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斯人可嘉 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291
颗粒名称: 论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
分类号: K825.6-53
页数: 20
页码: 412-431
摘要: 袁可嘉是一位著名的中国“九叶”诗人、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和翻译家,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崇寿乡大袁家村。自1946年起,他长期致力于英美文学的研究和编译工作,并担任过多个机构的翻译和教授职务。他的研究和翻译工作为当时的中国文学、诗歌创作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引进了外国文化中可借鉴的经验,是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先驱人物之一。
关键词: 现代派 评论 文学研究 袁可嘉

内容

袁可嘉是我国著名的“九叶”诗人、外国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1921年9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崇寿乡大袁家村,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从1946年起,袁可嘉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和编译工作,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译室翻译、外文出版社翻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等。他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开拓性的研究与翻译,不但为中国作家和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解放,而且也为我国文化建设引进可资借鉴的外国经验。他是外国文学研究的先驱式人物之一。
  一、袁可嘉外国文学研究的内容
  袁可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①、《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②、《半个世纪的脚印》③。此外,还有实为特殊研究成果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④、《现代美英资产阶级文学理论文选》(上、下)⑤、《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下)⑥、《彭斯诗钞》⑦等。大致地说,这些成果主要涵盖了如下内容:
  (一)关于“英美新批评派”的研究
  何谓“英美新批评派”?在袁可嘉看来,“英美新批评派”“发端于二十年代,极盛行于四五十年代。其基本理论认为作品是独立的、客观的象征物,是自足的有机体(有机形式主义),批评的任务是进行文字分析”①。该流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艾略特和瑞恰慈。因此,在具体研究时,他重点研究了艾略特与瑞恰慈——在其《论新诗现代化》一书所收录的二十六篇文章中,论及艾略特的有七十多处,论及瑞恰慈的也超过十八处。
  关于艾略特,袁可嘉重点研究了其诗歌及诗歌理论。
  对艾略特的诗歌,袁可嘉重点研究了艾略特的《窗前晨景》《荒原》《四个四重奏》等。袁可嘉认为:艾略特“要求用知觉来表达思想”②,“为思想感情寻找客观对应物”其《窗前晨景》注意制造气氛,③,从而表达较完整的意境和思想;《荒原》开启了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创作之路,它“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上、深度上以及艺术创新上都不愧是英美现代派诗的里程碑”④,“象征主义至此已经离开法国本来的传统,发展为与写实手法、玄学诗风相结合的典型的现代主义了⑤;《四个四重奏》采”用高度抽象的手法表达了思想感情,“它属于另外一路象征诗:表达生与死、暂存与永生这类哲理问题的玄思”⑥。
  对艾略特的诗歌理论,袁可嘉重点研究了他的《传统与个人才能》《论玄学派诗人》等论著,认为艾略特的早期论著表现了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艾略特在《玄学派诗人》(1921)里说,玄学派诗歌是伊丽莎白时代英诗的逻辑发展,应是英诗的主流。他指出玄学派诗歌特点是:形象化的描述极为丰富和具体鲜明,所使用的比喻既具有物体的,也具有理性的涵义,因此能够巧妙地把思想、感情和感觉三个因素结合成一体。这个统一体,17世纪诗人称之为‘机智’(wit),机智是能够使‘无联系的经验’集合在一起的敏锐的智力。这个诗歌传统具有一种‘感觉的机制’,如熔炉,把思想熔化成为感情的反应。”①
  关于瑞恰慈,袁可嘉主要对其诗歌理论进行研究——更具体地说,袁可嘉一是研究了瑞恰慈的“最大量意识形态”理论。袁可嘉认为:“瑞恰慈在《想像》一文里说,人生价值的高低,完全由它协调不同质量的冲动的能力而决定。冲动协调后的状态,他称之为态度,实际即是心神状态。能调和最大量、最优秀的冲动的心神状态,是人生至境,这就是瑞恰慈所谓‘最大量意识状态’的含义。他认为艺术或诗的创造都具有这种功能。”②二是研究了瑞恰慈有关“讽刺的诗”的理论。蓝棣之在《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中谈道:“瑞恰慈在《想像》一文里说⋯⋯容易受讽刺的诗不是最高级的诗,而最高级的诗的特点总是讽刺的。袁可嘉先生据此解释说:讽刺感是一种欲望与心情,诗人在指陈自己的态度时,同时希望相反相成的态度,它是争取异己,在诗中为不同于诗中主要情绪的因素。它与机智不同,机智只是消极地承认异己的存在,而讽刺感则积极地争取异己。”③三是研究了瑞恰慈有关“包含的诗”(inclusivepoetry)与“排斥的诗”(exclusivepoetry)的理论。袁可嘉认为“包含的诗”的优点在于“包含冲突、矛盾,而像悲剧一样终止于更高的调和。它们都有从矛盾求统一的辨证性格”④。“排斥的诗”把“戏剧主义看作一个独立的批评系统时”,“它的批评的标准是内在的,而不依赖诗篇以外的任何因素”。⑤
  (二)关于英美诗歌的研究在
  《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袁可嘉说:“我对英美十八、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诗歌一向感觉兴趣,也做过一些翻译评论工作。‘英美诗论’一辑就是这方面评论文字的集结。”⑥总的来说,袁可嘉的这些“英美诗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对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的研究
