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6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城市规划
分类号: TU984.255
页数: 10
页码: 476-4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11年慈溪市城市规划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专项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区块城市设计等。
关键词: 慈溪市 规划 城市规划

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
  慈溪县浒山镇城镇规划 1982年开始编制,1984年10月完成。规划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为指导思想,确定县城以发展纺织工业为主,重点解决县城用地宏观布局和近期建设项目安排。规划期限1982—2000年:近期1982—1990年,远期1991—2000年。人口规模近期35887人,远期5万人。城镇用地规模近期2.15平方千米,远期4平方千米。规划以旧城区为中心,建西门、金山、东门、教场山等新村小区,人均居住用地28.90平方米。拓宽浒崇公路城区段,整治航道,疏浚河流,构建环城线,畅通镇内主要街道。划定甬杭公路以南、新旧慈余公路中间为仓库区。新建第二水厂,调整和扩大干管,逐步形成环状。实现雨污分流,在3个居住小区设日处理能力1000~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各1座。新设110千伏高压线1条。翻建邮电大楼。迁移消防队至罗墅桥,规划用地0.33公顷。
  慈溪市城区总体规划 1987年9月,慈溪县委、县政府委托同济大学、县城乡建设局编制,时名为《慈溪县城总体规划》,次年6月通过会审。1988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时改名,以市政府所在地浒山镇为规划区域,城镇定位为慈溪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轻纺、小型机械加工业为主的工商型小城市。规划期限1988—2005年:近期至1995年,人口规模6.80万人,用地规模6.08平方千米,人均用地89.34平方米;远期至2005年,人口规模11万人,用地规模9.70平方千米,人均用地87平方米。近期城市发展方向以向东北和东面发展为主;南面结合南部工业区的配套作适当发展;西面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填空补实的配套;远期继续向东滚动,逐渐向白沙镇靠拢,连成一片。规划确定城市四横六纵的道路骨架、河湖绿化体系、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布局。
  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20年) 1991年8月开始编制,1993年3月完成。慈溪定位为宁绍平原北部以轻纺和机械加工业为主的新兴工商型城市,确定浒山为慈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年限1993—2020年:近期1993—2000年,远期2001—2010年,远景规划期2011—2020年。人口规模至2000年控制区21.55万人、市区11万人,至2010年控制区29.73万人、市区21.12万人,至2020年控制区37.32万人、市区29.43万人。规划范围东至浒山镇杨家路,西至宗汉镇百两桥,北至坎墩镇三塘江,南至横河镇横河江。市区包括浒山、宗汉及横河北部地区,总面积40平方千米;规划区同时包括坎墩和横河2镇,总面积70平方千米。城市向东、向北发展,适度向南发展。住宅建设向东发展,在新江路北段开发住宅区。生活服务中心以旧城公共服务网点为依托,解放街和三北大街为城市主要商业街,329国道结合商业发展成综合性道路,环城西路和教场山路为经营生产物资商业街。根据服务半径设相应规模菜市场。东二环线东、大塘江北设粮油市场。扩建白沙、天东2所中学,另规划4所中学。合理布局专业医院,建传染病医院。规划3个文化娱乐中心。国道和东外环线交叉口建东站,火车站北侧建南站,东站变客运中心,孙塘路中段建公共汽车总站。铁路站场设于大洋山南部,与萧甬铁路接轨。工业区在原2个组团基础上分南北2片发展。规划南北2片建坎墩变电所、横河变电所。开通有线电视,整改线路。城东新建日3万~5万吨水厂,南部规划日10万吨水厂。
