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编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786
颗粒名称: 第十二编 农业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92
页码: 670-761
摘要: 本编记述了18世纪初至2016年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 经济 庵东镇

内容

境域成陆始于18世纪初,土地均由滩涂淤涨而成。始用于晒盐,随海涂淤涨和筑塘围涂使盐区北移,南部土地先后淡化成农地。后因杭州湾海水变淡使境内土地加速淡化。2001年11月,境域结束晒盐历史,盐田大部分辟为农地,用于种植和养殖。
  农业以棉花种植最著名。1980年代起,形成以棉花为主,粮油、蔬菜为辅的生产格局,植棉面积长期稳定在万亩以上,产量、销售位居慈溪市第一。1990年代起,随着棉花收购政策的逐步放开,大力发展蔬菜和咸地瓜果生产。蔬菜生产以西三、路湾和珠江等村为主产区。马潭路等村发展咸地葡萄种植,富民等村种植咸地西瓜,品质优良,市场适销。马潭路葡萄、富民西瓜等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畅销水果。
  境域曾有较多盐荒地和海滩草地,具有发展畜牧的有利条件。1980年代起,建有一定规模的生猪、羊、兔和家禽养殖场。还有野鸭、肉鸽、荷兰鼠等特种动物的驯养和繁育。
  境域具有丰富的海涂和浅海资源,从事近海捕捞和养殖是一大特色。所产鱼、虾、蟹和贝类等海鲜,品种达30余种之多。尤以鲻鱼、青蟹等最负盛名。1984年,“万亩鱼塘”建设项目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列为无偿援助项目。1992年,境域首创“低坝高网”养殖技术。1999年获批为省首批“蓝色工程示范区”乡(镇)。2001年被省海洋与渔业局命名为“青蟹之乡”。
  1981年后,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5年后,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村经济向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专业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大批涌现。2011年以后,现代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2016年,建成宁波市级农业精品园1家,新区级农业精品园2家及一批示范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开始建设由宁波甬丰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甬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016年,全镇农业总产值95192万元。
  第一章 种植业
  境域种植业始于18世纪中期。随着杭州湾南岸的海涂不断淤涨,盐田逐渐北移,种植业亦随之由南向北拓展。先期以种植适咸作物为主,如棉花、大麦、油菜等。经年改良后,可种植蚕豆、小麦和果蔬类作物。棉花为境域重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春粮和杂粮为主。因受淡水资源制约,水稻种植主要用于土壤改淡,面积不多。1950年代起,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按指令性计划种植水稻。2010年以后,随着水利设施的完善,水稻种植逐渐增多。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大豆、花生、芝麻等境域很少用作油料加工。由于盛产棉花,境域有食用棉籽油的习惯。1990年代起,随着土壤进一步改良和棉花、粮食市场的放开,效益较高的蔬菜和瓜果生产有较大发展。2016年,境域种植业收入64379.06万元。
  第一节 主要作物
  境域传统以棉花和春花(指冬种春收的大麦、小麦、蚕豆和油菜等作物,下同)种植为主,受水资源影响,水稻种植比例不高。随着土壤的改良,蔬菜、水果有较大发展,玉米、高粱、大豆和薯类等小杂粮作物种植也在增加中。
  棉花
  境域自18世纪初至1956年6月(除2次直属宁波专员公署外),历为余姚县辖地,故所产棉花统称“姚棉”,其所织土布亦称“姚产土布”畅销省内外。据清光绪《余姚县志》卷六《物产·花之品》中记载:“棉花:嘉靖《志》:产,海壖,以为絮,或纺之作布,民尤大利之。案:乾隆时戴建沐《修助海侯庙记》云:‘姚邑北乡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迄今又百余年,海滨沙地日涨,种植益广,即塘南民田亦往往种之,较前所产又增益矣。”时境域五塘以南区域已广植棉花,并成为主要经济作物。抗日战争时期,上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棉花滞销,棉价暴跌,出现“一斤皮棉一斤米,卖卖出眼泪,不卖饿肚皮”的惨景,导致棉田面积锐减,产量下降。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棉花生产,组织兴修水利,改善农田基本设施,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棉花生产得到发展。
  1954~1984年,棉花由国家统购、统销,除留少量自用外,全部由供销部门收购。1985年,改为合同订购,采取合同内与粮食挂钩,超合同加价的收购办法。1999年,国家对棉花收购、销售价格不再作统一规定。2001年,国家全面放开棉花市场。
  1970年代起,随着盐改农后棉田面积的逐年增加,庵东棉花生产稳步发展,并以产量高、品质好著名,在慈溪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精耕细作的植棉技术,曾于1965年推广到苏、豫、晋等省。1984年,平均亩产皮棉112公斤,为历史上最高单产年。1990年,植棉面积41556亩,平均亩产皮棉70.24公斤,总产2918.89吨。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为慈溪的1/10和1/6,被誉为慈溪棉仓,是宁波市七个重点产棉镇(区)之一。1997年,获宁波市棉花优胜竞赛活动一等奖。1998年,荣获宁波市棉花生产先进集体。此后,随着国家棉花政策的放开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境域植棉面积逐年调减,至2008年,植棉面积减至9626亩,皮棉总产量亦减至721.95吨。2010年,因行政区域变化,植棉面积增至23468亩,皮棉总产量为1548.89吨。2016年,植棉面积13377亩,皮棉总产量1119.25吨,总产值2277万元。
  粮食
  境域粮食作物种类较多,有大麦、小麦、蚕豆、玉米、高粱、小米、番薯等,较少种植水稻。传统以春粮为主,夏秋杂粮为辅。种植分布无明显区域界限,一般视土质咸碱度而定,蚕豆、玉米、高粱要求土壤咸碱度低,大麦、番薯较耐咸。习惯采用春花、棉花或春花、夏粮、秋粮等二熟或三熟栽培模式。1950年代前,由于栽培技术落后,品种退化等原因,产量不高。正常年景下,大麦、小麦、蚕豆的亩产量在50公斤上下,玉米、高粱在每亩100公斤左右。1953年起,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安排一定计划面积种植粮食作物。但境域农村的粮食自给率仅为全部口粮的1/3(盐区由国家配给),余以棉粮挂钩、奖励等形式由国家配给,所产粗、杂粮也可与粮食部门兑换成细粮票(大米)。1962年以后,推广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栽培技术,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尤以1980年代贯彻“改革、开放、搞活”方针后,增产更快。
  油料
  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大豆、花生、芝麻习惯不作油脂原料。在计划经济时期,油菜籽受计划控制,由粮食部门收购并按配给量返回食油票。1985年,取消食油配给。因油菜作物较耐咸,宜于境域种植,面积与产量相对稳定。
  蔬菜瓜类
  1950年代前,境域无规模蔬菜瓜类种植,农民以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翻“小花利”(即菜园),多为自给。1951年,蔬菜面积19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15%。1958年后,人民公社组织建立蔬菜专业队,大部分供应本生产队集体食堂。1963年以后,为完成粮棉指标,生产队只留少量蔬菜地,收获按人头或工分分配给社员,商品率不高。蔬菜瓜类生产一直无较大发展。至1980年代,境域蔬菜品种极少,只有常年备用类蔬菜,如大白菜、雪里蕻等。有的经腌制或腌制后晒成干菜,长年食用,时令蔬菜不多,此后,境域发展“一优二高”(优质、高效、高产)农业,蔬菜瓜类的经济效益高于其他作物,面积迅速增加。西三乡涂汛潭、陈家路村、西二乡诸湾村等,以发展腌制类蔬菜为主业,商品性蔬菜品种10余种。随着农村产业改革步伐加快,农民有了更多种植上的自主权,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瓜类生产迅速发展。1984年,有蔬菜瓜类种植面积450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1993年,建有纯蔬菜基地2个,季节性农产品基地5个,基地总面积2771.70亩。同年,镇农业公司在爱佰村、庵北畈村建立荷兰豆、西蓝花基地500余亩。1996年,形成镇南村、五爱江村的菠菜和刀豆,下诸家路、诸湾村的榨菜和蚕豆等五大特色基地。2001年,振东村建立出口创汇菠菜基地600亩,宏兴村建立韭菜基地800亩。20072010年,有无公害蔬菜基地6个,其中:海星村青刀豆基地400余亩,珠江村毛豆基地2500余亩,虹桥村西蓝花基地3000余亩,华兴村包心菜基地800余亩,珠江村榨菜基地2000余亩。同期,菜用蚕豆(鲜蚕豆)种植遍布全镇,蔬菜瓜类总面积达36000余亩。基地总面积达到12300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4%。2011年,有蔬菜购销大户8家,蔬菜加工企业9家,蔬菜基地面积14260.50亩。西三、路湾、珠江等村为境域蔬菜主产地。2016年,境域有蔬菜瓜类种植面积35060亩,总产58985吨。1990年代起,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不断引入蔬菜瓜类新品种,2016年,境域常见各类商品蔬菜品种有80余种(不包括西瓜、甜瓜等)。从事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户)38家。
  水果
  境域素有房前屋后种植果树的习惯。1960年代初,农民砍掉仅有的果树“见缝插针”种植粮食作物。1970年代起,逐渐得以恢复,品种有桃、梨、葡萄、土枣、柑橘等,多为自食。1980年代起,农民在承包地成片种植橘、桃、梨、葡萄、胡柚等水果。1988年,有果园种植面积607.60亩,其中葡萄223亩。此后,水果种植迅速发展,并形成以咸地葡萄(统称马潭路葡萄)为特色的水果生产产业,马潭路、下一灶、浦东、虹桥等村为集中产区。2011年,种植水果3163.50亩,其中葡萄3135亩、梨19.50亩、柑橘6亩、其他水果3亩,水果总产量17969.40吨,产值5875.34万元。2016年,种植水果8779亩,其中葡萄8580亩,产值12536万元(包括果用瓜3961万元)。
  咸草
  又名海草、三角蔺草等。莎草科,莎草属。属多年生植物,可利用春季根苗分蘖进行水田移植。发展咸草生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单产干草500~600公斤,每公斤售价0.6~1元,一年可收两茬,时为普遍开展的农村副业(编织草帽、包装袋)原料,规模几乎遍及家家户户,年创产值千万元以上(具体无统计数据)。咸草对土壤、肥水要求低,成活后耐旱、耐咸,抗病虫能力优于其他作物,并具有却咸拔淡、较快改良土壤的特性,宜于咸碱和瘠薄土地种植。1970年,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试种120亩咸草获得成功,此后逐渐由西向东扩大种植。1980年代,作为盐改农后首选种植的先锋作物在境域推广。1992年,在镇人民政府的推动下,一度成为境域特产,形成2万余亩种植规模,占当时盐改农面积一半以上,成为全镇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2000年以后,随着就业渠道增加,农村劳动力转入企业务工增多,咸草种植面积和编织加工逐年减少。
   第二节 栽培技术
  境域农作物栽培,传统有散播、条播和点播等形式。畦阔1.2米左右,也有2.4米的(称阔畦),畦的两边称坑或坑底,一般深度0.25~0.30米。为适应农时、增加土地利用率和提高产出,习惯采用间作、套种等种植模式,还采用水旱轮作和避免多年种植同一种作物等措施,加速土质淡化、加快土壤改良和增加产量。
  棉花
  棉花栽培,习惯上与春花或油菜套种,一般在农时谷雨至立夏播种,前作是油菜地,播种会稍晚,多在小满至夏至。1950年代以前,多采用散播或点播栽培。1950年起推广条播,每畦两行。1955年以后,首先在纯地油菜和其他春作收获较晚的地块采用露地方格育苗移栽,1958年起,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后又采用方格育苗和营养钵苗床搭建塑料低棚的方法,以提早播种期。采用营养钵育苗,常在清明后制钵,谷雨前下种,小满至夏至移栽。棉花营养钵育苗,虽有增产效果,但用工较多,1980年代末起,采用大田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间适当提前,大田地膜覆盖的播种时间一般为谷雨前后(每年4月10~25日),并视天气和气温情况适当提前或延迟几天。棉花一般亩植5000~6000株(1994年后引种抗虫棉,株形高大,亩植减为3000~4000株),出苗后应及时挑膜间苗和防病除虫。中期管理应重视整枝、摘芽、开脑和摘去边芯以及高标准培土等。施肥上要掌握“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和补施长铃肥”的方法。发现生长过旺,有徒长现象时,可使用棉花生长调节素(矮壮素等)喷施。棉地杂草对棉花生长影响很大,习惯上尽量在农时入梅前抢墒中耕削地。入梅后一般雨天较多不利中耕,只能靠人工拔除,效率甚低。1996年后,应用化学除草剂(“拉索”等)在棉花播种覆土后、盖膜前喷洒,能有效解决棉花苗期杂草的危害。
  另外,棉花与水稻等水旱轮作,可进一步改良土壤和增加产量。俗语有“年花年稻,眉开眼笑”之说。
  大麦、小麦和蚕豆
  大麦、小麦和蚕豆在农时霜降前后播种,小麦在前,蚕豆中间,大麦可稍后播种。解放前和解放初,境域大麦、小麦均采用点播栽培,在畦两边各植一行,株距25~30厘米。1954年后改为条播,小麦每亩撒种3~4公斤,大麦5~6公斤。蚕豆历来采用穴种栽培,每穴播种2粒。大麦、小麦以氮肥为主,年内施足追肥,年外视长势控制施肥,蚕豆除带禽畜肥、磷肥穴施作基肥外,在清明前后施人粪尿作追肥(称泼豆青),可促使豆粒饱满。蚕豆根瘤有固氮作用,提倡蚕豆与其他春花作物轮作栽培,尽量避免多年重复种植,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栽培管理上应勤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播于稻田的二熟、三熟制大、小麦,多采用宽畦散播,冬季采用压苗措施,有利生根发蘖,但境域采用不多。
  水稻
  水稻有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稻之分。早稻在农时清明前后浸种、催芽,出芽后播于秧板(苗床)育苗(传统为水秧板,1958年后改为半旱秧板育苗),上薄盖绿肥、草料碎片或碎泥煤、牛粪等物,有利于保温、保湿和发根。1965年,推广薄膜覆盖育苗。1985年后,推行“催芽地膜育秧法”。连作晚稻和单季稻以前采用浸种不催芽,直接到秧田水育,后改为“芽露白水播水育”。1958年后,改为水播旱育。1961年后,改为“旱播水育秧”。1980年代以后,为节省劳动力,单季稻播种,有将发芽种子直播于大田的。2011年起,将发芽种子制成“秧盘”,再在苗床育苗,以适应插秧机操作。2016年,共制成水稻育秧秧盘380981盘。
  水稻田一般在农时谷雨至立夏进行耕作,宜日照晒白后灌水。早稻在立夏前后插秧,小满前后嵌插晚青稻(纯田早稻不嵌插晚青稻),夏至前后种单季稻。晚稻在立秋前后插秧。水稻的栽培管理主要掌握好各个生长期的水管理,适时搁田,分阶段进行轻重施肥,防治病虫
  害和进行耘田、耥田、去除杂草等。早稻一般在大暑至立秋收割,单季晚青稻和连作晚稻的收获季节在霜降至立冬。
  油菜
  农时寒露前后育苗,立冬前后移栽。露地直播不多,亩植视土质沙咸程度,在8000~12000株不等,一般为纯地种植。移植时常带磷肥或复合肥作基肥穴施。年内注重松土和除草,防治油菜蚜虫等病虫害,年外重施追肥和防病。现花时摘除顶芽,有利分枝和起到增产作用。
  蔬菜
  传统上有淡旺季之分,春秋为蔬菜旺季,冬夏为蔬菜淡季。1980年代起,采用设施栽培,部分蔬菜已无淡旺之分(称反季节蔬菜)。传统秋播冬收的有青菜、白菜、萝卜类蔬菜,白露前后下种,寒露前后移栽,小雪前后收割。青菜和雪里蕻是境域普遍种植的蔬菜,可秋种冬收,也可冬种春收。雪里蕻腌制晒干后称“干菜”(或称霉干菜),“干菜”与“高脚白菜”(白菜的一种)腌制的“腌白菜”,均为境域一般农民传统的常年主菜,非常普遍。现有霉干菜与鲜笋混合晒干的,称“笋干菜”能提高鲜味和可口度。其他冬种春收的主要蔬菜有榨菜、包心菜、甘蓝菜、花椰菜等,,均为1970年代引入境域,大面积种植的经济型蔬菜,一般在晚秋播种,初冬移栽,第二年早春收割。除鲜菜供应市场外,经过腌制、冷藏保鲜等加工,宜于贮藏和运输。有的冷藏保鲜后外销出口,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部分白菜型蔬菜,苗菜即可上市,颇受消费者欢迎。蔬菜生长期病、虫害较多,常使用低毒和残留期短的农药防治。
