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放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75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放销
分类号: F727.55
页数: 9
页码: 597-60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民国时期至2001年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盐业放销发展情况。
关键词: 盐业 销售 庵东镇

内容

秤放
  民国时期,场内放盐凭两浙盐务稽核分所或分、支局发给的准单,依照准单所载数量,逐担秤放。凭运署发给运照或护票运销。民国3年(1914),秤放及运销凭证改称执照。
  抗日战争前,庵东盐场捆运毛盐(经核准未税)先由廒商及船户填送保单及证书,场署发给收条和运单,由篷长与司秤员前往秤放。秤放后在仓盐上钤印加封并填具运单等件送庵东秤放局核对无误交船户起运。
  民国35年(1946),国民政府盐政纲领公布,购盐人请购原盐缴纳税价后,由盐务机关签填销盐准单,凭此秤放护送。秤放盐时,规定秤放员以2人为一组,1人点包开牛车票,1人执秤。派税警2名以上协助,1名专司发牛车票,1名则到船验收车票,监视上船。对已秤放完毕之商销盐,秤放员逐批填写通知单,交商携赴场务所领取原盐护送单。所发牛车票则由驻场警队负责收回交场务所查核保管。
  民国36年(1947),国民政府公布盐政条例,规定“盐之运输”应由盐务机关发给单照。单照计有销盐准单、销盐护送单、运盐秤放准单、运销执照和销盐补税单5种,均盖有财政部和签发单位印章。
  民国时期,庵东盐场放盐手续,其程序大致如下:
  1.各廒收盐,于前一日开具放盐报单,连同场署所发准单正张及舱口单(单内注明日期、篷名、地点、发盐包数及销地、船名等项)送秤放局核办。
  2.分局监秤员将廒商所送准单正张,与场署寄发的准单副张查对无误后,交总司秤员登入准单挂号簿内,依据各廒报单及准单送到之先后,分派次日放盐。
  3.放盐之日,篷长来局领秤,监秤员填给司秤员放盐凭单,单内注明廒、篷、仓名、放盐袋包数及每袋重量,如系清仓,应加注仓内结存盐数。
  4.放盐时,司秤员1人执秤秤放,1人填发牛车票(票内载明车夫姓名、廒仓名称、袋包数目及运船船名),会同税警、廒员,点验放行。
  5.车夫承运袋包盐,应票与车俱,途遇税警或经过瞭望台时,应出票呈验。车至运船,将袋包盐如数点交船夫,牛车票交给在船仓点包的税警收回。
  6.放盐完毕,应将仓盐盐面耙平,满盖盐印,随即将仓门封锁完固,加贴封条(封条应粘于仓门与仓板骑缝处)。
  7.承办司秤员,将本日所放原盐袋包数及填牛车票张数,登入放盐簿内,由各方签字证明。
  8.船老大于袋包盐满载后,出具收据,连同廒方的“请签准单”送至分局,以便核发载运凭单。
  9.总司秤员根据放盐簿及廒方“请签准单”将本日所放原盐之袋包数、毛重、皮重、净重,在准单正张背面注明,由承办司秤监秤员分别盖章后,发交船老大向场局调换载运凭单,送至分局登记号次及日期后,连同船口单一并发还。凭以启运。新中国成立初,沿用旧制。秤放工作由盐务机关办理。先由购盐单位办理托运,再向盐务机关办理签单手续,到场务所联系放运。1958年7月1日起,盐税征收交税务部门办理,运销凭证开始与纳税凭证分开。原盐秤放出场由税务部门签填税票,盐务部门填发原盐出库通知单(单内注明完税证号),凭单到坨秤放,随盐同行,兼作运销凭证。1971年7月,县盐业公司建立后,购运原盐采取整批纳税,凭盐业公司签填的秤放通知单,到指定的仓坨放盐。后由于盐的收购、秤放、运输、销售主要环节均由员及,国家机关办理,已无需查验凭证防私。1987年,移库单改为商业统一发票,发票内不再注明完税证号次,但仍作放、运、销凭证。嗣后秤放手续无大变更。
  销区
  清时,除本省外,还销往江苏的上海、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太仓等,安徽的徽州、广德、黟县、休宁、歙县等,江西的广信等。清末销区分为纲、引、肩、住、厘、轻税地等。宁属鄞县等5县,系商运包厘,亦称厘地。
