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蔬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11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蔬菜
分类号: S63
页数: 23
页码: 211-233
摘要: 本章记述了慈溪市的蔬果作物的蔬菜,包括蔬菜生产简述、蔬菜种类及品种、菜地耕作制、蔬菜栽培、主要蔬菜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慈溪市 农业 蔬菜作物

内容

第一节 蔬菜生产简述
  慈溪棉农素有冬季在春花行间种植蔬菜的习惯,种类以“三菜一蒜”(榨菜、雪菜、大头菜、大蒜)为大宗,在省内小有名气。1985年后发展速度加快,1987年种植蔬菜18793公顷,比1983年增加4.4倍。
  1988年,市委、市政府鼓励棉农发展多种经营,提倡棉地间种蔬菜,发展创汇蔬菜。1989年,胜北乡作为市创汇农业试点乡,建立青刀豆、蚕豆等创汇基地,当年青刀豆、辣椒和大蒜头等出口额370万元。1990年,长河镇引进青花菜、白毛豆、花椰菜和荷仁豆等品种,建立创汇基地184公顷,创汇200万元。1991年,全市建立12个创汇蔬菜基地,面积1335公顷。1992年,全市种植蔬菜19333公顷,比1987年增加2.9%。
  1993年,蔬菜作为慈溪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主要作物快速发展。农技部门从国内外引进西瓜、黄瓜、青花菜、辣椒、番茄等新品种,推广设施栽培,施行无公害生产技术,是年全市种植蔬菜23493公顷。1994年,全国蔬菜大流通局面开始形成,慈溪蔬菜先发优势一时受到冲击,卖难凸显,出现“冬瓜筑长城、包菜被杀头、花菜烂地头”现象。市、镇政府组织兴办农业社会化服务实体,鼓励农民购销员走南闯北推销蔬菜。1996年,市委、市政府把蔬菜生产作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扶持,创建生产基地,发展蔬菜加工,建设市场体系。1999年,市政府提出“减棉稳粮扩菜”的生产方针,建立蔬菜产业化生产体系应对市场经济。全市有海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和永进冷冻食品有限公司3家蔬菜加工出口企业,各乡镇建立农业服务公司,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在全国30多个城市设立2000多个销售窗口4万多农民购销员从事蔬菜推销。
  是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9517公顷,总产782624吨,慈溪从棉,花大县转身为蔬菜大县(市)。200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大棉花调减力度,优化发展果蔬生产”,同时在推广科技、发展加工、搞活流通等方面重点扶持,是年,种植蔬菜33982公顷。2002年,市政府确定创汇蔬菜为市农业主导产业。2004年启动“西菜东扩”战略。市场连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促生产的模式逐渐形成,蔬菜生产从此走上稳步发展道路。一批年富力强的蔬菜购销户凭借广泛的销售优势纷纷投身农业,建立基地,以销定产。1998年,周巷镇万安村蔬菜购销大户劳岳洲转包周巷镇云城、城中和团圈3村耕地75.73公顷,组建慈溪首家“千亩”蔬菜农场。2008年,全市种植蔬菜3.33公顷以上的农场有200家。其中66.67公顷以上14家,计1284公顷;33.33~66.67公顷的7家,计312公顷;20.00~33.33公顷的22家,计541公顷;6.67~20.00公顷的111家,3.33~6.67公顷的46家。有蔬菜龙头企业19家;自营出口创汇企业6家;无公害蔬菜基地62个,面积8104公顷;蔬菜专业合作社52家;蔬菜专业协会6家。有宁波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1个。全市种植蔬菜36245公顷,总产972413吨,是年荣获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和蔬菜产业强县称号(表5-1)。
