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业经营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89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商业经营体制
分类号: F726.9
页数: 6
页码: 1042-1047
摘要: 本章介绍了慈溪市1988年到2011年商业经营体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国有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集体商业、个体私营商业等。
关键词: 商业服务 服务业 慈溪市

内容

第一节 国有商业
  国有商业发展变化
  1988年初,全县国有商业机构286个,职工3490人。1990年10月,成立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至年末,全市国有商业机构263个,职工3709人。1995年,全市国有商业法人机构144个、附营单位12个、经营网点529个,职工5080人。1997年后,国有商业企业改制,至2000年基本结束,2000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指商贸批发业2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零售业6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国有商业法人企业10家,产业活动单位26个。至2011年,全市国有商业机构56个,其中限额以上3个;从业人员133人。国有商业与集体商业一样不再占有主体地位。
  国有商业经营量
  1988年,国有商业企业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2.42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6.7%;农副产品收购额0.68亿元,占全市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22.6%。1992年,实行经营、价格、用工、分配放开,批发企业兼营零售业务,经营商品范围扩大。1993年,全市国有商业企业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4.82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1.8%;农副产品收购额0.46亿元,占全市总额的24.2%。后改革力度加大,多种所有制竞争日趋激烈,国有商业经营由盛转衰。1998年,限额以上国有商业企业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5.17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9.6%;农副产品收购额0.53亿元。2000年,国有商业企业改制基本结束,全市限额以上国有商业企业社会商品零售额3.65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2%;农副产品收购额0.36亿元。2011年,限额以上国有商业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94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总额的1.6%。国有商业经营量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供销合作社商业发展
  1988年初,供销合作社下辖各区(镇)基层供销社9个、分社58个、直属公司6家、棉花收购站41个及慈溪冷冻厂,共有商业机构934个,从业人员5439人。1989年建立供销大厦,1994年建立慈溪大厦。至1997年,有商业法人机构30个、商业经营网点930个,从业人员7271人。1997年下半年始,市供销社系统企业先后改制。至2002年,市供销合作社有全资企业5家、参股控股企业5家、归属管理企业9家和保留企业10家,共有商业经营网点165个,从业人员3748人。至2011年,有下属企业30家,其中全资企业3家、参股企业21家、指导性企业6家;在册从业人员5671人。
  1988年,市供销合作社商业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2.41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6.5%;农副产品收购额0.72亿元,占全市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23.8%。1993年,市供销合作社以集团化抢占市场,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4.90亿元,农副产品收购额1.38亿元。2002年,全系统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5.16亿元,农副产品收购额4.29亿元。2011年,市供销合作社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29.67亿元,农副产品收购额9.53亿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16.05倍和9.68倍,跻身于全国百强供销社行列,销售额和利润均列宁波市同行业之首。
  为农服务
  供销合作社在开展商业经营活动过程中,注重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建立为农服务组织,创新为农服务机制。
  综合服务社(站) 1988年,供销合作社建立村级服务站46个,联系社员代表420人,联系生产资料供应600户,建立商品基地40公顷,组织供应农村原辅材料3500万元,推销农产品500万元。2002年,供销合作社对相对偏僻的农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生活日用工业消费品、医疗卫生用品、文化娱乐用品等服务,创建横河镇大山村综合服务社,为宁波市内第一个村级综合服务社。至2011年,供销合作社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社42个,经营收入2.96亿元,农副产品收购额2522万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6个、庄稼医院29家。
  供销社专业合作社 1997年,市供销合作社兴办横河茶叶专业合作社等3个专业合作社。至2006年,累计组建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12个。2008年4月,供销合作社投资100万元,与益大禽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益大禽业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元,时为省内注册资金最大的禽蛋养殖基地。至2011年,供销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28个,入社农户1596户,经营收入5.66亿元。
  1988年,商贸部授予淹浦棉花收购站“文明棉站”称号。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1990年被商业部评为科教兴农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先进单位,1991年被商业部评为先进单位。1991年,逍林棉花加工厂被商业部评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1994年,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被国内贸易部评为全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系统先进单位。1996年,庵东供销社被人事部、全国供销社总社评为先进集体。
