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地综合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国土资源志(1996~200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36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土地综合开发
分类号: F321.1
页数: 17
页码: 30-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全市较大规模的土地综合整理开发从1999年开始。2003年,市政府编制《慈溪市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按照这个规划总体要求,运用工程建设措施和政策鼓励,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和闲置土地等实施结构调整。通过水利、道路网、田间林带、耕作地块合理配置,对土壤分析改造,实现农田标准化。经过综合治理,增加土地利用面积,改善生产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至2008年,全市已经连续10年达到用地与补地平衡,略有多余。
关键词: 土地 慈溪市 综合开发

内容

全市较大规模的土地综合整理开发从1999年开始。2003年,市政府编制《慈溪市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按照这个规划总体要求,运用工程建设措施和政策鼓励,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和闲置土地等实施结构调整。通过水利、道路网、田间林带、耕作地块合理配置,对土壤分析改造,实现农田标准化。经过综合治理,增加土地利用面积,改善生产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至2008年,全市已经连续10年达到用地与补地平衡,略有多余。
  第一节 土地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农村合作化运动以来,全市逐步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市土管局成立之后,为力争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慈溪土地后备资源丰富的特摭,会同市级有关部门重点抓荒涂、荒地、盐滩的改造。1988~1995年开垦荒地528亩,改良盐碱地15700亩,改造低产地227740亩。1996年以后,各地以兴修水利为主进行土地整理开发。1999年开始,以建设亩产吨粮田为目标,实行土地整理。1999年8月,省政府发出《关于开展1000万亩商品粮基地建设的通知》,要求将一部分不同程度存在着田块高低不平、大小不均、沟滨交错、地类交叉、渠系不配套、防洪排涝和抗旱能力不高、农机具难以下田状况的农地,通过土地整理和田间水利设施、道路及防护林等建设,使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土地整理开发的具体标准有5条:土地连片集中,每畈面积原则上在100亩以上;农田格式化,每块面积一般在2~3亩;水利排灌设施配套,支渠道实现“三面光”,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治涝标准10年一遇,抗旱能力在70天以上;田间道路布局合理、畅通,保证农业机械能下田作业;田间骨干道路、主干渠两边营造绿化带。
  2003年,市政府组织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编制土地整理规划,各镇(街道)相继作出符合本地实际土地整理开发的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和实际条件,统筹安排,分年分批进行土地整理与开发。为了鼓励各地土地整理开发的积极性,2001年9月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出《关于标准农田建设奖励的实施意见》,土地整理开发中达到标准农田的面积,每亩奖励10)元。并在奖励资金中每亩提取2元,用于奖励在农田建设中作出较大贡献的个人。慈溪市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农田建设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奖励方法。市国土资源(土管)局切实做好项目管理中各环节的有关工作,规范土地整理开发行为,充分发挥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土地整理开发成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补充耕地,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地发展。2003年7月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建设标准农田若干政策的通知》和2005年2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土地开发整理的积极性,获得较大成果。全市1999~2008年土地整理开发项目95个,共计面积461444亩,大部分土地达到标准农田。还净增耕地87715亩,其中通过土地整理净增耕地48984亩,开发造地净增耕地38731亩。
  为鼓励土地整理(包括复耕开发)积极性,在经济奖励的同时,还实行使用建设用地指标奖励。主要有4种:
  折抵指标 在土地整理后净增地面积的72%作为指标,主要用于待置换用地,不受计划限制;2004年明确规定折抵指标纳入计划使用管理。
  占补指标 土地开发后所得的净增耕地面积,作为占补指标,主要用于上级下达计划指标的占补平衡。
  建设用地复垦指标 把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包括废弃山塘、窑基地、宅基地复垦)成耕地,所得的净增耕地面积作为建设用地复垦指标,用于建设留用地或待置换用地,不受年度计划限制。
  建设用地复垦周转指标 建设用地复垦立项后,当年可完成的,可提前使用净增耕地面积80%的指标。上述4类指标,由省国土资源厅专门建库人册,严格管理使用。其次还有代保指标,启动(暂时借用)指标,28%补充(占补平衡)耕地指标。
  第二节 盐田改农用
  20世纪60年代后,盐田改农田已是必然趋势。因为自然条件变化,海水浓度逐步降低,制盐成本不断提高,盐田经济收入越来越不如农田,逐年废盐田改造成农田势在必行。县政府总结棉花生产经验,提出“南棉北移”决策。省盐务局印发《关于全省盐业控产压田、调整产业结构规划的通知》。经县人委批准,1966年春将零星低产盐田改为农用。1979年开始将大批盐田开发为农田、鱼塘。其间虽有海涂地开发补充盐田,但面积较少,而盐改农的面积较大。据《慈溪盐政志》记载,自1966~1987年盐转农的面积有82648亩,盐田减少到11636亩。1995年初,盐田面积只剩7767亩,2001年11月正式结束产盐的历史。当时《慈溪日报》曾报道:“2001年11月9日,随着四灶浦西侧围涂工程三大标段龙口全线合龙”“彻底切断了海水的流入,结束千余年产盐历史”。1995~2001年11月止,废盐田改农田的面积共77,67亩。这一大批盐改农的土地,通过改造,成为耕地。
  第三节 土地规模经营
  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始于1987年。当时全县乡镇工业比较发达的乡(镇)、村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开始通过创办“农业车间”、合作农场及各种形式的土地承包,使土地相对集中,实行土地集约规模经营。1989年,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工农一体化”等扶持政策,一些乡(镇)、村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变、双层经营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原承包耕地的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以保留承包权、有偿转让经营权,其中一些已经固定从事乡村工业或其他非农产业并取得稳定收入的劳动力,转出原来承包的耕地经营权。1995年,市政府对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原则进一步加以明确,并对有关扶持政策及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等问题作出规定。是年,全市土地流转经营形式多样,土地规模经营大户经营面积比上年增加26268亩。其中8亩以上棉粮大户6150户,经营面积10.82万亩。50亩以上植棉大户213户,15户超过100亩。超过50亩的种粮大户有6户。庵东、师桥两镇植棉大户经营面积分别达到1.09万亩和1.06万亩。2007年底,全市规模经营面积30.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6.90%。林地流转面积2.70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的11.20%。建成千亩以上绿色产业基地16个,在建万亩以上绿色产业基地8个,建成农业示范园区27个;培育现代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520家。单体规模达到5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大户33家。
  至2008年,全市农村从南到北基本形成五大功能区:南部林特经济和生态保护功能区;沿山至329国道粮食经济作物功能区;329国道至七塘都市创汇农业功能区;七塘以北沿海产业综合开发区;近海水产养殖区。
  2008年,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和特点,形成六大经营模式:
  家庭经营型 即以农户家庭为单位,以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专业大户的名义,实行规模经营。至2008年,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435个。
  基地生产型 农业企业和农产品购销大户,为拥有保质保量的农产品相继投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如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市蔬菜开发公司等农业企业的基地。至2008年,形成200亩以上的绿色产业基地222个,其中9个基地被列入宁波市农业产业化基地。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7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省级3个、宁波市市级1个。总面积近5万亩,辐射面积逾15万亩。
