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八章 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606
颗粒名称:
第八章 水产
分类号:
F326.4
页数:
17
页码:
254-2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的水产、其中包括了水面、水产品、捕捞与养殖等情况。
关键词:
渔业
发展
水产
内容
县境地处浙中山区,水面甚少,溪流短急,解放前,除一些溪潭、湖塘有少量天然鲤、鲫、杂鱼及螺、蚌外,实无渔产可言。民国后期,宣平县因无经营渔业之人民,省建设厅准予免办有关渔业事项;武义县鱼产无多,水产隶属于建设科。解放后,随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塘库遍布全县,党和政府开始注意利用这些水域养鱼。开始时大多人放天养,水产发展缓慢。直到1972年,水产均由农业部门畜牧兽医站兼管。1973年,农业局设水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1981年,水产划归水利电力局,从属于管理股。1982年,水产技术人员增到2名。1984年8月,水利电力局设水产股,水产事业渐见规模。1985年8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省渔政局同意成立武义县渔政管理站,有兼职渔政检查员4名。1985年12月,省水产局渔政处又同意成立武义县渔政管理站第一分站(设源口水库,渔政检查员1人)和第二渔政分站(设清溪口水库,渔政检查员2人)。
县内渔业发展起步较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江溪捕捞天然资源的原始渔业阶段。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解放初,年产渔获物仅25吨左右,鹭鸶是渔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洪水是鱼类资源补充的主要途径,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在0.2%以下。
二、人放天养、白水养鱼的缓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50年代持续到1981年,养殖面积虽然逐年扩大,最后达到10000亩,鱼种塘100亩,但由于养殖鱼类品种少,规格小,人放天养多,投饲精养少,鲜鱼产量增长缓慢,而江溪捕捞则处于淘汰之中,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0.15~0.3%之间。1979年,引入河蚌育珠技术,为水面养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三、水产养殖迅速发展阶段。1982年以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科学养鱼技术的推广普及,出现了精养高产鱼塘。1985年掀起挖田养鱼热,渔业生产发展加快。1986年鲜鱼产量达到802吨,年产鱼种340万尾,自给有余,渔业产值189万元,占大农业产值的1.42%。
第一节 水面
1983年7月,县水利电力局在金华地区水电局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全县第一次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28人组成的调查组,根据“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要以面积普查为重点”的精神,对全县0.1亩以上的塘、库逐个进行查勘、丈量、登记,对江溪进行了测算,建立了水域档案。调查结果。共有水面5.7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其中具备一定的养鱼条件的塘库水面有1.88万亩,占总水面的32.8%o
江溪
县境内除武义江水面较宽,水流稍缓外其余溪流大多源短流急,河身狭窄,水位暴涨暴落,水面极不稳定。1979~1986年,曾在武义江和熟溪放养河蟹苗40余万只,鲤、鲫、鲢鱼种10多万尾,进行增殖,实际上全县3万多亩江溪水面还难以成为渔业生产基地。水面分类汇总表表8-2
