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校园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1300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校园建设
分类号: G47
页数: 10
页码: 1859-1868
摘要: 本章记述了慈溪市1988—2011年校园建设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建设等。
关键词: 慈溪市 教育 校园建设

内容

第一节 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周边环境建设
  1988年,境内大部分中小学位于居民区,出入道路狭小,周边环境相对杂乱,小店、小摊多。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注重学校布局调整,新建学校选址考虑周边环境统一,形成相对独立文教区;新建学校大门大多采用电动卷拉门,设计时考虑周边交通环境,可通行各种大小车辆,校门口都留有一定空间作为家长接送车辆停泊区,扩建、改建学校注重出入道路拓宽;各学校内设小卖部,教育学生不买无证小摊物品、不入网吧。2003年开展学校(幼儿园)周边交通秩序、学生接送车、校园消防安全等整治活动;各中小学校内小卖部全部停办,校园附近以学生为主要营利对象的小店、小摊得到整治。2005年建立安全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学校安全、综治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全市各寄宿制学校普遍建立专职保安制度,配上应急灯,安装录像监控设施,保障师生生命、校园财产安全;市教育局被中央综治委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修订中小学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改善学校安防设施,提高学校安全系数;市属学校、市教育局直管民办学校基本上配备专职保安。2010年,校园安全器材配备率100%;大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在校门口及主要场所均安装视频录像监控系统,全市共安装3444只,办公室等重要场所安装红外防盗报警系统,共2183对。
  2011年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预案的制订、完善工作,全市所有学校制订安全应急预案,每学期举行1次演练,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自护自救能力;加强对66辆学生接送车的管理检查;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校园安全管理
  1997年开始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周活动。1999年,浒山中学被省综治委、省公安厅、省教委评为创安全文明校园先进单位。2001年贯彻执行《浙江省中小学安全工作暂行规定(试行)》,对学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安全进行专项检查,清理21只有问题锅炉,对无证司炉工进行上岗培训,建立校舍安全登记制度,实行校舍动态管理。2004年实施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首批评定A级食堂6家,B级食堂11家,C级食堂18家。2006年,市教育局制定《校园环境卫生打扫制度》《学生宿舍环境卫生制度》《慈溪市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0几种校园安全制度,在宁波市范围内率先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进校园活动。2007年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专项培训;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建立校园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水平;76所学校被评为市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优秀学校,80%以上食堂达到C级以上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标准。2008年,市教育局重点指导、监督农村及城郊接合部校园安全,同时推广食堂“五常法”管理,提高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市实验幼儿园被评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
  2011年,95.2%的小学、幼儿园的校园“三防”(人防、技防、物防)标准达到规定要求,92.3%的中学校园“三防”标准达到规定要求;学校(幼儿园)食堂全部纳入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范畴,采用“五常法”管理,食堂全部达到C级以上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标准,全市中小学有A级(示范)食堂52家、B级(规范)食堂148家、C级(合格)食堂213家;全市153所中小学、140所幼儿园被命名为平安校园,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比例分别为98.1%、54.5%,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平安校园创建率100%。
  现代绿色校区建设