  威廉斯是除艾略特以外的另一位美国著名诗人。虽然袁可嘉认为:“战后三十多年来,美国诗坛并没有产生足以与叶芝、艾略特和奥登相比并的大诗人,看来总的水平是不如二十、三十年代的。”①但他对威廉斯却颇为重视和推崇,认为:“六十年代以来,美国诗歌界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在诗的神殿里居于中心地位长达三十年的艾略特的偶像倒下来了,代之而起的是他的对手威廉斯。”②对威廉斯,袁可嘉重点研究了他的三首诗作:其一是《红色手推车》。基于对该诗的研究,袁可嘉认为威廉斯的诗歌善于捕捉和提炼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同时又指出:“只要诗人的眼睛善于捕捉和提炼,生活中极委琐的事物也可以有其美学价值。”③其二是《给一个穷苦的老妇人》。基于对该诗的研究,袁可嘉认为威廉斯是一个极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其作品强调对具体细节的选取,采用适当的笔调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威廉斯“写的关于黑人、穷人、老人、寡妇的诗篇更是充满悲天悯人的笔触”④。其三是《我英国祖母的最后儿句话》。基于对该诗的研究,袁可嘉认为威廉斯坚持使用美国老百姓的口语,并且不避讳土话和一部分可以见之书面的脏话——也就是威廉斯自己所说的:“我们自己的语言才是使美国诗歌保持并继续保持其特色的首要事物。”⑤
  2.对叶芝的诗歌的研究
  叶芝是英国现代派诗人的领军式人物,袁可嘉认为:“五十年代以来,叶芝的声誉已超过和他同时代的艾略特,而成为本世纪英语世界数一数二的大诗人。”⑥袁可嘉颇为注重对叶芝诗歌的研究——从其第一部重要作品《奥伊辛的漫游》开始,直到其去世那年的诗作《长脚蝇》,袁可嘉都研究过;对《当你老了》《没有第二个特洛伊》《一件外套》《驶向拜占庭》等,袁可嘉则重点研究过。袁可嘉认为:叶芝的诗歌创作立足于爱尔兰的民族传统和现实生活,并不断吸收本国和外国的优秀诗艺,刷新和丰富自己的创作手法,做到感性与理性的高度融化,象征手法和写实手法的巧妙结合;叶芝和诗友们“一方面企图通过文学、音乐、民歌、语言创造出一个民族实体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带有唯美主义的色采,表现出世纪末的悲哀和逃避现实的倾向,他本人的作品也有这两种不同表现”①。叶芝的晚年诗歌回到了直率粗犷的歌谣体和雄辩豪放的现代风格,“在诗艺的开拓上,他历经曲折,在生命的最后儿年里他摆脱了象征主义的繁复,转而向歌谣的单纯学习,终于登上返朴归真的更高境界”②。
  3.对彭斯的诗歌的研究
  彭斯是18世纪后期苏格兰伟大的农民诗人。袁可嘉对彭斯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研究,并编辑翻译《彭斯诗钞》——该书实际上是一本对彭斯研究之作。在对彭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袁可嘉指出:彭斯一生的作品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讽刺诗,一部分是抒情诗。彭斯善于吸取民歌中的精华,用以丰富自己的诗歌创作,同时,他的诗歌创作又回到民间,丰富了歌谣传统,如《我要屈从》“这首抒情诗在主题上继承了旧歌谣是明显的。同样明显的是他提高了那首歌谣的艺术质量”③。彭斯在促进新诗与民歌相辅相成方面,首先在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吸取了歌谣中的优秀因素,从而丰富了自己抒情诗歌的创作。这些抒情诗歌中的优秀部分保留了歌谣体的特色,又有旧的曲子相配,因而很快又回到民间,为群众所吟唱,成为新的歌谣,于是丰富了苏格兰的歌谣传统。袁可嘉认为,彭斯“对苏格兰歌谣规律的用心研究,以及由此得来的一些结论——歌谣必须单纯、富于音乐性、表现民族风格;充分利用歌谣的重唱句和合唱句,学习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等等——更大有参考价值,他在吸收歌谣精华丰富自己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对我国今天的工作者更有鼓舞和借鉴的作用”④。
  4.对威廉·布莱克的诗的研究
  布莱克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杰出的进步诗人。他的诗作反映了那个时期英国人民的生活和理想。袁可嘉研究过布莱克的作品大致有:《法兰西大革命》(1791)、《自由之路》(1792)、《亚美利加》《经验之歌》(1973)、《欧罗巴》(1974)、《先知书》《四天神》等;对《法兰西大革命》和《四天神》则予以了重点研究,认为“《法兰西大革命》一诗描写了法国人民的一段真实生活,表现了诗人对于革命的巨大同情,在英国诗歌中还是第一篇直接歌颂法国革命的诗章”①。该诗透露出布莱克对侵略战争、殖民主义、教会压迫、礼教束缚、种族歧视和贫困剥削的反对;对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的赞颂;对美国的反殖民主义战争的称颂,以及对英国丑恶现实的抨击和对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的讴歌;“布莱克的进步诗歌到《四天神》算是登峰造极了。这部伟大的经验史诗概括了布莱克全部思想,表现了他对人类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深刻理解”②,是布莱克作为进步诗人创作的顶峰。
  5.对雪莱的诗歌的研究
  雪莱是英国革命浪漫主义诗人。袁可嘉认为雪莱的抒情诗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鲜明的政论为特色,另一类以辉煌的想象和优美的情致为特色;其革命思想基本上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范畴;其代表作《西风颂》则结合了以上两类的长处,“开篇恰当地借秋风扫落叶的威势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愤怒和清扫旧势力的决心”③。诗作最后以“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④结束,表现了雪莱革命乐观主义的预言——这“正是雪莱作为革命浪漫主义诗人所一贯强调的东西……诗人首先应当是战士,社会的立法者,”生活的导师⑤。
  (三)关于现代派的研究
  一般来说,现代派文学在时间划分上定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相对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文学思潮。袁可嘉重点研究了“现代派”的六个流派: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
