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仔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地名传说》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481
颗粒名称: 倭仔窝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260-261
摘要: 本文收录的是翁庆坤整理传说故事。内容反映了倭仔窝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情况。
关键词: 慈溪县 五王坟 故事

内容

龙山雁门一带农田里,有不少牛不能耕,机不能驶的陷潭,叫风窝,大家叫它倭仔窝。要问这倭仔窝的来历,那就得从戚继光将军抗倭说起了。
  那是明朝嘉靖35年夏秋之交。戚继光将军在雁门岭下击退了几次小股倭寇的侵袭后,有一天清晨,独自坐在一块大山石上。望着那波光粼粼的大海出神,他料想倭寇不会就此罢休,凝神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这时,金色的彩霞已捧出轮火红的朝阳,潮水刚刚退净,因倭寇骚扰而好久没有下海的渔民又高高兴兴地背着渔网,提着鱼篓到海里捕鱼去了。然而他们绕着圈子走。戚继光看了,甚觉蹊跷,见后面又来了几个渔民,便站起身来打听情况。
  渔民见是戚将军,就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答话,原来这海涂上有几处是风窝,人若是踏进去,就会越陷越深,很难出来。当地人知道这个奥秘,因此下海捕鱼时总是避开这几处风窝。戚将军听了,对雁门海涂地理特点甚感兴趣,他想以后与倭贼交锋,这些风窝无疑是天然的陷阱,只要运用得好,必能致敌于死命。于是他不耻下问地和这几个渔民谈了半天把风窝的位置大小深浅摸得一清二楚,还立即传令部下士卒按渔民的指点,在这些风窝边上做上了标记,并要大家引起注意。
  一天,戚将军去龙山烽堠视察关防,偏遇两千多倭寇分二十余艘帆船,在雁门岭附近登陆。戚将军闻讯赶到,立即率部反击,倭寇抵挡不住,大败而归。戚将军一面指挥部下乘胜追击,一面吩咐部分亲兵抄近路赶到海边拦截,两路包抄。那明军犹如皂雕追紫燕,猛虎扑羊群,真个是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看那倭寇,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一个个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只顾夺路逃命,向海船奔去。
  此时日渐平西,潮水已落。原来停泊在海边的那些船只早已随退潮缓缓飘出海湾。倭寇急得无路可走,只得在海涂上拥来拥去,团团打转。各路明军却按戚将军命令,拉开大网,尽将倭寇往几处风窝里赶。倭寇哪知其中奥秘,边逃边退,陷进风窝纵有天大的本事到这里也无济于事了。
  明军对这个阵势,自然欢喜不迭,每人找来一根老长的尖头乌竹竿,站在风窝边朝倭贼乱戳乱刺。天色未暗,就把这伙奸盗掳掠无恶不作的强盗全部消灭在风窝里了。这一仗,直打得倭贼血漂海涂。而那些风窝,从此也被人们改称为倭仔窝了。
  如今,四百多年过去了,海水北撒,泥涂日涨,这一大片海涂早已成了良田,而几处倭仔窝却依然陷如当年。当人们走近这些大泥潭时,自然会想起戚将军抗倭的事迹来,“血染苦战岭,贼陷倭仔窝”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诵着。

知识出处

慈溪地名传说

《慈溪地名传说》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精选出的138个地名传说,分四辑,分别涵盖了第一辑镇、村、街道、社区,第二辑山、水、岭、潭,第三辑寺、庙、宫、庵,第四辑桥、路、楼、场等类别,代表了当今慈溪的镇村、河流、山脉、桥梁、湖泊、道路和建筑物等,他们存在历史、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意义,都带有一定的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或是与历史人物相关联的。它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歌颂美好的人和事,鞭挞丑恶的思想、行为和现象。

阅读

相关人物

翁庆坤
责任者
戚继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