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标准海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61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高标准海塘
分类号: F407.9
页数: 3
页码: 201-2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庵东镇高标准海塘情况,按塘内保护范围大小、保护对象重要程度确定海塘的等级标准,不同区域、地貌、潮位、风浪等要素确定海塘断面尺寸和结构。在同一闭合区内用同一海塘等级设计。参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推行了设计审批制、施工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监督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全面落实海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积极推行农民监督员的办法。由于标准提高,此后建设的海塘,称为“高标准塘”。
关键词: 庵东镇 筑塘 高标准海塘

内容

1997年11号台风于8月18日晚在温岭登陆,这次台风强度强、范围大,加上适逢农历七月半大潮汛,出现了特高潮位,台风暴雨大潮,水利设施损毁,其中按《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建设的“标准塘”也大部分受损。省水利厅于1997年11月,制定下发《浙东标准海塘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海塘工程等级标准、设计潮位、风浪要素、断面尺寸和结构作了规定。1999年9月,正式颁发《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修编本)。按塘内保护范围大小、保护对象重要程度确定海塘的等级标准,不同区域、地貌、潮位、风浪等要素确定海塘断面尺寸和结构。在同一闭合区内用同一海塘等级设计。参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推行了设计审批制、施工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监督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全面落实海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积极推行农民监督员的办法。由于标准提高,此后建设的海塘,称为“高标准塘”。
  2002年11月,四灶浦西侧围涂工程第5个龙口合龙,建成50年一遇横塘21.70千米、直塘2.25千米,20年一遇隔塘18.70千米。
  断面结构的改善和加强,是高标准海塘最关键性的技术措施和最大特点。迎潮面原有干砌石结构全部改为混凝土或浆砌(灌砌)石体结构,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塘身抗风浪冲击的稳定性。断面型式多样,以复合式为主。在风浪较大海域,采用直墙、斜坡加平台的三级结构,并在斜坡面设置混凝土栅栏板或混凝土异型块体,以削减波浪爬高并增强坡面稳定性。塘顶设置混凝土路面保护层,其宽度二级海塘不小于6米、三级海塘不小于5米、四级五级海塘分别不小于4米和3米。防浪墙均采用灌砌石或混凝土结构,高度控制在0.50~0.80米。内坡采用干砌块石(或另加水泥勾缝)保护,部分风浪较小区域的四、五级海塘也要采用植被保护。塘内都设置10~20米宽的护塘地保护带。在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方面,多数海塘仍采用传统的抛石镇压层或木桩,也有几道处于闸口等特殊部位的海塘采用了振冲碎石桩。对受潮流冲刷严重的海塘,主要采用在贴流冲刷面抛石进行保护,以增强滩涂和塘脚的防冲刷能力。
  2008年10月,主要位于境域的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横塘开工,至2011年12月完工,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三级海塘。东接四灶浦十一塘闸西塘角,西至杭州湾大桥以东西直塘,全长18.37千米,塘身断面为双斜坡(外坡带平台)复合式海塘,外坡灌砌石或砼护面,内坡砼砌块结合草皮防冲刷、设计平均潮位5.27米,波浪爬高2.68米,防浪墙高0.80米,塘顶高程7.58米,塘面宽7米,内外坡比1∶2.5,塘裙宽50米。
  至2016年,境域迎潮一线共有三级高标准海塘38.11千米。自东往西为:十一塘横塘18.37千米,西直塘2.85千米;十塘横塘3.96千米,西直塘2.25千米;九塘横塘10.68千米。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