年,成立光明人民公社,以铁、木、竹、造船、服装五个手工业合作社为基础,发展成15个社队企业。社队办企业执行“就地取材,就地加工”规定,庵东是盐区,无其他材可取,就利用盐副产品——苦卤,一哄而上办起51家小(土)化工厂。1958年4月,国有企业浙东化工一厂兴办时,也以苦卤为原料。慈溪盐业机械厂是一家专门制作盐具和盐业生产机械的企业。
  1979年,庵东区有社办工业企业27家,从业人员1669人,年产值354.20万元。大致分为五个门类。盐化工业:4家,从业人员228人,年产值52.12万元,占总产值的14.7%;机械、五金类:5家,从业人员392人,年产值91.94万元,占总产值的26%;建材工业:11家,从业人员888人,年产值159.25万元,占总产值的45%;针织业:3家,从业人员66人,年产值15.51万元,占总产值的4.4%;食品加工制作企业:4家,从业人员95人,年产值35.38万元,占总产值的10%。
  1970~1980年代,庵东集镇建成区兴针织、沙发制造业,被誉称为“针织之乡”“沙发之乡”(非官方命名)。1987年,除镇、村集体沙发厂外,街东村80%以上农户加工沙发;针织服装企业,除慈溪羊毛衫厂(针织一厂)、慈溪针织二厂等镇办企业外,村办及个体针织企业遍地开花,后仍延绵。2011年,元祥村尚有针织服饰企业59家,从业人员932人,年产值(销售)26406.69万元,利润3519.8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738.92万元。
  1995年,镇域有各类企业770家(镇办26家、村办74家、联营47家、个体623家),年产值12亿元,形成电器、机塑、针织、建材四个主要门类,其产值分别占总量的25%、33%、15%、25%。
  21世纪初,形成以针织机械制造、高低压输变电设备制造、机械轴承制造、塑料电器制造、建设工程制作安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金属制品制造7个主要门类。2011年,7个主要门类有生产企业77家,从业人员11722人,年产值54.02亿元,销售收入47.68亿元,利润4.32亿元。分别占111家镇报表企业的88.2%、87.5%、95.8%。
  2016年,形成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制造业、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轴承制造业、钢结构制作安装业8个主要门类。生产企业48家,年产值54.64亿元,销售收入51.77亿元,利润2.61亿元。分别占总量(指主营业年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总量,下同)的89%、88.9%、95%。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业 有库柏(宁波)电气有限公司、宁波仁栋电气有限公司、宁波甬新东方电气有限公司、宁波鑫鑫鑫寅电气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企业5家。2016年,产值12.49亿元,销售12.01亿元,利润1.2亿元。分别占总量的21.1%、21.3%、46.3%。主要产品有:高低压开关成套装置,开关柜、户内、外真空断路器、真空接触器。
  塑料制品制造业 有宁波市全盛壳体有限公司、宁波飞羚电气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企业8家。2016年,产值7.82亿元,销售7.71亿元,利润0.28亿元。分别占总量的13.2%、13.7%、10.2%。主要产品:智能电表组件。
  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 有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巨发电器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企业2家。2016年,产值6.55亿元,销售6.39亿元,利润0.16亿元。分别占总量的11.1%、11.3%、5.8%。主要产品有:空气炸锅、电吹风、美发棒。
  金属制品制造业 有宁波亿利邦铝业有限公司、慈溪市旭伟电子有限公司、宁波库克维尔厨具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企业5家。2016年,产值5.89亿元,销售5.70亿元,利润0.22亿元。分别占总量的10%、10.1%、8%。主要产品:电池壳、平底锅、空气炸锅金属内胆。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有宁波誉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宁波捷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宁波华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宁波聚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企业8家。2016年,产值5.04亿元,销售4.86亿元,利润0.28亿元。分别占总量的8.5%、8.6%、10.2%。主要产品有:汽车部件类凸轮轴、驱动轴、雨刮器轴、燃油共轴系统、汽车精密模具、汽车内饰件。
  电子器件制造业 有宁波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万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天立电机(宁波)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企业5家。2016年,产值4.80亿元,销售4.68亿元,利润0.26亿元。分别占总量的8.1%、8.3%、9.5%。主要产品:LED数码显示屏、环型铁芯、接线端子。
  轴承制造业 有宁波人和机械轴承有限公司、宁波百诺肯轴承有限公司、慈溪市创智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慈溪市金鑫机械有限公司、慈溪市振兴机械实业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企业8家。2016年,产值4.28亿元,销售3.89亿元,利润0.15亿元。分别占总量的7.2%、6.9%、5.5%。主要产品:精密低噪声深沟球轴承。
  钢结构制作安装业 有华星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耐吉钢结构有限公司、宁波万成钢结构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企业7家。2016年,产值7.77亿元,销售6.53亿元,利润0.06亿元。分别占总量的9.8%、8.7%、2.2%。
  第二节 企业选介
  2016年,镇统计范围企业146家,其中,主营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1家,分别介绍如下:
  库柏(宁波)电气有限公司
  位于新区滨海二路439号。总经理:陈志校。
  1996年10月7日组建宁波耐吉集团有限公司,系宁波市级首批实力工程扶持企业;2001年12月,成,立宁波耐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变更为耐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0月1日,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美国库柏工业集团合资成立库柏耐吉(宁波)电气有限公司;2012年6月,变更为库柏(宁波)电气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1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37232.86平方米。
  2016年,产值70548万元,销售67742万元,利润10274万元。
  主要产品:40.5千伏及以下等级高低压开关成套装置、断路器、接触器、智能设备解决方案等。
  拥有先进的成套制作模式和成套装配生产线,真空断路器生产线、全自动钣金加工生产线、高品质的检测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意大利萨瓦尼尼钣金柔性加工生产线1条、数控冲床生产线1条;日本AMADA公司数控冲床3台;日本AMADA公司数控折弯机2台;意大利GASPARINI公司数控双折边折弯机1台;德国TRUMPF公司焊接机器手2台;日本AMADA公司数控剪板机1台;美国FADAL公司立式加工中心1套;污水处理设备1套;自动静电粉末喷涂生产线1套;德国WAGNER公司喷淋喷涂流水线1套;冲床(63吨)2台;4014TM冲剪机1台;超声喷射浸锡机1台;母线表面处理1台;数控母线生产线1台;母线硫化生产线1台;镀锡自动生产线1台;助力机械手1套;10~40.5千伏断路器装配生产线(VN系列)1条;10~40.5千伏断路器装配生产线(CE系列)1条;10~40.5千伏开关柜装配(ASN系列)生产线2条。其他设备150余台(套)。
  基于库柏全球研发平台,成立爱迪生(宁波)研发中心,产品严格按照GB、DL和IEC等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制造,并率先通过KEMA试验,国内首家开发专用于10千伏电熔器组投切的真空断路器;行业内唯一在5000A50kV规格上做到固封极柱设计的企业。开发新产品近30项。2007年,“耐吉”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0年,35千伏及以下等级开关设备被评为省名牌产品。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专利3项。拥有本科生117人、大专生160人、硕士16人、博士2人。具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40人。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
  业。
  先后获得:国家守合同重信用A级企业、省企业工程中心、省著名商标企业、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省信用示范企业、宁波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宁波市优秀雇主企业奖、宁波市创新团队、宁波市十佳外商投资企业、宁波杭州湾新区纳税前6强企业等荣誉。资信等级A级企业,浙江企业信用等级A级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销售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宁波晖瑞塑料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纬二路368号。法人代表:袁晓东。
  2012年创建,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2016年,产值52656.07万元,销售53195.71万元,利润618.88万元。
  是专业从事塑料填料、塑料制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企业。公司创建以来,秉承以人才和技术开发为支柱,以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为宗旨,不断使产品技术升级、创新,并致力在技术、生产、销售领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团队。产品畅销于山东、河北、辽宁等省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机械等塑料产品领域,在产品品质、销售及服务等方面深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
