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制卤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74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制卤技术
分类号: TS35
页数: 5
页码: 572-5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庵东盐场制卤技术发展情况。
关键词: 制卤技术 海盐 庵东镇

内容

制卤技术进步主要有测卤技术进步、制卤方法改进、制卤设备研制等。
  测卤
  测卤是指利用一定的工具,测定已制成卤水的浓度。明清时期,采用石莲试卤方法(即用莲管测卤水)。民国时期,沿用莲管测卤水,一般有3种,盐民使用的称地头莲,一般为一个竹管,用于运卤车和船上测试的分别称车莲和测潮莲,均有两个竹管。同时,逐渐开始用比重计(波美表比重计,简称波美表)测定卤水浓度。
  新中国成立初,莲管测卤水仍是测定卤水浓度的主要方法。历经改进,由原来的双管测试改为单管测试,莲于也从10枚改为5枚,后随着波美表的广泛使用,测卤水逐渐被波美表替代,一直沿用至盐田消失。
  在晒盐生产中使用的波美表一般有2种:一种是低度表,其测试值为0-5°Be′用于海水及初级卤水的测量;另一,种为高度表,其测试值为0-35°Be′,用于结晶阶段和中高档卤盛满卤水后,将卤表轻轻放入竹管内,平视观察卤表上的刻度在卤水平面中的位置,即是该卤水的浓度。
  刮泥淋卤
  新中国成立后,刮泥淋卤经过数次改进和提高。
  1955年4月间,东二乡曙光盐业生产合作社试验成功人工增咸法,即将淋过卤的生泥挑铺地上,泼上海水,让其蒸发,快速吊咸,经两天日光暴晒,即可成为咸泥。称薄铺生泥,利于在短晴天多时刮咸泥。此法在盐场局部推广。
  1955年夏,庵东盐区人民政府技术指导站干部苗杏龙在东二乡曙光盐业生产合作社创造“地漏”成功。“地漏”指原来造在高坨基上的漏碗(称高漏)改成与白地相平的“地漏”制卤,这一方法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增加产卤量和减轻挑泥爬高坨基的劳动负荷,得到浙江省盐务管理局的肯定。并受盐民的欢迎,很快在全场推广,苗杏龙因此被推荐出席轻工业部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会。
  1956年初,西一乡盐(农)业生产合作社第六大队进行灰晒试验,仿照象山“摊灰淋卤”制卤方法,但未成功。
  1958年8月,中共西二乡总支部副书记丁长和创造“轮番操作法”,后被人称为“丁长和操作法”。这是对刮泥淋卤生产过程比较系统的一次改革。它适合庵东盐场土质沙性重、海水淡、降雨量多的自然条件。其特点和做法是:白地开沟铺生泥,变灌潮为渗潮,变刮泥为铺泥,加快吸咸,缩短取泥周期,提高卤量和浓度,充分发挥盐田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轮番操作法”经省盐业部门批准,在1959年庵东盐场技术革新总结中得到肯定而全面推广,当年推广面积达3万多亩,占刮泥淋卤面积的50%1960年9月统计,推广面积已达44018亩,占81.8%。1954~1960年,用老法高漏生产,,平均亩产1.6吨;1961~1967年,用轮番操作,平均亩产2.38吨;1968~1974年,滩晒生产平均亩产1.87吨。轮番操作比滩晒增产27.3%,比老法高漏增产48.8%。
  1963年5月30日,庵东区公所印发“老法生产”操作要点,作为“轮番操作法”的主要内容,并提炼为“薄、细、匀、遍”4个字。“薄”:指将制卤已淡化的生泥,要求在盐田上铺得薄一点,不留粗块;“细”:指淡化的生泥,要求敲得细一点,不留粗泥;“匀”:指淡化的生泥要求在盐田上铺得均匀;“遍”:指淡化的生泥,要求在盐田上全面铺遍,不留死角。
  1958年,丁长和被评为浙江省工业基建交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先后被评为区、县、省先进工作者和宁波地区劳动模范;1959年,赴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观礼。
  防渗
  减少盐田渗漏是提高盐产量的关键。其主要措施是除草、除虫害、压实滩田、铺薄膜防渗漏等。
  盐田杂草主要生长在卤水浓度较淡的初级制卤区。1986年,庵东区盐业技术指导站朱可为、韩新钿、王顺仙试制用农药草甘膦作除草剂,消除盐田杂草,在庵东盐场推广,该项技术获得1991年浙江省盐业科技进步四等奖。
  盐田除虫的药物主要是茶子饼和六六六粉。后改用倍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和敌敌畏4种药物,对盐田害虫有强烈灭杀作用而残留毒素极少。此外利用制盐后的老
  卤,回到大平滩进行杀虫。
  滩田压实防渗技术。1950年代,采用石磙子人工压实。1974年,庵东盐场开始引入压滩机,分5马力与10马力两种。5马力自重1000斤,每天可压滩20~25亩。10马力自重1吨,每天可压30~40亩。压滩机使用以1980年最多,全场109台,676马力,至1985年,减为41台、270马力。
