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编 人民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1088
颗粒名称: 第三十二编 人民团体
分类号: K820.5
页数: 53
页码: 1469-15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慈溪县人民团体、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的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人民 团体

内容

本编目录
  第一章工会/1472第一节总工会基层工会/1472第二节职工权益维护/1474第三节劳动竞赛劳动保护/1475第四节职工文体活动/1477
  第二章共青团/1478第一节共青团组织/1478第二节共青团建设/1479第三节共青团活动/1481
  第三章妇女联合会/1486第一节妇女团体组织/1486第二节双学双比巾帼建功/1488
  第三节妇儿事业发展妇儿权益保障/1489第四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妇女文体活动/1490第四章工商业联合会/1492第一节工商联组织和代表大会
  /1492第二节工商联调研参政/1494第三节经贸活动社会公益活动
  /1495第五章科学技术协会/1496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第九章
  第十章
  第一节科学技术团体组织/1496第二节学术科普活动/1498第三节农函大培训农技人员职
  称评定/1500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500第一节文学艺术团体组织/1500第二节创作研讨文艺交流
  /1503第三节文艺展现/1504残疾人联合会/1506第一节残疾人组织/1506第二节残疾人扶持/1507第三节残疾人文体活动/1509归国华侨联合会/1510第一节侨联团体组织/1510第二节联络联谊/1511计划生育协会/1513第一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1513第二节计划生育协会建设/1514第三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及服务
  /1515红十字会/1519第一节红十字会组织/1519第二节红十字会活动/1520
  现境基层商会始于清宣统三年(1911)成立的周巷商团(后改称“商会”)。民国15年(1926),余姚盐场牛车板户(运盐工人)公会、姚北柯东乡农会、共产主义青年团慈溪支部成立,为现境最早的工会、农会、共青团组织。民国16年,余姚盐民协会(庵东盐场)、观海卫妇女协会成立;同年,慈溪县总工会、慈溪县农民协会成立。现境内工会、农会、盐民协会、妇女协会、共青团支部组织,成立时均由共产党员发动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活动转入地下,共青团慈溪支部、农会、盐民协会活动中止;国民党慈溪县党部以“整理”为名,解散慈溪总工会及所属行业工会,组建慈溪县妇女协会(抗日战争后称“妇女会”)。民国18年,国民党余姚县当局在姚北扶植建立4个农会。民国28年,中共慈溪县委妇委会成立,开展识字、劳军、宣传等活动。民国31年,国民政府通过《人民团体法》。民国34年,国民党余姚县党部在现境建立25个乡镇农会。民国35年,慈溪县重建总工会。至解放时,现境内受国民党党部控制的工会、农会、妇女会、商会均解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人民团体的提法,但习惯上,人民团体属中共党委序列,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成单位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界别,为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慈溪先后成立妇女联合会、总工会、科学技术协会、工商业联合会4个县级人民团体组织,开展活动。“文化大革命”初期,慈溪县级各人民团体活动一度中止或被造反派组织取代。20世纪70年代初,共青团、总工会、妇女联合会等县级组织先后恢复。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恢复县科学技术协会、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归国华侨联合会;至1987年,慈溪有县级人民团体组织7个。
  1988年后,先后成立市残疾人联合会、市计划生育协会、市红十字会。至2011年,慈溪有市级人民团体组织10个。1988—2011年,慈溪各人民团体在中共慈溪市委领导下,按照各自章程,团结带领全市职工群众、团员青年、各界妇女和工商、科技、文艺界、人口计生、红十字会人士及残疾人、归国华侨、侨眷等,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章 工会
  第一节 总工会基层工会
  市总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慈溪县总工会成立于1952年10月。1988—2011年,慈溪市召开5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总工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委员及经费审查委员会,任期5年。
  1988年11月召开市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届委员会,张如忠为主席。1993年11月召开市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张如忠连任主席;沈松海、沈伟军先后继任主席。1998年12月召开市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沈伟军为主席;王骏琪继任主席。2004年2月召开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三届委员会,王骏琪为主席;毛加强继任主席。2009年3月召开市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毛加强连任主席。
  市直属单位工会组织为市总工会派出机关。1988年,全市有工业公司、二轻工业总公司、商业局、粮食局、农林局、供销联社、交通局、城建局、物资局、水利局、水产局、乡镇企业管理局、盐业局、卫生局、医药总公司、二商总公司16个工会工作委员会。1994年后几经撤并建立,至2011年有18个工作委员会,分别为市级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市总工会直属工会工作委员会和市人民银行、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宁波慈溪市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供销联社、市工商分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文广局、市风景旅游局、慈东滨海区、市人民法院、市财政局的工会工作委员会。
  市工人文化宫1988年初有县工人俱乐部,址在浒山镇工人路,办公活动场地1100余平方米。1990年更名为“市工人文化宫”。1994年5月,新的工人文化宫落成,位于浒山镇乌山路255号,占地1.40公顷,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2000年成立市职工俱乐部协会;市工人文化宫每年在主要节假日及重大纪念日,主办或承办大型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活动、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和单项体育比赛,并指导基层工会俱乐部,1993年被省总工会评为先进文化宫,1994年、1995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先进文化宫。
  职工业余学校1988年初,职工业余学校有教育楼1幢,面积684平方米,面向全市职工举办成人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等文化学历教育班以及各种技能培训班。是年,市总工会被市政府评为先进办学单位,1989年相继被省总工会、全国总工会评为先进集体,1994年被评为全国工会系统先进职工学校,1995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示范职工学校”称号,2003年5月划归市教育局管理。
  基层工会
  产业工会1988年有教育工会。1990年9月成立财贸工会。1993年12月成立金融工会。至2011年,仅有教育工会1个产业工会。
  乡镇街道工会1988年有周巷镇工会工作委员会。1989年成立观城镇工会工作委员会;至1994年3月,全市23个镇乡均建立工会工作委员会。2000年6—10月,23个镇乡分别召开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会领导班子,成为具有管理、协调、指导等职能的区域工会。2004年12月,全市首家镇级总工会观海卫镇总工会成立。至2011年,全市建镇(街道、新区)总工会21个。
  企业工会1988年,全市有企业工会343家,职工50331人,会员42324人。1994年建立乡镇企业工会和私营企业工会91家,外商投资企业工会42家。1996年,全市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工会240家。至2011年,全市有基层工会3015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单建工会2511家、村联合工会325家,覆盖小企业1.20万家,有工会会员48万人。
  第二节职工权益维护
  协调劳动关系
  1993年,市总工会参与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各产业局(公司)、镇均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全市有360家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小组。2000年,慈溪在全省率先建立市、镇(街道)两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制度,基层工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1993年,市总工会成立市劳动法律服务所。2002年,市总工会成立以信访接待、职业介绍、困难救助、法律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市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和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96351维权热线电话。2005年,市总工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镇(街道、开发区)设置职工维权窗口,配备专职人员;村(社区)建立职工维权服务站100个,形成职工维权网络。2003—2011年,全市职工维权网络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90万件,调解结案1.87万件,调解成功率98.1%。2004年,市总工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对全市25家建筑企业开展劳动执法大检查,为民工追回拖欠、克扣工资19.20万元,归还民工押金2.60万元,责令9家企业补签劳动合同320份。2006年,市总工会在全市工会系统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和企业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2007年,慈溪被确定为宁波市和谐企业创建工作试点县(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劳动关系、社会关系、环境关系“三位一体”的和谐企业创建工作。2008年7月,全国工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慈溪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慈溪召开,把慈溪经验推向全国。
  签订集体合同制度
  1989年始,在全市企业中普遍推行“双保”合同制度(由厂长代表行政、工会主席代表职工,为完成企业生产经营指标和改善职工生活2个基本目标而签订的企业内部契约),建立企业利益共同体。1995年推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25家,市总工会被省总工会授予“推行集体合同先进单位”称号;至2006年,全市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1508家,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268家,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协议855家,签订安全生产专项协议986家。2006—2011年,市总工会配合市劳动部门实施劳动合同3年行动计划,提高规模企业中劳动合同的覆盖面和签订率,并在325个村联合工会覆盖的1.20万家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式企业中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参加民主管理
  1988年,全市有178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简称“职代会”)制度,占应建单位数的95%。2005年,职代会制度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是年,市总工会厂务公开办公室被评为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至2011年,全市有2606家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其中非公有制企业2386家;有2631家企业建立厂务公开制度,其中非公有制企业2411家。
  关心困难职工
  1988年前后,各级工会以开展生活后勤一条龙竞赛等形式,提高职工生活福利待遇。1990年始,市总工会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拨出专项资金慰问和补助困难职工。1991年,市总工会建立职工救急济难基金。市政府于1996年拨专款100万元建立市职工帮困基金;是年始,市总工会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活动;通过走访调查,确定特困职工名单,建立特困职工档案,发放特困证;市总工会与市直属机关党工委联合开展对口扶贫送温暖活动,80个机关党支部、机关工会与78户困难职工建立对口帮困联系制度。2004年,全市累计建立特困职工家庭档案486户(次),助学结对272对(次),筹集帮困资金450万元,帮扶困难职工7365人(次);市总工会职业介绍所介绍职工就业2863人(次),其中下岗失业职工1520人(次);市工人文化宫和职工学校为下岗失业职工及子女开展就业技能和兴趣培训,累计办班152期,1.25万人(次)接受培训。2006年,全市有917家企业的1.54万名职工参与“真情献爱心、助困送温暖”活动,共捐款408.80万元,捐衣被等物3590件,有7568名职工得到帮扶,受助金额345.70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助学结对532对(次),资助金额67.11万元。2008年春节前,全市工会开展“温暖和谐进万家”活动,走访慰问520户建档特困户家庭和800余名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560余万元。至2011年,全市310家企业建立职工互助基金,基金总额2178.78万元;全市有3.92万名职工参加特种重病医疗互助保障。
  建设职工之家
  1990年始,市总工会对全市职工之家进行全面复查验收,同时开展“建小家”和工会小组“五好”达标活动。1992年,开展评选先进职工之家活动。2000年,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为期3年的基层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至2003年,全市有630家基层工会达到规范化要求。至2011年,全市创建规范化合格单位2910个、三星级规范化工会346个、模范(先进)基层工会510个、省模范职工之家12个、全国模范职工之家3个、示范镇(街道)工会16个;市总工会被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表彰为省三级联创工作先进县(市)工会。
  第三节劳动竞赛劳动保护
  劳动竞赛
  1988—1992年先后开展“双增双节”(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百日劳动竞赛活动,以质量品种效益年和科技进步年为内容的“爱集体、当主人、创一流、比贡献”立功劳动竞赛和万名职工操作大比武活动,“做主人、献一计、创一流、比献”活动等。1996年,全市各级工会开展赛产量比质量、赛技术比创造、为“九五”作贡献系列竞赛活动,参加操作技术比武职工
  2.70万人,比武项目118项。2005—2007年开展“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操作技术运动会,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评选活动,收到优秀成果2115项,其中宁波中兴电子有限公司范百先
  等人的《卧式塑机回料比率控制及节能降耗照32—1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表彰(2011年)改善》项目获得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银奖。2008年,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围绕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目标,开展创业、创新竞赛活动,设立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职工名字命名的操作法、合理化建议、职工创业创新优秀组织者等6个奖项,引导职工投入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实践。1988—2011年,全市开展职工技能比武、技术培训、劳动竞赛4400余次,61.70万人(次)参加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12.80万条,采纳实施