  农业园区型 较大面积的耕地,经统一流转、整理、规划后,发包给经营大户经营,形成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园区,如浒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宗汉农业示范园区和桥头农业示范园区等。
  股份合作型 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形式形成的规模经营。2006年建成的周巷镇路湾村股份合作社,面积1050亩。至2007年底,全市有12家土地股份合作社,面积7620亩。
  季节经营型 在空闲农时季节进行规模经营的方式。龙山镇西门外村和山下村,将300亩单季晚稻田季节性流转给市林洪水稻农场种植小麦。
  “四统一”型 围绕主导特色产品,通过统一布局、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生产,在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实现土地规模经营。2008年,全市已有各类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农业园区和联户农场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435个,单体10亩以上规模化经营的土地面积31.60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7.96%。
  第四节 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的科技支撑,是提高“三农”水平,确保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保持农村经济长期繁荣的有力保障。
  一、生产规模化
  土地集中流转,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推动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集约利用、优化配置和吸纳整合,推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模式转型,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换代。2008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0.75万亩涉及农户148825户,分别占总承包耕地面积和总农户数的56.90%和58.60%其中涌森农场共经营土地面积1600亩,耕地、施肥、播种等都实现机械化,整个生产系统机械化率在50%以上。农场式经营推动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规模经营在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到位,经济效益比一般农户经营亩均高出15%以上。
  二、产业化经营
  扶助农业龙头企业,以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等为载体,不断推进品牌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市场主体,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规模经营的农场和生产大户,实行无公害、绿色和标准化生产,把生产的主导产品与农业龙头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实行“公司十种养场”“公司十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方式。2008年,全市已经有农业龙头企业70家,2008年农业订单为59330份,实行订单的种植面积30万亩(还有市外订单面积102945亩)。凭借产品数量、质量的优势占领市场,形成创汇蔬菜、名优水果、特色水产、畜禽(蜂)和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使慈溪成为中国杨梅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浙江省果品产业强市,浙江省蔬菜产业强市,浙江省最大的保鲜蔬菜出口基地。
  三、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标志。全市以规模农场、大户基地为重点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至2008年有22只农产品实行标准化模式,已印发毛豆、西瓜、杨梅和晚稻等20个产品的模式图共6.50万张,全年推广标准化生产25万亩次以上。农业主导产品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无害化防治技术40万亩次。国家无公害生产基地29个,共25万亩。单体规模200亩以上绿色企业生产基地222个,总面积20万亩。国家级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161个。市农业等部门坚持农业标准化,把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生产的生命线。同时,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加强农业投入品种监管等执法体系建设。重视农产品质量认证和绿色品牌建设工作,提高全市农产品形象和市场参与度。全市有45家农业企业获得ISO9000系列认证,25家获得HACP认证,6家获得美国FDA认证或欧盟注册,105家通过QS认证。全市农产品商标注册有625件。其中拥有驰名商标3件,申报慈溪杨梅、葡萄、蜂蜜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以品牌建设助推优势产品的标准化集聚发展。
