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村级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06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村级服务
分类号: F321.42
页数: 2
页码: 131-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农村经济合作社村级服务情况,主要介绍了农业生产服务、产前产后服务、综合服务等。
关键词: 慈溪市 农村合作社 村级服务

内容

农业生产服务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生产合作社(经济合作社)发挥村集体组织作用,承担起农田水利、机灌、机电等单家独户办不了、办不好的工作,并配备村农技员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1988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从县到村要建立和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并明确乡村配药站可直接到县农资公司进货,享受5.5%的经营利润,配药站在拆零供应时允许顺加5%的拆零价。当年,全市推行“村包服务、户包任务”的农业“双向”承包,有720个村配村农技员788人。1990年,全市有286个村实行农业“双向”承包。1991年,有80%以上的村实行统一机耕、统一机灌、统一植保、统一供种、统一作物布局、统一农田基本建设,有10%的村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产前产后服务
  199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村经济合作社要强化集体统一经营的内容,普遍健全农业服务组织,普及和完善农业基础服务。当年,三北镇方马村通过典型引路,引导村民种植大棚草莓。村宣传、落实市、镇优惠政策,并发放贷款15万元,出资35万元修建道路、地下渠道和电力设施等,统一采购农用物资,定期请专家讲课辅导,在宁波果品市场设立摊位,推动村草莓生产的发展。1993—1996年,全村草莓累计总产值7412.6万元。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难卖问题逐步显现。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村经济合作社要在重点抓好生产服务的前提下,向产前、产后服务领域拓展。1998年,长河镇有18个村建立农贸服务部,帮助农民销售蔬菜5500吨。鸣鹤镇洪家村因地制宜发展雷笋生产,村经济合作社千部向村民宣传种雷笋致富的经验,开展雷笋高产试验,组织举办雷笋技术培训班。1998年全村390户农户,有370户种雷笋100公顷,户均雷笋收入1.5万余元,95%农户住上新楼房。横河镇大山村通过制订规划、宣传发动、干部带头,引导山民发展杨梅、竹笋、茶叶和杉木等特产。村经济合作社出资78万元,修建公路3.5千米,造桥4座,改善交通条件。引进优良品种,组织技术培训。兴办杨梅加工厂、茶厂、保鲜冷库,成立杨梅服务中心,组织推销产品。1998年全村杨梅、竹笋、茶叶收入240万元,户均7690元。
  综合服务
  进入21世纪,城乡一体化推进速度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猛,并逐步显示出其生产组织服务功能,村经济合作社的服务重点逐步转移。一是土地流转服务。2002年,建立村土地流转服务站,服务站为有土地流转意愿的双方提供信息,牵线协调,办理相关手续,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当年,全市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4013公顷。2008年,全市有承包地的289个村经济合作社全部建立村土地流转服务站,新增和续签土地流转面积1872公顷。二是通过专业生产组织开展统一服务。2003年起,在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单家独户种植比较集中地方,村经济合作社通过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生合作社和购销大户等协调,由专业组织为农户开展“统一布局、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服务,至2008年全市有913公顷土地实行“四统一”服务,其中2008年新增580公顷。三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服务。2000年“环境整治年”活动中,各村经济合作社加大投入,组织社员兴办公益事业,整治河道,修建道路,清理垃圾,种树植绿,消灭露天粪缸,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千年陋习。2006年后,开展“一事一议”加快公建配套建设、村庄宅基地整理、建设村落文化宫等,改善社员生产、生活条件。2008年全,市各村公益事业支出20834万元。

知识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出版者: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1988年,与前志相衔接,下限截至200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农业环境与农业区域、农业经济体制与新农村建设、粮油作物、林业、畜牧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