  第三节 集体商业
  市第二商业总公司
  1984年12月,建立县第二商业(简称“二商”)总公司。1988年初,总公司下辖267家独立核算企业,营业网店991个,从业人员3276人。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行政区域调整,总公司下设二商公司(管理委员会)9家、直属公司5家,独立核算单位170个,营业网点842个,从业人员2530人。1996年,总公司实施公司层面改革。至1998年,完成企业改制,实行兼并、歇业解体12家,重组有限责任公司8家,营业网点84个,从业人员882人。1999年8月,总公司所属企业全部与母体脱离。2004年1月,撤销市第二商业总公司。
  1988年,二商系统实现商品销售额12103.20万元(其中零售额4954.3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额175万元,利润128.60万元。1989年后,个体商业经营户猛增,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耐用消费品由国有、供销社商业企业专营,二商企业销售额和利润滑坡。1990年,全系统商品销售额10185.30万元(其中零售额4245.4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额69.40万元,利润32.68万元。1991年,全系统商品销售额8658.80万元。1993年,小商店、小服务业、小饮食业实施转制改造、分化重组,强化激励措施,销售额增加,至年底,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额14641.60万元(其中零售额3819.4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额127万元。1998年,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额7287.70万元(其中零售额3484万元),利润54.01万元。
  部门办商业
  1988年初,有部门办企业(包括部门办工业)254家,从业人员2895人,固定资产636.10万元,是年商品销售额0.66亿元。1993年,部门办各类企业重组整合,至年底,全市部门办商业企业188家,从业人员2683人,商品销售额2.73亿元。1997年始,随着母体企业改制而逐年减少,至1999年,部门办企业105家,从业人员2139人,商品销售额4.10亿元。2002年,全市部门办商店、经营部逐步改制,至年底,尚有部门办企业63家,从业人员1904人。1988—2002年,部门办企业就业总人数3.50万人次,商品销售总额48.71亿元。
  第四节 个体私营商业
  个体商业
  1988年初,全县个体有证商业户1.23万户,从业人员1.59万人。同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实施,对个体工商户清理、区别,至年底,全市重新登记个体商业1.22万户,从业人员1.64万人;其中经营副食烟酒、果品的最多,计6647户,从业人员7214人。1988年,个体商业商品零售额2.11亿元,占全市商品零售总额的23.3%。1992年后,市政府先后发出《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个私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放宽政策,个体商业加快发展。至1996年,个体商业户超过2万户,社会商品零售额超过28亿元。1998年后,国有、集体商业企业改制,个体商业户继续增加。2004年,有证个体商业户2.43万户,从业人员2.87万人。2011年,全市有证个体工商户5.68万户,从业人员10.92万人。
  私营商业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凡雇工超过8人的经济组织为私营企业。1993年,全市私营合伙商业8家,从业人员81人,商品零售额22万元。随着政府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国有、集体商业改制,私营商业迅速发展。至1998年,全市私营商业企业789家,从业人员7894人,商品零售额8.43亿元。2000年,全市私营商业企业979家,从业人员1.08万人,商品零售额14.14亿元。同年,市政府实施社会资金兴办城乡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实事工程,进一步促进私营商业发展。至2004年,私营商业企业增加至1677家,从业人员1.58万人。2011年,全市私营商业企业1.74万家,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156家;从业人员1.20万人;商品零售额73.69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总额的59.3%。
  第五节 股份制和其他商业
  内资商业企业
  1993年4月,慈溪市亨霸实业有限公司建立,为市内首家股份合作制商业。股本金10万元,10人参股,经营“亨霸”牌休闲运动鞋,是年商品零售额22万元。1994年,全市股份制商业法人机构1个,网点5个,从业人员22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10万元。1997年,省政府《关于国有小企业改制股份制企业若干意见》贯彻实施,股份制商业得到发展,至年底,全市股份制商业法人机构12个,从业人员619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亿元。1998年,开始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是年1月,市龙达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为商贸行业首家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人员27人。此后,有限责任公司快速发展,至2002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商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企业13家,从业人员1907人,商品零售额7.45亿元;股份合作企业1家,从业人员84人,零售额140万元。2004年始,有限额以上零售商业股份有限公司1家,从业人员35人,商品零售额0.77亿元。2011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商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企业9家,从业人员535人,商品零售额17.86亿元;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企业2家,从业人员80人,商品批发额2.52亿元。
  至2011年,限额以上尚有合营企业1家,从业人员18人,商品批发额5.88亿元。
  港澳台与外商商业企业
  2004年,有港、澳、台商投资法人企业1家,从业人员10人,商品销售额640万元;外商投资法人企业2家,从业人员16人,商品销售额0.40亿元。2011年,全市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共5家,其中限额以上法人企业4家:港、澳、台商投资法人企业3家,从业人员594人,商品零售额7.76亿元;外商投资法人企业1家,从业人员2660人,商品零售额21.77亿元。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