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景区 景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143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景区 景点
分类号: F592.7
页数: 13
页码: 2125-21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1988年至2011年景区、景点、旅游资源普查、达蓬山风景区的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旅游 景区景点

内容

旅游资源普查
  2003年8月,市风景旅游局(简称“市旅游局”)委托宁波大学组织普查组对全市旅游资源分类、分布和旅游环境进行调查评价,共调查单体资源116个,涉及除逍林镇外的19个镇(街道)。调查显示,全市旅游资源品种较为齐全,类型较为丰富,涵盖了除天象气候景观外的7种主要类型。其中,建筑设施类资源占较大比重,遗址遗迹和旅游商品等资源的类型也比较多样。
  旅游资源等级和丰度存在很大差异。全市共有五级资源2个、三级资源14个、二级资源19个、一级资源81个。各镇(街道)的资源分布具有不平衡性。旅游资源总体特征呈现总量多、类型多,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并存;品质高、优良级多、特色明显;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格局;适合资源组合,具有开发潜力。
  旅游线路
  随着旅游资源逐步开发,全市先后形成多个以旅游景点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进入21世纪,逐渐形成7条主要旅游线路。
  人文山水游慈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茂。上林湖风光旖旎,越窑青瓷遗迹遍地;五磊山风景优美,有大量佛教景观可供欣赏;达蓬山气势卓越,是传说中的徐福东渡启航地之一;虞洽卿故居中西合璧,建筑瑰丽,规模宏大。以人文山水游为主线的旅游线路,是慈溪旅游首选线路。
  大桥见证游2005年9月推出,游览参观大桥建设工地、大桥指挥部展示厅、大桥生态农庄和天元古玩家具城等。同时推出“收藏历史、见证未来”纪念卡。此旅游活动持续到2008年4月30日止。
  乡村生态游2005年,市旅游局推荐山水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龙山镇西门外村、凤浦岙村、河头村,掌起镇任佳溪村,横河镇大山村等休闲旅游点,感受乡村田园生活。
  瓜果采摘游1998年开始,根据不同季节推出时令瓜果采摘活动:3月掌起镇古窑浦看桃花,6月南部沿山一线采杨梅,7月新浦镇六塘南品葡萄,8月掌起镇古窑浦摘水蜜桃、周巷镇摘黄花梨。慈溪城市森林公园内种有黄瓜、西瓜、西红柿等,为瓜果采摘游基地之一。
  红色之旅2005年7月,市旅游局与市委党史研究办公室共同确定观海卫镇中共浙东区党委成立处纪念馆、崇寿镇浙东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处、长河镇杨贤江故居、庵东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4处为红色旅游点。此外,白洋湖畔的革命烈士陵园、寺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也是红色之旅景点。
  休闲生态游2010年,市旅游局推出休闲生态二日游。景点包括达蓬山旅游度假区、五磊山风景区、宁波大桥生态农庄、杭州湾湿地。
  名人文化游2010年,市旅游局推出名人文化二日游。景点包括虞氏旧宅、达蓬山旅游度假区、永淦古玩旅游区、博古红木馆。
  鸣鹤—上林湖风景名胜区
