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眼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斯人可嘉 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269
颗粒名称: 柔和的眼神
其他题名: 记忆中的袁可嘉先生
分类号: K825.6-53
页数: 3
页码: 191-193
摘要: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有好几位引路人,袁先生是其中之一。十年“文革”结束,我于1978年底解脱缧绁平反回家,认识了借住在家中的胡兰畦女士。十年浩劫结束,朦胧诗派崛起,成为一代青年的时尚。其后虽定位于治史,仍不免见猎心喜。此类文学上的修养,亦得益于袁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若干年前有友人辗转来电联络,希望帮袁先生在大陆联系出版著作事宜。人间万事,世间万物,皆因有缘而互动。袁先生与我,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偶然交汇,他无意中推送我走入一座殿堂,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
关键词: 回忆录 诗歌 袁可嘉

内容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渐渐步入老年,难免回首往事。每当吟诵这首英国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脑海中总浮现出译者袁可嘉先生那柔和的眼神。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有好几位引路人,袁先生是其中之一。
  十年“文革”结束,我于1978年底解脱缧绁平反回家,认识了借住在家中的胡兰畦女士。这位大革命时代的著名女性,此刻正为自己的平反奔走申告。她的处境,比当今的上访户略好一些:有我母亲这样的好友收留她,体制内也有不少老同志愿意帮她,我家成了她翻身的一个临时支点。她无儿无女,但交游广泛,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人物来看望她,她也喜欢带着我去探访老友,每每向他们介绍“这是乃器的儿子”,并赞扬我的聪明好学。由此,我认识了不少文化界的名人,其中不少还是我的父执辈。
  我那时既无学历也无工作,但很需要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当时我拿得出来的本事,就是自学学会的一点英文,外加对历史的偏爱和一些绘画的天分,没想到其中的两项,先后派上了用场。先是翻译家符家钦先生来看望胡兰畦,胡伯伯(她喜欢我这样称呼她)托他帮我。符先生很快将我介绍到刚刚成立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进入他负责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简编)》翻译组打工。
  出版社人才济济,社领导是姜椿芳、阎明复先生,还有很多翻译界、出版界的先进,如曾彦修、周有光、徐慰曾、王福时、梁从诫诸先生,有的是刚刚恢复工作的老革命,还有不少是等待落实政策的老“右派”。或许是因为父辈的关系,劫后余生的老知识分子们,对我这样一位后生颇多关爱,情谊在师友之间。新成立的出版社人际关系简单,像是一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又像是一座学校,同事中还有不少好学的年轻朋友,我们在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和经验,友谊一直维系至今。
  工作半年左右之后,我开始得陇望蜀,想进入一家机构去研究历史。我也曾考虑过重拾画笔,但后来没有选择做画家,是因为更想探究刚结束的那场浩劫的历史成因。我把这想法告诉了胡兰畦,她又开始热心帮我推介。这时出现了一个人(准确地说是一家人),再一次改变了我的人生定位,这就是袁可嘉先生一家。
  袁夫人程其耘女士曾到我家来看望过胡兰畦,隔了很多年之后,她还记得我当时正在篆刻一枚印章。后来她还带女儿袁晓敏来过,我惊奇地发现,晓敏是我在大百科的同事。我也曾到永安南里社科院宿舍拜访过袁先生一家,这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有不少硬皮外文图书,整个环境被袁夫人布置得雅致温馨。从各种饰物、陈设的细节上看得出,她是个很懂得生活的知识女性。袁可嘉先生圆颅谢顶,一副睿智敦厚的学者风范,柔和的眼神透过厚厚的镜片,静谧地注视着来客;他问起我的学业和爱好,一口吴侬软语,听起来很是舒服亲切。
  在袁先生家,我认识了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潘汝暄先生,他曾是范文澜先生的秘书,与袁先生是邻居。当时社科院百废待兴,人才青黄不接,袁先生向潘先生推荐了我。不久,经过严格的专业及外语考试,我进入近代史所工作,成了潘先生的新同事。在我踏入学术殿堂的过程中,还得到了孙思白、周天度、王晶尧等诸前辈的提携。那个时代学界的风气依然质朴,尚未染上当今的功利和铜臭……
  此后我与袁先生一家仍有往还。印象中袁先生言语不多,倒是娇小玲珑的袁夫人比较健谈。她曾儿次谈到大姐程远女士的冤案,胡兰畦也常向我提起此事。程远是民国时代的一代名媛,与胡兰畦等皆为留德“海归”。1949年以后,程远一直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执教,“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后来她获得平反,北京大学举行追悼会,我陪母亲出席了。此后我一直留意程远的轶事,曾有两篇文章谈及。
  袁可嘉先生也曾在北大西语系工作过,嗣后进入中宣部《毛泽东选集》英译室任翻译,与钱锺书先生同事;然后又到外文出版社任翻译,与程其耘女士在此相识并成就姻缘;最后因老师卞之琳先生引荐,进入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
  袁先生在诗歌和翻译方面的成就,已有很多专家论及,我自问没有资格评价。认识他一家的时候,《九叶集》尚未出版,我只知道他是位翻译家,年轻时是西南联大的才子,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诗坛的代表人物;1949年鼎革后,诗人成了一口长年沉寂的洪钟,“文革”中又因奉命接待美籍同学,被扣上了“里通外国”的帽子。
  十年浩劫结束,朦胧诗派崛起,成为一代青年的时尚。1981年,前辈诗人曹辛之、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共同出版了《九叶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旗鼓由此重振,至今余音袅袅,薪火不绝。这些前辈中,我仅有缘见过曹辛之、袁可嘉两位先生。
  身为一名诗歌爱好者,我常有旧体诗习作,一时灵动也会写点新诗,却历来羞于示人。其后虽定位于治史,仍不免见猎心喜。读罢《九叶集》如醍醐灌顶,心生窃慕,又拜读了袁先生译介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彭斯诗钞》《现代派论·英美诗论》《论新诗现代化》等作品;亦曾搜罗一些英美诗人的原作品味赏析。深感先
  生之译诗,信、达、雅,境界至臻完美。多年前在B
  S上讨论诗歌,有网友认为我只
  懂旧体诗,贴出一首英文诗考问出处,我马上回帖说是艾略特的《荒原》。此类文学上的修养,亦得益于袁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袁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赴美定居,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中断了联系。若干年前有友人辗转来电联络,希望帮袁先生在大陆联系出版著作事宜。再后来又没有消息了,直到遗憾地得知老先生于2008年在美与世长辞。我永远失去了回报他的机会。
  人间万事,世间万物,皆因有缘而互动。袁先生与我,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偶然交汇,他无意中推送我走入一座殿堂,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袁可嘉先生,你与我学不同行,我却与你心有同好。我们今世有缘,或许来生还有,那时,我要向你请教诗歌……
  2014年2月6日北京风雨读书楼

知识出处

斯人可嘉 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

《斯人可嘉 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一座沉寂的洪钟》、《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当生命熟透为尘埃》、《我所了解的袁可嘉》、《论袁可嘉的诗歌》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章立凡
责任者
袁可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