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主要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78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主要作物
分类号: F326.1
页数: 13
页码: 670-68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组主要作物情况。
关键词: 种植业 农作物 庵东镇

内容

境域传统以棉花和春花(指冬种春收的大麦、小麦、蚕豆和油菜等作物,下同)种植为主,受水资源影响,水稻种植比例不高。随着土壤的改良,蔬菜、水果有较大发展,玉米、高粱、大豆和薯类等小杂粮作物种植也在增加中。
  棉花
  境域自18世纪初至1956年6月(除2次直属宁波专员公署外),历为余姚县辖地,故所产棉花统称“姚棉”,其所织土布亦称“姚产土布”畅销省内外。据清光绪《余姚县志》卷六《物产·花之品》中记载:“棉花:嘉靖《志》:产,海壖,以为絮,或纺之作布,民尤大利之。案:乾隆时戴建沐《修助海侯庙记》云:‘姚邑北乡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迄今又百余年,海滨沙地日涨,种植益广,即塘南民田亦往往种之,较前所产又增益矣。”时境域五塘以南区域已广植棉花,并成为主要经济作物。抗日战争时期,上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棉花滞销,棉价暴跌,出现“一斤皮棉一斤米,卖卖出眼泪,不卖饿肚皮”的惨景,导致棉田面积锐减,产量下降。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棉花生产,组织兴修水利,改善农田基本设施,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棉花生产得到发展。
  1954~1984年,棉花由国家统购、统销,除留少量自用外,全部由供销部门收购。1985年,改为合同订购,采取合同内与粮食挂钩,超合同加价的收购办法。1999年,国家对棉花收购、销售价格不再作统一规定。2001年,国家全面放开棉花市场。
  1970年代起,随着盐改农后棉田面积的逐年增加,庵东棉花生产稳步发展,并以产量高、品质好著名,在慈溪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精耕细作的植棉技术,曾于1965年推广到苏、豫、晋等省。1984年,平均亩产皮棉112公斤,为历史上最高单产年。1990年,植棉面积41556亩,平均亩产皮棉70.24公斤,总产2918.89吨。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为慈溪的1/10和1/6,被誉为慈溪棉仓,是宁波市七个重点产棉镇(区)之一。1997年,获宁波市棉花优胜竞赛活动一等奖。1998年,荣获宁波市棉花生产先进集体。此后,随着国家棉花政策的放开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境域植棉面积逐年调减,至2008年,植棉面积减至9626亩,皮棉总产量亦减至721.95吨。2010年,因行政区域变化,植棉面积增至23468亩,皮棉总产量为1548.89吨。2016年,植棉面积13377亩,皮棉总产量1119.25吨,总产值2277万元。
  粮食
  境域粮食作物种类较多,有大麦、小麦、蚕豆、玉米、高粱、小米、番薯等,较少种植水稻。传统以春粮为主,夏秋杂粮为辅。种植分布无明显区域界限,一般视土质咸碱度而定,蚕豆、玉米、高粱要求土壤咸碱度低,大麦、番薯较耐咸。习惯采用春花、棉花或春花、夏粮、秋粮等二熟或三熟栽培模式。1950年代前,由于栽培技术落后,品种退化等原因,产量不高。正常年景下,大麦、小麦、蚕豆的亩产量在50公斤上下,玉米、高粱在每亩100公斤左右。1953年起,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安排一定计划面积种植粮食作物。但境域农村的粮食自给率仅为全部口粮的1/3(盐区由国家配给),余以棉粮挂钩、奖励等形式由国家配给,所产粗、杂粮也可与粮食部门兑换成细粮票(大米)。1962年以后,推广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栽培技术,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尤以1980年代贯彻“改革、开放、搞活”方针后,增产更快。
  油料
  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大豆、花生、芝麻习惯不作油脂原料。在计划经济时期,油菜籽受计划控制,由粮食部门收购并按配给量返回食油票。1985年,取消食油配给。因油菜作物较耐咸,宜于境域种植,面积与产量相对稳定。
