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地名传说》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389
颗粒名称: 担山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87-88
摘要: 本文记述的费氏口述、李道一整理传说故事。内容反映了担山名字由来情况。
关键词: 担山 山名 由来

内容

慈溪浒山城东北四五里的地方,有两座馒头形的小山,中间相隔仅数十尺,当地人称之为担山。说起它,还有过一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不知是在哪一个朝代了,余姚山南有个姓陈的老篾匠,人称陈老爹,世代以编织竹器为生。他编的竹器质地好、式样新、价格公道。陈老爹中年丧妻,留下儿子阿宝,因此把他当作性命。阿宝聪明勤快,很孝敬陈老爹。
  那年,阿宝十四岁,陈老爹已头发斑白,体力也不如从前。这天,他挑担竹器想到三北一带去卖,谁知担刚搁上肩,就头晕眼花,阿宝连忙把老爹扶到桌边坐下,说:“爹,你安心在家养病,这竹器我代你去卖吧!”陈老爹摇摇头,心想:山南到三北有八十多里路,你一个孩子,别说是挑着重担,就是空着手走路也够了。阿宝懂得阿爹的心思,一再说:“阿爹,让我去吧,我卖掉竹器后,再带点你爱吃的三北黄泥螺来。”陈老爹任儿子怎么说,也不肯答应。
  夜里,阿宝替爹煮好药,待爹服药后睡下,他挑起竹器担,带上一只盛黄泥螺用的小竹篓,往三北地方走来。整整走了一夜,阿宝才来到三北。竹器一会儿卖光了。阿宝把小竹篓往腰里一系,卷起裤管,赤着脚,便朝茫茫海涂走去。
  这时,潮水刚刚退落,海涂上只留下一寸高的浅水,油壳黄泥螺在水中慢慢地爬着,越往外走黄泥螺也就越大。阿宝第一次来到海边,不知道这儿的潮讯,只顾弯着腰捡呀捡呀,竟没有发觉白晃晃的潮水已悄悄地上涨了。等到他发现,已经来不及了,四周海水茫茫,已找不到一条归路。一个浪峰扑来,阿宝被卷入海里。
  再说陈老爹一觉醒来,不见了阿宝和一担竹器,心中已明白了八九分。过了一天,传来了阿宝被潮水吞没的消息。
  陈老爹接过那只装有黄泥螺的小竹篓,哭喊着儿子的名字,十分伤心。从此,陈老爹茶饭不思,日夜想镇住怪潮的办法。一天,他看见一位白胡子的老汉,老汉对他说:“山后有一棵千年毛竹,把它劈成一根扁担,再找一只大锅,煮上七七四十九天,就可挑起两座大山去镇住怪潮了。”陈老爹心中一喜,醒来才发觉是一个梦。但梦中情景像在眼前,他连忙跑到山后,果然发现有一棵千年毛竹。他斩下毛竹,削成了一根结实的扁担。后来,按那白胡子老汉的吩咐,他买来一口大锅,把扁担搁在锅里,煮了起来。他扳着指头算,到八月初七才满四十九天。谁知,陈老爹实在支持不住了,烧火时合了一下眼皮,醒来却把日子给忘了。恰好这时三阿婆从窗外走过,陈老爹问,“三阿婆,今天是初几了?”这三阿婆耳朵有点聋,误把“今天”听成了“明天”,“初几”听成了“初七”,连连点头说。“是初七!是初七!”陈老爹赶紧把锅盖打开,只见那根扁担油光光的。他按梦中白胡子老汉的指点,找了两座山,拦腰凿上洞,把扁担往两山一插,朝自己肩上一搁,往三北走来。谁知道,刚走到离阿宝遇难的地方还有十多里远,毛竹扁担因少煮了一天,只听得“咔嚓”一声,拦腰截断了。两座山落在海涂上,中间只隔了根扁担的距离,这就成了如今的担山。以后人们还在山脚下造了一座担山庙。附近的小村,就叫担山村。那怪潮听说陈老爹担山镇海,吓得倒退三十里,再也不敢到这里作恶来了。

知识出处

慈溪地名传说

《慈溪地名传说》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精选出的138个地名传说,分四辑,分别涵盖了第一辑镇、村、街道、社区,第二辑山、水、岭、潭,第三辑寺、庙、宫、庵,第四辑桥、路、楼、场等类别,代表了当今慈溪的镇村、河流、山脉、桥梁、湖泊、道路和建筑物等,他们存在历史、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意义,都带有一定的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或是与历史人物相关联的。它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歌颂美好的人和事,鞭挞丑恶的思想、行为和现象。

阅读

相关人物

费氏
责任者
李道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