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设新馆 把梦想变为现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161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建设新馆 把梦想变为现实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15
页码: 56-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建设新馆把梦想变为现实,包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终于盼来新馆立项、破土动工、工地上的日日夜夜、千挑万选,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内部装修和展陈设计、呕心沥血,梦想成真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慈溪市 马承源 传记

内容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正当马承源沉浸在几个陈列室改造成功的欣慰中时,却发生了一件让他尴尬万分的事,这件事让他痛下决心: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一定要把新馆建起来!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来上海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当时,马承源亲自陪同。当他与惠特拉姆来到改造过的陈列室,兴致盎然地欣赏着展柜里的文物时,一串水珠突然从天而降,差点浇了惠特拉姆一身。马承源愣了一会儿才尴尬地反应过来:那是房顶上安装的空调的积水。遭到水珠意外“袭击”的惠特拉姆友好地向马承源提议合影,就这样,在滴滴答答从房顶不断落下的水珠旁,马承源拍下了平生最为难忘的一张照片。虽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他深感这个小意外让上海博物馆颜面尽失。他觉得小修小补是没有用的,以前的努力都随着这串不合时宜的水珠付诸东流。虽然建设新馆暂时还只能是个梦想,但马承源深信,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现代化文化场馆的建设一定会等来国家的重视,而在此之前,他要做好所有的准备。
  从此以后,马承源每次出国访问,只要有时间就会泡在各个博物馆里。曾任上博党委书记的胡建中曾开玩笑地说起:“那些和马老一道出国出差的人都怨声载道,……马老出差永远只有博物馆和飞机场,外出旅游?想都不要想。”同事濮茅左也说,和马承源出差,“只见过灯下的文物,没见过灯下的城市。”在参观各国博物馆的过程中,马承源不仅收集文物资料,还收集博物馆的建筑资料,询问有关建筑设计、室内装修、陈列设计等方面的问题,甚至展柜的灯光、色温、玻璃的反光处理等细节。他向国外的同行询问建筑材料的产地及价格,要来博物馆的建筑图和结构图复印备份。有时对方不理解他的用意,他就郑重地说,也许我们要造一个新的博物馆,这些资料在以后建新馆时都可以做参考。那几年里,建新馆是马承源最为魂牵梦萦的事。虽然还没有正式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但他早就开始暗暗做准备了。朋友们遇到他,经常会开玩笑地问:“马馆长,新馆开始造了吗?”这时马承源总是在心里默默回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终于盼来新馆立项
  在一次又一次的报告和申请之后,马承源终于盼来了建设新馆的好消息。1991年,上海启动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工程的建设,马承源多年来奔走呼吁的新的上海博物馆建设,终于要成为现实了。12月18日,上海市长黄菊来到上博视察,这次意义非凡的接待成为了上博命运的历史转折点。陪同黄菊市长一起来的还有副市长倪天增和市规划局的领导,上博负责接待的有馆长马承源、副馆长汪庆正等人。在参观了陈列室和库房后,众人到一楼会议室开始了一场决定上博新馆命运的历史性交谈。
  在此之前,马承源已多次做工作约请黄菊市长来上博视察,甚至亲自写信,希望市领导多关心上博的改革和发展。在会议室里,黄菊市长听完马承源的情况介绍后,开门见山地说:“我今天来上博是有备而来,马馆长的信我已经收到,你们的要求我也已经知道了。今天来这里之前,我还专门召开了一次专家论证会,听取他们对上海博物馆建新馆的意见,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但我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今天看了上博,听了马馆长的详细介绍,我心里更有谱了。上海有这么多的文物资源,有这么好的博物馆基础,有这么多一批专家学者,还有这么可贵的敬业精神,我更加坚定了来时的想法,博物馆应该建!今天不讨论是否要建的问题,今天要研究怎么建的问题。”黄菊市长的一番话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激动不已,一心要建新馆的马承源更是心潮澎湃。在之前的建馆请示报告中,马承源和同仁们反复讨论了筹建新馆的设想,为了减轻市里的财政压力,他甚至主动提出由上博自筹一部分建馆经费。这一建议也是新馆建设事宜很快获批的原由之一。马承源当即向黄菊市长承诺,上博建新馆,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自筹5000万元资金。黄菊市长接过马承源的话头,对副市长倪天增和市规划局的领导说:
  “上博的专家能自筹5000万,政府为什么不可以也拿出3000万元投入新馆建设呢?8000万元立项,先动起来,不够再说。”
  接下来是讨论新馆选址的问题。之前有一段时间,市政府有意将上博新馆选址放在浦东,可马承源认为,离开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不利于上博的发展。他坚持这个观点,一直没松口。黄菊市长这次来视察,马承源抓住机会,提议新馆选址最好在人民广场周边,最理想的位置是上海市体育宫(现在的上海大剧院)那一块。黄菊市长当即否定了这个建议,他说:“体育宫是世界冠军的摇篮,动迁谈何容易,上海图书馆建新馆动迁乳品二厂,花了十年时间,一个多亿。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是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要尽快建成,不能在动迁上耽误时间。”黄菊接着又问倪天增副市长:“人民广场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倪天增副市长也一直很关心上博新馆的建设,当即回答说,人民广场周边有七项工程,其中六项已经在建,只有广场中央的地下水库工程完成了设计但尚未开工。黄菊市长问:“水库是否可以移到其他地方?这块土地的面积够不够上博建新馆?”马承源立刻毫不犹豫地回答:“够了,够了。”倪天增副市长也当即表态:“如果决定了在这里建上博新馆,水库工程可以移到别的地段。”黄菊市长当即拍板:“好,就这么定了。上博新馆就放在这里,8000万投资,25000平方米建筑,三年完成。等我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后,争取批准。”半个月后,市政府的通知下来了,上博新馆工程正式立项,建设正式启动。新馆址定在上海市中心黄金地段的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新馆还被列为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大建设项目之一。
  3.破土动工
  1992年1月,上海博物馆新馆筹备处成立。马承源与设计师团队共商大计,把新馆的建设思路定为“历史——未来”、“传统——现代”、“民族性——世界性”,力图在建筑语言上推陈出新,追求功能与形式的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融汇。经过新馆建筑设计方案评选、新馆工艺技术设计资料编写、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和各项审批手续等一系列筹备工作,新馆土建工程终于要正式开始了。1993年3月,马承源被任命为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9月18日,马承源主持上海博物馆新馆工程的试桩仪式,新馆建设工程打下第一根基桩,新馆建设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为了筹集建设资金,上博出让了老馆,全馆人员分散在12个地方办公。馆长办公室也搬到了上海图书馆的小楼里,暂借兄弟单位的地方办公。分散办公让全员召集在一起开会变得非常困难,但为了使全馆员工能够齐心协力建设新馆,马承源还是借用上海图书馆的会场召开了一次全馆动员大会。会上马承源做了一次非常重要的讲话,他充满感情的声音至今仍在与会员工的耳边回响:“上海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是历史的机遇、几代人的期盼,建设好上海博物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馆建设不是草草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大楼,馆舍建设只是我们上博建设的一个部分。上博新馆是一项全面的建设,包括业务的建设、陈列的建设、管理的建设、队伍的建设、思想的建设、观念的建设..因此新馆建设绝不只和筹建处有关,绝不是只和少数人有关,而是和所有部门、所有工作、所有人都密切相关。我们分散在十多个地方办公,却是在做同一项工作,那就是为新馆建设做准备。我希望新馆不要装陈酒,新的大楼建成之后,大家要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观念带上全新的成果去进驻,才无愧于历史给予我们的机遇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这段讲话为新馆建设做了全新的诠释和定义,也为新馆的各项工作确定了新的目标和基调,对全馆员工触动很大。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全馆上下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新馆的工作中去,而马承源本人更是把全身心都融入了新馆建设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
