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规划、设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61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规划、设计
分类号: TV212
页数: 8
页码: 276-2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区域性水利规划、民国时期,县无勘测设计力量、武义县主要水利水电工程等情况。
关键词: 武义县 规划 设计

内容

规划
  武义县区域性水利规划,主要有以下5次:
  第一次,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武义、宣平两县为解决严重的干旱缺水、抗灾夺丰收,建设一批小(二)型以下水库、重要堰坝、于局部地段防洪保坍的工程规划。依据规划,武义片建设小(二)型水库35座,竣工17座,灌溉面积1000亩以上的堰坝1条;宣平片建设小(二)型水库6座,竣工2座(均未计已划入丽水县的曳岭区部分);还有壶山镇护桥(熟溪桥)保坍工程,柳城西溪防洪保坍工程等,均收到一定的护桥保坍效用。这一时期建设的蓄水工程,限生产力水平,以蓄水1~10万立方米的塘坝占绝大多数。工程切要,布局合理,工作讲求实际,工程建设既快又好。
  第二次,1958年由省水电厅组织、吸收地区及县力量进行的流域性规划。其骨干工程,武义片有清溪口、溪里、石井岗、北畈(上四堡)、大殿、仰天饭甑(东湖)、石壁峡7座小(一)型水库;宣平片有小(一)型大院后水库等。其中北畈水库动工后暂缓,石壁峡水库不曾动工,大殿水库动工后不久停建。60年代初,又相继建设了上四堡、教隆寺、要巨、车门等骨干水库。已兴建的这些水库,工程布局合理,灌溉效益显著。
  第三次,1964年武义江沿岸电灌工程规划。在全县第一座电灌站——白阳山电灌站投产后,县人民政府(当时称县人委)即组织力量,对县内主要产粮区之一武义江沿岸的电灌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并被纳入省基建计划。依据规划,自履坦至桐琴,1964~1965年间计建成以五虎山、下王为骨干的21座电灌站,总装机595千瓦,受益田16890亩,其中桐琴片14座电灌站共架设10千伏输电线13.1公里,支线17.2公里,不惟改善了武义江两岸农田的灌溉条件,发展了用电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和照明,原沿江两岸沙田人工提水用工占农业用工的30~50%,亦获得解放。事实说明,规划切合实际,工程布置合理,效益较为彰著,这一规划是成功的。
  第四次,武义县水资源调查和水利区划。其工作开展的情形和分区概况,已在前面一节予以简记。此项工作,在进行分区水资源调查与供需平衡分析、总结以往水利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水利区实际情况,分别提出治理意见,并规划了1981~2000年的重点工程项目。内容有三:(一)1985年前重点抓好现有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和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二)1986~1990年重点抓好农村电气化建设,同时继续搞好渠系的防渗衬砌;(三)1991~2000年继续发展农村电气化的成果,并基本解决全县的水利问题。规划实现后,增加灌溉工程蓄水量4482.8万立方米,完成渠道配套280公里(其中用混凝土防渗护砌250公里),完成27处工程的保坝和除险加固,发展机电灌溉(包括喷灌)2.5万亩,全县农田抗旱能力大幅度提高,有效灌溉面积达23.8万亩,旱涝保收田达21.3万亩;小水电装机以1.27万千瓦增加到4.56万千瓦,增加年发电量1.12亿千瓦小时;整治河道67公里;改造低产品7万亩;开发经济园地4.51万亩、用于抵偿城乡建设的耕地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万亩;解决0.6万人的饮水困难。正贯彻实施之中。
  第五次,武义县基本农村电气化规划。1983年5月,由县水利电力局组织力量,根据全国100个电气化试点县的要求完成。规划从武义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较详细地论述了利用本县较丰富的水电资源的途径、对工农业生产和农村用电负荷增长的预测及综合电力电量平衡等情况,提出5~7年内基本实现电气化中有关电源工程、电网工程、用电工程的具体意见和实施方案。规划到1990年,全县小水电总装机达2.82万千瓦,年发电量1.12亿千瓦小时,将有20%以上的户实现家庭电气化,能满足发展中的地方工业、乡村企业和家庭工厂所需的能源,是武义县农村电气化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正努力贯彻实施之中。
  综上,规划工作在武义县水利建设的宏观决策中已发挥一定作用,而且其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特别自80年代以来,已发展到从水资源调查和社会经济调查入手,进行科学论证分析与科学规划、专家审议评价与分期实施验收,工作愈趋科学、实际、严肃,在宏观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设计
