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棉花品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07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棉花品种
分类号: S562
页数: 2
页码: 161-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棉花品种情况的具体介绍,主要介绍了棉花品种演变和主要品种简介两方面。
关键词: 慈溪市 经济作物 棉花品种

内容

棉花品种演变
  1988—2008年,慈溪棉花主栽品种有三次大的更换。1989年,由丰产性和抗病性较好的“中棉12号”更换“86-1”。1997年由中熟抗病品种“泗棉3号”更换“中棉12号”。2003年开始推广抗虫棉。2005年抗虫棉“湘杂棉3号”成为主栽品种(表3-2)。
  1988年后种过的常规品种有“慈205”、“慈96-6”、“苏棉9号”、“苏棉12号”和“中棉19”。常规杂交品种有“湘杂棉2号”。抗虫品种有“99-17”、“新棉33B”和“安徽33B”。抗虫杂交品种有“慈抗杂3号”、“慈杂1号”、“冀688”、“湘杂棉8号”、“标杂A1”和“南抗3号”等。
  主要品种简介
  泗棉3号 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由新洋76-75/泗洋791(“/”表示一次杂交,“//”表示两次杂交,依次累推,下同)选育而成,1994年引入。生育期135天左右,属中熟偏早类型。株高100厘米左右,植株呈塔形,疏朗,果枝较长且上举。叶片中等偏小,色淡,姿挺,缺刻深,折格明显,叶片层次清晰,通透性好。茎叶毛茸多。花冠乳白色,苞叶深齿状。铃长卵圆形,铃重4.86克,大样衣分42.03%,衣指7.4克,籽指9.53克,2.5%跨长30.4毫米,麦克隆值4.9。该品种苗期长势偏弱,高抗枯萎病。每公顷皮棉产量1125千克左右。
  湘杂棉2号 湖南省棉科所由8891/中棉12选育而成。2002年引入,生育期123天左右,属中熟偏早类型。植株呈塔形,紧凑,株高120厘米左右。叶片中等大小,茎秆坚硬、多毛。杂种一代花药黄色,铃卵形带尖。铃壳反卷,吐絮畅,易采摘。铃重5.68克,衣分41.7%,籽指10克,衣指7.45克,2.5%跨长28.9毫米,麦克隆值4.7。该品种长势较强,耐枯萎病、黄萎病。每公顷皮棉产量1200千克左右。
  湘杂棉3号(原名湘SK5-1) 湖南省亚华种业公司和湖南省棉花研究所由湘V9/ZE-26选育而成。2003年引入,生育期126天,属中熟偏早类型。抗虫性好。株高127厘米,茎秆坚硬,叶片较大,叶色深绿,单株成铃40个左右,中批花铃重6克。铃壳薄,吐絮畅,纤维洁白。籽指10.6克,衣指7.4克。绒长30.2毫米,衣分42%,麦克隆值4.7,气纱品质1920分。该品种抗倒,每公顷皮棉产量1275千克左右。
  慈抗杂3号(详见第九篇第四章第一节)

知识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出版者: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1988年,与前志相衔接,下限截至200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农业环境与农业区域、农业经济体制与新农村建设、粮油作物、林业、畜牧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