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蔬菜 瓜 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81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蔬菜 瓜 果
分类号: F326.1
页数: 9
页码: 831-83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慈溪土壤、气候条件适宜蔬菜瓜果种植。在计划经济年代,为确保粮棉种植面积,蔬菜瓜果仅在闲田杂地种植。20世纪80年代末,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蔬菜瓜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慈溪农业特色和亮点。1988年,种植面积1.47万公顷。2011年,种植面积3.46万公顷。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种植业 慈溪市

内容

慈溪土壤、气候条件适宜蔬菜瓜果种植。在计划经济年代,为确保粮棉种植面积,蔬菜瓜果仅在闲田杂地种植。20世纪80年代末,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蔬菜瓜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慈溪农业特色和亮点。1988年,种植面积1.47万公顷。2011年,种植面积3.46万公顷。
  蔬菜
  20世纪80年代后期,慈溪种植蔬菜品种有根菜类、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葱蒜类、绿叶菜类、薯芋类、水生蔬菜类、多年生蔬菜类、食用菌类、野生类蔬菜14类63种。20世纪90年代后,引进非结球芽甘蓝、百合、朝鲜蓟等种类,慈溪蔬菜品种增加至74种。
  结球甘蓝 结球甘蓝又称甘蓝、包心菜。20世纪50年代,引进种植,供鲜食。1989年,慈溪冷冻厂引进脱水设备制成脱水产品出口日本。1993年,种植面积增加到290公顷,总产量8510吨。1997年种植面积667公顷,2003年种植面积3000公顷。2011年,种植面积2200公顷,总产量11.55万吨。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河、新浦、龙山、周巷、掌起、天元、庵东等镇。
  20世纪80年代,甘蓝品种以“牛心包”和“京丰1号”为主。90年代,“京丰1号”“四季获”“春丰”“晚丰”种植面积较大。2000年后,“冠王”“强力50”“争春”成为主栽品种。其间,种过品种还有“鸡心”“湖月”“超红2号”等10余种。
  结球甘蓝分秋冬甘蓝和春甘蓝。秋冬甘蓝8月播种,11月下旬至次年2月收获;春甘蓝9月下旬至12月初播种,次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1995年,引进夏甘蓝,5—7月利用遮阳网育苗,7月中旬至11月收获。夏甘蓝占甘蓝播种面积的5%左右。
  花椰菜 花椰菜又名花菜、白花菜,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逍林镇一农户从上海引进。1988年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0年,开发速冻产品出口,打开外销渠道。1995年种植面积954公顷,2000年种植面积1223公顷。2011年,种植面积3213公顷,总产量6.75万吨。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宗汉、坎墩、胜山、掌起、逍林等镇(街道)。