  瓜类
  习惯上种植面积较少,多为自食。1980年代起,发展商品瓜类生产,尤以“咸地西瓜”最为适销对路。传统采用河泥制床,分格育苗,农时谷雨至立夏播种,芒种前后移栽至大田,大暑前后先后成熟。西瓜一般亩植600~700株,畦植一行,株距50~60厘米。杂瓜一般亩植2000株,畦
  植一行,株距20厘米左右。移栽前穴施磷钾肥作基肥,第一批座果后须适当增施追肥。生长期要勤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及时摘脑(西瓜不摘脑)和撒些草料,利于稳蔓。2000年起,有采用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和大棚栽培,可提高成活率、促进苗势强壮和提早成熟期。
  水果
  葡萄传统为露天架式栽培。2005年,马潭路村胡钊全试用大棚栽培葡萄获得成功。2007年,虹桥村丁焕郎等用塑料大棚栽培葡萄,具有保温、保湿、抗涝、防虫和防鸟等作用,可减少防病虫害施药次数,同时成熟期比露天栽培一般提前10天左右,果实色泽光亮、商品性提高、增产和效益明显。此后,境域葡萄大棚栽培发展很快。2009年,新建村钟信军投资200万元创办信军果蔬农场,栽培大棚葡萄等水果100余亩。2011年,有葡萄栽培大棚3000亩,占总葡萄栽培面积的96%。2016年,境域8580亩葡萄,全部采用大棚栽培。栽培技术以冬季整形、夏季摘心,除副稍、绑蔓为主,施肥采用控氮、增磷、重钾。梨、桃、橘传统以住宅、道路、河道周边种植为主,除注重施肥和防治花果期病虫害外,采用矮化栽培技术,有增加光照、提高坐果率和抗风防落果等作用。
  第三节 良种和繁(引)育
  境域农作物种子传统上以自选、自繁、自留、自用为主。1955年4月,建立庵东盐区农业技术指导站,配备专职农技人员负责良种推广等农业技术工作。1957年,棉区各生产大队建立种子队,开展棉花选种育种,供队内调剂使用。1960年,种子由县种子公司实行专卖。引进的优良品种或原种,先经县属农场或良(原)种繁育基地试育,成熟品种推荐到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种子场(队),规模繁育后,再全面推广。1975年后,形成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四级良种推广网络。1977年10月,庵东镇建立棉花种子场,育种面积134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村级科技组织解散,种子由良种推广示范户、专业户等繁育和推广。1991年,大桥村冯天祥建立白花大粒时豆(蚕豆)基地915亩,产出种豆42388公斤。1997年,高王路村建立“泗棉3号”良种繁育基地3870亩,繁育原种和一代原种169400公斤。2011年,从事良种繁育的专业户2家、繁育基地面积350亩,从事种子经营的企业(户)31家。2016年,从事种子经营企业(户)25家。
  棉花
  解放前,主要种植亚洲棉(中棉)品种的大蔀种(大树种)、小部种(小树种)和南阳棉、亚洲棉(中棉)的改良品种“百万棉”和陆地棉种“脱字棉”(统称本花或短绒)以及紫棉(絮呈黄褐色)。1952年,推广陆地棉“岱字15号”。1975年,引入抗病棉品种大陆棉“86-1”;1982年,取代“岱字15号”为当家品种。1984年,进行原种更新。1986年,引进抗枯萎病品种“中棉12号”;1989年,取代“86-1”成为当家品种。
  1997年,由中熟抗病品种“泗棉3号”更代“中棉12号”。2003年开始,推广抗虫棉。2005年以后,抗虫棉“湘杂棉3号”成为境域当家品种。
  水稻
  1950年代以来,境域先后种植的早稻品种有“火稻”“二九青”“矮脚南特”“广陆矮”“有芒早粳”等,晚稻有“老来青”“农垦58”“农虎6号”“红须粳”“宁84”“秀水48”和“嘉禾”系列等晚粳品种,间作水稻以“晚青”为主,杂交水稻有“汕优6号”等。1977年10月,庵东人民公社第六生产大队应利明,随县农林局赴海南岛陵水县参加杂交水稻制种培训,1978年,选择庵东人民公社种子场进行“汕优6号”就地制种,面积5亩,当年收获种子250余公斤,第二年,大田产量与常规品种对比,高出三成多。1981年以后,根据省集中制种、繁种的规定,停止就地制种,境域杂交水稻种植,全部采用引进品种。2010年起,随着境域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水稻生产逐年稳定,品种向优质、高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相协调的方向发展。至2016年,“秀水134”和“宁84”为境域主栽品种。
  大麦、小麦
  解放前,大麦、小麦品种有“4棱”大麦和“6棱”小麦等(俗称本麦)。1950年代起,推广新品种,大麦有“二棱麦”(俗称洋麦)、“矮白洋”等。1960年代起,推广大麦“浙农光芒1号”。1987年以后,引种大麦“沪麦10号”。1994年起,推广大麦“浙原18”。2011年以后,引种大麦“浙秀12”,并成为主栽品种。1960年代起,小麦品种以“光头”(向天六棱)和“矮杆32”为主。
  1977年以后,以“扬麦3号”为主。1983年起,种植“扬麦4号”。1988年起,推广“扬麦5号”。1994年,引种“扬麦158”。2002年,又引种“扬麦10号”和“扬麦12号”。
  2010年起,引种“华麦5号”和“扬麦20号”,并成为小麦主栽品种。
  蚕豆
  又称大白蚕,境域长期种植。1977年后,品种开始更新。1991年,建立“白花大粒时豆”繁育基地,对日本引进的“协和蚕豆”进行系统选育;2001年,将选育出的品种定名为“慈蚕1号”。此后,该品种成为境域蚕豆种植的当家品种。
  玉米
  俗称“六谷”。1960年代前,为主要的秋杂粮品种之一。1970年代初,引种产量较高的早玉米“金皇后”品种1980年代起,发展口感好、菜点两用、宜多茬种植的新品种。主要有“苏玉糯1号”“苏玉糯2号”“浙糯1
  号”“农大108”等。2004年,引种“金
  非”“金利”“中甜2号”“特甜87-8”等品种。
  大豆
  俗称黄豆、毛豆,品种有“梅黄豆”“七月黄”“八月黄”“九月黄”和“茶青黄豆”之分。1995年后,引进“皖豆十五”等新品种。现境域多种植“台湾75”“292”和“303”毛豆等新品种,并以“台湾75”居多。
  油菜
  解放前,以白菜型的本地油菜为主。解放后,改种甘蓝型油菜品种。1955年,推广“胜利”油菜。1969年,推广“九二”油菜。1978年起,推广“92-13系”。1982年起,推广“58系”,1987年成为主栽品种。1992年,推广“高油605”。2001年起,推广“浙双72”境域
  广为种植。2010年以后,“浙油50,”成为境域主栽品种。
  蔬菜
  1970年代起,境域逐渐更新传统蔬菜品种和新品种蔬菜的引进,然后以自繁自育为主,专业蔬菜种子培育不多,品种涉及叶菜、块茎和果实等门类。1980年代起,由市种子公司采购供应和组织当地专业户培育、专门农资商店销售。
  雪里蕻 传统为“大叶芥”“弯头菜”“弥陀芥”等。1970年代,引进上海“金蒜芥”。1998年起,引进香港“蔡兴利包心芥”。2003年,引进“浙蒿菜”等品种。
  白菜 传统有“高脚白”“调羹白菜”“落雪大”“黄芽菜”等。1974年,引进“山东大白菜”(称胶菜),后又引进“青菜”“天津白菜”“塔菇菜”“菜蕻菜”等新的白菜品种。
  榨菜 1970年代开始种植,品种有碎叶种、半碎叶种等。1988年起,引种“余缩1号”品种。2011年起,引种“甬榨2号”品种。
  西蓝花 俗称绿花菜、青花菜,1980年代由荷兰及日本引进,2000年开始在境域规模种植。品种有“曼陀绿”“优秀”等。一般秋播冬收,也有冬季播种到次年4~5月收获的,除供应本地外,还有大宗出口。
  瓜类
  主要有西瓜和杂瓜两类。
  西瓜传统有乌皮西瓜、马铃西瓜和雪瓜等。1970年代起,引种“新澄1号”、台湾“新红宝”“金钟冠龙”等品种。1999年,富民村引种“黄小玉”西瓜,注册商标富乐民牌。现常采用西瓜苗嫁接技术,以提高品种纯度和产量。2011年起,引进“早佳”“美都”等新优品种,境内广为种植。
  杂瓜是甜瓜和菜瓜的总称,甜瓜有“黄香瓜”“青香瓜”“白皮香瓜”“炮瓜”“十大金瓜”“瓮香瓜”等10余种,菜瓜有“花皮菜瓜”“白皮菜瓜”等。1980年代,由外地引进“白皮香瓜”和“白皮菜瓜”,发展较快。而“十大金瓜”“瓮香瓜”等一些品质和口感较差的传统品种被逐渐淘汰。
  水果
  葡萄 1970年代前,只在庭院种植,主要品种为“金皇后”。1970年代初,开始引进“巨峰”葡萄,后因品种退化和栽培技术落后,发展缓慢。1980年代起,引进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加上境域沙质微咸土壤使葡萄具有色泽好、虫口少、甜度高等优势。目前栽培的葡萄主要品种有“巨峰”“红富士”“金皇后”“红提”“美人指”“玫瑰香”等。以“巨峰”为主栽品种,人称“咸地葡萄”“马潭路葡萄”,市场适销对路,逐渐知名
  梨 传统有青斋、黄斋、沙梨等品种,现以“黄花梨”“翠冠”等品种为主。1980~1990年代,有规模种植,后因成熟季节多受台风影响造成落果,种植面积减少。
  桃 种植品种有水蜜桃、早红桃、夏白桃、油桃等。1980~1990年代,有规模种植,后因品质不如传统产地,种植面积减少。
  橘 1970年代前,境域零星种植早橘和广橘。1970年代后引种无核橘。19831987年大力推广,后因品种落后、品质不佳等原因,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仅在宅旁少量种植。
  附:庵东镇种子场
  1977年10月,境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庵东人民公社从第三、四、五、六生产大队划出36户农户(其中第三生产大队2户、第四生产大队5户、第五生产大队21户、第六生产大队8户),移居四塘北三十弓江闸东,成立庵东人民公社种子场,相当于生产大队级别建制。主要为庵东人民公社棉地繁育棉花良种。时有人口127人,耕地134亩东与北接庵东人民公社第四生产大队,南与高王人民公社第四生产大队相邻,西与沧田人民公社第四生产大队相连。1981年4月,改为庵东镇种子场。2001年2月,并入元祥村。
  第四节 肥料
  农作物传统以施有机肥料为主,肥力稳长,有利于土壤改良。1950年代农业合作化后,供销社按生产队土地面积分配化肥。1980年代以后,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省时、省力的化学肥料被广泛使用。
  有机肥料
  绿肥类:包括苜蓿(俗称草子)、紫云英和豌豆、蚕豆的青秆等,深埋用作基肥和改良土壤。
  粪肥类:包括人粪肥和禽畜粪肥。人粪肥主要用作追肥,禽畜粪肥除猪鲜粪可作追肥外,一般以干施作基肥。饼肥类:包括棉籽饼、油菜籽饼和大豆饼等,均可作追肥或基肥。灰肥类:传统以柴灶草木灰为主,可用作绿肥和豆类作物的基肥,也有以杂草、秸秆烧荒而成的焦泥灰用作基肥的。1970年代以后,灰肥使用渐少。杂肥类:有河泥、野草、水草沤制草浆河泥等。传统上农民有“捻河泥”以及结合冬春小型水利掘河泥等习惯。秸秆类:以前农民将秸秆作为柴草使用。随着广泛使用煤气以及盐改农后改良土壤的需要,1980年代起,利用秸秆还田作为改良土壤的措施,得到大面积推广。
  化学肥料
  氮肥类:主要用于农作物追肥。1950年代起,应用“硫酸铵“氨水”“碳铵”等。1960年代至1970年代,以“碳铵”“尿素”为主。1980年代起,以“尿素”为主。
  磷肥类:始用于1960年代初,主要有“过磷酸钙”等,用于蚕豆、苜蓿、油菜作基肥,后应用于榨菜等蔬菜的基肥。
  钾肥类:以“氯化钾”为主,始用于1960年代的棉花生产,1980年代起,在多种农作物上使用。
  复合肥类:有“氮磷二元”“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974年后,作多种农作物基肥。1985年,引进俄罗斯48%、44%、40%三元含氯复合肥。2002年,引进希腊45%、芬兰45%含硫复合肥。此后,复合肥被广泛使用于多种作物的基肥和追肥。
  微量元素:1980年代起应用,硼多用于油菜、棉花,钼多用于蚕豆。
  微生物肥料
  主要有“5406”菌种,多用于饼肥发酵和早稻催芽。
  附:调节剂
  1960年代起,境域对农作物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矮(助)壮素、2,4-二氯苯氧乙酸(俗称2,4—D)、多效唑、乙烯利、防落唑、烯效唑等,分别有矮化助壮,防止作物倒伏,控制生长,果子催熟、催红和提高坐果率等作用。
  第五节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以下简称植保)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解放前没有植保组织,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自1955年起,境域先后成立各级植保机构,配备植保技术人员,适时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报,指导和组织防治措施的实施。
  植保机构
  1955年4月,庵东盐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后,配备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植保工作。1975年,建立生产大队农科(植保)组织6个,有植保员34人;生产队科技(植保)组12个,有农民科技(植保)员61人。1980年,境域7个人民公社全部成立“农科站”有专业植保技术人员9名;生产大队农科(植保)组织7个,植保员14人;生产队科技,(植保)组36个,植保员48人。1987年,有区、乡(镇)农业技术人员32人,其中植保技术人员9人。1992年撤扩并后,原有区和各乡(镇)农技人员转入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设植保专岗2名。2013年,组建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2016年,有分管植保技术人员1人。
  主要病虫害
  棉花 主要病害: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黄萎病、角斑病等。主要虫害:棉蚜、红蜘蛛、蓟马、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斜纹夜蛾、玉米螟、棉盲蝽、棉叶蝉(叶跳虫)、蜗牛、地老虎、小卷叶虫、造桥虫、蝼蛄等。
  春粮、杂粮作物 主要病害:蚕豆有蚕豆叶病、枯萎病等;大麦有条纹病、黑穗病、赤霉病、黄花叶病、网斑病等;小麦有小麦锈病、黑条矮缩病等;玉米、高粱、番薯有锈病、黑穗病、赤霉病、黑霉病等。主要虫害:蚕豆有蚕豆象、蚜虫、金花虫等;大麦、小麦有粘虫、麦蚜等;玉米、高粱、番薯有玉米螟、红蜘蛛、蚜虫、卷叶虫和食心类害虫等。
  水稻 主要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矮缩病、白叶枯病等。主要虫害:黑尾叶蝉、灰飞虱、白背飞虱、褐稻虱、蝗虫、螟虫、纵卷叶虫、稻蝽象等。
  蔬菜 主要病害:根腐病、软腐病、锈病、白粉病、霉病等。主要虫害:蚜虫、潜叶蝇、青虫、根结线虫等。
  果木 大部分农林病害虫都会危害果木。而病害对葡萄的影响较大,主要有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等,多以“福星”“百菌清”“速克灵”和“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采用大棚栽培后,病虫害相对较少,主要有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可用“科博”“大生”“世高”等药剂防治。
  1950~1952年,境域连年发生卷叶虫和红蜘蛛危害,尤以1950年为最,东西蔓延15千米,南北涉及1.50千米,被害棉花面积达2/5。庵东区人民政府组织各乡、村成立除虫突击队,进行人工捕杀。1951年7月17~18日动员劳力达67228人次。1953年,粘虫(俗称麦头虫)大发,全区出动劳力6159人次,,在5317亩麦田里抓捕麦头虫2553.80斤(合1276.90公斤)。1960年以后,境域红铃虫多有发生,严重影响棉花品级和产量。1972年,境域发生棉花枯萎病,病害面积达4500亩,占总植棉面积的55%。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主要采取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提倡合理管理、采取作物轮作以及增加作物通风透光度等农业技术,控制病虫害危害。1975年,选用棉花抗枯萎病品种“86-1”。1997年,选用抗病棉“泗棉3号”。2003年,选用抗虫棉“湘杂棉3号,”对抗病、抗虫有明显效果。
  人工防治 1951年,用黏土粘杀棉花红蜘蛛。1953年,用人工捕捉麦头虫。1960年代,发动群众冬季掘稻根,清除田边、沟边杂草,消灭越冬害虫和装置黑光灯诱蛾。1970年代,用高压汞灯灭蛾等。后用杀虫灯、性诱剂、黄板粘卡等杀虫。
  生物防治 主要采取保护天敌和益虫来减少虫害。1960年起,人民政府多次发布保护青蛙等害虫天敌的布告,以减轻农作物危害。还采取并利用生物寄生技术培养寄生蜂等。1964年起,连续数年培育金小蜂,消灭越冬红铃虫,有效减少对棉花等作物的虫害程度。
  药物防治 1950年代,主要使用“六六六”“二二三”“1059”等农药。1960年代起,多用“敌百虫”“马拉松”“乐果”1605”“甲胺磷”等农药。1970年代前,供销社按生产队土地计划面积分配农药,1980年代初,农药供应放开。同期,境域蚕豆象危害逐年加重,影响种子发芽和商品质量,粮食部门专门对收购的干豆和生产队种豆,以“氯化苦”或“磷化铝”进行密封熏杀。1970年代起,限止有机磷类农药使用,推广“杀虫双”“叶蝉散”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980年代起,使用高效低毒的复配农药。2004年后,应用“蚍虫啉”“啶虫脒”等烟碱类杀虫剂和植物与微生物源杀虫剂,如“毒斯蜱”“阿维菌素”等为主要代表的低残留、无公害农药。2008年,境域农药使用量55.30吨。2011年,有农药供应点33家,年供应量101吨。2014年,境域农药使用量200吨。2016年,减少到180吨,农药供应点26家。