  1988年,境内大部分中小学校内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混杂,校园内建筑布局拥挤,活动场所、绿化面积、体艺专用馆室很少;时新建或小规模校舍拆建学校,注重不同功能区划分,锦堂师范附小率先建设学园、乐园、花园三园式学校,成为全县花园式学校之一,小巧、精致花园式学校一时成为校园环境建设目标。20世纪90年代初,市教委以精品环境培育精品人才为指导思想,在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校园改造规划时,注重校内建筑区域划分、布局合理美观,活动场所、绿化面积增加。1996年,市实验小学易地新建,绿化率32.4%,生均绿化面积6.96平方米,有25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及1000多平方米体育馆。2000年后,校园规划设计更注重校园绿化、美化、净化,营造宜人学习工作环境;新建、扩建学校校园面积宽敞、建筑造型新颖、环境布置高雅,各功能区之间以道路、连廊、绿化、小品景点等相互连接,既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又紧密联系,师生活动不受烈日、雨天影响。2004年后新建、迁建学校趋向高标准、规模化、现代化,营造能给学生心理影响、情操陶冶的高品位氛围;浒山中学新校舍,有高标准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实验楼、体艺馆、天文台、独立报告厅、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室内游泳池等;全市校内绿化率27.1%,生均绿化面积6.13平方米,其中浒山城区学校绿化率34.9%,生均绿化面积9.91平方米,12所学校被评为省绿色学校。
  2011年,学校绿化率35%以上,有全国绿色学校1所、省绿色学校20所、宁波市绿色环保模范学校64所、宁波市园林式单位19家。
  教室布置
  1996年,市教委制定《关于中小学教室布置的若干意见》,提出教室布置总要求和具体操作办法,把教室布置作为校园建设重要工作环节。此后,教室布置规范又各具特色。一般教室内前黑板上方张挂国旗及张贴校训或班训。黑板一侧设布告处,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值日轮流表等,另一侧摆放多媒体显示器。教室后面设黑板报定期刊出,边上张挂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教室左右两面张挂《中小学生守则》、名人像及格言、读书角、荣誉榜等。
  第二节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艺
  1988年,县教育局、县文化局、团县委联合举行全县中小学“小八仙”(小歌星、小演奏家、小舞蹈家、小巧手、小书法家、小画家、小演讲家、小翻译家)大会师,活动项目有绘画、书法、独唱、独奏、独舞、演讲、写作、知识竞赛等,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1991年举行全市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文艺会演。此后隔年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每学期举办2~3项市级单项艺术活动。1992年创建市“绿野”学生艺术团,吸收中小学生艺术尖子为团员,设立训练基地。1993年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文艺会演、书画影劳技作品展评,共有117个文艺节目参加会演,有126块书画影展板、143件劳技作品参加展评,40个节目、38件作品获奖。2001年,小学、初中普遍开展课外艺术兴趣小组,内容涉及书法、美术、篆刻、雕塑、声乐、器乐、舞蹈、剪纸等;长河镇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建立学生艺术团,慈溪中学、范市镇中心小学等27所中小学建立铜管乐队,23所中心小学建立鼓号队,68所学校建立民族乐队;许多学校每年安排1个艺术活动月(周),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文艺会演,丰富课余文娱生活;第二实验小学、范市镇中心小学、逍林镇镇北小学、庵东镇中心小学建立民乐兴趣小组,人人会演奏1种民族乐器。2002年,“绿野”学生艺术团建团10年,拥有1支250人的舞蹈、声乐、器乐队伍,每年举行1~2次社会公演。
  2005年,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慈溪市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中小学校加强人文景观、自然生态、公共生活空间建设,发挥校园广播、画廊、黑板报、图书室等阵地功能,营造良好文化氛围。2006年,慈溪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14个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试点区之一;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参加率98.5%,每所小学基本设有3个以上艺术兴趣小组,定期定点按照训练计划坚持训练;学校每年有艺术周等活动,不定期地开展艺术展示活动,艺术兴趣小组成为活跃校园氛围主要力量,部分学校在发挥学校艺术教师作用的同时,聘请社会有专长人才到校上课、指导、带队;“小八仙”大会师等课余文体比赛活动丰富,数以万计学生在宁波市级以上体艺比赛中获奖。2008年,城北小学开展陶艺研究,成为全国“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实验基地;掌起镇中心小学利用本地名胜古迹,开发智力掌起游跳棋;桥头镇开展少儿读书活动、童玩游戏;阳光实验学校、慈吉小学、南门小学、横河实验小学等开展校园吉尼斯、我最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城区中心小学、育才小学、西门小学、蓝天小学、长河镇中心小学、徐福小学等京剧进校园、国学文化、地方(乡贤)文化等教育,形成“一校一品”校园文化特色。
  2009年先后举行“中国·慈溪天元儿童漫画教学创作论坛”“宁波陶艺教学现场会暨城区小学博雅品牌展示”活动。2011年,碧海小学、逍林镇镇东小学、文棋小学、横河镇实验小学等开展教室文化评比,让教室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心灵的家园,市第二实验小学评比班级文化展示栏;在宁波市第十届音乐舞蹈节上,市实验小学的原创小组唱《小浪花》获得一等奖,市第三实验小学的群舞《大鞋子小鞋子》获得小学组一等奖(第二名)优秀创作奖(第三名),市第二实验小学《喊太阳》获得小学组舞蹈比赛一等奖,实验中学获得初中组舞蹈比赛一等奖;南门小学学生叶林在意大利巴勒塔国际青少年音乐家钢琴比赛中,获得A组第一名,并获亚洲杰出音乐家奖。
  学校体育