  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纬二路558号。法人代表:张宝恒。
  2010年创建,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776平方米。
  2016年,产值52732.82万元,销售51151.90万元,利润1334.60万元。
  2010年1月,以电水壶生产、销售开始发展。2013年,开始生产、销售空气炸锅,已开发多种型号,深受国内外用户喜爱,市场认可度稳定。最新款支持WiFi连接,拥有APP菜单模块,可远程操控,并带有蒸及干果制备等附加功能的新型空气炸锅试制成功,将批量投入生产。该企业2014年实现销售10429万元,为3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2015年,实现销售24766万元,为8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2016年,销售突破5亿元,为10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
  主要产品:空气炸锅、电水壶。
  拥有注塑机、机械手、装配流水线、火花机、移印机等一整套设备,多道工序实现以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
  2015年,获24项专利。2016年,出口产品销售额6456万美元。
  宁波仁栋电气有限公司
  位于镇东工业园区(马中村傅马155号)。法人代表:王义明。
  1987年创建,是电力设备专业生产厂家。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总资产3亿元。注册资本1.199亿元。
  2016年,产值38084.40万元,销售收入37393.70万元,利润1005.30万元。
  主要产品:35千伏及以下等级油浸式变压器、预装式变电站、组合式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调容变压器、高过载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光伏变压器、整流变压器以及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实施技术改造,购置200余台(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变压器和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及真空断路器生产专用设备。包括绝缘件加工中心、箔式绕线机、硅钢片数控自动纵剪线、硅钢片数控自动横剪线、波纹油箱生产线、真空压力浇注设备、计算机控制真空干燥设备及全套检验测试设备等。拥有数控转塔式冲床,数控折弯机,数控剪板机,母线加工设备及数控车床,普通车、铣、刨、磨、钻、氩弧焊机等各类机加工设备及成套装配流水线、断路器装配流水线,以及全套电器检验设备。
  企业注重引进科技人才和国内外先进技术,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PC电能产品和节能产品认证、低压成套设备的CCC认证,主导产品均通过国家检测中心的型式试验和省部级新产品鉴定。
  2002年,“卷铁芯油浸配变”产品列入国家经贸委推广使用产品名单,并获得省优秀科技产品称号。2006年,“仁栋”牌10千伏级电力变压器获宁波市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仁栋”商标获省著名商标称号。2008年,“仁栋”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3年,32个产品列入国家经贸委推广的“节能产品惠明工程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推广产品”名录;“仁栋”牌10千伏级电力变压器获省名牌产品称号。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拥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7人。
  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企业技术中心、省守合同重信用AAA级企业、省企业资信AAA级、省诚信民营企业、省知名商号、宁波市成长潜力型企业、宁波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企业管理AAA级、宁波市专利示范企业、宁波工程技术中心、市二十强企业、市和谐企业等荣誉。
  宁波亿利邦铝业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纬二路518号。法人代表:丁百建。
  2001年6月,创建慈溪市成星彩钢有限公司;2003年3月更名为宁波成星钢结构有限公司;2006年5月,转产成立宁波亿利邦铝业有限公司;2010年正式投产。
  占地面积27061平方米,建筑面积22363平方米。
  2016年,产值34370万元,销售33735.90万元,利润1145万元。
  主要产品:铝板带、合金铝板、铝箔。
  主要生产设备:铸轧机、冷轧机、拉弯矫、横切机。
  2012年11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3年1月,通过ISO18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获中国铝行业十佳厂商称号;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考评。2015年7月,获省清洁生产阶段性成果企业称号,获中小企业资信登记AAA级证书;9月,获中国绿色环保产品证书。
  华星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华兴工业园区(华兴村)。法人代表:陈兴大。
  1985年6月,成立慈溪市华星琉璃制品厂;1994年6月,更名为慈溪市华星工贸总公司;1997年6月,更名为宁波华星钢结构有限公司;2003年1月,更名为宁波华星钢构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1月,成立宁波华星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2013年8月,更用现名。
  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
  2016年,产值46579.87万元,销售收入31890.12万元,利润224.78万元。
  主要产品:钢结构制作、安装。
  主要生产设备:横向BOX组立机、纵向BOX组立机、横向双丝气保焊机电渣焊机、美国peddinghaus数控三维钻床(采用空心钻具)、三维数控锁口机、数控多头切割机。8条翼缘矫正机门式电焊机端面铣H型钢生产线,并配套板型齐全的围护钢件生产线,30×30至300×300角钢任意定长全自动冲孔生产线。20122013年,又引入钢构机器人生产线、箱型柱生产设备生产线、钢构节能数控生产线、钢构节能组装生产线等4条生产线。
  新产品开发:钢结构连接件、体育馆双圆管连接件、机组脱硝钢结构、超临界燃煤电站钢结构、桥梁钢结构、新型网架整体提升支架、超厚钢板组立结构、高层大跨度悬挑钢结构、组合楼板整体滑移安装支架、新型住宅钢结构钢板剪力墙、钢结构种植屋面承重檀条、空间桁架预拼装胎架钢结构、改良型圆管弯曲装置、超薄型防火钢结构、改良的自立锁缝板、用于空间曲面桁架安装的定位支架、箱型内隔板十字组装结构等17种。
  2012年1月,“华星”商标获省著名商标称号;2015年6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拥有45个专利。有工程技术人员120人、中高级职称人员52人、一级注册建造师16人、二级注册建造师25人、一级注册结构师2人、二级注册建筑师1人。2009年,取得国家商业部颁发的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出口销售额占总营业额的10%。承担“一带一路”枢纽之“中巴经济走廊”的重点合作项目——巴基斯坦中电胡布2X660MW燃煤发电工程的主厂房、附属厂房及输煤栈桥的钢结构施工图节点设计、深化设计和加工制作。至2017年7月,主厂房钢结构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10000吨钢结构已完成工程量的80%。
  2001年,成立“慈溪市钢结构工程技术创新中心”。2001年以来,连续8年被评为市先进集体。2003~2009年,被评为市百强企业、市星级企业、市诚信企业、市科技进步企业。2005~2011年,五次获宁波名牌产品称号。2010~2014年,被评为省优秀诚信企业、省著名商标、省工商企业信用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2014年,被评为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50强。2014~2015年度,被评为中国建筑钢结构诚信(5A)企业。2015年,获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综合实力三十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获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016年,荣获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竞争力前百名企业称号。
  宁波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纬三路218号。法人代表:应永军。
  1990年创建。初期专业生产用于高、中档音响的马达驱动电位器及各类编码器,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1998年,开始研发生产荧光显示屏(VFD);2004年,荧光显示屏(VFD)生产线技改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无排和薄膜生产线。具有先进的薄膜、厚膜、无排荧光显示屏(VFD)生产线,是中国第二大VFD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
  2003年起,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全自动固晶机、焊线机建成LED生产线,生产结构复杂、功能强大、质量稳定可靠的LED数码显示器,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K点。
  2006年,分支企业——宁波东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汽车HID氙气灯的高科技企业,注册资金1008万元。
  2009年初,另一家分支企业宁波协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50余台,生产车间达到10000级无尘洁净区,专精于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无污染且节能效果佳的PLCCSMDLED的高端制程封装技术。至2010年,协源光电投资4000万元的芯片封装线月产能达到7500万点。
  2011年,宁波东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投资LED照明项目,专业生产LED照明产品,产品已通过CE、ROHS、GS认证。