  6.30万条。
  1988—2011年,全市评比产生全国劳动模范(简称“劳模”)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人;省部级劳模29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宁波市级劳模53人;市级劳模221人。各级劳动模范的评选、推荐由市劳动竞赛委员会组织实施;市级劳动模范由市委、市政府表彰。
  劳动保护
  1988年,全市各级工会按照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3个条例,普遍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形成厂、车间、班组三级组织网络,并开展安全生产合格班组创建活动。1994年始在全市企业中开展群众性“查找身边的事故隐患”活动。1995年,市总工会先后对特困职工、职工大病和工伤等情况写出调查报告送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慈溪市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暂行办法》《慈溪市企业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暂行办法》《慈溪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3个文件。至1998年,全市有13.60万人次参加“查找身边的事故隐患”活动,查处各类事故隐患9350余处,整改9200余处。2000年始在全市企业中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市总工会获2007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每年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宣传周活动、消防技能比武活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参与重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四节 职工文体活动
  职工文化活动
  各级工会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1988年,市总工会组织全市职工开展“胜利改革的十年”征文比赛。1989年举行全市职工文艺表演、歌唱祖国歌颂党歌咏比赛等。1990年、1991年,全市举办10县(市)业余歌手迎春歌会和浙、沪工人文化宫专职美工书画展览。1997年,在“五一”“七一”前夕,分别举行“迎香港回归”职工文艺会演和江、浙、沪2省1市“迎回归”职工书画联展。1998年在全市基层工会中开展“五个一”(1个职工活动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宣教阵地、1支宣教积极分子队伍、每年举行1次企业文明建设活动)工程建设活动,举办“红‘五一’杯”职工卡拉OK演唱大赛和首届企业之歌演唱大赛。2004年,市总工会以百家企业共展世纪风采活动为载体,组织大型文艺会演,开展卡拉OK等活动,全市举行各种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参加职工8万余人次。2005年举办慈溪、海宁旅游风光书画联展,举行“新慈溪人”才艺大比拼活动,举办第二届企业之歌大合唱比赛,市女职工委员会举行“展我女性智慧、扬我时代风采”英语演讲比赛。2007年将企事业单位创作的歌曲编成《唱响咱自己的歌》一书出版;有35家企业达到企业规范化文化中心创建要求,35家村联合工会职工活动中心达到规范化职工活动中心创建要求。2008年,31家机关会和76家企业工会开展联姻兴文化活动160余次;市总工会组织讲师团、优秀职工先进事迹报告团、新慈溪人艺术团、和谐企业创建辅导团到基层企业、车间,开展送报告、送演出、送教育进基层活动;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厂歌、厂报展评活动,有11家企业的厂报和4家企业的厂歌获得宁波市优秀奖;与市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外来务工者节系列活动,并举行百名优秀“新慈溪人”表彰大会暨文艺会演。2009年开展“忠诚与诚信”主题教育征文活动、文化送企业活动、“读书让我成才·知识改变命运”巡回报告会等。2011年4月选送慈溪农村合作银行合唱队参加宁波市百万职工心向党“五一”红歌会,获得金奖;9月联合市委宣传部举办全市职工“诚信与敬业”主题演讲比赛。
  职工体育活动
  1989年举办偏僻地区运动会和乡镇企业职工运动会。1990年、1991年,全市组织402支职工体育运动队,参加体育竞赛1059次,参与职工3.98万人次。2004年,市总工会组织象棋、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2005年组团参加宁波市第八届职工运动会。2008年组织“千名职工迎奥运”体育健身舞蹈大赛。2009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举办“九菱杯”职工乒乓球比赛,与市文广局、市文联联合举办第二届健身舞蹈大赛。2011年5月,市总工会机关干部与余姚市联合组队代表宁波市参加省工会干部职工第二届乒乓球邀请赛,获得团体冠军。
  第二章共青团
  第一节共青团组织
  共青团慈溪市委
  1950年6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慈溪县工作委员会,1957年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慈溪县委员会。1988—2011年,共青团慈溪市委员会召开7次团代表大会;第九次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每届3年,第十四次、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每届5年。1988年11月召开共青团慈溪市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第九届委员会,杨胜隽为书记。1991年9月召开共青团慈溪市第十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第十届委员会,陆均为书记。1994年10月召开共青团慈溪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第十一届委员会,马晓晖为书记;方向明、华红先后继任书记。1997年8月召开共青团慈溪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第十二届委员会,华红为书记;卞银江继任书记。2000年9月召开共青团慈溪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第十三届委员会,柴宁宁为书记;杨利登继任书记。2003年12月召开共青团慈溪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第十四届委员会,杨利登为书记;陈伟凯、余峰先后继任书记。2008年12月召开共青团慈溪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第十五届委员会,赵录平为书记;张怡洲继任书记。
  基层团组织
  1988年,全市有基层团委112个、团总支(总支部)86个、团支部1836个。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全市有基层团委74个、团总支89个、团支部2123个。1996年,全市整顿巩固1/2团支部,调整1/3团干部;普遍推行镇乡团委三级管理模式,农村以办事处为单位成立团总支部或团工委(共青团工作委员会);镇(乡)主管部门成立企业系统团工委、学校系统团工委。1998年,龙山镇东门外村成立全市第一个村级团委。至2011年,全市有基层团委89个、团工委23个、团总支111个、团支部1858个。
  第二节共青团建设
  组织建设
  1989年,中共慈溪市委成立由市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团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30余名团市委委员和直属单位团干部,帮助14个乡镇开展农村团建(共青团建设)工作,使松散瘫痪团支部由550个减少至110个,三类支部降至8%以下,换届改选团支部808个,调换团支部书记382人、团支部委员1166人。1991年全面整顿农村松散瘫痪团支部,改选197个,新建28个,111个团支部由二类升为一类。1992年开展创“双合格”(合格团委、合格团支部)建设活动,农村90%、城镇95%的基层团组织达到合格标准。1993年,全市23个镇(乡)团委完成换届选举。1994年上半年集中2个月时间整顿松散团支部127个,新建团支部237个,调整充实150个团支部班子,找回流失团员209人,有5家私营企业建立团组织,13个镇(乡)在办事处设团总支部。1998年指导推广农村团建“210”(重点培植10个村、10家企业团支部)示范建设200余家,受到在慈溪考察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春华肯定;同年成立市级机关团工委。1999年推行团建“510”(重点培植10个强团委、10个局公司强团支部、10个市属学校强团支部,巩固农村团建“210”示范工程)示范工程。2001年新招录9名镇团委书记;全市25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团建率100%。2003年8月在范市镇用直选方式选出1名镇团委书记;是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6名镇团委书记。2006年,规范企业和深化非公有制领域团组织建设,建成青年中心22家,实现建设镇(街道)青年中心100%目标;是年始,吸收到村工作大学生担任团干部,巩固农村团组织。2008年,首次采用公开演讲和差额选举方式,选出共青团慈溪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副书记。2010年,开展“双百”(规模以上已建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团率100%,青年组织符合建团条件的会员企业建团率100%)行动,全年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440家,确定43家为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典型;是年,建立团代表常任制。2011年,全市98%的村(社区)完成团组织换届工作,直选比例89%;19个镇(街道)完成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新增编外委员47名、编外副书记14名,调整委员12名。至2011年,全市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948家。
  团员培养
  1989年新发展团员6321人,有235名团员被党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1661名青年在团建期间入团,73名团员入党。1994年,全市团组织向党政机关和上级团委推荐青年干部299人,一批团干部走上党政领导岗位,502名团员入党。1998年,团员入党644人,推干荐才819人,发展团员5579人。1999年,团员入党和推干荐才2000余人。2003年发展团员7247人。2008年,全市有共青团员48167人;以后每年均发展新团员5000余人,推优入党和推干荐才500余人。2011年,全市有共青团员44128人。
  团员教育
  1990年,全市团组织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和民主评议活动,1893个团支部的42535名团员参加“团徽在慈溪闪光”活动。1992年,80%基层团委做到思想、组织、制度“三落实”。1997年组织青农线、青工线团干部分赴省团校、上海团校培训。1998年成立市团校,全年举办培训班19期、邓小平理论学习班200期。1999年,全市成立团委中心学习组65个、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500余个。至2011年,举办团干部、团员青年培训班145期,举办各类团干部读书会60期,参加培训3.17万人次。
  团员管理
  规范加强团员证发放,至1989年,有4.03万名团员领到团员证,领证率98.1%。1991年,团市委机关建立党组党建工作、常委会工作职责、常委会议事规则、团市委调查研究等制度,基层团组织普遍实行“三簿一册”(团活动记录簿、会议记录簿、团费缴纳记录簿和团员花名册)。1996年,镇(乡)团委书记落实副镇(乡)级待遇。2004年推行团务管理软件,对全市团员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团员档案管理网络化。至2011年,全市被评为省级优秀团干部29人、省级优秀团员13人,同时,有429名团员因违纪违法受到团纪、政纪处分。
  第三节共青团活动
  团市委单独或联合青年联合会等组织、部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与青年创业行动,推动文明创建,参与社会建设。
  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
  “五四”纪念活动1989年开始“五四”奖章评选活动,至2011年举办10届。1992年,全市各级团组织以“高举团旗跟党走、艰苦奋斗建功业”为主题,开展建团70周年系
  列活动。1997年制定《慈溪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纲要》,开展“党在我心中”18岁成人仪式、升旗仪式,迎香港回归活动,国防知识竞赛。1998年开展“知我慈溪、爱我中华”读书活动,举办青年书市及送书下乡活动10次。2004年开通慈溪英烈网上纪念馆,纪念1840年后慈溪的498位革命先烈。2005年,开展“五四”纪念活动与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增强团员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一二·九”运动70周年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2007年开展向沈磊学习活动,引导全市青少年学习英雄事迹,奉献青春年华。2009年开展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建队60周年活动。2011年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五四”运动92周年活动,承办“红领巾心向党、祖国发展我成长”宁波市少先队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及少年先锋队宁波市工作委员会六届二次全委会议。
  学习科学理论1988—1997年开展立志成才系列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中共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2003年,全市1000余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精读原著座谈交流、演讲比赛等形式,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报告、共青团十五大报告等。2006年组织全市青少年学习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理论和《江泽民文选》。2007年,召开全市各界青年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围绕新慈溪精神提炼讨论活动,以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教育引导青少年。2008年举办全市“高举旗帜谋发展、创新创业促和谐、弘扬新慈溪精神”主题演讲比赛,举办培训班40余班次,参加学习5000余人。2010年发放团干部培训资格证书,开展现场推进会、观摩会、团干部读书会,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年,邀请全国少先队工作专家为全市200余名少先队辅导员作讲座。2011年开展共青团组织创先争优和“三思三创”(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撰写自查心得12篇,编发“三思三创”活动简报6期,开展调研60余次,走访群众家庭879户。
  文艺文化体育活动1998年12月,团中央试点的全国首届乡村青年文化节在周巷举行,至2007年,全市举办乡村青年文化节10届。2000年,青年艺术团下乡村、社区、学校演出30余次,观众2万余人次。2003年,组织承办长江三角洲乡村青年文化节,开展文体大赛、科技大赛、亲情大放送、税法大传播、卫生大扫除5个系列19项活动,长江三角洲乡村青年文化节名列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十大示范项目之首。2005年8月举行全市首届青少年网络歌手大赛,180位选手参与。2006年承办浙江省暨宁波市第九届乡村青年文化节开幕式,开展第四届VYBA(乡村青年篮球联赛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乡村青年篮球联赛和首届
  VYTA(乡村青年乒乓球联赛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乡村青年乒乓球联赛。2008年举办第五届乡村青年篮球联赛,22支代表队参加比赛,4万余人次观赛。2009年组织“中国蓝歌会”、“青春之歌”朗诵会、“我的青春·我的祖国”歌咏比赛、VYTA乡村青年乒乓球联赛、第十四届“小八仙”(以俗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喻各类才艺优秀学生)大会师、“3·5”(3月5日)志愿广场文化演出等活动,参与青年5万余人次。2010年举办“诗样青春颂祖国”青少年经典美文朗诵大赛。2011年开展第十五届“小八仙”大会师、“倡导绿色低碳,共创美
  好家园”少儿百米长卷绘画比赛等活动。
  文明志愿活动
  为民服务活动1988年,全市有213个青年之家。1990年,团市委把“学雷锋精神,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作为全年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组织由8名青年组成的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巡回报告,1万余名团员青年听报告;3月,在实施雷锋事迹宣传日、青年为民服务日、青年义务植树日、青年义务劳动日、雷锋精神讨论日5个活
  动日中,1万余名团员青年服务3.65万名照32—2志愿者服务日活动(2011年)
