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地质灾害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国土资源志(1996~200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388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地质灾害防治
分类号: P694
页数: 7
页码: 65-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地质环境评估、地质环境监管等管理情况。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治 慈溪市

内容

一、地质环境评估
  (一)自然地理
  慈溪市位于杭州湾南岸,浙东宁绍平原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属翠屏山剥蚀丘陵山地,四明山脉,延绵40余公里,山脊平缓。塌脑岗海拔446米,为全市最高峰。平原区地势略向东倾斜,为典型组合型平原土壤分布区,海拔标高为1.50~6米。全市区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自侏罗纪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使该区火山活动强烈,形成分布范围较广的火山碎屑岩堆积,断裂构造较发育,造就了慈北海积为主的滨海平原。
  (二)地质灾害
  地震活动特点为震级小、强度弱、震源浅和频率度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仅于1977年11月5日在浒山附近发生3级地震,震源测得深度仅为16.50公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属六级强度区。
  丘陵山区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2007年底,全市共查明地质灾害点61处,均属突发性灾害,包括潜在和现状岩质(土质)崩塌点59处,潜在和现状岩质(土质)滑坡点1处,现状泥石流点1处。
  1.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等,容易发生或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根据全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植被和地质灾害现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因素,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是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高的区域;地质灾害中易发区,是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中等的区域;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是指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较低的区域:地质灾害不易发区,是指不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根据2008年划分结果,全市现有1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处中易发区,3处低易发区和1处不易发区。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全市1处。为桥头—匡堰高易发区,位于匡堰镇横河镇北西部,面积33.89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49%。地貌为丘陵,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统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九里坪组火山熔岩,地质构造不发育。地质灾害点集中,以采石场形成的高、陡边坡隐患为主。匡堰镇乾炳桥头镇陈家一带灾害点,威成胁及影响该范围内的厂房、公路和行人安全。区内有记录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点19处。灾害类型:崩塌。规模:中型3处、小型16处。主要防治监管措施:加紧实施重点、次重点地质灾害点防治工程;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取缔非法采石场,证件齐全的采石场必须严格按开采设计要求开采,保护好地质环境;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制定灾害点的防治方案,调整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卡: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做好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区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都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全市4处。面积44.85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3.30%。位于观海卫镇山海村、浒山街道—横河镇、掌起镇洪魏村和三北镇潘岙—龙山镇东岙一带,地貌为丘陵,地质灾害点较集中。区内有记录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点29处。灾害类型:1处滑坡,28处崩塌。规模:大型1处、中型2处、小型26处。区内多属丘陵及残丘地貌,出露地层岩性为晶玻屑凝灰岩及侵入岩体、潜火山岩等,属属于坚硬—较坚硬火山岩岩组或坚硬侵入岩岩组,构造以节理为主,局部断裂构造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如采石场开采、建房边坡开挖、沟口建房挤占堵塞沟道等,在强降雨作用下易发生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崩塌、滑坡,对道路、工厂、车辆和行人及住户构成一定威胁。主要防治监管措施: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取缔非法采石场,对于证件齐全的采石场开采边坡的支护措施到位,保护好地质环境;修订灾害点的防治方案,调整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做好新老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区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都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全市3处。