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市域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6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市域规划
分类号: TU984.255
页数: 8
页码: 469-4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域范围规划最早出现于《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时称城镇体系规划,为城市总体规划组成部分;之后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有涉及,其中1998年编制的《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提出慈溪市域城市结构为“一体两翼”,以浒山、宗汉、横河构成中心城市,以周巷、观城2镇为两翼。1995年12月开始编制首轮慈溪市域规划。2005年,编制第二轮市域规划,提出市域结构由“一体两翼”向“一个中心四个片区”转变,着手编制“一个中心四个片区”规划。2006年,在宁波市政府统一筹划下,编制余姚慈溪(简称“余慈”)地区统筹发展规划,成果有《余慈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余慈中心城规划》。
关键词: 慈溪市 市域规划 城市规划

内容

慈溪市域范围规划最早出现于《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时称城镇体系规划,为城市总体规划组成部分;之后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有涉及,其中1998年编制的《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提出慈溪市域城市结构为“一体两翼”,以浒山、宗汉、横河构成中心城市,以周巷、观城2镇为两翼。1995年12月开始编制首轮慈溪市域规划。2005年,编制第二轮市域规划,提出市域结构由“一体两翼”向“一个中心四个片区”转变,着手编制“一个中心四个片区”规划。2006年,在宁波市政府统一筹划下,编制余姚慈溪(简称“余慈”)地区统筹发展规划,成果有《余慈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余慈中心城规划》。
  市域总体规划
  慈溪市市域规划 1995年12月开始编制,1996年12月完成。慈溪定位为经济实力雄厚、城乡功能齐全、生态环境舒适、人民生活富裕、市民行为文明的现代化中等城市。规划分2期,近期1996—2000年,远期2001—2010年。规划至2010年市域总人口108.40万人,用地总面积111.85万平方米,形成一中心、二发展面、三大农业生产空间区域、四条经济发展轴、五大城镇组群体系。一中心:以浒山为中心,组合宗汉、横河、坎墩,形成规模48.63平方千米市域中心城市;二发展面:以329国道为主轴线,南部环境开发,北部网络化城镇建设;三大农业生产空间区域:南部丘陵林果园区、中部平原棉粮产区、北部滨海开发区;四条经济发展轴:329国道、七塘公路(杭州湾南岸发展轴)、中横线、南北大通道;五大城镇组群:以周巷为中心的周巷、天元、小安、长河组群,以庵东为中心的庵东、崇寿组群,以观城为中心的观城、附海、师桥、鸣鹤组群,以逍林为中心的逍林、新浦、胜山、匡堰、桥头组群,以范市为中心的范市、三北、龙山、掌起组群。
  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 2005年3月开始编制,2006年3月公示。2008年,根据《余慈中心城规划》对《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并通过宁波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为宁波市首个通过宁波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县域总体规划)。2009年,杭州湾新区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慈溪原有产业布局被打破,再一次对《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完善。至2011年,《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编修完成,上报省政府审批。慈溪定位为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南翼重要节点城市、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年限2005—2020年。用地范围慈溪全境。规划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208万人,城镇人口156万人。规划至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213.66平方千米。规划形成一中心、四片区、三廊、四带、四轴的市域空间结构;一中心:中心城区,包括现状中心城区和逍林、横河、胜山、匡堰4镇;四片区:分别以慈东工业区块为中心的慈东片区、以观海卫镇为中心的观海卫片区、以杭州湾新区为中心的杭州湾片区、以周巷镇为中心的周巷片区;三廊:为主城与周巷、观海卫2个副城之间及沿沈海高速与杭甬高速复线的3条生态走廊,形成南山北海中平原的生态空间格局;四带:为工业带、农业带、生活居住服务带、生态保护带;四轴:为4条城镇发展轴,分别为329国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连接线、梁周公路、余慈东线。