  第二节 蔬菜种类及品种
  蔬菜种类按1994年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等5单位编写的《浙江蔬菜品种志》分类,慈溪常见的蔬菜有14类、74种。
  20世纪80年代后期,种植的根菜类有萝卜、胡萝卜、芜菁甘蓝(洋大头菜),白菜类有大白菜(含黄芽菜)、白菜(含青菜、小白菜、塌棵菜等),甘蓝类有结球甘蓝、花椰菜和青花菜,芥菜类有根芥(本大头菜)、茎芥(榨菜)和叶芥(含雪里蕻菜、弥陀芥等),茄果类有番茄、茄子和辣椒(甜椒),豆类有菜豆(四季豆、刀豆等)、豇豆(带豆)、豌豆、菜用大豆(毛豆)、蚕豆、扁豆,瓜类有黄瓜、冬瓜、南瓜、西瓜、甜瓜、越瓜(脆瓜)、瓠瓜(含葫芦、夜开花等)、菜瓜(俗名“酱瓜”)、丝瓜,葱蒜类有洋葱、大蒜、葱、韭菜,绿叶菜类有菠菜、茎用莴苣、芹菜、苋菜、蕹菜(空心菜)、落葵(木耳菜)、紫苏、茼蒿,薯芋类有马铃薯、芋、姜、菊芋(洋姜),水生蔬菜类有莲藕、茭白、慈姑、荸荠、菱,多年生蔬菜类有竹笋、芦笋、黄花菜,食用菌类有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猴头菇,野生蔬菜类有马兰、香椿、荠菜、蕨菜,共14类、63种。90年代后,引进甘蓝类非结球芽甘蓝,多年生类百合、朝鲜蓟,瓜类苦瓜,绿叶菜类芫荽(香菜)、叶用莴苣(生菜),葱蒜类大葱,食用菌类秀珍菇、草菇等9种。其他蔬菜有黄秋葵、芽苗菜等2种。野生蔬菜马兰、香椿、荠菜和蕨菜等被开发种植。
  蔬菜主要品种
  20世纪80年代,以传统农家品种和系统选育品种为主,少量有结球甘蓝、番茄、西瓜等杂交一代品种。90年代,蔬菜杂交品种大量引入,常规品种逐渐向杂交一代种子过渡。进入21世纪,杂交一代种子占主导地位(表5-2、表5-3)。
  第三节 菜地耕作制
  菜地耕作制演变计划经济时期,农户多将蔬菜间套在春粮行间。1984年后,出现棉花、蔬菜间套制,一年1~3熟。亦有农民在春粮或棉花收获后纯种蔬菜。间套作的主要模式有春粮+蔬菜=棉花+西瓜(花生、大豆、玉米),蚕豆=西瓜=秋玉米+秋大豆,春粮=棉花+花生=蔬菜,春粮=玉米(大豆)—秋菜等。商品蔬菜基地实行蔬菜连作制。20世纪80年代后期,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一年多熟新的耕作制不断形成。
  菜地主要间套作模式
  辣椒—雪菜—青花菜 辣椒2月中旬异地播种育苗,4月下旬移栽,7月上旬至8月上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33吨。雪菜8月上旬异地育苗,9月上旬移栽,10月中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30吨。青花菜10月上旬异地育苗,11月上旬移栽,次年4月上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
  22.5吨。
  菜用大豆—小白菜(两熟)—结球甘蓝(青花菜) 菜用大豆选早熟品种,小拱棚加地膜栽培,2月下旬直播,5月下旬收获。小白菜选用“早熟5号”等,5月上旬异地育苗,5月下旬移栽,6月下旬收获。6月上旬第二茬小白菜异地育苗,6月下旬移栽,7月下旬收获。结球甘蓝(青花菜)7月下旬异地育苗,8月中旬移植,11月下旬收获。
  西瓜—雪菜—榨菜 西瓜3月中旬异地育苗,4月中旬移栽,7月上中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33吨。雪菜8月上旬育苗,9月上旬移栽,10月中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30吨。榨菜10月上旬异地育苗,11月上旬移栽,次年4月上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38吨。
  蚕豆=西瓜—大白菜 蚕豆于霜降前后套种在大白菜两侧,翌年5月上中旬摘鲜,每公顷产量