其中突发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2处,面积262.48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19.29%;缓变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1处,面积307.90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2.62%。主要分布于南部丘陵山区和慈北平原地带,出露地层岩性为晶玻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及侵入岩体、潜火山岩和粉砂岩等,属于坚硬—较坚硬岩岩组或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构造以节理为主,局部断裂构造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2处低易发区内有记录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点13处。灾害类型及规模:1处滑坡,小型;12处崩塌,小型。主要分布在丘陵、残丘,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一般。但采矿、修路和切坡建房等人为工程活动,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或隐患。该区域内工程建设过程中,当地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也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缓变性地质灾害主要为区域性地面沉降,位于慈北平原长河镇—新浦镇一带,地貌属海积平原,海拔1.50~2.50米。平原区分布有Ⅰ、Ⅱ承压含水层,其厚度5~20米,地下水零星开采,局部地段开采强度大于1×104立方米/平方公里·年,地下水位埋深1.50~1.75米,水质以咸水为主,现状地貌沉降轻微。主要防治监管措施:区内工程建设项目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尽量避免在斜坡地带进行切坡等工程活动,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和监测工作;对区内地质灾害点有计划地防治,或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要求;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保护好地质环境;平原区加强对地下水开采的控制。
  (4)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宽阔的谷间盆地,包括长河镇—范市镇一带山前平原和冲海积平原,面积504.8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7.10%。区内无现状地质灾害点。
  主要防治监管措施: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切实保护地质环境;村民建房和其他工程活动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引发地质灾害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区内重要工程建设及集镇、村庄选址,建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分区,主要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体现以人为本,并结合慈溪经济建设布局、城镇分布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划定。
  3.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面积62.18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4.57%。分布范围虽不大,但造成危害极大。区域内共有突发性地质灾害点15处。规模:小型。稳定性:差11处,较差4处。威胁人口90人,财产700万元,分为3个防治区:
  (1)浒山—横河重点防治区。位于浒山街道—横河镇一带,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面积15.17平方公里。区内经济发展迅速,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貌属丘陵平原区,人口密集,地形较缓。岩性以侏罗系上统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为主,断裂结构不发育。石料开采、修筑公路和建房切坡等工程活动强烈,严重影响地质环境。
  区内地质灾害点1处,灾害类型:崩塌。规模:小型。主要由采石场开采切坡引发,稳定性较差。
  (2)匡堰—桥头重点防治区。位于匡堰镇乾炳—桥头镇陈家一带,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33.89平方公里。区内经济发展较迅速,改变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貌属丘陵平原区,人口密集,地形较缓。岩性以侏罗系上统高坞组、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为主,断裂以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为主。
  区内地质灾害点14处,灾害类型:崩塌。规模:小型。主要由采石场开采切坡引发,稳定性较差4处、差10处。
  (3)庵东重点防治区。位于庵东镇附近和各地下水开采点,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面积在庵东镇为13.12平方公里。区内经济发展较迅速,开采地下水现象较严重。地下水除在白沙、长河有小块淡水体外,其余均为咸水。第Ⅰ、第Ⅱ含水层年开采量在23.37~93.78万立方米。1994年,妙山河谷潜水开始开发;1997~1998年,潜水开采量达到126.24万立方米,1999~2006年,年开采减至2.88万~3.60万立方米。全市累计开采量为1040.57万立方米,其中深层孔隙水开采量为724.76万立方米,约占全市地下水开采总量的70%。区内无突发性地质灾害。
  二、地质环境监管
  (一)地质灾害调查
  全市确定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27处,涉及龙山、三北、范市、掌起、观海卫、桥头、匡堰、胜山和横可9个镇及浒山街道。需要进行调查与勘查,以查明灾害隐患点附近地形地貌、气象水分、地质环境、灾害体特征和诱发因素及形成机制发展趋势,对灾害体稳定性、危险程度作出评价,并提出治理方案和经费预算。确保治理工程顺利开展。
  (二)地质灾害治理
  按照“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总原则,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对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谁诱发,谁治理”原则负责治理。对自然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国家、地方和受灾威胁的单位共同出资进行治理。
  2005年,对地质灾害重点隐患点浒山街道湾底凉帽山——眉山实施全面治理工程。该区域自2000年闭矿后未予治理。2005年3月,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了《浒山街道湾底凉帽山治理工程》项目,通过省专家认定,列入省“百矿示范、千矿整治”工程。