  1988年、1989年,市教委每年拨款2万~4万元为学校添置体育器材。1990年,全市学校贯彻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大纲要求上好体育课;规定体育课为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1993年,市教委规定初中应届毕业生、历届生报考各类高一级学校的均要考体育,未经考试者不予录取;小学评“三好生”体育成绩必须在75分以上。2002年,学校体育实施新课程改革,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2008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2010年,学校体育进一步规范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2011年,小学认真落实体育课、体育活动课时要求,一、二年级体育课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体育课每周3课时;每天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是年,贯彻《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把军事训练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全市所有高级中学组织学生开展军事训练,受训学生14000余人。
  学生体育教学、体育竞赛活动详见第四十四编《体育》第一章第一节。
  第三节 特色学校建设
  1988年初,特色教育限于少数学校。时有鸣鹤镇中心小学珠算式心算(简称“珠心算”)教育、第二实验小学艺术教育、桥头镇潭河沿小学篮球、周巷镇中心小学书画教育、横河镇彭桥(埋马)小学足球、逍林镇中心小学排球等较为知名。1996年,市教委提出在“九五”期间创建百所特色学校目标,印发《关于在全市普通中小学开展创建特色学校活动的通知》,全市普通中小学开展创建特色学校活动。至2011年,全市初中、小学都有自己特色创建目标,珠心算、足球、篮球、举重、射击、航模等项目,在省、宁波市内有较高知名度。
  珠心算教学特色学校
  1988年,鸣鹤镇中心小学珠算队与日本大、中、小学生珠算代表团在杭州进行比赛,囊括全能前4名。慈溪珠心算1989年在全国青少年珠算脑算比赛中获得全能前3名,21枚奖牌中获得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6枚。1991年,赴香港进行珠心算表演;1992年,在美国华盛顿、纽约、旧金山等城市进行21场珠心算表演,引起轰动;《人民日报》等国内几十家报纸作多次报道。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到慈溪拍摄《珠算心算》《神算子》等电影,电视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珠算心算》被译成7国语言发行到中国驻外使馆。珠心算教学作为慈溪教育、浙江教育一大特色名扬海内外。1996年,市第三实验小学开发、实施珠心算校本课程,构建珠心算普及教学框架,创建教学特色,2001年被省珠算协会确定为珠算式心算教育活动实验基地。2007年,慈溪“神算子”参加宁波市珠心算比赛,在五年级、六年级组比赛中,鸣鹤小学获得团体特等奖和一等奖,第三实验小学获得二等奖,在一二年级组比赛中,第三实验小学获得团体特等奖,鸣鹤小学获得一等奖。鸣鹤小学、第三实验小学包揽小学组个人全能前6名。2010年,鸣鹤小学代表队获得第六届“状元杯”海峡两岸珠心算友谊赛5个年级组特等奖,并被授予特别贡献奖。海峡两岸珠心算友谊赛举行6届,鸣鹤小学学生每届均获得特等奖。
  艺术教学特色学校
  1996年,第二实验小学、周巷镇中心小学被首批认定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02年,横河镇中心小学、梅湖小学开展剪纸等特色教学项目;横河镇投入10万元建成花卉特色教学基地,该镇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教育培训基地。2003年,市实验小学、周巷镇中心小学被命名为宁波市首批特色学校。2004年12月,市教育局开展市级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检查验收,范市镇中心小学、三北镇徐福小学等13所学校为新一批市级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特色项目有书画、农民画、民间剪纸、美术、声乐、陶艺、舞蹈等10余个。2005年,天元镇潭北小学,把创建儿童漫画特色项目引入学校发展规划,申报《儿童漫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实践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宁波、慈溪两级教研立项课题;10余篇学生创作漫画作品在全国级刊物上发表或比赛中获奖,成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儿童漫画教学创作基地,被宁波市教育局命名为宁波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2006年,市实验小学、市第二实验小学、市第三实验小学、浒山街道城北小学、西门小学、慈吉小学、附海镇中心小学、周巷镇中心小学被列为宁波市级艺术特色项目学校。2008年,市第二实验小学、城北小学被评为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至2011年,全市有省艺术特色学校6所,宁波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11所,居宁波市各县(市)、区首位;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17所。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1996年后,桥头镇潭河沿小学(篮球)、横河镇埋马小学(足球)、逍林镇中心小学(排球)成为首批体育特色学校。桥头镇潭河沿小学,人人有篮球,班班有球队,学校有篮球节。横河镇初中发展航模特色项目,学生基本都会航模制作、表演。横河镇实验小学(原乌山小学)组建射击队。至2005年,全市有7所体育特色学校,逍林镇中心小学成为省排球传统学校,锦纶初中等12所学校成为宁波市体育传统学校,鸣鹤初中成为宁波市唯一水上基地培训点。2007年,锦纶初中、文棋小学成为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市特殊教育学校被列为宁波市青少年航模训练基地。2011年有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省体育特色学校8所,宁波市体育传统学校、训练点学校13所,市体艺特色学校17所,市体育业余训练点学校39所。