  花椰菜有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移栽后40~60天即可采收。主栽品种为温州、上海引进的50~120天系列品种。其他种植品种还有“雪岭”“白雪”“雪岭1号”等。1994年,逍林镇种子种苗园艺场生产花菜杂交种,2001年后,年生产“申花3号”“申花7号”种子350~400千克,种苗300万株。
  1995年前,花菜在春、秋2季种植,分别选用早熟、中熟品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用晚熟品种发展冬季栽培,可全年生产四季上市。除早秋栽培外,花菜的种植管理较为简便。花菜喜肥耐肥,施肥以氮为主,花球形成期增施磷钾肥。
  青花菜 青花菜又叫绿花菜、西蓝花、茎椰菜,色泽鲜绿、质地嫩脆、风味清香、营养丰富。1985年,长河镇一农户引进试种。1988年,速冻加工后试销日本。
  1990年,长河镇种植面积100公顷。随着外销渠道开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6年全市种植面积192公顷,2000年种植面积983公顷。2003年,青花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335公顷。是年,青花菜出口日本及东南亚5000吨,成为浙江省青花菜主要种植和加工出口县(市)之一。“沃土”牌西蓝花被评为省、宁波市名牌产品。2011年,种植面积2413公顷,总产量4.11万吨。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河、天元、新浦、龙山、周巷、掌起、庵东等镇。
  1988—1994年,种植品种以“东京绿”“里绿”“绿岭”为主。1995—1999年,主栽“绿带”“山水”“梅绿90”等品种。2000—2011年,主栽品种为“曼陀绿”“优秀”等。种过品种还有“未来”“绿魔力”“圣绿”等。
  青花菜以秋播冬收为主,7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11月至次年2月收获。少量春季栽培,12月上中旬播种,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2001年,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工厂化育苗供农民种植。青花菜需肥量大,中后期需氮、钾较多,对硼、镁、钼等元素敏感,缺硼易引发花茎基部空心。
  番茄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2011年,种植面积433公顷,总产量2.61万吨,比1987年分别增加1倍、2.87倍。番茄在各乡镇都有种植,尤以城郊为多,主产区宗汉、桥头、逍林、周巷等镇(街道)。
  1988—1999年,品种以“北京早红”“早魁”“早丰”为主。20世纪90年代,引进“合作903”品种。2001年,从省农业厅引进以色列无限生长型番茄“FA—189”。2003年,从宁波农业科学研究院引进樱桃小番茄“金玉”(日本)、“千禧”(台湾)品种。2011年,主栽品种为“903”,搭配种植“博纳”“千禧”等。其间,种过品种还有“浙杂809”“红玫19”“浙杂203”“圣女”“FA189”“金珠”等。
  1988—1995年,用土温床或露地育苗。1996年后,多为大棚两膜育苗、春季栽培。番茄也可秋栽,7月10日左右播种,9月上旬开始采收至11月上旬。番茄再生法栽培,7月中旬播种,8月下旬定植,12月下旬采收至次年5月,5月中旬砍去根基上部,留3~4个节位培养再生枝,7月采收。为提高坐果率,曾用过“2,4—D”点花,后用防落素喷花。
  茄子 1988—1997年,种植面积在200~267公顷之间。1998年,采用大棚反季节栽培,效益提高,种植面积扩大。2001年,种植面积452公顷,总产1.34万吨。2011年,种植面积333公顷,总产量9600吨。全市各地都有茄子种植,白沙路、宗汉、逍林等镇(街道)种植面积较大。
