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64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习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6
页码: 402-4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11年慈溪市习俗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时令习俗、陋俗劣习等。
关键词: 慈溪市 习俗 生产习俗

内容

生产习俗
  生产信仰 历史上稻农信仰田神、稻神、牛神、米神、龙王,棉农信仰扫帚神、地公、地婆,盐民五月拜潮神、供奉牛大王、夜拜炕炕姑娘、崇拜包公为保安神等习俗大多已消亡。棉农信仰仙姑(农历正月逢八夜拜仙姑,卜问年岁),靠海渔民敬船神、做船福、祭指挥菩萨(明朝指挥佥事马元忠)、唱报水号子等习俗尚有遗存。
  生产方式 人力及畜力灌溉、耕耙、脱粒(稻、麦)、拔草、催芽、播种、拔秧、插秧、耘田、捻河泥、打河草、堆沤肥和棉地葬草子、拔梅草、削伏地、打脑、打边心、整枝、挖芽、捉棉虫等传统生产方法基本消失。农船运输、兑灰及人粪料、带饭篮歇地舍等生产习惯自然消亡。应用除草剂除草、助壮素控徒长等新技术,广泛使用农业机械(详见第十八编《农业》第七章第一节)。竹簟晒谷、翻谷盘翻晒稻谷、稻草人管谷、背簟箩或系布袋采棉花等传统生产习俗尚存。
  生活习俗
  饮食 慈溪人饮食习惯一日3餐。20世纪90年代取消粮食供给制后,粮食供应充足,不再掺杂粮。传统早餐以泡饭、米粥为主,许多家庭到点心店选购面条、包子、馄饨、豆浆、茶叶蛋、焦饼、油条等。中餐、晚餐以大米饭为主,有的选用黑米、小米、糯米、香米、五彩米、进口优质米等。入园幼儿、中小学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上班员工,中餐多在食堂就餐,晚餐多在家庭开伙,也有吃排档、快餐等。“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受儿童、青少年喜爱。
  菜肴在传统基础上更为丰富,荤菜增加,品种搭配,讲究营养。因养殖面积扩大,水鲜、海鲜、肉类等品种和数量增多。蔬菜新品种和反季节蔬菜增多,常年吃新鲜蔬菜。城乡居民腌菜、晒菜干等习惯淡化。农村居民宴筵大多设在家里,惯用全鸡、全鸭、河鳗、甲鱼等菜。城镇居民酒宴大多在饭店操办,粤菜、火锅、川菜、杭帮菜、东北菜等不断融入。虾子毛芋艿、腌白菜、腌泥螺、苋菜头、糟鸡、臭豆腐等传统农家菜,被列入饭店菜谱。进入21世纪,日常居家生活渐渐流行饮食保健,提倡清淡,崇尚绿色环保。酒宴菜肴越趋奢华,龙虾、海参、鱼翅、扇贝、鲍鱼等高档名菜,颇多靡费。
  饮用水普及自来水,农村部分用水缸、水箱。20世纪90年代,桶装饮用水普及城乡。洗涤用水城镇多用自来水,农村多用河水、井水、天落水。饮料普遍用茶,有的习惯喝白开水,有的喜欢喝咖啡,基本不再用糖水(习惯称“糖茶”)待客。年轻人及孩童喜喝牛奶、橙汁、鲜榨瓜果汁及“可口可乐”“雪碧”等饮料,酒宴也多饮用。酒类除农家自制高粱酒、大麦酒等散装酒外,多用各式瓶装国产酒,“伏特加”“白兰地”“威士忌”等洋酒时见酒宴。进入21世纪,红葡萄酒及“茅台”“五粮液”等高档国产名酒流行宴席。
  点心烧“豁啦蛋”(糖水鸡蛋)招待生客或贵客已少见。在面条、粽子、年糕、米饺等传统品种基础上,兰州拉面、刀削面、天津“狗不理”包子、生煎包子、沙县小吃、东北水饺、“永和”豆浆等各地名点普及城乡。休闲食品品种多,食用者众。各式水果进入平常人家,多休闲食用。
  服饰 改革开放后,服装在材料、款式上多变化。材料仍以棉布、涤纶及混纺为主,麻、皮、丝、毛等流行城乡。夏季男性多着衬衫、T恤衫;中老年人部分着汗衫,多穿长裤,少见西装短裤;女性多裙装,青年女子多着吊带衫、超短裙、露脐装、九分裤等。春秋男性大多着西装和休闲装,间以夹克衫、羊毛衫;女性多套装,青年女子曾流行宽松衫、蝙蝠衫、喇叭裤、包腿裤等。冬装有西装、棉袄、皮装、滑雪衫等。21世纪初,唐装一度流行。青年男女喜穿牛仔裤,职业女性多穿职业装。青年女性以多露为时髦,成年男子以端庄为风度。除孩童与高龄老人外,女性都着胸衣(胸罩)。长袍少见,作裙、布襴、土布衣衫基本绝迹。
