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白喉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唯一号: 112234020220000257
专题名称: 武义县白喉情况
其他名称: “肺花”;“烂喉痧”
文件路径: 1122/01/object/PDF/1122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47.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俗称“肺花”、“烂喉痧”。民国37年,武义县始有白喉病例报告。1950年至1990年年间发病率最高的年份是1967年,为60.37/10万,有144人发病;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1953年,为6.55/10万,有11人病死。1971年后无死亡病例。1976年后无白喉病例报告。 1949年武义预防注射白喉菌苗2050人次。1953年8月,县卫生科以6个月至8周岁的儿童为对象,在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区及幼儿园、托儿所、小学等儿童集体场所为重点,分配各区预防注射任务2000人份。11月9日向各区通报了清溪区麻蓬村、履坦区金村垄和新宅区白衣坑村的3名白喉死亡病例。同月12日县人民政府制订了《武义县白喉病防治工作方案》。19日县政府又转发华东卫生局《关于白喉、天花和麻疹的防治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1954年10月卫生科向各区、乡、机关、卫生所、企业学校印发《谈谈预防白喉》的宣传资料。1956年4月10日,为全面实施白喉全程预防注射(即对6个月以上至8周岁未注射或未按规定次数注射的儿童注射3次白喉菌苗,每次间隔3—4周,第1次0.5毫升、第二次1毫升、第三次1毫升),卫生科制有《武义县1956年白喉预防实施办法(草案)》。1961年预防注射百(百日咳)、白(白喉)二联疫苗。1974年用百、白、破(破伤风)混合制剂。1980年把接种白喉菌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列入儿童计划免疫项目。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调查法对1418名2至15周岁的儿童进行白喉锡克氏试验,(SchickTeSt),阴性率达86.6%。

知识出处

武义县卫生志

《武义县卫生志》

本志用语体文记述,体裁分述、记、志、传、表、录,共设11章,分别为武义县卫生行政,医疗,卫生防疫,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爱国卫生,妇幼保健,医药,医学教育,牙病防治,医林医风,丛录和编后记几方面描述卫生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