  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年) 1998年开始编制,1999年完成。城市定位为杭州湾南翼工贸型现代化中等城市、宁波副中心城市。规划年限1998—2020年:近期1998—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人口规模,城区常住人口至2005年21万人,至2010年24万人,至2020年规划区39万人、建成区35万人。中心城市规划范围北至潮塘江,西至宗汉七甲江,西南至余姚慈溪界,东至浒山逍林界,东南至东横河,南至横河镇伍梅山一带,面积100平方千米。城市建设用地2005年、2010年、2020年分别为22.50平方千米、25.20平方千米、35平方千米。规划首次提出慈溪城市结构“一体两翼”概念;一体:由浒山、宗汉、横河构成中心城市,为慈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宁波市副中心城市;两翼:周巷、观城2镇。居住用地规划以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相结合,至2010年人均居住用地、居住面积分别为28平方米、15平方米。道路交通规划形成主、次、支三级网络配置,规划外环路、浒崇—浒溪路、北二环路、前应路、西二环路为交通性道路,329国道、新城大道、青少年宫路—乌山路为生活性道路。规划形成一个核心区、两条发展主轴、三条发展次轴、五中心职能区的总体格局;一个核心区由329国道、三北大街、环城西路、新城大道等围合约2平方千米区域;329国道、新城大道为城市两条发展主轴;三北大街、开发大道、青少年宫路—乌山路为三条发展次轴;五中心职能区为商业、行政文化、科教、医疗、市场5个职能区。工业用地规划市经济开发区、宗汉工业区、横河工业区3个工业区。水资源规划近期实施五磊山、白龙岗、童家岙等引水工程,建设郑家浦、徐家浦、淞浦等海涂水库,新建梅湖水库翻水站;中远期通过境外引水解决慈溪水资源匮乏状况。规划中心城市设2个污水处理厂,分别位于北二环路与浒崇公路交叉口西北、北外环路与东外环路交叉口西北。电力规划新增220千伏慈溪变、110千伏观城变、110千伏坎墩变等变电所;中远期继续增加110千伏变电所布点,完善网络结构。邮电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市市话主线普及率每百人70部、市域重点区域每百人50部,至2020年市话主线普及率和市域重点区域普及率分别为每百人90部、60部。广播电视规划至2010年建成自成体系具有自愈能力宽带双向环行网络,光缆干线由镇到村,部分实现光缆到用户,广播电视覆盖率98%,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80%;至2020年,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98%燃气规划以小区气化为主要发展方向,近期气源为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采用管道供气与瓶装供气共存方式,中远期基本采用管道供气。防灾规划要求从消防站至消防现场路上时间5分钟以内,各镇均应设消防队,中心城市按其功能分区设7个消防队。
  慈溪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 2002年4月开始编制,2003年10月完成。慈溪定位为长江三角洲南翼工商名城,宁波大都市北部中心城市。规划年限2002—2020年:近期2002—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人口规模近期30万人,中期35万人,远期49万人。用地规模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0.70平方千米,用地控制范围110平方千米。城市形态与发展为东延、北扩、南调、西控、中更新;东延:依托新城大道与新城河(三灶江)改造完善城市东部新区,强化行政、文化、会展中心区功能;北扩:向北发展城市新区与坎墩连成整体,在北部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大型工业基地及物流基地;南调:对城区南部工业、教育用地及横河镇部分村庄用地功能进行调整,结合新城大道南延布置城市居住新区;西控:控制城西村庄与工业用地,为农居城市化改造区域;中更新:与大塘江、浒山江、赵家路江改造相结合,对旧城商贸中心进行改造更新,提升城市商贸中心功能。规划形成一中心、一基地、三条轴、四片生态绿地、六片区格局;一中心:由老城商贸金融中心区与新城大道行政文化会展中心区共同构成,沿大塘江、浒山江、三灶江呈倒Z型分布;一基地:为杭州湾新区工业基地;三条轴:为慈甬路商业轴线,新城大道城市的行政文教会展轴线,浒山江路及向北延伸商业、游憩、生态轴线;四片生态绿地:在主城东北和西北各设1处生态农业观光区和生态绿地,西南和东南各设1个山体生态或主题公园;六片区:中心区、城东、城南、经济开发区、坎墩、宗汉6个城市综合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主城形成九横九纵主次干路骨架系统;结合城市广场、滨河绿地设地面、地下停车场,安排停车位2.48万个。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至2020年735万平方米,人均15平方米。工业用地规划:形成杭州湾新区工业基地、西北工业区、特色工业园区。