  茄子品种1988—1994年以本地“黑藤茄”为主。1995—1999年,主栽品种为“宁波藤茄”“杭茄”系列。2005年,德清种子种苗有限公司育成“慈茄1号”,与“杭茄”系列成为主栽品种。其间,种过品种还有“引茄1号”“浙茄1号”等。
  茄子有早春露地栽培、冬春大棚栽培和秋季栽培3种方式。早春露地栽培2月上旬双层膜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5月开始收获。冬春大棚栽培9月15—20日播种,11月初至12月上旬定植,次年1月下旬至2月开始采收至6月。秋季栽培6月下旬至7月播种,10月开始采收至次年6月。1996年,杭州湾镇农技站研究红茄秋季再生技术,7月上旬剪除植株根基10~15厘米以上部分,培育再生枝,9月初可采收上市。大棚栽培茄子,始花至盛花期喷施防落素提高坐果率。
  韭菜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以高王乡为中心,形成韭黄(芽)生产基地,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99年,全市韭菜面积564公顷,产量1.38万吨。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893公顷,产量3.08万吨。主产地观海卫、龙山、周巷、逍林、宗汉等镇(街道)。
  品种主要为传统阔叶韭菜。1999年,三北镇引进韩国品种“雪韭”。2003年,联兴韭菜有限公司从慈溪阔叶韭菜中选育出高产、抗病、抗寒良种,定名“慈韭1号”推广种植。2011年,主要品种为“慈韭1号”“雪韭”,其他品种还有“791”“寒冬韭王”“雪韭王”“新世纪雪韭”“嘉兴雪韭”等。
  韭菜主产品有青韭和韭黄。韭菜用种子或分株繁殖,露地栽培一般采收3次青韭1次韭黄,逍林一带习惯于采收韭薹。1999年,采用棚栽,年收韭菜5~6次,每公顷产量150余吨。20世纪80年代,韭黄采用露地培土软化法,即在青韭收割后,用草片或瓦筒罩住韭菜墩,韭黄长到30厘米时收割,产品俗称韭芽。1992年后,农户待韭菜长到一定高度,将每墩韭菜顶端束起,然后培土成垄,将韭菜墩覆盖,或用盖草、搭棚、黑膜遮光等方法,将韭菜软化、黄化。用此法产量明显提高。
  菜豆 菜豆又名刀豆、四季豆、芸豆、梅豆。20世纪80年代,慈溪冷冻厂引进新品种种植,收购、加工后出口至日本,种植面积不断增加。1993年,种植面积1231公顷、总产量1.54万吨为历史之最,其中新浦镇和周巷镇北部种植面积占70%。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1066公顷,总产量1.41万吨。产区主要分布在龙山、周巷、观海卫、桥头、坎墩、掌起等镇(街道)。
  菜豆有蔓生和矮生2种类型。蔓生型产量高、效益好,品种有“蓝湖”“长白7号”。矮生型操作方便,主要品种有“供给者”“矮生蓝湖”“鲜绿1号”“宝绿”“草原”。其他种植过品种还有“杭州白花四季豆”“法国青刀豆”“初绿2号”等。
  菜豆可春播或秋播,春播占85%~90%。一般播后矮生菜豆50~60天即可采收,蔓生菜豆80~90天后采收。有直播、育苗移栽后小拱棚覆盖等栽培方式。
  黄瓜 黄瓜又名胡瓜,俗称青瓜。主产周巷镇三江口、小安、海江等村。1988—1996年,年种70余公顷。1997年,乳黄瓜腌制加工成小酱瓜,内销增加,并出口东南亚,种植面积增加到150公顷。2001年,种植面积178公顷。2011年,种植面积313公顷,总产量1.65万吨。
  主栽品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为农家品种黄皮黄瓜,此后为“津春4号”“津优4号”。其他品种还有“津春5号”“津优1号”“津优30”等。
  1988—1995年,多为地膜栽培。20世纪90年代后期,部分农户开始采用大棚栽培。2001—2008年,市蔬菜开发公司采用大棚基质栽培。3月下旬播种,采用大棚加小拱棚育苗,出苗后10~15天移栽。开始发蔓时搭建高2米左右人字形棚架,主蔓高1.60米左右打顶。开花后7天可采收乳黄瓜,20~25天采摘成品瓜。主要病害为霜霉病。