  1.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法国产生的一个文学流派;该派共同的诗学观点是在自然世界之后隐匿着一个理念世界,诗人要依靠其敏感和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该派的主要诗人有波特莱尔、魏尔伦、兰波、马拉美、瓦雷里、里尔克、叶芝、艾略特等。
  对象征主义,袁可嘉所研究的主要是波特莱尔、魏尔伦、兰波、马拉美、艾略特、瓦雷里、里尔克等人的诗歌,认为“波特莱尔是西方公认的现代派文学的远祖和象征派诗歌的先驱”①,其诗歌“突破了浪漫派用滥了的夜莺、玫瑰那一套”②,“可看出作者运思中的知性因素和象征因素如何把浪漫主义诗歌向现代主义方向推进了一步”③;魏尔伦的诗作“亲切自然,韵律美妙而又往往有弦外之音”④;兰波“特别强调诗歌创作中直觉和梦幻的因素,因此常常被视为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先驱”⑤;马拉美的诗歌重视诗歌的暗示性、音乐性和象征性;艾略特的诗歌善于“用这种奇特的联想来表达人物的灰溜溜的畏缩、猜疑的心情”⑥,其《荒原》“是被称为这个时期英美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的”⑦;保尔·瓦雷里的诗歌“继承马拉美的纯诗传统,注重抒写内心的意识活动以及感性与理性、行动与冥思、生与死、变化与永恒等对立统一关系的哲理问题,讲究严实的结构和美妙的音韵”⑧;莱娜·玛丽亚·里尔克的诗歌“早期作品注重主观的抒情,有新浪漫主义朦胧的特征。本(20)世纪初他从罗丹的雕塑得到启发,开始力求客观地表现事物的内在精神”⑨。
  在对波特莱尔、魏尔伦等人的诗歌“个案”及象征主义流变研究的基础上,袁可嘉提出了自己对象征主义的观点——象征主义诗歌“是欧美现代派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派别”⑩。象征主义诗歌“在题材上侧重写个人幻景和内心感受,除少数例外,较少涉及广阔的社会题材;在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用有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来表现”⑪。在借鉴象征派诗歌创作时对形式美“当然要讲究得适度,要和内容结合的好,不可舍本逐末,片面地追求形式技巧⋯⋯对于这个流派的唯美主义、神秘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应当给予批判的。在艺术上我们也要借鉴他们的长处,避免他们的缺点。我们的目的是要象征派为我们所用,而不是去当他们的俘虏”①。
  2.未来主义“未来主义”这一名称最初是由20世纪初的意大利青年菲利普·托马佐·马里内蒂提出的。马里内蒂等人发表的《未来主义合成戏剧宣言》和《未来主义电影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运动向文学艺术领域的扩展”②。意大利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其知识阶级不满于现存秩序,陶醉于科技的新成就,向往于未来的新世界——未来主义的文化、文学思潮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该派的共同理论主张是,“由于时代的急剧改变,19世纪的时空已经过时⋯⋯他们在《未来主义宣言》中宣告,新的美——速度之美,斗争之美——已经在世界上诞生⋯⋯这个宣言提出了以赞扬速度、机械、暴力、技术为主的横扫一切传统文化的纲领,既有反映新时代风貌的一面,也带有严重的反理性的虚无主义色彩”③;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马里内蒂、法国的阿波里奈尔、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
  对于未来主义,袁可嘉主要研究了马里内蒂、阿波里奈尔、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认为马里内蒂“是欧洲和意大利未来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代表人物”④,其诗歌具有除旧布新的特点;阿波里奈尔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意象,自然的节奏,表达出含蓄婉转的感情,特别在书写形式方面别开生面,开创了楼梯式诗歌”⑤:“在彻底反传统、反文化和力主创新词这两方面,早期的马雅可夫斯基与意大利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是相通的,要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马雅可夫斯基才显出他的特色”⑥。
  3.意象主义意象主义是20世纪在英美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该流派在特点上,集中于意象和节奏两端,要求在语言方面不用多余的词,具体、精确地呈现所看见所感到的事物;在节奏上倡导用音乐性的短句,而不用节拍器的反复来完成。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休姆、庞德、杜利特尔、阿尔丁顿、弗来契、弗林特、罗厄尔和威廉斯。
  对于意象主义,袁可嘉重点研究了休姆、庞德、杜利特尔、阿尔丁顿、弗来契、罗厄尔和威廉斯等人的诗歌,认为休姆“是意象主义的先驱”①,他的诗歌“语调的自然,散文化的节奏,用词的简洁,都与旧的浪漫派格律诗有区别”②;庞德的“文艺思想影响了20世纪英美文坛”,他的“早期诗作富有意象新颖,语调自然的特色”④,之后转向了写作“现代派诗,一种现实、象征和玄学三类传统相综合的诗。
  用的是洗练的生活语言,写的是实际感受,但又有象征的含义,机智的比喻,讽刺的语调”⑤;杜利特尔“是美国最重要的意象派女诗人”⑥,她的诗歌“多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但手法却是现代的”⑦;阿尔丁顿的诗歌“分量单薄,往往只是一个单纯的没有展开的意象”⑧;弗来契的诗“意象纷繁,不像别人那么单一集中”⑨;罗厄尔的诗歌“虽嫌单薄,却显示了意象派的特点”⑩;威廉斯的诗“以美国人自己的语言写本乡本土的生活,强调地方性题材和感性经验,侧重诗与生活的联系,诗与群众、与大自然的沟通”⑪。
  在对休姆、庞德等人的诗歌“个案”及意象主义流变研究的基础上,袁可嘉提出了自己对意象主义的观点:“它是英美现代派诗的第一章,它所倡导的诗学原则(如采用日常口语,强调精练凝缩,以片语节奏代替轻重音节拍,构造意象的特殊手法)不仅对英美现代诗有指导意义,还产生了国际性影响。”⑫