  7.5吨。西瓜3月底至4月初异地育苗,4月底至5月初移栽,7月上中旬收获,每公顷产量30吨。大白菜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12月至次年1月收获。每公顷产量45吨。
  榨菜—豇豆—菜豆 榨菜9月底至10月初播种,11月上中旬移栽,4月上中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38吨。豇豆3月底4月初异地播种育苗,4月中旬移栽或4月20日后直播,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75吨。菜豆8月10日左右直播,10月上中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45吨。
  雪菜—黄瓜—豇豆 雪菜9月底至10月初播种,10月底至11月初定植,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53吨。黄瓜3月上中旬营养钵育苗,4月中旬雪菜收后移栽,5月底至7月中旬采收,每公顷产量约75吨。豇豆7月上中旬黄瓜收后直播,8月下旬开始采收至10月,每公顷产量约68吨。
  雪菜—扁豆—菠菜 雪菜10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15日前后移栽,次年4月10日前收获,每公顷产量45吨。扁豆3月底前营养钵异地育苗,4月15—20日移栽,5月中旬采鲜荚至9月初,每公顷产量45吨。菠菜于9月10日前直播,10月15日始收,每公顷产量38吨。
  葱—菜用大豆—青花菜 葱用茎根于11月20日移栽,4月上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30吨。菜用大豆4月中旬直播,7月10日收获,每公顷产量约8吨。青花菜8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移栽,11月中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14吨。
  大棚芹菜一年三熟 第一茬选“台湾2号”西芹,1月上旬至3月直播,出苗后45天定植,4月上旬至6月采收。第二茬选“宝大黄心芹”品种,5月初至7月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苗龄45~50天移栽,8—9月采收,生长期全程覆盖遮阳网。第三茬选用“青芹”等品种,9—10月播种,苗龄30天移栽,10月下旬盖膜,12月至翌年1月采收。三熟芹菜每公顷产量分别为75~90吨、45吨左右和45~60吨。
  大棚莴苣一番茄 莴苣9月上旬播种,10月上旬定植,10月下旬盖膜,次年1月上旬至2月上旬收获,每公顷产量约60吨。番茄选无限生长型品种,11月中旬异地育苗,莴苣收获后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移植,5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收,每公顷产量约113吨。
  大棚番茄(茄子)—花椰菜 大棚番茄、茄子品种分别选用“FA-189”、“杭茄3号”等,播种时间分别为9月25日至10月20日、9月上中旬,定植时间分别为10月25日至11月20日、10月中下旬,始收期分别在次年2月底至3月初、1月上旬,终收期分别在6月30日、6月中旬。番茄、茄子每公顷产量产量分别为83吨、45吨。花椰菜选“温州系列”品种,6月10—25日异地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7月10—25日移植,9月10日至10月10日收获,每公顷产量21吨。
  第四节 蔬菜栽培
  栽培形式