  2014年4月,开始成立PBA分厂,同时和海信、三星合作研发新型LED显示模组。2015年10月,开始研发、制造ITO导电膜项目。12月,试验成功并开发了前锋、华帝、多星、美的、格兰仕、海尔等多家客户。
  2016年2月4日,协源光电(简称:宁波协源,股票代码:838458)完成股改。
  2016年,该公司(含东隆、协源)实现产值27780.59万元,销售27813.41万元,利润1926.63万元。
  主要生产设备:接驳台BC-60-N(0.6米)、日东SER710A无铅回流焊、SM8mm电子气动喂料器、SM12mm电子气动喂料器、SM16mm电子气动喂料器、SM24mm电子气动喂料器、全自动上板机LD-M-TN、新益昌固晶机、智达焊线机、自动贴铭板机等自动化设备。
  开发的新产品:HL-LED1626W-C101LED显示器、HLBW456W-C1DLED数码管、HL-LED1625M-C101LED显示器、HL-LED1624M-C101LED显示器、HL-LED1623B-A101LED显示器。
  2005年,“海龙”商标被评为宁波市知名商标;2014年,“海龙”牌电子产品被命名为宁波名牌产品;“shinning”被评为宁波名牌。2016年,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120余人,技术人员100余人。产品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巴西、土耳其、德国等国家。2016年,出口产品销售额8660.07万元。
  公司先后获得荣誉:市级和谐企业、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九阳最佳质量奖、宁波市和谐企业创建先进单位、工商企业信用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宁波市知名商标、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宁波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宁波名牌产品、先进党组织、宁波学习型企业示范单位、先进团组织、省清洁生产阶段性成果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达标企业、劳动保障星级企业、省绿色企业等。
  宁波市全盛壳体有限公司
  位于新区滨海五路198号。法人代表:袁郭竣。
  2004年7月成立。致力于电力仪表壳体生产,集外观设计、模具开发、结构件组件生产加工于一体。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2016年,产值28304.16万元,销售收入25220.50万元,利润790.30万元。主要产品:各类单、三相电表壳体、计量箱等。企业注重设备更新,技术创新。注塑机全部使用机械手操作,打螺丝全部更换成自动螺丝机及自动锁螺丝机设备,供料系统全部更换成中央供料系统。
  主要生产设备:伺服注塑机、机械手、螺母植入机、自动螺丝机、自动锁螺丝机、半自动铆压机、超声波焊接机、移印机、丝印机、剥线机、中央供料系统、流水线、加工中心设备、实验室设备如精密盐雾试验机、塑料万能试验机。
  企业注重科技进步,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6%,2016年,“全盛”牌智能电表组件荣膺浙江名牌产品。
  企业重视人才开发,每年引进大中专毕业生20余人。拥有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2012年4月,参与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形式规范修订工作。
  公司先后获得国家2014~2015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省工商企业信用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宁波市诚信企业、宁波市科技型企业、宁波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市和谐企业、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宁波飞羚电气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纬一路429~477号。法人代表:章仁法。
  1998年,创建慈溪市顺发车辆附件厂;2003年,更名为慈溪市飞羚电器有限公司;2017年,更名为宁波飞羚电气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
  2016年,产值26068.40万元,销售收入23965.00万元,利润1350.10万元。
  主要产品:智能电表采集终端和配电集中管理终端结构件。
  企业注重设备更新,技术创新。以伺服注塑机替代传统注塑机,以自动设备替代传统打螺丝、搬运、人工拌料等。2005年,新建厂房,增添设备,扩大产能。20072011年销售业绩增长381.6%平均年增幅40.6%。
  主要生产设备:注塑机52台,,自动装配流水线4条,普通流水线4条,自动螺丝机14台,自动螺母热熔机9台,超声波焊接机8台,加工中心3台,集中供料系统2套。
  新产品研发:高压清洗机。
  2015年,“飞羚”商标获省著名商标,“飞羚”牌智能电表结构件获宁波市名牌产品。
  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专业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技术服务团队,大专以上学历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1%。拥有专利42项。
  产品行销国内各大厂家及美国、俄罗斯、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家,2016年,外贸销售额1800余万元。
  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著名商标、宁波市高成长企业、宁波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市专利示范企业、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银行资信等级AAA级、安全标准化三级达标企业、市和谐企业、市文明单位、市成长潜力型企业等称号。
  宁波万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沿江路128号。法人代表:王林冲。
  1997年,创建宁波万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1年,开始研发生产EI型电源变压器,形成完整的电源变压器组建生产线。2004年,开发用于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高品质环型变压器。2006年,开发太阳能用环型变压器。
  2007年4月,在镇工业园区纬二路758号组建新厂——浙江卓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卓奥科技)。专业从事微电脑职能控制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
  占地面积26666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
  2016年,该公司(含卓奥科技)实现产值20205.14万元,销售19002.90万元,利润711.80万元。
  主要产品有:环型电源变压器、EI型变压器、太阳能、风力发电用变压器、环型电源变压器铁芯和洗衣机、暖风机、空调、除湿机等电脑控制板。
  主要生产设备:全自动SM贴片机、插件机、波峰焊、AOI机、全自动灌胶机等。
  1999年,通过ISO9002:1994质量管理系统认证;2003年,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系统认证;2008年,通过ISO14001:2004环境体系认证;变压器产品取得UL结构认证;UL绝缘系统认证。拥有实用性专利12项,发明专利2项。近年,开发了罩极异步电动机和11类电脑控制板新产品。使用商标“吉事盛”“WJ“吉事盛”牌产品获宁波市名牌产品称号。
  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2016年,外贸交货值5692.03万元。
  2007年,被评为市级和谐企业;2008年,被评为市百强企业;2009年,被评为市诚信企业;2010年,被评为宁波市环境保护(绿色)工厂;2013年,被评为宁波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2017年,被评为AAA级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6年,卓奥科技获省守合同重信用A级企业称号;2017年,获宁波杭州湾新区“成长之星特别奖”;2017年,评为宁波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
  宁波誉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十甲路158号。法人代表:孙立军。
  2005年1月,创建慈溪新通达模具有限公司;2012年12月,更用现名。
  占地面积14674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2016年,产值14620.30万元,销售14993.60万元,利润1914.90万元。
  主要产品:汽车仪表、控制器、出风口类注塑模具及相关塑料件。
  主要生产设备:OPS-IN-GERSOLL加工中心、MAKINO高速加工中心、北京精雕机、Sodic慢走丝、牧野Makino镜面火花机、德玛格注塑机、海天注塑机、机器人涂装设备。
  2012年12月,通过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4年12月,成为上海通用汽车模具协会会员单位;2014年12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5年12月,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2016年3月,获上海通用批准油漆线。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市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市专利示范企业称号。
  宁波巨发电器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纬二路588号。法人代表:林钜见。
  创建于2008年5月,是美容美发系列产品专业生产企业。
  占地面积16716.99平方米,建筑面积13113平方米。
  2016年,产值12803.21万元,销售12733.70万元,利润260.40万元。
  主要产品:电吹风、卷发棒、直发器。
  公司拥有生产电吹风、卷发器、直发器等美容美发产品的诸如注塑机、生产流水线等一整套专用生产设备。
  产品主要外销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2016年,出口销售额10569万元,占总销售额的83%。
  宁波金凤焊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位于新区兴慈七路337号。法人代表:章德均。
  1987年,创办东一焊割工具厂。1992年,更名为申东焊割工具厂。2001年,更用现名。
