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公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地名传说》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456
颗粒名称: 彭公祠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208-209
摘要: 本文收录的是余光口述,小方整理传说故事。内容反映了祠堂建成时间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情况。
关键词: 彭公祠 祠堂 故事

内容

在鸣鹤场靠西有个彭公祠,是当时本地盐民为了纪念明代的彭韶而建立的。
  彭韶,字凤仪,福建莆田人,天顺丁丑(1457)进士。弘治年间任刑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整理盐政。他对当地盐民的成绩。得追述一下历史。早在唐开元间,政府强派盐户,拨予卤地草荡,并酌放工本银,规定上交盐定额。从5岁至60岁百姓,不得变更此役。直到明代,一直沿用唐制。明洪武十四年,故当地称盐民为“灶民”。政府仍规定:户籍不许妄行变动,违者治罪。
  但是明中叶卤地草荡逐被豪强兼并,负担“为东南邦赋之最”的慈溪盐民深受压迫和剥削,又加劳动条件恶劣,双目多失明(因长期受烟熏灼)。他们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供额不则卖儿鬻女的非人生活。当地人民称盐灶为“盐牢”。尽管明律规定,灶民远行,必须持有官府发给的“路引”,如无路引,盘查出要擒拿送官司。规定逃亡者“枷项三月”,但“脱籍”的现象仍极为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批灶民还集结下海逃亡,有的和盐兵搏斗,开展抗定额和毁灶的斗争。地方官疏章却称“灶丁叛乱,海蛮四起,刁民迭出”,于是朝廷排刑部侍郎兼佥都御史彭韶剿办民乱和整理盐政,准备掀起大规模的镇压灶民的运动。
  彭韶亲临灶地,看到灶民露宿荒野,采野草、吃树皮,有的活活晕倒惨死在灶边,妻啼子号,哭声遍地,又遭总催和盐兵无力的棒打滚击,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感到:“灶、仓半墟,犹有包摊之累;丁户将绝,尚多额外之征;工本克扣,而饥无完肤”,但“司无忧恤之仁吗,吏多科害之扰,”导致“民不能堪,流移他处,以全性命”。他的结论是:所谓灶民叛乱,实质上是“官不恤民,驱民为盗”。他把煮海贫民痛苦遭遇绘成:盐场、山场、草荡、淋卤煎盐、片盐、放盐、追赔等八图,每图配诗,淋漓尽致写出了灶民的痛苦生活和当时官场流弊,奉献朝廷。并召见二浙(浙东、浙西)盐官司在鸣鹤场官衙门里议事,力排众议,用自己亲自调查的见闻来驳斥谬论,教育盐官治理盐民要用太祖皇帝治天下之法:“居上之道,正当用宽”,不然“弦急则断,民急则乱”。他提出了:体贴抚恤灶民;改本县纳课;减轻刑法;多发本工银;减免正课;外逃回籍则不治罪;拨银为灶民修灶建仓(现鸣鹤盐仓基还存)等一系列措施。
  与此同时他还驱逐盐霸,撤换和革职一批民愤极大的官兵,使灶民生活大为改善,称他为“再生父母,重生爹娘”。《慈溪县志》里记载着“邑人恩之,饮仿必祝”。民谣中有:“来了彭韶郎,瞎子见日光”之句。
  后来彭韶见到江南滨海一带山川秀丽,灶民中又多智囊人物,感到历史规定灶民不准读书、应试是埋没人才,闭塞贤路。于是上疏孝宗,列举灶民不能应试之弊端。他的奏章终于得到孝宗的批准,从此灶民有了读书和应试的机会。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庠生方镇等人接受灶民请求,呈文转盐运使林堂,请求为彭立祠,得到批准后,在鸣鹤场建立“彭惠安公祠”和“接官亭”。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知府魏良贵行县、谒祠,立石碑记其功绩,并在祠内精刻彭韶的“八诗图”。每逢阴历九月二十日彭公的生辰,百姓顶香上供,虔诚祭祀,从此彭公祠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知识出处

慈溪地名传说

《慈溪地名传说》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精选出的138个地名传说,分四辑,分别涵盖了第一辑镇、村、街道、社区,第二辑山、水、岭、潭,第三辑寺、庙、宫、庵,第四辑桥、路、楼、场等类别,代表了当今慈溪的镇村、河流、山脉、桥梁、湖泊、道路和建筑物等,他们存在历史、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意义,都带有一定的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或是与历史人物相关联的。它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歌颂美好的人和事,鞭挞丑恶的思想、行为和现象。

阅读

相关人物

余光
责任者
小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