  2001年3月,省政府批准鸣鹤—上林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含外杜湖景区、五磊山里杜湖景区和上林湖栲山景区,总面积50.80平方千米。2003年5月,鸣鹤—上林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成立。2009年4月,市鸣鹤风景区开发建设办公室成立,负责景区旅游开发建设;下设市五磊山风景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具体实施鸣鹤风景区保护开发和对外招商。
  外杜湖景区以鸣鹤古镇老街为中心向周边延伸,东南有浙东区党委成立旧址、石公馆,西依白洋湖,西南为革命烈士陵园。老街两边清代古民居鳞次栉比,街河上古桥连连,街西南为金仙禅寺,寺西北有著名爱国华侨吴锦堂墓园。
  鸣鹤老街始建于宋朝,至明代日益繁盛,清代以降,逢一、三、五、八(农历)为集市日,是三北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老街临河而建,店铺林立,东西长约1000米,沿河原有廊棚相连,雨天能照常贸易。清末民国初,有煤油店2家、生漆店2家、酱园3家、磨坊2家、规模较大的百货店6家、糕饼店4家、国药店2家、水作摊店5家、肉店7家,还有糖坊1家、典当1家、蜡烛店2家、贳器店3家等。在20世纪30年代,有米粮、蔬菜、家禽、鱼鲜等贸易行30余家、店铺80余家。后市业渐衰,临街店铺大多已改,但仍能反映当年集贸闹市风貌。
  鸣鹤古民居大多建于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为传统民居式样。叶氏老六房、新六房、新五房及银号弄、盐仓走马楼等5处保存完好。鸣鹤叶天霖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经营药业致富,他有6个儿子,建造6幢用料上乘、结构考究的深宅大院,有高耸的围墙、马头墙,门前有旗杆、照壁、石凳、石狮等。银号弄沈氏大屋气势宏伟,砖雕大门头上书有“云洙分华”4字,屋三进,每进5间,呈狭长形,深约100余米。盐仓叶氏廿四间走马楼,七开间二进,加厢房约1000余平方米的二层楼房,共24间,上下左右都有楼道可通,枋柱、雀替上刻有花卉、鸳鸯、花篮,门窗、扶梯都用花格,墙上有砖制花窗、龙凤、蝙蝠图案。
  鸣鹤街河上原有古桥7座,分别是陡塘桥、运河桥、沙滩桥、三槐桥、东大桥、世德桥和普安桥,除东大桥已毁外,其他保存较好。其中陡塘、运河、沙滩3座为单孔石拱桥。运河桥建于晚明,陡塘桥建于清代,沙滩桥于民国20年(1931)重建,古桥造型古朴、雕刻精美,具观赏价值。
  白洋湖古称“伯阳湖”,明代常有诗人在湖上运斗以酙、扣舷而歌。清代有白湖诗社。旧有“白洋十景”:石塘樵唱、鸥阁梵音、东汀水波、西信梅烟、浮碧渔灯、禹亭夕照、隐山松籁、纱湾莲歌、挂雾残雪、望湖秋月,仍有迹可寻。
  金仙禅寺面临白洋湖,背靠禹王山,始建于梁大同年间(535—546)。(详见第七编《民族宗教》第二章第一节)
  吴锦堂墓园位于白洋湖西北畔,由墓区和庄屋两部分组成。墓尖顶圆形,“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4年8月,县政府出资按原样重修。正面墓碑横刻“吴锦堂先生之墓”7字,上方一碑刻吴锦堂小传,墓道四周围栏,有花坛、石凳、石狮点缀。墓后20米有庄屋1幢,硬山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正厅中置吴锦堂石膏像,上悬孙中山题“热心公益”匾,左右厢房陈列吴锦堂生平事迹。墓园外东南方有旅日华侨陈德仁立“吴公泽乡”碑,上建碑亭。
  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白洋湖西南岸,1958年1月始建,占地面积5328平方米,安葬革命烈士116位。(详见第三十八编《民政》第二章第四节)
