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山街道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地理名称: 壶山街道
唯一号: 112233020220000008
文件路径: 1122/01/object/PDF/1122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125.pdf
地名类型: 行政区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隶属: 武义县

参考方位

位于武义县城的西北部,东接白洋街道,南连熟溪街道和王宅镇,西与白姆乡接壤,北与金华市婺城区、武义县履坦镇毗邻。

介绍

壶山街道位于武义县城的西北部,东接白洋街道,南连熟溪街道和王宅镇,西与白姆乡接壤,北与金华市婺城区、武义县履坦镇毗邻,为武义县人民政府驻地。街道因其坐落壶山脚下而得名,下辖6个社区、5个城区经济合作社、33个建制村。2005年,总人口4.8万人(常住人口33271人,外来流动人口14658人),辖区面积86.5平方千米,办事处设在解放北街19号,海拔70米。 壶山街道的历史沿革与原武阳镇及原桃溪滩乡的建制变更相关。原武阳镇为武义县城所在地,于民国19年(1930)5月改村里制为乡镇制时建立,因熟溪古称武阳川而得名。民国35年(1946)10月更名为壶山镇。1949年5月9日区境解放后,6月至1950年5月仍称壶山镇。1950年6月划建城关镇,辖9个建制村;1956年3月兼并城郊乡至1958年8月;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易名东风人民公社;1960年3月,与飞跃人民公社合并称壶山人民公社;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后,设壶山镇人民公社,直属县政府领导。1983年,政社分设时为全县唯一的区级镇,1985年11月以后为全县2个区级镇之一。至1986年,全镇辖32个建制村、6个居民区、37878人口,辖区面积46.6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熟溪北路21号。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时,原白溪乡、溪里乡并入,再次定名武阳镇,辖71个村、9个居民区、67968人口,总面积166.2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武阳中路12号。2001年9月,区划调整,撤销了原武阳镇和桃溪滩乡建制,设武义县人民政府壶山街道办事处,为县政府派出机构。 原桃溪滩乡,民国23年(1934)属塔胜乡。民国35年(1946)并入家山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始建桃溪滩乡。1956年3月,与后树、中枢合并为胜利乡。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后,先后隶属东风、壶山人民公社。1961年10月,成立桃溪滩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复名桃溪滩乡,辖21个村10066人口,辖区面积51.89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三角店村。 壶山街道地属低山丘陵区,中南部为浅丘与溪谷平原相间地势,境内最高点为与金华界线山弯头坪,海拔526米。平原区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水系丰富发达,南傍武义母亲河——熟溪,东倚武义江,白鹭溪贯穿境西,注入履坦镇境内。全街道建有小型水库12座,总库容463万立方米。水利设施配套齐全,灌溉渠网遍布田间。又有源口水库中干渠、北干渠经过境内,确保933.33公顷粮田旱涝保收。建有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105千瓦,年发电量26万千瓦。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