  占地面积77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800平方米。
  2016年产值15630.60万元,销售收入12239.40万元,利润32万元。
  主要产品:钢管束及H型钢设备、数控切割机、激光切割机、管加工设备、割嘴。
  注重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2011~2016年,用于设备更新投入1857万元。
  主要生产设备:大型数控加工中心、数控切割机、12米龙门刨床、导轨磨床、抛丸除锈成套设备、大型退火炉、标准化喷漆房、英国STARRET
  投影仪、数控车床。
  重视新产品研发。20112016年,用于新产品开发1819万元。
  “金凤”商标为省著名商标、宁波市知名商标。“金凤”牌数控切割机为宁波市名牌产品。
  拥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间
  型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5项。从业人员中具有硕士学位1人,本科学历20人,专科学历70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2人。2015~2016年,外贸出口额766.89万美元。先后获得中国机械工业优质品牌、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焊接协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省科技研发中心、省著名商标、省著名商号、省工商企业信用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省诚信民营企业、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出口名牌、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市诚信企业、宁波市知名商标、市慈善捐款先进企业、市和谐企业、市四星级管理企业、市纳税百强企业、市成长潜力型企业、市重点工业新产品三等奖等荣誉。
  2017年8月,入选宁波市工业行业骨干企业培育名单。
  宁波人和机械轴承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纬二路218号。法人代表:许裕张。
  1967年2月,创建庵东人民公社综合厂。1970年12月,改名为庵东人民公社农机修配厂。1984年,更名为慈溪县减速机配件厂,为庵东镇办集体企业。1993年10月,作为市股份制试点企业,更名为宁波人和机械有限公司。2000年2月,转制为私营企业更用现名。
  占地面积41845平方米,建筑面积21896平方米。2016年,产值13306.44万元,销售收入11835.90万元,利润614.6万元。主要产品:中小型低噪声深沟球轴承、摆线减速机零件轴套。主要生产设备:全自动磨超装配连接线,节能型托辊网带式可控气氛热处理生产线等。
  每年研发2~3只新产品。
  拥有注册商标4只:RUWH、RUWH及图、奔轮及图、星轮。2011年,“RUWH”商标被评为宁波市知名商标;2014年,获省著名商标称号。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2009年,轴承产品获宁波市名牌产品称号;2010年,获市百强企业、宁波杭州湾新区工业经济贡献银奖企业称号;2011年8月,获省工商信用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
  宁波捷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沿江路228号。法人代表:王素芸。
  1994年10月,创办慈溪市飞达压铸模具厂,从事压铸模具的设计制作,后逐步延伸到汽车用铝/锌合金压铸件生产和服务;2001年,创办宁波捷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产品与奔驰、捷豹、路虎、沃尔沃、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福特等汽车品牌配套。
  占地面积33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6018平方米。
  2016年,产值11927.02万元,销售10744.60万元,利润462.60万元。
  主要生产设备:光谱仪、集中熔化炉、自动配汤线、压铸机、伺服喷雾机、自动给汤机、自动取件机、切边机、三坐标测量机、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X射线成像探伤仪、金相显微镜、自动振动光饰机、多轴钻孔攻牙机、喷砂机、抛丸机、超声波清洗机。
  先后获得市和谐企业、文明单位及客户授予的优秀供应商、优质奖、质量进步奖等多个奖项。
  宁波百诺肯轴承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纬一路295号,法人代表:王自力。
  创建于2000年初,是一家专业生产内径3~50m
  的各类精密球轴承(包括单列、双列、四点接触、不锈钢轴承)的制造型企业。2005年,与宁波皮尔轴承有限公司合资。2008年,建分公司——慈溪锦力轴承有限公司。专业制造和加工微型深沟球轴承。
  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500平方米。2006年,产值10659.92万元,销售10657.50万元,利润602.20万元。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机床、电动工具、汽车、工业电机、健身器材的配套装置。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地区,2016年,出口销售额4887.09万元。
  主要生产设备:真空炉、网带炉、磨工自动连线、装配自动连线、自动测振仪、防尘、温升及漏脂试验机、寿命试验机、全进口泰勒粗糙度和轮廓仪、数字投影仪、硬度仪、光谱仪、噪声和扭矩测试仪等。
  2005年、2007年,分别获得德TUV认证的ISO/TS16949及ISO14001质量/环境体系认证证书。
  先后开发272个新产品,最近开发的新产品有:机器人轴承、满球轴承、薄壁微型轴承、四点接触轴承、角接触轴承、珐琅轴承、单向轴承、不锈钢轴承等。
  2014年,“PARAGON”商标小型深沟球轴承产品获宁波名牌产品称号。
  获得2个发明专利,34个实用新型专利。
  2012年,获宁波杭州湾新区工程技术中心称号;2013年,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称号;2015年,获宁波市工程技术中心称号;2016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到该公司拍摄《工匠精神》纪录片。
  宁波耐吉钢结构有限公司
  位于马中村。法人代表:杨万能。
  2000年3月创建,是一家专业从事钢结构制作和钢结构建筑安装的企业。
  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2016年,产值6567.90万元,销售10174.80万元,利润40.10万元。
  主要产品:钢结构制作、安装。
  主要生产设备:数控切割机、H型钢机立机、H型钢矫正机、埋弧焊机、数控钻床、抛丸机、压型瓦机。2008年,“耐吉(图)”商标获宁波知名商标。2015年,“耐吉(图)”商标钢结构件获宁波名牌产品。
  图13-3-17:宁波耐吉钢构有限公司(2007年摄)
  公司先后获得省守合同重信用AAA级企业、中国钢结构金奖、上海金刚奖等荣誉。
  宁波万成钢结构有限公司
  位于镇东工业园区(兴陆村)。法人代表:屠学义。
  前身为宁波万成彩钢制品有限公司,1996年4月,更用现名。
  占地面积21343平方米,建筑面积7815平方米。
  2016年,产值10497.40万元,销售10170.60万元,利润175.70万元。
  主要产品:钢结构构件、彩钢板屋面及墙面制作、钢结构安装。
  主要生产设备:彩钢制品生产流水线、H型钢全自动生产线、西班牙多头直条数控机、夹芯板生产线、数控彩板机、行车、XBT—IJ复合机。
  2016年,“万成”商标获宁波知名商标称号。
  公司具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国家一级资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通过了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安装、服务)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先后获得省守合同重信用AAA级企业、省建筑业诚信企业单位、宁波市银行资信AAA级企业、宁波名牌企业、宁波市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杭州湾新区建筑行业十佳企业等称号。
  宁波华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沿江路258号。法人代表:苗成洲。
  1987年,创建庵东华表五金厂,时以生产手拉葫芦配件为主,是起重葫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2016年8月,更用现名。2006年,注册分支企业——慈溪捷豹
  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专业生产中高端手拉葫芦。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2016年,公司本部连同分支企业总产值10821万元,销售总额10583万元,利润1020万元。
  主要产品(4类):1.汽车部件类: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输入轴、输出轴、尾灯刹车接口、雨刮器轴等;2.发动机类:燃油系统高压共轨泵驱动轴、凸轮轴、发动机零件连接盘、惰齿轴等;3.通用机械类:轻型装配式曲轴、割草机变速箱零部件、电气零部件、滑雪车部件、电动自行车电机齿轴齿套等;4.起重葫芦类:3~9t电力紧线器、手拉0.25~20t和手板0.25~9t两大系列80多款规格,0.5~3t环链电动葫芦等。
  公司拥有高端数控设备、超精磨床、凸轮移动磨及相关检测设备。以轴承类产品精密加工为核心技术,生产的燃油高压共轨泵驱动轴、凸轮轴等零件达到亚微米级生产、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手动葫芦、无论从整体设计制造或是品质均在国际高端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
  近年开发的新产品: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输入轴、输出轴;燃油高压共轨泵凸轮轴等。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从业人员中,有大专学历以上技术人员70余人,取得高级职称3人,中、初级职称20余人。
  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在美国建有拓拉思电商平台。2016年,出口销售额5658.03万元。
  先后获得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和谐企业、诚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等称号。
  宁波盛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环园南路408号。法人代表:应长钜。