  盐田薄膜防渗。1974年,县盐科所进行塑料薄膜垫底的防渗试验。办法是将塑料薄膜铺于蒸发池泥底下20厘米处,以减少盐田卤水渗漏,能增加成卤量15%。在庵东盐场滩地部分调节池上进行推广后,效果甚佳。
  提水(扬水)
  提升海水和卤水,是盐业生产能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刮泥淋卤时期,皆用人工担卤或水。制卤方法改为平滩制卤后,因提水量的大量增加,农用木制龙骨水车开始大量应用盐业生产中,以手摇式为主,至1970年代,仍有应用。
  庵东盐场为减轻盐民的劳动负荷,逐步引进机械设备。1950年代中期,以通用机械为主,1970年代初,逐渐引入盐业专用机械,其中1960年代,还大量使用过风力机械。机械化程度以扬水工序最高,1981年,达90.7%;提卤较差,占9.5%;压滩占21.8%;收盐、集坨均无机械。
  1954年,东三滩晒场建成,引入8马力立式单缸柴油机1台,8寸离心泵1台,此为庵东盐场第一套扬水机械。
  1955年9月,庵东盐场开始用风车提水。浙江省盐务管理局派技术员励志君来庵东盐场试制转向风车2架,安装在东三滩晒试验场,这是庵东盐场第一次用风车进行扬水作业。一架风车能抵人工脚踏水车8个劳动力工作量。1958年后,大力推广枝条架,因盐场无电,为解决枝条架的扬程问题,庵东盐场集土木匠于一堂,对原有风车进行改进,共同研究制造了高、低两种扬程风车,分别安装于枝条架和滩田二道扬程处,进行扬水作业。至1973年,风车达810架。1973年,电力输抵盐场,风车逐步减少,至1983年,仅剩4架。
  1959年,庵东盐场还创造了人风两用风车,在全省盐区得到推广使用。
  1957~1960年,各产盐乡大量安装抽水机,动力以煤气机为主,单机双缸12马力,水泵多为离心泵。1960年装机达60台、712马力。1960年后,柴油机开始取代煤气机,型号多样,多用于扬水,至1964年曾达101台,总功率1455马力。
  风车易遭大风破坏。1973年6月27日的龙卷风,使庵东盐场283架风车遭损坏。以后随着柴油机提水泵增加和电力的发展,逐渐改用提卤泵,风车使用量也随之减少。1983年后,风车被全部淘汰。
  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庵东区西一、东二2个人民公社实行电力灌溉,列入1969年度省地方工业基本建设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60多万元。1973年,全区6个人民公社都送电到盐场。全区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43.67千米,总投资23万元。1974年后,始用盐业专用工具——提卤泵。电动提卤泵具有流量大、耐腐蚀、结构轻巧、使用方便等优点,比人工车水提卤提高功效近10倍。
  除此之外,尚有以慈溪产3马力柴油机带动的提卤泵,专供无电地区使用,提卤泵1983年最多,达1104台、1912.5千瓦。
  滩型
  庵东盐场沿海海水淡,土质属粉沙性,短晴天多,在滩晒设计上宜小不宜大,要步数多(一般是15步)、走水薄(一般在3厘米以下)、走水速度快(一天二步)、单元小(每单元63亩左右)的特点,滩型取同一模式,即:二道扬水式,走水步数15步,四六通滩型,一般单元长350米左右,宽120米,滩头留有水库,结晶区板滩结合。这种滩型最多时达1305副(单元),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作了一些技术改进,扩大滩头水库的容积。1975年,西一人民公社首先改造滩头水库,将原来每副滩一个的小水库连成中型水库,以提高储水量。1976年,宁波地区工业局拨款6.6万元支持技术改进。包括改造滩头水库;薄膜垫底防卤渗漏,在全场滩田的调节池上推广;增加黄泥板蒸发池,由于走水15步不能达到高浓度卤水,通常只能达到13~15度左右,1974年以后,改造盐板基,增加黄泥板蒸发池,延长了走水路线,达到近饱和卤上板;进行标准滩(技改滩)的建造,1978年冬,开始着手老盐田改造,按照标准,配套齐全。第一批东一人民公社第八生产大队第三、四生产队与西一人民公社第十一生产大队第二生产队进行技改,计5副滩,面积417.79亩。1979年冬,又扩大改滩22副,计1534.63亩。其改造内容是:采用塑膜垫底防渗,苫盖结晶、改革沙子板为缸砖结晶池、增添卤池设备,一般达到每亩2立方米左右容积的卤池,增添提卤泵等必要的机电设备、进行滩型结构改进,或将两个单元的结晶区合并为集中式的结晶区,或将两个单元的制卤和结晶区全部并为一个生产单元,走水路线由原来的12排13步改为8排13步,同时,增加卤池盖。为克服盐民中忽视蒸发区、大蒸发池的倾向,1970年代初,中共庵东区委提出“三板一个样”,要求大蒸发池、小蒸发池、结晶池三种板面层都达到光滑、平整、坚实、不漏、无杂草的标准。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