  第六节 农机具
  解放前,以人力农机具为主,部分重活应用畜力,耕作艰辛,工效甚低。解放后,人民政府组织推广、改良农具,发展农业机械。1960年代初,境域开始应用柴油动力抽水机进行农业灌溉。1970年代起,农业机械快速发展,1975年,有大、中型耕作机械3台,农用手扶拖拉机11台,排灌机械720台,植保机械1471台,脱粒机械140台,农业加工机械82台,总功率达到4671.79千瓦。此后,部分农机动力应用更加便捷的电动机。1980年代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机朝大、中、小配套和因地制宜的方向发展。到2015年,境域规模面积的耕作和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随着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农地面积趋减,主要农业机械总量随之减少。
  传统农具
  耕作农具 翻耕用的犁、铁耙,平整用的耙、耖,中耕用的刮子、锄头和掘沟用的槽锹、坑铣等。
  排灌工具 水桶、水车(有人力手拽、脚踏、畜力和风力驱动4种)。
  播种农具 豆锹、小铁耙、啄麦孔、草刀(俗称小锹)等。
  收割农具 茅刀、镰刀、稻桶、竹簟、篍笼、风车、畚斗等。施肥农具粪桶、料勺、土箕等。
  加工器具 石舂、捣臼、木砻、网筛、石磨、轧花车(先为人工脚踏,后改为畜力,俗称牛洋车)、纺纱车(俗称摇车)、调纱车、织布机、木榨(俗称油车,用于榨取植物类油脂)等。
  运输工具 扁担、淘泥箩、长篮、蝶箩篮、簸箕(畚箕)、土埭等,1960年代起,使用手拉车和小吨位农船。
  农业机械
  耕作机械 主要有拖拉机,分小型手扶式拖拉机、中型轮胎方向盘式拖拉机和大型轮胎或履带式拖拉机等。用于多种农业机械的动力,配挂犁耙以及脱粒、播种、收割、水泵、车厢或加工机械,可分别实施翻耕、播种、收获、排灌、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作业。1980年以后,拖拉机大多用于农业运输。2011年,有14.70千瓦以上大、中型拖拉机36台,2.20~14.70千瓦小型拖拉机136台。2016年,有大、中型拖拉机16台,手扶拖拉机31台。
  脱粒机械 1960年代起,采用双人脚踏脱粒机。1970年代使用电动脱粒机,后受电源影响和方便移动,动力改为3马力柴油机。1980年代以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除种粮外,其他农作物使用较少,数量锐减。2011年,仅为27台。此后,很少单独使用。
  收割机械 1991年,购置潍坊产轮式“雷沃谷神”牌(4LZ-2.5型)联合收割机1台。2007年,又购置同型联合收割机2台。此后,境域大面积的收割、脱粒实现全程机械化。2013年,有联合收割机5台。2016年,联合收割机减少至3台。
  播种机械 2011年,境域有水稻插秧机3台,装机总功率39千瓦。2016年,有水稻插秧机6台,装机总功率78千瓦。
  排灌机械 1956年,西一盐(农)业高级生产合作社,在高王路江东侧,安装第一台8马力柴油动力抽水机(先为煤气机),开启境域应用农(盐)业机械先河。1958年,抽水机增加到16台(均为盐业生产纳潮提水),总功率188匹马力(合138.18千瓦)。1960年代后,抽水机动力逐年为电动机所代替。1970~1980年代,为减少修建渠道土地和费用,增加机动性,将动力和水泵安装于农船(一般为水泥船体),称抽水机船。实行联产责任制以后,使用更加便捷的潜水泵,用于承包地块和鱼塘排灌。1984年以后,排灌机械向大、中、小配套发展。2011年,有排灌机械2068台,总功率4212千瓦。2016年,有排灌机械2075台,总功率达到7185千瓦。
  植保机械 1950年代初,开始用压缩式圆筒手动喷雾(粉)器防治病虫害。1960年代起,采用单管喷雾机和手摇喷粉器。1970年代起,开始使用背包式机动喷雾(粉)机,1980年代得到普及。2011年,境域机动喷雾(粉)机拥有量达到1913台,装机功率2665千瓦。2016年,有植保机械1958台,装机功率2746千瓦。
  运输机械 1960年代前,农业运输主要靠人工和畜力。1970年代初,使用12马力手扶拖拉机兼用农业运输,同时利用完善的水利网络,多数生产队配有载重量3~5吨的农船从事农业运输,少数装有挂浆机。1990年代起,用拖拉机动力等改装三卡(简易三轮)搞农业运输。2000年后,使用小四轮农用运输车。2016年,有农业运输车302辆,运输拖拉机153辆。
  加工机械 粮食加工:主要有砂砻、碾米机(俗称横机)、轧粉机(俗称小钢磨)、滚筒机等。1953年,工商界人士宋世藩,在七甲江西侧五塘下创办首个粮油加工厂,动力为煤气机(俗称引擎),后改为柴油机动力,1956年停办。1958~1975年,庵东人民公社第一、二、五、七等生产大队,先后兴办集体粮食加工企业。至2016年,有各种粮食加工机械40台。棉花加工:主要有皮辊式轧花机(车)。1960年代前,以畜力驱动,后使用煤气机和柴油机作动力。1970年代起,动力改为电动机。1987年,从事棉花加工的有33个村,81台轧花机(车)。2016年,有轧花机(车)72台。油脂加丁:1965年,庵东人民公社第五生产大队开办榨油厂,始为木榨,劳动强度甚大。1970年后,购入绍兴粮机厂生产的95型榨油机1台,主要加工本村及周边的棉籽、油菜籽等油料加工。2016年,境域有油脂加工机械4台。亦有将榨油机安装在汽车上进行流动加工的,颇受农户欢迎。
  另外,还有蔬菜和食品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和农业作业机械等。1970年代起,境域有多家榨菜加工企业(个人),生产由人工操作逐渐改为机械作业,应用于清洗、切丝、拌和、包装等工序。2016年,有饲料加工机械36台,主要有粉碎机等,用于饲料杂粮、作物秸秆、瘪谷、麦类等粉碎;有农田基本建设机械83台,装机功率5532千瓦。其中:推土机3台、挖掘机74台、开沟机5台。用于肥料深施作业的机械6台等。
  管理与服务
  管理机构 1956年,境域开始农机具改革,大搞“农具革新”。各乡(镇)高级社均建立农(盐)业工具厂,负责辖区内农(盐)业工具的修理和制造。1959年,成立庵东人民公社机电排灌站和拖拉机分站。1976年,建立庵东区农业机械管理站(以下简称“农机站”)。1980年,各人民公社组建“农机站”,各生产大队设农机管理小组。1984年,区“农机站”改名为农业机械管理所,乡(镇)“农机站”亦随之改名为乡(镇)农业机械管理所。1987年,仍复名区或乡(镇)“农机站”。时有乡(镇)站7个,共有乡(镇)站专管人员8名;村管理小组71个,管理员71名。1992年“撤、扩、并”后,成立镇“农机站”归属农业部门,有农机专业管理人员4名,负责辖区内的农机安全和技术管理。201,3年12月16日省农业厅、公安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授予庵东镇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2016年,,镇“农机站”有在编人员3名,均具有专业技术职称。
  操作和维修1979年前,农机操作人员由县“五七大学”负责专门培训。此后,操作人员实行县、乡两级培训,农机定点维修。1987年,有拖拉机驾驶员236名,内燃机手475名,2004年,有农机操作人员170名,其中拖拉机驾驶员165名,设有农机修理网点7个,农机修理人员8名。2011年,有农机操作人员270名。是年起,农机修理实行市场化操作。2016年,有农机操作人员202名,其中:拖拉机驾驶员197名。
  第二章 畜牧业
  境域素有饲养畜禽的传统,除养牛使役外,仅为农业积肥和自食,数量不多,以家庭散养的家禽和食草类家畜为主。1940年代,境域富裕人家曾以马匹乘骑代步。人和街附近有姚姓等“租马店”3家,饲养乘骑马10余匹,租用马匹时,通常有马夫随行,解放后停养。
  解放后,因饲料缺乏和管理落后等原因,畜禽生产长期处于徘徊状态。198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建立,饲料、品种和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畜禽生产稳步发展。2008~2009年,马中村沈志良,在兴陆村试办“跑马场”饲养运动马26匹。2011年,畜牧业产值3537.79万元。2016年,畜牧业产值6272万元,。年末,境域对影响环境的畜禽生产企业(户)进行整治,对建成区、集中居住区、水源地附近畜牧场和规模养殖户实施搬迁或关停措施。
  第一节 家畜
  1950年代以前,境域家畜无规模饲养和商品化生产。“人民公社化”初期至1970年代,人民公社大办牧场饲养生猪,主要为农业积肥。1980年代起,家畜饲养向产业化和商品化生产发展。
  猪
  生猪生产 1960年代以前,苗猪(幼猪)多为外地引入,本地无优良品种。1958年,贯彻“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生猪生产为重点”的农村工作方针。1960年起,大力兴办集体牧场,同年,引进“荣昌”“枫泾”“梅山乌”“岔路猪”等优良母猪和“约克”“长白”“杜洛克”等良种公猪,苗猪开始自繁自给,但时处三年困难时期,精饲料短缺、畜牧场长期以粗糠及青菜、绿萍等作主饲料喂饲,造成成猪育肥困难、发病和苗猪死亡状况。1961~1970年,每年能繁育母猪不足百头。1971年后,提倡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办牧场。1972年,除人民公社牧场外,有生产大队牧场4个,生产队牧场56个,全年饲养生猪2595头。1979年,集体牧场增加到151个,年饲养生猪6116头,有能繁殖母猪296头。1980年以后,取消集体牧场,养猪生产向专业户、大户发展。1983年,引进瘦肉型生猪品种(三元杂交)。此后,生猪生产稳步发展,饲养逐渐规模化。1984年,庵东镇镇南村周爱康饲养生猪,当年出栏599头;2005年,振东村王建华饲养生猪800余头,当年出栏500余头,有能繁殖母猪28头。2007年,江南村冯天耀饲养生猪近千头,当年出栏600余头,有能繁殖母猪30头。2000年以后,因生产成本增加和市场肉价不稳,影响养猪积极性,生猪饲养量锐减,至2006年不足千头。2010年,因宁波杭州湾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境域扩大及市场价格趋稳、需求量增长等原因,生猪饲养量回升,当年出栏生猪11381头,比上年猛增6.5倍。2016年,全年饲养量18942头,产值3993万元。
  养猪奖励 解放后,人民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和奖励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1955年以后,粮食实行“三定”(定购、定销、定产),规定集体留0.5%的饲料粮地用于发展生猪生产。1959年,贯彻中央关于农业五条紧急指示及省委关于发展猪、羊生产的指示,实行人民公社集体饲养和社员家庭饲养的“两条腿走路”方针。1964年,实行生猪收购奖励政策,规定以白肉35公斤为起奖点,每头奖售饲养粮25公斤,棉布2尺(约0.67米),化肥3公斤。1975年,对集体饲养的公猪奖励饲料粮150公斤,母猪每胎奖励饲料粮75公斤,出售生猪每头奖励饲料粮50公斤。1976年,在原奖励基础上按比例增加饲料粮的奖励。1979年,奖励标准又进一步提高。1982年后,生猪投售除奖饲料粮外,加奖紧俏工业品(平价自行车、缝纫机等)供应指标。1984年,改为奖励木材指标。1985年,又改为平价水泥、柴油等紧俏物资的供应指标或直接奖补平、议价差额资金。1986年,提出“农工一体化”,规模饲养户能享受每月定补。1988年,对良种引进,苗猪繁育和生猪防疫等进行经济补助。1990年,实行免费防疫、免费保险。1994年,改免费保险为死亡补助。2006年,生猪生产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2009年以后,镇财政对饲养母猪户,每头补助100元。2011年起,养猪奖励政策逐步取消。
  饲养管理 传统为燥栏圈养,采取二头精中间粗的“吊架”饲养法。1970年代以前,用水葫芦、绿萍、蕴草、菜叶经煮熟拌以少量米糠、粗糠等做主饲料,只在“吊架”和促肥期增加米糠比例或辅以大麦碎、玉米碎等精饲料,饲养周期较长,易发生“僵猪”现象。1980年代,推广“703”中曲发酵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喂饲,以提高适口性。1980年代末,推广混合饲料和微量元素添加剂。1980年以后,推广高投入高产出的直线育肥法,肉猪饲养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加快。1990年,推广全价饲料和全价配合饲料。2003年以后,应用工厂化流水养猪工艺,按照生猪生长规律,从出生到出栏定在25周左右的饲养周期,实行“全进全出制”。肉猪习惯须阉割,1990年前,自繁雄性苗猪在40~45日龄去势阉割,雌性苗猪阉割有“小挑花”和“大挑花”两种,前者为40~50日龄,后者为75~90日龄,外地购入的苗猪,多在进栏后15~30天内阉割。1991年后,因饲养周期缩短,自繁雄性苗猪在20日龄左右阉割,雌性苗猪不再阉割。
  牛
  境域养牛多为使役。民国时期和解放初,以饲养体壮力大的雄性水牛为主。民国26年(1937)有用于原盐短途运输的水牛千余头。1956年以后,原盐短途运输以人力手拉车(俗称,钢丝车)代替牛车。此后,农家以饲养黄牛为主,用于农耕、农灌等。1970年代起,随着农业机械不断发展,牛饲养量一直在百头以下,并呈逐年减少趋势。2008年,仅有耕牛5头。2016年,全年饲养耕牛23头。用于牛车运输的畜力,要求身躯高大、强劲耐力的雄性水牛,其主要品种有以产地命名的“南汇种”“川沙种”“崇明种”等。黄牛品种有黄岩、天台等地引入的“黄牯牛”等,身躯比水牛矮小,但性情温驯,易于调教,宜作农耕。本地无繁育耕牛习惯,少量有自然繁殖的,幼牛3~4年成熟。1975年,庵东人民公社第五生产大队创办奶牛场,购入黑白花奶牛(俗称荷兰奶牛)1头,后因市场销路原因停办。1995年,市有关部门在西三海涂创办菜牛基地,幼牛从安徽引进,后因饲养管理原因停办。耕牛饲养以青、干草料为主,越冬及春耕期间,常掺适量精饲料或水发棉籽饼等以增强体力。
  羊
  有绵羊和山羊两种。绵羊多为圈养,山羊多利用沿海草地白天放牧、晚上收栏,以自然繁殖为主,也有采用人工授精方法的。1960年代初,引进良种细毛绵羊(“高加索”“考历代”)代替本地绵羊(俗称湖羊)。2000年以后,引进“波尔”山羊,体重比本地山羊增加60%~100%有明显的发展优势。羊饲料春、夏、秋季以青饲料为主,冬季枯草期喂饲干草、蚕豆壳,、水发棉籽饼等,每日喂冷水或温水以补充水分。1980年代以前,以家庭散养为多,此后,有小规模饲养。2000年以后,因二、三产业不断向海涂开发,放牧草地逐年减少,渐以圈养为主。2004年起,路湾村钟岳正,每年饲养“波尔”山羊100余头。2009年起,华兴村倪燕玉,每年饲养“波尔”山羊200余头。2016年,羊饲养量13660头。
  兔
  1960年代前,境域零星饲养本地杂交兔,数量较少,1952年,仅数百只。1956年,引进“安哥拉”长毛兔以及皮肉兼用的“力克斯”“青紫兰”等品种。1958年,有长毛兔1451只。1979年,引入德国长毛兔,并建立育种基地,开展纯繁和杂交改良工作。1980年以后,养兔专业户不断涌现。1985年,有养兔专业户72户,饲养长毛兔12000余只。1994年起,境域开始饲养獭兔。1999年,繁荣村投资150万元,在已围垦盐荒地新建占地200亩的繁荣兔场,发展獭兔生产,2001年,饲养量20000只。2003年,市科璇兔业有限公司年创产值4000余万元,创汇200余万美元。兔饲料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规模饲养采用舍饲笼养、人工投料的工厂化喂饲管理,按不同生长期喂以青、精或自行配方成的颗粒饲料。2003年后,采用全价饲料喂养。2000年以前,兔业生产多为自然繁殖。2001年,引进优良兔种以后,以自繁自养为主。2005年开始,建立种兔繁育场。2006年,市科璇兔业有限公司被批准为浙江省二级种兔繁育场。2007年,路湾村养兔场被批准为浙江省一级繁育场。2010年,兔饲养量达到61775只,创历史之最。此后,随着围垦土地主要用于工业项目,规模兔场逐年关闭。2016年,各种商品兔饲养量13650只。
  第二节 家禽
  主要有鸡、鸭、鹅等。1980年代前,多为自养自食,一些农家有自孵雏鸡的习惯。1980年代起,一批养禽专业户开始发展规模饲养和商品化生产。2010~2011年,年饲养各种家禽40万只以上,禽蛋产量均超过200吨。2013年以后,受外地禽流感影响,饲养量锐减。2016年,饲养各种家禽180780只,禽蛋产量95.80吨。
  鸡
  解放前,品种有“芝麻鸡”“萧山鸡”和本地自孵的杂交鸡等。解放后,陆续引入的品种有“来杭鸡”“白洛克”“A鸡”“伊莎蛋鸡”和“三黄鸡”等,其中“白洛克”“A鸡”和“三黄鸡”养殖快、肉用价值高,“伊莎蛋鸡”产蛋率高。1980年代以前,农家有普遍养鸡的习惯,数只至十数只不等。此后,家庭养鸡逐渐减少,规模饲养有所发展。2002年,珠江村一养鸡专业户,年饲养肉鸡500只。2010年,华兴村许长忠,年饲养蛋鸡、肉鸡10500只。2016年,境域出栏商品鸡35358只。
  鸭
  解放前,以家庭散养为多,也有少量群鸭专养户,以蛋鸭为主,品种有“绍兴麻鸭”“北京鸭”和“番鸭”等。1972年,庵东人民公社第八生产大队娄公仁、第四生产大队王长盛等专业放养群鸭,每群300只左右。1976年后,改放养为圈养,娄公仁投资3万元,建有圈养棚舍600余平方米,年饲养蛋鸭4000余只,日产商品蛋200余公斤。1981年,东一人民公社第二生产大队胡元华、第十生产大队杨能芳利用海涂放养群鸭各2000余只,后因饲料价格上涨,蛋价不稳和围涂造地等原因停养。2016年,境域出栏商品鸭66046只。鸭蛋制成的咸蛋和皮蛋是境域传统的风味食品。
