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慧眼识何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189
颗粒名称: 2.慧眼识何尊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5
页码: 107-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马承源在1975年发现并且清洗出铭文的何尊青铜器。何尊是西周成王时宗族中一位叫何的贵族所铸的青铜器,高度达39厘米,重量达14.6公斤,装饰精美,极具观赏价值。马承源通过磨擦泥土和铜锈,在内底发现一篇长篇铭文,内容极具史料价值,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由于这个发现,马承源被认为是功勋卓著,拯救了这件珍贵的文物并填补了中国古代文字史学术方面的空白。
关键词: 慈溪市 马承源 传记

内容

1975年,马承源赴北京参加赴日本中国出土文物精品展的筹备工作,当时的办公地点在故宫武英殿出国文物展览处。展品中有一批从陕西宝鸡调集来的青铜器,其中有一件西周早期的方尊,外观雄伟精美,气势不凡。这件铜尊出土于1963年,之前一直被认为没有铭文。马承源回忆当时的情况说:“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很是纳闷,这么大而造型这么好的器物为什么会没有铭文?于是我用手在内壁底部几个地方磨擦泥土和铜锈,很快发现底部一个地方好像有文字,触手之处有笔道凹凸的痕迹。”这一发现令他大为振奋,立刻把铜尊送去除锈。经过文物研究所的清洗,大家惊人地发现,这件青铜尊的内底竟铸有一篇12行122字的长篇铭文,内容相当重要。
  铭文曰:“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又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
  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大意为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训诫勉励的文告,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对研究西周早期文字、词义、历史等提供了珍贵资料,这件青铜尊也因铭文有了正式的称谓:何尊。西周初期营建洛邑的史实在其他史料中有过记载,但是否年份确实,学术界还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何尊铭文恰好印证了这件事,从而解决了西周初历史研究的疑案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何尊铭文的发现,马承源居功至伟。这与他丰富的青铜器知识、敏锐老辣的鉴定眼力密切相关。正因为有了何尊铭文的重大发现,国家文物局临时取消了何尊赴日本展出的安排。直到1980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伟大的青铜时代”展览,何尊才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展品之一赴美国参展。因为这件文物的重要性,那次赴美展出的文物保险金额在当时还创了历史记录。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吴镇烽先生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马承源告诉他发现何尊铭文时的情景。那是1975年秋天,吴镇烽在故宫博物院筹办陕西省宝鸡新出土的青铜器展,当时他与马承源并不相识。马承源听说他们是从陕西来的,主动找到他们说:“你们来了就好了,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有一个重大发现,你们陕西送展的一件兽面纹铜尊,不但造型宏伟,纹饰优美,我在清锈时,还意外地发现了尊的内底铸有长篇铭文,内容十分重要。”马承源一边说,一遍把他亲手捶拓的一张铭文拓本递给昊镇烽,说:“这是你们家乡的宝贝,拓本应该首先送给你们。”吴镇烽等陕西同行惊喜之余都非常感动。当时马承源已经就何尊铭文写好了一篇考证文章,但他仍谦逊地征求吴镇烽的意见:“我做了一些研究,有些看法,但要得到你们宝鸡同志的同意才能发表。因为文物是你们宝鸡博物馆的。”马承源细心谨慎的为人态度,光明磊落的职业道德,给昊镇烽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链接
  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郊贾村,现藏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何尊是西周成王时宗族中一位叫何的贵族所铸的青铜器,是西周初期的一件珍贵艺术品。尊是一种酒器,古文献上说尊这种器物“为器虽小,而在礼实大”,可见其地位之高、意义之重大。器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方体圆口,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造型雄奇,纹饰精美,庄严厚重,极具观赏价值。何尊内底有铭文122字,残损3字,现存119字。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何尊的发现颇有传奇色彩。1963年,宝鸡贾村一陈姓人家在取土时,断崖上落下一个大土块,土块破碎后里面滚出一件青铜器,这就是何尊。陈家人不知这是国宝,清理干净后就顺手用来装粮食了。1965年8月,陈家因经济拮据,就把这件青铜器和其他一些废铜卖给了宝鸡市一家废品收购站,总共卖了30元钱。一个月后,宝鸡博物馆的职工老佟在废品收购站发现了这件青铜尊,当天就收购带回了博物馆。
  何尊是国家一级文物,因其重要性,还被国务院列为禁止出国参展的六十四件文物之一。它的最高价值在于尊内所铸的长篇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营建被称为“成周”的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这一重要史实,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同时,“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而这篇重要铭文的发现,最大的功臣是慧眼识珠的马承源。在仔细研究了何尊的铭文后,马承源撰写了《何尊铭文初释》一文,发表在《文物》1976年第1期,指出何尊铭文涉及了武王灭商和武王、成王相继营造成周洛邑的史实。1983年,他又发表了论文《何尊铭文和周初史实》,对何尊铭文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中首先就何尊铭文首句“唯王初壅,宅于成周”进行了考辨,认为应解释为营建成周,并指出成周为武王营之、成王继之而最后完成;其次就周公摄政七年说、成周洛邑的经营始于武王、周初青铜器编年等与何尊铭文有关的周初史实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2008年8月,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各地的文物精品,在位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中国科技馆新馆举办了“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这一展览是唯一获批在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举办的大型文物展,是奥运期间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何尊作为代表文物大省陕西的一件重头展品,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展会。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张亚炜馆长说:“如果不是当年马老发现上面的铭文,撰写论文向学界介绍它的价值,我们宝博就缺少了一件镇馆之宝。”马承源发现何尊铭文的意义,可谓功在千秋。

知识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马承源学养深厚,勤于著述。在青钢器和古文字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奔走四方,慧眼如炬,为抢救我国珍贵文物、保护民族文苦,殚精竭虑,为上血和智慧,将儿代博国古代文明的守护者,包括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走上文博之路、年轻的行者、与青铜器情定终身、为国家抢救文物等十八篇文章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承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