  1988年,成立慈溪市水利建筑工程公司,隶属市水利局;1993年,更名为慈溪市建设工程公司;2000年,更名为慈溪市盛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01年,更用现名。
  占地面积23345平方米,建筑面积13782平方米。
  2016年,产值37283.80万元,销售41541.90万元,利润1250.60万元。
  2006年,通过ISO9000/14000/18000三合一质量体系认证。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钢结构专业承包二级、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三级等多项资质。下设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钢结构工程四个分公司,14个项目部门。注册资本1.62亿元,资产总额3亿余元。
  拥有大中型施工机械291套,设备总功率9856千瓦。先后承揽四灶浦、徐家浦、淡水泓围涂工程、境外饮水工程及北仑区梅山七姓涂围涂工程等省内外其他地区的水利工程。
  先后获得全国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AAA级单位、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省诚信民营企业、宁波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规模集体、市纳税大户、市诚信企业、市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镇工业园区纬三路228号。法人代表:孙平范。
  2003年始创,原名宁波市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2006年,更名宁波慈星纺机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改制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在深圳证券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慈星股份,证券代码:300307。占地面积86189平方米,建筑面积98550平方米。
  2015年,产值67882万元,销售收入79988万元,利润13084万元。2016年,因统计隶属关系变更,不属镇统计范围企业。
  主要产品:电脑针织横机、电脑针织无缝内衣机、电脑高速丝袜机。
  主要设备:立式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仪、数控精雕机、慢走丝线切割等。
  拥有高级工程师2名。有硕士研究生5名。开发国家级新产品1项,国家重点创新基金项目1项,宁波市级新产品20多项。系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拥有注册商标8件,授权专利134项。“慈星”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电脑针织横机获省名牌产品称号。
  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宁波专利示范企业、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等称号。
  第四章 工业园区
  1970年代开始,境域以小型工业企业自主选择而自发形成的块状工业区域,带动一村一品专业村的发展。2000年代,村与村之间的合作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形成更大范围的工业区块——工业园区。中共庵东镇委、镇人民政府通过设计、强化服务,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集聚效应。2016年末,全镇4个工业园区共入驻企业156家。
  第一节 镇工业园区
  基本情况
  位置:镇南横路以南庵宗公路两侧。
  规划用地面积:147公顷。
  建设时间:2000年开始,分期实施。
  土地征用办法:统一规划、统一价格、统一征用。根据开发程序每期需用土地由镇资产经营公司统一对上申报,统一向村、农户预征。企业按政府规定价格办理用地手续。按庵东镇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安排生产区、居住区、服务区、绿化区。
  入区企业条件:经营范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生产性项目优先进入。
  2015年5月1日起,调整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实行项目准入审批。
  项目准入条件: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指导目录和庵东镇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输变电设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电子电器及节能产品等产业,择优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性项目。投入与产出要求:新投入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要求1500万元以上;最低固定资产财务投资强度达到《浙江省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行业规定标准的1.25倍以上,拟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项目达产后年亩均工业计税销售360万元以上或亩均上交税收15万元以上。镇外企业用地项目必须在土地竞买申请前在庵东镇设立独立法人的项目公司。新入区项目必须提供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报告书,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使用)”制度。
  项目准入程序:项目申请初选——项目评审——项目决策。
  土地价格:项目用地实行“招、拍、挂”方式出让,招拍卖挂牌起始价60万元/亩(净土出让,含围墙。小微集聚区和农业项目为65万元/亩);同时需交项目保证金10万元/亩。
  项目管理:项目投资方自取得土地成交确认书之日起,两个月内办妥有关项目审批手续并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缴清土地出让金,六个月内全面开工建设,开工一年内建成投产,投产后两年内项目达产。土地面积超过50亩的项目开工后一年半内投产,投产后两年内项目达产。
  至2016年末,进驻企业93家,,占地面积105.29公顷,建筑面积119.8万平方米。
  入区企业
  2001年,入区企业5家,从业人员275人,实现销售收入8595.87万元,利润总额679.14万元,工业增加值1987.16万元,实交税金544.40万元,累计投资额667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3076.32万元。
  至2002年,入区企业40家,从业人员874人,总产值17998.52万元,销售15077.05万元,利润1159.92万元,工业增加值3854.31万元,实缴税金766.89万元,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7553.74万元,年末资产合计4970.54万元,基础设施投入1324万元(其中本年投入1025万元)。
  至2003年,入区企业40家,从业人员3080人,总产值50195.40万元,销售48541.22万元,利润总额3415.09万元,工业增加值9035.17万元,实缴税金2730.53万元,资产合计44942.46万元,基础设施投入1654.36万元。其中“三资”企业6家,协议利用外资7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0万美元,累计利用外资398.26万美元,出口交货值10210.51万元。
  至2011年,入区企业80家,其中年产值超500万元企业55家,从业人员7996人,总产值362635.80万元,占总量的59.2%;销售320449.50万元,占总量的58.8%;利润43141万元,占总量的95.6%。
  至2016年,入区企业93家,其中主营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41家。从业人员10019人。年产值457007.60万元,占总量的57.5%;销售441623.20万元,占总量的58.6%;利润14437.23万元,占总量的54%。
  第二节 其他工业园区
  镇东工业园区
  位于马中村、兴陆村。东临马中公路,南倚后七塘江,西靠陆中公路,北至马中村、兴陆村耕地。自1992年开始逐渐形成集聚,规划用地10公顷,至2011年末,进驻工业企业7家,其中规模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企业,下同)企业4家。至2016年,进驻工业企业1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宁波仁栋电气有限公司、宁波万成钢结构有限公司、宁波吉驰机械有限公司)。
  江南工业园区
  位于江南村,东临兴工支路,南倚后七塘江,西靠中心西直江,北至兴江一路。自2002年开始筹建,规划用地13公顷,至2011年末,进驻工业企业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至2016年,进驻工业企业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慈溪市宇兴电器有限公司、慈溪市忠达模具有限公司)。
  华兴工业园区
  位于华兴村。东临华海路,南连耕地,西靠华泰路,北至中心横路。自2005年开始逐渐形成集聚,规划用地14公顷,至2011年末,进驻工业企业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至2016年,进驻工业企业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华兴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芯健半导体有限公司)。
  第五章 外贸生产企业
  1972年,境域企业开始生产和销售外贸产品。1991年,境域设立首家“三资”企业。1994年,在国外首次投资办厂。2016年,有外贸产品生产企业45家,出口销售额12.43亿元。
  第一节 外贸产品生产与销售
  1972年上半年,位于人和西街的手工业系统所属庵东木器社(列名庵东地毯厂)试制外贸产品手工羊毛地毯;下半年,120平方米“白玉兰”地毯首次试销中国香港,是全县手工业系统最早的外贸产品。1973年,列入外贸收购计划,归口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经营。是年,出口交货值14.24万元,创汇5.09万美元,是全县手工业系统大宗出口产品之一。1978年2月15日庵东木器社(列名庵东地毯厂)转为县手工业联合社合作工厂,定名为慈溪盐业木器,厂,地毯部分迁址县城浒山另建浙江慈溪地毯厂,后为宁波地毯总厂。
