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开西汉透光镜的谜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156
颗粒名称: 2.解开西汉透光镜的谜团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4
页码: 45-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61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参观上海博物馆时被一件西汉透光镜吸引。这件镜子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团,无人能够解释它的铸造方法。1974年,马承源和陈佩芬决定重启研究,并邀请了各方专家和工程师进行实验。他们最终发现,透光镜铸造的残余应力与镜环的宽度有关,而镜身的变形和磨光导致了镜面的凹凸不平。只有在镜面形成环向铸造残余应力时,才能产生显著的环向花纹反射效应。
关键词: 慈溪市 马承源 传记

内容

1961年夏天的一个下午,上海博物馆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参观者——周恩来总理。多年之后,那天的情形马承源仍历历在目。工作人员们把库房中最好的文物搬出来请总理欣赏,其中有一件外观并不起眼的西汉透光镜。马承源介绍说,这不是普通的铜镜,能够在反射光中现出背面纹饰。总理对此大感兴趣,特地把透光镜拿到窗口上反复观看,对这种透光现象啧啧称奇。马承源向总理解释,透光的说法是从唐代开始的,因为光线好像是穿透了金属的镜体,从镜子背面反射出来一样,所以透光镜的称呼也就传了下来。遗憾的是,透光镜的制作方法却未能代代相传,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透光镜也从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一千多年来,这种神奇的现象吸引了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从我国宋代的沈括到清朝的郑复光,从中国到大洋彼岸,无数学者试图揭开这个谜,但是没有人去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自己的猜测,没人能真正复制出与西汉透光古镜完全相同的镜子来。当时,总理手里捧着这面镜子翻来覆去看了许久,对透光镜的原理做了种种推想,嘱咐马承源等人说,你们以后要好好地做工作,把这个道理搞清楚。
  总理的嘱托马承源一直记在心里,然而当时正处“文革”前期,社会动荡,普通的日常工作都很难正常开展,更何谈科学研究和实验。直到1974年,上海博物馆才真正投入到西汉透光镜的研究中去。当时马承源刚刚“解放”不久,他再次想起周总理的话,就与同事陈佩芬商量。马承源说,现在离总理来上博时已经五年了,这个工作不能再拖了。上博馆藏中有大小不同的四个汉代透光镜,我们要落实周总理的指示,把透光镜的铸造原理弄清楚,仿制同样有透光效应的铜镜。陈佩芬听说要完成周总理交代的任务,也非常高兴。上博在文物研究方面学者如云,但要想搞清楚透光镜的原理,必须请专门的科学研究专家。马承源和陈佩芬请来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阮崇武先生,组织了很多高级工程师在博物馆开会,由阮先生主持这项工作。阮崇武当时也是刚“解放”不久,表示非常乐意参加这一考古实验。与会专家们设想了各种青铜透光镜可能成因的方案。交大、复旦、同济等高校和几个工厂都参与了进来,分别用不同的方案做实验。专家们认为,首先得搞清楚透光镜与普通铜镜的不同之处在哪儿,弄清楚这一点,答案就近在眼前了。
  上博馆藏铜镜多达上万枚,发现所谓透光现象的只有四枚,而且都出现在汉代。汉代铜镜与前代铜镜对比,有其特有的时代特点。与之前战国时期的平面镜相比,汉代有很多镜子是凸面的,透光镜也是凸面的。这就是西汉透光镜的第一个特点:凸面。
  接下来是研究铜镜的铸造过程。当温度高达上千度的金属液倒入事先做好的铸镜陶范中后,金属液在陶范中有个冷却凝固的过程,而问题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仔细观察馆藏的这四面汉代透光镜,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边缘相对镜体来说有一个又宽又厚的镜环。由于镜体较薄,所以冷却快,而宽厚的镜环则冷却速度慢。所以当镜体已经固定成型后,镜环还在冷却收缩,对镜体产生了一种紧箍作用,形成铸造残余应力。这是西汉透光镜的第二个特点:镜环宽厚。
  上海交大的盛宗毅教授参加了这项实验。他发现镜子在铸造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这也是通过多次失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他们在浇铸的时候,有时开箱早一点,这面镜子就裂掉了,这说明它的内应力是很大的。虽然镜体内部的应力很大,但镜体本身的刚度也很大,所以镜环的紧箍起初并不对镜子产生什么影响,就像用手去掰一块厚厚的铁板,铁板不会有丝毫变化。但铜镜毕竟是用以照面容、正衣冠的日常生活用具,必须不断地磨才能保持光可照人。古代中国有一种磨镜的职业,磨镜人用凹面的磨石研磨镜面,镜子在不断地研磨变薄时,镜子本身的刚度也就降低了,从而残余应力得到释放,镜体产生变形,向镜面方向拱起,这种现象就像同样用手去掰一块薄铁片,铁片就会变弯。从透光镜的剖面图来看,镜体很薄,镜背有纹饰、铭文的地方和没有纹饰、铭文的镜底厚薄差距很大。当镜体产生变形时,镜底向镜面方向拱起程度大,而镜环和纹饰的部位拱起小,所以形成了镜面的凹凸不平,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很难察觉的。这就是透光镜的第三个特点:镜体薄,镜背凹凸处薄厚差距大。
  当一束平行光投射到镜面时,有纹饰的地方较平,反射光集中,而无纹饰的地方由于凸起,反射光发散,所以有花纹的地方反射到墙上的光明亮,而没有花纹的地方暗,墙上呈现出与镜背相同的图案。这就是西汉透光镜的又一个特点:其花纹是环向分布的,只有这时才能产生显著的环向铸造残余应力,在镜面形成较为规则的凹凸来。
  在马承源和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不断地实验,七个月后,终于出了成果。上海交大首先搞清楚了透光镜的原理:镜背能透光,是铸造和磨制的结果。在充分研究了西汉古镜的特点后,研究人员又通过不断的试验和理论论证,终于复制出几乎与西汉透光镜完全相同的镜子,并得出“铸造成因,研磨变形”的结论。上海攻克西汉透光镜的事迹轰动了中外文博界,积极参与这一考古试验的陈佩芬后来撰写了一篇《西汉透光镜及其模拟试验》论文,发表在1976年的《文物》杂志上。研究的结果是可以告慰总理的。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上海交大制作了一面精致的镜子,反射在光影中的,是我们熟悉的总理面容。

知识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马承源学养深厚,勤于著述。在青钢器和古文字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奔走四方,慧眼如炬,为抢救我国珍贵文物、保护民族文苦,殚精竭虑,为上血和智慧,将儿代博国古代文明的守护者,包括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走上文博之路、年轻的行者、与青铜器情定终身、为国家抢救文物等十八篇文章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承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