规划仓储用地58.80万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在城市东南建城市物流中心,杭州湾新区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危险品仓储用地设在城市东南山坳内。水资源与城市供水规划:近期完成童家岙引水工程,于2010年完成窖湖、灵湖2个翻水站,采用分质供水系统,建四灶浦北水库及海涂水库;同时实施绍兴汤浦水库、曹娥江等境外引水,远期规划富春江引水;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扩建教场山路污水处理厂至每日4.50万吨,同时在中心城区、杭州湾新区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25万平方米。供电工程规划:近期220千伏慈溪变和贤江变为主供电源,中期新建500千伏甬西变为主供电源,中远期改500千伏观城变为主供电源,甬西变为辅供电源。城市电信工程规划:近、中期升级每秒10GB密集型光波分复用系统,远期实施无光纤光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工程规划:期末有线电视入户率99.5%,逐步实现电视节目制作和传输数字化。燃气工程规划:近期燃气主气源为液化石油气,中远期为天然气。供热工程规划:近期在杭州湾新区建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热电厂1座,搬迁慈溪热电厂至横河西,在主城东北新建1座热电厂。城市安全保障规划:确定慈溪城区防洪标准50年一遇,排涝标准20年一遇;市区设7座消防站,消防大队设火警指挥中心;至规划期末建25万平方米人防掩蔽工程。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等开敞空间和人防工程地下设施作为避震疏散场地。
  城市专项规划
  至2011年,编制完成的城市专项规划有《慈溪市城市交通规划》《慈溪市绿地系统规划》《慈溪市住房建设规划》《慈溪市城市地下空间及人民防空规划》等。
  慈溪市城市交通规划 2003年12月开始编制,2004年7月完成。规划年限2005—2020年:近期2005—2007年,中远期2008—2020年。规划范围为主城区和杭州湾新区,共110平方千米。公共交通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合理交通方式结构。中远期公交车辆达到500标台。中期规划公共交通分担居民出行比15%,公交线路40~50条。确定过境公路为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慈溪杭甬高速连接线及杭州湾跨海大桥余姚连接线、宁波沿海高速公路北线,构成慈溪城市区域快速交通网,并与329国道、杭甬高速公路构成余慈地区网络化区际交通网。主城区形成六纵七横主干道骨架。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在市区范围内预留轻轨轨道交通用地,长度为25~30千米;沿中横线、东外环线、浒崇线布局,设公共交通首末站5处。
  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010年5月开始编制,2011年12月完成。规划年限2010—2020年: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5—2020年。用地规模市域范围1361平方千米,中心城市范围110平方千米。规划以构筑安全舒适、低碳生态、智能高效、多元可靠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针对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公共交通、静态交通、货运交通、慢行交通,提出6大发展战略。对外交通发展战略提出应建立以高速公路、快速路为主导,干支线相互联通,快捷高效、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城市道路发展战略提出应建成以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组成的交通走廊,与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公共交通为导向,结构合理、安全低碳、各出行方式相互和谐的城市道路网体系;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提出应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施国家提出的公交优先策略和“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开发模式,使慈溪走向低碳增长的道路;静态交通发展战略提出应正确引导城市交通体系健康发展,支持与配合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保证停车供应的总体水平应能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货运交通发展战略提出应立足宁波、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通过与制造业与商贸业的联动发展,推动宁波全国物流枢纽的战略实施,成为环杭州湾物流产业发展高地;慢行交通发展战略提出应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满足各个阶层市民多层次的出行需求,确定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区域并在该区域内营造绿化、行人、自行车三位一体的生态型、人性化交通空间。
