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在荷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韵味桥头》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515
颗粒名称: 越窑青瓷在荷兰
分类号: I266.1
页数: 2
页码: 57-58
摘要: 《越窑青瓷在荷兰》是方印华所作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本叫做《典藏》的杂志以及在荷兰国立陶瓷博物馆举办的一次青瓷展览,介绍了中国最早的青瓷名窑越窑、荷兰国立陶瓷博物馆的历史和青瓷展览中展示的青瓷作品,包括越窑、汝窑、龙泉窑和高丽瓷。
关键词: 桥头村 文学作品 方印华

内容

八月的高温灼热难耐,午休后的慵懒使人有一种不想阅读之感。然而,当一包沉甸甸的邮寄品放上我的案头时,顿生一丝清凉,它足以驱赶我疲倦的睡意,唤起我强烈的欲望。邮寄品来自台湾,那是一本曰《典藏》的杂志。这种杂志是定期出版,一月一本,装帧极其精美,内容更是图文并茂,范围所及,几乎遍及五大洲。该杂志虽创办于台北,却发行于全球,是一本专门介绍中国古玩珍奇、书法美术、中国的考古新发现、藏界动态、艺术盛会、各国博物馆对中国艺术品的收藏以及国际国内各大拍卖行的近况的专业性刊物。该杂志策划总监兼美术总编辑熊宜敬先生,曾于前年来慈,我有幸陪同他对慈溪的收藏家进行过调查访问,对相关的藏品进行鉴定和欣赏,还与他一起去上林湖越窑遗址进行过考察。虽说相聚时间只有短短几天,但彼此间都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当我翻开这本厚重的读物时,在目录栏中很快被一条标题所吸引,其文是“神秘青瓷,荷兰现身”。该文的作者李艾华先生,是《典藏》杂志的主编,其介绍的是荷兰国立陶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一次青瓷展览。李文的开头有这样一段描述:“celadon是西方对青瓷的称呼,传说起源于一个美丽的联想,而身在青瓷故乡的人们,也用尽了想像捕捉那神秘的美丽色彩,有说像雨后的晴空,或说像青梅,像翠鸟的羽毛,最聪明的人说那颜色像千峰连绵的山色,变换不已。这种颜色的变化,是数千年制陶人的经验积累,有时候是处心积虑的秀色,有时候却是偶而的美丽。攫取故乡人心的青瓷也魅惑了千万里外的人们,随着商旅的踪迹,进入了亚洲、欧洲、非洲各地的贵邸、民宅,满足了生活需要也受到了珍爱。”
  接着,李艾华先生以时间为序列,首先介绍的就是中国最早的青瓷名窑越窑。在这一节的文字中,他不但引用了陆羽,陆龟蒙、徐夤等古人描述青瓷的诗篇,而且对悦目愉心的秘色瓷也极为推崇。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典藏》在2006年第四期中刊载的一篇专门介绍越窑的文章。这篇只有3000余字的文章中,不但对越窑的产生、发展、鼎盛、衰落都作了简要介绍,而且对越窑的瓷土、配釉、制作、烧成等也都有所汲及。特别是介绍1996年底至1997年的一次考古发掘,其所出土的越窑器物,简直可以用“精美绝伦,天下无双”来形容。这次出土的青瓷与在荷兰国立陶瓷博物馆展出的展品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荷兰国立陶瓷博物馆又名公主博物馆,这幢建筑原是荷兰国王威廉四世母亲的宅邸。1765年这位德国公主去世后,几经周折,最后被当地政府并被博物馆所使用。自1973年以后,这家博物馆调整了方向,从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变成了专业的陶瓷博物馆。这次展出的150余件青瓷作品,除了本馆收藏品外,还向阿姆斯特丹博物馆,海牙哥玛尼特博物馆等调借了部分藏品,使整个青瓷展更具广泛性和典型性。因为,在这些展品中,除了越窑之外,还有汝窑、龙泉窑、高丽瓷等青瓷代表作品。在这些五花八门的青瓷中,有一点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那就是越窑是她们的母亲。无论从烧造的历史、烧造的工艺、制作的技巧、釉料的配方,越窑作为母亲窑的地位是无法动摇的,也是不容怀疑的。
  欧洲人对于越窑瓷器的钟爱,始于清代。随着青花、粉彩等瓷器新品的大量出口,使欧洲市场上的中国瓷销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再加上后来贸易的频繁、交往的增加,使他们不但对中国的瓷器感到惊叹,更使他们对中国的制瓷工艺和制瓷历史也发生了兴趣,这种追根溯源的寻访,终于让他们寻到了中国瓷器的源头越窑。又加之20世纪30年代陈万里先生编著的《越窑图录》一书的出版印行,一时间上林湖越窑成了欧洲人心目中的一方圣地。到现在,除了荷兰国立陶瓷博物馆外,在欧洲收藏越窑青瓷的还有意大利法拉兹博物馆、瑞士日内瓦爱纳博物馆、法国的斯威博物馆和德国杜塞道夫博物馆等4座。
  荷兰国立陶瓷博物馆的青瓷已于今年9月17日结束,但青瓷作为沟通心灵,架构友谊的使命只是刚刚开始。

知识出处

韵味桥头

《韵味桥头》

本书收录的“桥头商人”篇所展示的14位企业家,是桥头企业界的杰出代表,他们创新创业的理念、抢抓机遇的意识、诚信务实的经营给同行以启示,也为桥头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新的机遇已经形成,桥头,这座天桥之镇,正借助大桥优势,在新世纪实现新的使命,展现新的姿态,谱写新的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印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