规划形成一主三副一组团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主:为1个主城,即中心城区(职能为综合型,市域商贸和居住中心,以发展商贸业和居住为主,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副:为东部副城——观海卫片区(职能为工贸型,重点发展工业和旅游业,规划为东部商贸服务中心)、西部副城——周巷片区(职能为综合型,规划发展成为西部商贸中心和余慈中心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副城——杭州湾片区(职能为综合型,规划发展成为市域北部片区中心和市域工业发展中心,同时配套一些相应的商业、教育和旅游功能);一组团:为慈东组团(职能为工旅型,重点发展工业与旅游,规划发展成为市域工业产业提升和宁波市区产业转移基地,市域旅游发展重要区域)。
  规划对农业、工业、三产(商贸)发展作出布局。农业空间布局分为3带:329国道以北至杭州湾新区以南为平原农业带,重点发展都市型高效农业基地,配套发展观光休闲农业;329国道以南为山区农业带,重点建设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特种畜禽等农产品基地;杭州湾沿岸与海域为滨海农业带,主要发展湿地和大桥等旅游项目、环杭州湾沿海防护林建设及沿海绿色水产养殖。工业空间布局分为5个区块:慈东工业区块,包括龙山镇全部及北部围垦区块,总用地面积42.17平方千米,是市域工业整合和提升区块,宁波市级重要制造业基地;观海卫工业集聚区块,包括观海卫工业开发区东区和西区,总用地面积10.84平方千米,是慈溪市东中部工业的整合和提升载体;周巷工业集聚区块,包括周巷镇镇西和镇北2个工业区,总用地面积约10.89平方千米,是慈溪市西部工业的整合和提升载体;杭州湾新区,主要为七塘以北地区,占地面积约143平方千米;新兴产业集群区,区域主要位于宗汉街道,东至金轮大道,南至中横线,西至长河镇,北至北环线,总用地面积6.32平方千米,是市域新兴产业集合区块。第三产业形成3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以市域配送物流和专业市场物流为基础,依托环杭州湾产业带、杭州湾新区的工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华东地区一流的物流中心、中转货运中心和长三角重要的货物集散通道,市域最终形成三大体系四级网络节点的现代物流空间布局;区域性商贸会展基地,以杭州湾新区、中央商务区为重点,合理规划市、镇、村三级商业网点,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商贸格局;区域性生态旅游基地,建设以中心城区旅游为中心,大力推进大桥观光游,形成“一心二带三区”(一心指中心城区旅游中心,二带指慈溪南山北水2条旅游经济带,三区指杭州湾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达蓬山—伏龙山文化旅游区、鸣鹤—上林湖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空间格局。
  同时,对市域综合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防灾减灾等作出规划。市域综合交通公路网布局分4个层次:第一层次空间形成一横一纵高速公路(一横为杭甬高速公路复线,一纵为沈海高速公路);第二层次空间形成二横四纵的快速路(二横为中横线和沿海北线,四纵为梁周公路、余慈大道、寺马线、方淞线中横线以北段);第三层次空间形成五横七纵的主干路(五横为北部九塘公路、北三环路、北外环路、329国道、余慈公路—329国道南复线,七纵为芦庵公路、浒崇—浒溪公路、东三环路、樟新公路、观附公路、方淞线中横线以南段、伏龙路);第四层次为农村公路网。运输场站分2个系统:客运系统,设1处客运综合枢纽(位于余慈中心城余姚区域内)、3处一般客运枢纽、7处镇客运站、5处简易客运站;货运系统,设7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水路运输:规划至2020年,完成4条航道改建工程,分别为周巷—西三航道、周家路—逍林—横河航道、逍林—水云浦航道、坎墩—浒山城区航道,规划航道均为六级,中心港区拟建在横河人民闸下游,远期西三港迁建至高背浦以北区域。铁路规划2条线:预留跨杭州湾铁路慈溪市段;新建杭甬铁路高速客运专线,铁路从市域南侧经过,并在余慈中心城余姚境内设置余慈站。轨道交通:规划3条线可与余慈地区灵活连接,与宁波中心城的接口分别在宁波北部澥浦和宁波西北部高桥、慈城。飞机场规划:在观海卫东北高背山村北侧预留军事机场。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规划至2020年,共建6座自来水厂;所有城镇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统—排入市域污水干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市域内共置3座污水处理厂。电力电信工程规划:至2020年,设500千伏变电所1座、220千伏变电所15座、110千伏变电所67座;固定电话145.60万门,信息用户终端20.50万户,移动用户数135.20万户。燃气热力工程规划:规划远期主气源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作为城市应急气源;规划4座热电厂,分别为慈溪市热电厂、金轮热电厂、众茂热电厂、慈东工业区块热电厂。环卫设施规划:规划保留西三垃圾填埋场和东部垃圾填埋场,另在慈东工业区块内新建1座垃圾焚烧处理厂,建成区每0.70~1平方千米设置1座垃圾中转站,新建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为1000~1500平方米。防灾减灾规划:形成消防站21座,其中特勤消防站2座(主城区和杭州湾新区各1座)、普通消防站11座、小型消防站8座;将市域的地质灾害划分重点防治区2个、次重点防治区5个、一般防治区和预防区各1个。