  男性戴帽流行旅行帽、高尔夫帽、广告帽,年长者戴鸭舌帽、绒线帽。中青年女性戴帽者增多,帽子式样丰富,色彩缤纷。鞋子多穿皮鞋、旅游鞋,穿布鞋者很少;男性皮鞋曾分别流行平头、尖头;女性皮鞋流行高跟,中老年以中跟为主,夏季多穿休闲拖鞋;草鞋、木屐、钉鞋、箬壳鞋等传统鞋消亡。男子四季多着袜,冬厚夏薄,流行低统式样,注重与衣装搭配;中青年女子夏季大多不穿袜,春夏秋女袜款式多样,特别是青年女子流行网眼袜、花纹丝袜、彩色丝袜及膝袜、半截袜、七分裤袜、九分裤袜等,尤其是连裤袜和中长袜。
  男子发型以“三七分”西发为主,部分留长发、剪平头,少数剃光头;部分男性青年染发,以棕黄、浅红居多,间有花色;女子发型样式多,有刘海式、童花式、披肩式、马尾式、削发等;烫发曾一度流行;染发者渐多,流行棕黄、酒红、浅红色等色彩;中青年女子梳辫子、老年妇女梳发髻(俗称绕绕头)不再普遍流行;男女有白发时多到理发店焗油或自行用染发剂染黑。
  佩饰多重传统。女子多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链)等,也有男子戴项链、戒指、手表等;金器、银器、玉器、钻石、珍珠等种类增多;手表多名贵品牌。女子佩饰尚有发簪、胸花、挂件等,男子佩饰则有领带、领结、胸章等。此外,职员多佩行业徽标、服务标牌,学生都佩校徽或校牌。
  居住与器用 20世纪80年代后,城乡房屋变化巨大,不再有住草舍者。传统木结构砖壁平房不断消减,农村二层、三层砖混结构、钢混结构楼房及城镇多层高层公寓房基本普及,别墅群渐多。20世纪80年代初,多保留传统家具,增加现代家具。90年代后,逐渐以壁橱式家具、组合式家具代替大橱、幢橱、被絮橱、高低橱、梳妆橱、房桌、板箱、桶盘等传统家具;以冲洗式卫生洁具代替马桶(箱)、痰盂(便壶)、粪缸等。以自来水配套设施、燃气及包括燃气灶、抽油烟机的组合厨具替代灶台、煤炉、烧水炉、菜橱、面架、灶头桌、水桶、水勺、灰缸、水缸、米缸、饭篮(桶)、甏等。家庭多用压力锅、电饭煲、电冰箱、饮水机、电茶壶、微波炉、电磁炉、消毒柜等。厅堂多摆设沙发(木制、皮革制)、茶几、花架等,少见八仙桌、太师椅。寝具多用席梦思、全棕床垫。木船、谷柜、石磨、马凳、芦篱、簟、箩、匾、筛等农具鲜有使用。农民多用三轮车(人力、电力)作交通工具或小型运输工具。淘汰水车、布机、摇车(纺纱车)及配套的经纱、摇纱等工具。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及洗浴设备等成为日常用品。收音机、录音机一度流行。固定电话、手机(移动电话)普及。汽车、摩托车、电脑(含手提)、影碟机(投影机)、音响、照相机进入普通人家。自行车曾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骑乘者锐减,电瓶车兴起。
  娱乐、休闲与健身 娱乐、休闲与健身活动形式渐趋丰富。城乡多设棋牌室,盛行搓麻将、玩扑克。20世纪80—90年代,唱“卡拉OK”、跳交谊舞、玩保龄球及台球、电子游戏、看录像等流行一时。进入21世纪,年轻人泡网吧玩网络游戏等。休闲形式丰富多彩,旅游、远足、遛狗、养花、美容、洗头、足浴、按摩、看书、唱戏、听书、玩牌、垂钓、摄影、逛街、聚会、聊天、上歌厅、下酒吧、入茶座等等。健身大多以散步、跑步、街舞(健身舞)、排舞、体操为主,有的喜好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等体育项目,有的到健身房专业健身,有的老年人爱好玩门球。除放风筝、跳绳等部分项目仍有保留,传统游戏如“老鹰拖小鸡”、捉迷藏、“跳房子”、掼草结团、戽棒棒、踢毽子、打弹子、滚铁环、丢蚬壳、丢铜钱、取线板、粘绷绷、甩三角牌、“轧窝窄”等多已淡化或消失;传统玩具保留积木、儿童棋、布娃娃等,已少见弹弓、水枪、木制刀枪等,儿童多骑童车,玩变形金刚和电声电动遥控玩具。
  礼仪习俗
  生育 经多年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引导,加之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生育观念大为改变,少生优育,重视孩子培养,不再刻意追求多生多养。生育保健普遍正规化,按时按期检查。20世纪90年代后,分娩都进医院。进入21世纪,产妇为减少分娩时痛苦,或为选择吉日良辰,主动要求剖腹产者增加。生育礼仪如催生、报生、坐月子、满月、做周岁等多承传统。部分产妇因工作关系或为保持身材,分娩后即行断乳;请月子保姆、抱带保姆的家庭不断增加;布尿片减少,普遍使用纸尿裤(俗称“尿不湿”);婴儿游泳、洗澡、早教等服务行业普及城乡。