  该工程矿山宕面长约500米,自然落差平均约60米,需治理工作面54746平方米,其中宕面面积41888平方米,宕底面积12858平方米。工程批复预算资金339万元。2005年9月动工,根据边坡实际情况,结合地质岩石和采空地块综合考虑,采用刷坡减荷法,排除边支不稳定隐患。复绿采用自然生植加人工辅助,局部地段采用生态护坡法工艺。2006年7月,工程进入攻坚爆破阶段,由浙江京安爆破公司实施首次控制爆破,爆破点离最近建筑物仅50米,整个爆破工程进展顺利,没有引起一块飞石。2007年底完成工程量60%。2008年底,已经交工验收,由省有关部门和专家评定:“治理工程符合验收要求。”该工程的实施,既使市区西大门的自然景观得到改善,又为全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起到示范作用。
  2005年,同时对龙山镇3家关闭矿山进行修复治理。2007年对桥头镇毛家山塘及匡堰镇王家埭采石场、河南采石场地质灾害点治理,相继开工。尚在开采的矿山,通过有偿出让,使取得采矿权的业主签订《自然生态环境责任书》,缴纳“保证金”,切实遵守地质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有序开采,并加强防范措施,消除隐患。闭矿后做好复垦还绿。
  (三)其他工程和区域地质灾害的监督与防治
  1.市域内公路、地方铁路、湖泊水库及重要工程建设中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由交通、水利主管部门与市国土资源局对相关地段进
  图6-6 地质灾害防治巡查
  行地质灾害危险专项调查,对隐患点进行治理。
  2.根据市城建规划,达蓬山文化旅游区,鸣鹤—上林湖风景名胜区即将开发建设。在此过程中诱发的地质灾害,由城建部门会同市国土资源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专项调查,相关部门监管,已知的或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在风景区建设中进行勘查治理。
  3.平原区地质灾害的调查与防治。慈北平原深部,广泛分布诱发地面沉降的孔隙承压水层,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设计时,应予充分重视。城建部门对地下承压水动态进行监测,对施工影响程度进行必要的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四)监测网络和预警预报
  1.突发性地质灾害点监测预报。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对规模较大,稳定性差的灾害隐患点,确定专人巡查,插上警示牌。受灾害威胁的行政村和重要工程设施派专人进行重点监测。
  2.每年汛期到来之前,市国土资源局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和群测群防信息表。防治预案简要说明上年度地质灾害情况,汛期后的稳定性变化,参照省级预案,对当地地质灾害趋势预报、防治要求,圈定防灾重点区域。配合市气象部门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结合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对灾害险情作好汛前预报。对群测群防信息表,工程监测预警、疏散和应急抢险防洪措施,责任落实到镇、行政村相关人员,并签订责任书。
  3.应急系统建设。市政府负责建立应急指挥系统,组织市属有关部门和地质专业人员参加的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在汛期前,对预案中地质灾害点开展巡查,汛期加强监测,汛后进行复查。一旦发生险情,及时到现场调查,提出应急措施。
  4.建立速报制度。按照地质灾害“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和特大级”的程度,由市政府主管部门,向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上报灾情,发生“重大级”、“特大级”灾情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时并越级上报省和国务院主管部门,组织及时调查,作出应急处理。
  5.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为全社会服务的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利用已有的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作为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基础,完成信息网络建设,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分布与灾情动态信息图,为实现数字化管理与灾情速报奠定基础。
  6.行政管理措施。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实行分级管理与分工负责。各级管理机构分别负责全市地质灾害监控,灾情评估,诱发灾害责任鉴定,协调纠纷,安排灾情勘测,审定治理方案,发布灾情及防灾信息等。相关部门对本部门管辖范围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接受市主管部门监督。行政村领导对辖区内负责监控预防责任,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及时上报灾情,落实防范措施。
  7.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并对专职和兼职地质环境监测人员,分期进行培训。聘请专家举行知识讲座,提高专业知识及应变能力。
  8.完善抢险救灾机制。根据地质灾害征兆,市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制定防治预案,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制订疏散撤离计划、撤离顺序。一旦进入临灾警报,当地政府要立即组织抢险救灾队伍,按预案组织疏散撤离,并对灾害点全面勘查,对灾民安排好日常生活。
  9.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不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法查处非法采矿、采石、取土和开采地下水等破坏地质环境的违规行为,打击破坏地质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诱发地质灾害的犯罪行为。对保护地质环境,防治灾害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知识出处

慈溪市国土资源志(1996~2008)

《慈溪市国土资源志(1996~2008)》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有国土资源概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开发、农用土地使用制度、工业企业用地、交通建设用地等类目,反映了1996~2008年慈溪市国土事业的发展变化,记录了慈溪境域内国土资源管理13年来的工作历程、实践经验、政策革新和成绩荣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