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帮助浙江省博征集抢救越王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195
颗粒名称: 3.帮助浙江省博征集抢救越王剑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4
页码: 124-1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越王者旨於着战国青铜剑是一件具有特殊价值的国宝,由马承源先生亲力亲为,让这件珍贵的文物能够回归故里。这把剑的历史和工艺价值极高,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卓越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这柄越王剑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吴越地区冶铸技术水平达到高峰的一个缩影。这件国宝现在陈列在浙江省博物馆,向观众们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与沧桑。
关键词: 慈溪市 马承源 传记

内容

马承源不仅为上海博物馆抢救回购了众多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对兄弟博物馆征集抢救文物的工作也是倾力相助。1995年9月下旬,马承源收到一份来自香港的传真,照片上是一柄即将进入拍卖市场的战国青铜剑。剑格上铸有错金鸟虫书铭文八字,正面为“戊(越)王戊(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若考释无误,此剑即为越王勾践之子者旨於睗自作用剑。马承源以他丰富的鉴定经验和职业的敏感性意识到,这是一柄堪称国宝的绝世名剑,其价值和意义可能远在众多已出土的吴越名剑之上。他立即联系了浙江省博物馆,希望浙博能够赎回国宝,让它回归越国故里。这柄剑当时开价100万元港币,临时向政府申请这么一大笔征集经费,不但手续十分繁琐,等待批复的周期也很长。眼看着就要到了最后的筹款期限,浙江省博物馆因难以筹措到这笔巨资一筹莫展。此时,国外不少买家表示希望购得此剑,有一个日本藏家甚至愿意出150万元港币购买。在国宝即将流失的紧要关头,马承源建议浙江博物馆向企业求助。在上博的帮助下,最终由杭州钢铁集团慷慨出资136万元港币,买回了这柄价值连城的战国青铜剑,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使得这柄越王者旨於睗剑得以回归故里。
  “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剑,不仅是步骑兵得心应手的武器,也是上层贵族显示身份的饰物。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铸剑技术远超中原诸国,越人铸造的剑,成为列国君主冀求的宝器。著名的越王剑是越国历代国王铸造的专剑,剑上铸有他们的名字。人们谈及古代越国,总是赞叹越人精勤耕战的文化品格和杰出的铸剑技术,越王者旨於睗剑就是一件具有特殊价值的证物。它以其突出的历史与工艺价值,不仅见证了越国的兴盛与衰亡,也成为显示越人绝世才智与精湛工艺的不朽代表。这柄越王剑从多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卓绝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是吴越地区冶铸技术水平达到高峰的一个缩影。其高超的铸造技术主要体现在剑身、茎、格、箍、首的成型技术、剑身的磨削技术、铭文的成型技术、剑格的绿松石加工和镶嵌技术、剑首同心圆成型技术以及剑鞘制作技术等诸方面。这柄青铜剑为铜质,通长52.4厘米,剑作斜宽从厚格式,中起脊,两从斜弧,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圆茎,实心,近首处渐粗。茎上有两凸箍,箍饰细密夔纹。圆盘形剑首,饰5道同心圆。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范铸极精,正面为“戊(越)王戊(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剑茎绕丝质缠缑,已呈黑色,带宽约2毫米,松散地卷绕在整个剑柄之上。通过仔细观察研究后推测其缠裹方法是:在剑柄的顶端先有宽约2厘米的木圈垫底,木圈外由宽约2.5厘米的数层丝织品包缠,同时将丝带的一头压住,然后再将丝带绕在丝织品之处,而在剑柄的其余部分则是丝带的直接缠绕,剑柄之上尚能看到丝带的印痕。这是研究古代剑茎缠缑的珍贵资料,也代表了越国蚕桑丝织生产的技艺。更为难得的是,剑附有完整的剑鞘。鞘木质,通长44.3厘米、上宽4.8厘米、下宽3.5厘米。系用两块薄木片分别制作后粘合而成,上宽下窄,从鞘口至31.4厘米处弧形内收。木胎制成后,两薄木片相粘合,然后在剑鞘处每距0.21厘米处用丝线缠缚一道,进行加固,最后髹以黑漆。鞘无璏,佩带方式应为插入腰带之内。由于保存状态良好,剑身亮泽如新,寒芒泠泠,虽历经2400多年的岁月,依然不锈不蚀,风采依旧。剑体磨砺光滑,剑刃极薄,异常犀利,吹毛可断。剑鞘齐全,缠缑完整。集如此多的优点于一身,在出土或传世的吴、越剑中可谓绝无仅有,因此学术界对其评价极高。李学勤认为:“这柄剑铸工精绝,保存良好,令人叹为观止。实在是罕见的珍品。”为它的回归牵线搭桥的马承源先生更是不吝溢美之词,认为:“在已发现千件古剑中,难能有一件与之相匹,此乃剑中之极品,稀世之珍宝..此者旨於睗与越王勾践剑,可并列为越剑之双绝,为国家之重宝。”现在,回归故里的越王者旨於睗已成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静静地陈列在展厅里,向观众们诉说着它昔日的辉煌与沧桑。

知识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马承源学养深厚,勤于著述。在青钢器和古文字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奔走四方,慧眼如炬,为抢救我国珍贵文物、保护民族文苦,殚精竭虑,为上血和智慧,将儿代博国古代文明的守护者,包括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走上文博之路、年轻的行者、与青铜器情定终身、为国家抢救文物等十八篇文章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承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