  杜湖1973年建大坝,始分里外。外杜湖北临平原,环湖长堤为吴锦堂出资重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动工,5年内完工。湖中小岛名“洋山滩”,上建亭阁,可赏湖光美色。浙东区党委成立旧址位于杜湖东畔,2006年5月与余姚梁弄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一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见第四十七编《文物》第一章第一节)
  石公馆位于外杜湖东梅山,由3块巨石相垒而成。民国36年(1947)冬,中共慈镇县工委为秘密开展工作,选定为重要活动场所,举行过许多重要会议。石公馆由此得名。
  五磊山风景区分为山上和山下两大区域,主要景点有:五磊山、祖师洞、祖印岩、棋盘石、九曲濯锦、砥柱石、藏云溪、虎洞坑、鹁鸪对鸣石、白龙潭瀑布、五磊讲寺、里杜湖、虞世南故里、袁韶墓等。
  五磊山。宋宝庆《四明志》云:“五磊山。县西北三十五里。上有五峰,磊磊相比,如聚米所成。”①五峰分别为牛角峰、夏凉峰、笔架峰、天峙峰、象王峰,俗称“内五峰”。另有望海峰、联珠峰、老鹰山、天马峰和西眺山等,俗称“外五峰”。五磊山地层为侏罗纪晚期火山活动所致,距今约1.50亿年。由于受地壳活动影响和雨水冲刷,山体断裂分化,形成奇石、怪洞、清泉、涧流等自然景观。
  祖师洞位于牛角峰上,百步岭往上约百余米。相传三国赤乌年间(238—251),五磊寺开山祖师印度高僧那罗延曾于洞内修静,因此得名。洞朝北,上有丈许巨石凌空而架,下有两石相垒而立,造型古朴奇特。前有平地,可供观瞻。百步岭有石亭1座,名“望海亭”,明代始建,后毁,1983年重建。
  祖印岩又名“祖岩石”,方形,位于笔架峰之巅万箩岗。相传为开山祖师法印化成。棋盘石位于老鹰山上。西坡悬崖峭壁,中有方形洞口,入洞仰视,上有一石,名“鹰巢石”。崖顶有一巨石如桌,左右各有石两块,似弈棋者坐凳,故名。
  九曲濯锦位于倒爬岭下。这里有一曲折山道,名“九曲岭”,往南数里,有一溪,为山南坡水流汇集之处,原沿溪植梅,碧水落英,又名“十里梅花径”。竹木茂盛,曲径通幽,遂为佳景。
  砥柱石位于天峙峰下藏云溪出水口。石呈卵圆形,立于正中,溪水绕石而流,故名。上刻“砥柱石”3字,奇谲雄壮,旁有巨石平卧,相映成趣。藏云溪全长约3000米,起于象眼泉,流经五磊寺积翠池、真照池,从砥柱石泻入虎洞坑,沿山坡下泄,注入杜湖。沿溪有景点10余处,已开发并对外开放。莲花园紧邻五磊讲寺西侧,以莲花为主题,融佛教文化、山水文化于一体,主要景点有莲花呈祥、七步莲花、碧莲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弘一法师经文等。虎洞坑位于砥柱石北,俗称“老虎洞”。洞口窄内大,洞内可容10余人。传说此洞为镇山之王老虎居所。置身洞中,可闻山风呼啸,威震峦谷。
  鹁鸪对鸣俗称鹁鸪石,位于天峙峰西坡。两石对立,状如二鸟,下方有一龟状巨石,引颈下望,神态逼真,名“神龟听法”。
  白龙潭瀑布位于五磊山东北面,有山径可达。瀑布水源来自牛角峰和望海峰,两峰之间有垭口,流水自垭口泻出,落差约70米。下有一潭,名“白龙潭”。瀑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干旱时较小,雨季则极为壮观。水流至白马岙口,有一石拦住,一水分为两流,注入一潭,其状如鲶鱼之须,故名“鲶鱼龙潭”。
  濯溪闻梅景线主要设梅山福地、坐石临溪、石门望梅、游人中心4个景点,总长度2000米。
  五磊讲寺位于象王峰南麓,内五峰盆地。相传为三国时吴赤乌年间始建,先为禅宗道场,后为天台宗道场。(详见第七编《民族宗教》第二章第一节)
  里杜湖两侧青山夹峙,公路沿湖东侧山脚延伸,至南端跨湖大桥处分道,往南过杜湖岭可通余姚,往东为盘山公路,可达五磊寺。里杜湖环境幽雅,山水交融,水禽起落,动静相宜。
  虞世南故里位于里杜湖西面青龙山下,据宋宝庆《四明志》等记载,该处原有虞氏宅,后虞世南舍宅改寺,名“清泉寺”,宋嘉熙(1237—1240)初改名“定水寺”。虞世南为初唐十八学士之一,著名书法家,被唐太宗李世民倚为股肱。虞世南故里背山面水,清泉淙淙,周围有大片翠竹环绕。