  规划对市域范围内铁路网、公路网、公路客运枢纽、区域轨道交通作出布局。规划沪甬(跨杭州湾)铁路3条线,分别是:嘉兴南方案(虹桥—嘉兴南—澉浦—宁波)、海盐方案(虹桥—嘉兴南—海盐—宁波)、王盘山方案(虹桥—新桥—王盘山—宁波);其中海盐方案沿海盐至大云一线跨杭州湾,经杭州湾新区西侧、坎墩,在慈溪北部设慈溪站。公路网规划分4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一横二纵的高速公路(一横为杭甬高速公路复线,二纵为沈海高速和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第二层次为二横六纵二联的快速干线公路(二横为中横线和杭甬高速连接线—329国道南复线,六纵为周庵公路、余慈公路、胜陆公路〈城区段为东三环〉、观附公路、方淞线、长邱公路,二联为滨海一路和施家山路);第三层次为七横十一纵的干线公路网框架(七横包括滨海线、沿海北线〈西龙线〉、建附线、周附线、周龙线、329国道慈溪段、横筋线,十一纵包括周西公路、芦庵公路、浒崇公路、浒运公路、寺马公路、樟新公路、桥三公路、横滨公路、三海公路、掌二公路、灵峰浦公路);第四层次为一般公路和农村公路网。规划区域轨道交通3条轨道线,路经市中心城区,分别是:S1线,宁波市域轨道线路,主要服务于余慈与宁波之间的交通,体现快速舒适的特点,线路长,站距大;L1线、L2线,余慈市区网线路,主要服务于片区之间的交通,为体现骨干公交服务走廊的优势,线路位于各片区主要客流走廊上,站距较市域线小,加强覆盖面。公路客运枢纽规划:结合余慈中心城、慈溪市域总体规划,在慈溪中心城市范围内形成1处客运中心综合枢纽、1处一般客运枢纽、2处市域公交换乘枢纽。
  规划对慈溪中心城市范围内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作出布局。规划形成“井”字形快速路方案:东三环快速路,主要为慈溪中心城市服务,为高架形式,向北连接沈海高速公路,方便上海方向的进出城交通,向南连接杭甬高速,分担过境车流;中横线快速路,向东连接沈海高速宁波方向,向西连接杭州,为高架形式;余慈大道(西三环),向北连接沈海高速上海方向,向南连接杭甬高速、余姚、余慈高铁,为高架形式;杭甬高速连接线—南三环—329国道南复线,向东连接沈海高速宁波方向,向西连接杭州、余慈高铁,为高架形式。规划形成七纵七横的棋盘式主干路网结构;其中西二环路、教场山路—寺山路—浒溪公路、浒崇公路、新城大道、东三环路、梅林路、寺马线(准快速路)为南北向7条主干路;城市北环线(准快速路)、环城北路、中横线地面道路、北三环、开发大道、329国道、前应路为东西向7条主干路。规划将次干路分为两类:多功能次干路,青少年宫路、孙塘路与三北大街、北二环,为城市低碳交通走廊;常规性次干路,为城市各组团交通服务,同时分流主干道交通流,对道路主骨架起到补充完善作用,直接服务于城市各种用地。规划支路规模控制在350千米左右,区域支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米6~8千米;中心地区、商业繁华地区支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米10~12千米。
  慈溪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03年3月开始编制,2004年1月完成。规划年限2003—2020年:近期2003—2007年,远期2008—2020年。规划范围与用地规模: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建成区范围,其中主城区91平方千米,杭州湾新区20平方千米。规划形成一环、二带、三廊、三轴、四楔、五点结构;一环为沿中心城市规划建成区外围分布的环状绿地;二带为沿河防护林带和城北防护林带;三廊为沿中横线、寺马线、北三环绿色空间廊道;三轴为沿新城河(三灶江)、潮塘江、浒崇公路3条城市绿化景观轴线;四楔为在城区4角规划楔形绿地;五点为大桥新区公园、中横北公园、三灶江公园、乌山公园、峙山公园5处独立市区级大型公园。近期规划建设寺山、乌山、教场山、大桥新区、庙山、小山墩等公园及杭州湾滨海主题公园和三灶江沿江景观公园。生产绿地规划在中心城市东北角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内。建设形成北三环、西三环、潮塘江两岸、杭甬高速公路慈溪连接线等公路绿带。