  四、科技示范基地
  现代农业注重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以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速农业发展的步伐。全市主要有4类科技示范基地:
  现代农业种植基地至2008年建成设施园区924亩,建成设施农业面积3.50万亩,建成高标准露地园艺蔬菜基地3176亩,经济林种422亩,四者合计39500余亩。
  良种引进繁育基地至2008年共引进和推广新品种41个(项),新组建实验室与工厂化育苗车间11172平方米,良种繁育基地和苗圃1700亩。
  新技术研究项目示范基地至2008年,全市有农业科技园600亩,农业创新园500亩。科技示范基地承担国家、宁波市和慈溪市的农业科研项目11个。通过工厂化育苗和蔬菜等杂交制种系列品种、大棚生产技术规程等累计推广面积5.20万亩,辐射面积超过15万亩。
  现代农业示范村从2008年开始,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村一品”为特色优势农业的现代农业示范村建设活动。每年择优评选10个慈溪市现代农业示范村,力争通过3年时间,有30~40个村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示范村。示范村建设具体指标为:农业经济发展增长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示范村农民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优质品率明显提高,形成示范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现代农业建设健康发展新格局。
  第五节 耕地分类利用
  慈溪市土壤为典型的组合型平原土壤,类型单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规则,土层深厚。丘陵多为自然土壤,正逐步红壤化中。全市有红壤、潮土、水稻土三大土类。近山平原母质复杂,多属水稻土,结构层次分明,棱柱状结构发育,潜育性现象普遍,土层深厚,土质均细,黏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质地重壤为主。滨海平原地区,母质均为海积物,自海边向内依次有盐土、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颗粒均细,质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可溶性盐类,呈中性至微碱性。七塘以南,多为中壤,耕层结构良好,蓄水保肥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为新垦土地,成土历史短,富含石灰质,土质中壤至轻壤,团粒结构发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一、土壤环境
  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国家质检局发布《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按农产品质量要求,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提出明确标准。全市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对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2004年《慈溪市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生产对策》中的测试结果如下:
  全市土壤各污染元素含量总体上处世界、全国和浙江省土壤元素背景值范围之内,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市平均含量为19.70g/kg,按土壤分类,含量最高的为水稻土,平均为39.98g/kg,其次为潮土,平均为14.50g/kg,滨海盐土最低,仅为11.60g/kg。从土壤营养元素缺乏(三级)角度来看,主要缺锌,其次缺钾和硼。
  二、绿色产品地块
  按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和肥力调查分析及土地利用情况调查结果,全市发展绿色农产品安全生产规划分为6个土地区块:
  北片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土壤改良区 以庵东镇为中心,西至市农垦场和周巷镇北部,东至新浦及龙山镇北部。重点是改良土壤,减低土壤盐份。周巷绿色食品(梨)生产基地和土壤培肥区周巷镇西部,是著名黄花梨生产基地,土壤中含磷较足,在增施肥料的同时,控制磷肥的施用。
  西片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和土壤培肥区 长河、天元两镇及周巷镇东部,土壤缺钾、缺锌,要注意钾肥和锌肥的施用。中片绿色果蔬生产基地和土壤培肥区以崇寿、新浦、附海、浒山、胜山、逍林和桥头等镇(街道)为主,部分地块有机质和氮缺乏,钾、锌和硼普遍缺乏,要注意这些肥料的施用。
  南片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和土壤环境保护区 主要为329国道以南地区,桥头、范市、龙山、横河、观海卫、掌起和三北镇部分地区,种植水稻为主。部分田块磷、锌和硼含量较低,要注意这些肥料的施用。