  鹅
  以“浙东大白鹅”为主,另有少量灰鹅等本地品种,除冬季喂饲精料外,常年饲食青草、菜叶等。农家有散养习惯、数量不多。1960年代以后,有规模饲养,一般采用圈养和放牧相结合的方式。鹅的繁殖传统以人工辅助交配、自然孵化为主。2000年以后,采用人工孵化技术。2005年,王书娣等7户农户,在西三村创办书娣家禽合作社,引进用于生产“鹅肥肝”和商品鹅蛋的新品种“朗德鹅”。同年,合作社改名为宁波杭州湾旺圣鹅业专业合作社,成员扩大到100余户。2011年,该社饲养“朗德鹅”20000余只,年产“鹅肥肝”6.50吨,销售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并建网站进行网络销售。2016年,境域出栏商品鹅33076只。
  第三节 特种动物
  野鸭
  境域海涂是野鸭栖息和迁徙地之一。以前沿海农民以捕捉野鸭作为副业生产,品种有“斑嘴野鸭”(雄性因头部羽毛墨绿色称绿头雄)、“扣十四”(传说市斤十六两制时成熟野鸭接近14两,故称“扣十四”)等。传统以氰化物毒捕野鸭,1970年代起,改用张网捕捉,野鸭资源日渐减少。1990年代起,禁捕野鸭。1996年,东横村费万定利用海涂荒地28亩,投资5万元尝试野鸭驯养繁殖。1997年,获得成功,为省内首创。1999年,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建立慈溪市庵东镇万定野鸭驯养繁殖场,当年繁殖种鸭200只。2004年,繁殖饲养量达到8万只,当年出栏5万余只,出售商品鸭蛋1000余公斤,年产值600余万元,净收入100万元左右。
  野鸭繁殖季节性强,母鸭每年产蛋两期。成熟野鸭采用公母1.21∶3的比例混养,自然交配、人工孵化。饲养场舍分雏舍、育成育肥舍和蛋舍。雏舍为封闭的室内栏格式,育成育肥舍为开放式,外建比例为1∶1的水、陆活动场,水场(池)深度1米左右,四围用金属筛网或尼龙网围栏,以防逃逸。生长阶段分别喂饲全价饲料和混合饲料,育肥期掺以谷、麦类精饲料,产蛋期加喂小鱼、虾等鲜活食。2011年,有繁殖饲养野鸭的专业户(场)9家,出售成品野鸭总量近10万余只。2016年,受周边禽流感影响,繁殖饲养野鸭的专业户(场)减少至3家,年产商品野鸭6万余只。
  肉鸽
  2000年以后,境域开始饲养肉鸽。2008年,江南村冯建荣,引进“欧来鸽”“灰二线”等品种,采用自繁自育的方式发展肉鸽生产。2011年,已形成年产万只的规模。肉鸽食谱广泛,以谷类、小麦、玉米、豌豆等原粮为主,掺以5%的颗粒饲料。笼养肉鸽一般饲养期25~28天,成鸽即可上市。2014年,因受禽流感疫情影响停养。
  荷兰鼠
  2011年,下一灶村丁松杰,自繁自育荷兰鼠,年饲养2万余只,销于广州等地动物市场,年产值70余万元。2014年停养。
  梅花鹿
  2006年,周巷镇人高先锋,在西三村围垦海涂试养以采鹿茸为主的梅花鹿;2011年以后,发展到30余头。
  此外,1984年起,境域曾先后有人饲养鹌鹑、孔雀、七彩山鸡、蝎子、蚯蚓和地鳖虫等,后均已停养。
  第四节 畜禽疫病及防治
  畜禽疫病
  猪 主要有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气喘病、传染性肠胃炎和猪丹毒等。
  羊 主要有羊头疫、羊肝蛭、新城疫和法式囊病等。
  牛 主要有牛炭疽、牛流感、牛胀病等。
  另外还有兔瘟、鸡瘟、鸭瘟、禽霍乱、禽流感、雏禽病毒性肝炎和禽畜共患的寄生类蠕虫等。鸽子的常见疫病有毛滴虫和呼吸道类疫病等。
  1953年,境域发生牛食草子(苜蓿)后患牛胀病。1958年3月7日西一、西二人民公社先后发现猪肺炎、猪脑炎和猪瘟混合疫病。至次日上午,死亡10,头,发病近30头。1984年12月,化南村养兔户陆宝银首次发现兔瘟。是年,因兔瘟死亡和扑杀的有2000余只,另外鸡瘟、鸭瘟等也有散发性流行。2001年8月,东横村一野鸭养殖场发生野鸭大肠杆菌病,发病野鸭大多为25~35日龄,后其他野鸭场亦有发生。2007年,富民村一野鸭场发生野鸭传染性浆膜炎,幼鸭生长缓慢,死亡率高。
  疫病防治
  解放前,农村对畜禽防治无科学方法,仅有少数“牛郎中”以祖传针灸医术和中草药兼治一般牛病。畜禽发生疫病流行时,搞一些求神拜佛的迷信活动,如“送瘟神”等,祈求六畜平安。1950年代起,人民政府组织民间兽医,培训畜禽防疫保健人员。1954年,建立区、乡(镇)兽医阉割社。1962年,成立区、人民公社兽医站,有兽医8人,生产大队防疫员10余人。1972年,规定每生产大队配备1名兽医员,形成区、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三级兽医网络,有专业兽医8人,农村兽医人员69人。1992年,成立镇兽医站,有专职兽医技术人员1名,临时聘用人员2名。专门负责畜牧生产统计,组织开展生猪突击防疫和苗猪补针,开展家禽防疫,组织畜禽烈性传染病的扑杀工作和畜禽食品检疫,以及饲养指导和技术推广等。
  对畜禽疫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免疫:自1988年起,陆续对畜禽疫病实施免费免疫;检疫:按要求对畜禽产品和活体进行检疫;监测:设置定点监测点,配合开展随机监测和重点监测;治疗:以非禁用药物进行个例的畜禽病治疗,同时做好畜禽排污处理工作等。
  第五节 蜜蜂
  1960年代初,境域始有蜜蜂养殖。1963年,庵东人民公社居委宋祥云,开始近地养蜂。1965年,庵东人民公社居委冯永烈、宋祥云、高永兴、王国如等组建庵东养蜂场(集体),时有蜂箱40群(箱)。以后养蜂业迅速发展,并先后组建庵东、东一、西一等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办养蜂场30余个,蜂群1500余群(箱),从业人员100余人。1979年起,集体蜂场陆续解散。1983年,有养蜂专业人员350余人,蜂群10490群(箱)。1986年,繁荣村苗惠利饲养蜜蜂100图12-2-9:采收油菜花蜜(2016年摄)群(箱),年收入4万元。1987年3月,苗惠利被授予“全国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称号。时养蜂与种植业比较,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效益优势渐弱。1991年以后,大部分养蜂户转向工商业发展,境域养蜂业多数年份徘徊在5000群(箱)上下。2016年,蜂群减少到3175群(箱),产值1260万元。
  境域蜜蜂品种以“意蜂”(意大利蜂)为主,自繁自育。以前自然生长的土蜂已不多见。蜜、粉源植物本地有油菜、棉花、丝瓜、西瓜、黄瓜、草莓、芝麻、梨、玉米等。养蜂户一般采用追花夺蜜式的“大转地”饲养方式,路线常以11~12月份赴粤、桂、滇、黔采收油菜花蜜,然后随着蜜源花期的北移,到次年1~2月份赴赣、川、湘等省采收油菜、紫云英花蜜,3~4月份到鄂、皖、苏等省采收油菜花蜜,5月份赴冀、鲁等省采收洋槐、荆棘条花蜜,6~7月份赴青海、新疆等省采收油菜、棉花蜜,7~8月份再到东北各省采收椴树、向日葵等花蜜,9月底至10月初回到原籍后需人工喂糖,并做好第二年准备工作。
  蜂产品有蜂蜜、王浆、蜂蜡、花粉、蜂毒、蜂幼虫、蜂蛹、蜂巢、蜂胶等,分别可作为食疗养生品、内服、外用药和护肤美容原料等。2016年,生产纯蜂蜜447.90吨、蜂王浆15280公斤。养蜂器具主要有蜂箱、巢脾、饲喂器、浆框、摇蜜器、脱粉器等。
  蜜蜂疫病有蜂螨、欧美幼虫病、囊状幼虫病和蜂蛹病等,以蜂螨为多见,可用“氟胺氰菊酯”“双甲脒”“甲酸”“草酸”和“升华硫”等药物防治。
  第三章 渔业
  杭州湾近海和滩涂捕捞为境域传统副业,所产小海鲜远近闻名,也有少量从事内河捕捞的。1950年代以前,以人力捕捞为主,捕具落后,产量不高。1956年开始,各高级农(盐)业生产合作社先后组织专业捕捞队伍,从事近海捕捞作业。1957年后,发展渔船作业,改进捕捞技术,渔业产量逐年提高。1958年渔业产量92.50吨,1979年增加到247.50吨,1989年达到2993吨。1960年代起,境域开始挖塘养殖,
  渐成产业规模。1970年代起,利用晒盐偏淡、种棉太咸的围垦荒地挖掘鱼塘,效益好于种植业。纳咸水库亦先后改为蓄淡养殖。此后,淡水养殖有较大发展。1984年,由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资助的万亩鱼塘项目(称WFP-2700工程)开始建设,1986年建成。1992年,首创塘外“低坝高网”海水养殖技术,由于成本低、效益好,得以迅速推广。同时,为充分利用海涂渔业资源,境域开始平涂养殖。1999年,有实际鱼塘面积2.60万亩,渔业产量达到3173吨,产值5211.96万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同年7月,庵东镇被浙江省海洋局批准为首批“蓝色工程”示范区。2001年2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命名庵东镇为“青蟹之乡”。2011年,登记海涂鱼塘(外塘)面积10690亩,而实际面积超过4万亩。渔业产量10689.70吨,产值29700.58万元。2013年,境域渔业发展达到高峰,实际养殖面积超过6万亩,产量达到68804.58吨。此后,因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需要,鱼塘面积逐年收缩,产量相应减少。2016年,登记养殖面积55081.50亩,其中:海水养殖28258.50亩,淡水养殖26823亩。渔业产量13315吨,产值46806万元。
  第一节 捕捞
  境域以近海捕捞为主,内河捕捞一直未形成产业。长期以来,境域以男壮近海捕捞、妇孺滩涂采拾作为传统副业,还有少量从事海凃专业捕捞(俗称靠海),人虽辛苦,但收入颇丰。2016年,境域有从事捕捞的专(兼)业人员300余人。
  近海主要海鲜
  境域海鲜种类繁多,包括鱼、虾、蟹、贝类以及软体类和鳗苗等30余种,大多常年可捕。主要有:
  鱼类 有鲻鱼(又称梭鱼)、丈鱼(形似鲻鱼但成鱼小于鲻鱼)、乌眼(形似丈鱼,但体色和头部不同于丈鱼)、梅鱼(俗称梅沙头,形似小黄鱼)、鲚鱼(形似刀鱼)、鲳鱼(俗称鲳扁鱼、麦扁相)、鲈鱼(俗称龙刹、龙相、湖刹)、壮跳、虾潺(又称画潺)、泥鱼、跳鱼(俗称弹涂鱼、弹乌)、鯱鱼、鲨鱼、带鱼、鳗鱼(俗称狗头鳗)、尖鳗、赤蚕(俗称缸鳅)等。鲻鱼、壮跳成鱼的体重最大,可达5公斤以上,而丈鱼、梅鱼、鲚鱼和泥鱼为境域大宗海鲜产品,产量最高。另外,除跳鱼、泥鱼经常栖息于海涂水沟,尖鳗、赤蚕潜伏涂下外,其余鱼类大多会随潮觅食,是捕捞的极好机会。
  虾类 有潮虾(俗称夏菜虾)、白虾(又称白米虾)、钩虾、草虾、虾仔和琵琶虾(俗称虾蛄、虾鯆虫)等。秋天是潮虾盛产期,以前常晒成干品,方便馈送亲友,现因消费量大增,市场价格攀升,潮虾多为鲜品,干品已少见。
  蟹类 有青蟹(俗称黄蛤蟹)、白蟹(形似梭子蟹)、沙蟹、白牛蟹(又称蟛蜞蟹)、白蟛蟹、花牛蟹、郎钳蟹、箱子蟹(俗称棺材蟹)、红钳毛陀蟹、青钳毛陀蟹、望潮蟹和和尚蟹等,除白蟹、和尚蟹生活在潮水或有水的海涂外,其余蟹类均能水陆两栖,挖洞穴居。庵东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以蜕壳前最肥,成熟雌蟹(俗称膏蟹)有海上人参之称。
  贝类 有泥螺(俗称涂涕)、青蛤、白蛤、黄蛤、蛏子、彩虹明樱蛤(俗称海瓜子)和刀明樱蛤(俗称扁口)等。泥螺以每年4月的桃花涂涕和10月的桂花涂涕品质最好,除鲜食外,可腌制成咸泥螺(俗称盐涂涕)长年食用。解放前,当地贫苦盐民曾肩挑百余里到山区以咸泥螺换少量粗粮度荒,但因泥螺体内多含泥沙,时食用率不高。1980年代起,采用“平滩水养”的方法进行吐泥处理,品质大为提高。境域贝类海鲜味道鲜美,风味独特,为制汤做菜之佳品。
  软体类 有海蜇、沙蚕(俗称海蚂蟥)、石蟥(俗称乌沙鳖、状元鳖、海癞蛤蟆、土海参)等。海蜇常漂游于海水表层,需腌制加工后方能食用。1975年,海域海蜇旺发,产量大增。沙蚕生活在有水海涂,境域无食用习惯。1970年代,大批盐田的蒸发滩沙蚕旺发,影响生产,后以茶籽饼(粉末)药杀,1990年代,有部分沙蚕外销日本作鱼饵使用,现境域鱼饵商店也有饲养沙蚕出售。石蟥栖息于沟边草丛,有较高营养价值,但境域开发利用不多。
  鳗苗 1990年代前,境域近海盛产自然鳗苗,是全国鳗苗主产地之一。每年2~4月为鳗苗捕捞旺季,因经济效益数倍于其他劳作,捕捞者多达数百人。早期用“腰网”捕捞,产量不高,加上作业条件和环境原因,潮溺事故屡有发生,后改为小张网和渔船捕捞,未发生安全事故。鳗苗除供本地自育外,销往省内外及出口日本。1980年代以后,鳗苗资源减少,产量逐年降低。
  近海捕捞渔具
  篰网 形似喇叭状,一般置于起潮位置。网口上纲(亦称上担)宽3.60米,下纲(亦称下担)宽4米,两边竖纲(称柱头)高2.30米左右,呈等腰向下梯形。四边用4根粗竹支撑网口,网口至网兜用3根长竹固定,下埋中轴使网口能随潮流转动方向,所捕多为小型鱼、虾、蟹类等,但为境域近海捕捞量较高的渔具之一。
  大棚 以4根较长竹或木材垂直埋入海涂作为支点,在大潮汛落潮线(俗称花坎)稍北处的高潮位以上搭棚建造茅舍,作贮存鱼货和暂时休息之用。两翼置迎落潮方向的“V”形围栏,围栏用竹篱笆或纤维网片编织并桩固,高度2.50米,两翼长度各500米左右。围栏口对落潮方向,底部位(即茅舍下面)留直径3米左右半圆形网兜作为捕捞口。落潮时用一梯架斜伸至涂面,用腰网迎潮捕捞鱼、虾、蟹类等。也有不设围栏用腰网直接捕捞涨、落潮鱼类的,但产量不如前者。
  小笆 以前为竹篱笆编制,后用尼龙网桩固,高度1米左右。一般以东南至西北和西南至东北方向的“X”形设置,在“X”形中心设断口,可随潮流方向的变动,用腰网捕捞顺流游动的小海鲜。
  矮菜网 以东南至西北方向呈一字形布网,高度1.20~1.50米,尾部有网兜(俗称倒置网),鱼类能进不能出,落潮后可以方便地从网兜取出鱼货。
  跳网 下置拦网,高度1米左右,上部连着网兜,鱼类遇拦网跳跃,跃入网兜后,用渔船随时采收,一般专捕丈鱼。
  张网 为大型网具。主要有高桩张网、反纲张网和窗口张网等。高桩张网置于低潮位起潮线以下海涂,间隔7~8米设桩、中间置大网迎潮拦捕,反纲张网置于稍深海域,以渔船配合拉网捕鱼;窗口张网用4根4米左右粗竹撑开网口,整网呈纺锤形,长度达20~30米,可迎潮转换方向,构造和捕鱼原理类似篰网。现有小型细目张网,窗口面积不超过2米×2米,一般置于小潮位低潮线稍外,专捕鳗苗及小型鱼虾。
  游丝网 用尼龙丝(以前为苎麻线)编结而成,网目有粗细之分,上纲系浮子,下纲系沉子。江河、湖泊和近海均可作业,配以击敲水响,惊鱼窜网,效果更佳。
  拉钓 为L形钢钩,钓高8~10厘米,钩部经淬火后磨至十分锋利,上部系绳与总纲垂直并联,间距约5厘米,平时用竹夹收起,下钓时竹夹作为固定的地桩使用,每夹长度5~6米,用专用箩筐收放。一个渔民管理20夹左右,涨潮前置于小潮位低潮线以内区域,能钓住鲻鱼、壮跳、鯱鱼、鲨鱼等稍大鱼类。
  其他渔具 泥螺网、沙蟹网、虾仔网、鳗苗张网等为专用网具。百袋网、腰网等可捕捉多种鱼类。鳗刀、蟹钩、蛏钩等亦分别为捕捉尖鳗和穴居的蟛蜞蟹、蛏子所专用。传统的网具以棉线或麻线编结,需用生猪血浸透捏匀,蒸沸凉干后方可使用,能起到牢固和防水作用,后多为尼龙丝编结,可直接用于作业。
  近海捕捞产量
  1950年代以前,采用传统的方式捕捞,效率较低。1956年,西一、西二盐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集体渔业队,使用渔船作业,捕捞范围扩大,产量明显提高。此后,其他合作社相继建立渔业组织。1958年,合并为光明人民公社渔业大队;1961年,分散到庵东区所辖各人民公社。1962年,有从事海洋捕捞的渔业队18个(其中内河渔业队1个),捕捞渔船23艘,从业劳力193人,年捕捞量160.60吨。1980年代起,海洋捕捞业加速发展。1991年,渔船增加到90艘,其中机动渔船65艘,装机功率886马力,从业劳力达到2425人。1992年后,略有减少。2011年,有海洋捕捞渔船88艘,其中机动渔船51艘,从事捕捞业劳力1936人,年捕捞产量1117.30吨,捕捞产值2108.60万元。2016年,有海洋捕捞渔船47艘,从事海洋捕捞业劳力50人,产量2139.30吨,年产值7987.00万元。
  内河捕捞
  境域无内河捕捞产业,专业从事内河捕捞的人员仅十余人。但众多的池塘和大小沟渠,均有大量的野生鱼类栖息,内河捕捞成为农村农闲季节的副业之一。内河捕捞的方法有撒旋网、扒螺蛳(船)、放游丝网、用鸬鹚捕鱼等。民间还利用业余时间纠集多人到池塘“抄大阵”。其方法是先把水搞混,使鱼类缺氧浮头,然后用腰网、淌网等捕捉,一般鱼类都会就范,但现已少见。1960年代以前,农家大多备有篦箕网、百袋网等简单渔具,常利用生产空余,捕捉野生鱼类以丰富餐桌,非常便捷。后又利用簖网、鱼笼诱捕小、杂鱼类。还有个别用电波击鱼的,已为人民政府所明令禁止。1980~1990年代,境域大部分水体受到污染,内河捕捞几近消失。2000年以后,随着水体的逐步改善,内河野生鱼类恢复趋势明显,但仍未形成内河捕捞产业。
  第二节 淡水养殖
  利用淡水汪(以前农村贮蓄雨水的水池)养殖淡水鱼的习惯保留至今。品种有鲢、鳙、鲤、草、鲫鱼等,自然繁殖的鱼、虾有一定比例,多为自食。一般早春放养,年前竭泽而渔,无须专门喂饲。1960年代起,开始塘养。1962年,境域挖掘鱼塘22亩。1972年以后,利用已围海涂的盐荒地开挖鱼塘。1973年,有鱼塘面积86.50亩。1979年,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开挖鱼塘240亩。1982年,东三人民公社社办盐场陈员庆等,开挖鱼塘383亩;1983年后,联合组建东三水产养殖场,54个养鱼劳力当年人均净收入1300多元,比晒盐劳力的101元增加12倍。此后,淡水鱼养殖业加速发展。1984年,西二乡下诸家路等5个村联合创办西二渔场,有鱼塘面积2200亩。同年,西二乡下胡家路村沈宜兴等4户,挖塘养殖河蟹,蟹塘面积2500平方米,当年收入7.80万元,第二年扩大到6670平方米。到1991年,境域淡水养殖面积达到9100余亩。1990年代起,发展淡水或微咸水养殖青蟹和南美白对虾。1999年,九塘村王兴乔、龚同君等75户联合成立“兴达渔业合作社”养殖青蟹、丈鱼等2000余亩。2003年,西三振华水产养殖场,引进南美白对虾仔苗,培育淡化苗3000余万尾。2005年,江南村韩信基等8户,投资150万元组建“兴江渔业专业合作社”,挖掘鱼塘654亩,进行对虾与鱼、鳗、鳖套养、混养获得成功。此后,部分鱼塘划入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和养殖产量逐年减少。