  婚嫁 婚嫁大多仍按提亲相亲、订婚下聘、采办嫁妆、举行婚礼等传统习俗。提亲相亲多由亲友介绍或自由恋爱,“搀媒人”(自由恋爱后约请人做媒人)较普遍,专业媒婆消亡。同时有通过婚姻介绍所中介、媒体或网络信息、群众团体或单位组织举办青春有约等活动相互认识的;一般相亲后双方交往密切。订婚下聘男方多备彩礼、发订婚戒指和金银首饰,双方交换手表、衣服等信物;彩礼由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几千元、上万元,上升至21世纪后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采办嫁妆越趋现代高档。20世纪80年代部分橱具、衣被尚自家制备,后发展为购置成套家具、新房装修同步设计等;电器、服装、床上用品、杂用器皿都购自商店;嫁妆家用电器不断升级,彩色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及电饭煲等齐备;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到摩托车,进入21世纪轿车较为普遍;有的女方还陪嫁房子,价值上百万元甚至数百万元。迎娶新娘的交通工具20世纪80年代多为船、自行车、摩托车等,90年代开始多用轿车,多达十几辆或几十辆;新娘礼服由传统绸缎婚服(多为棉袄)发展为西式婚纱。进入21世纪,婚礼多由传统仪式与现代仪式相结合。传统仪式农村居多,一般在家中拜堂、领导或长辈证婚、席间敬酒点烟,入洞房撒喜糖,鲜有吵房;有的租用婚庆公司马匹、古装等道具及民乐队举行古典式婚礼。现代仪式多在酒宴时请婚庆公司专业司仪主持,奏结婚进行曲等音乐,由新人入席、证婚人证婚、长辈致辞及新郎新娘交换戒指、拥抱接吻、共切蛋糕、斟香槟酒等程序组成。有的婚礼还安排文艺节目,请专业演员演出,即席对奖等。办喜酒农村多在家中,城镇多在酒店,有男女双方合办、分次举办,酒席数十桌或上百桌。部分社会团体、机关单位组织集体婚礼,安排蜜月旅游。
  生日寿庆 50岁前生日庆贺俗称过生日,逢十称大生日,余为小生日。50岁开始称做寿。做寿习惯提前1年做,俗称“做九不做十”。过生日做寿以宴请亲友同事为主,接受鲜花、蛋糕、礼金等庆贺;也有家人亲友在电视台点歌或做戏、放电影等形式祝贺。有的“寿星”不搞寿庆,以做寿开支用于做善事,此风渐长。
  丧葬 丧事多按民间习俗或宗教仪规举行,一般有送终、沐浴、移床、吊唁、守灵、入殓、出丧、告别、火化、入墓、做七等程序,大多进行一般告别,部分举行追悼仪式。上门报丧多改为电话告知,部分通过报纸等媒体发讣告。自送终至入墓,按不同信仰举哀、祈祷:天主教、基督教信徒做丧事礼拜;随佛俗的多请道士打醮,和尚、尼姑念经;祭奠者送花圈、花篮、吊礼,亲人加送寿被。20世纪90年代,曾局部流行烧纸楼房、纸汽车、纸家电、纸保姆等。
  殡葬,旧时实行土葬,山地、田野多坟墓及义冢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冢地逐渐被开垦耕种,平原坟墓悉数拆迁至公墓。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提倡火化,80年代鼓励火化。1997年12月1日,境内全部确定为火葬区,结束土葬,死者除部分少数民族外,遗体一律火化。集中建公墓,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禁止私建坟墓,但仍有违规建造者,且少数有用大棺材的;也有采用生态葬法,把骨灰深埋或撒在特定区域。
  时令习俗
  岁时节庆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除夕(过年)等传统岁时节庆都传承下来;其中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除夕过节气氛浓郁。1988—2011年,国家节假日有所调整,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祭拜、早餐吃豆沙红枣年糕汤的习俗多保留;有的起大早到寺院烧头香,上坟拜坟岁。春节相互上门拜岁的习俗淡化,代之贺年卡、打电话、手机微信、网上QQ拜年;走亲访友如旧,相互宴请增多;企业、商家新年开张多先祭财神;20世纪90年代后,春节期间家庭间相约外出旅游者增多。21世纪后,流行私家车出游。
