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围涂 利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61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围涂 利用
分类号: F407.9
页数: 6
页码: 200-2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庵东镇筑塘围涂和开发利用情况。
关键词: 庵东镇 围涂 利用

内容

筑塘围涂的目的是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利用涂地发展各业生产,以扩大生存空间。海涂的利用一般为先开辟盐田,制卤晒盐。随着海涂北淤,老盐田逐渐淡化,改良盐碱土壤后,可种植棉粮等农作物。其后开辟多种经营,发展养殖业。1950年代以来的新围海涂,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利用,除去河流、道路、塘坝等基本建设用地外,主要用于盐业、农业、渔业、建造水库和新区开发以及湿地保护等。
  第一节 围涂
  境域地处三北平原,近四塘至七塘段,系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海涂自然涨淤围垦所得;七塘以北地段,系19世纪中期以后海涂自然淤涨和人工促淤围垦而成。
  1950年代后,境域海涂围垦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在高滩上筑塘围涂(滩地标高均在4.50米左右)。1952年,庵东区首先开始发动群众筑塘围涂。至1958年,从东三乡至西三乡围筑长33.83千米的八塘,把七塘以北的7.73万亩盐田全部围了起来,至1960年代中期自然淤涨的高滩部分已被围垦完结。第二阶段,在中滩上建塘围涂(滩涂标高在3.50~4.50米)。开始采用有效的措施开展促淤护岸保滩,1963年至1965年,慈溪县在四灶浦闸口两侧等4处海涂引种大米草保滩促淤,有调查表明,未种植大米草前滩地比降为1.5‰,种植后为0.7‰,对保滩有一定作用。1964年12月,为了制止海涂内坍,华东水利学院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实验筑建丁坝,以改变丁坝两侧潮流的流速与流向的做法,达到在丁坝两侧促淤的效果,实验获得成功。自1960年代开始,沿海一线海塘外,先后建筑各类长短丁坝。庵东、浒山等地围垦自然淤涨面稍高的草涂,面积达10576亩。第三阶段,从1970年代开始,在低滩海涂进行围垦,一般先建伸向海域的丁(顺)坝(直塘)促淤,然后筑横塘围垦。1972年,筑建位于庵东丰收闸外长328米抛石泥芯坝1条、位于西一和西二交界长50米抛石坝1条、位于战胜闸至跃进闸长140米抛石坝1条和总长100米抛石坝5条、位于东一塘角长100米抛石坝1条。1976年至1978年,筑建位于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横塘后总长150米抛石坝3条。1978年,筑建位于东三人民公社一灶浦长380米抛石泥芯坝1条。通过建筑丁坝、顺岸堤坝和设置网坝等,促淤效果明显,海涂涨淤较快。其间,境域的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为缓解大队人多地少的矛盾,自1969年3月至1973年末,分两期实施筑塘围涂。第一期自1969年3月至1971年末完成。从庵东农场后八塘,往北沿建塘江西界筑东直塘438米;从建塘江八塘桥往西724米,往北筑西直塘320米;以抛石为主要方式,筑横塘600米,围入海涂360亩。第二期自1972年11月至1973年末完成。延伸筑东直塘477米,西直塘458米,采用砌石的方式筑横塘538米,围入海涂455亩。两期共筑东直塘915米,西直塘778米,围入海涂815亩。建水闸1座。全村300余劳力,平均每天有30%劳力投入筑塘。筑塘资金除县补助10万元外,其余自筹解决。1976年11月,围涂工程打破区、社界限,实现全县统一规划,统一安排,改变了过去小块分散的围涂方法。全县共划分了7个围垦区,其中庵东区从浒山盐场直塘至西二人民公社丰收闸,长14.50千米。围涂工程实行群众围涂与专业队相结合的办法,成立开山专业队、运输专业队、施工专业队,加强海涂促淤和围垦。
  1952~1987年,全县共围涂162454亩,其中庵东区为108147亩,占比66.6%。通过人工促淤扩大围涂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0%左右。