  群众,修配家用品2.12万件,为群众节约支出20余万元,植树23万余株,营造5000余米的市青年绿化工程。1991年3月举办雷锋精神表演会,把雷锋故事和先进青年事迹搬上舞台。1993年,8位青年被评为“服务明星”并进行表彰。1994年启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资助10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帮助100户贫困家庭温饱度日,挽救100名失足青少年走向新生。1995年,团市委联合市级机关党工委发起“为贫困儿童献爱心、为希望工程作贡献”捐款活动,2年捐款2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73人,建希望书库48个,捐书8万余册。2000年组建青年治安大队10支、治安中队41支、治安小队308支,1700余名团员青年参加;建立青年治安小分队帮教小组255个,帮教486人。2005年成立市志愿者协会;是年,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爱心义拍得款12万元,捐赠给小学和社会公益事业。2006年开展“青春爱心——贫困助学计划”活动,为556名在慈溪就读的困难民工子女捐助学杂费11.34万元,为贵州省雷山县贫困子女筹集帮扶资金17.91万元,资助小学、初中贫困生928人;各级青年文明号结对困难家庭1920户,服务弱势群体
  1.33万人次,捐助慰问物资11万余元。2007年成立市志愿者指导中心,开通慈溪志愿服务网,使用志愿者注册登记证,推进志愿服务事业规范化建设。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各级团组织和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为灾区捐款500余万元,捐物价值100余万元;同年,服务弱势群众2.39万人次,捐助慰问物资16万余元;结对250名青川学子及140名在慈溪的四川籍贫困学生,累计助学金额10.90万元。2009年,青年联合会(简称“青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硕博士联谊会、青年农业发展促进会、青年文明号和各级团组织为贫困青少年送助学金、慰问金共计8.80万元,爱心助学办公室以企业出资为主、吸纳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形式,资助学生6.50万元。2010年开展助学、助困、助医、助业行动,累计助困675人38.30万元,助学335人次21.09万元,助医232人16.36万元,助学18人;举行公益项目拍卖会,拍得公益款39.80万元;同年组织青联委员赴云南云蒗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捐赠1万元。2011年成立市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启动社区(村)志愿服务站建设,开
  展“助力城乡环境整治、情暖百社千村”志愿服务大行动,参与志愿者1万余名;实施帮助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全市23所民工子女学校1.97万名困难民工子女实现结对全覆盖。
  保护“母亲河”与绿色环保活动1997年,宁波飞翔集团出资50万元,成立青年志愿者行动基金,用于浒山城区大塘河(筑大塘在慈溪围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大塘河被称为“母亲河”)治理和搬运垃圾等;有46个直属团组织和329国道沿线9个镇团委建设文明样板路。1999年,团市委与市邮政局联合发行保护“母亲河”有奖系列明信片20万张,发行所获得的10万元用于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2000年发动志愿者25万人次,清理市、镇各类河道133条。2004年,团市委向全体市民发出“努力为生态慈溪添绿”倡议书,开展“青春慈溪百树园”绿化认养活动。次年,成立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队10支,创建“母亲文化河”10条。2006年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招募志愿者2.50万人,建立志愿服务基地50个、服务站21个、服务队386个。2008年成立50万元“洁达”环保奖励基金,开展首期优秀环保志愿者(队伍)评选活动,建立青少年绿色实践基地65个,开展各类环保志愿活动80余次,参与者2万余人次。2010年开展低碳行动、绿色慈溪青少年生态环保月活动,发动青少年5956人次,开展宣传活动129次,植树3.47万平方米、1.16万株,建立绿色实践基地20个,成立各类生态环保队伍129支,吸纳绿色志愿者3460名,组建环保社团104个,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低碳金点子4000余条。2011年建立1公顷共青林;成立市级森林慈溪建设青年(少年)先锋大队,建分队80支;成立绿色车友协会青年分会,吸纳会员1213名。
  青年创业示范活动
  农村农业创业示范活动1988年,团县委配合县农林局等48个单位,联系98个农村青年科技示范户,做好技术辅导、物资支援、资金贷款、供销渠道畅通等工作。1990年,全市开展青年“银花杯”植棉竞赛,45个乡镇近4000名农村青年参加竞赛,建立植棉小组50个,有棉花试验田500余块,面积700余公顷。1992年命名以科技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十大共青基地;团市委被评为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组织先进单位。1993年,各镇(乡)团委相继建立镇级青年星火基地,全年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136人。1996年,团市委在全市开展评选青年农民“十杰”活动。1999年建立“青年海涂带”,引导走农业产业化路子。2000年3月开展青年农民科技亲活动,促成青年农民科技结亲100余对,建立10个青年农民科技示范基地,落实低息贷款额度200万元,并为青年农民提供低息贷款近80万元。2006年,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宗汉街道青年农民徐建宏被推选为宁波市青年农业发展促进会会长。2007年实施青年农民创业扶持计划项目,至2010年共实施4期青年创业扶持计划,推出示范扶持项目54个,帮扶青年47名;青年创业扶持计划获得省共青团工作创新奖。2009年实施首期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三百”(100个见习岗位、100个专业技能培训机会、100个创业培训机会)行动,在全市20个镇(街道)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宣传栏;至2011年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47家、创业孵化基地6家,1847名青年参与见习。2010
  年开展村村都有好青年评选活动,带动农村青年成长成才,对自主创业好青年提供培训十资金+导师服务,162人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服务,59人获得信贷服务。2011年形成以市级服务中心为龙头,镇级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服务中心为延伸的服务阵地体系,建立20个镇(街道)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站,100个村(社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点和200个青年就业创业信息窗。
  城镇创业示范活动1989年7月,团市委配合市经委、市科委等部门,成立全省第一家县(市)级“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革新、小建议)科技协会,10多家企业建立分会;全市有1600余名青年工人投入“五小”活动,至1991年3月创“五小”项目891项,被采纳和应用380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30万条,被采纳1200余条,创造经济效益1024万元;其中柴油机齿轮少无切削模锻新工艺及模具设计获得省“五小”成果一等奖。1994年,在全市青年经营者、科技人员和一线职工中评选出10名杰出青工、100名优胜青工。1996年,中轻集团吴国迪、金轮集团陆汉振分别获得全国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和“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1997年开展评岗位能手活动,金轮集团、慈溪第一棉纺织厂、市农业银行各有1人分别获得全国级、省级、宁波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998年开展全市首届青年技术大比武,187名选手参加6个比赛项目。全年提供“五小”科技项目250个,其中1项获得宁波市青工“五小”科技三等奖、4项获得优秀奖。2000年,在青年科技人员中开展开发一项新产品、创造一项新工艺、推广一项新技术、转化一项新成果的“四个一”活动,并与大正电脑公司联合举办企业电脑应用推广会,有100家企业参加。2003年,团市委与市委宣传部等7部门推出“百万创业、百万创汇”设计大赛,收到市内外参赛计划书近30件,电话咨询1000余人次。2005年,硕博士联谊会组织会员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管理创新和承担市委的调研课题,为推动慈溪发展献计献策,为人才培养及引进铺路搭桥,为会员安居乐业提供服务。2007年,团市委与市科技局、市青联共同承办宁波市青年创意设计大赛,收到参赛作品100余件,其中方太公司设计的负离子三面风吸油烟机获得金奖;组织优秀青工参加宁波市第二届青工技能大赛,方太公司青年选手获得钳工组一等奖;与浙江宝基金属压延有限公司共同建立50万元“宝基”新慈溪人培训奖励基金,于2008年开始实施培训。2009年推出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发放丰收—青年创业卡,开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绿色通道,受益青年73户,授信1778万元,实际发放贷款1573万元,为创业青年节约创业资金30余万元,至2011年累计受益青年944户,实际发放贷款11.90亿元,发放总额居全省县级第一位。2010年成立市级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至2011年接待青年961名,为47名青年提供导师结对服务,为700余名青年提供项目帮扶,为268名青年提供SYB(全称
  STARTYOURBUSINESS,意为创办你的企业,是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培养微小型企业经营者而开发的培训项目)培训,举办青年创业大赛2届、青年就业创业大讲堂10期。
  附:青年联合会
  慈溪市青年联合会为各界优秀青年联合组织,受中共慈溪市委领导和宁波市青年联合会指导。
  青联成员由基层单位推荐、协商产生,每届任期3年。首届青联于1994年12月成立,由全市共青团、工农、财贸、文教科卫、少台宗侨(少数民族、台湾同胞、宗教、华侨)5个界别的86名青年组成;大会选举产生常务委员9人,马晓晖任主席;大会闭幕期间,由常委会主持会务,常委会下设秘书处,由秘书长主持日常会务。1997年9月召开第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华红为主席。2000年9月召开第三届一次会议,选举柴宁宁为主席。2003年12月召开第四届一次会议,选举杨利登为主席。2009年召开第五届一次会议,选举赵录平为主席。
  青联注重提高青年素质,培养青年人才,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先进典型树立、主题行动、青联委员农村行、考察交流等活动200余次;举办企业经营管理讲座、经济合作论坛等50余次;成立青年农业发展促进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硕博士联谊会、上林书社等青年社团;引导青联委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组织青联委员参与文化建设、环境整治、扶贫帮困、植树绿化等社会公益活动。
  第三章妇女联合会
  第一节妇女团体组织
  市女联合会
  成立于1949年7月,时称县民主妇女联合会。1988—2011年,慈溪市召开5次妇女代表大会,每5年1次。1988年11月召开市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第八届执行委员会(简称“执委会”),陆慧珍为主席;李易川继任主席。1993年11月召开市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妇女联合会第九届执行委员会,沈爱臻为主席。1998年11月召开市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妇女联合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会,沈爱臻为主席;陈彩莲继任主席。2003年12月召开市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妇女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陈彩莲为主席;潘爱军继任主席。2008年11月召开市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妇女联合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潘爱军为主席。
  团体会员1989年7月成立市女厂长(经理)协会,会员54人,会长由市妇联主席兼任;2008年改为女企业家协会,有会员123人,徐娣珍任会长。1994年成立市女干部联谊会,有会员54人。2009年8月成立全省第一家农产品女经纪人分会,有会员40人。2011年有团体会员12个,分别为女企业家协会,女干部联谊会,家庭教育研究会,女村官、女校长、女院长、女司法工作者、女记者、女摄影者联合小组,创业、创新金葵花女性俱乐部,“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女能手分会,农产品女经纪人分会。
  直属妇委会1989年3月建立市级机关妇委会,并以局为单位建立妇女小组。2009年2月建立市直属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妇女小组随机构改革有变动,至2011年,有机关妇委会(小组)66个。
  基层妇女组织
  镇(街道)妇女联合会1988年初有区妇联8个、镇妇联15个、乡妇联50个。1992年5月撤销8个区妇联,重新组建21个镇妇联、2个乡妇联。2004年3月设经济开发区妇联,2010年庵东镇由杭州湾新区托管,至2011年,全市有14个镇妇联、5个街道妇联。
  城市妇女组织1996年建立胜山市场妇代会、中国食品城妇代会。2009年2月,全市社区妇代会在西洋寺社区试点后统一升格为妇联。至2011年,全市有社区妇联50个、其他城市妇女组织32个。
  农村妇代会1988年初有村妇代会725个。后经数次并村及行政区划调整,至2011年,全市有农村妇代会274个。
  企业妇女组织1988年初有乡镇企业妇代会286个。后经改制,至2011年,全市有企业妇代会647个,建工会的企业中建女职工委员会1848个。
  第二节双学双比巾帼建功
  双学双比
  以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为主题的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简称“双学双比”)活动于1989年开始;是年,全市各乡镇召开相关会议196次,受教育妇女6553人,有2895名妇女参加植棉、农技、草编等竞赛,在乡镇企业中开展以高产优质低消耗为内容的女职工劳动竞赛;市、区、乡(镇)、村均建立“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1990年,全市有62212名妇女参加竞赛,参与率由上年的17.0%提高到31.2%,300余家乡镇企业女职工参加竞赛,其中宗汉镇企业女职工参赛率88.0%。1994年开展反季节蔬菜、特种水产等培训,组织“百花赛”“一二三四”(1万名妇女每人创收1万元;2个培训基地、200个专业村;30班农业大学函授班、300名农民技术员、3000名乡土技术员;40个经费基地、400个妇字号基地、4000户妇女专业户)系列达标竞赛活动,参赛14.36万人,参赛率80%,扶贫结对3025对。至1999年,创办农业大学函授班92班,学员3214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768班,10.98万名妇女参加培训。2003年后开展科技兴农、美德在农家、扶贫结对、姐妹连心科技帮扶等活动;创建宁波市级以上“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和新农村建设观摩点33个、“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11家、种植养殖联谊小组2个,40名女经纪人获得全国经济人证书;帮助“妇字号”企业获得低息让利贷款9930万元,扶贫结对2850对,帮助1972名妇女脱贫,下村送科技350次,服务6.16万人次,获得绿色证书6269人,评定女农民技术员8560人。2010年选树“妇字号”示范基地6个。2011年,在胜山镇妇联设立和美信用联合体,发放1000万元贷款,33名妇女获益。至2011年,产生790户女科技示范户、864名市级以上女能手、445名先进工作者、388个先进集体,其中成央珍、裘洁丽、胡雪群、裘银玲获得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市“双学双比”协调小组先后被评为宁波市、省和全国先进集体。
  巾帼建功
  以号召城镇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的“巾帼建功”活动于1991年开始。1992年成立市“巾帼建功”协调小组,开展“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六个一”(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培训、进行一次比武、提一条建议、创一流成绩、建一个最佳岗位)活动;在电台开辟“半边天”(因有“妇女能顶半边天”一说,常以“半边天”喻妇女)栏目。1994年开展技术比武300余项,1.20万人参加,提建议3752条,采纳3127条,评出十佳示范岗。1995年开始创建各级巾帼示范岗,2007年改为巾帼文明岗。1998年创办巾帼服务社。2004年开展新世纪、新形象、新业绩活动,发动18位女厂长和1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组织募集180万元,在市科技园内创设占地16.70公顷的市巾帼创新园,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三八”绿色基地;之后开展优质服务月,岗位成才、真诚奉献、共建和谐,巾帼助困行动,巾帼创业行动,巾帼社区服务行动等活动,先后举办“国税杯”文明岗网