江溪深潭是捕捞天然鱼类的主要场所。武义江从武义金华界依次上溯有夭井潭、胡公潭、火篓潭,叶长埠村上溯有水碓坝潭、瓦灶潭,履坦上溯有履坦潭、石印潭、塘头潭、童庐潭,墩前村上游有九里潭,端村上游有乌龟潭,桐琴附近有天井潭等。宣平溪主要有洪潭村附近的洪潭,石庙坑口的铁壁岗潭,前湾村门前的新大路潭,巽峰塔脚的绿岩潭,柳城边的后溪潭,郑迥村南面的长生堰潭,郑迥村桥下的石头潭等。
山塘
山塘,根据其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屋边塘、田间塘、筑坝蓄水塘。屋边塘位于村中或村旁,主要作用是洗涤、防火,由于生活污水有肥水作用,适宜培育鱼种,最早被用来养鱼,随着村镇建设的发展和自来水逐步普及使用,在逐年减少。田间塘位于农田之间,有人工开挖而成的塘和因江河易道自然形成的湖、河沟等数种,主要作用是提水灌溉。筑坝蓄水塘则是人工修筑堤坝而成,用于自流灌溉,是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解放后,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田间塘和筑坝蓄水塘也被用来养鱼、育珠和培养青饲料等生产。1983年资源调查,全县共有山塘8486处,自然条件适合养鱼的有6298处,水面9762亩,占全县可养鱼水面的52%;已养鱼2063处,6019亩,占可养鱼面积的61.7%;山塘鱼产量占全县鱼产量的65%。
水库
建国后兴建的水库工程,其开阔的水面和较大的集水面积,为渔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水库的养鱼面积通常是以正常水位面积的70%来计算的。1983年渔业资源调查,全县共竣工中、小型水库93座,适合养鱼的92座,养鱼面积达8889亩,水库鱼产量占全县鱼产量的34%。由于对水库养鱼条件的人为控制能力还较差,水库鱼产量很不平衡,低的亩产只有几公斤,高的亩产(如要巨水库)已超过75公斤。水库渔业综合利用刚刚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除了上述三类水面外,还有一部分人工开挖的池塘,不担负灌溉任务,水能进能出,多数用来培育鱼种,主要分布在县鱼种场、百花山林场、桐琴乡鱼种场、县种子场以及部分中、小(一)型水库。
1982年,全县人均可养鱼水面0.06亩,分布很不均匀。寺前乡人均0.185亩,柳城区人均0.01亩,登云乡无养鱼水面。地势较为平坦的壶山镇、城关区、桐琴区、下杨区共有可养鱼水面:16500多亩,占全县的88%,是发展渔业生产的重点区域。
第二节 水产品
鱼类
县境内共有各种鱼类50种左右。其中人工养殖的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尼罗罗非鱼、武昌鱼、东北银鲫、日本白鲫、田鲤鱼、革胡子鲶等10余种,野生的主要有鲤鱼、鲫鱼、鯶鱼、鲴鱼、鲶鱼、黄颡鱼、乌鳢、泥鳅、沙鳅、黄鳝、〓条、鲌鱼、船丁、马口鱼、棒花鱼、石斑鱼、鳜鱼、鳗鲡等。
在人工放养以前,县内捕捉的主要鱼类有鲤鱼、鲫鱼、鲴鱼、鲶鱼、泥鳅、黄鳝等。
40年代末期,鲢、鳙、草、青四大家鱼引进养殖。其中鲢、鳙、草鱼从50年代末期到现在一直是主要的生产鱼类,总产量占全县鱼产量的70~80%。
70年代引进了武昌鱼、散鳞镜鲤、莫桑比克罗非鱼。
80年代引进日本白鲫、东北银鲫、田鲤鱼以及尼罗罗非鱼、革胡子鲶(又叫塘虱)等热带鱼类。其中尼罗罗非鱼,很快形成产量。1985年以后年产量均在25吨左右。其次是日本白鲫、东北银鲫产量较大,年产量可达数吨。
现在野生鱼类捕捞上市的主要是鲤、鲫、鳝、鳅、鲴、船丁、棒花鱼、马口鱼、鲶、乌鳢等,数量不大,全年总产量约为20~30吨。
贝类
原有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主要是螺蛳、田螺、黄蚬、背角无齿蚌(俗称蚬壳)等,极少上市。60年代后期,贝类逐渐进入市场,价格也由起初的每公斤几分上升到6~7角多。近几年,仅壶山镇菜场年上市量就达20吨以上,邵宅乡龙源自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捞螺、蚬上市,有的户年收入上千元。
1979年,引进河蚌育珠技术,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淡水珍珠遂成为主要水产品之一。1986年产珍珠504公斤。