  “一个中心四个片区”规划
  2006年初,开始编制“一个中心四个片区”规划,即《慈溪市中心片区规划》《杭州湾片区规划》《观海卫片区规划》《周巷片区规划》《慈东片区规划》。
  慈溪市中心片区规划 2006年4月开始编制,2009年1月完成。片区定位为环杭州湾城市带重要城市,宁波大都市区北部中心城市,慈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域商业贸易、现代服务、知识创新、居住生活的中心地区和带动全市其他片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龙头先导地区。规划期限2006—2020年: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人口规模至2010年56万人,至2020年65万人。用地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内浒山(原)、宗汉、坎墩3个街道及周边横河、逍林、匡堰、胜山4镇,总面积约287平方千米。用地规模至2010年63平方千米,至2020年78平方千米。规划形成十字发展主轴、七城市组团、一片区中心、六组团中心的空间结构;十字发展主轴:东西向329国道和三北大街间城市发展轴,南北向新城大道两侧地区及以新城河(三灶江)为依托,串联北部坎墩和南部横河;七城市组团:以浒山街道为基础打造片区中心组团,周边以各镇(街道)为基础打造横河、宗汉、坎墩、逍林、匡堰、胜山组团;一片区中心、六组团中心:中心组团核心位置以市政府及周边地块为基础形成片区级(城市级)行政、商业、文化、体育中心,服务中心片区乃至整个慈溪市域,其他六组团以现状政府办公、商业服务相对集中地段为基础分别设城市组团级中心,服务组团内部。
  杭州湾片区规划 2006年4月开始编制,2007年7月完成。规划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国家级开发区成立、保税园区挂牌、余慈地区统筹发展等为契机,培育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龙头、杭州湾新区为载体、环杭州湾产业带为腹地,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宁波市域北部经济增长极。片区定位为宁波大都市北接上海门户、余慈地区生产服务基地、现代化生态滨海新城。规划年限2005—2020年: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人口规模至2010年28万人,至2020年45万人。用地规模至2010年约60平方千米,至2020年约80平方千米。规划用地范围包括杭州湾新区以及庵东、崇寿、新浦3镇,面积295平方千米。规划形成多心、六轴、三带、八片的空间结构;多心:为桥头堡片区中心,四灶浦、庵东—崇寿2个片区副中心,各组团的组团中心;六轴:为沿滨海一路、兴慈五路、历崔线、庵新路、新城大道、水云浦江形成的发展轴线;三带:为北部新区产业、服务、居住、休闲带,中部村庄农田带,南部集镇带;八片:为按道路、水系、绿地、功能区划形成8个组团,包括湿地公园组团、桥头堡组团、工业中心组团、四灶浦组团、庵东—崇寿组团、新浦组团及2个独立村庄和农田组团。
  观海卫片区规划 2006年4月开始编制,2009年12月完成。片区定位为慈溪市中东部工贸综合服务区、浙东生态旅游休闲文化名胜区、长三角现代化观光农业示范区、慈溪市中东部现代化副中心城市。规划年限2006—2020年:近期2006—2011年,远期2012—2020年。片区包括观海卫、附海、桥头、掌起4镇,总面积276.80平方千米(规划文本数据)。人口规模至2011年41.30万人,至2020年47.90万人。用地规模至2011年39.20平方千米,至2020年48.10平方千米。规划形成一核、二轴、三带、四片的空间结构;一核:观海卫片区的城市发展核心区,规划发展成新型城市核心区,主要发展包括商贸、办公、文化、教育、卫生等功能;二轴:南北向观附公路空间发展轴,东西向329国道空间发展轴;三带:由南至北形成的南部文化生态旅游带,中部综合功能服务带,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带;四片:观海卫片、掌起片、桥头片、附海片。
  周巷片区规划 2006年4月开始编制,2007年3月完成。片区定位为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城重要组成部分,姚周片区及慈溪西部产业服务和文化信息中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商贸新城。规划年限2006—2020年:近期2006—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用地范围包括周巷、长河、天元3镇,总面积117.70平方千米,重点规划三塘横江以南区域,面积58.24平方千米。人口规模至2010年16万人,至2015年20万人,至2020年25万人。用地规模至2010年21.60平方千米,至2015年26.49平方千米,至2020年32.13平方千米。规划形成一心、二园、四区、四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心:从周巷行政商贸中心到姚北周巷片区中心的城市片区综合中心;二园:商贸市场综合园和中央生态休闲公园;四区:周巷镇西、镇北、长河天元镇北3个工业区和天元特色家具工业园区;四组团:周巷、片区中央、长河、天元4个居住组团。