  清明。习俗形式有简化,如戴柳条、插柳枝、吃艾青麦粿等淡化;上坟祭奠者众,车水马龙,人流济济,多携带祭品,到坟头培土涂字、祭拜烧纸;为防山林火灾,鸣放鞭炮控制甚严,公墓周边实行交通管制。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节前走访亲友、互赠礼品成风尚,月饼品种繁多,包装精美,成奢侈消费;礼品往往不限于月饼,加之烟酒等物;是夜,赏月吃月饼,交友叙情者多。中秋联欢活动流行城乡。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除夕,俗称年夜、过年(旧时也称年关)。节前送礼之风愈烈,礼品愈趋高档,由传统纸包食品发展为精美包装的烟酒、补品、水产、水果等,并多礼金。腊月廿三祭灶君,农村仍有沿袭,城镇渐趋淡化。廿四掸尘,已不拘日子,单位和家庭多搞清洁卫生。置办年货如做豆腐、磨米粉、做年糕、炒豆果、做糕饼等都改为购买。猪、鸡、鸭三牲大多不再自养自宰,一般购于市场。谢年祭神、放炮仗、发压岁钱等习俗多保留。车主祭车神,厂家、商家专门设祭。操办年夜饭不再固定在除夕,过了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开始过年,有的更早。大家庭中往往兄弟、姐妹间轮转过年,或集中过年。20世纪90年代后,部分家庭年夜饭办到饭店、酒店,全家团聚,或亲属几家一起过年。机关单位、企业商家多在假前集体过年、发红包。除夕守岁习惯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整夜守岁者已不多见。
  其他节庆仪式形式大多保留,但有不同程度简约淡化。元宵节吃汤团,猜灯谜减少。立夏节吃蛋,很少吃豆煮饭、系立夏绳、碰蛋、称体重。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少有吃“五黄”(雄黄酒、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中元节祭祀,偶有放焰口、做野羹饭。重阳节看望长辈,登高、戴菊花等俗淡化。冬至节做家祭,吃冬至饺、上坟、“进主”等俗又兴。
  过洋节 20世纪80年代后,文化交流广泛,部分外来文化融入普通民众生活。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适应青年人表达情感、追求时尚需求和民间宗教活动等需要,渐成大众化节日。
  情人节。公历2月14日,为西方传统节日,又叫圣瓦伦丁节。20世纪80年代,在部分城镇青年人中悄然兴起,90年代后逐渐流行。是日,情人、恋人间致问候、送礼物,主要是男方向女方送鲜花(红玫瑰),多的送999朵,意为天长地久、爱无止境;情人、恋人间送巧克力,意蕴甜蜜;女方送男方领带、手套等饰品,表达情意;有的相约郊游,有的到歌厅、影院、咖啡厅、茶座、西餐馆等欢聚。
  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为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日,是西方国家最重要节日。20世纪80年代,信教人士到教堂度平安夜、过圣诞节。90年代后,国内商家多借洋节搞赠送礼品促销售、集聚人气、促商气活动。平安夜与圣诞日,情人、恋人们多聚在一起,约会传情,参加纪念和游戏活动。过圣诞节不再囿于宗教信仰,在青年人中较普及,几乎已成大节日。
  此外,青年人中流行的还有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子女往往给母亲、父亲电话或信息致意祝贺、感恩,有的送礼物。另有4月1日的愚人节、11月11日的光棍节等,只在部分青年人中流行。
  陋俗劣习
  占卜 看相、算命、测字、求签诗、鸟搴牌、拜仙姑等占卜术死灰复燃,在农村尤为多见。
  赌博 赌博之风屡禁不止,一些宾馆棋牌室明为休闲娱乐,实为容纳赌博场所;有的旅馆、酒店包房聚赌,隐蔽性强,赌资大;地下赌博团伙组织严密,有的甚至携带枪支、管制刀具护场聚赌;网络赌博、六合彩、赴境外赌博等新形式新途径增加。
  敬神禳鬼 做道场、拜忏、招魂、求“肚里仙”(巫婆)、祭鬼神等敬神禳鬼之风较盛。
  另外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绑架勒索、包“二奶”、地下重婚等现象时有发生。乱扔垃圾、乱贴广告、乱穿马路、随地便溺、公共场所吸烟、不遵守交通秩序、粗口谩语等日常见之。拜金主义、唯利是图、偷排污染物、乱搭滥建、筑墓毁绿、办事请吃送礼、大吃大喝、奢侈浪费、弄虚作假、欺弱嫌贫等现象时有发生。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