其它
水生动物还有龟、鳖、虾、山蟹等,但产量不多。特别是鳖,近年来价格高达每公斤近40元,是10年前的10倍,捕捉者竭泽而渔,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方坑水库库尾、项店乡清溪有体长20厘米左右,形似娃娃鱼的动物,可能是两栖动物蝾螈。此外1985年前后引进福寿螺进行人工养殖,但未形成产量。1979年武义江首次放养中华绒螯蟹(河蟹)苗,1980年秋就有河蟹上市,多者一夜可捕成蟹数十公斤。1979年至1986年,先后在武义江、熟溪共放养河蟹苗40多万只。
水生植物主要有宣莲、藕、菱、茭白、荸荠,作青饲料用的有萍类、水葫芦、水浮莲(又叫水白菜),野生的有苦草(又叫水海带),轮叶黑藻(温草)等。
第三节捕捞与养殖
捕捞
县境内江溪水面短浅,天然鱼产量不多,历来专业捕捞渔民很少。到解放初,全县只有白溪乡墩前村5户、壶山镇白溪口村1户、熟溪村1户共计7户专业渔民,均系仙居来武义定居的渔民或其后代、亲戚。此7户渔民土改时共有鹭驾74只,每户各有麻线拦刺网(方言称“林”)4片、竹筏1张,冬春从事江溪捕捞,县境内一年仅能捕鱼1〜2百担,不足以维持生计,还需外出金华、义乌一带捕鱼,夏秋兼营一些农副业,1962年大多就地转为农业户。到1986年仍从事江溪捕捞的仅墩前村1户,有鹭鸶22只,竹筏2张。
零星的旧式捕捞渔具主要还有:延绳钓(方言称“放钓”),每条长线上系1~2百条短线,每条短线缚一只鱼钩,以蚯蚓或小鱼为钓饵,木桶为工具,暮放晨收;2.竹簖(方言称“布林”),以小竹条编成栅栏,当溪水较小时,拦断江溪,把鱼引入接鱼笼内;3.撒网(方言称“泼网”);4.丝网(方言称“丝林”);5.扳〓(方言称“抠钟”);6.海捞斗,即当溪水涨高时,在溪边固定位置用大捞斗顺水而捞,此法专捕溯水而上的大鱼。此外,浅水或干塘捕捞用的渔具,还有四角网、三角捞斗、鱼插等。山区则更为落后,1959年云华乡大院后水库干库捕鱼时,人们都是手拿钉耙、柴刀作渔具,于此可见一斑。
60年代以后,随着水利事业发展,水库越建越多,越来越大,干库捕捞既不容易也不经济,遂出现了水库捕捞业。60~70年代,在桐琴、茆角一带曾自发组织一个以撒网、拖网为主的捕捞队,清溪口水库、溪里水库、要巨水库、上四堡水库和当时在建的源口水库等都曾经由他们捕捞。他们虽然不要干库,但仍需把库水降到死水位,才能保证较好的捕捞效果,对发电或灌溉用水都有损失。因此,1977年1月源口水库首先购置了全县第一套“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深水捕捞网具,最大捕捞水深20米,有定置张网2顶,拦网860米,三层刺网2300米,渔船4只5吨位。1980年12月,要巨水库又购置了一套深水捕捞网具,最大捕捞水深10米,有定置张网1顶,拦网450米,三层刺网750米,船3只3吨位。这样,基本解决了全县的水库带水捕捞问题。
这一时期,由于尼龙线、聚乙烯线的普遍应用,群众渔具也不断改进,相继出现了尼龙丝网、大拉网、扛网、百袋网等,兼业捕捞能力大为提高。1983年调查,全县包括两套深水捕捞网具在内共有渔用小划船14只、挂机船1只、定置张网3顶、拦网2670米,三层刺网3840米、鱼种网465米、油丝网1922片、撒网177顶,百袋网4副。
1981年前后,县内开始出现用电瓶放电触鱼。由于制造简单,眼前利益可观,几年内急剧增加,到1983年不完全统计,就有电鱼用电瓶286套,严重危害了渔业自然资源和养鱼户的权益,以后虽经县府几次通告禁止和渔政部门查禁,但电鱼之风仍一时难以刹住。
根据老渔民反映,过去江溪捕捞的主要鱼类是草鱼、鲤鱼、力鰽、黄鰽、桃花、珠红、白花、长鯶、鲶鱼、黄颡鱼等;江溪中捕获最大的鲤鱼有15公斤许,鳡鱼25公斤多,草鱼10公斤许,长军3~3.5公斤,力鰽1公斤多,黄鰽1公斤多。50年代,溪中“布林”一人一夜最多曾捕到70多公斤;放钓捕获最多的是鲶鱼,有时大鲶吃小鲶一钩钓起三条鲶鱼。电瓶捕鱼出现后,1985年初夏,壶山镇菜场一天早上上市的花鳅曾多达200~250公斤,大都是怀卵母鳅。水库捕捞最大的有溪里水库的花鲢17.5公斤、鲤鱼10.5公斤,清溪口水库的青鱼15公斤多,寺后垄水库草鱼8公斤、鳡鱼13公斤等。
养殖
(一)鱼苗种生产
1947年前后,义乌人首先在寺前乡寺后村养殖鱼种,雇用本地人肩挑出售。纸糊竹篓鱼花钵每担可装规格2寸的冬鱼1000尾,每年出售1.5万尾左右。
