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财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唯一号: 112230020220000039
人物姓名: 陈正财
文件路径: 1122/01/object/PDF/1122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1280.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32年2月
卒年: 1993年
籍贯: 武义县王宅镇四八店村

传略

陈正财(1932—1993),1932年2月出生在武义县王宅镇四八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2月参加工作,1952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武义县中枢乡乡长、履坦区副区长、区委第二书记、武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永康县壶山公社党委书记、永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武义县委宣传部部长、武义县委副书记、县人委县长、金华地区革委会农办副主任,武义县政协副主席等职。 他参加工作后,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钻研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对刘少奇写的《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书,读了又读,圈了又圈,深刻领会,身体力行,因此“文化大革命”中把他作为“黑修养”的典型批判。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被作为主要“走资派”和“三反分子”遭到揪斗,但他不管在什么场合,不管“造反派”怎么拷打他,都只承认自己是“犯错误干部”,而从不承认反党反人民。陈正财1971年调金华地委工作期间,负责筹建北山电视台(海拔1248米),是本省早期建立的一座高山骨干调频转播台。1973年调回武义任县委副书记,分管工业富有成效,1976年应邀参加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认真学习,坚决拥护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中。后来他身患癌症躺在病床上,仍认真研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陈正财时刻牢记党的教导和人民的重托,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他时时想群众、事事为群众,永远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知心朋友。他经常深入农村、工厂,参加劳动,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有一次,他到马昂村调查开发农业,抱病坚持工作到深夜,胃部大出血,群众连夜把他送回县城抢救。 陈正财一生淡泊廉正,两袖清风。他生前没有购置任何高档服饰和现代家具,家中只有一台40厘米(12英寸)黑白电视机。他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都买成书,购买珍藏了二十四史、中国共产党年鉴、国家政策法规、革命领袖著作及古典文学等书籍近千册。他去世后,从他的办公室和家中都发现不少未曾动用过的代购券,他曾说不应得的钱物一点也不能要。他不仅自己廉洁奉公,而且严格要求子女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从不搞特殊化。他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和工作模范。 陈正财在杭州住院治疗期间,不住干部病房而住普通病房,积极配合医师治疗,从不悲观失望。1993年12月21日,陈正财因病情恶化,还没有办退休手续也没有过一天清闲日子就离开了人世。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排成长队挥泪为他送别,众口称赞他是人民的好公仆,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专题

乡长
职位
副区长
职位
第二书记
职位
副部长
职位
党委书记
职位
副部长
职位
部长
职位
副书记
职位
人委县长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副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