  南片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和土壤环境保护区 329国道以南,包括横河、观海卫、匡堰、掌起和三北镇的南部地区。由于受到汞、镉的污染,部分地区已改种花卉苗木,也可改种蔺草等其他非食用农作物。
  三、创汇产品地块
  改革开放之后,贯彻党对农业的生产方针,大力开发创汇农产品。按照国家生产标准和商检要求,努力改变土地环境,实行无公害土地种植,生产大批绿色农产品,组织出口外销。2008年全市农产品外贸企业,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29个,合计耕地25万亩,生产外销对路农产品30万吨。成为浙江省蔬菜产品强县,浙江省最大的保鲜蔬菜出口基地,宁波地区的蔬菜出口大市,出口蔬菜产品占宁波市的45%。精深加工为主的有七大类、100余个品种,拥有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67家,农产品出口市场遍布五大洲2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耕地面积13.50万余亩,年产出口绿色农产品9.70万吨,创汇4765万美元。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慈溪市大丰蔬菜有限公司,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个,计耕地9000余亩,外销出口农产品1082吨,创汇212万美元。
  第六节 海涂地开发
  全市陆域面积,由丘陵山区、滨海平原、塘外海滩构成。杭州湾南岸的海滩,属淤涨岸滩,筑塘围涂、开发海涂,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庆历七年(1047)始筑大古塘,以后随着海涂逐渐淤积北移,不断筑海塘,围涂造地,塘外加塘,逐年延伸。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垒筑至七塘,围垦面积521平方公里,成为滨海平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县委、县政府重视海塘建设,于1950年发动群众全线修复和加固七塘,群众称之为“解放塘”。以后,根据海涂淤涨情况,先后垒筑了八塘、九塘、十塘和十一塘。从1952~1997年共计围涂130余平方公里,成涂面积196304亩,开发为农业、渔业、盐业等用地。
  一、海涂围垦
  自1997年以来,市政府组建海涂围垦
  办公室和海涂围垦开发总公司统一部署海涂围垦工程。1997~2008年,新筑十塘、十一塘和部分十二塘。这几年加快了筑塘围涂步伐,着重采用3条主要办法:
  一是沿用1964年创造的建丁坝(顺坝)促淤涨涂。在海涂自然淤涨的同时,采取人工促淤,加快淤涨速度,建丁坝不仅对促淤效果好,还有护塘作用。
  二是实现从高滩筑塘围涂到低滩围涂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要在高滩(按理论基准面即吴淞高程零米的标高4.50米左右)筑塘围涂;到60年代一般在中滩(标高在3.50~4.50米)筑塘围涂;70年代开始到2008年,在低滩(标高3.30米左右)筑塘围涂。
  三是从1997年开始筑塘围涂引入市场机制,采用招标竞标、择优选用的办法。对筑塘围涂有经验、有技术和实力的工程单位,在工程中标承包之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机械设备筑塘,大大加快了筑塘围涂的进程。据市围涂办公室统计,1996~2008年,新围海涂245044亩,平均每年围涂地18850亩,而之前的44年间,即1952~1995年,平均每年只围涂3985亩。
  2008年10月,市政府启动“陆中湾”围垦工程,规划围涂地5.85万亩。工程位于杭州湾南岸,慈溪中、西部滩涂。东起徐家浦两侧围涂工程西直塘,西至杭州湾跨海大桥旁的气垫船码头,南到十塘,北临涂面1米等高线处。主要建设内容为:50年一遇的标准化横塘8.40公里,西直堤2.84公里,排涝水闸一座,净孔32米,及区内交通隔堤、水系节制闸和跨河桥梁等。计划建设工期2008年10月至2012年底。“陆中湾”围涂工程的建设,能增加有效耕地4万余亩的土地后备资源,并极大提高全市中、西部地区御潮和泄洪排涝能力。为增加“陆中湾”涂面高层,于2005年开始建丁坝促淤,至2007年7月顺利完成4条丁坝的抛坝促淤工程,根据实测地形资料数据反映,抛坝促淤效果明显,围区内涂面普遍升高1~2米,这不仅可大幅度节省围涂建设和开发成本,还能降低工程施工风险。
  二、标准海塘
  围涂垒筑的海塘经常受台风、大潮的袭击威胁。为此,从1982年开始筑标准海塘,至1987年底,全市已建成标准海塘26公里,占近潮面海塘的34.30%。标准海塘能抵御“20年一遇”的大潮。
  1998年开始,筑塘与建设标准海塘基本上是同步进行,所修一线海塘都能达到标准海塘,而且标准技术提高到50年一遇的要求。现有一线海塘全长76公里,至2007年已建成标准海塘52.75公里,计划到2009年全部竣工。
  三、开发利用
  1952年以后围垦的海涂,各地因地制宜先后进行开发利用,全市围垦的涂地除去河流、道路、塘坝等基础建设用地外,可利用面积为围涂总面积的68.90%。1996~2008年,筑塘围涂可利用的海涂245044亩。其中1999~2008年共围涂224094亩,开发主要用于农业、渔业、水利、交通、工业等。
  (一)开发农业