  其他蔬菜 其他蔬菜种类众多,常见有萝卜、榨菜、雪菜、大头菜、白菜、青菜、黄芽菜、芥菜、辣椒、毛豆、冬瓜、南瓜、瓠瓜、苦瓜、洋葱、大蒜、菠菜、芹菜、茭白、蘑菇、芽苗菜等;其中许多是传统蔬菜,面广量大,常年种植。另外还有马兰(俗称马兰头)、荠菜等野生蔬菜。
  果用瓜
  慈溪种植瓜类品种较多,果用瓜主要有西瓜、甜瓜等。
  西瓜慈溪西瓜栽培历史悠久,盐地西瓜著称于上海、杭州等地。全市各地都有种植,主产地观海卫、新浦、坎墩、龙山、庵东、逍林、掌起、周巷等镇(街道)。1987年,种植面积4800公顷,因产品滞销、效益下降等原因,1988年减少至2500公顷。1989年后,面积逐渐增加,常年种植在4000~5000公顷之间。2011年,种植面积4966公顷,总产量12.56万吨。
  慈溪西瓜传统品种为“乌皮西瓜”“雪瓜”。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杂交西瓜,产量提高。80年代末,西瓜主栽品种为“新澄1号”“新红宝”“金钟冠龙”;90年代为“皖杂1号”“京欣1号”“西农8号”等;2000—2011年为“早佳”“丰乐5号”“西农8号”“小兰”等。其他品种还有“浙蜜1号”“浙蜜2号”“抗病948”“特小凤”“浙蜜3号”等10余种。
  西瓜育苗,1988—2000年,采用苗床土、河泥方格或营养钵育苗。2001年,进行嫁接育苗试验,防病效果在90%以上。2002年,市浒农园艺研究所在连栋大棚内采用穴盘基质开始工厂化嫁接育苗。至2011年,生产嫁接苗100万余株,种植面积900余公顷。嫁接育苗砧木以葫芦为好,在西瓜种子播种前10天催芽播于基质穴盘或直径6~8厘米的营养钵中,每穴(钵)1粒。西瓜种子在砧木播种后7~10天催芽,密播于苗床或平盘(无穴孔)。砧木出土7~10天,西瓜苗出土2~3天时,采用插接法嫁接。嫁接后5~7天,苗床保持饱和湿度和控制温度促进愈合,后逐渐通风透光。
  西瓜以地膜栽培为主。传统采用爬地栽培,按种植时间、方式形成4种大棚栽培模式,即早春促成栽培,一次定植全年采收栽培,秋季栽培,草莓、西瓜套种栽培。2000—2004年,西瓜大棚栽培面积927公顷。2011年,栽培面积900公顷。
  甜瓜 慈溪种植的甜瓜90%以上为越瓜(俗称脆瓜)及香瓜(普通甜瓜)。1995年,市农业局综合站引进硬皮甜瓜品种“伊丽莎白”。甜瓜种植遍于境内,主产地为观海卫、胜山、新浦、横河、坎墩、逍林、白沙路等镇(街道)。1988年,甜瓜种植面积1080公顷,总产量8.47万吨。1993年,种植面积1280公顷,总产量2.52万吨。1996—2000年,年平均种植面积1242公顷,总产量2.76万吨。2008年,种植面积732公顷,总产量1.44万吨。2011年,种植面积789公顷,总产量1.51万吨。
  越瓜主要品种有花皮梢瓜、白皮梢瓜,于3月下旬播种育苗,露地爬地栽培,7月收获。2001年,开始采用夏秋季栽培、早春大棚栽培。2005年,坎墩惠农瓜果研究所选用南瓜品种“金甲田”“铁雪龙”作砧木嫁接花皮梢瓜,增产80%。2011年,推广花皮梢瓜嫁接苗30万株,种植面积67公顷。
  硬皮甜瓜主要品种有“玉姑”“黄皮9818”“东方蜜1号”“西薄洛托”“哈蜜红”“状元”“雪里红”“蜜世界”等。栽培方法有早春大棚栽培和秋季栽培2种。早春大棚栽培于12月中下旬播种,电热控温育苗,爬地或立架栽培,次年5月初开始收获。秋季栽培于7月中旬至8月初播种,10月初至11月收获。
  香瓜主要品种有黄金瓜、青皮绿肉等。栽培技术同越瓜。
  水果
  慈溪水果主要有杨梅、梨、葡萄、桃、柑橘、草莓等。枇杷、苹果、青梅、无花果、猕猴桃、柿子、果桑、油柰等少量种植。1988年,全市果园面积5127公顷,水果总产量1.83万吨,人均占有量19.32千克。2011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8293公顷,总产量12.11万吨,人均占有量116.43千克。杨梅销往上海、北京、广州、哈尔滨、沈阳等大中城市及新加坡、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横河镇、周巷镇分别被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慈溪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杨梅之乡”。