  1980~1990年代初,为淡水养殖发展的高峰期。1984年,境域开始“万亩鱼塘”建设,同年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列为无偿援助的“省杭州湾低洼咸碱荒地开发、发展淡水养殖”项目(称WFP-2700工程)之一,该项目1986年建成,年生产商品鱼1500吨,产量占县淡水鱼总量的30%,部分鲜鱼运往新疆、河北、内蒙古、上海等地。1991年,登记在册鱼塘9108.40亩,淡水鱼产量3011.70吨。2011年,淡水养殖产量5371.10吨,产值14393.00万元。2013年,淡水养殖产量达到历史之最,为62330.58吨。此后,随着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淡水鱼塘逐年减少。2016年,淡水养殖产量4832.40吨,产值12364万元。
  鱼塘养殖
  种苗 1950年代前,境域无鱼种、鱼苗繁殖,每年深冬和初春,有萧山、绍兴等外地苗贩销售鱼苗,品种有鲢、鲤、草、青鱼等常见淡水鱼苗。1957年后,由高王福四房等地输入。1959年,庵东管理区内河渔业队试育鲢、鲤鱼等鱼苗,1961年停止。1970年代,西二人民公社第七生产大队倪浩祥试育鱼苗,后因水源等原因终止。1978年,开始建立鱼种塘,从湖州、东钱湖等地引入鱼片(即卵片)培育鱼苗。1981年,有鱼种塘40亩。1991年增至538亩,苗种供应境域大部分鱼塘。1980年代起,发展“中国对虾”养殖,因易发虾病,自1990年代起,改养自福建、广东等地引进的南美白对虾。2003年,振华水产养殖场、金利水产育苗场,用南美白对虾卵片培育淡化幼苗获得成功。不但能解决因长途运输虾苗成活率低的难题,同时成功开创淡水或微咸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新途径。
  鱼塘 有内塘和外塘之分。1970年代起,境域利用一线海塘内已围海涂盐荒地挖掘的鱼塘称内塘。1980年代,在一线海塘外海涂开挖的鱼塘称外塘。1985~1991年,部分养殖户设鱼种塘繁殖鱼苗。内、外鱼塘和鱼种塘的规格设置基本相同,单只面积数亩至十数亩不等,四周用泥土围栏成护坝,坝高1~1.50米,沿坝内挖环沟,深度与宽度约0.50×1米,养殖期水深0.80~1米,后为延长护坝维修时间,采用水泥挡板、混凝土或部分石料护坝。1980年起,各人民公社对鱼塘建设和养护给予补助,连年出台对养殖大户的奖励政策、提供鱼塘政策保险等,鼓励发展渔业生产,鱼塘迅速发展。同期,养殖鱼塘逐渐向塘外开发。2000年代以后,内塘区域先后划入杭州湾新区发展二、三产业,面积渐减,但外塘发展较快。2016年,淡水鱼塘(内、外塘)登记养殖面积26823亩。
  养殖技术 清塘消毒:鱼苗投放前,需干塘日光辐射,后再用75公斤/亩的生石灰或漂白粉撒泼,以消除病菌。增氧作业:视天气和气温及时增氧是鱼塘养殖的主要作业之一,一般3~4亩配备2.20千瓦增氧机1台。2005年,江南村韩信基,引进底冲式机械增氧机,该机能使塘水上下溶氧均匀,改善底栖鱼类的生长环境,同时,具有节电和增产的作用。调节水质:习惯用换水、施氮、磷肥的方法调节水质肥瘦。1990年代起,改用生物剂调节。
  鱼饲料 1990年代前,以菜籽饼、糠饼和青饲料喂饲,后推广全价鱼饲料。1984年,西二乡下诸家路、诸湾等村养殖户大量种植黑麦草作为青饲料。1990年代初,推广鱼种配搭、混养技术,充分利用饲料效率。2000年以后,推广生态养殖,饲料以颗粒饲料为主,辅以低值小杂鱼和动物下脚料等。
  江河和水库养殖
  1950年代起,境域大搞水利,内河渐成网络。1957年后,利用江河开展淡水养殖。1959年,庵东管理区渔业队在五塘江、六塘江、八一水库等内河养殖鲢、鳙、鲤、青、草鱼等淡水鱼。1964年,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姚岳军,开发江河养殖,面积达800余亩。1980年代起,江河和水库先后由纳咸蓄潮改为蓄淡排涝,养殖户以承包形式在较大江河发展渔业生产。
  境域曾有海涂水库3座用于养殖,总面积3250亩,养殖品种有鲢、鳙、鲤、青、草、鳊、鲫鱼等,搭配鳗、蟹、虾类养殖。近年来,一些适应淡水养殖的咸水鱼类品种,如梭鱼、青蟹、泥鱼也有较大比例,混养和搭配养殖是江河、水库养殖的一大特点,广为采用。
  特种水产养殖
  1990年代起,境域开始特种水产规模养殖,品种有甲鱼(俗称鳖)、河鳗、鳜鱼、鮰鱼、马来魟鲷等,多采用混、套养模式,无须专用饲料喂饲。
  甲鱼 以养殖“中华鳖”为主。1994年,大桥村王新耀投资2000余万元,创办占地624亩的市东海渔业有限公司,试育“中华鳖”获得成功,年产幼鳖10万只,成鳖1500公斤,幼鳖供应本地渔场和附近县市,是市内唯一一家“中华鳖”育苗场和宁波市水产学会理事会成员单位。2009年后,“中华鳖”养殖发展至海星、江南、新建等村渔场(塘)。2011年,有“中华鳖”套养、混养鱼塘近4000亩。2016年,东海渔业有限公司因鱼塘被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征用,迁址西二渔场,规模缩小为300余亩。
  河鳗 境域利用自然鳗苗资源,在早春与其他鱼、虾搭配混养。2007年,西二渔场采用河鳗、梭鱼、对虾和甲鱼套养方式,养殖鱼塘面积100亩,平均亩产河鳗50公斤。后因饲养管理要求高和只能在露天鱼塘饲养等原因未普及推广。
  马来魟鲷 2009年,市东海渔业有限公司从福建引进热带鱼种“马来魟鲷”,第二年产卵2万余粒,成鱼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看好。2014年,因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此项目停产。
  鱼病及防治
  常见病害:鱼类有烂腮病、出血病、溃疡、纤虫病等;甲壳类有红体病、白斑病、溃疡等。鱼病害以预防为主,用高锰酸钾稀释液短时浸苗消毒,可减少鱼苗病害。防治鱼药有“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硫酸铜”“硫酸亚铁”等。1996年7~8月,境域虾病暴发,养殖的中国对虾几乎“全军覆灭”。
  第三节 海水养殖
  1980年代开始,在一线海塘外海涂挖掘鱼塘进行海水养殖,养殖品种有鲻鱼、丈鱼、白虾等自然鱼、虾类。1990年代起,发展青蟹和南美白对虾养殖。2000年以后,推广鱼、虾、蟹、贝混养。
  1996年,有海涂鱼塘6677亩,年产海水养殖产品1187吨。1999年,对老鱼塘进行改造,修建出海埠头、塘间道路,安装路灯、广播等基础设施。是年,建成塘连片、河相联、路相通的示范海涂鱼塘6000亩。2001年,登记海涂鱼塘17026亩,而实际面积超过2万亩。2011年,海涂鱼塘登记面积3617.19亩,实际面积超过4万亩。统计年产量4201.30吨,产值13198.60万元。2016年,登记海涂海水养殖鱼塘面积28258.50亩,年产量6343.30吨,产值26455万元。
  种苗
  海水养殖多为自然繁殖,近海的内河以及过潮滩涂都有各类自然幼苗,一般捕后充氧存活即可入塘放养。位于外部滩涂的鱼塘,随潮带入的各类自然幼苗有较大比例。1990年代初至2003年,引进福建、广东等地南美白对虾卵片,培育成幼苗放养。2004年4月,水产养殖大户沈华明,投资40万元,采用“温室对虾育苗”试验获得成功,育出南美白对虾苗2500万尾。此后,广泛应用。
  品种
  鱼类有鲻鱼、丈鱼、泥鱼等。虾类有小白虾、南美白对虾、脊尾虾等。蟹类有青蟹、蟛蜞蟹等,以及青蛤、白蛤、缢蛏等贝类。此外,自然繁殖的杂类鱼、虾、蟹、贝有一定比例。
  鲻鱼 宜于海水或微咸水养殖,是境域成鱼体重较大的鱼种之一,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野生“拉钓鲻鱼”远近闻名。1980年代起,利用自然鱼苗发展鱼塘和水库养殖,经充氧处理,可供活体上市。2000年以后,“低坝高网”鱼塘迅速发展,鲻鱼产量大幅度提高。2007年,养殖产量65.10吨;2009年,增加到108.50吨;2011年,达到620.40吨,产值1849.26万元;2016年,增加到1136.70吨,产值4546.80万元。
  青蟹 是境域著名水产品。其肉质鲜美,为席中之上品。野生青蟹在春、夏、秋季会游居觅食,冬季则洞中越冬,捕捉困难,上市量减少。1985年,西一乡海边村陈张龙等试验暖棚成蟹越冬,错开季节销售以提高经济效益。1980年代,利用一般鱼塘堤上加置围栏纯养青蟹。1990年代起,采用蟹鱼、蟹虾、蟹鳗等混养。2004年,青蟹养殖产量202.60吨。2011年,有实际混养蟹塘3万余亩,年产量达到531.60吨,产值3198.19万元。2014年,年产465.80吨,产值3568万元。2016年,养殖面积15525亩,产量618.60吨,产值4763万元。
  南美白对虾 原产美洲西部热带海域。1990年代,从广州、福建等地引进,具有抗病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于一般养殖等特点。2000年后,替代中国对虾品种,发展迅速,先为纯养,后与其他鱼类等搭配混养。2008年,江南村“兴江渔业专业合作社”投资230万元,在120亩(10个)虾塘搭建钢管塑料大棚(称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计划一年二茬,第一茬投苗后生长正常,但一月后因棚膜被大风所揭,造成虾发病死亡,第二茬正常育成成虾。2011年,有暖棚400余亩,年总产量2968.60吨,产值8588.19万元。2014年,总产3644.30吨,产值13848万元。2016年,年产量4051吨,产值达15698万元。
  此外,境域养殖量较大的还有泥鱼、草虾等,但生命周期较短,跨年后会自然死亡。
  饲料
  1980年代,以发酵后禽畜肥培育饵料以及糠麸、贝螺肉、小杂鱼等为主。1990年代起,用全价配合鱼饲料喂饲,后采用混养方法以充分提高饲料效率。
  病害防治
  海水鱼类一般有较强的抗病力。塘养以预防为主,主要病害有鲻鱼停乳链球菌病,南美白对虾的红体病、烂脱病、白斑病以及青蟹的纤毛虫病、烂腮病等,可进行水体消毒和药物防治。
  附:“低坝高网”养殖技术
  “低坝高网”由堤坝和围栏两部分组成,单只面积十数亩至二三十亩不等。四周筑堤,堤坝高度0.50米左右,坝基宽度1米,坝顶宽度0.50米,沿堤内侧挖一条环沟,沟深和宽均为0.50米左右,堤坝顶部每隔1米竖2~3米高网桩,以便固定围栏的尼龙网片。塘底面略低于塘外涂面,蓄水0.25米左右,能潮涨过坝,自然换水,同时纳入自然幼苗和天然饵料。1992年,为钱江村冯张万等人所创,因成本低、效益好,周围群众纷纷效仿。1997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镇水产养殖综合管理站,对该项养殖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遂命名为“低坝高网”养殖技术。
  第四节 平涂养殖
  1990年代起,新开发平涂养殖生产项目,具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特点。但有的项目尚缺乏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
  泥螺 1992年,钱江村冯张万等在海涂大潮汛的高潮位稍南区域试养泥螺200亩,单塘面积15亩左右,四周坝高0.30~0.50米,宽0.40~0.50米,塘面平,上薄铺油质涂泥和撒适量禽畜肥作饲料饵料。泥螺苗来自本地自然幼体。泥螺养殖在环境和饵料适当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一般45~90天可成商品。1993年,因育苗及管理原因停办。2000年起,境域四灶浦以东海涂连片人工养殖泥螺,虽有较好效益,但其有机物饲料对海环境造成一定影响。2015年,因该海涂被围垦而停养。
  贝类
  2005年,海星村傅杏杰、华兴村王忠祥等,从宁海、玉环等地引进缢蛏和青蛤苗,在50亩平涂鱼塘内与鲻鱼、青蟹、对虾混养。贝类养殖先要在清塘后将塘面整理成畦状,畦宽1米左右,投苗量10公斤/亩,然后按鱼塘要求进行养殖管理,无须专门喂饲,当年秋冬即可采收。一般可提高10%产值。但贝类需海水条件下养殖,随着海涂不断围垦造地,适养区域渐减。2016年,已无此混养项目。
  石蟥
  野生石蟥在沿海沟边草丛中常见,以初夏季为多,富含蛋白质,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功能。2005年,富民村金兴龙等以米糠和油涂泥作饲料,在平坦海涂养殖石蟥,面积约60亩。养殖区每隔十余米开挖深0.60米、宽2米的浅沟,供湿润和栖息,外围用高1米的尼龙网围栏,当年收获。2007年,因育苗和管理原因停办。
  第五节 渔业管理机构
  1990年代前,水产养殖由农业部门分工管理。1992年,设立镇水产养殖综合管理站,有专职管理人员3人。1995年1月,成立庵东镇海涂养殖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海涂管理办公室,其职能:负责制订海涂开发计划;调处辖区内滩涂权属和生产纠纷,保护养殖户合法权益和维护养殖生产秩序;开展养殖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征收有关规费、代理发放滩涂养殖经营权证等。1999年,镇海涂管理办公室改为镇海洋与水产管理办公室,有专职人员9人,其中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人。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海涂鱼塘确权、转户和颁发使用证;参与处理渔业生产纠纷;提供养殖信息,开展技术交流服务和引进渔业新品种;抓好规划管理;收缴规费等。2005年起,因职能变化,专职管理人员减少为3人。
  第四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经营管理
  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但是分到土地的农民缺乏资金农具,农村开始出现二极分化现象。1952年起,境域结束长期的个体小农经济体制,引导农民组织生产互助组,走上集体经营之路,历经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制等阶段。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为增加农民收入,完善集体和家庭双层经营机制,发展集体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农村集体经营管理不断创新,评工记分式的劳动管理退出历史舞台,财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和规范,农民负担减轻,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
  1952年春,境域先后组建生产互助组,实行“以工抵工,差额照补”“人抵牛工”等,开始集体化的生产经营管理。1954年冬起,先后成立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保留社员生产资料私有权,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产品基本上60%按劳分配,40%按土地分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社员土地除少量自留地外全部入社,耕畜、大中型农具折价归社,并统一组织生产、分配产品,实行“按劳取酬”。1958年9月,光明人民公社成立,实行“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经济体制,用“大兵团作战”方式组织生产,刮“共产风”高指标、瞎指挥、伙食供给制等错误做法,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96,1年4月,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村工作60条),确立“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经济制度。“文化大革命”中又出现二级所有、大队核算,及收回自留地等情况。1971年后,逐步改为三级核算。1981年,全面推行“目标更加明确,利益更加直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农村集体经济由生产合作社经营管理(1991年更名为经济合作社)。是年,庵东区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019.27万元,二、三产业占农村总收入的比重为31.1%。1984年,根据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精神,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将承包期延长15年(后称“一轮承包”)。此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生产、联合生产等形式不断涌现。1985年,有从事商品生产的专业户507户,从业人员706人,联合体60个,从业人员368人。但也出现集体经济和家庭经营两个层次发展不协调,村级组织不能承担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产积累职能的问题。1985