  慈溪市住房建设规划 2006年初开始编制,2006年11月完成。规划年限2006—2010年。用地规模慈溪中心城区(70平方千米)范围内。人口规模预测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约40万人。住房建设总量目标在规划期内启动建设各类住房45800套,总建筑面积649万平方米,住房面积467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43700套,经济适用住房1800套,廉租住房300套。经济适用房主要集中规划在北二环和金轮大道交叉口东南地块(金轮一厂、二厂)、开发大道和浒崇公路交叉口东南地块、前应路和金山路交叉口西北地块;廉租房除在经济适用房规划地块内有规划外,另置三北大街和金轮大道交叉口东南地块内(金轮四厂)、西二环和北二环交叉口东南地块。规划期内,中心城区内住房用地供应总量397.8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用地380.10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用地17.70万平方米。
  慈溪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2004年初开始编制,2005年5月完成。规划以保障城市空间整体协调发展,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保证城市各项功能稳定集约高效运转,营造良好城市生态系统,增加城市综合防灾抗灾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分层、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规划年限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规划范围慈溪主城和杭州湾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8.80平方千米,控制区范围110平方千米。地下空间功能分区三带、八区:三北大街地下商业街连接金融商业中心(CBD)及新行政、体育、会展中心(新城大道和三北大街交叉口),浒山江路沿线停车网络连接金融商业中心及新城市办公、酒店区(浒崇公路及浒山江路路南),新城大道文化娱乐圈连接新行政、体育、会展中心及文化娱乐中心(新城大道北);防灾片区以中横线、开发大道、浒山江路、新城大道为分隔,共分8个独立防灾片区。地下空间重点发展区域为金融商业中心和新行政、体育、会展中心。开发重点为办公楼、酒店等建筑地下停车场间的连通。规划在中横线(新城大道西侧)设轻轨枢纽站,与公交站、停车场、地下步行通道一体化建设地下综合体。
  慈溪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2011年开始编制,初稿基本形成。规划期限2011—2020年: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规划范围东到寺马线,南到南三环,西到西三环,北到三塘横江,总面积100平方千米。规划形成一纵一横两综合体多区域的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布局结构;一纵:即新城大道,是慈溪中心城区南北向发展的主要轴线和近期开发的重点区域,构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纵向连通主轴线;一横:即329国道城区段,是慈溪中心城区东西向发展的主要轴线和远期开发的重点区域,构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横向连通主轴线;两综合体:人民公园地下综合体、换乘中心(S1—L2)地下综合体;多区域:基本覆盖整个中心城区的多区域地下空间,主要由地面建筑的附建地下室构成。
  慈溪市中心城区雕塑规划 2011年5月开始编制,初稿基本形成。规划期限2012—2024年: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6—2019年,远期2020—2024年。规划范围东到寺马线,南到南三环,西到西三环,北到三塘横江,面积100平方千米。规划形成一心、一圈、四团、七轴、多节点的中心城区雕塑布局结构;一心:由老城商贸金融中心区与新城大道行政文化会展中心区共同构成,沿大塘江、浒山江、三灶江呈倒Z形分布的现代化城市中心;一圈:由中心城区东部组团、南部组团、西部组团、北部组团4大区域组团构成的城市雕塑文化圈;四团:城市东部综合组团、城市南部综合组团、城市西部综合组团、城市北部综合组团4大功能组团;七轴:中心城区7条城市雕塑景观轴线,包括329国道雕塑景观轴线(以青瓷文化为主)、三北大街雕塑景观轴线(以慈溪5大文化为主)、大塘河滨水雕塑景观轴线(以围垦文化为主)、潮塘江滨水雕塑景观轴线(以移民文化为主)、浒崇路—浒山路—杨梅大道雕塑轴线(以慈孝文化为主)、新城大道雕塑景观轴线(以海洋息壤文化为主)、新城河滨水雕塑景观轴线(以新慈溪、新世纪为主题的景观长廊);多节点:适合布置城市雕塑的城市景观空间节点,包括城市出入口、重要交通节点、街头绿地、小游园、历史文化保护区门襟区、风景名胜门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色雕塑公园等。