  杨梅 杨梅为慈溪传统水果。1988年,种植面积3554公顷,产量1.11万吨,分别占全市水果的69.3%、60.7%。2005年,产量4.47万吨为历史最高。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4591公顷,产量3.67万吨。杨梅主产区在横河、匡堰、观海卫、桥头、掌起、龙山等镇。
  慈溪杨梅品种以“荸荠种”为主,历年占总面积的95%以上。2011年,全市杨梅栽培品种有“荸荠种”“早荠蜜梅”“东魁”等近30种。
  20世纪90年代后期,果农对树体高大的成年杨梅树采用截高枝、“开天窗”方法进行修剪,树冠高度控制在3.50米左右。20世纪80年代,梅农习惯在杨梅采摘后施1次草木灰。90年代,以复合肥为主,年内和采后各施1次肥料。2004年后,推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广应用草木灰、焦泥灰等农家肥料及杨梅专用肥,部分梅农在果实膨大期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2次。1988—1997年,杨梅产量大小年之比为11∶1。1993年,市杨梅研究所研制杨梅疏花剂及采用截枝法均衡大小年结果,2003—2011年,推广疏花疏果技术1.80万公顷,大小年产量之比降至1.7∶1,单果重提高23.2%。杨梅主要病害有癌肿病、褐斑病、根腐病等,主要害虫有白蚁、介壳虫、天牛等。杨梅病虫发生少、危害轻,一般不予防治。
  梨 20世纪80年代,种植面积100公顷左右。1993年,种植面积扩大到761公顷,产量5383吨,比1988年分别增加6.50倍、5.90倍。2000年,种植面积2114公顷、2001年产量4.19万吨为历史最高。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569公顷,总产量1.53万吨。梨种植分布在17个镇(街道)、163个村、1家农场;种植面积在66.67公顷以上的村有周巷镇新缪路村、湖塘新村,观海卫镇新泽村、洞桥村;种植面积最多为周巷镇成和果业有限公司
  20.30公顷,年产量610吨左右。
  1988—2011年,主栽早熟品种为“翠冠”“新世花”;中熟品种为“黄花梨”;引进、种过的品种还有“今村秋”“大恩梨”“菊水”等20余种。
  20世纪80—90年代,梨树整形以疏散分层形为主。90年代末,采用矮化开心形,少量棚架式栽培。一般树高控制在2.50米以下;疏花疏果,根据种植密度,按株定产,按产留果,删除多余花果。20世纪90年代,推行套袋技术,绿皮品种套外黄内黑果袋,黄褐色品种套外黄内白果袋或透气薄膜袋;部分果农应用高接换种技术改良品种;病害主要有梨锈病、梨黑星病、梨轮纹病;虫害主要有梨木虱、梨圆蚧、吸过夜蛾。
  葡萄 2011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1784公顷,总产量5.06万吨。葡萄种植主要分布在新浦、观海卫、掌起、周巷、逍林、胜山、龙山等镇。种植面积在66.67公顷以上的葡萄专业村有新浦镇六塘南村、马潭路村、观海卫镇洞桥村、掌起镇洪魏村、周巷镇新缪路村、龙山镇杨高村等。
  葡萄主栽品种为“巨峰”。其他还有“红富士”“甬优1号”“金皇后”“巨玫瑰”等20余种。
  葡萄生产传统为露地搭竹架栽培。1994年,应用大棚栽培。2002年,发展毛竹连栋大棚。2004年,搭建钢管连体大棚。2008年,全市大棚葡萄栽培占总面积的84%。葡萄需整形修剪,冬季修剪以整形为主。75%左右葡萄园采用多主蔓任意形,另有龙干形、多主蔓自由扇形等。夏季修剪以摘心、除副梢、绑蔓为主。葡萄硬核后期对主干中部进行环剥,着色提早20天左右。葡萄坐果后套袋,能提高果实品质和减轻病害。