  慈东片区规划 2006年4月开始编制,2008年10月完成。片区定位为区域性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旅游生态宜居功能区,统筹发展综合试验区。规划年限2006—2020年: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用地范围包括龙山、范市、三北3镇行政辖区,总面积112.80平方千米(规划文本数据)。人口规模至2010年15.80万人,至2020年23.00万人。用地规模至2020年25.77平方千米。规划形成一心、两片、三带的功能格局;一心:由伏龙山、伏龙湖及周边区域组成片区中心;两片:三北—范市片、龙山片;三带:产业带、生态旅游带、生活居住带。
  余慈地区统筹发展规划(具体内容以慈溪范围为主)
  余慈地区为宁波都市区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7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作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打造宁波都市区副中心的战略决策。
  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 2006年开始编制,2007年完成。余慈中心城定位为宁波都市区副中心,杭州湾地区专业性生产服务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期限2006—2030年:近期2006—2010年,中期2011—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中心城人口至2010年
  145.40万人,至2020年168.60万人,至2030年180万人。规划范围北至中横线,南至杭甬高速公路,东至逍林镇东侧行政边界,西至高速公路余慈连接线,共20个乡镇(街道),总面积488平方千米。用地规模至2010年141平方千米,至2020年168平方千米,至2030年195平方千米(其中慈溪城区用地规模59.62平方千米)。规划形成一核、三片、三廊的空间结构;一核:余慈中心城核心区域,统筹余慈发展,提升余慈中心城职能的核心地区;三片:余姚城区、慈溪城区、姚北—周巷片区;三廊:3条生态廊道,从核心区向外发散,作为余慈中心城最主要的生态隔离带,分隔3片区,沟通中心绿核与周边绿色开敞空间的联系,并向3个片区内部进行绿带渗透。
  规划对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仓储用地作出布局。居住用地规划,慈溪城区11个居住区(慈溪城区6个、宗汉、坎墩西、坎墩东、横河、逍林各1个),每一居住区人口规模5万~8万人,共24.03平方千米;姚北—周巷片区10个居住区,人口规模5万~6万人,共19.33平方千米。公共设施规划,慈溪城区片区级公共中心主要集中在329国道和新城大道沿线,包括大型行政商务办公、商贸文化、卫生文教设施和大量商住混合开发用地;姚北—周巷片区现状2公共中心为片区次中心,周巷为商贸市场综合园区,低塘为商业文化娱乐综合中心。工业仓储用地规划,慈溪城区集中规划工业用地,形成特色产业工业园;慈溪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功能置换为居住、商业金融、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用地;坎墩大道以北和横河镇西部工业用地调整为工业发展备用地,并核减横河镇东部工业用地发展规模;姚北—周巷片区规划成余慈中心城先进制造业重要载体,工业中长期发展主要地区,类型主要为一类、二类工业;周巷镇东工业区近期保留,重点发展周巷镇西、镇北工业区。
  同时,对对外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综合防灾等作出规划。对外交通规划:规划形成一环三射八连一枢纽的公路网结构;规划近期全面完成铁路平交道口立体化改造,实施萧甬线电气化改造;规划建设连接余姚城区、慈溪城区、姚北—周巷片区、杭州湾新区的环形轨道交通系统,与宁波市的轨道系统相衔接,并预留轨道车辆段;规划统一部署余慈两地内河航道,形成以四级、六级航道为骨干,七级及众多地方航道为基础的内河航道网;场站规划设客运综合枢纽站(与高铁客运站结合)、慈溪长途客运总站2个客运主枢纽、短途客运站9个(其中慈溪城区4个、姚北—周巷片区2个),设货运站10个(其中慈溪4个、姚周片区3个)。给水排水规划:规划对余慈中心城供水分为4区,分别为余姚城区、慈溪城区、姚北—周巷片区及核心区;规划建设慈溪东外环路、中横线两侧的污水主干管,完善城区排污管网。燃气供热规划:规划城区居民耗热至2010年每人每年60万大卡,至2020年每人每年65万大卡,至2030年每人每年70万大卡;对现状慈溪市热电厂进行迁址重建,对现状金轮热电厂进行扩建,新建每小时90吨的锅炉1台。综合防灾规划:中心城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降雨24小时排出;城市生命线工程按基本烈度7度标准进行设防。