  民国时期,县无勘测设计力量。稍大工程的勘测设计,如熟溪黄碧埂堵口工程(1941)、县内金华江第一期紧急防洪工程(1947)等,皆由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浙江省水利局指派工程技术人员完成。 建国后,在50年代初,武义、宣平两县小型水库、重要堰坝的勘测设计,由金华、衢州两专署水利科承办,县从现有人员中挑选具有一定文化的干部,去省水利厅举办的水利干部学校和小水电技术训练班培训,回县后负责小型工程的勘测设计及培养农民技术员协助完成施工任务。这些同志,刻苦钻研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对业务精益求精,后来均成为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工作的开拓者和骨干力量。1959年,始有中专毕业生分配来县。1961年,始有大学本科毕业生分配来县。期间调干培训工程技术力量的工作从未间断过。方形成、壮大了武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力量。
  武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成立于1981年4月16日。其时设计室主任方宝婷、副主任曹宏颎,主要成员有应良登、阮仁求等7人,内助理工程师3人、技术员4人.1983年,方宝婷、阮仁求调往金华地区水利局,由曹宏颎主持设计室工作,同时增补朱跃星、叶春聚担任设计室副主任。1986年,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职工总数5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8人,内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7人,备有PC—8300微型电子计算机1台、经纬仪7架、水准仪8架、大平板仪2副、小平板仪4副、工程技术图书资料约1500册、晒图室1间。
  勘测设计工作:在50年代初,示范及困难工程由专署承担,一般坝高10米左右的小(二)型水库和河岸保坍工程由县内技术人员完成。其时水库规模不大,踏勘以后测量多以丈量、步测、目测,计算程序简单,与溢洪道计算有关的水文资料,其数据还是查表选用,图表也只有大坝的纵横断面图及库址地形图。随着水利事业发展,1955年后勘测工具逐步使用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小平板仪等。1958年,县水利部门开始自行勘测、设计蓄水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工程。是年,因规划急需及减少查勘工作量,开始自备经纬仪,使用解放前的陆军地形图。1960年1月,省水电厅拟定关于水库分级设计标准,1967年后,自备五万分之一航测图。1976年,省水利电力厅所属水利局推荐采用“动量公式”设计侧流式溢洪道,同时贯彻水电部召开的1973年全国九江会议精神,要求复核小型水库的防洪安全标准,进行加固设计。1978年9月,水利电力部颁发《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地区部分)》。同年,省水利厅又下达《关于小型水库技术设计审批制度的通知》。1982年4月,省水文总站出版《浙江省可能最大暴雨图集》。至此,有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参考资料日致完备,勘测设计工作亦走向规范化。
  武义县主要水利水电工程,除70年代源口一级电站由省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麻阳二级电站的电气部分经省水电勘测设计院校核、目前正在进行的宣平溪二级电站委托金华市水电勘测设计室外,多由县内力量完成。其中60~70年代,勘测设计工程项目特多,规模渐大,难度增加,大田水电厂、源口水库、麻阳水电厂、方坑水库等一大批工程均于这一时期建设。当时尚无严格的设计施工程序,工程项目一经确定,即边设计边动工,边报批,重大问题由省、地区(市)水利部门协同县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修改设计的情况常有发生。县缺少专业工程地质人员,70年代以来重要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均请省、地区(市)水利部门工程地质人员完成。建国以来,有关的省、地区(市)水利工作者,特别是其中的工程地质人员,跋涉于武义县的山山水水,为武义的水利水电建设献智献策,艰辛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8~1982年,为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曾普遍对小(一)型以上水库和较大的小(二)型水库,遵照部颁标准和浙江省可能最大暴雨洪水,进行了复核计算。县内有关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档案,尚称完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水利志

《武义县水利志》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武义县水利志,其中包括了大事记、概述、自然条件、灌溉工程、防洪工程、防汛工程、农田建设、小水电、水利管理、水产、基础工作与施工、水利科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