  通过开掘河道,建立排灌设施,搞好深沟高畦,增加覆盖物,增施有机肥料,或种植咸草、水稻等先锋作物等措施,使新垦土壤的含盐量下降,改善土壤的可耕性。种植棉花、粮食和瓜果蔬菜等作物,共30480亩。如伏龙山5100亩海涂围垦工程,以棉为主的农业开发项目,整块海涂采用农民大户承包、综合开发、灌排等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统一管理的方针。针对海涂地初始时土壤含盐量高、缺氮、团粒结构差的现状,采用四条措施改良土壤。首先,是改土工程,疏掘“三沟”完善配套,深沟高畦,排尽积水,加强降雨洗盐作用,有效降低地下咸水位,促进耕作层及早淡化。其二,冬种前全面翻耕,加速土壤氧化、热化。其三,秸秆还田,重施氮肥,或覆盖稻草,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其四,种植耐碱作物,兼收生物及改淡效果。由于措施到位,再有艰苦创业精神,就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该开发地块第一年亩产值172元,第二年增加到880元,第三年上升到1643元。
  (二)开发渔业
  自1984年获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资助,在新围海涂地上开发“万亩鱼塘”以来,至2008年全市有商品渔场27家,鱼塘面积10019亩。从2001年开始由养鱼逐年改为养殖南美对虾。由于大多数鱼塘已经老化,养殖条件也越来越差。为改变全市淡水水产养殖条件,提高鱼塘资源的利用率,从2007年开始,实施部分鱼塘标准化改造,2008年继续扩大实施鱼塘标准化改造工程,实现改造全覆盖。改造的标准,按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下发的《鱼塘标准化实施规范条例》进行。主要涉及水、电、路和池底的挖掘,以及混凝土护坡、进排水设施等,这对改善海涂地池塘养殖环境有深远意义。
  (三)先开发盐田后改农田
  根据海涂土质的变化,盐田不断地往北迁移更换,直至县政府作出“南棉北移”的决策,开发更换的盐田逐年减少,废盐转改农业,至2001年11月9日,正式结束产盐历史。
  (四)开发工业园区
  2001年11月成立杭州湾新区。占地面积145平方公里,其中海涂地56800亩。在2004年慈溪市东部的龙山、三北、范市3个镇沿海围垦的海涂地上成立了慈东工业区区块,占地42.17平方公里其中海涂地50694亩。以上两块涂域共计107494亩。
  (五)开发交通和公园等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湿地公园等共计占地10957亩。
  截至2008年底,还有65144亩荒涂,作为未利用地正待开发。
  第七节 林地开发
  慈溪地貌分为南部山丘、北部平原及海滩涂地3部分。山地资源主要有南部山丘和平原孤丘组成,共有山丘面积25万余亩。南部山丘统称翠屏山丘陵,属于四明山脉,从东到西山岭连绵40余公里,主峰海拔400米左右,塌脑岗海拔446米,为全市最高峰。平原孤丘,自东至西有石塘山、伏龙山、大岐山、教场山、乌山等15个小山丘,这些山丘既低又小,海拔只有10~100米。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使孤丘地貌不断发生变化。近海的海黄山,已与陆地接壤,担山已转变为深池,由浒山街道整修成担山公园的主景之一,屺山、金山等夷为平地后,成为住宅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变迁,全市的小山丘面积,据市林业部门调查统计,2008年实有面积2.44万亩。多数山丘土壤以红壤土为主,适宜发展林业生产。平原地区土壤以潮土为主,土层深厚肥沃,质地均匀,比较适宜发展“四旁”经济树种。沿海地区,以盐土为主,含盐量较高,经脱盐后,可适当选择耐盐抗冻的树种,发展成沿海防护林。
  一、山丘土质
  全市山丘的土质系属红壤土类,主要土种分类:黄泥土10453亩,黄泥沙土132591亩,黄砾泥土59758亩,石砂土39579亩。由于土壤母质中盐基成分大多已被淋溶,铝、铁、氧化物相对积累,故土体为红色或黄红色,呈酸性反应。在山顶和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一般仅30厘米左右。在缓坡和山麓以黄泥沙土为主,土层深为50~100厘米,是发展林业的主要土域。
  据2005年《慈溪市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中记载,慈溪丘陵中首次发现富硒土壤和富硒农产品。根据硒的含量,可划分为4个区域:一是丘陵富硒土壤区,位于慈溪市南部筍岙—游源—五磊山—凤浦岙—带;二是桥头镇至范市镇为中硒土壤区,位于横河镇—匡堰镇—鸣鹤镇—三北镇与长河镇—逍林镇—观海卫镇—掌起镇—龙山镇之间;三是庵东镇至附海镇为低硒土壤区,位于长河镇—逍林镇—观海卫镇—掌起镇—龙山镇与建塘江闸—新丰闸—拖落闸—徐家浦十塘闸之间;四是三北浅滩极低硒土壤区,位于建塘江闸—新丰闸—拖落闸—徐家浦十塘闸以北地区。土壤中硒的发现,为慈溪以后开发富硒农产品(功能性农产品)提供了物质依据,为发展效益农业揭示了广阔前景。
  二、植树造林
  据市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全市在山林、平原和沿海植树造林用地中,有有林地面积27万余亩,占林业(植树)用地的93.2%。其他还有灌林地1万余亩,苗圃用地2500余亩,疏林地5000余亩。在现有有林地面积中,经济林11万余亩,占41%,用材林9万余亩,占33%,防护林4万余亩,占15%。其他还有竹林、薪炭林、特种林等。平原农区“四旁”植树在林地资源中占较大比重。全市林网占地6400余亩,“四旁”树木5.5万余亩,两者合计占有林地面积的23%。沿海防护林植树工程,于2005年启动,至2008年已造林5700余亩。
  三、种植竹、果、茶