  袁韶墓位于里杜湖西南,由神道与墓穴两部分组成,墓穴位于双峰山南麓,神道两侧有文臣武将石翁仲和马、羊、虎等动物石刻造像,气势恢宏。袁韶,字彦淳,鄞县人,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进士,累官至参知政事,迁浙西制置使。
  资料截止2011年,于2012年编制上林湖栲栳山景区上林湖三面环山,北有一坝,湖内多港湾,其形曲折多变。环湖山脚边,有窑址百余处。栲栳山在上林湖南端,分东、西两峰。主要景点有奇石群、西湾龙潭瀑布、摩崖石刻、百廿步石拱桥等。
  沿栲栳溪而上,有奇石3群。钓鱼石,又名“盘陀石”,高约10米,民间传说为罗隐垂钓之处。泥鳅石,横卧瀑布岭上,因状如泥鳅而得名。上方有一石平伏栲栳溪中,因形似蛤蜊而称为“蛤蜊石”。再往上,有2块如舫巨石分列栲栳溪两边,人称“松杠石”。
  栲栳溪流经狮子山脚,山势陡峭,落差数米,形成瀑布。因水量充沛,瀑布惊若雷鸣。下有一潭,面积不大,俗称“米筛龙潭”。
  瀑布岭上,栲栳溪分东、西两支,称“东湾”“西湾”。东湾石谷亭内有摩崖石刻6行13字,据考证为宋代作品,惜字迹模糊不清。
  百念步悬崖下有清流穿石。这里原是古时官道,石拱桥位于栲栳溪上。往东梯田层层,草木葱葱,人称“世外桃源”。
  达蓬山风景区
  达蓬山位于龙山镇,相传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再次派方士徐福出海寻访蓬莱仙山,以求长生之药。徐福奉命带百工及3000名童男童女,从达蓬山下出海,最后到达日本。乡人以此能抵达蓬莱仙山,因名“达蓬山”。景区风光幽美,名胜众多。2004年始,雅戈尔集团对达蓬山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6年建设,环湖乐园、中国徐福文化园、中华石窗园、佛迹寺以及五星度假酒店——达蓬山大酒店建成开放。2009年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0年在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年度大奖盛典上,获得最佳生态旅游度假村奖。
  仙佛谷景区以徐福文化和秦文化为核心,福寿文化为特色,文化胜景与自然美景相结合。景区内重建秦渡庵、徐福祠、求仙亭等历史遗迹,整修徐福东渡摩崖石刻、炼丹洞、小休洞,新建祈福阁、秦皇别苑、徐福像、童男童女群雕等人文景观。
  中华石窗园景区分石窗园、泽山书院遗址及山野自然生态3部分。石窗园由动物主题馆、精品馆、人物主题馆、石刻主题馆组成,为国内唯一的石窗博物馆,共展示古代石窗1000余块。
  环湖乐园位于达蓬山下窖湖畔。占地面积16.67公顷,为国内第一座融合自然山水、历史人文和现代游乐的自然人文主题乐园,集中仿建世界各地著名风土人情、风光名胜和自然之谜的建筑、古迹。此外,尚有30余项娱乐、10余项艺术表演、20余项主题游戏和商业辅助等110余项体验项目。
  徐福纪念馆位于龙山镇施公山村。占地面积0.01公顷。1997年,日本友人田岛孝子、须田育邦到达蓬山考察,认为徐福东渡启航地就在此山下。次年经与三北镇政府协商,兴建纪念馆,2000年3月开馆。馆内陈列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研究徐福东渡的大量资料和图片。2007年10月,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曾来参观,并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泽山书院位于达蓬山下窖湖东畔。元至元年间(1335—1340),后人为纪念著名理学家黄震而建。明清时期,屡毁屡建。2008年重建,占地面积1912平方米,由讲堂、殿堂、藏书阁、斋舍4部分组成。
  佛迹洞位于达蓬山南。洞口小,洞内可容数十人,上有绿荫蔽盖,清凉舒适。洞口内左侧崖壁上,有一硕大脚印,五趾粲然,人称“佛迹”。(另见第四十七编《文物》第一章第一节)
  佛迹寺位于佛迹洞往西百余米。唐天宝元年(742)始建,传说是唐代僧人达慧发现佛迹洞后募建。(详见第七编《民族宗教》第二章第一节)
