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62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地貌
分类号: P931
页数: 2
页码: 212-2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庵东镇海陆变迁、滨海海积平原、临潮滩涂等地貌情况。
关键词: 庵东镇 自然环境 地貌

内容

海陆变迁
  约二亿年前(中三迭世),境域曾隆起成陆,后经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和海面升降而历经沧桑之变。据地质勘测表明:距今约10万年前(晚更新世早期末),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面上升(第一次海侵),境域沦为浅海。后(晚更新世中期初)海面下降,陆域扩大。距今约4万年前(晚更新世中期末),海面再次上升(第二次海侵),境域被海水淹没。距今约1.5万年左右(晚更新世末期),大理冰期进入盛期,海面下降至现海面以下140~160米处,海岸线东移至今东海大陆架坡折线处,境域时与舟山群岛连成一片。距今1.2万年前(全新世早期),海面上升130余米。距今7000年前(全新世中期),海面上升至与现海面低4米处,境域成为滨海状态。此后,海面继续上升,至6000年前,海面达到全新世最高度,境域又成海域(第三次海侵)。距今5000年左右,逐渐海退,海岸线在慈溪市南部丘陵一线,境域复为浅海。距今2500年前,杭州湾形成喇叭状,涌潮动力增强,海水中挟带的大量泥沙被推向岸边,逐渐淤积成海涂。至公元10世纪,海岸线北推至今大古塘一带。公元11世纪起,海涂稳定外涨后,先后围涂筑大古塘(一塘)、新塘(二塘)、榆柳塘(三塘)。于12世纪,海涂曾涨至今庵东—观城一线(庵东地段距大古塘8千米左右)。13世纪20年代至14世纪初,因不断发生坍涂,境域部分地区复为浅海。自17世纪起,杭州湾主槽北移,淤涨加快。至18世纪初,海岸线又推至三塘以北,境域再次渐由浅海成陆。18世纪中期以后,由于钱塘江流向改变,杭州湾两岸出现北坍南涨现象,南岸海涂淤涨速度加快,至19世纪中期,海岸线又北却至境域七塘一线。此后,虽有局部坍涂发生,但总体海涂继续向北淤涨,加上后来采用人工“丁坝”(又称顺坝、踺塘)促淤措施,境域海涂淤涨更快,至今已稳定北拓10余千米。
  滨海海积平原
  自18世纪初起,随着海涂不断向北淤涨,境域先后筑塘围涂成为滨海海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原始微地貌形态已被人为地貌类型所替代。1980年以前,大部分为盐田,后逐年改盐田为农地和渔塘。2001年起,八塘以北围垦区域划入慈溪经济开发区(后为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至2016年,境域有横亘东西走向的人工土质海塘8条,但除沿海十塘和十一塘外,八塘、九塘已有间断,其余海塘逐步改为市街、道路或农地。原有塘河大多保留至今。大部分自然流沟经截弯取直后改为人工江河,大体由南向北入海,并与各横向塘河相交,其间沟渠纵横,使境域滨海平原形成网格状地块,除成片农田外,各类建筑排列有序,内外交通四通八达。
  临潮滩涂
  平原以北为仍在淤涨的临潮滩涂,东连水云浦以东海涂,西接余姚市界,北濒杭州湾水面,东西岸线长度约32千米,涂面平坦,坡降比例0.1‰~1‰之间。滩涂东西最宽距离29千米左右,南北最长距离约8千米(自一线海塘至落潮线),理论基准0米以上的滩涂总面积约290余平方千米。呈扇形展开于杭州湾南岸。自东至西分布着弯曲状而基本南北走向的大小流沟20余条。受潮汐影响,有时会略改变流沟的形状和流向。滩涂南部成片生长着浉草、芦苇等耐咸植物,西部已开辟有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区。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