  4.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场国际文艺运动,以德国为中心,涉及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其中以绘画、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表现主义者在绘画方面重视主观世界(特别是精神、情绪、思想)的赤裸的强烈的呈露;在诗歌方面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前途有很大的关注,显示出一股干预生活的热情,技巧比较粗放;表现主义戏剧大声喧哗,粗野豪放。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托勒、凯撒、奥尼尔、赖思、恰佩克、贝歇尔、贝恩、施塔特勒、卡夫卡等。
  对表现主义,袁可嘉重点研究了以下作家的作品:其一,瑞典大剧作家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斯特林堡是欧洲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人物。袁可嘉在对其三部代表作《走向大马士革》《一出梦剧》《鬼魂奏鸣曲》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走向大马士革》是欧洲最早的具有表现主义特点的戏剧”①,“斯特林堡为《一出梦剧》(1902)所作的前言,可以看作表现主义的宣言”②,“斯特林堡的这三出戏突破了传统戏剧的模式,三一律不再适用了,地点时间都可随时变化;人物不再有个性,而是一种类型式品质的符号;剧情淡化甚至不再有重要性,也无所谓严密的戏剧结构。一种富有象征主义色彩,强调表现主义精神(包括观念、激情、直觉、幻想)的新戏剧在欧洲出现了”③。
  其二,德国表现主义剧作家托勒和凯撒。
  对托勒,袁可嘉在对其《转变》《群众与人》等作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托勒的戏剧中多采用电报式风格,在戏剧语言上体现了地道的表现主义戏剧语言的特征,表现手法激情有力。袁可嘉在文中说道:“表现主义戏剧注重表现激情或观念,因此经常采用慷慨激昂的诗歌语言或短促有力的电报式风格,与一般戏剧台词是很不同的。托勒尤其精于此道。”④对凯撒,袁可嘉在对其《从清晨到午夜》《煤气》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作为表现主义剧作家,凯撒做了许多实验。通过身份变更来表示人的新生,采用内心独白来揭示深层心理,设置梦景幻景以增强立体感,引进电影和声光效果等等,都是卓有成效的;加上他讲求结构严谨,语言简练,风格多样,使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得到巨大发展而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享有国际威望的德国戏剧品种,影响了整个欧洲剧坛。”①
  其三,美国的奥尼尔和赖思。
  对奥尼尔,袁可嘉重点研究了其《琼斯皇帝》《毛猿》《大神布朗》等作品,在此基础上指出:“比起欧洲的同类作品来,奥尼尔的戏显示了更多的现代心理学的影响。他以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结合的非凡成就使美国戏剧第一次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取得了显著地位。”②赖思是仅次于奥尼尔的美国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袁可嘉分析了其著名的代表作《加数器》,展示了作者彻底离开客观真实,采用象征浓缩的手段来表现的特征。“赖思在本剧中所用的种种手法,突破了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可能性,目的在于突出主题思想,揭露资本主义机器文明对人的压迫。实践证明,这类表现主义戏剧是有其他戏剧所没有的特长的。”③
  其四,捷克剧作家恰佩克。
  袁可嘉指出:“恰佩克的《万能机器人》(1920)是欧洲20年代表现主义戏剧中
  一出寓意深刻、有强大表现力的作品。”④袁可嘉通过对该作品的研究,揭示其是以人道主义思想反对机器统治人类为中心内容的,并指出其以虚构的剧情和粗犷的呐喊,体现了表现主义强调明白有力的特点。
  关于表现主义诗歌,袁可嘉介绍了贝歇尔、贝恩、施塔特勒等。贝歇尔是德国最重要的表现主义诗人,又是左翼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袁可嘉介绍了其诗作《崩溃和胜利》和《绝望的岛屿》,指出其破坏语法结构,采用奇特的比喻和怪诞的形象的特点。袁可嘉还分析了贝恩的著名诗作《夫妻经过癌病房》、施塔特勒的《夜过科隆莱茵桥》等,指出“用强有力的语言,不惜破坏语法,铸造新词,不惜废弃逻辑,而以突兀的节奏、惊奇的意象来表达对现实的鞭挞,对幻景的追求,这是表现主义诗歌的总体特征”⑤。
  关于表现主义小说,袁可嘉重点分析了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诉讼》《城堡》《变形记》《地洞》《绝食艺术表演家》等作品,指出卡夫卡所刻画的人物是可悲的,世界是没有希望的,而这些正是与他所处的时代、他个人经历的病痛等不幸遭遇和他的存在主义思想相联系的。卡夫卡所表现的西方人的充满幻灭感的现代意识正是其文学价值所在。“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①
  5.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以别于描写清醒意识为主的传统的叙述体文学”②。注重用自由联想等方法直接让人物的意识自然地展示出来,往往复杂曲折,变化突兀。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福克纳。
  关于意识流小说,袁可嘉研究了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福克纳的小说,他认为“普鲁斯特以明确的逻辑推理抒写回忆之流;乔伊斯深入到潜意识和梦幻意识,走得最远;伍尔夫用诗的笔触写细腻的感性生活,较少写到潜意识;福克纳主要以写错乱意识(白痴、自杀者)见长”③。
  在对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福克纳小说的“个案”及意识流小说的研究的基础上,袁可嘉提出了自己对意识流小说的观点:乔伊斯的小说“把意识流技巧发挥尽致,以致可以说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④;对于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于此才能“不会被他的特殊写法引入歧途,而能之所取舍,为我所用”⑤。
  6.超现实主义文学
  继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之后,超现实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思潮中又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涉及文艺所有领域的重要流派。其发展从1924年到20世纪60年代历时多达半个世纪,扩及欧美二十四个国家,有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该流派“有明确的政治、社会和文学理论和一套实验性的艺术方法,但情况极为复杂,成员之间的政治倾向和艺术手法多有反复、矛盾和冲突。它是一场表现西方现代精神的文化意识运动,而不只是单纯的文艺运动,因此声势极大,影响极广,但就其实际业绩而言,除在绘画、诗歌领域确有建树外,其他方面成就并不突出”①。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苏波、艾吕雅、阿拉贡、布勒东、佩斯、夏尔、盖斯科因、托马斯。