  民国沿清旧例。民国21~25年(1932~1936)庵东盐场产量几占全省年产492万担之半数,行销范围亦广。计有江苏省之旧苏五属,及上海租界,浙东、西各地及五和、民生两精盐公司所用原盐。具体运销地点:纲地为浙江之嘉兴、嘉善、桐乡、程广、武德、富阳、新登、於潜、昌化、诸暨、义乌、浦江、金华、兰溪、汤溪、东阳、衢县、龙游、江山、常山、开化、建德、淳安、遂安、寿昌、桐庐、分水;安徽之歙县(附销绩溪)、休宁(附销婺源)、黟县(附销祁门);江西之玉山、上饶、横峰、广丰、贵溪、铅山、弋阳等县(后加婺源一县)。引地有江苏之吴县、吴江、常熟、昆山、松江、青浦、奉贤、金山、上海、川沙、南汇、太仓、宝山、嘉定、武进、江阴、无锡、宜兴、丹徒、丹阳、金坛、溧阳、靖江及安徽之郎溪;浙江之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及宁海之北半县。肩地有绍兴、萧山、南沙、杭县、余杭、海宁、崇德。住地为余姚城乡食盐以及余姚县属酱盐。厘地为上海租界。轻税地为余姚、慈溪、镇海三县交界的三北地方。民国36~37年(1947~1948),庵东盐场省内销盐区域为:余姚、上虞、新昌、嵊县、鄞县、慈溪、余杭、临安、於潜、昌化、新登、金华、兰溪、浦江、东阳、汤溪、龙游、永康、武义、缙云、衢县、开化、江山、常山、建德、桐庐、分水、寿昌、遂安、淳安、杭州市及杭县之部分。
  民国37年(1948),庵东登记的运输商行有25家,销盐一般由各运输商行订约承运。
  新中国成立以后,运销地域仍沿其旧。1960年代,运销省内金华、嘉兴、宁波、绍兴等专区和杭州市(包括建德地区各县),省外则有安徽的徽州专区,福建的浦城、江西的上饶专区等,并断续供应上海市和江苏的吴江、常州、武进、江阴、苏州、无锡、丹阳、常熟等市县。1966年,由庵东盐业批发站接办慈溪、余姚的市场批发供销业务,各区社及大部分乡社均由庵东盐业批发站直接供货。
  1980年8月,县盐业公司在浒山设立供销门市部。嗣后于1983~1984年,建立东一、东二、东三、西二、西三、庵东等经营服务部,主营食盐零售。
  销量
  民国时期,除抗日战争期间统计数字不全外,宁波各地销盐较为稳定。民国37年(1948)庵东盐场放销原盐89819.69吨,为民国时期最高。新中国成立后,1972年,销售原盐,171133吨,为最高销量。1984年以后,产盐仅敷供应慈溪、余姚两县民食,榨菜腌制旺季已需调入。1989年7月1日余姚市成立盐业公司,市盐业公司食盐销售仅供市各基层供销社及各供销分社。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渔盐、农牧盐销量逐年下降,而蔬菜加工用盐量明显上升。2001年,庵东盐场产盐结束,食盐和蔬菜腌制用盐全部从外地调入。
  运输
  盐商品的特点是集中生产、分散消费,盐的运量大,又是笨重物资,运距长,中转环节多。盐从产地运往销地,其方法:一是直达直线运输,二是转栈(站)塘、堰运输。其工具主要是船舶、汽车或火车。
  清和民国时期,庵东盐场盐主要依靠沿海之木帆船及内河水道的木船,运至各地销区。场区则靠牛车和人工肩挑背负,场内有海湾、河沟的用小驳船经浦或河沟驳至大船后外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场内运输仍以牛车及手拉车,后由机动车、船替之。盐的流向、程期图10-5-3:原盐外运(《慈溪县志》1992年版)
  都有明确规定,按运输里程确定途耗。
  运输路线
  1.销区设仓路线
  民国沿清旧例。庵东盐场运苏五属盐,由沿海直达苏属太仓之浏河镇,再分别由内河转运各地;运上海租界盐,由海运直达上海之陆家嘴;运嘉湖两属盐,由海运至海宁盐官转内河分运各销区县;运金、衢、严州及徽广各属盐,由沿海船沿钱塘江运至绍兴之镇塘殿,再转由内河船运经陆山桥、梅山港、柯桥镇,从钱清出西小港至绍兴县之前所镇,直达义桥过坝,改装外江船运到目的地;运萧、绍两县则由镇塘殿内河分运安昌、东关、东浦、前所、萧山等销区;运宁属鄞、慈、奉、镇4县级台属宁海北半县,由海运经镇海入甬港溯流而上,至宁波濠河头卸船,分销鄞县本境,运奉化的,过铜盆浦入境,运奉化之外埠及宁海北半县的则过镇海口经象山港至垟下潭即达。
  抗日战争胜利后,庵东盐场在销区设仓供应食盐,所设仓和供应路线:
  (1)浙西分局乍浦仓,发运嘉兴、嘉善、桐乡、崇德、吴兴、德清、武康、长兴、安吉、孝丰等县。
  (2)宁波分局宁波仓,销鄞县、镇海。