  南部山丘一带的低丘、缓坡,也就是山丘裙带,原来坟冢成堆、荒草丛生。殡葬改革以来,一大批坟冢迁移公墓后,通过开发整理,成为坡地面积。坡地土层比较厚,一般在40米左右,土质较好,极大部分开垦后种植经济作物。近几年来的果、茶、竹发展较快,成效比较明显,这是山林资源中的一大特色。据2008年统计,全市种竹面积26842亩,其中毛竹22353亩,占竹林面积的83.30%,菜竹面积480亩,杂竹面积4009亩。果木等经济树木面积129048亩,其中杨梅73681亩,占经济树林面积的57.10%,梨和桃等面积47294亩,占36.60%,还有柑橘3271亩,板种植面积1182亩,其他还有柿子135亩,枇杷55亩,油茶等95亩,茶树面积3335亩。这类经济作物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所需,市场行情较好,经济效益较高,是近山农民的一大财富来源。
  四、沿海防护林
  沿海防护林工程位于一线海全长71.60公里。工程于2005年正式启动实施。其中一期工程位于十塘江两侧,宽70米,计划造林,5990亩,总投资5500万元。至2008年,已造沿海防护林面积5700余亩。
  第八节 水资源开发建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城市发展的依托。全市水资源贫乏,自1995年以来,积极向境外引水的同时,在境内大力兴修水利。利用水旁耕地、加固加高水库堤坝和疏浚河道等措施,提高蓄水能力,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逐步实行生态环境水利。
  一、修山塘和水库
  经过对原有山塘及水库普查,针对性地进行修整加固,提高蓄水的安全性和蓄水量。1995~2008年,综合治理73座山塘小水库,全市13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列入“千库保安”工程,窖湖、灵湖等5座水库按照规范设计要求,完成降险加固任务。2002年实施梅湖水库降险加固工程,坝高21米,斜土心墙坝,总库容可达到1603万立方米。2004年实施上林湖水库维修加固工程,坝高达到11米,总库容达到1581万立方米。2007年实施杜湖水库退塘还湖工程。这3座沿山的中型水库建成为标准化水库。从2005年开始到2008年9月相继实施大坝观测系统自动化系统项目。对这3座水库大坝观测全部实施自动化,对大坝渗漏安全监测达到自动监测、自动整编和离线分析的水平。在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对水库汛限水位动态调度管理,充分利用水库调蓄能力,使其在防洪和供水两方面发挥最大效益。
  充分利用海涂资源,在原有3座海涂水库(浒山、周巷、建塘)的基础上,又增围4座水库(陈家路江、崔陈路江、四灶浦一期、四灶浦二期)。现有7座海涂水库的面积达10.72平方公里。水的正常容积为4625万立方米,成为中西部地区农业灌溉水源之一。其中四灶浦海涂水库在1997年底竣工,总面积6.75平方公里,蓄水能量为3860)万立方米,改善了中部35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并且成为杭州湾新区工业用水的水源地。
  二、骨干河道兴修
  2001年以来,制订《慈溪市骨干河道总体规划》、《慈溪市城区河道治理规划》,确定科学治水新门标。从2002年开始,斥巨资进行“三横十一纵”的骨干河道治理。即三塘横江、八塘横江、十塘横江和镇龙浦、淡水泓、淞浦、淹浦、高背浦、半掘浦、水云浦、四灶浦、陆中湾、三八江、建塘江。通过整修拓宽浚深,新建桥梁等兴修,把境内上千条大小河道连通一起,提高整体调控和蓄水能力,逐步实行引水、活水、绿水和净水的要求,达到引水、蓄水、排水相结合,水系联动,河路兼顾,以河带景,河景统筹的目的。至2008年已先后完成面宽在60米以上的陆中湾河道工程,为引入曹娥江水而拓疏面宽80米的八塘横江和建塘江至慈余交界段2.23公里的江段工程,以及八塘横江羊路头闸至建塘段17.60公里工程。曹娥江至慈溪市引水工程全线接通后,同三塘横江共同构成接纳曹娥江水的南北通道。
  潮塘横江一期拓宽工程,作为中心城区排水的首期项目,于2005年1月动工,2006年11月竣工。该工程东起降桥江,西至浒山东三环线,全长1.10公里。河道面宽由原来的20米拓至80米。二期工程在2008年7月完工,拓宽面70~80)米,长1800米。
  东部新开的三塘横江,共拓掘面宽60米,长12.08公里,于2008年5月完工。
  三、全面整治镇村河道
  2004~2008年,实现市镇村联动,大中小结合,以建设“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清水河道为目标,全市上下形成加快镇村河道水环境整治的强大气势。市财政对镇村河道整治实施专项经费补助政策。在推进镇村河道环境整治的建设中,全市创新治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生态整治理念,注重整体推进,采取“抓好典型,以点促面,做好示范,面上推开”的方式,使生态河道建设全面开花。据统计,这期间全市共整治镇级主干和二类河道335条,计684公里。全市297个行政村也按“村村河道全覆盖”的要求完成整治任务,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河道86条(段),计222公里。新增沿河绿化60万平方米,有效改变全市河岸直化硬化的单一形态,美化环境,涵养水质,达到固坡护岸的效果,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功能。

知识出处

慈溪市国土资源志(1996~2008)

《慈溪市国土资源志(1996~2008)》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有国土资源概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开发、农用土地使用制度、工业企业用地、交通建设用地等类目,反映了1996~2008年慈溪市国土事业的发展变化,记录了慈溪境域内国土资源管理13年来的工作历程、实践经验、政策革新和成绩荣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