  2000年后,由市人民政府组建的海涂围垦办公室和海涂开发总公司指挥实施,所围入土地均为国家所有。境域的围涂工程主要有:四灶浦西侧围垦,总围涂面积达6.7万亩,为宁波历史上已建成的最大围涂工程。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于2008年3月,完成东、中、西隔堤及西直塘工程;2008年10月,围涂工程开工,围涂南起十塘,北入杭州湾至滩涂1~1.50米等高线;2011年12月,主体工程竣工。总投资7.52亿元,境域围涂面积达 5.85万亩。
  第二节 开发利用
  盐业
  三北平原成陆之初,因土壤含盐量高,主要用于制盐。庵东七塘以北地区,历来以产盐为主,盐田面积最多时达10万亩。随着海涂北淤,八塘、九塘建成后,原来的老化盐田逐步改为农田,盐田由七塘一线北移至八塘、九塘一线的新垦区。1978年,盐田面积为73210亩。嗣后逐步减少,1987年减至 11637亩。至2001年,盐田消失,全部改为农地、鱼塘等。(详见第十编《庵东盐场》)
  农业
  随着海塘的不断围筑,塘内土壤自然变淡,失去制盐条件,故盐田逐步改为农田。通过开掘河道,建立排灌设施,采取深沟高畦,增加地面覆盖,增施有机肥料,种植咸草、水稻等措施,使改农后土壤的含盐量下降,改善土壤的可耕性,然后种植棉花等作物。 1980年代、1990年代,市委、市人民政府曾决策 “南棉北移 ”,庵东成为棉花特色产业区。(详见第十二编《农业》有关章节)
  渔业
  1973年,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新围海塘遭13号台风侵袭,横塘被毁过半,决口深达10余米,大队组织劳力抢修护塘。围入土地先晒盐,1979年于此地挖240亩塘蓄淡养鱼成功。1984年,获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资助,在沿海新围海涂上开发“万亩鱼塘”,1986年8月建成。共养鱼8495亩,当年产淡水鱼1496.60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值的30%,成为全县的主要产鱼基地。(详见第十二编《农业》有关章节)
  水库
  1970年代以来,在八塘至九塘之间的新围海涂上,境域建3座咸水库即东一、东二、西一水库,总面积3250亩,设计总库容量560万立方米,实际蓄水量430万立方米,为制盐提供咸水资源。后随着盐改农,咸水库改储淡水,用于水产养殖和农业灌溉。
  此外,新围海涂还用于工业、交通、住宅及码头等建设需要。
  新区开发
  2001年12月,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始建设。2011年,境域北部陆中湾两侧筑塘(十一塘)围涂工程的竣工,为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提供了更加丰厚的土地资源。经过开发,一座现代化新城屹立在杭州湾南岸。(详见特载《宁波杭州湾新区》)湿地保护根据境域西部沿海冲淤相对较平衡的特点,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十塘围筑后,对境域西部九塘以北部分区块不再作农业开发,转而实施生态恢复和保护,促进滩涂底栖生物种群的恢复和局部旅游开发,使之逐步发展为咸水湿地。于是,境域开始实施杭州湾湿地项目建设。
  杭州湾湿地系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其中庵东滩涂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名录。该湿地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西侧。面积约43.50平方千米。2004年12月,湿地建设引起世界银行与全球环境基金会(CEF)高度关注,为该项目提供500万美元赠款,支持自然湿地保护区及处理污水工程建设。2006年后,封闭管理3.33平方千米围垦地,清理各类鱼塘13.80公顷,平整农田10.27公顷。其后湿地植被开始恢复,植被构成从单一的芦苇发展到36种植物,生态得到恢复,湿地有记录的鸟类已达3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0余种。旅游观光已初具规模,为居民提供了休闲佳地,是一个海涂利用的典范。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