  石刻画像位于佛迹洞右侧百米处。通长3.50米,高1.20米,由多幅画面组成,以大海、行船、人物、桥梁和瑞兽为主,充满道教色彩。(另见第四十七编《文物》第一章第一节)
  秦渡庵遗址位于石刻往西百余米。原有小庵毁于抗日战争时期,残墙、石阶、放生池等尚存。小庵原名“净土庵”,后人为纪念徐福东渡改名。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曾手书“秦渡庵”一额,现存。
  千人坛位于达蓬山顶。相传为徐福出海前祭祀场所。
  旗盘石与望火塘位于达蓬山东北虎头山坡间。相传徐福东渡之后,秦始皇命人建造石塘,内堆柴薪,在夜间点火为徐福归时导航。旗盘石原有基石和旗盘,用以固定高大旗杆,作为白天导航标志。现旗盘已毁,基石尚存。
  龙门坊又称“十八磨坊”,位于达蓬山南坡。相传为徐福创建。这里地势平缓,适合扎寨居住,徐福上山后,曾在此春米碾谷,故名。
  跑马岗与御马坟达蓬山顶有一大道,往西延伸,是为跑马岗。相传秦始皇驾临达蓬山时所开辟。御马坟位于达蓬山西,传为秦始皇马匹埋葬处。
  凤浦岙村属龙山镇,位于达蓬山东麓。三面环山,东临凤湖,相传为徐福出海处。内有一小村落,名“岙底徐”,住户大多姓徐,传说系徐福后裔。有徐氏宗祠、徐福庙等旧迹,产杨梅、茶叶、竹笋、花卉等。
  伏龙山风景区
  伏龙山原名“箬山”,因其状如盘龙伏海,故名“伏龙山”。宋宝庆《四明志》和明嘉靖《浙江通志》等对伏龙山多有记述。伏龙山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处,古时有竹、坞、烟、云、管、江、潮、汐八景之说。景随时迁,后伏龙山北滩涂淤涨5000米外,潮、汐两景不复存在。山上自然景观主要有位于山巅东侧的千丈岩,以民间故事安知县斩妖而闻名的巨型石坛、自满仓、海眼泉、龙脊柱等。人文景观有伏龙寺、莲花池、刺史桥、观蜃楼、摩崖石刻群等。
  伏龙禅寺位于伏龙山上。唐咸通三年(862)始建,山下原有接经院、石牌坊,山腰有止观亭、“大云岭”题刻、刺史门等。宋时曾两度更名为寿圣禅寺和广福禅寺,后恢复“伏龙禅寺”旧名。民国时期,弘一法师曾多次在此驻锡。民国30年(1941)5月,被日军焚毁,民国35年由虞洽卿子女捐资重建,但规模远不如前。1971年改为部队驻地。2001年,在原址西面规划新建。2006年批准为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重新规划建筑用地17.20公顷,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由礼佛、展示、塔院、弘法修行、罗汉群像、山林湖景诸区组成。
  刺史桥位于山上两悬崖之间,又名“仙人桥”。桥下涧水潺潺,两侧古木蔽荫。桥身用石块垒成,呈拱形,高宽各3米,有“古迹重来”题额。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秋由伏龙寺住持善庵募资重建。光绪三十年,善庵在桥边立碑一方,谓此桥为宋代鄞县县令王安石建,清嘉庆初(1800年前后)坍塌。
  摩崖石刻群位于千丈岩北侧山腰,已发现石刻6处,分别为:“渐入”“莫退”“无量寿佛”“涌旵”“玉莲岩”,镌刻时间不详。观蜃楼位于伏龙山东侧山顶,明代始建。明人赵之壁有《观蜃楼记》,记述伏龙山及远眺景色。清朝末年,楼旁建有导航灯塔,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毁坏。莲花池位于伏龙寺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约350平方米。周围砌石,上铺石板为道,旁立“护生禁石”碑,故又名“放生池”。
  滑翔伞基地位于伏龙山上,场地面积1.21万平方米,2010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设滑翔伞基地起飞和降落场地,举办全国滑翔伞邀请赛,2011年12月被评为宁波市专项休闲旅游基地。