  页制作大赛和税法宣传、“合作银行杯”技照32—3巾帼志愿者签名活动(2011年)能操作比武、“地税杯”民生和谐摄影大赛、“慈吉之星”创业创新创岗演讲比赛、百岗赴村送服务、“巾帼建功”20周年系列活动等。2007年在农村开展“建设新农村、巾帼创佳绩”活动,125家示范岗与村(社区)企业结对,评选出142个巾帼示范村。2007年始评选3届十佳创业女性、十佳外来务工女性。2008年开展巾帼志愿者大行动,4万余名巾帼志愿者投身和谐拆迁、扶贫帮困、生态环保、文明劝导行动。2009年始每年举办1期岗长培训班,共培训200余人。至2011年,有文明岗国家级7个、省级26个、宁波市级68个、市级163个,市级以上“巾帼建功”标兵884人,其中徐娣珍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先进工作者291人,集体225个;市妇联4次被评为省“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市“巾帼建功”协调小组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活动先进组织。
  第三节 妇儿事业发展妇儿权益保障
  妇儿事业发展
  1988—2011年,市政府制定出台5个以5年为期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并纳入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由1名副市长任主任,健全工作机制,办公室设在市妇联,负责牵头协调、督查评估等工作。1991年始实施妇女创业小额低息贷款,至2011年发放7.20亿元,帮助9869名妇女就业。1995年开展妇女乳腺病普查1.02万人,宣传母乳喂养,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7%。2008年开始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对全市80%以上育龄妇女进行每2年1次的免费妇科检查,当年检查13.27万人。2009年,农村合作银行向创业女性授信10亿元。至2011年,妇女从业人员41.4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3.3%,获得各类技术职业资格证书6.33万人;女性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占总参保人数的46.5%;全市副局级以上女干部从1988年的54名增加到2011年的126名,镇(街道)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100%,市级部门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71%,党员发展中女性占32.2%,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中配女性的村为100%(其中女村书记或主任21名);村民代表中女性占1/3以上,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分别为20.3%、24.1%、26.0%。
  1988—2011年,李易川、成央珍、徐娣珍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市妇联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有省级“三八”红旗手15名,集体3个;宁波市级“三八”红旗手35名,集体33个;市级“三八”红旗手1357名,集体617个。
  儿童事业不断发展。每年“六一”节,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展慰问、游艺、助学结对、赠送图书玩具等活动。2007年帮助475名留守儿童找到代理妈妈。至2011年,婴儿死亡率2.14%,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6%以上,全面实行儿童免费接种防疫,全面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幼儿洗浴、早教、游艺中心等在城乡建立。
  2006年,慈溪被认定为“十一五”时期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单位。
  妇儿权益保障
  1988—2011年制订出台5个妇女儿童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每年开展“三八”维权周活动,累计受理信访9613件,结案率99.2%,其中外来妇女儿童信访3029起,提供法律援助262件,救助儿童44起,解救被拐妇女10名。1988年有92%的企业落实男女同工同酬政策,1990年落实村级妇女主任养老金政策。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2001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开展会议宣讲、印发资料、法律咨询等活动,宣传保护妇女儿童权益。1996年调查处理范市镇8家“三资”企业有女工从事有毒有害工作。2002年成立市妇联维权服务中心,聘请专职法律顾问,负责接待调处来信来访。2003年开展“春蕾”行动,开通148(法律咨询)电话4部,设妇联主席维权信箱。2005年成立宁波市首个新市民巾帼维权站和110家庭暴力救助中心,与浒山法庭联合成立妇女维权合议庭,推荐22名妇女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2007年成立21个巾帼维权站、21个爱心俱乐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未成年人检察科。2009年成立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庇护所,发动25名女企业家向贵州省雷山县157名留守儿童结成对子,每年6月送去结对助款。2010年8月开通12338妇女儿童维权热线,至2011年累计接受咨询562件;2010年,村村成立巾帼维权站。2003—2011年为女职工代理劳动争议案件406件,协调处理拖欠款125.80万元,帮教未成年人1187人;市妇联被评为省维权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不让毒品进我家先进集体。
  第四节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妇女文体活动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1988年,全市有“五好”文明家庭6.14万户,占总数的23.1%;是年,全市“五好”创建活动与制定乡规民约结合,户户订立“五好”公约。1990年后,在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每年评出一批“五好”家庭。1994年是国际家庭年,开展十佳美好家庭、教子有方十佳父母评选。1996年,“五好”家庭更名为“五好”文明家庭,并完善评比条件。1999年有100个新农村新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示范户和16个“五好”文明楼群挂牌,实施庭院绿化、门前“三包”(一包门前市容整洁,无乱设摊点、乱搭建、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乱吊挂、乱堆放等行为;二包门前环境卫生整洁,无裸露垃圾、粪便、污水,无污迹,无渣土,无蚊蝇孳生地;三包门前责任区内的设施、设备和绿地整洁等),创建巾帼文明样板路1036条、文明卫生示范户1125户。2004年后,开展庭院整治活动,组织动员全市家庭和妇女参与,至2007年创建329个示范村(社区),累计评出清洁户8万余户,市级以上绿色家庭3278户,沈东平家庭被评为全国绿色家庭;庭院整治工作获得省、宁波市妇儿工作创新奖。2008年后实施以和谐文明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平安家庭、学习型家庭、廉洁家庭、绿色家庭创建和“五进”家庭、书香家庭、好夫妻、好婆媳、好邻居、十佳优秀母亲评选;2009年开展优秀母亲评比;2010年、2011年开展绿色行动。至2011年,新增市级以上文明家庭1615户,其中宁波市级以上280户,文明楼群293幢,励顺良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孙群豪家庭、童银舫家庭被评为省学习型家庭。另外,2006年,陈娟娟被评为“全国优秀母亲”。2007年,张招娣被评为省“爱心父母”。
  妇女文体活动
  1988—2001年,全市有2.90万人通过扫盲班脱盲。1989年建立妇女学校49所,学员1625人;家长学校116所,学员5103人;其他文化班25班,参加877人。之后几年间,举办提高班、读书会、知识竞赛、讲座等各类培训2110场,4万余名妇女参加;开办交谊舞、普通话、健身操、婚姻家庭、语言艺术、形象礼仪等培训560期,3万余名妇女受训。1994年在广播电台开设“姐妹知音”栏目;陆续把妇女干部送到市委党校、省妇女干校、全国妇联培训基地培训学习。2003年开展万名妇女学电脑活动。2007年实施母亲素养工程,用5年时间对全市0~18周岁孩子的母亲(约26.50万人)进行每人24学时的课程培训;成立市女子学院、21个镇级女子学校、344个村(社区)妇女学校、565所家长学校,聘请220个讲师团成员送教下基层,编印母亲读本3本共20万册,开设网上课程,发放学习卡,探索双向视频教学等;至2011年举办各类培训2200场次,23.60万名母亲参加。2008年,宏展学校被评为“全国千所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
  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展示妇女风采。1989年举办工艺书画作品展;1994年开展“迎世界妇女大会、展慈溪巾帼风采”宣传活动;1995年开展“迎四大、展风采”图版展览和摩托车队巡回宣传,编辑《巾帼风采录》;1997年举行“话发展、迎回归”文艺表演;1998年组织先进事迹巡回报告;2001年举办首届全市妇女健身健美大展演,至2011年举办5届;每年上下联动举办20多项“三八”节系列活动;全市各地组织妇女秧歌队、铜管乐队、腰鼓队、木兰拳队、健身操队、合唱队等,组织引导妇女开展文体和健身活动;市妇联被评为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先进集体。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
  第一节 工商联组织和代表大会
  市工商联
  慈溪县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工商联”)成立于1957年2月;1992年12月增挂慈溪市商会牌子。2000年5月,慈溪市商会改称慈溪市总商会。1988年初,全县会员企业79家。1989年,全市会员企业117家,1992年增加至347家,2002年增加至1409家。至2011年,全市会员企业3966家。
  基层商会
  镇(街道)商会1989年,周巷商会成立。1993—1995年,庵东、新浦、逍林商会相继成立。1996年,掌起、范市、师桥3个商会成立。1997年、1998年,坎墩、观城2个商会成立。2000年,龙山、宗汉、三北、鸣鹤4个商会成立。2001年,长河、崇寿、横河、胜山、附海5个商会成立。2002年,桥头、浒山、匡堰3个商会成立。2005年,天元商会成立,观城、师桥、鸣鹤3个商会合并建为观海卫商会。2008年成立白沙路、古塘2个商会。至2011年,全市镇(街道)基层商会20家。
  行业商会2004年12月成立全市首个行业商会——再生涤纶短纤商会。
  异地商会2005年1月、8月分别成立慈溪深圳商会、慈溪上海商会,2006年6月成立慈溪北京商会,2007年10月、11月分别成立慈溪西安商会、慈溪成都商会,2008年5月、11月分别成立慈溪南京商会、慈溪东北商会,2009年10月成立慈溪武汉商会,2010年6月成立慈溪新疆商会。
  工商联代表大会
  1988年初为慈溪县工商联第三届执行委员会(简称“执委会”)任职期间,时主任委员潘珠炎,有副主任委员3人。
  1989年12月8—10日,市工商联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63人,会议听取和审议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工商联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委员38人;四届一次执委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10人,主任委员孙纪良,副主任委员3人。
  1992年12月9日、10日,市工商联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56人,会议听取和审议第四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五届执行委员会委员39人;五届一次执委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15人,主任委员(会长)孙纪良,副主任委员(副会长)5人。
  1997年11月27日、28日,市工商联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90人,会议听取和审议第五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六届执行委员会委员43人;六届一次执委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15人,会长龚茂锦,副会长5人。1999年9月,徐磊任会长。
  2002年12月30日、31日,市工商联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25人,会议听取和审议第六届执委会工作报照32—4工商联八届五次执委会会议(2011年)
  告,选举产生第七届执行委员会委员64人;七届一次执委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31人,会长罗国明,副会长21人。
  2007年12月12日、13日,市工商联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15人,会议听取和审议第七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八届执行委员会委员78人;八届一次执委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委37人,会长罗国明,副会长18人;选举产生市总商会会长1人(工商联会长兼),常务副会长4人,副会长27人(其中18名由工商联副会长兼);2008年4月,工商联会长、副会长改称主席、副主席。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执委会任期各5年。
  1994年1月建立工商联党组。自2002年12月始,会长(主席)和党组书记分设,会长(主席)兼职制。
  第二节 工商联调研参政
  调研报告
  1988—1995年,市工商联就深化改革、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撰写专题调研报告72份。1991年3月,向中共宁波市委统战部报送《私营企业急需克服五大薄弱环节》调研报告,后被中共中央统战部收录于《零讯》。1996—2008年,市工商联围绕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50篇。2004年5月,市工商联《打造轴承行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轴承业健康发展》的调研文章被宁波市工商联评为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05年8月,《关于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在省工商联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007年5月,《加强新形势下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报告被中共宁波市委统战部评为年度优秀调研报告。2011年,《从“富二代”(富起来的第二代)向“创二代”(第二代创业者)转变——新生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引导和培养问题研究》一文被宁波市工商联评为年度优秀调研文章一等奖。
  建议提案
  1988—2011年,市工商联(总商会)会员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人、省人大代表4人、宁波市人大代表28人、政协宁波市委员会委员6人、市人大代表357人次、政协慈溪市委员会委员203人次;主任委员潘珠炎自1956年3月至1993年3月连任政协慈溪县(市)第一届至第五届副主席。
  1988—1995年,市工商联及会员向人大、政协会议提交团体提案121件;1996—2001年提交议案、建议、提案125件;2002—2011年撰写各类提案、建议381件。1993年3月,市工商联“关于加快发展我市个私经济若干意见”的提案被市委、市政府采纳,于6月发出《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意见》。2007年2月,《关于做好家电科技城的几点建议》被评为年度优秀建议案。2008年4—6月组织开展新时期慈溪企业家精神征集活动,提炼形成“溪的性格、海的气魄”新时期慈溪企业家精神。
  会议发言
  1988年,在政协慈溪县四届二次会议上作《促进个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发言,至2011年,在政协历次会议上发言15次。1998年2月,《正确引导、积极扶持、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发言引起市领导重视,市政府于6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言形成的建议被评为年度优秀建议案。2000年1月、2001年2月,分别作《维护个体私营经济合法权益》《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再认识再鼓励、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新发展》的发言,呼吁继续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2006年2月,《关于如何做强做大我市家电产业》的发言转为当年政协重点提案。2008年,《加快发挥慈溪人经济作用》的发言被大会评为优秀提案。2011年,关于助推“富二代”向“创二代”转变的建议作为大会发言材料被评为2010年度优秀提案。
  第三节 经贸活动社会公益活动
  经贸活动
  1988—1998年,市工商联组织会员企业到中国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国家考察8次计108人次,帮助会员开拓国内国际市场。1994年6月组织10名会员出访香港地区,历时10天,其中有4家企业与港商签约,港商投资美元60万元、港币120万元。