  关于超现实主义,袁可嘉主要研究了苏波、艾吕雅、阿拉贡、布勒东和英国作家盖斯科因、托马斯等人的诗歌,他认为苏波的诗“以自然流畅清新著称”②;艾吕雅是“当中最出名的爱情歌手”③,他的诗歌中大都充满“普爱人类的观点”④;阿拉贡的诗歌“喜欢用歌谣的调子来讽刺或歌颂”⑤;布勒东的诗歌“强调意象不受思想引导,而是引发思想,意象在诗中起‘照明’的作用”⑥;盖斯科因的诗歌“读来像意识松弛或做白昼梦时看到的纷乱意象的描写”⑦;托马斯的诗歌“从民间神话、基督教义获取题材,又深受弗洛伊德主义的薰陶,常用复杂的象征描写死亡、梦幻和下意识活动,富有雄辩的风格,适宜于朗诵”⑧。
  二、袁可嘉外国文学研究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袁可嘉对外国文学的研究做得比以往的外国文学研究要完整得多,过去都只是零零碎碎的介绍。袁可嘉把自己研究的方式称为用中国人的话说外国人的事,不仅要符合它的实际,还要经得起作品的检验。所以其研究内容之丰富,涵盖之广泛是其他学者无可企及的。
  在时间上,袁可嘉的研究内容儿乎跨越了一个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是1890年至1950年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流行的一个国家文学思潮,它是一个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流派的总称。袁可嘉不仅对现代主义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后现代主义文学也有所涉猎。后现代主义文学是1950年至1980年间在英美法三国兴起的存在主义、荒涎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后现代诗五个流派的统称。在文学史上,它们是相对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而言的。后现代主义更是现代主义的继承、反拨和超越。袁可嘉把现代主义文学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即孕育期(1840—1890),肇始期(1890—1910),鼎盛期(1910—1930),衰退期(1930—1950),其试图“从西方近百年来的历史社会的演变、科技革命和文化思潮、文学艺术趋势以及现代派作家的阶级地位、世界观和艺术观来阐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渊源”。
  空间上,袁可嘉的研究涵盖了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前苏联等国家,评述的文学作品数量之多、内容之广是空前的。他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创作、理论、文学源流、文化语境及文体嬗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史实考订与审核工作,详细阐释了外国文学整体的脉络。
  (二)“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
  袁可嘉在研究外国文学时,尤为注意“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
  作为一个外国文学研究学者,袁可嘉把自己置身于外国文学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抓住一系列的人物、事件之和及其所构成的特定的系统,考虑其演变过程中相互继起的关系,揭示其对当时文学思潮产生的影响。例如在研究象征主义文学时,袁可嘉从其先驱者坡和波特莱尔入手,指出坡“为后来的象征主义诗人开了先声”。然后介绍前期象征主义代表:魏尔伦、兰波、马拉美,到后来的后象征主义代表瓦雷里、里尔克、叶芝、艾略特。袁可嘉通过分析对比这些象征主义者在推动象征主义文学的发展中,如何承前启后与不断创新,揭示了该流派的演变历程和整体特质。
  在研究的共时性上,袁可嘉善于把同时期某一流派的代表人物结合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如在研究未来主义文学时,袁可嘉重点介绍了马里内蒂、阿波里奈尔和马雅可夫斯基。马里内蒂是欧洲和意大利未来主义文学的领导者和主要代表人物,阿波里奈尔是法国立体未来主义的代表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是俄国立体未来主义的代表诗人、前苏联最著名的革命诗人。袁可嘉通过研究未来主义在意大利、法国和俄国的影响,从它们共时的连带关系方面进行考虑,清楚地阐释了未来主义的内在本质。
  (三)穷本溯源,“刨根问底”
  袁可嘉研究外国文学,不仅仅是研究外国文学本身,而且也寻求其产生的根源、背景,归纳总结其特点。例如在研究现代主义文学时,袁可嘉首先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来寻找根源。他认为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引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来的产物。自科技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引起社会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的极大变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①是引起危机意识的最根本因素,于是追求思想和文化层面上的现代化,成为了很多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他们在彻底告别了旧的器物和制度的同时,更追求新的演说方式和思维方式,从旧传统中脱离出来,在新的语境中获得生命力,于是,现代主义文学就在这样的语境下产生了。袁可嘉认为,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所表现的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文明的深切的危机意识和紧迫的变革意识”②。再如,介绍美国诗人威廉斯的诗风时,袁可嘉从其经历入手,指出威廉斯“一生与一个小镇上的市民打交道”③。并且,作为医生的他“要接触各色各样的病人,总得有点群众观点,关心人们的疾苦;看病要从实际病情的观察考查入手⋯⋯加上威廉斯性格开朗,对身边的一草一木、人事变迁都极感兴趣,在文学渊源上又师承惠特曼,要用美国本地话写美国本乡本土的生活”④。由此,袁可嘉得出了结论:威廉斯挣脱“学院派”的桎梏,崇尚自由、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诗风是顺理成章的。