  虞氏旧宅位于龙山镇山下村,民族资本家虞洽卿建,是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民国建筑。旧宅南面有虞母亭、虞母桥,河对面有兴昌隆老街。伏龙山下有三北轮埠公司旧址,伏龙山上有虞洽卿墓,1990年重建。(另见第四十七编《文物》第一章第一节)
  西门外村属龙山镇,为乡村旅游点之一。村内有演进学堂旧址、张静庐故居、荣德堂老店和龙山所城老街等。2003年,村北海珠山(又名“蚶珠山”)开发旅游,建有农庄、农业观光采摘园、垂钓乐园、禽类竞赛场和烧烤露营等,2004年5月开业。2006年、2008年,2次扩建。(另见第十编《城市建设》第五章第三节)
  杭州湾滨海休闲旅游区
  杭州湾跨海大桥2003年6月动工,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大桥南起慈溪庵东,北至海盐郑家坞,全长36千米,建成时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从空中俯瞰,桥身呈S形,桥面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千米。2个主航道分别有跨度为448米和318米的通航口,可供载重3.50万吨和3000吨的船只通行。大桥通车后,苏州、上海、嘉兴、杭州、湖州、宁波等地的观光游客达10余万人次。2008年5月22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通过大桥。
  “海天一洲”观景平台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航道桥南约1.70千米处,兼具监控维护、抢险救生、游览观光、人文科技、餐饮购物、商务洽谈等功能,2010年建成开放。(另见第十一编《交通运输》第一章第一节)
  大桥南岸西侧正筹建中国桥梁博物馆,预计占地面积6.66公顷,拟以微缩形式集中展示古今中外著名桥梁。
  滨海滩涂与湿地慈溪滩涂资源丰富,围塘后成塘内、塘外格局,塘内多为湿地,塘外潮汐变化,遂成两大景观。十塘以南大片已围滩涂,为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1989年被列入全国重要湿地名录。2010年6月,杭州湾湿地中心建成开放。慈溪滩涂是东北亚候鸟在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曾有9目40科213种鸟类在此停留。十塘以北滩涂,栖生有多种海生动物,退潮时可开展海涂拾贝、捕捉小海鲜、泥涂游戏等项目。有潮时潮汐壮观,每年农历八月,去西三码头及一线海塘观潮者有数万人。
  宁波大桥生态农庄2004年2月建于九塘南三八江西侧围垦土地。内辟野生蔬菜栽培、水生蔬菜栽培、落叶和常绿果树栽培等园地及纺织、豆腐手工制作、酿酒、晒盐等传统工艺作坊组成的农业大观园;以图片、实物、多媒体展示慈溪农业发展史的农具渔具展示区;由竞技训练、野外生存训练、迷宫探秘、地形侦察及飞行器模型、卫星、雷达、航天器等图片组成的拓展训练区;由植物克隆中心、种子检测室、微生物培养室、残留农药检测中心和温室环境控制装置等构成的科技展示区;分为科技活动室、多媒体教室、师生宿舍、教育办公等区域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可以垂钓、游湖、餐饮、会议、住宿、停车的休闲区;有月老、鹊桥、同心同德园、洞房花烛夜等组成的婚育文化基地。2006年5月,被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为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同年6月被评为AAA级景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4月被评为AAAA级景区;2010年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风景旅游点
  慈溪旅游资源较多,其中不乏尚需开发的景点。
