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产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82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产养殖
分类号: F326.4
页数: 3
页码: 843-84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慈溪市1988年到2011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现状。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渔业 慈溪市

内容

1988年,全市渔业劳动力9070人,水产品总产量8066吨,全市人均占有量8.53千克。1991年,完善渔业承包责任制,巩固和发展精养鱼塘,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年产量1.21万吨;其中淡水产品1.03万吨,为全省第九个淡水产品超万吨县(市)。1992年,利用海涂养殖成功。1994年,确定滩涂使用权,重点支持养殖专业户、重点户、经济联合体发展滩涂养殖,滩涂资源得到有序开发,海水养殖面积扩大到428公顷,养殖产量766吨。1996年,调整精养鱼塘品种结构,增养异育银鲫等优、新品种,淡水产品产量增加至1.52万吨。2000年,以滩涂养殖为主的海水养殖面积扩大到9381公顷,养殖产量1.66万吨,全年水产品总量4.26万吨。2002年后,各地建立渔业合作社开展滩涂养殖,走联合生产、规模养殖道路。2005年,水产品总产量5.63万吨为历史最高。201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04万公顷,水产品总量4.21万吨,人均占有量40.47千克,分别为1987年的5.85倍、5.32倍。
  淡水养殖
  1988年初,全市有淡水养殖面积3573公顷,产量6616吨。1992年,养殖面积3781公顷,产量1.09万吨。2001年,养殖面积5050公顷,产量2.22万吨。2011年,养殖面积5498公顷,产量2.15万吨。
  淡水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分鱼塘、水库、河道养殖。
  传统鱼塘用泥坝围拦,容易倒塌。1989年后,采用石砌、三合土、塑料网布片、种草等方法保护堤塘。1996年后,用水泥板、混凝土、石块等材料护坡,牢固度提高。2005年,建标准鱼塘,塘坡用混凝土现浇或石砌;鱼塘采用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增氧,少部分采用喷射式增氧机。2005年,推广底冲式机械增氧机,全塘上下水层溶氧均匀,底栖性鱼类生长环境改善;采用施肥、水质改良剂等方法调节水质。1988年前,用菜子饼、糠饼、青草等单一饲料投喂。1989年,引进黑麦草、苏丹草等青饲料,推广全价颗粒饲料。1991年,推行模式养殖,按鱼类习性搭配混养,用肥料、青饲料、糠麸配投。1995年,银鲫、花鲢、青虾等饲喂配比饲料,辅以鲜活饲料、动物下脚料等。为防治鱼病,干池在冬季排干池水、清除淤泥、经日晒冰冻清除病菌敌害;不干池在放苗前用生石灰泼洒消毒;鱼苗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注射疫苗。
  淡水水库养殖,选择花鲢、白鲢等为主要鱼种;增养河蟹、河鳗、青虾等管理简单高档品种;养殖太湖大银鱼,放养少量银鲫、鲤鱼等底食性鱼种。饮用水库禁止投饵、施肥、用药,海涂水库采用化肥养鱼、投饲精养2种方式。也有采用网箱养殖,放养河蟹、银鱼、匙吻鲟等。
  河道养殖有拦网养殖、堵坝养殖。拦网养殖传统用竹箔拦养,因过水速度慢,后逐步以聚乙烯网片替代,有粗养、精养2种方式。粗养以放养鲤、白鲢、花鲢为主,少量搭配青鱼、草鱼、鳊鱼、鲫鱼,利用天然饵料,自然生长;精养采用混养密放、投饲施肥、配增氧机,产量较高。小型河道常采用堵坝养殖,以泥坝替代网箔,建成鱼塘,采用池塘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品种 慈溪传统养殖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鳊鱼、鲫鱼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白鲫、异育银1。1993年后,逐步引进、加州鲈、南美白对虾、彭泽鲫、草胡子鲶、太湖大银鱼、罗氏沼虾、牛蛙、美国青蛙等品种近30种。90年代,异育银鲫为主养品种。2003—2008年,南美白对虾为主要养殖品种,河鳗、甲鱼、河蟹等特色品种养殖也具一定规模。1988年,繁育鱼种鱼苗面积251公顷,其中水库面积4公顷;主要种类有白鲢、花鲢、鲫鱼、鳊鱼、鲤鱼等,共生产鱼种2900万尾,鱼苗13500万尾。1989—1995年,鱼种产量3000万~4000万尾,鱼苗产量8000万~9000万尾。1995年后,繁育中华鳖、大银鱼仔鱼等种苗。2011年,生产淡水鱼种2828吨,淡水鱼苗3428万尾。
  海水养殖
  1988年,县水产养殖场鱼塘混养中国对虾、脊尾白虾。2001年,养殖面积1.04万公顷。2011年,养殖面积4942公顷,产量1.55万吨,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的36.8%
  海水养殖方法 海水养殖分滩涂、海水池塘、浅海养殖。
  滩涂养殖方法有平涂养殖、蓄水养殖、低坝高网养殖。平涂养殖,选择风浪相对较小海区,在潮流畅通、地势平缓、底质稳定、底栖硅藻丰富滩涂进行养殖;养殖前杀死沙蟹、和尚蟹及其他病菌敌害,放养泥螺、彩虹明樱蛤、青蛤、弹涂鱼、沙蚕等苗种,利用潮涨潮落调节生长环境,自然生长。低坝高网养殖,由堤坝、围网、水池组成低坝高网,建在高潮位区域。面积1~2公顷,坝高0.30~0.50米,坝顶立网,网高2~3米;蓄水25厘米左右,潮涨过坝,自然换水,同时纳入鲻鱼、梭子蟹等自然苗种、天然饵料;放苗前池塘消毒,采用混养方式。蓄水养殖,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涂质细软、底栖硅藻丰盛、中高潮位滩涂,塘内蓄水20~30厘米;放养前平整涂面、排出池水、用药物消毒、清除敌害。
  海水池塘养殖,即在已围海涂围成0.33~3公顷池塘,设进水闸、排水闸,涨潮时将海水引入河道,澄清后放入塘内,投苗饲养;进水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对池塘消毒;养殖方法采用鲻鱼梭鱼与虾混养,青蟹与虾类混养、轮养,虾、蟹类与贝类混养,对虾、鲈鱼专养等。
  浅海养殖主要试养紫菜。2004年,在海域试养紫菜,因缺乏经验,成活率低、长势弱。2006年,在淡水泓海域试养紫菜,长势正常。
  海水养殖品种 主要为慈溪海涂自然生长繁殖种类,泥螺、海瓜子、梭鱼为主养品种,另有青蟹、缢蛏、大弹涂鱼、沙蚕、青蛤、脊尾白虾、中国对虾、刀额新对虾、草虾等。
  海水养殖鱼苗,传统以自然繁育为主,养殖户下海捕捉放养;有些鱼苗随潮水涨落自动游入滩涂养殖区。1998年,放养梭鱼、弹涂鱼等海水自然鱼苗175万尾。1999年,繁育蟹苗529千克。2000年后,三北水产养殖公司等育苗场繁育黑仔鳗鱼、梭鱼、南美白对虾等。1988—2011年,繁育鳗苗5839千克。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