解放初,寺前乡寺后村和邵宅乡仙洞村即开始有人从义乌挑回夏花鱼苗自养成鱼种。每担挑夏花0.8万尾,每亩放1.2万尾,品种有草鱼、鲤鱼、鲢鱼、鳙鱼、青鱼。每年生产鱼种几万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以后,各大公社在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方针指导下,先后办起了6处公社鱼种场:1.履坦长山鱼种场,位于履坦乡长山水库坝下,面积25亩;2.桃溪公社鱼种场,位云华乡溪口村上畈,面积8亩;3.桐琴鱼种场,位东干村下秧泉水库坝下,面积12亩,1961年春归新安江移民青芹大队管理,1973年该队迁往江西,次年仍改为桐琴公社鱼种场,延续至今,年产冬片鱼种20万尾;4.下杨鱼种场,1959~1961年位于下杨寺垄水库坝下,面积8亩,后迁到要巨乡缸窑畈,面积15亩;5.宏阁鱼种场,位创塘水库坝下,面积5亩;6.卫星公社鱼种场,位大源乡上河村上田畈,面积2.5亩。这一时期有组织地从江西九江采购长江天然鱼苗。开始用铁路运输,后来用空运到金华或巨州后再用汽车运回武义,沿途押运需昼夜轮流护苗,十分艰辛。到1962年,全县鱼种塘面积曾发展到82亩,每年购进鱼苗100余万尾,自产夏花40~50万尾,冬片生产能力为30万尾左右。后由于连年亏损,面积逐渐减少,至1967年已数处停办,处于无人管理状况。
1968年下半年,经县主管局批准,桃溪滩乡后舍大队办起鱼种场,面积8亩,1970年面积扩大到25亩。有一段时间,该大队8个生产队中有7个队养鱼种,面积多达80亩左右,每年从金华农业试验站购进鱼苗200多万尾,生产鱼种近百万尾,几乎供应全县。70年代后期至1983年承包为止,一直维持在20来亩,年产鱼种30万尾。
1976年,经省水产局同意,于8月份动工兴建县国营鱼种场。场址位于壶山镇南面3公里至溪里方向的公路边,划拨原“五·七”干校所属的垄田69.8亩、鱼塘9.5亩及黄柏泉塘,并征用和尚桥村低山30亩,投资6万余元,建成鱼塘60亩,住房、办公用房2幢18间,猪舍7间,有职工6~8人。1977年即投入生产,以后年产夏花80至100万尾,生产冬片鱼种30~50万尾。1985年,利用简易设备首次人工繁殖草鱼、鲢鱼、鳙鱼获得成功。1986年春,投资2.8万元,建成人工繁殖鱼苗设施,配有100m3蓄水池、圆形产卵池、孵化槽及孵化缸、泵站,设计年生产鱼苗能力2500万尾以上。1985~1986年,共实产鱼苗1000余万尾。
1981~1984年,在县水利电力局资助或指导下,全县又建了一批鱼种塘。计有源口水库10.5亩,上四堡水库10亩,溪里水库9亩,要巨水库14亩,大院后水库4亩,大湾水库2亩,百花山林场24亩,泉溪乡江山村8亩。1986年,要巨水库自筹资金2.95万元,建起了第二套人工繁殖鱼苗设施,利用虹吸原理引水库表层水自流生产,当年产苗250万尾。
1983年8月,县水利电力局在壶山镇塔山附近利用探井地热水(井深170米,水温34℃)兴建罗非鱼越冬基地,1984年12月成立县水产良种场。投资14万元,占地面积5.8亩,有温室鱼池500m2,室外鱼塘1460m2,管理房10间,料房3间及泵房等,总建筑面积414.5m201983年冬,成功越冬尼罗罗非鱼鱼种1.6万尾,以后每年越冬12~18万尾。1985年引进的埃及革胡子鲶,在此场越冬成功,次年人工繁殖鲶苗近万尾。
1983年渔业资源调查,全县上年有鱼种塘151亩,生产鱼种144万尾,尚不能自给。1984年首次基本自给。1985年,产冬片鱼种380万尾,已自给有余,但鱼苗多数仍需从省内外采购。
(二)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与鱼种生产同时起步,1947年前后,全县养鱼面积近千亩,主要分布在壶山镇、履坦乡、桃溪滩乡、寺前乡及邵宅乡一带,利用肥水塘的天然饵料人放天养,不计产量。民国《宣平县志》有人工池塘放养草鱼和稻田放养鲤鱼的记载,但实地已无从查考。
解放以后,成鱼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宣平1957年开始养鱼,鱼种由供销社统一订购到金华调进。1958年全县放养水面达3000亩,1962年过5000亩,1967年超8000亩,1972年逾万亩。这期间面积虽大,产量不高。1983年调查,1982年养鱼面积1.46万亩,水库平均亩产15公斤,山塘平均亩产39.5公斤。
60年代,新安江移民迁入武义,率先采用人工投草饲养草鱼。70年代末期,要巨水库较早应用投草施肥人工养鱼技术。
1977年,源口水库最早使用洪道拦网防止逃鱼,后推广到小(一)型水库。1981年大院后水库采用拦网防逃以后,亩产达到57.5公斤,要巨水库达60公斤。