  1998—2002年组织10批次127人次赴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法国、德国进行商务考察。2002—2007年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华商会、旅洽会、浙洽会、各类展销会等经贸活动120余次,组织基层商会秘书长赴南宁、北海、西安、宁夏等地学习考察商会工作经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2004年5月组织59家会员企业参加中国慈溪·北京家电博览会;组织36家会员企业参加在中国香港举行的香港—宁波电器制造业对接专场洽谈会;10月组织23家会员企业参加宁波组织的成都·全国大中城市企业交流洽谈会;11月组织25家家电企业参加在宁波召开的国家级旅洽会,扩大慈溪家电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07年,市工商联和基层商会组织各类经贸活动50余次,参加会员企业2500余家;5月组织29家会员企业参加2007欧洲—慈溪企业合作贸易洽谈会。2008年,基层商会分别组团赴中国台湾和日本考察12批435人次。2007—2011年与方太家族企业专修学校联合举办5次慈溪·家族企业国际论坛,其中2008年论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和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共同出席并致辞;2009年,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出席并致辞;2010年,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出席并致辞。2010年、2011年与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中国制造成长力论坛。
  社会公益活动
  市工商联引导和组织企业家回报社会,热心公益;1994—2011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家每年在助学、敬老、帮教、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投入资金1亿余元。1994年10月,13名私营企业主投入资金161万元,在云和、宁海等县(市)就地取材与贫困村合办光彩企业2家;为新浦、掌起、逍林等地公益和教育事业出资100余万元。1998年7月向江西受灾地区捐款150万元。2003年5月抗击“非典”(非典型性肺炎)期间,会员企业以冠名形式参与慈善捐款2775万元。2005年,企业慈善捐款1500余万元,捐赠人数3276人,助学结对贫困的大、中、小学学生1024人,助学金额547万元。2006年5月,在“回报社会、共创和谐”企业家座谈会上,100余位企业家现场认捐4500余万元,全部用于扶贫、助医、助学和安居工程;同月,在新浦召开村企结对现场会后,至2008年3月,全市有1523家企业与297个行政村结对,计划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实际到位3463万元,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2007年度中国慈善排行榜上的174位企业家中,慈溪市工商联会员中11位企业家榜上有名,占中国慈善家上榜总人数的6.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市工商联组织会员企业捐款4278万元,捐献物资价值426万元,其中横河商会、长河商会、宗汉商会均超过200万元。2011年号召基层商会、异地商会和会员企业响应“森林慈溪”建设,总计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
  第五章 科学技术协会
  第一节 科学技术团体组织
  市科学技术协会
  成立于1956年7月,时称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慈溪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第一届至第五届任期3年,第六届开始任期5年,其中第七届6年。2004年与市科学技术局分设单列。1990年10月召开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委员会,黄文云为主席。1993年10月召开市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委员会,黄文云为主席;罗士荣继任主席。1998年10月召开市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七届委员会,罗士荣为主席;王小平、毛加强、李森龙先后继任主席。2004年3月召开市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八届委员会,李森龙为主席。2009年7月召开市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九届委员会,冯昭辉为主席。
  科协由团体会员组成。1988年初,下属团体有县医学会、农学会、林特学会、畜牧兽医学会、珠算协会、会计学会、水利学会、电力学会、中医药学会、土木建筑学会、禽业协会、海洋与渔业学会、计量测试学会13个;6月成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环境科学学会。1989年1月成立市质量管理协会。1995年10月成立市信息产业协会。1997年8月、10月先后成立长河燃器具协会、广播电视学会。1998年5月成立市科技信息学会。2002年4月成立市植保技术学会。2005年1月、5月、7月先后成立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甜菊协会、外语协会。至2011年,有学会协会22个(2009年电力学会注销,2010年甜菊协会注销),合计会员4561人。
  基层科协组织
  镇(街道)科协1992—1994年先后成立浒山镇、观城镇等科协。至2011年,全市20个镇(街道)均成立科协,共有会员225人。
  企业科协2002年8月,庵东镇成立宁波耐吉股份有限公司科协。2004年3月,浒山街道成立宁波市塞纳电热电器有限公司科协。2005年8—11月先后成立新浦镇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科协、崇寿镇宁波新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科协、观海卫镇慈溪宏一电子有限公司科协、附海镇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科协、新浦镇宁波港慈日用品有限公司科协、宗汉街道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协。2005年12月,坎墩街道成立慈溪市洁达纳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科协,龙山镇成立慈溪市九菱电器有限公司科协、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科协、宁波大华锁业发展有限公司科协,掌起镇成立宁波奇乐电器实业总公司科协,逍林镇成立慈溪光华实业有限公司科协,胜山镇成立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科协,新浦镇成立浪木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科协,桥头镇成立宁波沁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科协,匡堰镇成立慈溪市汇丽机电有限公司科协,横河镇成立慈溪市贝士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科协,天元镇成立宁波博一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科协,长河镇成立宁波瑞兴电子有限公司科协。2006年12月和2007年11月,观海卫镇成立凯峰开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科协、慈溪冬宫电器有限公司科协、慈溪市鸣石汽
  车配件厂科协、慈溪市顺达实业有限公司科协、慈溪市中环机械厂科协。至2011年,26个企业科协有会员1558人。
  第二节 学术科普活动
  学术交流
  学术研讨与考察培训1988—2011年,市科协及所属各学会、协会先后举行学术研讨活动568场,组织外出考察246次;举办各类科技竞赛156场,参赛人数5667人次;组织科技人员再教育及技术推广培训310余期,培训1.89万人次;各学会调研后撰写论文,在省内外杂志发表401篇。
  2004年11月,市科协承办宁波市第三届学术大会;会议围绕深化科教强市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主题,开展学术活动。2006年11月,宁波市第四届学术大会慈溪分会场召开“新移民与城市化进程”主题研讨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作《提高科学素质、促进自主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报告。
  科普报告会1988—2011年举办学术报告、讲座、交流会391场,报告人有外请专家、学者,也有当地专家、领导。2000年,宁波市科技报告讲师团成员储嘉康为浒山中学毕业生作《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的报告,听报告学生480人。2001年先后安排《新材料与社会发展》《农产品无公害生产》《葡萄大棚栽培技术》等专题报告。2002—2006年到慈溪作专题报告的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刘明的《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教授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神舟五号飞船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施金苗的《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等;同时安排《健康与你同行——平衡膳食》《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迷信》等科普报告。2008年举办“营养与健康”科普讲座,250余位市民参加讲座。2009年12月与宁波市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联合承办广东—浙江家电厨卫行业知识产权创新研讨会。2010年4月承办全国水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防治研讨会。2011年9月邀请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建培作《中国的空间事业》科普报告。
  编印科普丛书20世纪90年代末,市科协每年编印《科普历书》。2004年始先后编印《食品安全》《家庭节约妙招》《自我诊断》《人与环境》等科普系列丛书,发放到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镇(街道)及社区和农村,宣传身边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技素质。至2011年,共计编印《科普历书》《科普丛书》38本,印制发行30万册。
  青少年科普活动
  1988年始,慈溪在青少年中开展生物百项竞赛、科技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创造发明比赛、数理化计算机学科竞赛、科技夏令营、科技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科技传播活动。市教育局自2000年始每2年举办1次中小学生科技节,至2011举办6届;中小学生科技节集中全市中小学生技术创新、科学普及成果,让中小学生从小学科学、用科学,推动素质教育工作。至2011年,青少年科技辅导协会在组织参加全国和省级青少年航模竞赛中254人次获奖,其中全国一等奖9人次;全市小学生神算子多次在国内外珠算、心算友谊赛和表演赛中获奖;举办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团体赛、中小学生创造发明与创新方案设计比赛、少儿科学幻想画比赛、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论文评比;举办中小学航海、航空模型等比赛96次,组织学生撰写科技论文1.65万篇,举办科技培训班5600余期,受训62.21万人次。
  2004年11月,市科协组建小小科普宣传员队伍,成员为浒山街道中心小学、西门小学一年级小学生各50人,通过定期分发科普宣传资料方式开展活动;小小科普宣传员发放科普资料2万余份,参观科普场馆、基地300人次。2006年7月,在浒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出青少年科普阳光实验基地活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由家长带领小孩在30平方米土地上共同耕
  作、播种、施肥,劳动成果归参加者所有,至2011年有近250户家庭参加此项活动,使孩子在耕作、收获中体验劳动的快乐。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宁波大桥生态农庄以生动形象及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设施,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每年接待各地青少年5万人次至10万人次;至2011年,全市有宁波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5个、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32个。
  论文评选
  自1988年评选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始,至2011年评出自然科学一等奖优秀论文27篇、二等奖优秀论文62篇、三等奖优秀论文97篇;评出的优秀论文由市科协发给优秀论文证书和奖金;并选送部分论文参加宁波市科协评选,其中获得一等奖1篇、三等奖9篇、优秀奖17篇。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2006年,市科协组织慈溪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调查采用2005年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指标体系,以对基本科学知识、基本科学方法、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3个了解程度为主要方面,对慈溪公众(18~69岁)基本科学素养进行问卷调查。
  数据处理结果显示,2006年慈溪公众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为28.2%、对基本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为9%、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了解程度为32.2%;2006年慈溪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4%,分别比2005年宁波市及浙江省平均水平高出0.53个和
  0.83个百分点。
  第三节 农函大培训农技人员职称评定
  农函大培训
  1988年3月成立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简称“农函大”)浙江省慈溪市分校。1992年12月24日举行省农函大慈溪市分校首届开学典礼。农函大日常培训工作由市科协负责实施,镇(乡、街道)均建有农函大辅导站,由分管农业副镇(乡)长负责农函大工作;90%的村(社区)建有农函大辅导小组,农函大办班到村(社区),培训到田头;农函大培训内容有蔬菜、水果、水产养殖、机械制造、烹饪等多种农村实用技术;对象和形式有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培训、失地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计算机网络教育培训等。至2011年,全市招收一年制以上学员10.80万人,短期培训6479班(期),参加85.18万人次;完成宁波市科协下达的百万家庭计算机网络知识普及教育工程(简称“普网工程”)培训任务4.08万人(培训合格);慈溪市农函大先后被科协系统评为中国农函大先进分校、省农函大先进分校、宁波市农函大先进分校等。
  农技人员职称评定
  1988年3月成立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领导小组,组长由科协副主席和农经委副主任担任,成员由农业、林业、水利、土管、农机、供电、水产等各局副局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科协秘书长担任,办公室成员由各成员单位人事干部组成;农民职称评定工作每2年举行1次,评定专业包括农业、林业、水产、水利、农电、土管、盐业、农机、农村会计。至2011年,全市评出农民技术员9762人,其中技师648人、高级技师13人。
  第六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一节 文学艺术团体组织
  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慈溪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成立于1985年4月;第一届、第二届任期3年,第三届始任期5年。1988年5月召开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委员会,岑国柱为主席;翁漫、张建军先后继任主席。1991年9月召开市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张建军为主席;陆军继任主席。1996年11月,召开市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江成达为主席;王骏琪继任主席。2001年11月召开市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委员会,王骏琪为主席;沈建国继任主席。2007年4月召开市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委员会,张伯传为主席。2008年12月,市文联机构单设,方向明任主席。2010年,市文联被评为省文联系统先进集体。
  市文联专业协会