  第四节 设施建设
  校舍
  1988年初,全县中小学校舍占地面积105.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03万平方米,其中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3.43平方米、4.49平方米、5.39平方米;年初全县有危房1.03万平方米,约占校舍总面积的2.7%,当年排除中小学危房作为校舍建设重点。至1989年,危房比率下降到0.1%,基本排除中小学危房。之后,校舍建设重点转入改造破旧校舍。1990—1994年共改造破旧校舍8.09万平方米,破旧校舍面积从1990年初的4.21万平方米减少到1994年的0.81万平方米,基本完成改造破旧校舍任务。1994年调整学校布局,实施校园改造规划,校舍建设开始进入快速时期。1995年11月,第一所希望小学——小安乡清风小学建成。1995—1998年,全市新建、扩建校舍项目144个,建筑面积29.38万平方米,投资2.50亿元;慈溪中学、浒山中学、逍林中学、实验小学、市职教中心等相继易地新建;大部分乡镇“三中心”(中心小学、中心初中、成教中心)校舍新建、迁建或扩建;建希望小学26所。至1999年,校舍建筑面积86.16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分别为小学15.02平方米、5.20平方米,初中25.84平方米、8.51平方米,普高36.90平方米、14.86平方米,通过省教育强市评估验收。2003年始结合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全市实施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推进高起点、规模化、标准化校舍建设。2007年,城乡教育设施建设工程被列入当年市政府10件实事工程。2009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1年完成校舍新(扩)建22.53万平方米,中小学校占地面积767.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2.58万平方米;小学、初中、普高、职高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7.51平方米、13.58平方米、23.75平方米、22.10平方米。
  教育装备
  1988—1996年,全市教育装备总投资2508万元,装备“两机一幕”(录音机、投影机、银幕)1950套,语言实验室34套2040座,计算机1463台,闭路电视系统7套。1997—2000年,教育装备发展迅速。1997年,教育装备总投入1173.30万元,新装电脑445台,语言实验室18套1080座,闭路电视系统5套,“两机一幕”500余套。1998年购置教学仪器1153.90万元,其中购置图书205.10万元28.20万册,图书累计173万册。1999年投入教学仪器设备经费2600万元,装备语言实验室68套2080座,电脑255台,多媒体教室10套,闭路电视系统18套,校园音响系统10套,“两机一幕”2910套,教育装备总值4746万元;是年成为宁波市中小学首批高标准普及实验教学县(市)。2000年,教育装备投入2180万元;组建教育网管中心投入980万元,启动慈溪教育网工程。2001—2005年,以普及信息化教育为重点,教育装备投入2.50亿元,装备计算机2.53万余台(学生每8人1台,教师每1.5人1台),多媒体2200套,闭路电视系统80个,计算机教室280间,电子阅览室60间,课件制作室86间,学校电教设备均达到省标准。建各类实验室848个。中小学拥有图书368.92万册,生均24册。建成8大公共实训基地、50多个实训操作室。建成慈溪教育网,实现全市校校通,开通全省首个县(市)级中小学教学资源平台。2006年、2007年,教育装备总投入1.12亿元,创年均投入历史最高,其中,常规仪器、音像教材、小学学具投入550万元,电脑、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等现代教育装备5350万元;专业实训室经费4000余万元;新增电脑7000台,教室多媒体设备1400套。2008年采购电教仪器2500余万元,理科实验仪器配备率92%,音、体、美、劳、卫教学器材配备率75%;职高成校专业实训设备投入1800万元,累计建成标准化配置实训实习教室97个;长河、宗汉、胜山、坎墩成为首批省现代教育装备达标镇(街道);全市电化教育、多媒体工程基本普及,学校多媒体进教室率91%,其中40%以上学校按Ⅱ型标准配置,近80%学校建立门户网站;市教育中心网站教育资源库储存量为1000G,存资源3万余条,总点击率11万人次;普通高中建立全市统一设计的通用技术实验室,专用设备配备率100%;慈溪中学、实验高中等率先安装数字化录播系统、生物互动实验室;中小学常规仪器一、二类标准达标学校分别为50%、100%;全市75%以上学校成为宁波市现代化建设达纲学校。2011年开展“三项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标准化图书馆建设)工程为重点的现代化教育装备示范镇(街道)学校创建活动。
  至2011年,全市20个镇(街道)教育装备达标全覆盖,累计教育技术装备资产4.97亿元;慈溪教育城域网站容量9600G,并实现全镇(街道)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全市100%的中小学校建立校园网系统,80%以上学校建有门户网站,75%以上学校安装、应用学校信息管理系统OA平台,实现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
  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2008年,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投入使用。2010年,二期工程扩建,总投资1700余万元,占地面积36.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9500平方米,能一次性容纳900余名学生食宿、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