  4.工地上的日日夜夜
  在新馆建设的四年多时间里,马承源以年近古稀之躯日夜操劳。从新馆规划到建筑设计,从建设规模到资金筹措,从功能定位到陈列设计,从选择建材到监督施工,他都亲力亲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从土建工程到室内装修,以至展陈设计、大堂装修,每一个陈列专馆的基本色调、光线以及展柜的样式,每一个细节他都全部参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建新馆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梦想,他要把几代博物馆人的梦想变成现实,他不允许有半点瑕疵。
  从新馆工地打下第一根基桩开始,马承源就把自己“钉”在了工地。简陋的工棚办公条件很差,设施不齐,光线不足,夏天闷热潮湿,冬天寒冷透风,这些都影响不了他坚守阵地、忘我地投入工作。他不仅仅是馆长,还担负起工程监理的责任。他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却还常常上下脚手架,亲自到工地的每一个角落巡查。有时到了吃饭时间也不见人影,秘书只好把盒饭包在旧棉袄里,再发动人们去找他。出差时,他会关照秘书每天打电话汇报建设进度。有一次访美归来,马承源预知飞机将在晚上10点到达上海,而第二天一早他还要去北京开会,就约了馆里其他几位领导晚上11点到他家开会,讨论新馆建设的事,一直谈到次日凌晨3点多。
  5.千挑万选,追求完美
  建新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尤其是要避免造的人和用的人意图不一,建筑形式不合陈列要求,使用时出现削足适履的困境。因此,馆方必须提出设想,自己把握建设方案,自己监督工程和建筑用材,才能建成理想的新馆。马承源在领导班子中除总揽全局外,还与副馆长汪庆正一起,重点负责自筹数千万建馆款项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新馆建设并非完全依赖政府拨款,上博才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拥有较多的发言权,做了很多果断而明智的决定。
  在上博新馆外墙面花岗岩石材的选择上,马承源煞费苦心。为了寻找有文化气息的石料,他带领上博馆领导们和筹建处工作人员一起在上海的高层建筑中穿梭,逐一对比研究,可还是没找到心仪的花岗石色泽。1994年春节过后,他又与筹建处主任胡建中专程赴香港考察石料墙体。连续几天,他们在大街上观察建筑墙面,远看、近看、白天看、晚上看,仔细观察不同形式、不同外墙装饰的建筑,琢磨不同材质石料在阳光下和灯光下的肌理效果,研究在晨曦、傍晚、阳光下、阴雨中的建筑形态和色彩效果,分析上博新馆的环境特点、空间条件,反复比较,最后参照香港时代广场大厦的用材和色彩,选定了西班牙粉红麻石材作为上博新馆外墙的装饰材料。他听取了日本石材设计师提出的建议:毛面与光面结合,以毛面为主、光面作为图案装饰,以避免明显的色差;墙面施工则用干挂的方法,以防产生碱化效果,导致晴天出现水印,影响建筑外观的视觉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建设完工后的上博新馆外立面墙体整体效果美观大方,庄严典雅,体现出一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的浑厚气魄。
  上博新馆南门的那组气势磅礴的巨型汉白玉石雕也凝聚着马承源的心血。这组石雕的原型来自上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是马承源从馆藏石雕、印章、陶瓷里筛选出来的精品。他请来上海油画雕塑院的陈古魁院长塑小样、仿大样,做出1∶1大小的实样,再调运北京房山的汉白玉,请来河北曲阳的石工,然后在上博老馆的仓库里花了半年时间精心雕琢而成。在石雕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马承源多次前往油画雕塑院,反复端详审看小样,在龙吴路的施工库房对石首造像的雕凿细节悉心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组造型雄奇、气魄非凡的石雕现在已成了上博新馆建筑的标志之一。
  在这一时期,马承源严格监督新馆建设的质量与进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他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筹建处传为美谈。那时,马承源的办公室与新馆工地仅一条马路之隔,他特地准备了一副望远镜,一有空就在办公室的窗口举镜眺望,时刻关注施工进展。一次,马承源对着马路对面施工中的建筑外墙看了许久,然后叫来施工人员说,外墙花岗岩贴面两块石头间的接缝有误差,两条线不平行。施工方不相信他用望远镜能看出这么小的误差。可在马承源的坚持下,施工人员只好爬上脚手架测量。结果证实,确实误差了几毫米。类似的事还有一件。据上博原副馆长李俊杰回忆:“有一次,我们正在开工程例会,马馆长下班后在工地上转了一圈回来把我叫出去,指着一根水泥柱说,这根柱头不直。我在工程会上向项目经理提出来,他说不可能,但还是找了技术员去测量。复测结果使项目经理大为吃惊:确实误差2厘米。大家都服了马馆长的眼力,太精确了。”