  1988年初,慈溪有县曲艺工作者协会、书法篆刻工作者协会、美术工作者协会、文学工作者协会、摄影工作者协会、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民间文艺研究会、戏剧工作者协会8个专业协会;1990年12月成立市影评学会。1996年5月,各协会分别更名为市曲艺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舞蹈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影视评论学会;1996年11月,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合并为戏剧曲艺家协会;2011年12月再次分设为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2006年,影视评论学会更名为影视家协会,音乐舞蹈家协会分设为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至2011年,有专业协会10个,会员1448人。
  基层文联分会
  1996年8月,宁波飞翔集团文联成立,成为市文联团体会员。2003年成立市文联横河分会、周巷分会。2007年成立市文联坎墩分会、观海卫分会。2009年成立市文联龙山分会。2011年成立市文联附海分会。
  陈之佛艺术馆
  又名“陈之佛故居文物保护所”,1991年增挂“市艺术研究所”牌子,隶属于市文联管理。2008年始,故居修缮,并建陈之佛艺术馆,总建筑面积2489平方米。2010年12月,陈之佛艺术馆开馆。
  第二节 创作研讨文艺交流
  创作研讨
  市文联和各协会以征文、笔会、作品加工会、研讨会、比赛等形式,鼓励作者开展各类文艺创作,发现和培养文艺人才。1989年与省音乐文学学会联合举办青年词作家霍建幸歌词作品谱曲笔会。1995年承办宁波市小说笔会及徐梅强《走进暴风雨》长篇小说研讨会。199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和慈溪撤县建市10周年,开展“我爱慈溪”征歌活动,共征集歌词108首、歌曲213首,选编成《“我爱慈溪”歌词集》,制作CD片,在市内外发行。2001年举行长篇小说《梧桐城》《苦行者江蚕》研讨会。2004年与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行长篇报告文学《时代见证》研讨会。2005年与省作协在杭州联合举办岑其诗歌作品研讨会。2006年开展以“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为主题的学习创作系列活动,编辑出版《海湾新路》文学作品集和《慈溪爱国民间故事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艺作品选》《慈溪市廉政文学作品集》《“树新风、明荣耻”书法作品集》,将12首创作歌曲录制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CD片在电台播出;同年,举行《田野上飘起一阵鸽哨——陆军歌曲选》首发式及作品研讨会。2007年举办胡洪军、胡遐文学作品研讨会。2009年4月举办长篇小说《温暖》《三北碧血魂》研讨会。2010年5月承办《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颁奖典礼,获奖作家刘震云、莫言、阿来、苏童、严歌苓与慈溪文学爱好者现场交流,开设专题文学讲座。2010年5月举办慈溪文学新作暨俞强诗歌研讨会。2011年4月举办长篇小说《阳谋》《宁波!宁波!》研讨会。
  文艺交流
  1989年,慈溪48幅民间画、30幅当代书画作品先后在台北市凤鸣画廊展出;同年,与上海沪东工人文化宫联合举办慈溪市书画、民间画展览,展出作品120件。1995年,慈溪市徐福东渡书画影展先后在舟山市岱山县和山东省青岛市展出,使徐福南路起航说产生影响。2000年,慈溪画家房企遐在日本佐贺县举办画展。2002照32-7《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年,慈溪民间画作者赴新西兰进行国际性颁奖典礼(2010年)
  艺术交流,《丰年同乐》《牧歌》等民间画被奥克兰市市立博物馆收藏;同年,举办慈溪、余杭、丽水书画联展。2005年举办慈溪、海宁旅游风光书画联展。2008年邀请全国20位知名作家、诗人到慈溪参观考察、创作采风,集成文学作品集《慈溪印象》;同年举办慈溪、海盐书法美术作品联展。2009年9月在慈溪画院举办慈溪、萧山、普陀三地美术、书法作品交流展。2010年8月配合宁波市委宣传部、市政府、省美术家协会在宁波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慈溪画院举办“坚守·回望”叶文夫中国画展。2011年9月举行应华明旅欧风景油画展。
  第三节 文艺展现
  文艺演出
  1990—2008年,市文联相继举办影视歌曲大奖赛、慈溪合唱节,承办“方太杯”青年歌手邀请赛。1999年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祖国颂”大型文艺晚会,在慈溪中学体艺馆举办“红旗颂”大型歌咏会,在虞波广场举行民间文艺展演。2002年举行“奇乐之夜”曲艺名作专场晚会。2004年11月举办农民铜管乐、民间乐队演奏大赛。2006年11月举办李道一文艺创作精品展演。2008年,与省曲艺家协会在慈溪联办陈金华曲艺专场演唱会。2009年12月在市人民大会堂举办“文联之声”新年交响音乐会。2011年6月在市人民大会堂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原创作品音乐会。
  书画摄影展览
  1994年,市文联举办慈溪籍著名美术家邵洛羊书画展。1999年举办全市书画影艺术大展。2002年,由市政府、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市文联、解放军艺术学院共同承办“奇迪杯”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编辑出版《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作品集》,并入选宁波市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2003年承办纪念艺坛巨匠徐悲鸿逝世50周年美术展览;同年与横河镇联合承办省油画展。2004年承办洪丕谟书画馆挂牌暨捐赠作品展览。2005年与市纪委、市直属机关党工委联合举办市廉政文化建设书画作品展。2006年承办纪念陈之佛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展出名家书画作品近120幅,编辑出版《纪念陈之佛诞辰11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作品集》。2008年,由市政府、《中国摄影》杂志社等共同举办“聚焦大桥”全国摄影大展,市文联等承办,并汇编出版作品集;承办纪念虞世南诞辰145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并汇编出版作品集;承办纪念慈溪撤县设市20周年书画影展览,展出作品150余件;承办岑其故乡画展;举办龚爱茹摄影艺术作品展暨摄影画册《心影之旅》《雪野无影》首发式。2009年10月举办2009慈溪摄影艺术大展,汇编《2009慈溪摄影艺术大展作品集》。2010年12月举办“尚美之路”陈之佛、陈修范、李有光、李璋三代工笔花鸟画展。
  《浙东》杂志
  《浙东》杂志为市文联主办的综合性文艺季刊,16开本,原名《三北》,1986年春创刊,当年与慈溪县文化馆合办;1993年改名《浙东》,当年与余姚市文联合办1年;2004年改版为大16开本,篇幅由48页增加至96页。至2011年,编印104期,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民间文学、戏曲小品、书画摄影等约3000余篇,1000多万字。2011年1月召开《浙东》百期座谈会。
  优秀文艺作品评选和人才表彰
  1988—1997年,市文联设有优秀作品奖、作品奖、荣誉奖,每年对上年度的文艺成果进行评选并奖励,共奖励荣誉奖6项、优秀作品奖81项、作品奖183项,合计270项。1990年,市委宣传部对21位取得较大成绩的文艺工作者通报表彰。
  2000年开始,市政府设立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奖,冠名“月季花”奖,由市文联具体组织评奖,对上一年度的优秀文艺作
  品和文艺人才进行表彰、奖励。2009年开照32—8“月季花”奖颁奖典礼(2010年)
  始,分设政府奖、文联奖,政府奖包括新设的最高奖和原有的精品奖,文联奖设金奖、银奖、铜奖,不再设入选奖和提名奖。同年,叶文夫、俞强被评为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叶文夫被评为宁波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2011年,叶文夫获得市突出贡献人才奖,房洁、俞强获得市优秀中青年人才奖;同年,余海军评为宁波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文化新星”。
  第七章 残疾人联合会
  第一节 残疾人组织
  2011年,全市有各类持证残疾人2224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其中肢体残疾10785人,占残疾人总数的48.5%;视力残疾3044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3.7%;听力残疾1996人,占残疾人总数的9.0%;智力残疾2828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2.7%;精神残疾2913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3.1%;言语残疾297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3%;多重残疾382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7%。
  市残疾人联合会
  1989年5月,慈溪市残疾人联合会(简称“残联”)成立(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慈溪县残疾人协会,由民政局代管),1995年6月升格为正科(局)级单位,实行单列。
  1989年7月召开市第一次残疾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主席团及执行理事会,鲍金木任主席,蒋伯琴为理事长。1994年4月召开市第二次残疾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主席团及执行理事会,苏利冕任主席,孙正国为理事长;何礼芳继任理事长。1998年7月召开市第三次残疾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主席团及执行理事会,叶双猛任主席,何礼芳为理事长;岑国强继任理事长。2003年4月召开市第四次残疾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主席团及执行理事会,杨慧芳任主席,岑国强为理事长;范淑珍继任理事长。2007年12月召开市第五次残疾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主席团及执行理事会,杨慧芳任主席,范淑珍为理事长;陈伟凯、房迪庆先后继任理事长。
  市残联1991年、1997年2次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表彰为残疾人之家;2005年,慈溪被评为全国乡镇残疾人工作达标县(市)。2007年,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队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评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调查队。2011年,慈溪创建成为全省第一批扶残助残爱心城市。
  基层残疾人组织
  镇乡残疾人组织1992年5月,全市撤区扩镇并乡后,23个镇(乡)均成立残疾人联合会。至2011年,全市5个街道和15个镇均建有残联。村(社区)残疾人组织2002年,浒山街道青少年宫路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2004年,全市371个村(社区)均成立残疾人协会或小组,至2011年未变。
  第二节 残疾人扶持
  残疾人就业
  1988年,全市有福利企业114家,集中安置残疾人2070人,企事业单位安置残疾人600余人。1996年9月成立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1996年10月1日始,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均按1.5%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安置有困难的单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年第四季度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82万元。2000年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0万元,新安置残疾人就业541人。2004年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157万元,新安置残疾人就业489人。2011年在全市26家福利企业和福利生产单位集中就业的残疾人1670人,按比例分散就业的残疾人2164人。1996—2011年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64亿元。
  2000年开始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至2011年建设8个,投入扶持资金225万元,安置99名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为周边359户残疾人种养户提供服务。2002年始扶持从事种养业和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家庭,至2011年累计向3611户残疾人家庭提供643万元的生产资金或物资援助。2005年8月举办残疾人就业洽谈会,有152名求职残疾人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010年组织开展“走千户残疾人家庭、访百家企业单位”活动,举办第二届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337个,达成就业意向85人;2011年举办大中专毕业生招聘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75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1人。2006年在市劳动力市场设立残疾人就业服务专用窗口,为残疾人求职提供用工需求信息及各类专业化就业服务。2007年始,全市20个镇(街道)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站、点,形成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
  残疾人帮困
  1988年始注重做好贫困残疾人生活保障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在全国助残日、元旦及春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残疾人走访慰问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05年7月始给贫困残疾人每人每月增补生活补助金60元。2006年开始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养老保险补助。2007年,实施残疾人助行工程,向100名下肢残疾人赠送残疾人专用车,总金额50万元。至2011年,全市纳入低保持证残疾人3579人,累计发放低保残疾人生活补助金2343万;发放贫困残疾人养老保险补助728万元;全市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与残疾人累计结对5000对;全市持证残疾人免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救助发生天灾人祸或重大疾病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家庭;1997—2011年累计发放补助款和特困助残金516万元。
  残疾人康复服务
  1988年始实施助听、助视、助行工程,至2011年,为2925名听力障碍的贫困残疾人捐赠助听器,为882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为贫困截肢残疾人装配假肢、矫形器385例,为813名肢体残疾人进行系统化康复训练,向504名截瘫持证贫困残疾人赠送床式医疗气垫,向行动不便的肢体残疾人赠送或资助轮椅5863辆;其间,训练脑瘫儿童79人、智残儿童275人;实施麻风畸残矫治手术9例;低视力配置助视器511人,培训家长153人。
  1990年9月成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2004年始建立康复组织网络;全市20个镇(街道)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站,371个村(社区)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站。2007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与上海假肢厂合作成立慈溪装配中心,完善康复技术指导体系,设立各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市民政局、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市残联配合做好居家养老养残工程试点并逐步推广。至2011年,向残疾人提供各类康复辅助用具、训练器具110余个品种计2.26万件,提供康复需求服务9.23万人次,列支康复经费7574万元。
  1997年,慈溪被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确定为全国“九五”期间精神病防治康复试点县(市),建立市、镇、村三级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对全市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向贫困精神残疾人免费发放药品。2011年,全市精神病人监护率95%,显好率80%,社会参与率75%,肇事率下降至0.02%。
  残疾人教育培训