  余慈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2006年开始编制,2007年完成。余慈地区定位为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浙东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基地、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和全国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示范区。慈溪城区为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城之一,以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工商名城为目标,重点发展商务、会展、咨询服务、金融信息、生活居住功能。规划年限2006—2020年: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规划余慈地区总人口至2010年270万人,至2020年310万人。规划范围北至海岸线,南至山体边缘线,西至余姚行政区边界,东至慈溪行政区边界,总面积2106平方千米。规划余慈地区形成一心、三园、六镇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一心:为北部都市区中心城;三园:慈溪杭州湾新区、余姚滨海产业园区、龙山—慈东产业园区;六镇:观海卫(掌起、附海、桥头)、三北(龙山、范市)、庵东(崇寿等)、泗门(临山、小曹娥)、丈亭(陆埠、三七市、河姆渡)、梁弄。综合交通规划:公路形成一环、三射、八连、一枢纽网络;一环:杭甬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余慈连接线、杭甬复线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西段组成的高速公路环;三射:余慈地区同上海、杭州的3条高速联系通道;八连:余慈地区同宁波中心城的8条通道;一枢纽:结合杭甬铁路客运专线余慈站及轨道交通站设置的交通换乘枢纽。内部道路形成一环五横五纵结构;一环:环绕余慈中心城区的快速路;五横:中横线、329国道、329南复线—余慈公路、甬余夫公路、余北快速路,五纵:浒崇线、慈溪西外环路—余姚东外环路、余庵公路—新建路、梁周一级公路、姚周西路。铁路规划近期建设杭甬客运专线铁路,远期建设杭州湾跨海铁路(沪甬客运专线),实施萧甬线电气化改造;建设连接余姚城区、慈溪城区、姚北—周巷片区、杭州湾新区环形轨道交通系统,与宁波市轨道系统相衔接,并预留轨道车辆段。水利规划实施外引内调战略,实施曹娥江引水、富春江引水、引曹北线工程。电力规划建设500千伏观城变、220千伏慈南变、大桥变,改造220千伏慈溪变。规划统筹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北部平原地区向北排往杭州湾,设4个排污口,其中慈溪2个(龙山、杭州湾新区)。
  重要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8年后为指导市域重要区块开发建设,编制相关区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观海卫新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0年12月开始编制,2011年12月完成。观海卫新城中心区定位为立足慈溪,面向杭州湾,以生产、生活性服务为基础,复合行政服务、商务休闲、商业娱乐、生态居住等功能,打造杭州湾南岸未来都市旅居、现代服务的生态新城区。人口规模5.80万人,用地规模3.16平方千米,建设规模516.05万平方米。规划范围东至世纪大道、北至环城北路,南至北界河(小团浦河),西至油车江,总用地面积5.08平方千米。规划结构为一带、三轴、三心、三片;一带:规划区内部U型水绿公园带;三轴:城市文化景观中轴,桃园路发展联系轴和世纪大道发展联系轴,构筑规划区功能结构主骨架;三心:规划二路以北桃园路两侧为城市动力中心(商务文体中心),世纪大道北侧329国道以东为城市实力中心(泽山公园商贸中心),规划四路以东规划二路以北为城市休闲中心(人工湖生态景观中心);三片:西部商贸服务综合片区,中部商务文化综合片区,外围新城居住集中片区。
  龙山镇核心区块(龙山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0年4月开始编制,2011年12月完成。龙山新城定位为集门户新城、山水新城、服务新城于一体的滨海生态新城,发展成为凸显慈东形象的滨海文化宜居新城,长三角地区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策动杭州湾城市群东翼滨海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人口规模7.60万人,用地规模8.49平方千米,建设规模655万平方米。规划范围东起慈东大道,南至伏龙路,西临三塘横江,北抵蓬苑路,总用地面积15.22平方千米。规划结构为三心引领、主轴推进、五片协同、廊道贯穿;三心:为中部新城行政服务中心,东部综合服务中心,西部轨道交通枢纽;主轴:以东西向灵峰路为新城功能发展的轴线;五片:新城行政中心片区,综合服务片区,轨道交通枢纽片区,旅游观光核心区、滨水休闲区;廊道:新城生态廊道,文化旅游廊道,交通廊道。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