  年,按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建立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重经营机制。各村积极发展工、副、渔、牧业和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一批乡镇企业陆续兴办。利用制盐副产品“苦卤”作为其中一种原料制作菱镁纤维制品以及编织咸草制品等遍布境域,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不断发展。1990年,专业户增加到1619户,联合体增加到108个。进入1990年代,二、三产业对农村总收入的比重迅速上升,农民收入稳步提高。1991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0728.43万元,二、三产业占农村总收入的比重为36.6%。1992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9399.90万元,二、三产业占农村总收入的比重为82%;同时,村级固定资产不断增加,达到529.27万元。1995年以后,镇人民政府积极鼓励承包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出台土地流转政策。随着土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村经济向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联系的专业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大批涌现,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不断发展。1999年,“一轮承包”到期,根据中央和省、市精神,承包期再延长30年(后称“二轮承包”)。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83416.12万元,二、三产业占农村总收入的比重为90.4%;201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50883.50万元,二、三产业占农村总收入的比重为83.1%;境域承包土地流转面积31858.09亩,占集体耕地面积的66.5%;规模经营面积32832.09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72.4%。2016年,村级固定资产达到60935.92万元,比1992年增长114倍。
  2009年8月,海星村经济合作社根据市委办、市府办关于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经社员代表大会书面表决,进行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选举产生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并制定管理章程。2009年11月,经庵政〔2009〕76号文件批复,同意海星村经济合作社更名为“庵东镇海星股份经济合作社”。2013年1月,经庵政〔2013〕6号文件批复,虹桥村经济合作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至2014年末,境域其余21个村经济合作社,先后改制成股份经济合作社。境域共2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界定股东资格人数63265人,产生股东代表1556人。选举产生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会成员96人,监事会成员84人。2016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总额111517.92万元。
  第二节 劳动管理
  劳动管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下特有的管理制度,是体现经济组织成员“按劳取酬”和取得相应报酬的依据。经历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的各个阶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一管理制度取消。
  互助组时期
  1952年,境域开始组织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组内按照农活的劳动强度、技术高低、质量好坏进行评工记分,换工方式一般采用以工分换工分的方法,大农具和耕牛大多采用租用和牛折人工的办法,也有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支付费用的。
  初级社时期
  1954年起,建立初级农(盐)业生产合作社,规定不同工种的劳动定额和质量好坏的级差标准评定劳动工分,对无定额标准的农活采取“死分活评”的办法。社员须每天晚上集中,评定每人白天劳动的所得工分,非常费时,三更半夜习以为常,时戏称“坐夜堂”。
  高级社时期
  1956年初,境域普遍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盐(农)业生产合作社(俗称高级社)。土地、耕牛、大农具入社归公,劳动报酬仍实行工分制,按劳动力的强弱评定年度底分和各种农活的标准得分。男劳力最高底分10分(称10扣),女劳力最高底分6.5~7分(称6.5~7扣),由小队或操作组记工员在每天收工前,按时间×标准分×底分进行记录。后推行“小包工”的办法,即按农事季节和耕作内容,对照劳动定额,承包给小队或操作组。但因“小包工”未与产量、成本挂钩,难以解决生产中的偷工和浪费现象。1957年起,推行“包工包产”制,即按劳动定额计算用工数作为包工指标,按所需农业成本作为包产指标和奖赔标准以及遇灾修订指标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有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作用。
  人民公社时期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劳动生产“大呼隆”点人头完事。1961年,推行“基本劳动日制度”规定必须完成的出勤天数。同年下半,年,推行“三包四固定”生产责任制(即产量、成本,、工分捆包,土地、劳力、仓库、农具固定)。1962年,贯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策以后,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劳动管理正常有序。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生产队合并,生产责任制大部分被废除。1970年,学习大寨经验,恢复生产大队核算,采取自报公议的劳动工分制度。1974年前后,改为等级工分制,即按本人等级(底分)×时间记工分,不论技术高低和数量、质量,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人们称“一直头”。1978年,推行“小段包工,定额记酬,田间管理,责任到人”的责任制。对社、队办企业,实行“五定一奖”(定人员、定任务、定成本、定报酬、定上交利润)并按规定比例奖赔的责任制。不在生产队劳动的社员,工资交队,只拿少量补贴。
  1980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劳动记工分制度成为历史。
  第三节 财务管理和核算
  财务管理
  1956年建立高级社以后,会计科目设置和记账方法几经改革,财务管理逐步规范。一般建有3人财务管理小组,组长兼财务主管。财务管理小组按照社员(代表)大会决议和年度计划,负责社内固定资产增减,资金往来和社员分配等。财务管理实行如下制度:(1)账、钱、物分管制度。生产大队(村)、生产队都配备会计、出纳、实物保管员和生产队记工员(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只保留会计、出纳。实行会计代理后,村只设出纳兼报账员)。(2)开支审批制度。购物票据报销,须有经办人、验收人、负责人签章和按审批权限审批。(3)财物保管制度。按规定办理进出库手续、定期盘点、登记造册等。(4)民主理财制度。对经济收支、社员往来和劳动工分按月上墙公布。(5)“一年早知道”制度。高级社时期,把一年的生产、财务收支、分配、社员应投工投肥数量,在年初公布,以便早知道、早安排。1970年代起,改为预、决算制度。1983年政社分设以后,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民主理财更加健全,村经济合作社设立财务监督小组,财务实行社长“一支笔”审批,由监督小组负责审核后报账,此制度沿用至今。
  财务核算
  经历初级社和高级社的财务核算以后,1958~1959年,为“大公社”财务核算。1960~1961年,以生产大队(村级)为单位进行财务核算。1962年,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独立会计核算制度。1970年代起,各生产队配现金和物资保管员1名,账务多由生产大队(村)会计代理。2000年5月,境域实施村账镇代理制,即在村级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由镇设立会计代理站(后改为会计服务站),为分管村提供会计和记账代理服务。此后,村只保留出纳,按期向会计代理站报账或由会计上门收账。会计代理站的会计凭证上岗,报酬村筹镇补。2012年起,会计报酬不再向村筹措。每个会计分管若干村的账务,按月分析村级财务情况。会计代理站建立日常管理、结报账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收、报账前票据须经村财务监督小组审核并盖章,反馈的账目上墙公布,接受社员监督。2014年,在完成各行政村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建立镇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代理服务中心。2016年,有在岗会计6人,分别对境域23个行政村实施“三资”管理。2001年,村级财务由传统的手工记账转为电脑记账。2003年4月,实现市、镇两级联网。2007年起,实现市、镇、村三级账目联网。
  村级财务收支
  收入 1980年代前,生产大队(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为统一经营净收入。建立联产责任制后,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有企事业单位和农户上交款、统筹款、土地征用款和上级拨款等。1990年代起,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为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款、投资收益、上级补助和其他收入。1996年,全镇村级财务收入568.96万元。2016年,达到14088.02万元。其中经营收入2188.28万元,发包及上交款收入19.79万元,投资收益273.65万元,上级补助6054.72万元,其他收入2081.98万元。
  支出 随着社会进步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集体支出逐年增加。1990年代前,村集体经济支出主要为公共建设、农业和水利费用、固定资产购置、管理费用和文教、卫生支出等。1990年代起,以村公益事业和管理费用为主。2004年,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支出为345.19万元。2016年为12533.51万元,其中经营支出为299.87万元,管理费用1280.06万元,社会福利事业支出5206.00万元,生产性支出339.32万元,购建固定资产4928.77万元,上缴税金2.79万元,农户分配120万元,其他支出356.70万元。
  第四节 财务监督
  民主理财
  各村按照实际,不定期地组织有代表性、熟悉财务业务的社员(股东),对村级财务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关心的财务报表上墙张贴,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2016年,境域23个股份合作社均有民主理财小组,共有成员84人。
  清账理财
  镇农经部门组织熟悉财务的人员,不定期对各村财务进行清理考核,逐项评分、汇总并给出评语,供主管部门审核。
  社监会(监事会)监督
  村经济合作社依法选举产生“村经济合作社监督委员会”(简称社监会),成员一般为3人,规定所有财务票据,在向会计服务站报账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对有异议或不同意入账的票据,可报请“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认定后处理。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后,社监会改为监事会。2016年,境域23个股份合作社有监事会成员78人。
  会计监督
  镇会计代理站分管会计,做好入账前审核,内容包括凭证形式、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手续是否完备,村级财务监督组织有否审查,凭证内容是否违规、违纪、超标,审批程序是否完整,票据、票根是否相符,银行存款和账目是否一致等。对不符规定的,作退回改正;对村不能处理的,提交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处理。
  群众监督
  1998年起,规定每年7月20日为村级财务公开日,各行政村设立公开窗(墙),公布村级财务。上墙公布的内容,包括村干部报酬、全年收支、债权债务、基本建设招投标情况、招待费、土地征用费、福利费等规定项目。2003年起,村级财务公开改为每季1次。年可用资金在10万元以上的村,须每月公布,同时项目更加细化。2005年起,通过电脑进行网上公开。
  同行监督
  2005年,庵东、长河、天元3镇会计服务站组建“会计互学互审活动小组”,定期开展交流、监督和审查活动,做到每年轮回1次。2006年起,“会计互学互审活动小组”改由庵东、周巷2镇和慈溪经济开发区(后改为宁波杭州湾新区)组成。
  领导监督
  按照规定,镇会计代理站每季分析村级财务情况,并送主管领导审阅,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网上公开后,镇财务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经管组长能随时掌握财务运行情况。2016年,建立村级银行存款大额开支审批制度,使监督更加前瞻和有效。
  审计监督
  2000年,建立镇审计所,不定期对农村财务收支及主要村干部离任进行审计。2004~2016年,累计对行政村财务审计81次,审计金额共计132956.38万元。村干部离任审计3人,审计出违纪金额0.71万元,受处分1人。
  第五节 农村分配政策
  初级社分配
  实行按土地和劳动的比例分配制度。生产所得扣除费用和公积金、公益金后,按土地分红40%、劳动报酬60%的比例分配。国家农业税由所得者缴纳。
  高级社分配
  取消土地报酬,全部实行按劳分配。社员入社时,须缴纳劳动股份基金(或称公有化股份基金),筹集规模相当于全年的生产费用,按劳动底分平均负担。耕牛、大中型农具可折价抵作劳动股份基金。社员分配按“三兼顾”(国家、集体、社员)原则,扣除农业税和8%的公积金、公益金后,全部按劳分配。
  人民公社分配
  1958年冬至1960年,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吃饭由食堂供给,消费发少量工资。1961年起,重新执行“三兼顾”分配原则,适当减少集体提留。后农业实行“二预一决”(春花、夏粮预分,秋后决算)分配制。盐业生产有常年现金收入,因此,除年终分配外,预支次数一般较农业为频。1965年以后,对务工社员采取收入缴队、分成补贴外,“五匠”等个体劳动者实行定额缴队(称包缴队)记工分的办法。年终决算分配一般在12月结束,翌年1月收尾。
  联产承包责任制分配
  可以概括成三句话:即“缴足国家的(农业税),留足集体的(公共积累、管理费),余下都是自己的”。2005年起,随着国家农业税的取消和村级经济的发展,农民负担越来越轻,归己部分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第六节 农民负担与监督
  1950~1970年代,农民负担一直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处理。1980年代,农村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除交纳农业税外,还需向集体交纳城乡统筹和村提留(称“两上交”),负担积累工、义务工等社会负担和其他涉农税费。为减轻农民负担,自1991年起,清理和取消多项涉农税费,如城乡统筹款、农业特产税、农村教育集资、屠宰税、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农村中小学收费、农民建房收费以及农业用水、用电、农机等生产性费用。2002年起,境域免收农业税。农村公益事业兴办和建设,推行一事一议的筹集资金制度。2004年起,境域停征农业税(比国家停征农业税提前一年)。
  2002年,镇人民政府把执行国家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镇一把手负总责,建立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开展涉农税费专项检查和专项审计。2005年,对农民建房乱收费进行查处。2006年,组建市、镇、村三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网络,聘请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员和设立举报电话。此后,农民上交款、集资摊派款等得以杜绝。2014年起,取消农村义务教育收费。