  20世纪80年代前,蔬菜均采用露地栽培。1982年,浒山镇石桥头村一农户用毛竹片搭成畦宽100~120厘米的小拱棚栽培番茄,上盖薄膜。1983年改建成畦宽100厘米、棚宽400厘米的中棚1334平方米,种植番茄、茄子,收获季节提前,效益明显。1985年,县蔬菜办公室引进9只钢管大棚用于蔬菜育苗。1986年,石桥头村一农户搭建毛竹大棚0.7公顷,收番茄和茄子分别折每公顷产量75吨和27吨。同期,部分地区出现蔬菜地膜覆盖栽培。1991年,农业局综合站批量引进钢管大棚,蔬菜大棚栽培逐步推开。2001年,全市种植大棚茄子208公顷、菜椒161公顷、番茄269公顷,还有部分大棚西瓜、夜开花、莴苣、大白菜等。2003年全市西瓜大棚、小拱棚栽培分别为233公顷和433公顷,番茄大棚栽培267公顷。通过设施栽培,作物成熟时间明显提早。如菜用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收获期比露地栽培提早5~8天;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提早10~20天;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1个月收获。番茄、茄子、西瓜等作物通过设施栽培,采收期延长至6~7个月,每公顷产值超15万元。2007年,新浦镇浦沿村一农户种植大棚茄子333平方米,从5月上旬采收至10月,收茄子7.5吨,收入2万余元。2008年,据市农技推广中心调查,8种蔬菜大棚栽培面积1573公顷。
  1995—1996年,市园艺园、龙山镇东门外设施农业与水稻示范园区引进无土栽培技术,用营养液水培夜开花、草莓和西瓜,均获成功,但因成本高而未推广。2001—2008年,蔬菜开发公司实施蔬菜工厂化栽培,1.7公顷大棚内用东北泥炭和珍珠岩配成基质种植甜瓜、西瓜、黄瓜、番茄和生菜等,亦获成功。
  育苗
  20世纪30年代,永凝乡一村(现宗汉街道新塘村)一农户应用育苗移栽技术栽培洋葱。1952年,其子自创土温床培育番茄苗,育苗期提早,成活率高,秧苗健壮,被周边农户模仿。其间,多数农户用河泥方格育苗。80年代初,引进小拱棚、大棚育苗技术,90年代广泛应用,同时引进遮阳网培育夏秋季秧苗。1994年市园艺园在大棚内采用电解温线育苗技术培育甜瓜秧苗,移栽期提前2个月。2001年后,蔬菜开发公司、浒农园艺研究所建温室大棚进行工厂化育苗,培育甘蓝、青花菜、甜瓜、西瓜、玉米、花椰菜、辣椒、朝鲜蓟等秧苗。至2008年,两单位培育各种蔬菜穴盘苗14158万株,种植约5335公顷。
  附:穴盘基质育苗
  用东北泥炭3份、珍珠岩1份配成基质。每立方米基质中均匀拌入过筛的过磷酸钙1千克或三元复合肥2.5~3千克。将基质装入穴盘(穴盘长55厘米,宽28厘米,有50穴、72穴、108穴和128穴等规格),压穴后移入苗床。按季播种,每穴1粒,其中少量播2粒作备苗。播后均匀覆盖厚0.2厘米左右拌有40%“霜疫净”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珍珠岩。采用穴盘基质可培育各种蔬莱、瓜果秧苗。
  施肥
  肥料品种 20世纪70年代,蔬菜以施人粪尿、灰肥、厩肥等有机肥为主。70年代末80年代初,化学氮肥开始用于蔬菜作物。由于有的农户在化肥施用过程中过量偏施化学氮肥,导致蔬菜品质和抗逆性下降。1983年省农科院土肥所在义四、洋山乡进行榨菜氮钾肥配比试验,每千克氯化钾增产榨菜鲜头15~16千克,同时降低榨菜空心率。1988年市土肥站开展榨菜平衡施肥法研究,通过减氮、降磷、增钾,三要素平衡协调,榨菜增产9%。1989—1990年周巷区推广此法438公顷。此后二元、三元复合肥开始广泛用于蔬菜生产。90年代,有机肥逐渐减少。1998年,市污水处理厂生产“功益”牌有机无机复合肥,在榨菜、西瓜、萝卜、包心菜、马铃薯等蔬菜上应用。2002年中慈生态肥料有限公司开发蔬菜专用肥在慈溪推广。2001年市土肥站引进“农哥大”复合生物肥料在毛豆上试用,结果表明对促进生长、增加产量作用明显。2002年用宁波市铜业总公司生产的铜渣硫硅本肥在蚕豆、青花菜上应用试验,无增产效果。2007年,桥头镇绿基蔬菜农场发现非结球芽甘蓝缺钙症,喷施“钙宝”效果明显。
  施肥量 蔬菜施肥量(指标准肥)因蔬菜种类不同相差悬殊,一般每公顷150~300吨,2006年对种植面积较大的甘蓝、青花菜、西瓜和菜用大豆4种作物进行调查,28户农户平均每公顷施复合肥629千克、尿素320千克、过磷酸钙326千克、有机无机复合肥1899千克、畜肥13305千克、饼肥233千克,折标准肥257吨。2005—2008年调查各种蔬菜施肥情况(折标准肥),大棚西瓜、大棚番茄、花椰菜每公顷用肥量超过300吨,露地西瓜、甜瓜、刀豆、大头菜、青花菜、结球甘蓝、毛豆、菠菜、芹菜、菜心、雪菜则小于200吨(表5-4)。
