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塘加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61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海塘加固
分类号: F407.9
页数: 3
页码: 195-1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庵东镇解放初期,境域采用加土护塘,种植塘草,海涂种大米草保滩和塘坡抛石、砌石等方法抢险护塘,千方百计提高海塘抗御台风大潮和海浪潮流冲击的能力。1960年7月8日,中共慈溪县委常委会议决定,全县抽调6000名民工,集中力量抢修41.40千米八塘工程,至年末抢修加固八塘工程完成。2003~2006年,对三八江闸两侧海塘抢险加固工程规模最大,对3条丁坝共计197米和1.10千米护脚进行抢险加固,投入石方14.73万吨。
关键词: 庵东镇 筑塘 海塘

内容

解放初期,境域采用加土护塘,种植塘草,海涂种大米草保滩和塘坡抛石、砌石等方法抢险护塘,千方百计提高海塘抗御台风大潮和海浪潮流冲击的能力。19561959年,由于受潮流沟变化影响,海涂不断发生冲刷、内移,出现多处险段。虽每年加土培修,抗台时突击抢修,险段仍逐年增多。为此,县人民政府根据龙山、观城等地抛石护坡经验,自1960年开始,分期分批对第一线海塘(八塘)进行大规模抛石或砌石护坡,有计划地加固海塘。省水利厅也把慈溪县海塘列为基本建设工程,要求逐步达到能抗拒12级台风大潮袭击的标准。1960年3月开始施工,根据集中资金、力量,保证重点、择险先办的原则,先在庵东、观城、龙山、逍林等处险段抛石、砌石,到年末,完成砌石长度9.40千米(其中混凝土浇面665米,灌浆勾缝5.30千米,干砌3.43千米),抛石12.91千米,完成石方12.94万立方米,土方30.12万立方米,投工52.26万工,投资150.59万元。其中庵东海塘完成砌石、抛石12.55千米,塘顶宽度3米,超高潮位(在1949年和1956年台风最高潮位,下同)3米,迎水坡坡比1∶1.2~1∶1.5,背水坡坡比1∶1.5;西三盐场海塘完成砌石、抛石5.08千米,塘顶宽3米,超高潮位2米,迎水坡、背水坡坡比1∶2。至1962年10月,3年共建成抛石护坡海塘长15.05千米,砌石护坡海塘长24.35千米,砌石加水泥灌浆或勾缝海塘长6.07千米,砌石和水泥板覆盖海塘1.01千米,合计建成石塘46.48千米,占全线外塘总长85.29千米的54.5%,国家投资290余万元,完成土方69万立方米,石方24万余立方米,共投入劳力95万余工。
  1960年7月8日,中共慈溪县委常委会议决定,全县抽调6000名民工,集中力量抢修41.40千米八塘工程,至年末抢修加固八塘工程完成。庵东段完成浆砌块石长25.45千米。1961年6月26日,县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加强海塘、湖堤养护管理工作布告,要求沿海区乡加强对一线海塘加固工作的领导,保障人民的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此后,境域开始进行加固八塘工程。1962年1月21日,庵东区建立八塘养护组。10月22日,中共庵东区委决定成立水利委员会,副区长任主任。为巩固1958年23天苦战建成的后海八塘塘身,是年共投放劳力959.10万工,石方1.16万立方米,完成砌石长度6.52千米,投资216.68万元。采取下列方法:一是固定劳力,组织一条龙作业,各人民公社分片包干,按质按量分配任务。全塘工地固定3800个劳力施工,分成四条线,即开山、运输、物资供应、工地砌石,每条线固定一定比例劳力。二是加强管理,实行“五包一奖”制,即包质、包量、包费用、包时间、包工数、奖金归己不缴队。改变了过去“日头工”做法,收到较好效益。如西二人民公社未包前(1961年6~8月)201个劳力只完成301米砌石,包工后64个劳力(9~11月)完成砌石300米。三是总结评比,奖励先进。砌石开始后全工地开展检查评比先进50余次,评出先进单位20余个,先进个人42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四是加强技术指导。
  举办砌石技术培训班,进行短期轮训,组织水利委员巡回技术辅导,并适时召开现场会,总结经验推广,全工地培养出砌石人员400余人,开山人员50余人,解决了砌石技术力量不足问题。同时,协调各部门,通力协作解决困难。在运石中发现运输力量不足,就与各生产队协商,由各生产大队抽调农船(312吨位)支援运送石料。有的人民公社资金不足,采取国家补助和群众自筹解决。
  1998年6月,原西三乡东九塘至余姚慈溪交界地段,开工排险加固,全长10.68千米,投入土石方96.44万立方米、混凝土0.16万立方米,总投资2679.59万元。1999年11月完工。加固后此段海塘为标准三级。2003~2006年,对三八江闸两侧海塘抢险加固工程规模最大,对3条丁坝共计197米和1.10千米护脚进行抢险加固,投入石方14.73万吨。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