  蔬菜瓜类
  1950年代前,境域无规模蔬菜瓜类种植,农民以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翻“小花利”(即菜园),多为自给。1951年,蔬菜面积19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15%。1958年后,人民公社组织建立蔬菜专业队,大部分供应本生产队集体食堂。1963年以后,为完成粮棉指标,生产队只留少量蔬菜地,收获按人头或工分分配给社员,商品率不高。蔬菜瓜类生产一直无较大发展。至1980年代,境域蔬菜品种极少,只有常年备用类蔬菜,如大白菜、雪里蕻等。有的经腌制或腌制后晒成干菜,长年食用,时令蔬菜不多,此后,境域发展“一优二高”(优质、高效、高产)农业,蔬菜瓜类的经济效益高于其他作物,面积迅速增加。西三乡涂汛潭、陈家路村、西二乡诸湾村等,以发展腌制类蔬菜为主业,商品性蔬菜品种10余种。随着农村产业改革步伐加快,农民有了更多种植上的自主权,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瓜类生产迅速发展。1984年,有蔬菜瓜类种植面积450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1993年,建有纯蔬菜基地2个,季节性农产品基地5个,基地总面积2771.70亩。同年,镇农业公司在爱佰村、庵北畈村建立荷兰豆、西蓝花基地500余亩。1996年,形成镇南村、五爱江村的菠菜和刀豆,下诸家路、诸湾村的榨菜和蚕豆等五大特色基地。2001年,振东村建立出口创汇菠菜基地600亩,宏兴村建立韭菜基地800亩。20072010年,有无公害蔬菜基地6个,其中:海星村青刀豆基地400余亩,珠江村毛豆基地2500余亩,虹桥村西蓝花基地3000余亩,华兴村包心菜基地800余亩,珠江村榨菜基地2000余亩。同期,菜用蚕豆(鲜蚕豆)种植遍布全镇,蔬菜瓜类总面积达36000余亩。基地总面积达到12300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4%。2011年,有蔬菜购销大户8家,蔬菜加工企业9家,蔬菜基地面积14260.50亩。西三、路湾、珠江等村为境域蔬菜主产地。2016年,境域有蔬菜瓜类种植面积35060亩,总产58985吨。1990年代起,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不断引入蔬菜瓜类新品种,2016年,境域常见各类商品蔬菜品种有80余种(不包括西瓜、甜瓜等)。从事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户)38家。
  水果
  境域素有房前屋后种植果树的习惯。1960年代初,农民砍掉仅有的果树“见缝插针”种植粮食作物。1970年代起,逐渐得以恢复,品种有桃、梨、葡萄、土枣、柑橘等,多为自食。1980年代起,农民在承包地成片种植橘、桃、梨、葡萄、胡柚等水果。1988年,有果园种植面积607.60亩,其中葡萄223亩。此后,水果种植迅速发展,并形成以咸地葡萄(统称马潭路葡萄)为特色的水果生产产业,马潭路、下一灶、浦东、虹桥等村为集中产区。2011年,种植水果3163.50亩,其中葡萄3135亩、梨19.50亩、柑橘6亩、其他水果3亩,水果总产量17969.40吨,产值5875.34万元。2016年,种植水果8779亩,其中葡萄8580亩,产值12536万元(包括果用瓜3961万元)。
  咸草
  又名海草、三角蔺草等。莎草科,莎草属。属多年生植物,可利用春季根苗分蘖进行水田移植。发展咸草生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单产干草500~600公斤,每公斤售价0.6~1元,一年可收两茬,时为普遍开展的农村副业(编织草帽、包装袋)原料,规模几乎遍及家家户户,年创产值千万元以上(具体无统计数据)。咸草对土壤、肥水要求低,成活后耐旱、耐咸,抗病虫能力优于其他作物,并具有却咸拔淡、较快改良土壤的特性,宜于咸碱和瘠薄土地种植。1970年,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试种120亩咸草获得成功,此后逐渐由西向东扩大种植。1980年代,作为盐改农后首选种植的先锋作物在境域推广。1992年,在镇人民政府的推动下,一度成为境域特产,形成2万余亩种植规模,占当时盐改农面积一半以上,成为全镇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2000年以后,随着就业渠道增加,农村劳动力转入企业务工增多,咸草种植面积和编织加工逐年减少。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