  卫山烽火台卫山原名“浪港山”,位于观海卫镇。古时此地临海,向为海防要地,宋时即于卫山北之下宝山驻军。明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受命建造卫所,在卫山东西两主峰各修筑烽火台1座,派专人戍守。沿海东至龙山,西至浒山一线均设分台。清顺治年间(1644—1661),卫所制裁撤,烽火台依旧保留,并规定如有敌情,除举烟外,还应根据敌人数量多寡,以挂席鸣炮为号,故又称“炮台”。1996年10月,观海卫镇政府重修东烽火台,新建炮台1座。它山岭上有明嘉靖年间(1522—1566)所建石拱桥1座,前有石塔,名镇峰塔,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1995年按原样重建。塔前立《重修镇峰塔记》碑,记录毁建历史。烽火台及它山古迹辟为公园,供游人休闲游览。
  客星山位于横河镇子陵村,系东汉高士严光(字子陵)故里与归葬地。因严光有客星犯帝的传说,后人便将此山称为“客星山”。北麓半山有汉严子陵墓、南宋高节书院遗址,山脚有南宋客星桥、客星古渡、光武帝庙(当地称“大王庙”)、将军庙等遗址。东麓有小丘称“严陵坞”,相传为严子陵故里。南麓有民国高风亭遗址,东南坡为历代立碑处,尚存余姚县署保护严子陵墓残碑、民国8年(1919)严氏崇明支裔严师愈所立《客星山谒墓记》碑。
  杨梅园慈溪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多样,荸荠种最为著名。杨梅采摘期间,不仅可尝鲜,还可观景,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热点。1998年6月杨梅节期间,市旅游局首次确定横河镇柘岙、大山和鸣鹤镇白洋为上海游客的定点采摘游览基地。此后,随着杨梅节期间来客数量增加,2000年又指定横河镇梅园、桥头镇上林湖、匡堰镇乾炳为杨梅采摘游览点。2005年,确定桥头镇上林湖世纪花园生态园、上林湖深普公司杨梅园、生态杨梅园、匡堰镇游源杨梅基地、观海卫镇白洋杨梅园、掌起镇竹山岭杨梅观光园和横河镇大山农家乐园为采摘游览定点基地。2006年增加横河夏之红杨梅园为定点基地。2007年增加范市镇潘岙村紫缘杨梅观光园、匡堰镇倡隆村东岚杨梅农场和乾炳村鑫兴杨梅观光园3家。2008年始评定旅游推荐杨梅观光园,是年11家,2009年13家,2010年15家,2011年18家。
  天元古玩家具城位于天元镇。分古家具修复与仿制两大类,集收购、储藏、修复、加工、制作、销售于一体,各类古玩家具数量庞大、品种齐全,多紫檀、黄花梨等明清红木家具。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文物鉴定研究专家都曾来参观考察,誉之为“中国民间家具博物馆”。其中宁波永淦古玩旅游区占地面积5.33公顷,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规模为全国同行业之最。内部分参观游览区、珍品鉴赏区、修复工艺展示区、特色家具陈列区、旅游购物处、游客休息区。宁波博古家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内设珍品馆、百桌馆、百床馆、百匾馆、百桶馆和游客接待中心;移建民国早期三层建筑1幢,厅堂内有旧时江南民居陈设,左右厢房陈列该建筑原拆原建照片。2004年,天元古玩家具城作为旅游景点推出,同年12月被评为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另见第二十二编《商贸服务业物流》第二章第五节)
  慈溪城市森林公园原名“浒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俗称“万亩畈”。2001年开始建设,内有园林绿化和花卉基地20公顷,养鱼面积5.36公顷。无公害蔬菜生产区、绿色瓜果开发区和优质果树试验区可供游人观赏并采摘。另有盆花展示区、古树名木展示区、青少年阳光实验基地等15个分类区域供游人参观游览。2002年被命名为市中小学生课外社会实践基地,2003年被命名为宁波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省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2004年11月被评为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评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2011年改名“慈溪城市森林公园”,拟栽树植林,建为城市森林公园。
