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米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地名传说》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419
颗粒名称: 捞米潭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144-145
摘要: 本文收录的余华达整理传说故事。内容反映了捞米潭名字由来情况。
关键词: 捞米潭 名字 由来

内容

伏龙山上有一个叫“蛇打滚”的地方,岩石袒露,寸草不长,在石坛中间有一座灵峰塔,塔下有一个直径一尺大小的椭圆形岩洞,旁边还有两个膝盖跪地的印记。史书称这个小石洞为自满仓,俗名捞米潭。这捞米潭的来历,与安知县智除莲花蛇的传说有关。
  相传明代万历年间,战乱不断,再加三北一带连年灾荒,百姓生活困苦,很少有人来伏龙寺烧香拜佛。大殿中如来大佛和十八罗汉金衣剥落,四大金刚也黯然失色,门栏屋壁残缺破断,窗桌神台油漆陈旧,失去盛唐时期鉴诸大师开山时的兴旺景象。寺内30多个和尚,生计也受到影响,大家节衣缩食,有气无力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寺内主持和尚名叫道法,年纪已经70多岁,他亲自下山,四处化缘,但很少有人布施。有一天半夜三更,月暗天黑,寒气森森,大云岭千丈岩万籁俱寂。道法和尚来到大雄宝殿,闭目盘腿,静坐练功。过了半个时辰,他大脑知觉昏昏蒙蒙..脑海里隐隐约约出现一男一女香客,他们三步一拜,五步一叩,从大云岭方向而来,经刺史门、正山门,一直叩拜到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前。男香客对着老和尚说:“老师父呀,伏龙禅寺香火将断,乃佛门憾事。我们是千年水底蛇,今夜特地到此,献上振兴寺院策:千丈岩灵峰塔前方有一石洞,每日东方拂晓,你可派人去捞米,捞一把又会长出一把米来,可供全寺僧人每天食用口粮!但师父您要切切记住,千万不可用碗盏去挽,否则就会失灵。”老和尚一听,连声感谢,那男香客又说:“每年正月十五、清明、五月端阳等节,你必须送上善男信女给我俩食用。送人时有你主持,钟敲三下,鼓击十记,寺前莲花池中就会有一朵佛相坐的白莲花浮上水面,你把信徒送人花中,然后大喊一声‘阿弥陀佛,升天开始’,此事就成。天机不可泄露,牢记!牢记..”
  老和尚一梦醒来,回忆起水底蛇托梦之事,惊出了一身冷汗。此时天色渐明,他带着一个小和尚来到灵峰塔前,一看,果有一个小石洞,洞内真有白花花的稻米,师徒两人又惊又喜。道法叫小和尚到寺里,拿一只小竹箩来。不到一炷香工夫,小和尚就捞了半竹箩米。道法和尚心花怒放,笑得嘴巴像敲开木鱼一样。回到寺里,忙召集众僧,分头到山北龙山、观海卫一带和山南骆驼、澥浦等村庄张贴告示,宣扬伏龙寺佛祖显灵,若有吃斋念佛虔修来生者,可以到莲花池中升天成佛。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轰动三北带百姓,霎时成百上千的佛门信徒,上伏龙寺烧香,也有人坐着莲花升上西天。从此,伏龙寺香烟缭绕,大雄宝殿金碧辉煌,三圣殿经声不断。一年后,伏龙寺和尚猛增至10多人,捞米的小和尚见手捞太慢,忘记了师父的吩咐,偷偷用碗来挽,从此,捞米潭失去灵验,断了米源。老和尚勾结水底蛇害人的勾当地被镇海安知县识破,设计斩杀蛇妖,血染石坛。这真是:圣山佛门清静地,妖蛇偏居池中间;要问世上蹊跷事,还看安知斩妖计。

知识出处

慈溪地名传说

《慈溪地名传说》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精选出的138个地名传说,分四辑,分别涵盖了第一辑镇、村、街道、社区,第二辑山、水、岭、潭,第三辑寺、庙、宫、庵,第四辑桥、路、楼、场等类别,代表了当今慈溪的镇村、河流、山脉、桥梁、湖泊、道路和建筑物等,他们存在历史、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意义,都带有一定的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或是与历史人物相关联的。它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歌颂美好的人和事,鞭挞丑恶的思想、行为和现象。

阅读

相关人物

余华达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