  施肥方法 蔬菜施肥分基肥和追肥。基肥种类,20世纪80年代以腐熟畜粪肥和草灰等土杂肥为主。90年代部分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如大棚茄子、番茄等施用饼肥。进入21世纪,开始应用有机无机复合肥或无机复合肥。2005—2008年调查,基肥用量一般占总用肥量的50%最高79%
  最低16%。基肥一般结合翻耕深施或开沟施入。追肥种类,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以化,学氮肥和,人粪尿为主,后推广施用磷钾肥,2000年后多用三元复合肥。追肥施用,西瓜、番茄、茄子等作物露地栽培一般2~3次,雨前撒施或浇施,重肥采用开沟或打孔深施。大棚栽培多为6~8次,一般结合中耕沟施或抗旱浇施。
  灌溉
  蔬菜灌溉一般采用浇灌或沟灌两种方法。1995年,市园艺园从省农业厅作物局蔬菜科引进滴灌、微喷灌设施和技术,应用于蔬菜育苗和叶菜类、西瓜生产,省工省力节水,并可结合施肥,后在大棚生产中推广应用。2008年,全市蔬菜应用喷、滴灌759公顷。
  第五节 主要蔬菜
  主要蔬菜种类
  1988年后,全市年种植666.67公顷以上的蔬菜有结球甘蓝、青花菜、榨菜、雪菜、辣椒、鲜食大豆、大白菜、菜豆、韭菜、西瓜、甜瓜、鲜食蚕豆、大头菜、大蒜、冬瓜、花椰菜、番茄、竹笋等18种,333.33~666.67公顷的有茄子、南瓜、莴苣、芹菜、茭白、葱(含大葱)、洋葱、菠菜、莴苣、马铃薯等10种,66.67~333.33公顷的有萝卜、豌豆、豇豆、芋艿、夜开花、小白菜、黄瓜、菜心、藕、菱等。(表5-5)
  主要蔬菜简介
  大白菜 别名“结球白菜”和“胶菜”,可鲜食,也可腌渍。种植历史悠久,为冬季主要蔬菜。1987年,全市大白菜种植1000公顷,总产52360吨。20世纪90年代初面积稳定在830~1100公顷。大白菜种植主要分布于坎墩、胜山、庵东、新浦和崇寿等镇(街道)。其中,2006年坎墩街道四塘南村种植100公顷,超过该村当季种植作物的80%。大白菜多为露地栽培,一年两季。秋冬季8月中旬至下旬播种育苗,9月上旬至中旬移栽,11月至次年1月收获。春季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中旬移栽,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收获。
  白菜 别名“青菜”、“小白菜”和“小松菜”等。种植面广而分散,是四季上市量最多的一种蔬菜。1998年,龙山绿珊果蔬农场从省外贸公司引进小松菜“极乐天”连片种植7公顷。2005年,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小松菜出口日本。2000年前白菜在春、,秋两季种植,育苗移栽,露地栽培。夏白菜一般直播,以采收小菜为主。2000年后一年四季都有栽培。
  甘蓝 甘蓝又称“结球甘蓝”、“包心菜”。20世纪50年代引进种植,供鲜食。1989年,慈溪冷冻厂制成脱水产品出口日本。2003年全市种植3000公顷。主要分布于长河、新浦、龙山、周巷、掌起、逍林、庵东等镇。结球甘蓝分秋冬甘蓝、春甘蓝和夏甘蓝。秋冬甘蓝7月下旬至8月播种,11月中旬至翌年2月收获;春甘蓝9月下旬至12月初播种,4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1995年引进夏甘蓝,5—7月利用遮阳网育苗,7月中旬至11月收获。夏甘蓝占甘蓝种植面积5%左右。
  花椰菜 花椰菜又名“花菜”或“白花菜”。20世纪60年代后期逍林镇一农户从上海引进,1984年后逐步发展。1990年开发速冻产品出口。主要分布于宗汉、坎墩、掌起、逍林等镇(街道)。1995年前,花椰菜春、秋两季种植。90年代后期,种植季节延后或提早,达到周年生产四季上市。花椰菜喜肥耐肥,以施氮为主,花球形成期增施磷钾肥。
  青花菜 青花菜又名“绿花菜”、“西兰花”和“茎椰菜”色泽鲜绿,质地嫩脆,风味清香,营养丰富。1985年长河一农户引进试种,1988年速冻加工后试销,日本。2003年出口至日本及东南亚5000余吨,成为浙江省青花菜主要出口县(市)。主要分布于长河、新浦、龙山、周巷、掌起和庵东等镇。青花菜以秋播冬收为主,7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11月至次年2月收获。少量春季栽培,12月上中旬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青花菜需肥量大,中后期需氮钾较多。对硼、镁、钼等元素敏感,缺硼易引发花茎基部空心。