  慈溪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优化规划 2010年初开始编制,2011年12月完成。规划对既有规划(涉及停车方面)进行梳理优化和完善,根据公共停车场作用、服务对象,结合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新增路外公共停车场109个,新增停车位15051个。停车场建设利用地下空间,有条件的区域采用地下、地面与地下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根据场地条件和区位位置而定。近期建设重点解决核心区15平方千米的停车问题,结合重大建设项目和城中村改造,给出路外公共停车场的近期建设项目,合计3195个路外公共停车位。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年开始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第一个为坎墩分区规划,地块面积22平方千米,位于西三环东、城市北环线南、新城大道西、中横线北。至2011年,主城区内除农居点和成片绿地未编制控规,其余地块均已编制完成,共22个;其中以居住地块为主8个,以工业地块为主2个,以商业地块为主1个,用地类别较为综合的11个,主城区控规覆盖率100%。
  重点区块城市设计
  慈溪市旧城风貌规划设计 2001年12月开始编制,2003年1月完成,定位为慈溪市商业金融中心。规划范围东至环城东路,西至环城西路,南至329国道,北至大塘江,占地面积0.79平方千米。规划形成十字空间轴线,内中外3个圈层:十字轴线为解放街和南门大街;内圈(旧城核心圈),东至天九街,西至水门路,南至新市路,北至小山前路,为城市生活组织圈,以高密度、低空间为风貌特点,规划传统商业、休闲文化娱乐功能;中圈(生态导入圈),东至东城河,西至浒山江,南至东城河向西延伸段,北至大塘江,为建构旧城生态系统基础,构成旧城中心的环城水系、环城绿化圈,以中密度、高空间为风貌特点,规划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功能;外圈(旧城风貌圈),东至环城东路,西至环城西路,南至329国道,北至大塘江,以中密度、较高空间为风貌特点,规划居住为主导功能,沿329国道布置金融、办公。
  慈溪市文化商务区城市设计导则 2008年初开始编制,2008年12月完成。采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城”设计理念,将文化商务区定位为慈溪市未来的文化商务中心,慈溪市现代城市功能集聚区。规划范围南至北三环线,北至中横线,西至五灶江,东至新城河,总面积1.72平方千米。规划居住人口1万人,就业人口3万人,总建筑量160万~200万平方米。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两带的空间结构:一心为都市公共文化中心;两轴为城市形象展示轴和城市生活功能轴;两带为滨水绿色景观带和滨水都市休闲带。
  慈溪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 2010年10月开始编制,2011年8月完成。规划范围北至中横线,南至北三环路,西至东三环路,东至梅林路,总面积2.33平方千米。规划形成一湖、两园、三轴、五区的空间布局:一湖为贯通南北水网的中心景观湖;两园为北部森林体验园和南部植物观光园;三轴为林荫景观轴、体验观光轴、南北连接轴;五区为森林景湖区、森林休闲区、森林体验区、植物观光区、森林游憩区。
  慈溪南部新城城市设计 2010年初开始编制,2011年1月完成。规划范围东至新城河,南至南三环线,西至浒溪线,北至前应路(除东方明珠城、现状中学和浒溪线至浒山江已改造部分外),总面积2.72平方千米。定位为一个融合当代新城开发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具有高品质社区环境与理想城市结构的宜居之城。规划以南二环路为界分为A、B2区,其中A区为居住新城、B区为综合新区。A区形成二轴、三廊、三心的空间结构:二轴为新城大道和浒溪线;三廊为以河网水系为骨架,融合区域环境形成的3条休闲商业廊道;三心为商业商务中心,休闲公园绿心,社区商业中心。B区形成3个片区:北部铁路货站功能区,南部城市片区,东部创新型工业区。
  慈溪市新潮塘区块城市设计 2011年6月开始编制,初稿基本形成。规划范围东起新庵江,西至三灶江,北至中横线,南至北三环路,总面积3.21平方千米。规划形成一带、三廊、一街、两心、三片的空间布局:一带为潮塘江蓝绿景观带,为慈溪河运文化景观休闲带;三廊为赵家路江河道走廊,中江湿地景观走廊,周家路江河道走廊,形成具文化、休闲、体育、游憩等综合功能的南北向生活景观廊道;一街为特色休闲商业街,打造新潮塘区块极具特色的高品质餐饮、美食休闲商业街;两心为2个邻里中心,为2个邻里单元提供配套服务;三片为指阳光水岸片区,新潮花园片区,商办综合区。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