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12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省的青铜大家马承源的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包括少年时代、同窗之谊、青年地下党员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慈溪市 马承源 传记

内容

1.少年时代
  1927年11月3日,马承源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素有“浙东门户”之称的镇海是宁波港的主要组成部分,东屏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自古以来,镇海一直是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碇港。镇海古迹众多,人杰地灵,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海外宁波帮”的重要发源地。马承源在这个依山傍海的秀美小城度过了童年时光。
  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很多宁波人一样,马承源的家人也选择了迁居上海,并在这个新兴的“远东第一大城市”扎下根来。马承源进入上海师承中学。民国时期,由于不平等条约对外资在华办学的开放性规定,也由于民国政府对民间私人办学的鼓励和支持,上海的私立学校为数众多,马承源就读的师承中学就是其中的一所。在这所私立中学,马承源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为他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同窗之谊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上海时局愈发不稳,空袭警报连绵不断。为躲避战乱,上世纪40年代中期,上海许多平民百姓举家离沪,年少的马承源也随家人回到了浙江老家,并转入宁波鄞县县立中学继续学业。1944年底,马承源和同样来自上海的黄佩雄、康际霙相识了。那一年,马承源17岁,黄佩雄16岁,康际霙15岁。相近的年龄和同样来自上海的生活经历,让三个小伙伴很快成了熟识的好朋友。他们三人都就读于高中一年级,在同一间教室上课,课余时间也常在一起学习和玩耍,放学后又结伴回家,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上海三人帮”。在宁波借读的那段时间,三个好朋友结下了终身的友谊。
  借居宁波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对马承源的人生道路影响深远。他对文物的兴趣,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显露出来。1945年初,马承源还在鄞县中学读高一。在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有几家古玩店,马承源几乎每天回家路上都要绕进古玩店里转转,饶有兴味地四处看看。他对店里陈设的那些年代久远、色彩暗淡的古旧玩意们兴趣浓厚,几乎到了人迷的地步。直到晚年,黄佩雄、康际霙两位好友都对那段日子放学路上的“必修功课”记忆犹新。那时的马承源已显现出对古文物极高的悟性,虽然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他却颇能分辨出一些器物的新旧优劣,并如数家珍般说得头头是道。当时他们都还是没有经济来源的中学生,虽然兴趣浓厚,最多也只能在店里驻足欣赏。马承源只能少量买些廉价的碑帖拓片、不起眼的小玉挂件之类,聊以慰藉。有一次,他在古玩店里看中了一只残断的青铜矛头,以后几乎每次去都要拿在手里摩挲良久,无奈囊中羞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之物被别人买走。
  除了在古玩店里长见识,马承源自己也在课余时间下功夫学习书画和篆刻。同学们都知道他这个与年龄不符的爱好,加上他长相稍显老成,同学便送他一个“老古董”的绰号。对此,马承源乐呵呵地接受,不以为忤。黄佩雄记得,少年时的马承源对字画就颇有见地,他曾说沙孟海的字将来会很值钱,而那时的沙孟海还未成大名。若干年后,沙孟海被奉为“书坛泰斗”,在当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年少的马承源虽还没走上文物鉴定之路,眼光的独到却早已具备。
  相关链接
  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人。当代书坛巨擘,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历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终身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
  1945年夏,抗战胜利。马承源送给两个好朋友一人一本自己绘制的山水画册,以表达对抗战胜利的喜悦之情。他还特地为康际霙刻了枚印章,画册的画风模仿元代画家倪瓒。康际霙一直保存着这份特殊的礼物。现在看来,少年马承源笔触虽显稚拙,但已表现出对书画和古文字学极高的悟性。马承源几位老朋友手里都有马承源为他们亲手刻的印鉴,一用就是几十年。篆刻是马承源一生的爱好。晚年时他回忆,当年搞地下工作时,一次遭敌人追捕,正是通过自刻伪公章,他才骗过敌人,逃往解放区。在漫长的学术研究生涯中,刻图章一直是他闲暇之余最好的消遣。
  那年夏天,学期结束后,三人都将回到上海继续学业。依依不舍的三个好朋友自备黄酒和小菜,在教室里小聚了一次,边吃边聊,好不痛快。虽都是不到弱冠之年的半大孩子,但彼此颇有共同语言,对未来的美好理想也是相通的。面临离别,他们郑重约定,要把这份真诚的友谊一直保持下去。康际霙和黄佩雄还记得这次聚餐中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最后剩将近一斤黄酒,几个孩子都喝不下去了,三人中年纪最长的马承源这时豪爽地拿起饭盒说:“为了我们的友谊,我一口气喝下去!”这顿豪饮让马承源在家醉了整整两天。虽是少年气盛之举,但康际霙和黄佩雄都明白,他把这份友情看得很重很重。