  (四)注重比较
  在介绍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产生、发展的同时,袁可嘉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也尤为关注。据他自己所言,他当时对中西方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创立一种真正全面的文学理论。反过来说,如果他想在借鉴基础上有所创立的话,他就必须具有对各个独立演变、富于想象力的文学传统的了解,具有对西方文学中的新技巧和各种新经验敏锐把握的能力,并且对比国内的新诗发展潮流,从而建立起较为全面的诗歌现代化理论。在谈及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时,袁可嘉说:“三四十年代是西方新诗潮和我国新诗潮相交融、相汇合的年代。在西方,艾略特、里尔克、瓦雷里、奥登的影响所向披靡;在我国,戴望舒、卞之琳、冯至和后来所谓‘九叶诗人’也推动着新诗从浪漫主义经过象征主义,走向中国式现代主义。这是一个中西诗交融而产生了好诗的辉煌年代。”①袁可嘉认为,中国新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极大的影响。事实上他本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42年是很重要的一年,他的兴趣从浪漫派文学转向现代派文学。就在这一年,他先后读到了卞之琳的《十年诗草》和冯至的《十四行集》,很受震动,惊喜地发现诗是可以有另外不同的写法的。与此同时,他读到美国意象派诗和艾略特、叶芝、奥登等人的作品,他感觉这些诗比浪漫派要深沉含蓄些,更有现代味,更切近现代人的生活。”②再如,袁可嘉在谈及卞之琳时说道:“三十年代新诗由浪漫派向象征派的转变中,卞之琳是在借鉴西诗方面卓有成就的一位诗人。”③卞之琳和奥登是熟识的诗友,袁可嘉通过分析卞之琳的诗歌《前方的神枪手》《放哨的儿童》,指出其中“所显示的机智幽默,活泼的想象和平淡中见惊奇的笔法是接近奥登三十年代那一路诗的”④。
  三、袁可嘉外国文学研究的意义
  袁可嘉对外国文学的研究,据他自己所说,大致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它对我们了解现代西方社会的矛盾和西方一部分人的心理有很大的认识价值”⑤。袁可嘉在研究文学作品时,往往会探寻该作品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使读者在接触文学作品本身的同时也对西方社会的现实矛盾有所了解。例如在分析法国荒诞派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时,袁可嘉不仅指出该剧“揭示了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的狼狈处境”①,而且还指出“剧作采用的是荒诞的艺术形式,但实质上是从物与人的畸形关系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固有矛盾”②,揭示了“西方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对人精神造成的压迫”③。
  其次,“思想知觉化和‘抽象内感’的写法,内心独白、戏剧性叙述法、多层次结构、现实与幻想的结合等等手法,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要我们运用适当,不超过艺术规律所允许的限度,它们只会丰富我们的表现手段,而不致损害艺术效果”④。事实上的确如此,中国诗歌在现代化进程中,对西方现代派诗歌手法的借鉴是显而易见的。从戴望舒、卞之琳、艾青、冯至以及之后的“九叶诗派”的诗歌创作上,能明显地看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痕迹。此外,“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以及“后朦胧诗”等的出现,也证明了本土文学在表现手法上的不断丰富。
  再次,“由于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已为其他现代文学所广泛吸收和运用,为了加深对整个西方现代文学的理解,我们也有必要涉猎一些现代派作品”⑤。现代派文学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如意识流、象征主义等,意识流所运用的流动的意识和内心独白,象征主义委婉、含蓄的象征手法,为其他现代文学所广泛使用。袁可嘉认为,西方的各种流派在一定程度上都受着现代派文学的影响,甚至包括现实主义文学。他在文章中说道:“三十年代西方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倾向上和现代派很不一致,但却采用现代派的某些写作技巧,得到了好的效果。”⑥最后,“我国的新文学运动一开始就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我们多接触一点西方现代派文学对了解这部分作家和作品自然是有用的”⑦。确实如此,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人之一胡适,其《尝试集》便是最早受西方现代派诗影响的诗集,明显地带有美国意象派诗歌的痕迹;李金发的作品如《弃妇》《夜之歌》等,表现了波特莱尔式的沉郁气氛、愁苦精神和病态情绪;戴望舒的《寻梦者》更是完美地体现了法国象征派各个方面的特质。
  此外,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对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对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袁可嘉对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冯至说:“袁可嘉有本事把现代派说清楚,其他人说不清楚。”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在这不算太短的时间里,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学者们通过解读外国优秀的小说、诗歌、戏剧等,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语境,获得对外国的文化传统与民族心理的认识,试图以此让中国了解世界。其间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在以往的外国文学研究中,有些学者总是千篇一律地考证外国文学的某一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或总是把外国某一作家的某种文学观点和创作与当时国内某一文学观点和创作现象做比较研究,而对过程则缺乏具体的解剖。实际上,不管这种渊源研究和比较研究有多么仔细和具体,但最终都是粗糙的,而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则与此颇不相同:
  首先,拓展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宽度。其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该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至1985年出齐,分四册,共八本,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引进现代派文学,在创作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在外国文学研究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他在研究外国文学的过程中,借鉴并吸收了许多新的观点及文论语汇,如在《论新诗现代化》一书中所论述的“现实、象征、玄学体现的综合传统”以及“新诗戏剧化”的观点,提到的“客观联系物”、“非个性化”;在《欧美现代派文学漫议》中提到的“想象逻辑”、“思想感觉”和“情感思想强烈结合”的观点,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
  其次,革新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他积极引进外国文学的优秀创作经验以及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试图通过自己独创性的创作同世界文学的发展接轨。其研究英美诗论和新批评理论,既掌握全面翔实的资料,又避免单纯资料积累,建立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进行引介。他注意结合史论,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论;同时,善于提高自己的理论深度,避免了泛泛而论。
  2.对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对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对英美诗派的研究较之以往学者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并由此建立了其独立的新诗理论,从而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新诗的现代化进程。朦胧诗、新生代诗歌等的产生及其演变,很大程度上受着袁可嘉诗歌研究的影响。朦胧诗的主要手段是营构意
  —
  象,如北岛的《迷途》,诗里出现的意象有:自然意象—鸽子的哨音、森林、天空、小路、蒲公英、蓝灰色的湖泊、倒影;社会意象——我、你;生理意象——眼睛。这些优美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虚幻世界,手法上增加了诗的情绪宽度,也带来了朦胧隐晦。此外,“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后朦胧诗”、“新实验小说”、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先锋文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袁可嘉外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3.对我国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诗歌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西方话语的巨大影响。袁可嘉在研究西方诗论的过程中,借用西方话语改建中国诗学话语,实现了中国诗学的现代化,并建立了中国现代诗的新传统理论,对我国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诗学观念、诗学思维和诗学风格等几个方面:
  第一,在《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里,袁可嘉指出40年代以来以穆旦、杜运燮为代表的诗歌感性改革活动后面,有七条理论原则,其中心和重点,乃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而这个新诗的新传统,是来自西方诗歌“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
  第二,《新诗现代化再分析》一文在论述新“新传统”在技巧方面几点做法时所说的“思想感觉”和“情感思想强烈结合”,均来自艾略特。
  第三,也是在《新诗现代化再分析》一文里,袁可嘉在探讨他所说的眼前还暂时无作品可充例证的“传统”时,特别提到“想象逻辑”。这个问题,艾略特和瑞恰慈曾一再论及。
  第四,在《新诗戏剧化》一文里所说“融和思想成分,从事物深处、本质之中转化自己的经验”之三种可能方式:(1)把搜索自己的内心之所得,与外界的事物的本质打成一片,来自里尔克的《图像集》;(2)利用机智、聪明、语言、比喻,活泼又内敛,来自抗战时期奥登的作品;(3)诗剧方式,来自1935年前后艾略特等的诗剧创作。
  第五,袁可嘉“戏剧主义批评理论”的三个核心术语之渊源:“最大量的意识状态”、“机智”、“讽刺感”均来自瑞恰慈和艾略特的理论。①
  正是得力于袁可嘉对西方诗学的引入和创造性接受,中国现代诗学才能实现独立的发展与建构,中国诗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才能够成功。可以说,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差距,为中西文学的交流、互补与独创提供了很大的可能。