  乡村旅游点
  慈溪乡村旅游资源大体可分古村落和农家休闲观光两类,除已经记入景区的西门外村、凤浦岙村外,尚有:方家河头村属龙山镇。村内自明代至晚清、民国时期建筑众多,2003年12月,被列入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详见第四十七编《文物》第一章第一节)
  任佳溪村属掌起镇。文物古迹较为集中,村南有灵龙宫、沙湖庙、呼童庵等。灵龙宫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为旧时祭龙祈雨场所。其南将军山有宋代古刹洞山教寺,寺前有宋代石塔1座,寺侧为白云古洞,建于明代。
  陈家村掌起镇政府驻地。有同泰弄、大泽桥、文昌阁、显志小学旧址和车子屋等古建筑。同泰弄民居群建于清代中期,规模宏大,其西侧有一长弄,宽约2.50米,全部用长2.50米、宽0.30米的石条横铺而成。文昌阁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里人户部左侍郎陈邦瑞集资筹建,1980年被拆除,2002年在原址重建。沿河新建长廊1条,与文昌阁相连。车子屋为陈承绪等3兄弟建于20世纪20—30年代,原有3幢,现存1幢。2002年,政府出资维修,辟为民俗博物馆。显志小学原为陈达华、陈达夫兄弟所建学校。
  古窑浦村属掌起镇。自20世纪初从奉化引种水蜜桃,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成立专业种植队,面积、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逐渐成为慈溪水蜜桃主产地。2011年被评为省级旅游特色村。(另见第二编《街道镇》第二章第二节)
  六塘南村属新浦镇。1963年,村民开始引种葡萄。至1985年,种植面积至10公顷,被称为“葡萄村”。2006年7月,该村承办第一届葡萄节,至2011年连续举办6届葡萄节。(另见第二编《街道镇》第二章第七节)
  大山村属横河镇,为乡村旅游点之一。有杨梅基地200公顷,高山茶叶基地33.33公顷,生态鱼塘4公顷。1998年6月开始接待杨梅观光采摘游客。2008年开发农家体验拓展训练营、水文化馆、竹林迷宫、山林药膳堂、杨梅博物馆、农家风情街等项目,至年底,一期工程完成,休闲垂钓、餐饮等对外开放。
  岗墩村属匡堰镇。地处海拔400米左右,是慈溪第一高山村,区域面积3.10平方千米。有杨梅林59公顷,竹林36公顷,茶园79公顷,公益生态林66公顷,植被覆盖率98%以上,山清水秀,空气宜人。杨梅、茶叶及山地散放鸡、竹笋、高山萝卜等农家土产丰富。有勒转马头、仙人洞窟、迎宾仙亭、垂钓池以及高山茶园、杨梅园、蔬菜园等旅游点。2010年被评为省级特色旅游村。
  徐福村属龙山镇。传为秦徐福东渡启航地,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休闲观光区、旅游区各项设施完备。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达蓬山旅游度假区、五星级酒店达蓬山大酒店。
  山下村属龙山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山下有虞氏旧宅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山上有伏龙山景区。2011年被评为省级特色旅游村。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