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果品柑橘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唯一号: 112234020220000057
专题名称: 武义县果品柑橘
文件路径: 1122/01/object/PDF/1122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411.pdf
专题类型: 水果

专题描述

武义是柑橘栽培的次适宜区,冻害频繁,发展缓慢。1980年以后,实行经济扶持,选择南坡等宜橘地形和特殊小气候地带栽植,并注重肥培管理,柑橘得以迅速发展。1986年面积达到469.87公顷,产量721吨,面积、产量均居水果之首。1997年面积1257.8公顷,产量9875吨,为历史上面积和产量的最高年份。1997年后,由于柑橘品种65%是中晚熟温州蜜柑,熟期集中,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果农丰产不增收,加上低温冻害的影响,武义的柑橘面积逐年减少。2005年为800公顷,占水果总面积的33.5%,产量6212吨,占水果总产量的43.8%。 柑橘产区主要分布在茭道镇上茭道,白洋街道汤村、和尚寮、朱村、白阳,熟溪街道溪南,王宅镇良宅,俞源乡下杨,白姆乡伍家坞等村的山坡地带,多是北面靠山,南面向畈,光照充足,冷空气难进易出的特殊地理环境。这些地区逐渐成为全县柑橘主要的生产基地。2005年,柑橘面积超过66.67公顷的有白洋、履坦、王宅、挑溪、菱道等6个乡镇街道,其中白洋街道原邵宅乡柑橘种植面积最多,达177.27公顷,产量2642.5吨,占全县的27.59%。 1998年后,县农业局特产站开始引导橘农,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和老橘园优化改造,将柑橘高接成特早熟温州蜜柑,象山红杂柑等优良品种。是年,在茭道乡上茭道、邵宅乡朱村、俞源乡下杨一、王宅镇大路洪、白姆乡上宅等5个村27.67公顷的柑橘园进行高位嫁接示范。1999年~2005年高位嫁接面积共74.07公顷、柑橘间伐38.53公顷。1996年,柑橘保鲜试验成功。1987年,橘园套种印尼大绿豆成功,199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是年,茭道乡上茭道村,将村北的“凤凰形”(山名)开垦为果园,于1992年种上椪柑、胡柚、橘苗,合计17000株(20公顷),组织专业队,实行科学管理。1995年开始投产,到2000年总产量400吨,产值60余万元,亩产值2000余元,成为效益较好的橘园。2003年,县特产站开始在汤村、上茭道、中央王等地进行柑橘完熟栽培技术试验,使柑橘达到色泽鲜艳,外观漂亮,皮薄,可溶性固形物高,化渣,风味浓等优质化。2005年开始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