  大头菜 清光绪《慈溪县志》中已有记载。其叶和肉质根均可食用。并可加工成紫香菜、酱大头菜和什锦菜等。20世纪80—90年代,坎墩街道五塘新村200多农户,年加工紫香大头菜1500余吨。主要分布于坎墩街道五塘新村、坎西(绍兴舍自然村)、直塘和孙方等村,新浦、胜山、崇寿、宗汉等地亦有少量种植。90年代初,大头菜多套种在棉花行间,90年代中期始逐步改纯作。一般8月底播种育苗,10月初移栽,12月收获。榨菜榨菜为茎用芥菜的惯称,以膨大的肉质茎腌制加工后供食,是冬季种植的重要蔬菜之一。主产地分布于周巷(原建塘、小安、义四乡)、崇寿、庵东和观海卫等镇。榨菜一般于9月底至10月初播种育苗,11月上中旬移栽,4月初开始收获。
  榨菜 需肥量大,喜磷钾肥和硼肥。病毒病是影响榨菜产量的主要病害,采用防虫网育苗,切断疫源防病。
  雪菜 为分蘖芥和花叶芥的惯称,又名“雪里蕻”和“弯头菜”。清雍正时已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广有种植。腌制成咸菜或制成霉干菜、笋干菜食用,为甬、沪一带市民所喜爱,还出口日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主产地分布于周巷、庵东、崇寿、坎墩、新浦等镇。雪菜一年种植两季。冬雪菜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9月至10月上旬移栽,11—12月收获。春雪菜在国庆节前后播种,11月上中旬移栽,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收获。采收前20~30天须终止施肥,否则不利腌制保存。
  番茄 别名“西红柿”、“洋柿子”。营养丰富,色泽鲜艳,菜果兼用,生熟皆宜。1935年前后由宗汉街道新塘村一农户引进种植。20世纪50年代初种植“大红”、“早雀钻”等品种,采用温床育苗、搭架栽培,产品销往上海、宁波等地。1987年全市种植216公顷,总产7166吨。番茄在各乡镇都有种植,尤以城郊居多,主产区宗汉、白沙路、逍林和周巷等镇(街道)。1983年,番茄试用地膜覆盖栽培。1987年,胜北乡黎明、荣誉和久丰等村农民进行秋季栽培。1999年新浦镇番茄秋栽54公顷。2005年,宗汉街道高王村一农户试验再生法栽培0.1公顷,收番茄21969千克。2008年,全市番茄大棚栽培447公顷,露地秋栽33公顷,春栽107公顷。为提高坐果率,曾用“2,4-D”点花,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改用防落素喷花。
  茄子 别名“落苏”为慈溪传统蔬菜。以炒食为主,亦有蒸、腌、晒干等食法,是夏、秋两季的主要蔬菜。各镇(街道)都有,种植,其中白沙路、宗汉、逍林等镇(街道)种植面积较大。茄子有早春露地栽培、冬春大棚栽培和秋季栽培3种方式。早春露地栽培于2月上旬“双膜”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5月开始收获。冬春大棚栽培于9月15—20日播种,11月至12月上旬定植,次年1月下旬至2月始采至6月。秋季栽培于6月下旬至7月播种,10月始采收至次年6月。1996年7月上旬,杭州湾镇农技站试用红茄再生栽培,9月初可采收上市。大棚栽培茄子,始花至盛花期喷防落素能提高坐果率。
  辣椒 有羊角椒(亦称“辣茄”)和甜椒(也称“菜椒”、“青椒”、“灯笼椒”)。羊角椒一般作调味品鲜食,老熟红果加工成椒干、椒粉、咸椒等。甜椒果肉厚而脆,多作炒食。历史上辣椒以自食为主,1977年后干果出口日本、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国。主产区分布于崇寿、周巷、附海、范市和庵东等镇。1995年前露地栽培。1996年菜椒采用地膜覆盖或大棚栽培,2000年后地膜栽培面积约占50%,小拱棚、大棚栽培面积约占5%。青椒一般在谢花后2025天采收,干椒则待果实充分红熟后分批采收。
