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披沙沥金,炉口夺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150
颗粒名称: 1.披沙沥金,炉口夺宝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2
页码: 3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海博物馆建馆之初仅有1.8万件馆藏文物,但到1996年新馆建成时已经拥有了60万件文物。其中,珍贵文物有12万件,其中青铜器藏品是马承源关注的重点之一,近50年来他为上海博物馆收集了数以万计的珍贵青铜器。马承源不仅著作等身,还练就了鉴定青铜器的慧眼。在全民炼钢的疯狂时刻,他与同事们炉口夺宝,从上海冶炼厂等企业待回炉的“破铜烂铁”中抢救出了大批文物。即便在“文革”期间,马承源和同事们依然竭尽所能,坚持与冶炼厂的合作,保护和抢救了相当数量有价值的文物。正是因为马承源和同事们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从未放弃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追求,才会有这样令人惊喜的戏剧化结果。
关键词: 慈溪市 马承源 传记

内容

上博在1952年建馆之初仅有馆藏文物1.8万件,到1996年新馆建成时,已经拥有21个门类的60万件文物,其中珍贵文物12万件,称得上是江南文物的半壁江山。这些文物除旧藏和调拨的以外,许多是上博几代人从废旧物资收购站、冶炼厂和其它不同途径抢救回来的。马承源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从进入上博担任保管部副主任时起,就把征集抢救文物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冒着严寒酷暑,奔走于厂站之间,抢救回许多珍贵文物。其中,青铜器藏品的征集始终是马承源关注的重点之一。凭借着犀利独到的眼光,近50年来,马承源为上海博物馆收集了数以万计的珍贵青铜器。他深知,只有具备了丰富的藏品,才可能有全面系统的展示,才可能有深入细致的青铜器研究。远离中原的上海并非出土青铜器之地,但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收藏却在中国博物馆界首屈一指,这得益于上博半个多世纪的文物征集和抢救工作。
  浸淫青铜器研究多年的马承源,不仅著作等身,更练就了一双鉴定青铜器的慧眼。从刚进上博、担任保管部副主任起,马承源就负责征集工作。上世纪50年代,上海博物馆不仅从古玩市场上征集到了大量的青铜器,还在“大炼钢铁”的狂潮中,抢救回许多珍贵的青铜器。马承源在其中参加了大量征集、拣选和甄别工作。在那个全民炼钢的疯狂时刻,他与同事们炉口夺宝,从上海冶炼厂等企业待回炉的“破铜烂铁”中抢救出了西周早期的鄂叔簋、春秋时期的鲁原钟、东汉时期的婴座熨斗等大批文物。
  自1954年开始,上博就与上海冶炼厂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有意识地在即将回炉冶炼的“废铜烂铁”中搜寻古代青铜器,历年来在废铜中发现的青铜器多达数万件。“文革”期间,社会动荡,博物馆的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即便如此,马承源和他的同事们依然竭尽所能,坚持与冶炼厂的合作,保护和抢救了相当数量有价值的文物。1966年,上博在从安徽运来的废铜包里发现了两条青铜半龙残件,似乎是器耳,但不知出于何种器物,只好暂时单独存放起来。与此同时,马承源叮嘱负责这一工作的同事陈佩芬密切注意安徽方面来的废铜包。果不其然,两年多后,又在来自安徽的另一个废铜包里发现了一件青铜大尊,正好是口部有缺损。发现这个意外之喜的陈佩芬立即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当时已经“靠边站”的马承源,他们带着两年前的那对半龙器耳一核对,正好与铜尊的口部缺损相吻合。经过修复,一件造型优美而罕见的青铜龙耳尊重现人间。正是因为马承源和同事们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从未放弃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追求,才会有这样令人惊喜的戏剧化结果。

知识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马承源学养深厚,勤于著述。在青钢器和古文字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奔走四方,慧眼如炬,为抢救我国珍贵文物、保护民族文苦,殚精竭虑,为上血和智慧,将儿代博国古代文明的守护者,包括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走上文博之路、年轻的行者、与青铜器情定终身、为国家抢救文物等十八篇文章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承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