  1988年建立慈溪聋哑学校,招收聋哑学生60人,2000年更名为市特殊教育学校。1998年开始对残疾人组织职业技术培训。2001年始补助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经费;2006年始补助范围从义务教育阶段扩大到学前教育和高中段。至2011年,对残疾人培训无公害蔬菜种植、水产品养殖、经济果树种植、电脑技能、家政技能等实用技术16345人次;发放入学经费补助3294人次190万元,并给予121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残疾考生每人1000元奖励。2009年始对残疾大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助学补助,累计向30名残疾大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补助金3.80万元。2011年,特殊教育学校有在校聋哑、弱智学生134人,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9.60%。
  第三节 残疾人文体活动
  残疾人文化活动
  1988年始利用各种载体宣传残疾人事业,组建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员队伍;在全国助残日和其他残疾人节日,制作宣传残疾人事业公益广告、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题片及残疾人自强拼搏、社会助残为主题的专题片,组织残疾人文艺汇演和比赛,举办残疾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评活动和网络知识竞赛等,营造扶残助残社会氛围,宣传优秀残疾人事迹,教育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2004年举办“让世界充满爱”大型助残文艺晚会。2007年举办残疾人文艺汇演。
  至2011年,在各种媒体累计刊登播发有关慈溪残疾人工作的新闻报道2885篇(次),全市设置各类助残公益广告标牌1000余块。
  残疾人体育活动
  2004年承办省首届聋人运动会。2007年举办市首届残疾人田径运动会。2008年,举办市首届残疾人游泳运动会。2009年承办宁波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2010年举办首届市残疾人乒乓球、羽毛球运动会。2011年举办第二届残疾人象棋比赛。
  市残联动员组织残疾人组队参加宁波市第二次至第六次残疾人运动会,每次获得第二名,并获得组织奖、道德风尚奖。2005年在省青少年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中,2名运动员获得3枚金牌;在第七届省残疾人运动会上,4名残疾人运动员获得6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在省第二届聋人运动会上,4名运动员取得6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2008年6月在罗马尼亚站举行的世界残疾人乒乓球公开赛中,孙厨人获得TT8级别团体冠军及男子单打第四名。2009年8月在宁波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慈溪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奖牌第三。2010年选送运动员参加省残疾人运动会,获得5枚金牌、10枚银牌、4枚铜牌;孙厨人在广州亚洲残运会上获得1枚金牌、1枚铜牌。2011年输送7名运动员参加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2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姚攒获得游泳1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并打破女子50米自由泳S4级全国纪录。
  第八章 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一节 侨联团体组织
  市侨联
  成立于1980年1月。1992年10月召开市第四次归侨、侨眷、港澳属代表大会,正式代表170人,审议通过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修改后的《慈溪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工作细则》(简称《侨联工作细则》),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黄祖金任主席。1997年10月召开市第五次归侨、侨眷、港澳属代表大会,正式代表190人,审议通过市侨联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修改后的《侨联工作细则》,选举产生第五届委员会,陆友祥任主席;1998年12月戚尧乾继任。2002年11月召开市第六次归侨、侨眷、港澳属代表大会,正式代表209名,审议通过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修改后的《侨联工作细则》,选举产生第六届委员会,戚尧乾任主席;2003年6月包忠许继任;2006年9月许新荣继任。2007年10月召开市第七次归侨、侨眷、港澳属代表大会,正式代表225名,审议通过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修改后的《侨联工作细则》,选举产生第七届委员会,许新荣任主席;2010年1月岑桐华继任。
  2006年,全市有侨眷(含港澳眷属)880户4100人,归侨10人;华侨华人(含港澳居民)6051人,分布于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香港地区3421人、美国989人、新加坡404人、加拿大368人、日本210人、英国108人,合计占总数的90.9%;侨眷中有宁波市人大代表2人、政协宁波市委员会委员1人、市人大代表2人、政协慈溪市委员会委员6人。
  基层侨联
  1997年,观海卫镇成立第一个基层侨联。至2011年,全市有12个镇(街道)侨联、8个侨联小组、1个社区侨联。
  第二节 联络联谊
  接待及专访
  1988年杨梅节期间邀请香港同胞参加杨梅品赏会,全年接待侨胞、港胞109批161人次;至1991年累计接待回乡探亲侨胞、港胞600余人次。
  1993—1997年接待到慈溪探亲、旅游、经贸考察、文化科技交流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144批671人次,接待回乡探亲、考察、讲学、业务洽谈的留学人员39批50人次;市侨联干部出访香港时,均专程拜访几位慈溪籍知名港胞。1998—2002年接待到访的中国香港、日本、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毛里塔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侨胞、港胞611人次,接待回乡探亲、考察、讲学、业务洽谈等留学人员126人次。
  2003—2011年接待到慈溪探亲和考察的侨胞、港胞1251人次;市侨联干部出访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时,拜访所在国的华侨华人社团、留学人员和香港同胞,介绍家乡情况。
  侨务宣传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政治风波,市侨联向海外友好人士发信30余封,发动侨眷、港澳眷属向海外和港澳亲属写信、打电话,解惑释疑,使海外和港澳亲属解除疑虑。1998—2002年向海外留学人员寄送《慈溪留联特刊》近600份,引导留学人员为国为乡服务;其间,在全市侨界开展“树文明新风、创文明侨户”活动,10家文明侨户受到上级侨联表彰。
  2003—2007年组织引导归侨侨眷和港澳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15人受到各级侨联表彰,其中1人被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2009年在侨界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中评出侨界和谐家庭10户,应永军家庭被宁波市侨联评为宁波市侨界十佳和谐家庭,蒋志财家庭、张裕康家庭被宁波市侨联评为宁波市侨界和谐家庭;2010年3月邀请宁波市侨联十佳和谐家庭作专场报告。
  联谊活动
  1990年始连续23年在深圳举办慈溪籍香港同胞新春团聚会,其中1992年12月,政协慈溪市委员会主席郑斌瑞等在深圳举行慈溪市香港同胞团聚会,50位港胞参加。1995年1月,日本阪神地区发生大地震,即致电日本三江会馆慰问。1997年正值香港回归,“七一”前夕,市委、市政府在深圳举行1997慈溪杨梅节·港胞喜迎回归座谈会;2008—2011年在深圳举办慈溪籍港(深)人士迎春团聚会,320余位香港、深圳慈溪籍人士与会。2009年5月照32—10慈溪籍港(深)人士迎春团聚会(2011)在香港成立香港慈溪联谊会。2010年、2011年2次举办慈溪籍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35名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慈溪籍华裔青少年参加活动。2011年5月举办沪慈留学归国人士创业创新联谊交流会;8月组织举办“纪念姚云龙先生逝世3周年”座谈会;每年圣诞节和新年,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赠送节日贺卡或贺信;逢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日,市领导与归侨侨眷、港澳属联谊座谈。
  2008—2011年先后11次赴香港参加相关活动,增进了解加深感情。2008年5月邀请7位海外华侨华人参加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典礼;8月19日,市侨联和观海卫镇党委组织港胞姚云龙追思会,8月30日派人专程赴香港参加姚云龙遗体告别仪式。
  第九章 计划生育协会
  第一节 计划生育协会组织
  市计划生育协会
  1988年12月,慈溪市计划生育协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慈溪市计划生育协会章程》,选举产生市计划生育协会(简称“计生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李楚良任会长。1993年4月召开市计生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黄祖金任会长。1996年7月召开市计生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会,黄祖金任会长。2001年8月召开市计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戴南璋任会长。2006年9月召开市计生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戴南璋任会长;2007年龚建长继任。
  市计划生育协会成立时为社会团体。2002年11月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2010年4月列入人民团体序列。
  1995年、2000年,市计生协会2次被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县级先进单位,1997年被评为省计生协会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专职副会长黄立孟、白沙路街道武陵桥村计生协会新市民分会会长潘志瑞、坎墩街道计生协会干部沈群儿被评为省“十一五”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工作者。
  市计生协会对基层协会工作负有指导责任,指导建立各级各类基层计生协会,形成计生协会组织体系,并对基层计生协会的组织建设加强指导和检查。
  基层计划生育协会
  1988年2月,新浦镇成立全县第一个乡镇计划生育协会,新浦村同时成立全县第一个村级计划生育协会;12月市计生协会建立后,各区、镇(乡)、村(居委)先后建立计生协会。2001年3月,第一批企业计划生育协会在周巷镇慈溪氟化总厂、长河镇中兴电子有限公司、范市镇东方服装公司等企业成立;至2011年,全市在用人100人以上企业中组建企业计生协会482个。2008年4月,浒山街道西洋寺社区成立全市第一个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村级计生协会新市民分会)。2009年11月,白沙路街道武陵桥村成立计生协会新市民分会,并召开全市现场会。2010年5月,宗汉街道新界村结合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探索组建村级计生协会新市民分会,并成立新市民幸福家庭生活馆。2010年,在全市外来育龄妇女500人以上的村(社区)推广组建村(社区)计生协会新市民分会,引导外来育龄群众参与新村民新家庭计划活动和婚育文明建设活动,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管理服务。2011年组建村(社区)计生协会新市民分会被列为宁波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之一,得到中国计生协会有关领导肯定,并2次到慈溪实地考察。至2011年,全市共建立基层计生协会1106个,其中单位团体协会2个(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市计划生育指导站),镇(街道)协会20个,村(社区)协会372个,企业协会482个,流动人口协会(村级计生协会新市民分会)230个,总计会员11.20万人。
  第二节 计划生育协会建设
  协会创建工作
  为促进基层协会规范建设和组织活动,开展协会创建工作,1996年,市计生协会根据省、宁波市计生协会创建一流协会和合格协会要求,制订创建规划,在龙山镇东门外村、林家村分别开展创建一流协会和合格协会试点工作,创建工作1997年在全市推开。1998年,市计生协会创建成为省级一流协会。1999年,全市开展基层计生协会组织整建工作,644个村(居)计生协会成为合格协会,合格率78.1%。
  2000年,全市有17个镇级计生协会创建成为省一流协会,有78.1%的村(居)计生协会成为合格协会;龙山镇东门外村被命名为省“百佳”协会。2002年开展示范计生协会创建活动,当年范市镇、坎墩街道计生协会被评为省级示范协会;2003年,庵东镇计生协会创建成为省级示范协会,三北镇计生协会和宗汉街道百两村计生协会、周巷镇花墙门居委计生协会被确定为宁波市计生协会工作示范点;2006年,浒山街道湾底社区等25个村(社区)计生协会被授予市村(社区)计划生育示范协会称号;慈溪市信德衣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计生协会被授予市企业计划生育示范协会称号。2009年开展基层计生协会评估认定工作,全市372个村(社区)计生协会中347个达标,达标率93.3%;381个企业计生协会中283个达标,达标率74.3%;86个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中78个达标,达标率94.2%。2011年,全市20个镇(街道)计生协会均通过达标;353个村(社区)计生协会中338个达标,达标率95.8%;426个企业计生协会中368个达标,达标率86.4%;261个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中235个达标,达标率90.0%。
  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
  2003年,市计生协会在桥头镇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试点,协会会员参与村民自治的民主评议、民主听证、民主监督,推动村级计划生育工作制度和责任落实。2004年,全市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村(居)计生协会协助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负总责、村民搞自治、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的工作机制,参与村(居)民主决策、民主议事、民主评议、民主听证等活动,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实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发挥群团组织优势作用。2006年6月,全省计生协会“会员之家”建设研讨会暨现场会在慈溪召开,会上要求推广宗汉街道百两村计生协会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会员之家”建设的做法。至2006年,全市有335个村(社区、居委)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占总村(居)数的90%以上。2009年始,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更名为“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2010年始创建人口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单位,当年宗汉街道新界村、掌起镇陈家村、龙山镇徐福村、坎墩街道直塘村、长河镇长丰村成为首批国家级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庵东镇桥南村、观海卫镇蒋家桥村、慈溪市嘉利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宁波兴瑞电子有限公司、宁波美培林轴承有限公司成为首批省级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或示范企业,古塘街道园丁社区、崇寿镇傅福村、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宁波市级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社区)或示范企业,2011年,庵东镇桥南村、崇寿镇傅福村成为第二批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长河镇垫桥村等12个村(居委会、社区)和2家企业协会成为第二批省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委会)或示范企业,宗汉街道百两村、坎墩街道三群村成为宁波市级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
  第三节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及服务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各级计生协会配合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至2011年,全市建立协会宣传教育阵地1100余个;经常在各级计划生育宣传阵地开展优生优育咨询、避孕药具发放、知情选择指导、生殖健康服务及相关资料发放活动,定期更换计划生育宣传栏、阅报栏、黑板报,宣传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政策法规,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知识讲座,召开计划生育民主听证会,设立青春驿站和谈心吧,为青少年和育龄群众解疑释惑。