  第七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广大承包户迫切需要提供社会化服务。1996年起,各村开始转换职能,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承包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项目涉及翻耕、除虫、排灌、收割、农技以及种子、肥料、农副产品收购和销售等。同年,镇农业服务公司建立服务型种植基地2000亩。农产品年销售额513.8万元。镇机耕服务站提供机耕服务3000余亩。此外,各村先后创办农业服务站,农产品收购销售点和农业加工企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997年,五爱江村兴办蔬菜综合市场,胡湾村成立农贸服务部,爱伯村、下诸家路村发挥个体流通力量,带动一方特色农业发展。2001年,全镇15个行政村中,提供机耕服务7个村,机耕面积8173亩,占总耕地面积20%;提供排灌服务12个村,排灌面积22812亩,占总耕地面积55%;提供肥料、农药供应服务7个村,提供植保服务5个村,提供农业指导服务9个村,提供流通服务5个村。2016年,全镇23个行政村全部提供植保服务,提供机耕服务面积达到7.33万亩次,提供排灌服务面积3.73万亩次,提供机播服务面积0.62万亩次,提供机收服务面积1.42万亩次,有农资和农药服务点27家。
  第五章 建设现代农业
  改革开放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经济作物种植增加。1990年代,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要求,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动“一优二高”农业发展;随着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扶植培育农业生产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在生产中开始发挥引领作用,农业科学技术应用范围和力度加大,休闲和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成就初现,并取得不断进展。
  第一节 调整种养业结构
  1980年代前,境域农业长期按上级下达计划组织生产,结构单一。1981年起,调整农业种、养业结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种植棉花为主,蔬菜、瓜果等多种经营的发展路子。1995年,发展“一优二高”(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筛选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产量和效益高的品种和项目。1999年,提出“以海兴镇”战略。2000年,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随着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国家棉花收购政策放开,农民有了种植自主权。1981年起,农业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和盐改农不久土质的实际情况,重点发展棉花生产,商品棉投售长期为慈溪第一。1990年代起,除棉花为主业外,发展效益较好的蔬菜、瓜果等生产。到2000年,有各种蔬菜种植面积24264亩,占总耕地的51%。瓜果面积4005亩。蔬菜和瓜果总产量分别为42389.21吨和6223.77吨。
  围涂后的咸碱地改造,时间长、投入多、收效低,历来是境域一道难题。1970年代,利用围垦初期的咸碱地挖掘鱼塘,发展渔业生产获得较好效益,这一办法迅速在境域推广。1983年,建成净鱼塘(即养殖水面)2000亩。1987年发展到14000亩,年产商品鱼4872吨。1999年,中共庵东镇委、镇人民政府提出“以海兴镇”战略。到2000年,境域有鱼塘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5813吨,渔业产值达到10094.8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
  此外,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1988年,有各业专业户507户。1990年增加到1619户,经营项目涉及棉花、蔬菜、瓜果种植、花卉苗木栽培、畜禽和特种动物饲养、淡水和海水养殖、农业流通和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等行业。
  1981年,全区农业总收入为324.83万元;1991年,农业总收入达到7698万元,比1981年增长22.7倍,其中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副业分别增长14.5倍、532.7倍、351.9倍和25.1倍。
  “一优二高”农业
  1994年以后,围绕开展农村“双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改变单一的棉花种植模式,寻找新的发展门路,提出扩大果蔬等高效作物种植,培育品质优、产量和效益高的“一优二高”农业发展的新思路。1995年,中共庵东镇委、镇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筛选出咸地水稻、咸地西瓜、咸地葡萄、商品蔬菜种植,青蟹和南美白对虾养殖,野鸭驯养繁殖和獭兔繁殖加工等一批颇有地方特色的品种和项目。同年,建立高王路村“一优二高”棉花示范园区,全区765亩棉花,亩产皮棉72公斤,比大田增产41.2%。五爱江村蔬菜、崔陈路村咸地西瓜、海边村特种水产、上陆丁路村咸地葡萄、致味达榨菜、科璇兔业等成为市内外知名品牌。1997年,东横村费万定人工饲养、繁殖野鸭获得成功。1999年,繁荣村创办以獭兔养殖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獭兔生产,当年创产值10余万元。
  “一优二高”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1994年,全镇农业总收入8412.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80元。到2001年,农业总收入达到19914.5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575元,比1994年分别增长1.37倍和1.82倍。
  第二节 应用农业科学技术
  1980年代起,境域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扶持政策和技术支持,先后开展设施栽培、生态种养殖、测土配方施肥、杂交优良品种应用、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此外,还有滴灌节水、化学除草、全程机械配套作业、野鸭驯养、肉猪标准化生产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等。
  设施栽培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具有保水、保肥、保温和增产的作用。1980年代,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育苗和棉花栽培,后推广到早春杂粮等作物。1990年代,境域棉花栽培的地膜覆盖率,长期稳定在80%上下。据农技部门对比试验测定,棉花地膜覆盖比一般露天栽培增产25%~30%。2016年,使用农用地膜176吨,覆盖面积2693340平方米。
  小拱棚与大棚 小拱棚多用于冬季或早春作物的育苗,支架用竹条,上部呈半圆形,顶高0.40~0.60米不等,宽度视畦而定,上盖薄膜,周边以土压封,使用小拱棚能提早育苗时间,出苗率、成活率高,苗势强壮。1970年代初起,开始广泛应用。小拱棚与地膜、大棚配合使用,保温效果更佳。大棚分竹木大棚与钢管大棚二种,形式有单栋和连栋。1980年代,首先在商品性瓜果蔬菜栽培上应用,后推广到葡萄等水果作物和渔业生产,是错开农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作物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1980年代起,市、镇、村扶助大棚建设,出台补助政策,大棚建设有较快发展。2016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总量650吨,大棚覆盖面积达14950亩。
  生态种植、养殖1970年代,境域开始生态种植、养殖,利用咸荒地种草养鹅,利用鱼塘立体养殖,棉地养蟹,果园养鸡以及鱼与虾、蟹、贝混养等。1999年,繁荣村创办生态农牧示范区,占地面积2800亩,其中生态种植1200亩,种草养殖1600亩。2010年,马中村沈志良创办庵东滨海生态种养殖场,种植生态水稻45亩;2011年,新增80亩,亩产400余公斤,每亩产值4000余元;2016年,种植“嘉禾218”500亩,亩产250公斤,但每亩产值仍保持在4000余元。
  测土配方施肥
  传统为基肥和追肥,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肥量不当、肥类不符和肥效不能充分利用的情况非常普遍。1970年代开始,对棉花、水稻等推广按作物生长阶段分别施轻、重追肥,大多为氮素肥料。1988年以后,根据土壤普查成果,试行“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合理发挥肥力、节约成本和增产、增效的作用,这项技术仍在推广中。
  杂交优良品种应用
  1990年代以后,选用杂交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比较常见的有棉花、水稻、玉米、西瓜和蔬菜等。杂交系列粳稻的产量,可比原种提高2倍以上;杂交系列玉米不但产量高、品种多、糯性好,适宜境域长年栽培,有较好的市场销路,另有一种带甜味的“水果玉米”,可以用于鲜食。部分传统的农作物和畜禽品种,已被杂交系列品种所替代。
  无公害生产和绿色农产品
  2005年以后,境域十分注重农产品无公害栽培,镇农业服务总公司指导农户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生产的绿花菜等产品,无一例农药残留超标。2007年,珠江村建立1080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区,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三新”(新方法、新农药、新药械)技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增施有机肥料,建立田间栽培档案和病虫防治可追溯制度等。2008年,市万子农场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企业)被列为“宁波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总面积10866亩,列入慈溪和宁波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共19个。镇农业服务总公司的,菜豆基地、镇光果蔬种植场的葡萄基地、镇天祥农业实验场的蔬菜基地同时被列为“慈溪市规范化绿色农产品基地”。2011年以后,因水产及部分畜牧项目转产等原因停产,2015~2016年,新增果蔬和豆粮类宁波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10家,总面积近4000亩,品种包括水果、蔬菜、瓜类、粮食和活鹅等共33种。
  第三节 建设示范园区和农业基地
  园区和基地建设是棉粮“高产田”“丰产方”的发展和提高,是提升农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样板,对面上农业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和指导作用。1991年以后,在镇人民政府的组织和扶持下,实施一村一品的特色园区(基地)建设。
  示范园区
  1999年,繁荣村以繁荣兔场为龙头,以獭兔养殖为主导产业,建立占地2800亩的生态农牧示范园区。2006年,马中村沈志良建成占地100余亩的万子瓜果专业园区。2007年,虹桥村投资200万元建成占地100亩的绿色畜牧小区。2016年,宁波杭州湾新区雨轩果蔬农场创建为宁波市级农业精品园,宁波杭州湾新区旺圣鹅业专业合作社、宁波杭州湾新区丰令生态农业园创建为新区级农业精品园。
  2013年,位于陆中湾以东、十塘以北区域,总占地面积4250亩的宁波杭州湾新区甬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由宁波甬丰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9亿元进行开发建设。2014年,组建宁波甬丰水稻专业合作社,主营水稻种植。2015年,该园区创办“甬绿植物梦工厂”,以“无土栽培”技术生产多种蔬菜,主要设备从日本引进,2016年,已初具规模。
  农业基地
  1992年,境域形成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即纯棉基地、创汇农业基地、咸草种植基地、淡水养殖基地和咸水养殖基地。1996年,实施6个农业示范项目,10个示范基地。至2011年,农产品基地(包括示范园区)发展到26个,总面积达1.80万亩。2014年,新增“丰令生态农业园”等农业产业基地11个。2017年1月,宁波杭州湾新区雨轩果蔬农场、宁波海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命名为省第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附:农业精品园选介
  宁波杭州湾新区雨轩果蔬农场 位于新建村,前身为慈溪市信军果蔬农场,由钟信军于2009年1月创办,时流转土地310亩,以种植蔬菜为主。2011年起,先后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用于农业基础建设和土地改良项目,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4年2月,更名为宁波杭州湾新区雨轩果蔬农场,法人代表钟微浓。至2016年,有职工15人,建有生产管理用房302.72平方米,产后处理车间832.42平方米,高温冷库600平方米,建造冬暖式大棚8幢(4800平方米)、废水处理池72平方米、沤制池180平方米和仓库430.53平方米等。园区内道路、沟渠配套,应用机电设施齐全。经营项目由农业种植向生产加工、假日休闲、旅游观光、科教和服务等综合性方向发展。葡萄、草莓等水果和黄瓜、芹菜等蔬菜采摘更具特色。2016年,创产值500余万元,紧密联系周边农户500余户(人),带动邻近土地增值经营2000余亩。
  2009年,农场被评为镇党员创业实践基地。2014年,被评为宁波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15年,被评为宁波杭州湾新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宁波市示范性家庭农场、宁波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宁波市特色农业精品园。2017年,被授予省果蔬采摘旅游基地和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宁波海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5年1月成立,法人代表张军。是宁波海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是一家集绿色果蔬栽培、菜篮子配送、农业综合开发、农技推广及农业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企业。
  公司在海星村建立110亩自营种植基地。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完成钢架大棚、休闲用房、生产管理房、水电、门头、田间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本管理制度,并积极运用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熊峰授粉、黑膜除草、立体栽培等新型农业实用技术,确保产品优质安全。通过实施“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培训、统一用药、统一收购”等标准化管理新模式,为市场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果蔬产品。常年种植果蔬品种达60余个,成功打造四季不间断新鲜供应链。2016年,累计产量达到135吨,其中水果玉米、小青菜、西瓜、甜瓜等特色品种销售火爆,长期出现供不应求情景。2017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省“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第四节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1992年扩镇后,境域把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措施,为鼓励龙头企业发展,镇人民政府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在用电、用地上优先审批,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对成绩显著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龙头企业推行“公司(企业)+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为农业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一方经济发展。2008年,有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2011年,增加到4家,年农产品收购量2.91万吨,产值3730万元,共建立农产品基地8423亩,联系农户5447户,农产品年总收购量2.50万余吨,约占总量的86%。
