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6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分类号: X3
页数: 3
页码: 438-44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慈溪市根据1989年至2011年的监测数据,慈溪市各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普遍存在超标现象,其中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是重点污染区域。至2008年,混合区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达标,居民文教区和工业集中区仍然超标。土壤调查表明,全市88.4%~91.2%的土壤安全,7.4%~9.5%处于警戒级,1.4%~2.1%轻度污染。耕地分为二等四级,其中一等一级占0.2%,一等二级占39%,二等三级占58.5%,二等四级占2.3%。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管理 慈溪市

内容

功能区环境噪声
  1989年,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市环境监测站对城市居民文教区、混合区、工业集中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等功能区环境噪声进行监测,至2011年(缺1994年),各功能区环境噪声都有超标现象。功能区噪声超标情况以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最为严重,夜间22年均超标,其中超标在10分贝以上18年,昼间有12年超标10年达标;居民文教区次之,夜间与昼间各有14年和13年超标,8年和9年达标;然后是混合区,夜间10年超标12年达标,昼间6年超标16年达标;工业集中区最轻,仅1989年夜间超标,余都达标。
  2006年、2007年,城区各功能区昼间噪声全部达标。2008年,混合区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均达标,居民文教区和工业集中区仍超标,交通噪声污染依然突出。2011年,除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夜间噪声超标,城区其余各功能区昼夜噪声均达标。
  区域环境噪声
  1990年,市环境监测站对区域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分析。1990—2011年,区域噪声等效声级在52.0~65.4分贝间。
  第四节 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境内土壤环境质量未设定期定点监测。2003年开始土壤环境质量调查,2004年结束调查。采样密度每1.33平方千米1个土样。采集水田、旱地(蔬菜、果园地)0~20厘米的表土,5点混合,用四分法留1千克左右供分析。共采集土壤样品284只,其中滨海盐土31只、潮土192只、水稻土61只,分别占10.9%、67.6%、21.5%。不同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含量各异,铅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水稻土、滨海盐土、潮土;铬、镉、汞和六六六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水稻土、潮土、滨海盐土;砷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滨海盐土、潮土、水稻土;铜和滴滴涕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潮土、水稻土、滨海盐土。调查表明,全市有88.4%~91.2%的土壤处于安全级,7.4%~9.5%的土壤处于警戒级,1.4%~2.1%的土壤受到轻度污染。
  耕地地力等级
  2007年,依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根据土壤属性、立地条件、耕作管理等对耕地质量进行全面评价。至2008年,采集代表性土样2084只,对田块所处的地貌类型、坡度、地下水位、地表砾石度、土体剖面构型、耕层厚度、质地、容重、pH值、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排涝抗旱能力15项指标作全面调查和分析。综合各项因子,将慈溪耕地分为二等四级,其中一等一级占0.2%,主要分布在横河、龙山、观海卫镇的稻区;一等二级占39%,分布在除崇寿镇外的各镇(街道);二等三级占58.5%,分布于全市各镇(街道);二等四级占2.3%,分布于庵东、崇寿、胜山、新浦、周巷、逍林等地的新围海涂及未经综合改造的地方。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