  1972年,慈溪羊毛衫厂开始生产出口针织服装,并逐年发展。1973年以后,政府对外贸出口十分重视,专门成立外贸机构,出台外贸退税、补偿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外贸生产积极性。1981年,庵东镇多种经营办公室下设供销经理部,为以针织服装企业为主的外贸出口企业服务配套。1986年,慈溪羊毛衫厂送样55个款色(被外商选中31个)428件(套),品种有全棉衫、麻棉衫、腈青纶衫、羊毛衫,式样有套衫、开衫。签订外销合同167358件(套),年出口量81171件(套),销往美国、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17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慈溪羊毛衫厂列县乡镇企业创汇数量之首。1987年,慈溪农药厂生产的“磺草灵”原粉产量12.88吨、20%“磺草灵”水剂产量137.57吨,出口东南亚诸国。1995年2月15日,市进出口公司庵东分公司设立杭州办事处,开始经营外贸自营出口业务。
  1995年,市有出口交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58家,其中庵东2家。慈溪羊绒衫厂出口交货值8431.22万元,列全市第7位;宁波南北轴承公司出口交货值5378.75万元,列全市第11位。
  第二节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
  引进外资1991年5月17日宁波三北轴承厂与澳门轴承有限公司联合组建镇内第一家联营合资企业——宁波南,北轴承有限公司。6月,经农业部和外经贸部批准为国家机电产品扩权基地企业。1994年,庵东镇有“三资”企业5家,客商累计投资额82万美元,中方累计投资额1340万元人民币。
  2007年10月,耐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美国库柏工业集团合资成立库柏耐吉(宁波)电气有限公司。2012年6月,变更为库柏(宁波)电气有限公司。2016年,注册资本10018万元,客商投资80%,中方投资20%。
  对外投资
  1994年,慈溪羊绒衫厂原厂长归继昌率10余名技术骨干前往孟加拉国兴办针织服装厂,开境域国外投资之先河。当年投资170万元人民币,翌年追加投资5万元人民币。2011年,在柬埔寨办有羊绒衫厂2家,在中国澳门、香港各设经销窗口。
  第六章 工业管理
  1977年5月,建立庵东区工业办公室,由分管工业的副区长兼任主任。19751978年,全区7个人民公社相继建立工业办公室(以下简称“工办”)。1981年和1983年,改称相应乡(镇)“工办”。
  1992年5月扩镇后,新组建镇“工办”,由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2002年,市经委改称经济发展局,镇“工办”亦改称经济发展办公室(简称“经发办”)。2010年,庵东镇成建制委托宁波杭州湾新区管理,机关内设机构调整,“经发办”改称经济与贸易办公室(简称“经贸办”)。2016年,根据《慈溪市庵东镇党政机关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贸办”改称经济发展服务办公室。
  第一节 经营管理
  管理层变迁
  1960年代,生产大队办的企业叫队办厂,负责人由生产大队任命;人民公社办的企业叫社办厂,负责人由人民公社任命。1970年代,社队企业的存亡兴衰取决于“供销人员”,逐渐形成供销型领导班子。
  19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业务采购工作越来越困难,单一的零配件加工,依赖对方厂家,导致部分企业自生自灭。有经济头脑的人(时称能人)开始自行研制、开发自己的产品,弥补大企业空白或不足,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开发新产品的技术型能人充实企业领导班子。
  1984年,改厂长(经理)委任制为职工民主选举或聘用制,选聘后对企业负全部经济责任,并推行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直至企业产权改制。
  1994年,镇村企业开始进行产权体制改革,转制后企业职工就是厂长(董事长)的雇员。厂长出于利益考虑,势必任用亲属家庭成员来参与管理,形成家族式管理模式。但随着事业发展,产品更新,家族式管理模式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甚至阻碍企业发展,因此开始注重招聘现代管理型人才充实各部门岗位。
  2000年代,科技型人才进入企业决策层。
  经营方式变迁
  1960~1970年代,社队企业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经营,管理人员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认定,职工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安排。企业职工是务工的生产队社员,工资大部分(约80%)缴生产队记工分,留少部分(约20%)作务工补贴。企业的盈亏对职工收入分配关系不大,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只对认定机构领导者负责,不问企业的盈亏,暴露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病。
  1980年代初,乡镇企业实行“二定二包”(定包缴乡镇、村利润,定包企业留成)。1984年7月,全面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改干部任命制为选聘制;改固定工制为合同工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简称“一包三改”)。10月,又出台“一包五改”政策,即健全和完善经营承包制,改企业厂长委任制为职工民主选举制或聘用制;改固定工资制为计件或浮动工资制;改职工的调配制为招考合同制;改企业的封闭或半封闭式为开放式经营;改企业变相“官办”为真正的“民办”。
  1985年11月,庵东区委、区公所对“一包五改”政策实施办法作出具体规定:
  承包形式:对技改投入较多,技术设备较好,生产有一定规模,业务比较稳定,有一定利润空间,从业人员较多的企业,一般实行以厂长为代表的职工集体承包;对规模较小,利润不多,从业人员较少的企业一般实行合伙承包;对长期亏损,濒临倒闭的小企业一般实行租赁。
  承包期限:凡产、供、销正常的企业一般三年;新建、扩建或业务不正常的企业也可以一年一包。
  承包基数确定:一是以前三年实绩为依据,看企业现状和发展势头商定;二是采用滚动式三年类推,商定递增比例。
  企业留成:不论承包基数内或超过承包基数部分的税后利润至少要有50%留给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扩充流动资金;国家减免税部分一律不能参加分配,全部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上缴乡(镇)村部分:严格控制在承包基数内税后利润的30%,超承包基数部分税后利润的20%以内。
  职工奖金(包括干部、供销人员):控制在承包基数内税后利润的20%和超承包基数部分税后利润的30%以内。税后利润和奖金分配总额不得超过国务院规定的四个月计税工资。在企业内部奖金分配中,厂长或主要承包者,完成各项承包指标的,其奖金一般可高于职工平均奖金的0.5~3倍;完不成承包指标造成企业亏损的要相应承担经济责任,除扣发或不能计发奖金外,视亏损额最高至扣发基本工资的20%。
  1993年,46家镇办企业,有12家建立以厂长为代表的全员承包责任制,19家实行“二定二包”(定包上缴镇利润、定包企业留成),6家实行包干上缴。78家村办企业,有19家实行以厂长为代表的全员承包责任制,32家实行“二定二包”,6家实行包干上缴,21家实行不动产租赁承包。
  1994年,进行乡镇企业产权体制改革。(详见本编第二章第四节相关内容)
  企业管理
  1960~1970年代,社队企业靠“供销员”发扬“四千”(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精神,从大中城市、大中型工厂揽来零配件加工业务,按对方要求,按产品实样,照葫芦画瓢去做,企业无自主权,产品仅为大中型企业拾遗补缺,呈应付状态,企业内部管理缺乏动力。
  1980年代,从单一产品的外加工逐步转向生产产品,随之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由市场需求确定企业产品生产。同时,随经营方式变迁,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厂长(经理)开始具有人事安排、生产管理、奖金分配权,企业管理自然由被动应付向主动管理转变。
  1993年,在管理上强化基础管理和各项专业管理,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减缩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上下功夫,从单一的生产管理到质量检测管理,进而强化三项基础管理(现场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建立企业人、财、物和产、供、销各项管理制度;推行材料定额消耗和劳动工时定额计件为主体的计酬制度,把定额指标、质量指标与劳动者报酬紧密挂钩;强化计划、生产、物资材料、设备、成本、财务、库房、安全、劳动等专项管理。是年,慈溪电器开关厂、减速机配件厂成为宁波市企业管理明星企业,减速机配件厂、红光滚柱厂,“企业现场管理”工作验收合格,慈溪电器开关厂、减速机配件厂,基础管理工作验收合格。
  1993年,通过培训和考试,12人获会计员上岗证书,2人获助理会计师上岗证书,16人获统计员上岗证书。参加全国职称评审统考,9人获会计员专业技术职称,5人获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职称。为与国际惯例接轨,1993年7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财务会计制度。
  至2005年,累计42家企业获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宁波市皮尔公司获16949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5家企业,7只产品制定企业产品标准,3家企业完成计量检测体系管理认定。
  2014年,组织专门队伍,采取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境域153家企业进行调查,摸清企业经营、资金运行、企业需求、环保安全、节能等实情,为企业加快发展探索清障路子。调研发现,企业的技改、品牌打造对企业产值,销售带动较大,但部分企业仍存在缺乏做大做强理念,优秀工作团队易流失、企业融资难、扩大产能或开发新项目空间小等问题。镇有关部门针对企业需求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镇企联动,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企业加强“内功”修炼,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服务常态化机制。
  第二节 安全管理
  管理网络
  1950年代,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治安保卫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1960年代初,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但政府和企业尚无专管安全生产的部门和机构,政府部门由分管生产的领导兼管,企业内部由主管生产的部门兼管。1964年10月,庵东发电厂投运,明确由该厂生技课管理安全工作。