1979年从金华农试站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1981年淘汰。1982年春从金华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进尼罗罗非鱼,在县鱼种场单养,亩产达401公斤,次年推广。因尼罗罗非鱼半年即可性成熟,且繁殖方法奇特(雄鱼作坑、引雌鱼入坑产卵吸入雌鱼口腔中孵化,直至能自己觅食而后离去,一年可自然繁殖4~5次),生长又快,倍受欢迎。每亩混养100~200尾罗非鱼,可增产大小成鱼100~200公斤。
1982年,源口水库首先尝试网箱养鱼,面积0.6亩,产草鱼580公斤。1986年全县推广2亩,溪里水库网箱养罗非鱼0.1亩,产成鱼660公斤。
1983年,最早在县鱼种场成鱼养殖中使用增氧机。
1983年开始,省科委、省水产局、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要巨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山塘小水库养鱼高产技术研究”试验,成功地移植水网地区池塘高产养鱼技术于山塘小水库养鱼,从而开辟了县内养鱼史上的新阶段。该技术主要包括:1.改造修整鱼塘;2.因地制宜设置拦鱼防逃设施;3.多品种混养,合理密养,放养大规格鱼种;4.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铒,配备青饲料基地;5.山塘看水设肥,宜勤施巧施,水库宜量大次少集中施肥;6.常施石灰;7.及时调节水质充水增氧;8.注意防治鱼病。1984年该技术推广到邵宅、王宅、陶宅、泉溪4个乡,1985年扩大到白溪,寺前、履坦、桃溪滩、桐琴5个乡。1985年,全县山塘小水库养鱼平均亩产51.5公斤,其中山塘亩产76.5公斤,水库亩产23.6公斤,1984年高产典型有:要巨水库330亩水面,成鱼亩产75.8公斤,该库6号塘4.19亩水面,亩产成鱼1072.8公斤;邵宅乡吴村门口塘,亩产703.1公斤。
1985年,开始应用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养鱼技术。当年10亩,次年推广300亩,1986年即有高产典型,邵宅乡石甲洞村牛草塘10亩,平均亩产609.4公斤;百花山林场派塘,20亩,平均亩产662.6公斤;大源乡上河村新塘1.8亩,亩产709.2公斤;泽村乡黄泥山新挖塘2亩,亩产698.5公斤。
1984年5月,从永嘉县引进田鲤鱼,开始稻田养鱼。次年全县推广稻田养鱼600余亩,仅要巨乡就有536亩,平均亩产12.5公斤;邵宅乡吴村2.5亩,培育鱼种0.5万多尾,受到省水产局嘉奖。
1985年,要巨水库首次采用网拦库湾精养。18.6亩水面,当年亩产180.1公斤,次年达354.8公斤。
1979年,邵宅公社后陈大队(西塘、水面35亩)最早开始三角帆蚌、褶纹冠蚌人工育珠。1980~1981两年即取珠7公斤,产值1.3万余元。1981年西塘扩大生产,县里同时举办河蚌育珠培训班向全县27个单位推广,插片珠蚌6万余只。1982年西塘采珠16.5公斤,全县采珠75.2公斤,产值13万元。同年人工繁殖小蚌又在要巨、后陈、西陈等地获得成功,培育小蚌300多万只。嗣后,养蚌育珠蓬勃发展,水面扩大到千余亩,挖田养鱼吊蚌育珠之风盛极一时。1986年达1500亩左右,珍珠产量迅速上升,达504公斤,出现了育珠致富户,年收入高达几万元。
1980年,县鱼种场开始甲鱼(鳖)人工饲养。1983年后,黄鳝人工养殖户数颇多。
(三)鱼病防治
80年代初,始见鱼病流行,危害最严重的是草鱼的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统称草鱼三病),其次是水霉病、打印病、锚头蚤病、鱼虱病、鱼种的车轮虫病等。主要防治方法是:鱼塘、鱼种食台消毒,全塘泼洒药物或投饲药铒。主要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敌百虫、磺胺胍、痢特灵、硫酸铜、孔雀石绿、大蒜、水辣蓼等。
知识出处
《武义县水利志》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武义县水利志,其中包括了大事记、概述、自然条件、灌溉工程、防洪工程、防汛工程、农田建设、小水电、水利管理、水产、基础工作与施工、水利科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