  市计生协会参与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活动;2004年,中国慈溪婚育文化基地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西侧宁波大桥生态农庄内建成,设人口文化长廊、婚育新风窗、婚庆花园等,宣传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实现科学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相结合;2008年3月,婚育文化基地内建成市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心;2009年开展“人生开端、早教起步”百场巡回报告会,举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主题讲座及多种广场计划生育主题宣传活动;2011年6月成立市婚育文明乡音讲师团,开展“新市民婚育课堂村企行”活动;12月开展家庭人口文化下乡系列活动,宣传形式有舞台表演、知识展板、有奖竞猜等,邀请省人口文化艺术团到镇(街道)演出,共发放宣传折页、年画、台历近2.50万份,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6次。
  “5·29会员活动日”活动
  1999年,中国计生协会将每年5月29日定为全国计生协会会员活动日,当年,为纪念首个“5·29会员集中活动日”,全市开展以“送温暖、讲奉献,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的宣传服务活动;全市有21个镇358个村(居委会)计生协会开展宣传服务活动,3万余名会员参与。2000年第二个“5·29会员集中活动日”,号召全市每个会员参加一次活动、做一件好事、走访一次联系户。2001年第三个“5·29会员集中活动日”,以“我为协会添光彩、宣传我为国策做贡献”为主题。5月27日在浒服务活动(2007年)山虞波广场举行“我爱我家”文化广场系列活动,包括计划生育图片展览、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有奖竞猜、计划生育宣传资料发放、“婚育新风进万家”书画沙龙大派送等。晚上进行家庭技艺比赛,10000余名市民观看演出。2003年以“我为国策作贡献、我为协会添光彩”为主题。5月28日在浒山虞波广场举行独生子女家庭技艺比赛。2004年,市计生协会联合坎墩街道计生协会在坎墩举办“关爱,牵手你我他”大型文艺晚会。2005年5月22日,市计生协会、市人口计生局、浒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在浒山虞波广场举行“关心青少年、关注青春期”主题活动启动仪式。2006年,以“关爱女性健康,共建美好家庭”为主题,开展文艺宣传。2007年以“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为主题。5月25日晚,市委宣传部、市人口计生局、市计生协会和浒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在浒山虞波广场举行慈溪市“生育关怀行动”暨独生子女早期教育示范区项目启动仪式。2008年以“落实生育关怀,共建和谐家园”
  为主题,市计生协会举办由千名独生子女参加的“冠军宝贝”大奖赛,组织全市各级计生协会会员开展走访服务万名育龄群众活动。2009年以“深化关注关爱,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结合优生“两免”政策(即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宣传,在全市进行巡回宣传活动,共有72000人次参加,发放宣传资料1.20万份;组织会员和群众参加省计生协主办的优生“两免”知识答题活动,2.20万人参与答题;市计生协会与市人口计生局共同举办市新市民婚育文明演讲比赛。2010年,市计生协会举行“青春健康阳光行,生育关怀维民权”青春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共7510人参赛。2011年,市计生协会在横河镇文化中心举办“我爱第二故乡”新市民家庭才艺比赛。同时,市计生协会在“5·29会员集中活动日”开展生殖健康咨询、优生优育优教讲座等活动。
  计划生育服务
  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1990年7月,市计生协会在新浦镇开展计划生育保险试点工作,缓解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后顾之忧,引导转变群众生育观念;1991年3月由单一双农独囡户(父母双方都是农业户粮,只生一个女儿的家庭)父母养老金保险发展为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从怀孕分娩、避孕措施落实到养老,各个阶段都设立保险项目,包括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独生子女平安保险、独生子女婚嫁金保险、生育妇女平安保险、外出育龄人员平安保险、放环保险、结扎保险等10余个险种;是年,全市投保额116万元,当年仅周巷镇有57对符合照顾生育2孩夫妇主动放弃生育指标,自愿参加养老保险。1992年,全市计划生育系列保险投保额330万元。1994年,各镇(乡)确定31名计生协保员,专门负责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全市投保额累计960万元。1996—2000年开设便民服务保险代办窗口,及时做好出险理赔工作,5年累计投保1万余人次,投保额1357万元,年年被评为宁波市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后,基层群众反映理赔额度小,对参保群众的保障意义不大,宁波市计生协会也不再提出要求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再延续。
  参与新家庭计划活动1994年9月,以市委宣传部、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计生委”)等部门为主在桥头镇试点基础上组织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教育和提供生产、生活、生育三方面的服务,宣传、引导、组织群众尤其是育龄人群,自觉参与、共同创建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文明幸福、勤劳致富的小康型新家庭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生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化、家庭化活动,市计生协会参与其中。1995年,市计生协会发动基层协会和广大会员参与新家庭计划活动,配合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编写公开信、新家庭计划目标等宣传资料,全市印发20余万份,有近2万名会员上门入户宣传、发动,推动“新家庭计划”活动开展;1996—2000年,全市有95%以上的农村计生协会会员参与新家庭计划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1500余期,受训人数10万余人次,会员结对扶贫1800余户,帮助1190户脱贫。2000年,全市评出宁波市级新家庭示范户12户,市级新家庭示范户100户,镇级新家庭示范户595户,其中会员示范户675户,占95%以上。此后,因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有所调整,该项工作不再继续。
  项目示范与实施2000年始组织实施计生协会项目,通过协会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促进计划生育家庭致富,普及健康教育;其中青春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对口支援重庆市巫山县生殖健康3个项目被列为中国计生协会试点项目,并被评为先进项目;杭州湾镇海涂养殖、庵东镇盐田改农田、范市镇草莓大棚种植3个项目被列为宁波市计生协会项目。2006年后,各镇(街道)计生协会实施生产合作、带动致富项目,如周巷、龙山、宗汉等镇(街道)的黄花梨、草莓种植项目,庵东镇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横河、白沙路等镇(街道)的茶叶、杨梅、瓜果种植项目,浒山、逍林等镇(街道)的新市民儿童暑期教育项目等;至2011年,全市各级计生协会实施项目31个。
  开展生育关怀行动2008年始,各级计生协会围绕“生育五关怀”(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家庭,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主题实施生育关怀行动,逐步建立一镇(街道)一品、一村(社区、居委)一品特色项目点;组织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支援灾区活动,全市计生协会会员共捐款
  18.30万元,募集社会捐款2.70万元,帮扶“新慈溪人”受灾家庭287户。2009年始,市计生协会每年安排30万元生育关怀资金,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及育龄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生育、生殖健康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其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组织青春健康教育2009年7月,市计生协会在中学生素质教育基地(设在宁波大桥生态农庄)建立市青春健康教育中心及青春健康教育大讲堂;青春健康教育中心设图片、实物、视听室、阅览室4个区域,大讲堂采用参与式、互动式的PLA授课形式,让青少年学生敞开心扉接受同伴教育。至2011年,市青春健康教育中心及青春健康教育大讲堂累计对3500余名中学生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2010年、2011年2次举办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根据师资情况确定慈溪中学等22个青春健康教育项目点开展PLA授课,接受教育的青少年
  1.20万人次。
  开展生育健康服务1999年始,市计生协会结合“5·29会员集中活动日”开展生育健康服务,是年5月29日,市计生协会联合市人民医院、市妇保院、市计生指导站的有关专家到庵东镇钱江村开展医疗并慰问计划生育困难户。2000年5月29日,市计生协会组织市人民医院、市妇保院、市计生指导站等有关专家赴杭州湾镇进行医疗、咨询服务,共接待医疗、咨询162人次、B超32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2001年5月27日,市计生协会在浒山虞波广场举行优生优育优教和生殖健康咨询、供应避孕药具。2006年,市计生协会开展走访5000名已婚育龄妇女、为500名已婚育龄妇女免费体检、组织50名计生协志愿者为群众提供医疗、举办5场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并与文艺宣传服务一起合称为“5555”活动。2008年,市计生协会举办10场男性生殖健康知识讲座,为全市近400名村级计生协会秘书长提供免费健康体检,组织医疗专家进山村为百名群众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至2011年,该项活动持续进行。
  第十章红十字会
  
  第一节红十字会组织
  
  市红十字会
  1989年5月,慈溪市红十字会成立,工作机构设在市卫生局,2011年与市卫生局分设,列入市级机关群团管理,实行单列。2011年6月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124名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彰显人道、服务大局、全面推进慈溪市红十字事业的新跨越》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戴南璋任会长,另有副会长5人、常务理事14人、理事50人。市红十字会第一届至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期间,唐廷文、陈继光、伊敏芳、龚建长先后任会长,市卫生局局长兼任副会长。
  市红十字会成立初,卫生系统各医疗单位以团体会员加入,有个人会员2010名;至2011年,有市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团体会员单位46个,个人会员近3万名。2011年成立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学校工作委员会及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2001年8月,慈溪市红十字医院批准成为省红十字会冠名医院,2008年获得全国百家优秀红十字(会)冠名医疗机构称号;市红十字医院副院长孙杰,2008年获得“全国红十字会志愿之星”称号,2010年获得省红十字奉献服务奖。
  基层红十字会
  1990年1月,市红十字会下设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在浒山中学、西门小学进行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试点,后在全市各建制镇中心小学推开;1992年有会员
  1.50万人。2010年始创建省红十字达标学校、示范学校,评选红十字优秀青少年,在学校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预防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普及教育,让青少年参与红十字会各种大型活动;市蓝天小学自2004年始每星期开设1节红十字教育课程,自编红十字校本教材《情满人间》,将照32—12青少年红十字活动(2011年)红十字教育学习纳入三年级至六年级校本
  
  
  课程,打造红十字社团等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品牌;2010年,市蓝天小学成为全市第一所省达标学校。2011年成立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全市中小学基本建立红十字会。
  第二节红十字会活动
  
  救灾救护救助
  1989年始注重做好救灾、救护、救助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各项救灾救助活动。1991年7月为支援安徽、江苏等抗洪救灾,会同市卫生局发动市、区16家医疗单位义诊,将义诊所得1万余元捐赠灾区。1998年在抗击洪水灾害中,市红十字会筹集价值10万元的榨菜救助哈尔滨灾区。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市红十字会在网络、电视台和《慈溪日报》上公布捐款热线,召集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1天24个小时有人接听,5月13—30日17个昼夜连续工作,募集款物价值总计792万元。2009年募集款物近200万元,援建四川青川县茶坝乡卫生院;是年,台湾遭受台风“莫拉克”袭击后,到台北红十字会进行考察,向台北市红十字会捐献4万元台币。2010年筹集捐款134.80万元,捐款救助受益3095人次,募集西南旱灾捐款30余万元,玉树地震捐款60余万元,舟曲泥石流捐款近10万元。2010年拟订《慈溪市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草案)》。2011年募集款物合计近70万元,其中筹集救助款5.85万元、企业无偿捐赠用于医疗卫生事业仪器设备和车辆总价值62.50万元。2010年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捐赠、慰问工作,受益2150人次。2011年,“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救助款物12.56万元,受益1256人次。
  1991年12月始会同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开始进行驾驶员救护培训,至1992年举办汽车、拖拉机、三卡驾驶员救护培训班58期,培训6880人次。2008年始开展消防官兵、医务人员、涉外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培训,当年培训红十字救护员138名;2009年培训红十字救护员385名;2010年培训救护员284人,开展各项救护知识讲座,救护知识普及2800余人次;至2011年,发证急救员2000人次,普及救护知识9000余人次。2011年举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全市新增加初级急救员培训老师44名。
  献血献遗体角膜器官献造血干细胞
  1992年6月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卫生系统医务人员996人参加报名;至2011年,全市参加无偿献血人数累计7.60万人次,累计献血量19.80吨,医疗临床用血18.80吨。2003年始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目标,2008年实现机采血小板全部来自无偿捐献。2009年始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器官捐献登记工作,当年有近400人加入省造血干细胞资料库,2人初配成功,3人完成捐献遗体和器官登记。2011年新登记人体器官捐献3人,遗体角膜登记58人,实现遗体捐献1人,造血干细胞登记采样205人。
  
  人道、博爱、健康宣传
  逢国际红十字日(5月8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等特定节日及灾情突发时期,组织上街开展宣传,印制、散发各种宣传资料,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报道;订阅《中国红十字报》和《博爱》杂志,传播上级红十字会精神。2010年,在报刊登载文章20余篇,电视台播放节目10条。2011年,在《中国红十字报》杂志刊登文章3篇、市内报纸刊登文章14篇、电视台播放节目12条。2010年5月8日国际红十字日,会同市卫生局组织市红十字医院承办第一次广场宣传及募捐活动,举办第一届“红十字之夜”大型广场文艺晚会。2011年创办市红十字会简报,创建市红十字会门户网站,开展各项红十字会工作宣传;在第八个世界献血者日,与市献血站一道组织第二届“无偿献血”杯乒乓球联谊赛。至2011年宣传无偿献血5139人次,艾滋病预防宣传2.30万人次。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