  露地栽培葡萄病害以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等为主,年防病15~16次,药剂大多用“福星”“百菌清”“速克灵”“波尔多液”等。
  大棚栽培葡萄病害以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为主,年防病4~5次,药剂选用“施佳乐”“科博9“大生”“世高”等。2002年、2003年分别发现穗轴褐枯病、白粉病、日灼病、角斑病、吸果夜蛾等病虫害。
  桃 1988年,种植面积565公顷,总产量1748吨。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284公顷,总产量7903吨。桃种植主要分布在掌起镇古窑浦村、观海卫镇五洞闸村、横河镇乌玉桥村。
  品种主要有水蜜桃、油桃、蟠桃、黄桃4类。水蜜桃主栽品种有“玉露”“湖景蜜露”“白凤”“大观1号”“早霞露”等。
  桃园要深沟高畦,株培土高于地面40~50厘米,踏实做成馒头形。栽后1~3年,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冠形成。产果后采用自然开心形整形修剪,摘心、扭梢、剪梢、拉枝,同时疏果套袋。
  桃树的主要病害有褐腐病、缩叶病、炭疽病、疮痂病、流胶病等,虫害有蚜虫、红颈天牛、桃蛀螟等,桃农常采用综合技术防治。
  柑橘 慈溪属柑橘栽培北缘地区。1988年,种植面积502公顷。2003年,种植649公顷为历史之最。2011年,种植面积309公顷,总产量6469吨。种植主要分布在龙山、观海卫、胜山、横河等镇。龙山镇邱王村种植面积104公顷,为柑橘专业村。
  20世纪80年代,慈溪柑橘品种90%以上为晚熟品系“尾张”,少量“宫川”等品种。1998年后,引进“朋娜”“象山红”“黄金蜜柑”等10余种。
  柑橘每公顷种植675~750株。树形多修剪成开心圆头形,控制树高2.50~3.0米。幼果期喷施保果剂保花保果。对多花多果橘树,出芽前适度疏除多余花蕾,生理落果后期(约6月底7月初)进行疏果,8月定果。
  危害柑橘的主要病虫有疮痂病、树脂病、红蜘蛛、锈壁虱;用20%“达螨酮”粉剂2000倍或20%“死净”1500倍或73%“克螨特”2000倍等药剂防治红蜘蛛;采用50%“多菌灵”500倍或50%“退菌特”500倍防治疮痂病;用73%“克螨特”2000倍或50%“托尔克”3000倍或25%“速克”1500倍等药剂防治锈壁虱;大雪及冻害引发树脂病,通过农业防治,适度修剪,恢复树势。
  草莓 1988年,种植面积80公顷,总产量450吨。2001年,种植面积672公顷、总产量9895吨为历史最高。2005年,露地草莓比较效益下降,种植面积缩减到479公顷。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287公顷,总产量6255吨。
  草莓分加工品种、鲜食品种。1988—2008年,鲜食露地栽培品种的95%以上为“宝交早生”。鲜食大棚栽培品种“丰香”占90%以上。2009—2011年,鲜食大棚品种“红颊”和“丰香”各占一半;加工品种以“BF—1”“BF—3”为主。
  1990年前,草莓采用黑膜覆盖栽培。1991年后,推广黑膜栽培加大棚覆盖。育苗有生产田育苗、专用苗地育苗、假植育苗等,大多农户采用生产田育苗,即草莓收获后揭除地膜,留健壮株繁苗。1992—1994年,利用组织培养繁育草莓脱毒苗。
  常年危害草莓果实的病害有灰霉病,危害秧苗的有炭疽病,其他还有白粉病、青枯病、芽枯病、根腐病、革腐病、叶枯病、根线虫病等。常年发生的虫害有蛴螬、斜纹夜蛾、蝼蛄、红蜘蛛、桃蚜等。市农技部门开展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采取“抓两头”(移栽前20天左右的育苗地、移栽后20~30天的本田)、“控中心”(地块发病中心)进行防治,有效控制病害。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