  菜豆 菜豆又名“刀豆”、“四季豆”、“芸豆”和“梅豆”。历史上农户零星种植供鲜食,1984年慈溪冷冻厂经速冻后出口日本。1987年全市种植342公顷,总产2684吨。1991年种植面积超过667公顷。1993年为1231公顷,总产15378吨,为历史之最,其中新浦镇和周巷镇北部(原小安乡)种植面积占70%。2003年,范市、观海卫镇逐年发展,而新浦镇发展葡萄生产后菜豆种植面积减少。2008年菜豆种植主要分布于龙山、周巷、观海卫、桥头和掌起等镇。菜豆有矮生和蔓生两种,蔓生型产量高、效益好,一般播后80~90天采收。2002年之前种植面积占60%~70%。矮生型由于操作方便,一般播后50~60天即可采收,2003年后种植面积扩大,2008年占70.%~80%。菜豆可春播或秋播。春播占85%~90%,矮生菜豆生产管理相对简单,一般不施追肥,开花后10~15天采收。
  黄瓜 又名“胡瓜”俗称“青瓜”。宜炒食、冷拌和腌渍,亦可生食。主产地分布于周巷镇三江口、小安和海江等村。1988,—1996年,年均种植70余公顷。1997年,乳黄瓜(即幼嫩黄瓜,瓜长10厘米,横径2厘米,重约22克时收摘)腌制加工成的小酱瓜,出口东南亚诸国,种植面积增加至150公顷。90年代后期,品种更换,上市季节拉长,产品受消费者青睐。1988—1995年采用地膜覆盖栽培。90年代后期,部分农户始用大棚栽培,但面积不大。地膜栽培的黄瓜,3月下旬播种,大棚加小拱棚育苗,移栽开花后7天可采收“乳黄瓜”用于腌渍加工,20~25天采摘成品瓜,鲜销市场。黄瓜生长期间须重视霜霉病防治。
  冬瓜 冬瓜是7—9月的“补淡”蔬菜。主产地分布于胜山、坎墩等镇(街道)。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小拱棚育苗,4月中下旬(5~6片真叶)移栽,开花后50~60天收获。
  南瓜 1999年前零星种植在房前屋后、河塘杂地,面积较小。2000年,新浦一帆蔬菜农场从广东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引进“蜜本”南瓜,种植2公顷,收南瓜75吨。因南瓜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产地分布于观海卫、附海和新浦等镇。南瓜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小拱棚育苗,5月上中旬移栽,7月上旬开始采摘,可摘至9月中旬。2008年,新浦一帆蔬菜农场秋栽2公顷,7月10—20日直播,9月20日至10月20日收获。
  西瓜 栽培历史悠久,慈溪“咸地西瓜”著称上海、杭州等地。主产地分布于观海卫、新浦、坎墩、龙山、庵东、周巷和掌起等镇(街道)。2000年前,西瓜采用河泥方格、营养钵育苗。2001年,市园艺园用葫芦嫁接育苗1万余株,防枯萎病效果达90%以上。2002—2008年,浒农园艺研究所嫁接西瓜苗685万株,种植1304公顷。嫁接育苗砧木以葫芦为好,催芽播于穴盘基质或营养钵中,每穴(钵)一粒。西瓜在葫芦播后7~10天催芽,密播于苗床或平盘(无穴孔)。葫芦出土7~10天(一
  十一心),西瓜苗出土2~3天(子叶平展,心叶尚未发生)时,用插接法嫁接。嫁接后5~7天,苗床保湿保温,促进接口愈合,后渐通风炼苗。西瓜采用爬地式栽培,2000年后开始采用架式栽培。以地膜覆盖栽培为主,1987年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占全市西瓜种植面积的77%,1990年后达99%1995年后应用大棚栽培。按种植时间和方式分早春促成栽培(12月至次年2月播种,5月开始采收)、长季栽培(12月下旬到1月上旬播种,2月上旬定植,采收至11月)和秋季栽培(7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2000—一2004年,西瓜大棚栽培年均927公顷,比露地栽培增收2980万元。
  甜瓜 按植物学分类,甜瓜分网纹甜瓜、硬皮甜瓜、冬甜瓜、观赏甜瓜、香瓜、柠檬瓜、蛇形甜瓜和越瓜等8个变种。慈溪种植的甜瓜90%以上为越瓜(脆瓜)和香瓜(普通甜瓜)。1995年市农业局综合站引进硬皮甜瓜“伊丽莎白”。甜瓜种植遍于全市,主产地分布于观海卫、胜山、新浦、坎墩、横河等镇(街道)。越瓜于3月下旬播种育苗,露地爬地栽培,7月收获。2001年,开始采用夏秋季栽培和早春大棚栽培。2003年,坎墩惠农瓜果研究所选用南瓜“金甲田”、“铁雪龙”作砧木嫁接“花皮梢瓜”增产80%。硬皮甜瓜有早春大棚栽培和秋季栽培两种。早春大棚栽培于12月中下旬播种,电热控,温育苗,爬地或立架栽培,5月初开始收获。秋季栽培于7月中旬至8月初播种,10月初至11月收获。