  21世纪初,树立人本意识,对安全生产引起高度重视,镇人民政府把此项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在组织上建立由政府、部门、单位第一把手负总责,由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牵头,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实施综合监管,镇机关各办(所、中心)、有关部门和村全覆盖的安全监管网络。各行政村建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干部和安全管理员;企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员进行日常安全生产的管理。
  2006年,镇人民政府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组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各职能办公室及所属行政村、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342人(其中:村53人、企业266人、办公室16人、安监所7人),并为解决交通安全突出问题专设“交管站”配备专职人员4人。
  2006年开始,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市人民政府与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与机关各办(所、中心)、行政村、镇管规模企业,各职能办公室、行政村与所辖企业,企业与车间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2010年,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持证上岗制度,配备村、企业安全生产协管员。
  2012年,镇人民政府与所辖各职能办公室、村、企业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160份,村与所辖企业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526份。
  2013年,将村辖企业划分为5个片区,实施以片区为单位组织安全现场互查、经验交流、联合演练培训。
  2014年,各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细化分解,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到人。镇人民政府与各职能部门(办公室)、行政村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30份,与镇管企业签订110份;村与所辖企业单位签订611份。
  2015年,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7个行业(工业和烟花爆竹行业、商贸行业、建设工程城镇燃气行业、教卫民政行业、消防和道路交通行业、宗教文体行业、农业水利和渔业渔船行业)监管组,明确监管责任分工和责任人,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完善以村、各部门为监管主体和镇、村两级监管网格,配备网络员,明确网络员工作职责,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对网格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动态监管。为村级网格员配备人手一部专用移动电话,依托网格化监管信息平台,将属地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信息、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文字和图片形式录入信息平台,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和效率。各村安全生产网络化管理工作纳入村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并与网格员工资挂钩。是年,建立镇村两级网格42个,3186家生产经营单位纳入网格化管理,累计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606家次。2016年,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网格协管员持证率、信息化应用率、专用手机终端应用率均达100%;生产经营单位网格认领率99%。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和防范能力,74家企业达到宁波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并认定为安全生产B级信用单位。
  2015年、2016年,海南村和海星村分别建成微型消防站。
  安全防范检查
  2005年以来,部署落实节日及重点时段的安全防范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2005年国庆期间,组成15个检查组对辖区内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个体工商户、道路交通、农贸市场等单位进行地毯式检查。发现6家企业存在防火隐患,分别落实整改措施。对其中4家企业下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对1家企业下发宁波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整改指令书。
  2006年,组建检查组115个次,组织安全生产检查10次,参检人员287人次,受检企业1360家次。发现事故隐患408处,当场整改218处,限期整改190处。镇安监所对2家危化、2家化纤棉纺、5家钢结构、7家轴承、9家喷涂企业加强不定期监督检查;对烟花爆竹、特种设备、企业自备发电机组、加油站(店)强化监控和监督;开展对“三合一”(指住宿、储存、生产或经营等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下同)、特种设备、消费、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专项整治。整改“三合一”企业3家,改造土制货梯2台,对液氧储槽和液化石油气储罐进行整治、整改验收,对树脂车间进行整改验收,调整烟花爆竹销售网点布局,对企业自备发电机组人、机、环境三大因素调查,落实整改防范措施。2005~2006年,镇域自备发电机组企业97家,自备发电机103台,配备专(兼)职操作人员97人,具有上岗证仅35人,无上岗证者有62人。为此,着手做好无证人员的上岗培训。
  2008年,组建检查组26个,进行春节安全生产检查,参检人员72人,发现安全隐患41处,当场整改34处,限期整改7处。2010年,组建检查组39个,组织消防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参检人员176人,受检企业467家,发现事故隐患184处,当场整改122处,限期整改62处。2011年,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000多起次。加强消防宣传、演练和检查,提高镇民消防安全意识。5月12日镇安监所会同元祥村商会在镇工业园区举行消防演练,30余家企业100余人参加。,11月25日,召开“清剿火患”战役消防安全动员大会,12月份大检查,检查公复场所20家,企业1281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分别作出处置。
  2012年,开展两次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一是“打非治违”专项检查。组建检查组73个,231人参加,检查生产经营单位690家,督促整改安全事故隐患221处。取缔非法煤气倒灌点5个,没收扣押煤气罐71只,查处非法生产场所66个,查处非法土制升降机10台,查处无证照非法经营单位36家。二是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整治。组建30个检查组,148人参加,在企业单位自查、各线普查的基础上,对境域塑胶、棉纺、包装等企业进行重点督查。共完成对422家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检查,整改消防隐患155处。
  2013年,组建检查组237个,758人参加,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724家,发现一般隐患417处,整改404处,整改率97%。在对制冷行业排查中发现1家使用无证压力容器的涉氨冷库,责令其停止使用;对人员密集场所、经营易燃易爆品单位、出租房进行消防专项检查413家次,对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现场消防安全宣传;检查4家农业企业、26家种植(养殖)场、20座闸口、15座泵站、4个在建水利工程、88艘渔船,发现一般隐患4处,落实了整改措施;排查在建建筑工地7个,整改一般隐患2处;检查商贸单位648家(重点为120家餐饮场所),发现部分证照不齐、专用燃气瓶安全设施不符安全要求、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对5家喷涂小作坊下发关停搬离通知书;取缔1家非法危化气体代灌点;督促1家涂料生产企业、3家喷涂企业进行安全评价;督促油漆经营户办理经营许可证;对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的专柜摆放、灭火器摆放位置不当等问题,责令当场整改;对机械制造等工业企业,重点排查消防、电气、特种设备、持证上岗等方面存在的隐患,排查企业130家次,整改一般隐患103处;排查网吧、寺庙等人员密集场所20家次,整改一般隐患5处;排查教育、卫生、民政系统单位43家次,重点检查食堂、校车、消防等情况,整改一般隐患12处。
  2014年,136家次企业、学校、市场网吧进行事故隐患网上自行审报,累计上报事故隐患2207处,自行进行排除。组织172个检查组,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733家,消除事故隐患921处。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全年累计巡查工业企业184家次、农贸市场48家次、烟花爆竹经营店66家次、餐饮店52家次、宾馆18家次、宗教场所8家次、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44家次、建筑企业及工地37家次、农业企业196家次、农业机械150台次、渔船190艘次、学校132家次、其他人员密集场所45家次,累计消除安全隐患1755处。行政村对所辖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安全巡查2822家次,累计消除隐患1572处。对危化物品经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海洋渔业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缔关停铝粉尘作业场所4处,喷(涂)漆场所2处、非法煤气代灌点8处、废塑料电镀作坊8家、土制升降机5台、排除非法违法广告牌1000余块;整改企业38家,拆除影响消防的违章建筑2000平方米,整改面积5000平方米。