  1994年9月底,新馆建筑外墙装饰完工后,夜间的建筑泛光照明又是一个新的紧迫任务。连续七天,每当夜幕刚刚降临,马承源就赶到现场,与施工技术人员一起调试灯光。由于灯具等技术原因,调试进度比预想的慢得多,马承源每天坚持到凌晨两三点工作结束才离开。经过连续几天近乎挑剔的反复调试,完成后的泛光照明效果使夜幕下的新馆建筑锦上添花。
  6.精益求精的内部装修和展陈设计
  新馆建筑完工后,是更为复杂繁琐的内部展陈设计装修过程。马承源对新馆室内装饰提出的要求是简洁、高雅,有博物馆的特色。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建筑符号,他都慎之再慎。经过精心对比,他们最终选定了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材装点大堂的墙面和地坪,用印度的砂石作为大堂内墙贴面的装饰。一次,他在审阅建筑图纸时,发现新馆建筑造型俯视角度颇似汉代铜镜的图案,于是从资料室借来铜镜图册对照,发现果然与汉代规矩镜相似。马承源立刻建议大厅地坪的图案选用唐代铜镜图案与之相呼应。他亲自参与设计图样,巧用大理石在大堂中央地坪上镶嵌了一组具有唐代铜镜图案风格的宝相花花纹。
  新馆南大门外狮子和辟邪的选样、用材,大堂内各层楼面扶栏的龙纹装饰,南北玻璃大门上的羊角把手..这些都是马承源亲自选定或亲自构思、绘制出图的。他对新馆建设的痴迷程度,真可以用“做梦都在想”来形容。有一天,一大早,马承源就高兴地给大家看他设计的羊角图案。原来,前一天晚上,他睡在床上还在构思图案,想到青铜器上的羊角形可以作为大门上的把手装饰,所以一上班就来征求大家意见。他先请建筑师邢同和画图,再请工程师黄仁生做出实样,最后由铸造专家谭德睿精工雕琢细节,反复修改,终于让羊角形门把手以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的形式出现在上博新馆的南北大门上。
  大厅扶梯起始扶手的两个龙头装饰也是马承源在一天夜里突然想到的。他先用孙子书包里的橡皮泥捏了一个青铜龙首的小样,第二天找修复人员仿出大样再铸造出来。大堂栏杆装饰图样的原始图稿也是马承源亲自设计的。那是一组战国青铜器中龙首龙尾相接联成的一个美妙图案,是他在一次出访深夜回国、第二天又要去北京开会的晚上连夜赶工绘出来的。
  今天来到上博参观的人,但凡稍有青铜功底的,立刻就能察觉到这座建筑强烈的青铜情结。俯瞰之,如一面铜镜;正视之,似敦厚的铜鼎;进门以后,可见门把手造型仿的是商周青铜器羊角纹饰;走进大厅,中厅地面图案取于唐代铜镜上的纹饰;拾梯而上,扶手栏板系战国青铜器上回首龙卷尾的龙纹,扶梯龙首取自西周青铜纹饰..在几乎每个细微之处,马承源都留下了自己作为一个青铜器专家的情感印迹。一次,在谈到上博新馆的外型时,马承源说:“上海博物馆的外型,是基于商代的圆形青铜鼎,因为中国青铜文化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而青铜鼎有一言九鼎的寓意,它代表了一种文化,也是青铜文化的标志。我们以青铜鼎的造型为母本来建造新馆,将之立于上海市区,既表现了历史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又可作为上海的城市标志。”
  上博新馆各展厅中,中国古代青铜器馆是最先建成开放的展厅之一。作为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尽管在新馆建设期间诸事缠身,忙得不可开交,但仍然时时关注着青铜器馆的陈列筹备工作。他明确提出,陈列内容要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要将最新的考古发现展示出来。在马承源的指导下,青铜器陈列在内容设计上做了不少调整。比如,根据二里头遗址的考古资料,将原先定为商代晚期的镶嵌十字纹方钺提到了夏代晚期。同样,根据考古资料,在萌生期青铜器中增加了可以断代为夏代晚期的青铜鼎。再比如在商代的青铜器断代中,增加了商代中期这一时期,使得商代青铜器的断代更细致、更科学。除此之外,在陈列中还增加了“青铜器铸造技术”这一部分,使观众对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能够有更完整和更全面的了解认识。
  相关链接
  商代中期:在马承源将青铜器时代划分为五个时期的理论中,他提出育成期的历史年代是商代的早期和中期。他很早就提出二里冈文化青铜器属于商代早期,而且认为它与武丁时期的殷墟青铜器并不直接衔接,之间尚有一个时间跨度并不短的商代中期。这一观点为后来不断出土的器物所证实。湖北黄陂盘龙城的部分器物、河北蒿城台西、北京平谷刘家河、安徽阜南等地出土的器物,加之武丁之前的殷墟青铜器都填补了这一缺环。近年来在殷墟之北花园庄一带发现的早于商代晚期的城址和宫殿,进一步证实了马承源所谓商代中期的存在。
  上博新馆各个展厅的色调、灯光的配置、展柜的样式、展品的多寡、观众的参观路线以及消防、监控、报警设备的安装,每一个细节都浸透了马承源的心血。直到最后的布展阶段,他仍然亲临现场,全程参与。展品摆放的位置、高度、角度,与灯光的配合,他都要求调整到最佳观赏效果为止。布展阶段,加班到深更半夜是常事,马承源当时毕竟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经常累得站都站不住。同事们劝他回去休息,他干脆直接坐在地板上,继续指挥。有他这样身先士卒作表率,全馆上下无不坚守岗位,人人不敢懈怠。
  7.呕心沥血,梦想成真