附注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③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④袁可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⑤袁可嘉:《现代美英资产阶级文学理论文选》,作家出版社,1961年版。 ⑥袁可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⑦袁可嘉:《彭斯诗钞》,新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 ④同上。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⑥同上。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②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7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9页。 ④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⑤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5页。 ⑥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页。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177页。 ②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9页。 ④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2页。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9页。 ②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8页。 ④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0页。 ⑤同上。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③同上。 ④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 ⑥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页。 ⑦同上。 ⑧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页。 ⑨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⑩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 ⑪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108页。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69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172页。 ④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75页。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82页。 ⑥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8页。 ②同上。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 ④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⑥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页。 ⑦同上。 ⑧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4页。 ⑨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页。 ⑩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7页。 ⑪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 ⑫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 ②同上。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0页。 ④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④同上。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47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09页。 ④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83页。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24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④同上。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34页。 ⑥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36页。 ⑦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50页。 ⑧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④同上。 ①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②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5页。 ④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7页。 ⑤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4页。 ②同上。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3页。 ④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⑤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页。 ⑥同上。 ⑦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9页。 ①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知识出处

斯人可嘉 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

《斯人可嘉 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一座沉寂的洪钟》、《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当生命熟透为尘埃》、《我所了解的袁可嘉》、《论袁可嘉的诗歌》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廖四平
责任者
袁可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