  3.青年地下党员
  不久后,马承源随家人回到上海,进入建承中学继续读高中。创办于1939年的建承中学是一所由中共地下党创办的进步学校,表面看起来是一所很不起眼的私立中学,实际上是充分发扬治学严谨、教学民主精神的“抗日据点、民主堡垒”。建承中学的校长戴介民早年曾参加中国共产党,后来虽一度与组织失去关系,但对信仰始终不渝。学校以“勤学、勤业”为校训,聘请的许多教师都是思想进步、学识渊博、学风严谨的知名教育家,如许杰、孔彦英、金星南、张潮、谭林、蔡林等。学校里的民主空气十分活跃,楼梯旁贴满各班级出版的墙报,学生自治会(班联会)由全校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开展得丰富多彩,学校有歌咏队、军乐队、舞蹈组、读书会等等,并经常举行国语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各种比赛。在历次学生运动中,建承中学更是起到了民主堡垒作用。抗议美军在华暴行大游行,“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大游行,抗议英警九龙暴行的示威游行..多次影响重大的民主运动,建承中学的进步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并起到了带头作用。马承源自少年时代起就亲身感受到社会的混乱黑暗,也亲眼目睹过地下党人的英勇斗争。在这样的氛围中,马承源和他的同学们一样,开始积极投身民主救国运动,并于1946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年,他才19岁。不久以后,马承源担任了建承中学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更多地参与到了组织生活之中。
  1947年9月,马承源考入上海大夏大学,进入社会历史系学习,不久就成为大夏大学有名的学生领袖。在大夏大学学习期间,他担任系党分支委员,继续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在他的影响下,在宁波结识的两个好朋友也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1947年10月,康际霙在光华附中加入了地下党;后经康际霙介绍,黄佩雄也于1949年3月加入了上海大同大学的地下党。
  相关链接
  大夏大学创立于1924年7月,是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部分师生在上海发起建立的,首任校长是著名学者、教育家、翻译家马君武。学校地点在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址。“大夏”二字取“光大华夏”之意,是当时上海一所颇具实力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大夏大学当时的校董多是声震朝野的著名人士,包括吴稚晖、叶楚怆、邵力子、马君武等人,曾应聘授课的教授则囊括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周寿君、程湘帆等。甚至连当时炙手可热的青帮大佬杜月笙都曾屡次捐资助学,可见大夏大学当时的盛况。在当时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学中,大夏大学尤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设施较完备而著称。良好的办学实力,崇高的社会声望,使得当时的大夏大学获得“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之美誉。学校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家学者,除马承源外,还有胡和生、陈子元、李瑞麟、刘思职等中科院院士,翻译家戈宝权,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古典文学评论家王元化等。1951年,大夏大学在原先的校址上与光华大学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马承源在大夏大学一边学习,一边从事学生运动。1948年夏天,国民党统治下的白色恐怖日益浓重,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一批“共匪”学生名单,开除他们的学籍,并进行公开缉捕。马承源的名字也在名单中。大夏大学虽风气开明,但囿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可能公然庇护马承源这样上了“黑名单”的学生。这样,马承源不得不被开除学籍,并被国民党当局公开缉捕。随后,上海的地下组织把他转移到苏区根据地,进入苏北华中党校学
  习,同时担任党校解放区党委学习组长。

知识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马承源学养深厚,勤于著述。在青钢器和古文字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奔走四方,慧眼如炬,为抢救我国珍贵文物、保护民族文苦,殚精竭虑,为上血和智慧,将儿代博国古代文明的守护者,包括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走上文博之路、年轻的行者、与青铜器情定终身、为国家抢救文物等十八篇文章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承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