  2015年8月份,重点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城镇燃气、“三合一”企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建筑安全)、消防等行业(领域)的排查整治。出动检查组70个,参检人员363人,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727家次,消除事故隐患375处。其中,涉及危化品储罐企业(含加油站)16家,发现煤油、天然气等危化品储罐26只,取缔危化气瓶非法经营点1处,取缔烟花爆竹非法经营点2处,取缔涉及粉尘作坊4处,取缔土制升降机2台,集中取缔辖区内18家非法燃气倒灌经营点,没收安检过期的空煤气罐72只和灌装设备3套。对293家合用场所经营单位整改,并对新审批经营单位进行现场合用场所安全条件确认。9月中旬,启动海南村防汛公路两侧、人和街两侧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新增消防栓6只,维修消防栓16只,新增设消防取水口25处,完成室内老旧电气线路改造494间,新配置灭火器210只。启动4幢建成区内多业主、多元产权旧住宅鉴定,涉及住户52户,建筑面积3631平方米,其中鉴定为C、D级42户,建筑面积3031平方米,下发整改通知书。完成零星危旧房屋改造16户,建筑面积2488平方米;排摸存在消防隐患的群租房、出租房53户472平方米,涉租住人员930人。叉车操作人员新考证15人、叉车登记注册21台。
  2016年,组织全镇性安全生产督查活动2次。对重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72家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00处次,参与企业安全生产指导服务30家次。村、部门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场所)安全检查6169家次,消除事故隐患1342处次。145家企业自主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排除安全隐患2140处次。在专项整治中,取缔违规小作坊42家,查处土制升降机2台。
  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
  2011年以来,组织以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为主体的一年一度的集中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宣传,使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安全防范警钟长鸣。
  2011年,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时间为6月1~30日。活动主题:安全发展、预防为主。23个行政村悬挂标语75条、张贴宣传画177张、出黑板报24期、出动宣传车6辆、举办知识竞赛4场次、参观图片展览148人次、培训职工964人、举办演讲比赛4场、组织专场文艺演出2场次、领导电视讲话5次、安全咨询35次、发放宣传资料748份、组织安防技术比武31人次、发短信428条、组织安全执法检查47次、参加检查人数189人次(其中领导参加检查50人次)、检查企业441家、发现安全隐患116处,整改102处。35家企业悬挂标语116条、张贴宣传画245张、出黑板报46期、出动宣传车2辆、举办知识竞赛13场次、参观图片展览1146人次、培训职工4783人、举办演讲比赛1场、组织专场文艺演出1场次、领导电视讲话3次,开展安全咨询39次、发放宣传资料1670份、组织安防技术比武392人次、发短信378条、组织安全执法检查56次、参加检查人数149人次(其中领导参加检查58人次)、发现隐患100处、整改97处。
  2012年,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主题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制作电视图文30多幅,悬挂宣传横幅167条,制作安全宣传展板28块,组织参观2575人次,发送安全宣传资料7168份,发送安全宣传短信500余条,张贴安全教育宣传画364张,出黑板报61期次,组织专家为20家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标准化咨询,举办安全知识竞赛8场次,安全咨询活动38场次,参加安全技术比武494人。
  2013年,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中,悬挂宣传横幅165条,发送安全宣传短信3174条,张贴安全教育宣传画837张,出黑板报54期,出动宣传车4台次,举办知识竞赛12场次、演讲比赛1次、文艺演出专场1场次、图片展参观人数2426人次,安全咨询31次,发放宣传资料8664份,参加技术比武86人,消防演练24次。
  2014年,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中,制作张贴宣传画50余幅,悬挂宣传横幅210条,有线(数字)电视视频滚动播出图文6000余条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发送安全警示短信8640余条,举办现场咨询活动2次,接受咨询1000余人次,组织新安全法知识竞赛参赛1108人,组织消防应急演练1次,现场观摩120人。
  2015年,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中,除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电视视频宣传外,利用Q
  、短信等平台及时将警示信息、典型经验、法律法规等发送给各行业管理部门、行政村、企业等单位;重点征集安全管理经验交流,组织专家下基层服务,传授安全管理经验;组织消防应急演练和安全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
  2016年,组织现场集中安全教育宣传活动2次,发放宣传册、VCD光盘等宣传品5000份,发送安全生产宣传短信10000条。
  安全教育培训
  2006年以来,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2006年9月,在庵东成校举办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66人,考试合格56人。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发证。起重机械司机复审人员重新做证10人。
  2008年9月,对64名起重机械司机(桥门式司机)复检,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是年,对来自189家企业6100名员工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对来自57家企业930名新职工进行上岗前安全知识培训。
  2009年,103家企业进行安全培训,受训2632人。镇集中培训安全生产负责人117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07人。对原持证人员202人进行复审。
  2011年,庵政〔2011〕4号文关于做好春节后新职工岗前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到边新招、边培训,通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培训和看安全教育光盘,听事故案例分析,讲明讲透安全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考核。至6月底,52家企业组织新职员上岗前安全培训,受训1052人。6月22日举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会,参加人员为村安全工作干部、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138人,;9月13日培训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56人;9月15~16日对59人举行企业安全资格证书培训,;10月份,对原持证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证书进行复审,复查安全生产负责人246人,复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45人。
  2012年春节后,组织新上岗(转岗)前的安全教育,172家企业培训新职工和换岗职工1945人。组织多门类的安全生产培训:23个行政村质监员安全培训,提高质监员安全监管能力和特种设备操作能力;48个单位53名特种设备管理员集中培训并考核颁证,夯实企业特种设备操作能力,做到持证上岗,消除安全隐患;组织81名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和71名安全管理员培训并考核取证;组织299名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和213名安全管理员参加安全管理资格复审;组织35家烟花爆竹零售店和7家油漆零售店负责人、管理员参加由市安监局统一组织的安全培训。
  2013年,分2班7批次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应急演练,累计培训800余人,200余人现场观摩逃生疏散、灭火、伤员急救等演练。组织企业安全管理员交流,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全镇150名安全管理员分为5个片区,在生产现场组织6次安全生产座谈交流活动,交流安全管理方法,直面安全管理短板,互提意见、建议30余条,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2014年12月1日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为此,对辖区内所有经营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分6个批次分别授课,累计培训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安管员1107人。以村企业安全生产片区活动小组为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经验交流、现场互查、邀请专家现场安全诊断、联合培训和演练等培训活动10次,参加人员1100余人次。是年,企业组织各类安全培训1471家次,培训员工12364人次。其中新职工和换岗职工1432人次;安全生产新取证管理人员培训2次(新取证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43人、新取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员35人);安全生产证书复审培训2次(复审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348人,复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员290人)。
  2015年,组织安全生产培训50次,培训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458人次,安全管理员352人次,其他相关人员3000余人次。组织安全生产片区交流活动,参与活动500余人次,覆盖企业150余家。7月23日,选派镇管13家企业安管员、班组长26人参加宁波杭州湾新区优秀安管员、班组长培训。
  2016年,组织安全生产培训30次,受训5000人次,生产经营单位自主组织安全生产上岗前培训2500人次。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强化安监人员培训,提高履职能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持证385人,安全管理员持证297人。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