  附:龙头企业选介
  庵东镇农业服务总公司 由镇人民政府于1992年8月创办。注册资本145万元,公司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有固定职工8人,临时工近百人,法人代表潘惠新。1995年起,先后投资360余万元,建有冷库362平方米、加工场1170平方米和办公楼727平方米,总资产420余万元。1999年,公司有自营农场(基地)763亩、松散型联系(保种、保收、保价)农户235户,种植面积1250亩,紧密型联系(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农户65户,种植面积410亩。1999~2005年,年均收购农产品6000吨上下,约占全镇总收购量的1/3,2005年的销售额达到1147万元。2006年开始,公司被定为自营出口企业,每年自营出口额160~250万元,间接出口额500万元左右,产品包括绿花菜、包心菜等,出口到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1996~1998年,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999~2008年,被评为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有注册商标2件(“跨海”牌和“新之地”牌),2005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蔬菜产品”。2010年,企业停办。
  宁波致味达食品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业从事真空小包装榨菜、雪菜、萝卜系列等农产品的加工企业,由陈明弟于1999年在海星村创办。公司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注册资金150万元,总投资额1000余万元,有固定职工20余人。建有全自动脱盐、清洗、杀菌、冷却、风干等流水线设备一套,自动灌装机和真空包装机各8台等,资产总额2900余万元。2002年,被评为“慈溪市苗子型企业”,同年,致味达系列产品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银奖。2003年开始,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公司被评为“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2004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致味达榨菜丝、片、芯,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2011年,有种植基地3000亩。以订单农业的形式联系农户2500余户。2016年,收购各类农产品20000余吨,收购范围扩大到周边乡镇及附近七塘沿线,产品销售全国20余个省、市,年销售额3200余万元,获利200余万元。
  慈溪市科璇兔业发展有限公司 是一家集良种繁育供应、商品兔收购、技术辅导研究、獭兔皮加工、销售和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由胡雪群于2000年4月在陆中村创办。注册资金300万元,总投资额5500万元,有职工125人。公司占地面积350亩,其中,饲料和种植基地250亩。建有标准笼位20000只,配套饲料加工车间、人工授精室、卫生防疫室、皮毛加工厂等设施,总建筑面积18000余平方米。2002年,公司与中国家兔育种委员会、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科院、浙江省养兔中心等单位协作,建成国内第一家民办兔业研究所。2003年,形成年产50万只獭兔和30万张兔皮的加工能力,部分产品外销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4000余万元,创汇200余万美元。2006年,获国家二级良种繁育场资格。2008年,被评为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宁波市种子种苗工程基地。2010年,因宁波杭州湾新区规划调整原因,该企业停办。
  第五节 创建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
  1990年代,境域农业大户向规模和联合方向发展,先后创建家庭农场和专业生产合作社。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家庭农场与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至2011年,有家庭种、养殖场和专业生产合作社共131家(个),其中:果蔬、棉花和花卉种植场(农场)49家,专业合作社32个,总经营面积25433.56亩。家庭水产和畜禽养殖场34家,专业合作社16个,鱼塘和苗种塘面积14128亩,饲养生猪2435头,獭兔52350只,鸡、鸭、鹅和野鸭等禽类232500只。2016年,境域登记注册家庭农场、种植场、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共149家。其中:家庭农场(包括种植场、养殖场)92家。包括:种植业69家、畜牧业7家、渔业14家、种养业结合1家、其他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包括:种植业的43个、畜牧业3个、渔业10个、其他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成员846人,带动非成员农户294户。经营土地(包括水面)总面积36918.49亩。2006年,宁波杭州湾新区旺圣鹅业专业合作社,创建为宁波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009年,市旺峰养鹅场创建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013~2016年,庵东建立蔬菜种植场、宁波杭州湾新区芳绿果蔬农场有限公司、宁波杭州湾新区雨轩果蔬农场和宁波杭州湾新区阿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先后创建为宁波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
  附:示范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选介
  宁波杭州湾新区芳绿果蔬农场有限公司位于马中村,2014年8月创办,法人代表邹志郎。有种植面积208亩。公司按无公害标准规范种植:采用秸秆还田、少施化学肥料、多用有机肥,做到每批上市产品必送至检测中心(宁波)检测,保证产品合格安全。同时,积极申请“绿色食品”和“有机认证”。企业产品通过大越(慈溪)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慈溪海通集团销往日本、欧美等地。2015年7月,企业通过宁波市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月,通过宁波市级“无公害产地认证”。2017年,被认定为宁波市“示范性家庭农场”。
  慈溪市庵东建立蔬菜种植场 位于桥南村,2006年4月创办,法人代表任建立。有流转土地面积700亩,农场有管理人员3名,主要种植绿花菜、甘蓝等大宗蔬菜,年产值400万元。2011年以后,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对冷库、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2016年,先后被评为宁波市“示范性家庭农场”、宁波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宁波杭州湾新区阿立果蔬专业合作社 位于马潭路村,2010年7月创办,法人代表年四玲。主要从事葡萄、蔬菜等农作物种植、收购、销售及粗加工。合作社成员有核心葡萄种植基地300亩和农户60户、76人。还拥有葡萄签约基地1310亩,蔬菜面积2000余亩,带动周边乡镇农户近千户。企业自办培训班,积极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引入节水滴管,力创智种。所产葡萄北上黑龙江,南下广东,近销上海、杭州等地。2016年,葡萄总售额2000余万元,蔬菜总销售额近1000万元,年总销售额近3000万元。2012年,创建为宁波市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是年末,通过市级“无公害基地”认证。2013年4月,注册“盐舍头”商标;2017年,获得宁波市知名商标。2013年5月,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获得无(2011公害农产品认证书;8月,获得GAP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2月,被授子“宁波市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和“杭州湾新区基层农技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并成为“庵东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葡萄服务基地”。2014年,被授予“宁波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省“妇”字号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被评为“宁波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宁波杭州湾新区旺圣鹅业专业合作 社位于西三村,2009年7月创办,法人代表王书娣。其核心企业旺锋养鹅场,是一家专门饲养法国“朗德鹅”、生产“法式鹅肥肝”为主的规模养殖场,曾名市旺圣鹅产品有限公司。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十合作社+实体店+电商商务”等综合性经营模式,生产的“法式即食熟鹅肝”,在宁波地区已有一定知名度,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创产值1000余万元。2016年,出栏成品鹅10万只,年创产值1500余万元。2011~2016年,先后被授予市“电商创业示范点”“创业孵化基地”,评为宁波市AA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消费者喜爱品牌”“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企业的《宁波制造——法式鹅肥肝网销开拓计划》项目,获得团中央和中国农业部举办的“2015年中国涉农产业青年创业创富大赛”一等奖。2015年,“法式鹅肝”被评为宁波市“名牌农产品”。2016年,“法式即食鹅肝”荣获省农博会优质农产品金奖。
  第六节 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
  农家乐和假日休闲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人流骤增。境域抓住机遇,利用海鲜美食发展农家乐和餐饮业,推出葡萄、瓜类、草莓等自采项目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1999年,有农家乐餐馆19家;2005年,发展到32家,尤以七塘公路和杭州湾大道沿线为最。2008年扩建的“阿国饭店”主打庵东特色海鲜等菜肴品牌,吸引四方来客,饭店能容纳500人同时就餐,年营业额,达到1200余万元。2009年,陆丁路果蔬农场(虹桥村)推出葡萄自采项目每年吸引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以及周边观光游客3000余人次,销售超10万元。201,1年,阿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开辟水果观光园300亩,发展休闲农业,年增加销售额20余万元。是年,有农家乐及餐饮店61家,其中:有农家乐三星级资质的餐饮店5家,二星级资质餐饮店2家,一星级资质餐饮店4家。有自办假日休闲和观光项目的农场、专业合作社3家。2016年,境域有农家乐及餐饮店67家,其中:有农家乐三星级资质的餐饮店9家,二星级资质餐饮店3家,一星级资质餐饮店8家,日接待能力可达7000人次。有经营民宿服务的10家,日接待能力90人。自办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13家,日接待能力超过1000人。
  附:休闲和观光农业园选介
  宁波杭州湾新区丰令生态农业园 位于富民村,2011年9月创办,法人代表沈文利。经营面积205亩,主要从事葡萄、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采摘。2011年起,农场投入资金200万余元,对道路、沟渠、设施大棚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2016年,建成猕猴桃、车厘子标准化大棚和休闲采摘长廊;新建生产管理用房和冷库。同时结合休闲农业的要求对园区形象进行整体提升,已成功打造成以大棚特色果蔬采摘为主的假日休闲和农业公园。
  慈溪市国东渔业专业合作社 位于西三村,2005年6月创办,法人代表应国东。历年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主要经营南美白对虾、甲鱼、淡水鱼养殖和销售,兼营禽畜饲养和休闲观光等项目。共有水产养殖面积470.19亩,饲养和绿地面积30余亩。日接待游客能力200余人。2016年,产值800余万元。合作社有员工6人,固定资产100余万元。2008年,被评为市“绿色无公害养殖基地”。
  2012年,被评为宁波杭州湾新区“科普示范基地”。
  附:国有农场——慈溪市农垦场
  慈溪市农垦场是境域唯一的国有农场,位于原西三乡北部,紧靠杭州湾南岸,1957年筑塘围涂而成,时称地方国有浙江省西三盐场,属省公安厅劳改系统管辖。1963年,改名西三棉场,面积12265亩,其中可耕地10165亩。1964年10月,该场撤销。同年12月,由省农林局接管,定名地方国有庵东农场,隶属慈溪县农林局,为农垦企业。1984年11月,改名为慈溪县农垦场(1988年撤县设市后为慈溪市农垦场)。
  慈溪市农垦场原以植棉为主,1990年代起,发展多种经营。农场下设3个分场:棉种分场有7个生产大队,151个职工家庭农场。1974~2002年,定为慈溪县(市)棉花原种繁育基地;畜牧分场有3个牧业队,共有畜牧用房8280平方米。1987年,饲养生猪6221头,出口3144头,成为慈溪县出口猪基地;渔业分场有7个渔业队,144个承包户,经营水面633亩和鱼塘1266亩。1987年,淡水鱼产量452吨。随着市场的变化农场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生产经营稳步发展,1996年,有场办企业13家。1997年,工业产值3823.94万元,商业销售额522.86万元,利润总额52.03万元,上缴税金44.65万元。1999年,农场实行企业改制。2006年7月,被浙江省农场局确定为省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农场。
  进入21世纪,市农垦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职工增收、农场繁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特种水产等高效特色产业,努力形成“三区、一带、一园”的总体格局。已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农业休闲观光区,拥有“慈绿”商标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2130亩。
  2011年10月,根据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和市人民政府与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联席会议纪要精神,农垦场第6生产大队(原为上虞县南汇人民公社塌涂移民)47户和528亩土地,移交境域路湾村管理。
  2016年,市农垦场有耕地3734.71亩,鱼塘3699亩,总职工433人(在职职工87人、离退休人员346人)。至2016年末,有总资产520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66万元),年产值899万元,利润175万元,年劳动生产总值666万元。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