  为了建设“中国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梦想成真,马承源付出了健康的代价。1996年7月,马承源赴香港为新馆筹款和征集文物,就在这次行程中,连续高负荷操劳了三年多的他突然中风病倒了。当时离新馆全面建成正式开放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当大家把他送进医院时,都急切地央求医生,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治好他的病,无论如何不能错过新馆开放仪式。经过精心治疗,马承源的病情及时得到缓解,总算赶上了新馆正式开放的庆典。1996年10月,一个崭新的上海博物馆终于建成开放。从此,一座现代化博物馆、一座新的上海标志性建筑屹立在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上。新馆落成开馆的那一天,应邀到会的中外宾客高朋满座,人涌如潮。来宾们对上博新馆建筑的宏大、结构的奇特、设计的精心、陈列的唯美无不交口称赞,感到极大的震撼。上博建筑不仅外形极具特色,天圆地方的仿青铜器造型庄严稳重,其内部空间和各展厅也风格迥异,富有变化,极巧妙地把功能与形式、内容与空间、建筑与艺术高度完美地统一起来,是一种全新的陈列展示理念和新的建筑语言的完美融合,创造了新时期中国博物馆建筑的新样板。
  那一天,马承源出席并主持了上海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站在轩敞明亮的大厅里,他百感交集。多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美好的现实,眼前这座辉煌壮丽的现代化博物馆是他和一代上博人奋斗的结晶。那一刻他只觉得,付出多少辛苦都是值得的。有人曾问马承源,为了新馆建设,您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您后悔吗?马承源的回答平淡中透着力量:“一个人只有几十年的工作时间,如果不好好利用,很快就会过去。一生的机会是不多的,每个人都要好好珍惜,好好规划,不然,过去就过去了。我不会后悔。”
  从蜗居于南京西路跑马厅原址的旧馆,到屹立于人民广场的现代化新馆,马承源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几十年献给了上海博物馆。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时,只有18000件文物;到1996年新馆建成时,馆藏文物已多达60万件,其中珍品就有12万件,数量之丰,质量之精,占据江南文物的半壁江山。马承源有足够的理由感到自豪和欣慰,他终于为这些瑰宝修建了一个舒适的家。上海博物馆新馆是一座中国现代化博物馆建设的丰碑,里面倾注了马承源毕生的智慧、创意和胆略。上博新馆被《纽约时报》评为上海复兴的标志,马承源也因此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委员会授予的洛克菲勒奖,成为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中国人。
  新馆的建成,使上海博物馆跻身全国乃至世界的先进博物馆之列,使博物馆成为城市新的文化中心,拓展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并积极推动了全国博物馆事业现代化的步伐,对新时期中国博物馆事业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直到现在,各地兴起了一股新建、扩建博物馆的热潮。立项之后,几乎所有省市博物馆新馆项目都把上海博物馆作为考察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几乎所有的考察者在参观之后都感到收获巨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博物馆在软件、硬件两个方面都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好的。上博新馆成为上海市中心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凡到沪访问的外国元首、重要来宾,大都要去参观上海博物馆。上博已成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窗口。上博新馆这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物收藏、系统的陈列展览、优雅的环境空间和先进的设备设施,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名来自海内外的观众,被国际舆论称为“二十世纪的绝唱”。

知识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马承源学养深厚,勤于著述。在青钢器和古文字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奔走四方,慧眼如炬,为抢救我国珍贵文物、保护民族文苦,殚精竭虑,为上血和智慧,将儿代博国古代文明的守护者,包括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走上文博之路、年轻的行者、与青铜器情定终身、为国家抢救文物等十八篇文章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承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