  大蒜 慈溪栽培大蒜已有500多年历史。青蒜和蒜(蒜苗)供食用,蒜头除食用和调味外,亦可入药。历史上以收蒜头为主。所产蒜头颗大、色白、味浓,在国际市场有一定声誉。民国时期已有蒜头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口量增加,最多的1986年出口941.6吨,曾是浙江省唯一的蒜头出口基地。后由于品质退化,市场转疲,种植面积减少。1990年全市种植大蒜753公顷,总产48100吨。2000年,种植面积减至434公顷,总产4140吨。主产地逍林、新浦等镇。2000年后主要生产青蒜供应本地市场。2008年零星种植23公顷,产蒜薹、青蒜1400吨。生产蒜头多选用“余姚白蒜”。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5月上旬开始采收蒜薹,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蒜头。收获青蒜为主的,选“云顶早蒜”,夏至至大暑播种。蒜苗长到约20厘米时陆续分批选收或隔株采收。
  韭菜 青韭、韭黄和韭花(薹茎)供食,根、籽可入药。一次播种,多年生长,多季收获,周年供应。据宗汉街道老农回忆,20世纪20年代,该地已有韭菜种植。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以高王乡为中心,形成韭黄(芽)生产基地,远近闻名。逍林、龙山(原三北镇)等镇亦有少量种植。产品主销宁波市场,并通过宁波市场转销全国各地。韭菜主产地分布于龙山、周巷、观海卫、逍林和宗汉等镇(街道)。韭菜主产品有青韭和韭黄,逍林一带农民习惯采收韭花。1999年韭菜生产采用棚架覆膜栽培,年收韭菜5~6次。韭黄采用培土软化法生产,即在青韭长到一定高度,培土成垅,或用盖草、搭棚、黑膜遮光等方法将韭菜墩覆盖,使韭菜软化、黄化。韭花一般在现蕾时采收。
  芹菜 食用嫩茎和叶柄,因具独特的芳香味和药理作用,为消费者所喜爱。分散零星种植,浒山街道和周巷镇周西社区、路桥和三江口等村种植面积较大。2000年前采用露地栽培,7月下旬至10月初直播或育苗移栽,10—11月收获。2000年后,采用大棚设施栽培,夏天覆盖遮阳网,冬天盖薄膜保温。6月至次年3月播种,9月至次年6月收获。
  茎用莴苣 别名“莴苣笋”、“香莴笋”。可生食、炒食,是解决春淡的主要蔬菜。主产区分布于宗汉、周巷和坎墩等镇(街道)。茎用莴苣有春莴苣和秋莴苣。春莴苣9—10月播种育苗,次年2—3月收获。秋莴苣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10月初开始收获。
  茭白 20世纪80年代末,茭白主要种植在小河、池塘及低洼田,1989年种植10公顷。1990年后部分稻田改种茭
  白,最多的1998年种植402公顷。主产地分布于横河镇长大村和观海卫镇鸣鹤一带,掌起、桥头、匡堰等镇亦有少量栽种。茭白一般年收一季。90年代后期改为一年一种,收获双季。单季茭一般在3月下旬至清明前后定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采收。双季茭于4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0月至11月采收第一熟。冬季割墩清田,冬至前后搭小拱棚覆膜,次年5—6月采收第二熟。

知识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出版者: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1988年,与前志相衔接,下限截至200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农业环境与农业区域、农业经济体制与新农村建设、粮油作物、林业、畜牧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