  (3)临浦仓,销萧山、诸暨、义乌、金华、兰溪、浦江、东阳、汤溪、龙游、建德、桐庐、分水、寿昌、开化、江山、常山。
  (4)杭州常平仓,供应杭州市及杭县。
  (5)杭州常平仓,移运港口供应淳安、遂安。
  2.商廒运销路线
  (1)五属廒、源泰廒先海运上海附近的浏河,然后再分各地。
  (2)公兴廒海运上海陆家嘴至上海租界。
  (3)五属廒渡杭州湾运海宁之盐官,然后转运嘉兴、湖州及安徽广德各地。
  (4)浙东廒沿钱塘江西行至绍兴镇塘殿,转运浙东纲地(包括萧山、绍兴)。
  (5)晋益廒海运镇海口入甬江,溯流而上抵宁属引地。
  (6)公益廒、轻税廒经近场小河运达余姚城乡各地。
  (7)杭余廒至杭县观音塘和海宁马牧港。
  3.招商代运路线
  民国37年(1948),盐务部门招商代运时的运销路线:
  省内:
  (1)庵东盐场至萧山临浦。一线由庵东盐场循沿海至镇塘殿过坝,转内河至萧山临浦;另一线由庵东盐场循内河至萧山临浦。
  (2)庵东盐场至平湖乍浦。由庵东盐场装木船,循沿海至平湖乍浦。
  (3)庵东盐场至杭州。一线由庵东盐场装木船,循沿海至杭州;另一线循沿海至绍兴镇塘殿过坝,转内河至临浦或由西兴过塘,渡钱塘江至杭州。
  (4)庵东盐场至宁波。由庵东盐场装木船,循内河经姚江、甬江至宁波。
  (5)余姚至港口。一线由余姚装木船,循沿海至镇塘殿过坝,转内河,经临浦或义桥换船,再循富春江至港口;另一线由余姚装木船,循内河至临浦或义桥,循富春江至港口。
  省外:
  (1)庵东盐场至上海。一线循沿海直达;一线循沿海至乍浦翻塘,转内河船至上海;一线由宁波转运。
  (2)庵东盐场至安徽屯溪。一线由庵东盐场装木船,循沿海至镇塘殿过坝,转内河经临浦或义桥盘驳换船,再循富春江至屯溪;一线由庵东盐场装木船,循内河至临浦或义桥盘驳换船,循富春江至安徽屯溪。
  4.新中国成立后盐运路线
  (1)上海。先为沿海直达,后改为海运乍浦,转内河运达。
  (2)省内嘉兴地区及苏南各地。均为海运乍浦,转内河运达。
  (3)杭州。解放初期多系海运直达。
  (4)浙赣路沿线包括江西之南昌、上饶。多系海运杭州南星桥后在闸口装铁路运往。
  (5)安徽省徽州地区。新中国初期多系海运杭州转徽江船,循富春江而上。
  (6)宁波、奉化、镇海、鄞县、慈溪、余姚、上虞城乡各点。均系循内河以小吨位木船直达。
  (7)嵊县、新昌。循曹娥江、剡溪而上,溪水小时需用筏运。
  (8)铁路中转点改临浦后,所有铁路盐均循沿海至镇塘殿过坝,转内河至临浦铁路至省内外各点。
  (9)1956年,萧甬铁路至余姚段在临管期内接受货送。1958年,庵东八塘建成后,除宁波、奉化、镇海、慈溪、余姚、上虞及嵊县、新昌各地原盐因数量零星仍循内河小港直达外,所有省内外铁路沿线各地之盐运,均由庵东盐场先短途集运马渚,然后开单发运各地。
  安徽徽州地区亦曾循铁路运建德中转;广德曾于杭广线通车后由铁路运湖州中转。1960年代以来,各地纷纷新建盐场,当地市场供应均可自给,不用调入庵东场盐,内河运线仅有余姚、慈溪、上虞(包括中转嵊县、新昌)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庵东盐场内的盐运路线:
  盐场外调驳运均用牛车,自盐仓装盐后,西一运至庵东南七甲江落船;西二运至大路门落船;东一运至傅家路落船;东二运至相公殿南落船;东三、西三亦均运至六塘南或七塘江边落船。沿海在潮水大时,海船可以进入江湾装盐,潮水小时,船只不能进入江湾,则需牛车涉水至湾滩沿海装船。八塘建成后,为便利砌八塘石块运输,掘开七塘,筑成简易土石坝,从此盐运船只可以进入盐场河道承运原盐,方便了原盐出场。
  5.中转站余姚县马9中转站1956年,萧甬铁路萧山至余姚段通车接受货运业务,省盐务局在马渚设站,将庵东盐场原盐由内河运至马渚中转装车分运各地。
  八塘建成以后,沿海船运减少,庵东场运往省内外之盐,主要在马渚转铁路外运,中转量骤然增加。为此马渚站经多次扩建,先后建成2座月台仓库,铁路建有支线,可供车皮装车,并建有贮盐仓库约1万平方米,另在余姚火车站建有中转仓库1座约450平方米。马渚站仓储能力约2万吨,每年中转量10万~15万吨。1984年,随着庵东盐场盐田废转,产量锐减,此站逐渐失去作用,至2001年,庵东盐场产盐结束,该站移作他用。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